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中医思维

人体有很多很多功能,行使任何一个功能都具有很多条路径,其中有正路,有歧途。正路是最径直的路径,歧途则不同程度有走弯路。人体的各种功能越走的是正路,表示越健康,越健康表示越阴阳平衡。而走歧途也是可以走得通的。走歧途,这表示人体不健康,生病了。人体生存的环境改变了,就好比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而需要去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起先肯定是不知道走哪条路径是正路,免不了会走歧途。于是就生病了。然后,你会摸索出哪条路径是正路,于是就恢复了健康。这种情况,华夏古人称之为阴阳平衡,而西方人称之为进化。当人体遭遇某种新的传染病时,起初大家都会病得比较严重,因为还没有摸索出正路。然后会摸索出正路,于是就会适应这种传染病,病情就会越来越减轻,最终不得病。这是生物进化,又称为阴阳平衡。新环境起先会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然后再适应新环境而恢复阴阳平衡。
 
当你正确理解了华夏古人的思想时,你就会明白应该如何应对新的传染病了。如何应对是正确的呢?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战胜疾病,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病魔。
 
你会觉得很惊讶,怎么现代西方人的思想与华夏古人的思想不谋而合呢!确实相合,是不是不谋则不得而知,也许是近现代西方人认真地学习了华夏古人的思想呢,而当今的我们却抛弃了自己祖先的先进思想。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解读】
春季养生。生,诞生。春季万物诞生,人体之精亦诞生。诞生而尚未长盛谓之生。长盛则谓之长,夏季养长。如何养生呢,活动养阳,并且要放松,活动不要走极端,不要挑战极限。此谓养生。挑战极限则谓之养长。养生,则产生志。何谓志?志者,记录也,记忆也。人体的各种遭遇都会产生记忆,于是才能在弯路中摸索出正路。生意味着延续,延续意味着长寿。生而不盛则长寿,盛则灭矣。长寿则阅历丰,阅历丰则志生,志生则能应变。环境经常变化,人体必须应变。如何应变呢,生志才能应变。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人体应对变化着的环境必须依靠思。思者,思维也。思维才能应变。所以,春季养生,则人的记忆力增强,思维活跃。

生而勿杀,何谓耶?生而不盛则不杀,盛则杀矣。故而春季养生,要求不挑战极限。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之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何故耶?春季必活动而不挑战极限。如果春季懒惰而不活动,或者挑战极限活动,则不能养生。不活动则无阳,挑战极限则阳极而阴。无阳则寒,导致夏季不能养长。春季养生,则肝藏得到养护。春季不养生则肝藏不能保养。肝未保养则木枯竭,木枯竭则不能生火。火不生则阳气不强,阳气不强则寒变也。寒变者,功能不足是也。
 
华夏古人强调中庸。生而不长,持而不满,中庸也。《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故生而不长盛谓之中庸。中庸则道路通达,长生不老。

然而,人体不可避免地要应对剧烈变化着的环境,时常需要失去中庸。怎么办呢,夏季养长是也。
 
《庄子》节选学习

【原文】
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耶”?!

【理解】
这段原文表达了一个道理,即任何人都不可能得道成仙。不是自古以来有一些人认为人可以得道成仙么。这段原文,庄子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得道成仙的思想,在古代的西方很有市场,而在华夏则没有市场,因为华夏早就产生了道家思想。西方古人认为世界上有神仙,名之曰上帝。上帝得道成仙,法力无边,而有能力主宰宇宙,决定人类。华夏古人自然也有这样思想的人。庄子告诉大家,这种思想是不成立的。舜大概也有这样的思想,于是就跟丞说,人是可以得道成仙的,而丞说,这怎么可能呢。
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人可以得道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什么叫“得”。譬如你养了一条狗,你可以认为你获“得”了这条狗。为什么,因为这条狗会非常非常听从你,它受你的意志摆布。你叫它走东它不会走西,你叫它咬谁它就咬谁,叫它不咬谁它就不咬。这叫做“得”到了狗。你可以得到狗,但是,你绝不可能得到你自己的身体。因为你自己的身体是不会听从你使唤的。你的身体要生病,你叫它不生病它会听从你吗,不会。
于是丞回答说:“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你不想想,你自己的身体都不听从你,你还指望道会听从你吗!你的身体根本就不是你的,而是天地把它寄托在你。你的生命不是你的,而是天地的冲和之气寄托在你。你的子孙后代都不是你的,只不过是天地需要繁衍后代,把他们寄托于你而已。

所以,庄子的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要指望得道成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皇帝,也没有什么上帝,没有谁能够获得超自然的法力的。宇宙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吗,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吗,都不是,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何谓道?道者,自然而然也。何谓得道?得道者,超自然也。谁有能力超自然?!

