•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81岁女,肺癌晚期,五次化疗,现反胃,纳呆,时呕。

整理并引用了各位老师的意见,
1 治标 - 让患者舒服些,主要针对目前症状(反胃,纳呆,时呕)

1.1 旋覆代赭汤缓解症状,旋覆花10克(布包煎),代赭石30克(打碎先煎),半夏10克,黄精10克,芦根30克,石斛15克,黄芩10克,丹参15克,丹皮15克,玄参30克,甘草6克 (江海余生)
1.2 枳实30 竹茹30 白术60 薏米60 木通15 丹参30 (唐融儿)
1.3 清肝健脾胃,柴胡3黄芩3生晒参4炙甘草4茯苓6干姜2清半夏3陈皮3代赭石9枣3枚 (平人求本)


2 攻邪(痰瘀互结,肺胃痰阻。小柴胡汤为主,加以清湿热,去痰阻,导积滞,扶阴液)。
2.1 柴胡6g,黄芩6g,制半夏6g,党参9g,生甘草3g,生姜9克(3片)或干姜6克,大枣12克(3枚,撕开);桂枝6克,泽泻15克,茯苓20克,猪苓15克,炒白术12克;麦冬30克,天门冬30克,连翘15克,甘州枸杞子15克。(梦回杏林)
2.2 柴胡15 法半夏10 黄芩9 生姜10切 陈皮10 洋参10 大枣三个破 炙甘草6 蒲公英9 壁虎3条 三七粉3g(冲) 三剂 分多次服用 (中医那些事)
2.3 陈皮15克,竹茹12克,党参10克,炙甘草9克,生姜7片,大枣3枚(撕开取肉);炒白术10克,干姜9克,麦门冬12克,旋覆花15克(包煎);生山药18克,竹叶9克;炒黄连6克,姜半夏15克,茯苓20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薏苡仁20克。 (师法仲圣)
=================================
目前我的想法是先让她有胃口,选方1.1 或者 1.2,等待2-3天再根据舌象变化,再攻邪。

请老师们指教!


  藿香正气胶囊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里面的药大都是温热性质的,如果老奶奶服用后有效,说明她脾胃虚寒,有道是“效不更方”,同理,效也不宜改法。
  畏寒、舌苔白厚、只有不多的头汗,说明体内寒多热少,用药不宜“滋阴、重镇、降气一边倒”。
  据上可以看出她的“呕逆”是个虚证,中虚不除,痰阻难消,气逆难降。之所以[小柴胡汤]能主“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其中用了消痞健胃的党参、甘草是重要的原因。

  您把[柴苓汤]加味方归类于攻伐剂,我不赞同。
  [小柴胡汤]不是“退烧止汗剂”而是“少阳和解剂”;[五苓散]不是“逐水祛湿剂”而是“健脾行水剂”。合方加味之后,益气健脾、温阳扶正的“党参、甘草、大枣、生姜(干姜)、桂枝、茯苓、白术”等药悉数包含,而全方药效中,清的只是胆经之热、滋的不过肺胃之阴。
  此[柴苓汤]加味方中,包含一组能针对性的解决老奶奶当前主要症状的“子方”(经方):
  一、胃饮呕吐 -> [小半夏汤](生姜、半夏)
  二、阴虚咳逆 -> [麦门冬汤](麦冬、半夏、党参、大枣)
  三、化湿利饮 -> [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四、温中健脾 -> [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五、少阳胆热 ->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
  六、水液失调 -> [五苓散](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
  七、还包含“定悸、平冲、止呕”的[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癌症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要打持久战,“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三者必须平衡兼顾。阳证阶段也宜攻守参半、随证微调,若是已经陷于三阴,则需以扶正为主,攻邪不过一两分、两三分,甚至只扶不攻。
  已故国医大师,金匮临床名家何任治晚期肿瘤的十二字方针是:“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
 
