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有据这个要做到啊。这都不考据,试问做得好学问?----引用你的话,俺上面问你华佗拿了谁的俸禄你说不出来,在哪个部门上班你说不出来,直接就跳到俺后面最后一个问题上来了,前面两问题你先解答了俺再跟你讨论后面的问题。还有,讨论问题请不要用情绪性的词语。呦,又是矫情的,错了就错了,何必呢,我也没说谁会罚款。
如果拿俸禄不叫证据,那建国后的北京中医学院的这么多知名教授,类似刘渡舟前辈等等,都是无证状态了。执业证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有的东西,那之前很多医院的大夫都无证。怎么,国家法令如此,难不成,还得去汉朝给华佗发个执业证?清朝的御医也有很多是走的后门,上头一句话的事儿。你可以问问赵绍琴教授,他爸爸考的啥证,为啥带花翎,穿马褂,领一品俸。
呦,华佗传里有,汉书艺文志啊。你当我教书的?别不是认为自己懒,我就迁就你。我发的不是给你一个人看的,明白人明白谁啥成色就行了。你说是不是,人生厚度可不是靠嘴皮子刷出来的,至少得做点实事儿。读书算是实事儿里最简单的。有理有据这个要做到啊。这都不考据,试问做得好学问?----引用你的话,俺上面问你华佗拿了谁的俸禄你说不出来,在哪个部门上班你说不出来,直接就跳到俺后面最后一个问题上来了,前面两问题你先解答了俺再跟你讨论后面的问题。还有,讨论问题请不要用情绪性的词语。
说句实话,我最不爱回你和师法仲圣的帖子,太低了。这得从最基本的说起,然后,你还得提你认为对的问题。白细胞低有虚有实,不想吃饭有虚有实,这得分多细我才能把吃饭的虚实给你分清。只能告诉你,傅山的,冯兆张的,叶天士的,王孟英的,喻昌的,好像还有黄元御陈修园,我是看过这些人的书,花了12年才分清吃饭的细节决定是不是虚实,是那个脏腑的虚实。不想吃饭,是虚还是实?
白细胞低,是虚还是实?
舌苔白厚,是寒还是热?
藿香剂效,是寒还是热?
看看仲景[旋覆代赭汤]原方药物组成和药量比例,
寒药多还是热药多?
扶正补中药多还是降气镇逆药多?
照江海余生老师的改法,还能叫[旋覆代赭汤]吗?
======
【方名】旋覆代赭汤
【组成】旋覆花10克(包),人参6克,生姜15克,代赭石3克,炙甘草10克,半夏15克,大枣4枚
【标志症状】; 1、痛烦气:心下痞; 2、胃口:呕(+),打嗝; 3、大便:大便不畅; 4、其它:胃虚有饮,气逆不降
【辩证要点】心下痞、噫气呕逆者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覆花温中健胃而下结气,代赭镇虚逆,半夏、生姜降饮逆,人参、甘草、大枣安中养正,故此治胃虚有饮而有诸呕逆证者。
以前看您回帖就知道您是“学霸”,理论推导一套一套的。说句实话,我最不爱回你和师法仲圣的帖子,太低了。这得从最基本的说起,然后,你还得提你认为对的问题。白细胞低有虚有实,不想吃饭有虚有实,这得分多细我才能把吃饭的虚实给你分清。只能告诉你,傅山的,冯兆张的,叶天士的,王孟英的,喻昌的,好像还有黄元御陈修园,我是看过这些人的书,花了12年才分清吃饭的细节决定是不是虚实,是那个脏腑的虚实。
你说我怎么跟你说?
藿香醒脾了,叶天士的芳香剔络论啊。如果是你,你累不累。
也就今天吧,明天我就没这么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