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中医思维

青年时期的持续时间,大概从十五岁开始到三十岁结束,然后进入壮年时期。壮年时期的养生原则是养收,类似于四季养生中的养收,简单说来就是多休息,收敛自己的雄心壮志。有道是人到中年万事休,说的就是壮年时期的养生原则。壮年时期从三十岁开始到六十岁结束。然后步入老年时期,直到死亡。壮年时期的特点是十分缓慢地衰老,老年时期的特点是快速衰老。具体到每个人,这样的划分并不是一刀切的。老年时期的养生原则是养藏,把自己闭藏起来,避免各种极限挑战,生活于舒适的环境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延缓衰老速度,增加寿命。
 
人体的阳气是在少年和青年时期培养起来的。这两个时期重在养阳。进入壮年和老年,则重在养阴。如果少年和青年时期缺乏运动锻炼,则一辈子阳气不足,如果营养条件好,则体肥肉死,所谓“三高”是也。看起来身体很好,实际上很容易猝死。如果营养条件差,则壮年维持不到六十岁就进入老年,寿命也缩短。
 
人体的阴气存在的意义在于制造肾精,而不是长一身肥膘。阳气旺盛,则阴气制造肾精。阳气不足,则阴气制造肥膘。这是少年和青年时期运动养阳的根本意义。
 
将人生类比于四季,有点新意
 
《黄帝内经》原文: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理解:

要学习古人的思想,必须仔细研读古文。要研读古文,必须准确了解每个文字的古代含义。今天我们常常说“变化”这个词,实际上这两个字的含义根本不同。化,指量变。变,指质变。如果对量变或质变不加区分,笼统地就称为变化。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这句话清楚明白地指出了变与化的不同含义。事物的变化区分为量变和质变。质变称为变,这没有错。但是,把量变也称为变,这是近代的我们歪曲了汉字的本来含义,把变与化混为一谈。应该称为量化。我们说“自动化”,意思是说越来越自动,这是所谓量变。说“农业机械化”,意思是说越来越用机械替代人工,这是所谓量变。不可以称为“自动变”、“机械变”。

什么是生?生是指一个事物诞生了,并且增长着。譬如一个人,他从出生到成年,其整个过程都称为生。物生谓之化。成年之前的过程称为化。

什么是极?生而达到鼎盛状态谓之极,又称为长。物极必反,达到鼎盛状态后不可避免地就会转衰。衰的原理并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质变。所以物极称为变。人上了年纪而衰老,这并不是体重变化那么简单,而是人体的精发生了质变,品质越来越不那么优秀了,这是质变,不是量变。精不优秀了,于是生命力越来越不够稳定。表现为衰老。

“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神,指神秘莫测。这是神字的本来意思。把它运用于人体,神字即表示人体的生命。因为生命的特点就是神秘莫测。由于生命是由阴阳二气综合起来形成的,所以神字在人体就是指生命,就是指阴阳莫测性。
我们常说“神圣”这个词。神与圣含义不同。“神用无方谓之圣”,什么意思呢?神是阴阳莫测的,也就是说,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很难准确把握的。但是,很健康的人体却又都很好地把握着自己的一切生物活动。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人体具有“圣”性。这就好比一个从从一个地方要徒步走到很远的另一个地方,沿途完全是陌生的。那么,起初他走路需要十分小心谨慎,需要给自己规定很多行路规则。这叫做“有方”。走着走着,越来轻车熟路,于是就越来越不需要规则。这叫做“无方”。神用无方谓之圣,说的是这个意思。那么在人体,圣就是指非常健康完善的生命。
 
《黄帝内经》原文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理解
道,按照当今的理解就是正确的,道路的意思。道路是干什么的,是约束人走路的吗,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其实不是。对于不熟悉路的人来说,道路一定是帮助人走路的,而不是约束人走路的。道路给你指出了还沿着什么路径行走准没有错。同样道理,人体的阴阳二气运动变化,该如何运动变化呢,人体之中隐藏着道路,沿着道路运动变化就是了。道路是怎么来的呢,是象古代西方人迷信的那样,上帝给安排的吗?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不是!而是人体自己摸索出来的。华夏古人把这种情况称为“志”,记录的意思。人体的经历会记录下来,并用来给今后指明道路。今后每一次走路都会自动回忆,称为“意”。意并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经历翻出来看一遍,而是会进行逻辑思维。如何逻辑思维呢?你有很多经历,会自动分析每次经历,找出一条最优的道路。古人把它叫做“思”,今天我们称之为思维。

