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临证心得 凤翅堂中医师承讲稿——从外感说中医的快速入门


续说三拗汤临床应用


这一节,说说治疗感冒、咳嗽的一般治法,先回到三拗汤,然后再扩展开。

三拗汤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这是三拗汤方的治疗症候原文。

鼻子塞,声音重,明显是感冒了。语音不出,鼻子不通气,当然说话声音都改版了。伤风、伤冷,与感冒风邪是一个意思,就是说吹风受凉了,肺气郁闭,不通气了。

肺通于鼻窍,与三万六千五百个汗孔是相通的,汗孔失去了开合的功能,鼻窍也会不通,自然就会目眩头疼,反正是头不舒服的感觉,这个也是我们都知道的鼻炎的症状。那么,所谓的鼻炎也与感冒息息相关,肺脏失去了正常的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必然会滋生痰涎,咳嗽胸满的症候就出现了,这个生痰咳嗽的症候现在来说就是炎症。

三拗汤方:

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

麻黄,在麻黄汤、青龙汤里边要求去节,这是古代的用药标准,到了宋朝甚至以后,好像对于这个要求已经不再那么严格了,所以,现在的麻黄,多掺杂有根节,有了一部分收涩的功效,大家可能都知道,麻黄根是收涩药,能止汗。

杏仁,张仲景要求去皮、尖,现在我们知道杏仁的有效成分多含在皮尖里面,可能是那时候,用药剂量比较重的缘故,这个应该是历史原因,也是实事求是。我用杏仁,从不去皮、尖。从汤法文字里可知,仲景那时候用杏仁也不需要捣碎,也可能与个人用药习惯有关吧,只是猜测,没有十足的证据,权作为存疑吧!我们现在用杏仁,一般用十克左右,不去皮尖,捣碎即可,处方叫杏仁泥。

上药等分,捣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这是散剂粗末,用药方便。五钱,到底是称重五钱,还是五钱匕,没有考证,不能妄议)。

一般来说,这种散剂,还需要煮汤服的,用散剂15至20克就可以。

服药后,遵照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的原则,说明,此方有发散功效。也就是说,药后当有汗出,才能达到疗效。那么,它应该是解表剂。

(待续)
 
桂枝疏肝,去了桂枝,为什么还比麻黄汤多治个头痛目眩呢?
 
桂枝疏肝,去了桂枝,为什么还比麻黄汤多治个头痛目眩呢?

这里的头眩,是感冒风寒,咳逆鼻塞眼花的意思。
 

本方与麻黄汤比较,去桂枝,则发汗力减,就属于平剂了,所以,应该掌握它的用法,它所治疗的症候乃以伤风受寒咳嗽为主,它是简化的麻黄汤与小青龙汤,比较适应大众化。


方义:风寒外束,肺气不宣,鼻塞声重,肺气上逆则咳喘生,故以麻黄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甘草不炙,即有清解与止咳的功效。诸药合用即有宣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本方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符合上述有表证症候的患者。

这是个基础方,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多有根据症候的表现,需要加味,也就是说,病情不是单一的,就必须加味,在这里,三拗汤也就成为了基础方,是方根。

《证治准绳·幼科》在本方基础上,加入荆芥、桔梗,称为五拗汤。加桔梗是为了祛痰利咽,加荆芥是加重散风解表的功效。

荆芥这药,芳香,味辛、微温,有发表、祛风、理血的功效。在实际运用中,荆芥可与寒热、温凉诸药配伍,故寒温之外感皆可以通用,取其功效即可,因其性质不偏,性质平和,祛风可用小量,常用10g左右即可。发表出汗可用大量,常可用至30g以上甚至更多。对于高热恶寒无汗表不解,荆芥小儿也可用至50g甚至以上。有麻黄、桂枝之解表功效,而无误用麻黄、桂枝之弊端,止血可炒炭存性使用,是比麻黄使用机率更高的一味良药,而且价格低廉,药源易得,房前屋后皆可种植,新鲜生药疗效更好。荆芥与防风常相须为用,随寒热也可与苏叶、薄荷配伍使用。说简单点,这些都是平常人家可能都有的药材,随手取用,即可治病。

