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临证心得 凤翅堂中医师承讲稿——从外感说中医的快速入门

有次感冒流清鼻涕不止,也没有发烧,一连好几天,不知道辩证用哪个方?
 
再读,又有所得
 
我儿五周岁过两个月,身高116cm,20.2kg,最近两个月每月都有一次超过39度的高烧,不流鼻涕,不怕冷,不咳嗽,舌苔红,且布满很多红点,手心热,是不是内热太重了,平常吃饭慢,量也不多,吃肉多,请各位老师帮忙辩证一下,谢谢。
  可能多为积食发热。
  另外,舌体略瘦小,有阴虚,吃饭慢,脾虚。
  吃肉多,吃菜少,饮食习惯不改,辨证有什么用,吃药也只能管一时。

  除了积食,高蛋白饮食(吃肉多)也是导致身体发热的重要原因。
============
  参考资料:
  《暑热天少吃高蛋白食物 “食物热效应”越吃越热 ...》-人民网
  http://shipin.people.com.cn/n/2013/0814/c85914-22559393.html
  进食会让身体额外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通过体表散发出来,就会让人觉得身体发热,这种现象被称为“食物热效应”或“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不同的食物产生的“食物热效应”不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食物热效应”更强烈,而淀粉类、蔬菜类就差得多。这就是为何吃火锅时,吃一大盘羊肉,身体能发热很久。而如果吃的是一大盘涮白菜,很快就不觉得热了。这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热量仅有5%至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略低,仅为4%至5%。也就是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食物,越容易发散热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畜禽肉和鱼肉,其蛋白质含量为15%至20%,鸡蛋为13%,南豆腐是6%,蔬菜类一般在1.5%以下。
  按混合食物来说,通常把蛋白质的热效应计算为10%,也就是说,一餐饭在有主食有菜,荤素搭配,荤少素多的情况下,总能量当中有1/10是作为食物的热效应通过身体散发出来的。假如一顿正餐吃掉700千卡,就有约70千卡在餐后不久直接从体表散失。
 
这种感觉,我称之为(脉促)。感谢
这个 促,不是李时珍的那个 促脉 。

饭锅果然是真正临床的战士。:080:很多狗屁专家根本看不到这些的。他们所谓的临床的就是在诊室做做样子,画画方子。真正的细节变化,这些伪临床是看不到的。
 
在您之前指导我饮食结构的时候,我就让他少吃肉了,针对这情况请问老师我儿该怎么调理呢?
谢谢老师的回复,他菜也吃,肉也吃,现在发烧了,不知怎么正确吃药,老师保和丸可以吃吗?

  如果没有外感,看是否为饮食积滞导致的内伤发热。
  如果存在大便不通的情况,可试试中成药[大柴胡颗粒]。
  如果只是积食未消发热,可试试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合[保和丸]。

  中医认为小儿属“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平时调理可考虑中成药[小儿健胃消食片]合[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儿科专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本来是一种儿科专用药,现代被广泛运用于滋补肾阴。

  以上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我曾经进过这个微信群,先让进群的人不断的拉人,并且承诺等到群里的人数达到500就开始讲课,传授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人数真的到了500,开讲 了,竟然都是讲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最后还是要想卖自己的书,里面还有很多托,为他摇旗呐喊,感觉很无耻,要是有人提出异议,他就说是别有用心的人,没想到中医界竟然有这样的人。
 
我曾经进过这个微信群,先让进群的人不断的拉人,并且承诺等到群里的人数达到500就开始讲课,传授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人数真的到了500,开讲 了,竟然都是讲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最后还是要想卖自己的书,里面还有很多托,为他摇旗呐喊,感觉很无耻,要是有人提出异议,他就说是别有用心的人,没想到中医界竟然有这样的人。
中医界就是被一些二混子给弄烂了
 
我曾经进过这个微信群,先让进群的人不断的拉人,并且承诺等到群里的人数达到500就开始讲课,传授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人数真的到了500,开讲 了,竟然都是讲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最后还是要想卖自己的书,里面还有很多托,为他摇旗呐喊,感觉很无耻,要是有人提出异议,他就说是别有用心的人,没想到中医界竟然有这样的人。
说话要讲点公德和良心,这样行事做人才不会怕鬼。有没有意义,看你想学什么,反正我是学到一些东西,并能简单运用的。
 