阴阳运动变化总是沿着道路进行着的,宇宙万物都是遵循阴阳运动变化的道路。任何事物都经历生长和衰亡过程。生长称为生,衰亡称为杀。生和杀都是阴阳二气在沿着道路进行过程的必然结果。阴阳运动变化的道路其实是神秘莫测的,但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会产生圣性,又称之为明。什么是明,明是指更优的道路,今天我们把它称为意识。
 
“治病必求于本”。那么,什么是本?“生之本,本于阴阳”。什么是“生”?这里指的是生命。阴阳是生命之本。人体就好比是一棵树,有根,有本,有枝,有叶。精是生命之根。气是生命之本。然后一切特定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来源于作为生命之本的气,这个气,古人称之为元气。元气又区分为阴阳。作为本的阴气称为真阴,作为本的阳气称为元阳。真阴又作为元阳的根,元阳推动人体的一切特定的生命活力,譬如呼吸、消化、吸收、排泄、生殖、体温调节、抗感染免疫、身体运动,等等。这些特定的生命活动的动力,各有特定的名称,称为藏府之气。藏府之气是末,元阳是其本,真阴是其根。真阴的作用在于创造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精。

什么是病?病者,阴阳失去平衡是也。所以,治病求本,意思是说治病必须调整失去平衡的阴阳二气。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华夏古人把整个宇宙区分为三个部分:天、地和人。又称为三才。当然,当今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可以把“人”扩大一下,泛指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过,人是一切生物中最高级的,可以代表一切生物。
天的特点是阳气重于阴气,地的特点是阴气重于阳气,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着。阳气上升并发散,产生天。阴气下沉并聚集,形成地。阴阳平衡而形成人。这里说的人,不是单纯指人的躯体,还包括人的意识。人体意识具有意志,而意志作用于天地,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决定着天地运行的道。所以,西方古人迷信地认为在宇宙之外存在着一个主宰力量,称之为上帝。但是要明白,上帝又是怎么来的呢,它还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自身必然遵循天地阴阳之道。所以主宰阴阳的上帝是不能存在的。
华夏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至少两千多年前就明白了。于是就产生了《盘古开天》的神话寓言。盘古比喻为道,道区分为阴阳,阳气使劲让物质上升并扩散,从而产生天。阴气使劲让物质下沉并聚集,从而形成地。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就顶天立地,处于天地之间。盘古自己越来越高,于是天随之升高。那么,盘古是在天地之中呢,还是在天地之外呢?原文说得很清楚:“盘古在其中”。而不是在其外。有人会说,在其中与在其外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大着呢。譬如相比捏泥巴人,小孩一定是处在泥巴人之外的。泥巴人是小孩创造出来的,就象西方古人心目中想象的上帝创造宇宙一样的道理。那么,上帝一定是处于宇宙之外的。泥巴人可以变化,如何变化由小孩的意志决定。宇宙可以变化,如何变化由上帝决定。小孩和上帝自己都没有变化,只是泥巴人和宇宙变化着。而盘古是处于宇宙之中的,宇宙和盘古一起变化着。不是盘古创造宇宙,而是盘古与宇宙一起变化着。盘古是“生其中”的。
 
《盘古开天》原文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天地混沌如鸡子”。什么是鸡子?今天我们称之为鸡蛋。鸡蛋是球形的,把它比喻为天地宇宙,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宇宙是球形的。为什么比喻为鸡蛋呢,还因为鸡蛋外层是蛋清,透明的,比喻为天空。鸡蛋内核为蛋黄,稠密而不透明,比喻为地球。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地球不是扁平的,而是球形的。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
不过,把鸡蛋来必须宇宙,是比喻最初的宇宙,天地还没有分开时的宇宙。所以比喻得很贴切。
 