桔梗味苦、性平,功能祛痰利咽而开提肺气,所谓开提肺气,就是祛痰(通气道),痰液是病理产物,我们现在叫上呼吸道感染,这个感染,似乎范围小了一些。有感染,必然有炎症反应,即使无感染,吹风受凉,引起呼吸道的过敏性反应,也会有炎症反应的基本病理。即使是无外来的致病因素,也会有本身体内的菌群失调,所以,感染不一定就是外来病邪侵犯。比如受凉,引起机体的反应,存在机体的某些菌群就会大量过度增生,所以也会出现所谓的感染。调整机体的应对状态,也就平复了炎症反应的感染。那么,痰是炎症反应的病理产物,我们用桔梗的目的,就是刺激多产生呼吸道分泌物以祛除病理产物,是刺激性的排痰药,大凡外感咳嗽痰不易咯出者,用桔梗即能达到祛痰的目的。

(待续)


 

三拗汤在实际运用中应该视病情症候而酌情加味,如表证急,发热恶寒、无汗,可加入荆芥、防风、苏叶等发汗解表;里证急,上气咳逆、喘息,可加入枇杷叶、旋复花等肃降肺气;肺热者,可加入黄芩、石膏、鱼腥草等清邪热壅肺;肺寒者,可加入干姜、细辛温肺散寒;肺热而燥者可入桑叶、沙参、麦冬、玉竹等清热养阴;肺寒而燥者可入紫菀、当归等温润肺脏。


其实,三拗汤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些加味法,那么,在临床中如何掌握其使用标准呢?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小青龙汤的有关知识,再回到三拗汤,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三拗汤:

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

上等分,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感冒风邪,是我们现在说的感冒,伤风受寒外感了。咳嗽,就是感冒引起支气管炎发作,鼻塞声重,这个症状我们都有体验。

鼻粘膜肿胀,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发声也会有变化,这个现象在《伤寒论》里面也有描述,那就是鼻鸣。

感冒发烧,头痛,头晕是常见的症状,那么目为什么会眩?是因为鼻塞不通之故。我们都知道,大眼角下有鼻泪管与鼻腔相通,这是生理结构,鼻粘膜肿胀,分泌鼻涕增多,也会影响眼泪从鼻泪管流入鼻腔,会有个眼泪汪汪的现象,就会产生“目眩”。

四肢倦怠,就是乏力不想动作,那是因为发烧的原因。咳嗽多痰就是支气管炎“发炎”了,发炎是什么?

按照现代医学的认识,发炎的基本病理就是局部组织水肿、充血、肿胀这样的现象,这些现象必然会使支气管的分泌物增多,这就产生了痰,这个痰是病理产物,胸满气短是痰阻碍呼吸通道的病理反应,所以治疗咳嗽时祛痰是第一要务,不然会影响到正常生理功能。

我们用麻黄、杏仁、甘草这三个药物组成的方药,就是要解除这些病理反应。麻黄发表出汗解热,宣发平喘;杏仁降肺气止咳;甘草祛痰。甘草在此处用,一般认为是调和性味,其实,甘草有很好的祛痰功效。一宣发,一肃降,生甘草祛痰,祛除病理产物,合乎肺脏的生理功能,逆而治之,使其复常。这三味简单的组合用药,就可以解决一部分感冒、发烧、咳嗽的问题。

那么,既然这么简单,何必还要深刻讲解,把简单的方法还要复杂化呢?

(待续)


 
要说治疗咳嗽,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里边有详细的论述。治疗汤方如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等,也是小青龙的变方,我们可以叫它从龙法。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三两 杏仁(去皮、尖)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我们仔细看会发现,其实就是小青龙汤去了麻黄、桂枝、芍药,加了茯苓、杏仁。这个方要说其来源,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析,我们在这里暂且不作分析,知道此方可以治疗痰饮蓄肺,上气咳逆,甚至喘息即可。

痰饮蓄积肺脏,也是个病理名词。就是说平素肺脏就有因为“肺寒”而气管分泌过多的“炎症反应”,如果再加上个感冒发烧,老毛病就一定会加重。

就是说有里寒而生饮,无外感的治法。去茯苓、杏仁,合麻黄、桂枝、芍药,就成了小青龙汤。

一般情况下,是感冒发烧引起的支气管炎发炎,而不是支气管炎引起感冒发烧,不可本末倒置。

这个症状我们都有体会,开始是感冒发烧,咽喉不适症状,然后才是咳嗽发作。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轻微的就不需要用小青龙汤那样的重剂。以麻黄、杏仁、甘草,即三拗汤加味即可。有里寒,一般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外解表而温里化饮。饮重,可加茯苓健脾,是手足太阴同治法。