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要迷信圣人,圣人没有超自然的法力。世界万物各有各的用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你让圣人来治理国家社会,他们最明智的办法是不治理,让百姓自己管好自己。这叫做无为而治。人的身体也是这样的道理,它有自己的运动变化规律,它的运动变化是应对着自然环境变化的。人可以认识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可以了解人体是如何应对环境变化的,但是不可能决定自己的身体如何运动变化。这是原文所表达的思想。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道也是变化着的。宇宙是变化着的,人体是变化着,宇宙和人体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也是变化着的。所以,不管你如何了解道,把握道,你都不可能决定道,主宰道。

道可得而有乎?回答是三个字外带一个惊叹号:不可能!
 
人体与机器是根本不同的。机器是人创造出来的,而人体是它自己形成的。机器如何运行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人体如何运行则由它自己决定,它自己又由大自然决定。大自然,古人称之为道。所以,人体是道决定的。

机器是人决定的。所以,当机器坏了,人有把握把它修好。
人体是由道决定的,而任何人都不可能得道,医生也不例外。所以,当人体生病了,医生绝对没有把握把它治好,只能尽力而为而已。

机器不是听天由命,人体则必须听天由命。
 
天年与天癸

华夏古人有“天年”和“天癸”这两个概念,并且运用于中医理论中。我们需要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说天癸。这需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癸”。可以从癸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字形及其演变来研究、琢磨。因为汉字一定是象形和会意的。癸字,最初一定是用来表示放置东西的容器,后来字意发生了适当的演变,用来表示盛水的容器。当黄帝内经形成时,癸字表示盛水的容器。天癸,天字在华夏古人心目中就是指大自然,指事物自然而然的运动变化。所以天癸是表示自然而然的容器。运用于医学理论中,天癸是表示自然界赋予人体的容量。什么容量,用西方物理学和化学的话来说就是溶剂。人体的成分百分之六十五是水,水是人体的溶剂,一切生命物质都溶解或浸泡在水中。华夏古人当然认识到了这个情况,于是就使用天癸这个名词于医学之中。但是,天癸又不能简简单单地看做是作为溶剂的水。譬如说精是人体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生命物质,它们确实必须溶解或浸泡于水中,离开了水,精就不会发挥任何生命活力。然而,当人体缺乏精而出现各种疾病时,多喝水能增加精吗?譬如,当一个人缺钙时,给他喝钙溶液能够有效补钙吗,不能,没有那么简单。可见天癸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泛指人体容纳精的容量。说天癸的本质是水或者盛水的容器,这只不过是比喻而已。
什么是天年。天癸也好,天年也罢,天字都是表示自然而然,也就是自然界赋予每个人的东西。用西方医学和生物学的话来说,就是指遗传。每个人的天癸和天年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了的,先天禀赋的。年,指寿命。天年是表示每个人的寿命都有一个限度,各个人的限度不同,由先天禀赋决定。天癸的天字也是这个意思。
从逻辑上说,天年是由天癸决定的。天癸注定了每个人所能够容纳的精,而精的数量和品质决定了人的禀赋寿命。
当然最后从先秦时代开始,天癸的概念又已经演化成了人体的生殖细胞,所谓男精女血。之所以这样演变,是因为天字运用于人体表示的是遗传,而遗传是有男精女血决定的。
 