最后编辑:
顺便说一句:
以往回答简便,并非高傲,而是手机打字太麻烦了。
各自有各自的营生,不能坐在电脑前上网。
特别能理解老师, 手机打字的确很不方便。

谢谢老师拨冗相助!患者现在在家自养, 吃靶向药物, 没有住院。

1.药物的相互作用无法预测。出了问题,医院一定会让中医背黑锅。
同意, 所以患者家属和我目前的诉求不是治疗,而是希望她好过一些, 并希望对中医疗效建立信心。

2.继续化疗会摧残患者的脾胃,胃气一绝,回天无力。
绝对同意。

3.病情好转,功劳就是西医的,中医仍会被当作打酱油的角色。于我中医不利。
有道理的。 我和患者家属讲, 中医人仁心德高,在此一时不求功名, 但求能让患者少遭些罪,孝敬母亲的心 能有个对的途径。

不妨做庙里的菩萨,信者就来拜者,不信者请自便。
同意的。尤其对思想正统的老人,尽人事以待天命, 努力无愧我心吧。
 
最后编辑:
谢谢老师!我认同您的诊断,已将药方抄给患者家属,准备今日试之。
网上查到的煎煮办法:以水一斗,代赭石30克(打碎先煎)20分钟, 加入其他药物,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个小问题
1 药物 藿香正气胶囊,叶酸,螺旋藻 是否需要暂停?
2 如果患者胃口见好,想吃米糊以外的东西,有什么特别推荐吗?
3 现阶段您推荐五红水吗?(红糖、红豆、红皮花生、枸杞子、红枣 , 炖盅,开后小火20分钟。微温服用)

代赭石寒沉重坠,如此大量,势必使脾胃之气更破,且此方寒凉之品众多,病人虽舌老苔燥,然胃气尚存,如此重镇之,置病者胃气于何地?
病者之呕,在于胃不能和降,脾不能升清,肝自悔之,然不是肝气之横逆所致。
慎之!慎之!
  老师明见。
  老奶奶之所以还有这样的阳气水平,与她所服用两个月的补益为主导的中药方子,以及黄芪升白胶囊、藿香祛湿剂的强力支撑不无关系,如果用代赭石等重镇阴寒之品强行打压,病势恐将堪忧。
 
最后编辑:
晚期肿瘤患者均有本虚加标实的症状。脾虚损阳气胃虚影响阴液,致脾不运输胃不消化。1脾气亏损血失鼓动气滞血瘀阻络;2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聚;3瘀阻湿郁阴液亏损虚火妄动.jpg
“盖积聚瘕瘕,必由元气不足,不能运行而致之。欲其消散,必借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一味克消,则脾胃愈弱,后天气愈亏。”——张元素《内经》.jpg
国医大师何任治疗肿瘤疾病的十二字原则:“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症治之”.jpg
善治病者,唯在调和脾胃。”——《脾胃论》.jpg
晚期肿瘤患者调和脾胃常用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扁豆、陈皮、甘草等。1.jpg
 
  藿香正气胶囊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里面的药大都是温热性质的,如果老奶奶服用后有效,说明她脾胃虚寒,有道是“效不更方”,同理,效也不宜改法。
  畏寒、舌苔白厚、只有不多的头汗,说明体内寒多热少,用药不宜“滋阴、重镇、降气一边倒”。
  据上可以看出她的“呕逆”是个虚证,中虚不除,痰阻难消,气逆难降。之所以[小柴胡汤]能主“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其中用了消痞健胃的党参、甘草是重要的原因。

  您把[柴苓汤]加味方归类于攻伐剂,我不赞同。
  [小柴胡汤]不是“退烧止汗剂”而是“少阳和解剂”;[五苓散]不是“逐水祛湿剂”而是“健脾行水剂”。合方加味之后,益气健脾、温阳扶正的“党参、甘草、大枣、生姜(干姜)、桂枝、茯苓、白术”等药悉数包含,而全方药效中,清的只是胆经之热、滋的不过肺胃之阴。
  此[柴苓汤]加味方中,包含一组能针对性的解决老奶奶当前主要症状的“子方”(经方):
  一、胃饮呕吐 -> [小半夏汤](生姜、半夏)
  二、阴虚咳逆 -> [麦门冬汤](麦冬、半夏、党参、大枣)
  三、化湿利饮 -> [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四、温中健脾 -> [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五、少阳胆热 ->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
  六、水液失调 -> [五苓散](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
  七、还包含“定悸、平冲、止呕”的[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癌症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要打持久战,“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三者必须平衡兼顾。阳证阶段也宜攻守参半、随证微调,若是已经陷于三阴,则需以扶正为主,攻邪不过一两分、两三分,甚至只扶不攻。
  已故国医大师,金匮临床名家何任治晚期肿瘤的十二字方针是:“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
唯有一赞。
 