一般组合就是:麻黄 杏仁 甘草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茯苓。如果咽喉不适,痰液难出,咳嗽上气不止,可以加入桔梗,开提肺气,舌红苔黄就不可以这样配伍了。这个配伍的舌象标准就是舌淡苔薄或微腻。在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卷三》有个治疗咳嗽的方子叫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止嗽散方:

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待续)


 

我们先看看程老先生是如何解释此方的:


予制此药普送,只前七味,服者多效。或问:“药极轻微,而取效甚广,何也”?予曰:“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

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概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

(就是说,肺脏用药一般不可以攻击之剂,皮毛者,肺之合。外感束缚皮毛,则肺气不利。)


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

(如小毛贼,开门使之出即可。)


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

(如果闭门留寇,使病邪深入,咳嗽不愈,咳血也是有可能的。)


本方温润,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也是平和之剂。

荆芥祛风解表;桔梗、陈皮宣肺理气;紫菀、百部、白前、甘草止咳化痰;七味相配,共奏宣肺解表,止嗽化痰之功。

风寒重,即加生姜煎服,宣散之力更大。临床实践,百部虽止咳化痰很好,不过味道不怎么好,所以一般少用,而独用紫菀一味,紫菀温润肺脏,化痰止咳功效甚好。若表邪重,还可加入前胡,前胡不但可以化痰止咳,还有解表功效。止嗽散,对于微寒、微咳功效不错,临床中也可单独使用。

病难解,或易感冒诱发支气管炎咳嗽者,我用方多揉合三拗汤与止嗽散,所以就有了个经验方。

自拟验方——七拗汤:

麻黄 杏仁 甘草 荆芥 前胡 桔梗 蜜紫菀 生姜

麻黄6—12g 杏仁6—10g 甘草6—9g 荆芥6—12g 前胡6—12g 桔梗6—10g 蜜紫菀9—12g 这样的配伍组合,七味药,生姜煎服。

歌曰:感冒咳嗽有良方,多用验方七拗汤;

麻黄杏仁生甘草,荆前桔梗紫菀彰。


如果里寒重,有饮,加入干姜6—10g,细辛3—10g 半夏6—10g 五味子6—10g。苔腻,加茯苓10—20g。

舌苔薄干者,防止燥肺,必用蜜紫菀,紫菀此药,还能滑肠通便,所以,大便素溏者,不可多用。痰咳难出,桔梗多用,还可加味浙贝母,以化痰散结。

(待续)

 

我还在三拗汤的基础上,入桑白皮、葶苈子,称之为“麻杏桑葶汤”,治老少感冒风寒,肺中积痰生饮,或肺气肿、肺心病水饮积于胸中,肺气壅塞不利,上气喘急,面目浮肿,为救肺苦逆上气,泻痰饮上泛高原之良方。肺脏位高,犹如高原,用葶苈子需微炒香,捣碎入煎良,可视病之缓急,用量6—30g。葶苈子、桑白皮可强心、利尿,对肺心病发作效果良好,也属于对症治疗药味,解除肺气壅塞,呼吸急迫。用药来源是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略》:“肺痈,喘息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子实类药,多富含油脂,炒一下,可以避免滑肠的副作用。

本帖到此结束。说一千道几万,目的是说几十年临床实践,在经方以及名方基础上得来的几个常用效验方,它们是:代大青龙汤、二麻汤、七拗汤。掌握这几个方的运用,也算是中医入门了。

为方便记忆歌诀如下:

代大青龙汤

代大青龙用石膏,
荆芥连翘薄荷晓;
甘草可以用生的,
生姜枣子别忘了。

二麻汤

外感咽喉红肿烧,
二麻汤用荆连翘;
解毒利咽玄甘桔,
热重石膏淡竹叶。

七拗汤

感冒咳嗽有良方,
多用验方七拗汤;
麻黄杏仁生甘草,
荆前桔梗紫菀彰。

各方所治病、脉、证见上。


樊正阳

丙申年腊月二十九日于襄阳凤翅医堂





 
真正的临床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师傅教徒弟也不过如此了!
正如文中所言“学会看热病,内科杂病就会迎刃而解
认真阅读此贴对临床医师们肯定会有所共鸣和帮助。
对我等业余喜欢中医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感谢樊师!祝丁酉年新年快乐!
 
各方学习研究方法如上,其他病脉证治准此。
 
真正的临床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师傅教徒弟也不过如此了!
正如文中所言“学会看热病,内科杂病就会迎刃而解
认真阅读此贴对临床医师们肯定会有所共鸣和帮助。
对我等业余喜欢中医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感谢樊师!祝丁酉年新年快乐!