天癸,指的是每个人体容纳肾精的容量。癸好比是一个容器,容器的容量总是有一个限度的。不过,癸这个容器的容量并不是固定的,它会扩大或缩小。癸是肾精的容器。天癸是每个人体上天赋予的最大容量。天癸是先天禀赋,后天养生做得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癸对人体寿命的支持,癸的缩小就会最缓慢,但是癸还是会缩小的,而不可能扩大。后天养生做得不好,癸就会快速缩小,夭折得就最快。
 
癸的作用是容纳肾精,养生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慢癸的缩减。癸容纳肾精,肾精反过来又保持癸容量缩减得缓慢。所以,养生的最终目标是保养肾精。
 
如何保养肾精呢?最简单说来就是保持阴阳平衡,四个字可以高度概括:阳生阴长。“阳生阴长”这句话为《黄帝内经》原文,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诞生而没有到达鼎盛。长,到达鼎盛。阳生,意思是保持足够的阳气,但是不要让阳气维持鼎盛状态。阳气太弱了,阴气也会不能维持下去。阳气太强了,阴气也会被消耗。阳气是火,阴气好比是木材。火消耗木材。阳气以足够为度。阳气足够,那么阴气就会保持鼎盛状态。这就是阳生阴长。养生的原则是阳生阴长。
 
这是因为,肾精是靠阴气产生的。阴气是泛指人体的生物合成代谢。譬如蛋白质、脂质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形成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大分子物质(古人称之为精),而这些大分子物质都是靠生物合成代谢产生的。阴气指的就是生物合成代谢。
 
人体需要合成什么样的精,才会合成什么样的精。阳气表示人体的各种功能,履行各种什么样的功能,就会告诉自己的身体需要合成什么样的精。所以阴依赖于阳,精是由阳气决定的。但是,阳气太强了会消耗已经合成的精,就像火太旺盛会无端消耗木材。所以,人体养生需要劳逸结合,运动与静止交替。白天劳动会告诉人体需要合成什么样的精,晚上休息的时候才知道需要合成什么样的精,才有精力合成什么样的精。如果整天只有劳动没有休息,虽然身体知道了该合成什么样的精,但是没有精力合成精。
 
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这是一年四季养生的总原则。一般我们说的所谓养生,指的是广义养生,这里的生是指生命活力。

春季养生,指狭义的养生。狭义养生,生指的是古人说的生,即诞生而没有鼎盛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力,在冬季最弱,春季开始越来越增强,称为生。到夏季达到鼎盛状态,称为长。到秋季开始越来越弱,称为收。到冬季处于最弱状态,称为藏。所以,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一年四季处于不同的状态,保养原则和方法自然而然的不同。古人分别给取了一个名称,春季保养称为养生,夏季保养称为养长,秋季保养称为养收,冬季保养称为养藏。
 
春季如何保养呢,即如何养生呢?《黄帝内经》说得很明确,很具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以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段话阐述的意思是,春季要活动,又不要太紧张。要活动,不要懒惰。要活动,不要太过头。春季不要象冬季那样懒惰(冬季就应该懒惰),也不要象夏季那样激进(夏季就应该激进)。这样即是保持适当的活动,各种活动都要进行,以便让你的身体知道需要合成什么样的精,同时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合成精。那么到夏季就有足够多的资本,可以挑战各种极限。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强调的是充分活动。相比之下,春季强调的是勤快而不劳累,要放松。夏季强调的是不要怕炎热,要把雄心壮志充分发挥出来。就当作你心爱的人在很远的地方,你克服一切困难都必须要赶过去到一起。要有那样强的意志。

为什么春季不要太紧张呢,因为经过懒惰的冬季,人的体力活动需要有一个增强的过程。到了夏季则可以并且需要挑战各种极限,让身体各种器官得到极大的锻炼。

夏季挑战各种极限,这是养长。长,指身体各种功能达到鼎盛状态。养长,就是指让各种功能得到极大的锻炼。如果夏季不养长,那么人体的阳气就不能旺盛,心火就不强,身体就会偏寒,就经不起秋季的杀气。秋季必有收敛之气,称之为杀气。那么,到了冬季就经不起严寒而发生重病。
 
春季要勤快,
夏季要锻炼,
秋季要休息,
冬季要懒惰。

这是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这样的变化规律顺应了一年四季天地阴阳变化的节奏。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