在最初馄饨状态的宇宙中,天与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盘古就已经“生其中”了。请注意,盘古是生其中的,不是生其外的。盘古本身就是宇宙的一个部分。什么是生其中?生是诞生并且成长的过程。自从宇宙诞生之初,盘古就随之诞生了。并非盘古比宇宙诞生得更早。
 
头一句就强调了盘古是宇宙的一部分,并不是处于宇宙之外而高于宇宙。这是与上帝的根本区别,本质区别。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这里又强调盘古在其中。盘古随着宇宙而诞生了,然后盘古的阳气把天向上提升,阴气把地向下沉降。于是天地分开。经历了很长很长时间,“万八千岁”,形容时间久远。
 
“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宇宙天地和盘古都不断地变化。它不像小孩捏泥巴人那样。泥巴人变化很大,而小孩几乎没变。“神于天”,天是很神秘莫测的。“圣于地”,地球是具有圣性的,意思是说,地球的结构是很巧妙的。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随之也越来越长大。这样又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变化,天变得非常非常高,地非常非常厚,盘古非常非常高大。
至于说什么三皇五帝,那都是后来才有的。

为什么要说一句三皇五帝?意思是否定圣人创造宇宙,上帝创造万物的荒唐观点。
 
《黄帝内经》属于道家学派。古代称之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强调自然而然的天地阴阳之道。按照道家学派的基本逻辑,是万万不可能认可上帝创造宇宙的观点的。道家主张一切的一切都要尊重自然。所谓无为而治是也。人体是宇宙的一个部分,人体的生命并不受人的意志决定,而是人体自主决定的。所以,有一天舜问他的丞相说:人可以得道吗?丞相回答说:你看看你的身体是不是听你使唤?不会听你使唤吧。所以,人怎么可能得道呢。宇宙的阳气那么强大,它怎么可能受人支配呢。
 
人具有神明。这个大家都知道。神,指生命的神秘莫测性。明,指生命的巧妙性。这种巧妙表现于人体可以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让人体维持稳定。这种能力称为神明。

人的神明并非由人的意志主宰着。这一点需要明白。不要认为人的神明是由自己的意志主宰着的。神明并不等于大脑的意识。大脑的意识只不过是人的神明的一个部分而已。你的大脑没有能力决定你的身体的运动变化,你的身体的运动变化是由你的神明主宰着的。神明是一个人的主宰,好比是国君,古人把它称为心。神明是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着的。所以它不是固定的。就像你走路,你走路的时候是不是每走一步都需要用大脑思考并决定如何走下一步呢,不需要。你喝醉了,只要还能走路,哪怕你当时的大脑已经不清醒了,不会思维了,你仍然可以自己走回家,因为走回家的路早已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身体之中,它会告诉你的身体如何走。并不需要你的大脑来指挥。这里就可以把明体现出来,让我们看清楚什么是明,相信每个人的身体之中都存在着一个明。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躁,指的是乱动。我们说人体的一切生物活动都是在阳气作用下产生的。推动生物活动的力气,我们称之为火,它是阳气的表现。而生物的活动又可以区分为正和邪。那么在火的推动下,人体的活动既可以表现为正,也可以表现为邪。推动正的生命活力的火称为正火,推动邪的生命活力的火称为邪火。心产生火,但是火可以区分为正火和邪火,都是心产生的。明产生正火。正火让人体进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邪火让人体躁动,扰乱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健康的人体一般情况下并不产生邪火,但是如果长期把心火激发得太强,就会产生邪火。所以,引起躁动的阳气一定是异常强大的阳气。阴气的作用是使人体安静下来。所以,当人体表现为异常躁动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抑制阳气,补充阴气。

在合适的范围之内,阴与阳具有互生的关系。超过合适的范围,阳气会产生邪火,阴气会导致人体的生命活动减弱。当人体缺乏活力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补气,因为补气药主要是补阳气,而且还会适当地补阴气,不至于使阳气太强而产生邪火。譬如人参。当人体躁动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补阴,因为补阴药只补阴气,不会助阳气。阴气补起来了,阳气就被控制下来,邪火就自然而然地熄灭了。譬如麦冬就是补阴药。这是治疗邪火的治本。还有治标,那就是使用苦寒药直接扑灭火气。譬如白虎汤。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世,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