八十多岁的人虽患重症,但阳气之根尚存,生机并未泯灭,劝楼主三思而后行,不可乱用虎狼之剂,到时悔之晚矣。
慎之!再慎之。
收到老师箴言。重新复盘斟酌中。
 
最后编辑:
  藿香正气胶囊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里面的药大都是温热性质的,如果老奶奶服用后有效,说明她脾胃虚寒,有道是“效不更方”,同理,效也不宜改法。
有道理!
  畏寒、舌苔白厚、只有不多的头汗,说明体内寒多热少,用药不宜“滋阴、重镇、降气一边倒”。
  据上可以看出她的“呕逆”是个虚证,中虚不除,痰阻难消,气逆难降。之所以[小柴胡汤]能主“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其中用了消痞健胃的党参、甘草是重要的原因。

  您把[柴苓汤]加味方归类于攻伐剂,我不赞同。
这里应当是我表述不当,抱歉的, 我将它归结为 长效-治本 之方, 以区别治标,缓和眼前矛盾的方剂。

  
[小柴胡汤]不是“退烧止汗剂”而是“少阳和解剂”;[五苓散]不是“逐水祛湿剂”而是“健脾行水剂”。合方加味之后,益气健脾、温阳扶正的“党参、甘草、大枣、生姜(干姜)、桂枝、茯苓、白术”等药悉数包含,而全方药效中,清的只是胆经之热、滋的不过肺胃之阴。
  此[柴苓汤]加味方中,包含一组能针对性的解决老奶奶当前主要症状的“子方”(经方):
  一、胃饮呕吐 -> [小半夏汤](生姜、半夏)
  二、阴虚咳逆 -> [麦门冬汤](麦冬、半夏、党参、大枣)
  三、化湿利饮 -> [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四、温中健脾 -> [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五、少阳胆热 ->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
  六、水液失调 -> [五苓散](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
  七、还包含“定悸、平冲、止呕”的[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老师的分析有理有据, 佩服得紧。

  癌症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要打持久战,“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三者必须平衡兼顾。阳证阶段也宜攻守参半、随证微调,若是已经陷于三阴,则需以扶正为主,攻邪不过一两分、两三分,甚至只扶不攻。
  已故国医大师,金匮临床名家何任治晚期肿瘤的十二字方针是:“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

同意的。
 
最后编辑:
  从舌照上看,这位老奶奶“人中”较长,乃长寿之相(姑且相信有此一说,暂不论是否有科学依据);
  而现在的身体状况是,经历了5次化疗仍然未见阳气颓败之势,病情按伤寒六经辨证,我个人认为尚属少阳病,即为“阳证”,足见体质基础好,正气根基深厚。
  真心希望和祝福老人家,在您的帮助下得以最大限度的延寿,安享天年。
 
  猪苓这味药我写的参考用量是15克,应用时或可再适当加量。我看到黄煌教授的医案中有用到20-25克的。
  原来我也没在意猪苓这味药,后来逐渐了解到猪苓也是一种“菌类”,猪苓多糖与茯苓多糖都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对肿瘤患者有好处。

======
参考资料(摘自高校《中药学》教材):
  一、猪苓:
  猪苓多糖有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猪苓水及醇提取物分别有促进免疫及抗菌作用。
  据报道,口服猪苓多糖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临床荟萃2001, 7:313)。
  猪苓多糖注射液,肌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体弱儿童,取得良效(中医杂志,1990, 3:40)。
  二、茯苓:
  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有护肝作用,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用甲羧基茯苓多糖,肌注,治疗肝炎,有良效(中草药,1985, 4:43)。
  另外,甲羧基茯苓多糖单独使用,或配合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治各种恶性肿瘤,有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减少放、化疗副作用,保护骨髓,改善肝、肾功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2:115)。
 