谢谢关注,共同学习!
 
各方学习研究方法如上,其他病脉证治准此。

是的,各方学习研究方法如上,其他病脉证治准此!

读书学以致用,读死书、死读书,都要不得。
 
读书学以致用,读死书、死读书,都要不得。
:043::080:
 
根据网络授课内容整理的 《医门微言•凤翅堂中医讲稿》第二辑,已经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P70227-085238.jpg


本文将在整理过后继续收录在讲稿第三辑中。

谢谢老师、朋友们的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感冒发烧的诊断治疗
在《医门凿眼》里边有一篇文章,叫外感发热。我先与大家再共同学习一次。
外感,按照现在来说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微生物而至发热的一类病症,俗话说就是感冒。古今有伤寒,温病之分,如果以此细分,会很烦锁,以外感发热概括之则可也,在症候症状上做文章,而不在病名上寻枝问叶。
若根据古今的认识,非要有伤寒、温病的划分,反而印定了眼目,使初临证者无所适从,总要以见证为主,随证而施治,烈性传染病则不在此列。
我们所见的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所谓感冒之类。轻者流涕、打喷嚏,重者发热头痛、咽疼、恶寒身疼。在教科书里边,有风寒、风热的划分,表现的症状多样化。
风寒、风热只是理论上的界限,按风寒风热的表现来鉴别,多不符合临床实际,特别是对于初临证者更不易划清。
治外感发热常用寒热两平的辛平之方,根据表现来权衡药量之搭配,最常且最喜用的有荆芥、薄荷、苏叶、防风、二花、连翘、石膏、桑叶、菊花、甘草、桔梗、牵牛子、玄参、板蓝根等。这是得益于温病医家的经验,虽然与经典有出入,但是也很稳妥。至于经典怎样对付这些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课程中慢慢学习。
先说明一下,经典治疗这些问题,多是针对人体阴阳的偏差而用药,温热病医家多是针对病因而用药。这就发现一个问题,经典似乎也有不足之处,而针对病因也似乎有遗漏之处,那么,我们就可以取经典之长,再取后世医家之经验,结合用药。

一、一般感冒是不用治的,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程3-5天左右,治与不治都是如此。很可能治了反而添乱,越治越糟。但小儿和体质差的老人除外。
二、“轻者流涕、打喷嚏,”流涕、打喷嚏,未必是感冒,本质上流涕、打喷嚏,是机体的应激反应。
三、“重者发热头痛、咽疼、恶寒身疼。这是感冒,但只属于机体对病毒等抗原体的免疫反应。
所以,不要对机体的正常反应轻易用药。
比如,麻疹是不能轻易用药退烧的,麻疹的病因和感冒的病因是一样的,为什么麻疹不能轻易用药,而感冒反而要大谈谈如何治疗呢?
四、如果持续发烧,或发烧超过39度,就应当考虑退烧,但不能用解表发汗的方法。好像在中医只有解表发汗的方法,也就是说,感冒是不适宜用中医的方法的。
有人用中药后,一出汗确实感冒好了,这是因为经过去医院看医生、开处方、抓药、煎药,一系列过程的时间后,感冒的病程也到了尾声了,不吃药也该好了。

我说的以上四点,在另外一个话题中也说过。
我这么说,中医医生看了可能很沮丧,很有失落感,但科学就是科学,中医在其它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
 
一、一般感冒是不用治的,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程3-5天左右,治与不治都是如此。很可能治了反而添乱,越治越糟。但小儿和体质差的老人除外。
二、“轻者流涕、打喷嚏,”流涕、打喷嚏,未必是感冒,本质上流涕、打喷嚏,是机体的应激反应。
三、“重者发热头痛、咽疼、恶寒身疼。这是感冒,但只属于机体对病毒等抗原体的免疫反应。
所以,不要对机体的正常反应轻易用药。
比如,麻疹是不能轻易用药退烧的,麻疹的病因和感冒的病因是一样的,为什么麻疹不能轻易用药,而感冒反而要大谈谈如何治疗呢?
四、如果持续发烧,或发烧超过39度,就应当考虑退烧,但不能用解表发汗的方法。好像在中医只有解表发汗的方法,也就是说,感冒是不适宜用中医的方法的。
有人用中药后,一出汗确实感冒好了,这是因为经过去医院看医生、开处方、抓药、煎药,一系列过程的时间后,感冒的病程也到了尾声了,不吃药也该好了。