中医界就是被一些二混子给弄烂了
我曾经进过这个微信群,先让进群的人不断的拉人,并且承诺等到群里的人数达到500就开始讲课,传授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人数真的到了500,开讲 了,竟然都是讲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最后还是要想卖自己的书,里面还有很多托,为他摇旗呐喊,感觉很无耻,要是有人提出异议,他就说是别有用心的人,没想到中医界竟然有这样的人。
虽然我也是个爱好者,耍嘴皮子,多于动手。樊正阳不太喜欢这种人,而且不太理睬我,但是我还是学到一些东西的。乱说话,走夜路会被鬼跟着的,:014:
 
初感时,有一部分人只觉咽喉不适,些许怕风或恶寒、头昏、身困的症状。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常常求助于体温表,这个体温表的发烧界限,是个大众化的数值,有时候症状出现了,而体温表不表态,但是,身体已经报信在发烧了。我们有些医生,甚至认为体温到了37°C还未发烧,临床经验,很多人体温超过36、5以上,已经是在发烧了,甚至还有一些人,素来基础体温低,到36度已经是在发烧,这是因为有个体差异的问题。虽然体温表还在疑惑,但是,人的身体已经说话:我在发烧了。那么,我们就不能以体温表为依据,而是依据人的感觉,那么,我们就不能以体温表为依据,而是依据人的感觉,这只是个过程的问题,这个,伤寒论已经明确说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在这个时候,如果有脉诊经验,就会发现脉不一定见浮紧或浮数,只是脉无缓和之象,有躁动不安的感觉,是体温在蓄积上升阶段,体表未显现而已。此时,若给与一般的解热药,如我们都知道的安乃近、APC等,发热一旦抑制,也多会病解。还有些简单方,如葱豉汤,葱白、豆豉、生姜熬汤热服取汗等,如果没有里热,多会病解。

(待续)
 
初感时,有一部分人只觉咽喉不适,些许怕风或恶寒、头昏、身困的症状。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常常求助于体温表,这个体温表的发烧界限,是个大众化的数值,有时候症状出现了,而体温表不表态,但是,身体已经报信在发烧了。我们有些医生,甚至认为体温到了37°C还未发烧,临床经验,很多人体温超过36、5以上,已经是在发烧了,甚至还有一些人,素来基础体温低,到36度已经是在发烧,这是因为有个体差异的问题。虽然体温表还在疑惑,但是,人的身体已经说话:我在发烧了。那么,我们就不能以体温表为依据,而是依据人的感觉,那么,我们就不能以体温表为依据,而是依据人的感觉,这只是个过程的问题,这个,伤寒论已经明确说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在这个时候,如果有脉诊经验,就会发现脉不一定见浮紧或浮数,只是脉无缓和之象,有躁动不安的感觉,是体温在蓄积上升阶段,体表未显现而已。此时,若给与一般的解热药,如我们都知道的安乃近、APC等,发热一旦抑制,也多会病解。还有些简单方,如葱豉汤,葱白、豆豉、生姜熬汤热服取汗等,如果没有里热,多会病解。

(待续)
什么是里热?老师
 
石膏配伍麻黄即是辛凉剂,不一定就是清里热,汗出热不解即是温,早用石膏逆转病势。赵老对热病的论述来源温病条辨等,读书还需要去实践,是不是?
大青龙应是外寒内热,这个案例的外寒在哪里? 这里用此方不准确。
 
这些日子把百草居大体看了一遍。感叹一声,还是樊老师的东西能让人有感悟啊。以经方为轴,以时方为补充繁荣,有理有据,这样的才是好东西。不得不赞叹佩服!
 
我叫襄阳的患者去打探樊老师的医馆。结果令我大跌眼睛,地方偏僻不说,周围的人也不知道,里面一个病人都没有。只有一个在玩手机的,漫不经心的人,而且患者反馈的疗效很差,价格还死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