  与癌症周旋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斗争,除了用药、情志、饮食、起居、锻炼之外,其他行之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也值得考虑。
  比如耳穴帖豆按压(医生选穴帖豆,患者自行按压)这种自然理疗方法不妨一试:
  耳穴按压治疗肺癌化疗后胃肠反应:肺、脾、 胃、小肠、大肠、神门、皮质下、贲门;耳背肺、耳背脾。

耳穴按压治疗肺癌化疗后胃肠反应:耳背肺、耳背脾.jpg
耳穴按压治疗肺癌化疗后胃肠反应:肺、脾、 胃、小肠、大肠、神门、皮质下、贲门.jpg
 
呵呵,看了各位的回复,很象问一句:有几个人有治疗癌症的成功经验?
如果常规的方法就能够对付癌症,世上还有这么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患癌症而求救无门吗?如果要循常规的治疗,医院里面多的是,不比这里的有经验?我不要求人人理解,至少自己不明白不要攻击别人,而且看似有理的替病人着想,怎知不是贻误病机?呵呵。
看似有理,真的是这样吗?
 
请教大家, 希望能有办法让患者好过些。
1 主要症状 (截止到2016年11月25日)
1.1. 近 1月, 尤第五次化疗后,反胃,吃不下东西,体弱无力,有时呕吐。
1.2. 近 1周, 耳侧痛,嗓子痛,发寒。以为是药物反应, 也怀疑是感冒。
1.3. 近 2天, 上述三个症状(耳侧痛,嗓子痛,发寒)好转,但仍旧干咳无痰。
1.4. 舌象早上9点和11点 不尽相同。 两张舌的照片 (早上 7点左右 醒来, 但是在床上呆到 9点钟起床后的舌苔。舌苔会变化,起床后吃了饭,喝了水,家务活动后的舌苔。在中午 11 点)。

2主要诉求
2.1 点睛 中医的病机,诊断.
2.2 针对目前状态的对策?改方建议或者药方建议? 还要不要继续吃藿香正气胶囊,叶酸,螺旋藻。

=========================
一、一般情况:
姓名:沈女士 性别:女 年龄:81 职业: 公务员 婚否:已婚
身高 :163 体重 :50 胖瘦:略瘦 面色:黄,
现住 :上海 联系: 站内邮箱

二、主要症状
A、现在的最痛苦、最明显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有无其它伴随证状?
反胃,吃不下东西,体弱无力,有时呕吐

B、最初是如何引起的? 患病多长时间了?
2016年5月确诊 肺癌晚期,做五次化疗,目前在服用靶向药物。

C、以前得过什么病?做过那些治疗?有无住院史、家族史、手术史?
除了肺癌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病症,血压有时略高,但是不用吃药就可以调整。80岁之前,没有打过吊针。做五次化疗,目前在服用靶向药物。没有手术,无家族史。


三、现病史:发病情况,因何发病,多长时间;
都做过哪种检查,如心电图,B超,CT,血象化验等等,西医诊断为何病?
治疗经过,所用中西药?见效情况.
2016年5月发现肺癌晚期,即开始化疗,开始四次使用培美曲赛,第五次使用赛珍。7月有一次严重腹泻,住院7天。每周打二针胸肽腺; 每天吃芪升白胶囊,前四次效果不错,癌变处从2.8*1.8,变成2.6*1.2。第五次不理想,白细胞下降到1.4,打了升白针二次。现在吃靶向药物:盐酸埃克替尼片。配合吃藿香正气胶囊,及一些叶酸,螺旋藻等。


每两周看一次中医, 吃中药二月有余, 最近的药方:
黄芪15克,白术15克,党参9克,茯苓15克,预知子15克,陈皮9克,鸡内金12克,炒稻芽15克,炒麦芽15克,薏以仁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金荞麦15克,夏枯草12克,浙贝母6克,女贞子15克,黄精15克,半夏9克,大枣9克,枸杞子15克,炙紫菀15克,鸡血藤15克,石韦15克,桑叶15克,石上柏15克,蛇六谷15克,生牡蛎15克,姜竹茹6克,南葶苈子15克,猫人参15克,川椒目5克,石见穿15克


四、 既往史:以前患过哪种疾病?