我说的以上四点,在另外一个话题中也说过。
我这么说,中医医生看了可能很沮丧,很有失落感,但科学就是科学,中医在其它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
一、一般感冒是不用治的,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程3-5天左右,治与不治都是如此。很可能治了反而添乱,越治越糟。但小儿和体质差的老人除外。
二、“轻者流涕、打喷嚏,”流涕、打喷嚏,未必是感冒,本质上流涕、打喷嚏,是机体的应激反应。
三、“重者发热头痛、咽疼、恶寒身疼。这是感冒,但只属于机体对病毒等抗原体的免疫反应。
所以,不要对机体的正常反应轻易用药。
比如,麻疹是不能轻易用药退烧的,麻疹的病因和感冒的病因是一样的,为什么麻疹不能轻易用药,而感冒反而要大谈谈如何治疗呢?
四、如果持续发烧,或发烧超过39度,就应当考虑退烧,但不能用解表发汗的方法。好像在中医只有解表发汗的方法,也就是说,感冒是不适宜用中医的方法的。
有人用中药后,一出汗确实感冒好了,这是因为经过去医院看医生、开处方、抓药、煎药,一系列过程的时间后,感冒的病程也到了尾声了,不吃药也该好了。

我说的以上四点,在另外一个话题中也说过。
我这么说,中医医生看了可能很沮丧,很有失落感,但科学就是科学,中医在其它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
您说的“如果持续发烧,或发烧超过39度,就应当考虑退烧,但不能用解表发汗的方法。好像在中医只有解表发汗的方法,也就是说,感冒是不适宜用中医的方法的。”,那么能不能把您的根据或什么见解谈一谈?让大家明白一下。
 
一、一般感冒是不用治的,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程3-5天左右,治与不治都是如此。很可能治了反而添乱,越治越糟。但小儿和体质差的老人除外。
二、“轻者流涕、打喷嚏,”流涕、打喷嚏,未必是感冒,本质上流涕、打喷嚏,是机体的应激反应。
三、“重者发热头痛、咽疼、恶寒身疼。这是感冒,但只属于机体对病毒等抗原体的免疫反应。
所以,不要对机体的正常反应轻易用药。
比如,麻疹是不能轻易用药退烧的,麻疹的病因和感冒的病因是一样的,为什么麻疹不能轻易用药,而感冒反而要大谈谈如何治疗呢?
四、如果持续发烧,或发烧超过39度,就应当考虑退烧,但不能用解表发汗的方法。好像在中医只有解表发汗的方法,也就是说,感冒是不适宜用中医的方法的。
有人用中药后,一出汗确实感冒好了,这是因为经过去医院看医生、开处方、抓药、煎药,一系列过程的时间后,感冒的病程也到了尾声了,不吃药也该好了。

我说的以上四点,在另外一个话题中也说过。
我这么说,中医医生看了可能很沮丧,很有失落感,但科学就是科学,中医在其它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


嗯,科学的西医,中国的现代医学是看不好,甚至是不会治感冒发烧的。
 
感冒发烧是个大范围,包括很多现代医学的疾病。
 
嗯,科学的西医,中国的现代医学是看不好,甚至是不会治感冒发烧的。

凡夫先生好!
注意到你的“走邯郸”、“我的医学成就”、“开窍就是扶阳”,以及“跟宗源简单学中医”、“宗源侃医道”等帖子。不知你还有第四个、第五个用户名吗?
我说的是一般感冒不需要治,以平常心对待发烧。能够发烧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正常的,每年发一、二次烧,还能把一些早期的癌细胞解决掉。
如果用解表发汗的方法,搞得人体不能发烧了,那么,机体就不正常了。


.
 
最后编辑:
凡夫先生好!
注意到你的“走邯郸”、“我的医学成就”、“开窍就是扶阳”,以及“跟宗源简单学中医”、“宗源侃医道”等帖子。
我说的是一般感冒不需要治,以平常心对待发烧。能够发烧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正常的,每年发一、二次烧,还能把一些早期的癌细胞解决掉。
如果用解表发汗的方法,搞得人体不能发烧了,那么,机体就不正常了。


.

发烧是热病的主要表现,并非单独是我们理解的伤风感冒,很多能诊断清楚的发烧,还有很多无名的发烧,还有很多传染病的发烧,甚至是很多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烧都在热病范围内。

所以包括现代的很多医家,也认为一个中医不会治发烧,那么他就不是合格的中医。

至于西医,现代医学咋样治疗这些,不是太清楚,不过疗效应该可以看到。

本人是管理员,一个业余中医爱好者,不是宗源老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