家族史或遗传史:家族遗传有什么疾病,父母兄妹患病情况.
父亲1941年肺结核过世,四姐1980年代癌症过世。


个人嗜好(嗜烟酒,甜食等等)


性格喜恶:内向,外向,暴躁,性急,生气等等.
温和,不暴躁,但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好。

五、中医四诊情况:

1、寒热:有无感冒?是否有发冷发热的感觉?畏寒或是发热?热多,寒多?
本次感冒,耳侧痛,嗓子痛,发寒目前这三个症状好转,但是咳嗽, 干咳无痰。
没有吃感冒药治疗, 因为以为是西药反应。

2、 出汗:部位?时间早晚?量多少?手心足心出汗,发烧否?
头部出汗,无固定时间,不多,感觉热,一摸有汗。

3、头痛,头晕?


4、身痛,是否四肢乏力?四肢疼痛酸困与否?
四肢乏力,不酸痛。

5、大小便情况:每日次数,多少,稀稠?颜色?有无不舒服感觉?
大便一般一天一次,偶尔二天一次。颜色深绿色,条状。

6、饮食:饭量大小?喜嗜何物?胃是否不舒服?口干否?饮水多少?
饭量小,每顿1/3小碗饭,什么也不想吃。

7、胸闷,心悸,气短与否?
只有要咳嗽的时候才有点气短。无心悸的感觉。

8、耳聋?鼻塞?
无。

9、睡眠情况:失眠?多梦?嗜睡?
睡眠很好,最近几天总想睡觉,无体力。

10、皮肤:颜色?肿胀?疔疖?发痒?干燥脱屑?


11、舌苔:舌质颜色,性状?舌苔簿厚,苔色?(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辨认)

舌苔会变化,到了 中午 11 点左右。
吃了饭,喝了水, 家务活动后的舌苔。
靶向药的副作用是很大的,由其是针对肠胃。
所以建议吃靶向药最好住院,随时观察。
老人这么大岁数疾病的发展应该不会很快,用中药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用小柴胡汤主要是有应用的指征存在,发热恶寒,呕而不欲食,这是邪郁少阳所致。若药后诸证皆安,那就要考虑下一步的治疗办法。
要补阴也不该在这时候补,这病我已有一些眉目,继续观察中。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生前接受专访的视频纪录片,看看他的治癌实践经验会有所收获的:

guoyidashi-heren-jingdian.jpg


  杭州名中医,国医大师何任是中医临床大家和中医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研究张仲景《金匮要略》第一人,著有《金匮要略新解》,中医学术界有“北有刘渡舟,南有何任”的说法。

  国医大师何任治疗肿瘤疾病的十二字原则:“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

  何老不仅在门诊给大家看病,治好了不少癌症患者及其他疑难杂症病人,而且重视中医学的传承和中医人才的培养。

 

附件

靶向药的副作用是很大的,由其是针对肠胃。
所以建议吃靶向药最好住院,随时观察。
老人这么大岁数疾病的发展应该不会很快,用中药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用小柴胡汤主要是有应用的指征存在,发热恶寒,呕而不欲食,这是邪郁少阳所致。若药后诸证皆安,那就要考虑下一步的治疗办法。
要补阴也不该在这时候补,这病我已有一些眉目,继续观察中。

个人认为现在还要解决健脾利湿的问题,才能起到开胃止呕之效。
[小柴胡汤]可以合[五苓散],即单用[柴苓汤],暂不加麦冬、天门冬、枸杞子,至于连翘可以斟酌一下。
 
此为重症,病人若大小便尚通利,则邪尚有出路,不到万不得已,切忌攻下。倘若大小不利则要优先解决,此自有法在,也绝不是妄用寒凉的借口。
人以阳气为本,生活起居皆需阳气,不固阳,人生何存?
癌肿一病,乃是顽疾,寒热虚实相互纠结,正气本虚,不耐攻伐,只有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才能给病者一线生机。
 
软广告啊这是,不错不错,莆田系有希望了。面有光泽,状态平和,目光有神。
 
不是养正为主吗?怎么起手就是通阳明血络的失笑散?这不科学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