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再次向朋友们求助!鼻炎病情开始疯狂反扑!

呵呵!就当我前后矛盾好了。用了这几味药就是痰吗?不争执,因为无意义,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是不是痰不重要,先生还是先说服自己再来说服别人,ok?:044:
 
既然这个都没见过,那么你能明白我用药的意思?不明白就横加指责,为那般?
用药补气补阳确实是直观,然人体自有阴阳,当人体寒热不匀,仅仅需要的是打通道路,阴阳即可匀平,如此妙理看来先生也是不能理解的。中医果然是有层次之分的,呵呵。:008:
中医确有层次之分,如果您认为我上述的方子是专为补气补阳的那当然就是某种层次的喽。都说了不争执,我这人说话比较直,只对事不对人,若有冒犯之处多担待啦!
你认为是痰那就是痰吧!
 
由版主最后编辑:
  一、“去年多梦,半夜出汗,遗精严重的时候,我也想过心血虚,阴血不足的病机,后来吃了桂附地黄丸竟然减轻了不少,不知为何。”
  不要以为[桂附地黄丸]是单纯补肾阳的,[肾气丸]其实是阴阳并补,阴中求阳的。桂附量很少,滋阴补血填精的药量较大。其中的熟地是补血药。

  二、对于阴阳两虚、寒热错杂、正虚邪盛的人,用药要平衡兼顾,温阳不忘护阴,滋阴不忘扶阳。不是实症急症,用药不宜一边倒。过用苦寒败坏胃气,会更加痞满。

  三、“前几个月我常常服香砂六君,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药调胃,但是没有什么改善。”
  这个问题,可以从你的舌象上找到答案:舌红开裂,苔已很薄,似镜面舌,说明胃阴大损,胃气极虚。我估计可能已经是“萎缩性胃炎”之类的疾病了。消化腺体如果已经开始萎缩,再用消食导滞的药去刺激,它也无法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和消化酶,所以[加味保和丸]就不管用了,反而加重其损伤。[香砂六君子丸]尚可用,如果配合滋养胃阴的山药小米粥,或者用麦冬泡水送服行,也许效果好些。

  四、正本清源,胜过服药。戒掉你钟爱的甜食吧!尤其是超市袋装小食品。香甜之物,本就生痰助湿,更何况其中少不了油腻,蛋糕、桃酥、饼干,里面的脂肪含量几乎都在20%以上,添加剂更是几十种,既伤脾胃又伤肝肾。

  五、我个人认为就你现在的情况,外感好了之后,可以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山药、麦冬,来调养,饴糖换成麦芽,黄芪用量宜小,贵在坚持。

  六、你现在阴虚比较重,不宜再用麻黄类方剂
他有腹胀肠鸣心下痞胁痛,还有易汗出鼻流清涕这些有实也有虚。
给他治病的中医大夫,没有一个抓住这些症状的主要病因病机所在,大部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好了这里明天那里有出了问题。
我大约看了看,居然还有说用桂枝新加汤的,真不知这伤寒是怎么读的。
治病要辨证,一个是辨症状,另一个是辨方证,一方对应一病,一药对应一证。
和疾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方子就敢开出来,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他这病现在要调胃气,但也不能猛补,他身体接受不了。缓图之。
 
舌头边是嫩的,中间是老的。无苔而润,腑中无邪。
两肋为升降之路。疏不行就降。
其实病分两类,如果明白了兴奋和抑制,自然就准确高了。所以四诊以望居首。
有的人属于反应过激型的,不是指主观,而是指身体。被同样的力量击打,有的人没事儿,有的人疼的要命,为何?
免疫过激属于郁证类的,所以看起来虚实夹杂。
 
他有腹胀肠鸣心下痞胁痛,还有易汗出鼻流清涕这些有实也有虚。
给他治病的中医大夫,没有一个抓住这些症状的主要病因病机所在,大部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好了这里明天那里有出了问题。
我大约看了看,居然还有说用桂枝新加汤的,真不知这伤寒是怎么读的。
治病要辨证,一个是辨症状,另一个是辨方证,一方对应一病,一药对应一证。
和疾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方子就敢开出来,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他这病现在要调胃气,但也不能猛补,他身体接受不了。缓图之。

先生所言即是,谢谢您详解指点。

  慢慢搞坏的身体,已经处于阴阳气血俱虚的状态了,要调理好非几剂药可以办到的,就像裱糊一间四面透风的老屋,只能平衡兼顾阴阳,缓和的纠偏。
  另外,调整好饮食起居,忌食甘甜肥腻、过于辛辣之物,多做适当的低强度运动锻炼,对于加快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去年多梦,半夜出汗,遗精严重的时候,我也想过心血虚,阴血不足的病机,后来吃了桂附地黄丸竟然减轻了不少,不知为何。”
  不要以为[桂附地黄丸]是单纯补肾阳的,[肾气丸]其实是阴阳并补,阴中求阳的。桂附量很少,滋阴补血填精的药量较大。其中的熟地是补血药。

  二、对于阴阳两虚、寒热错杂、正虚邪盛的人,用药要平衡兼顾,温阳不忘护阴,滋阴不忘扶阳。不是实症急症,用药不宜一边倒。过用苦寒败坏胃气,会更加痞满。

  三、“前几个月我常常服香砂六君,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药调胃,但是没有什么改善。”
  这个问题,可以从你的舌象上找到答案:舌红开裂,苔已很薄,似镜面舌,说明胃阴大损,胃气极虚。我估计可能已经是“萎缩性胃炎”之类的疾病了。消化腺体如果已经开始萎缩,再用消食导滞的药去刺激,它也无法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和消化酶,所以[加味保和丸]就不管用了,反而加重其损伤。[香砂六君子丸]尚可用,如果配合滋养胃阴的山药小米粥,或者用麦冬泡水送服行,也许效果好些。

  四、正本清源,胜过服药。戒掉你钟爱的甜食吧!尤其是超市袋装小食品。香甜之物,本就生痰助湿,更何况其中少不了油腻,蛋糕、桃酥、饼干,里面的脂肪含量几乎都在20%以上,添加剂更是几十种,既伤脾胃又伤肝肾。

  五、我个人认为就你现在的情况,外感好了之后,可以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山药、麦冬,来调养,饴糖换成麦芽,黄芪用量宜小,贵在坚持。

  六、你现在阴虚比较重,不宜再用麻黄类方剂
昨天和今天一直没再流鼻血,但是鼻涕又有点反扑之意……真服了这病了,怎么这么不愿意好呢
 
先生所言即是,谢谢您详解指点。

  慢慢搞坏的身体,已经处于阴阳气血俱虚的状态了,要调理好非几剂药可以办到的,就像裱糊一间四面透风的老屋,只能平衡兼顾阴阳,缓和的纠偏。
  另外,调整好饮食起居,忌食甘甜肥腻、过于辛辣之物,多做适当的低强度运动锻炼,对于加快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已经戒甜食有几月了。香咸食品偶尔吃。
 
先生所言即是,谢谢您详解指点。

  慢慢搞坏的身体,已经处于阴阳气血俱虚的状态了,要调理好非几剂药可以办到的,就像裱糊一间四面透风的老屋,只能平衡兼顾阴阳,缓和的纠偏。
  另外,调整好饮食起居,忌食甘甜肥腻、过于辛辣之物,多做适当的低强度运动锻炼,对于加快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确实没见过。真的:014:
谢谢各位先生给我提供这些意见。
 
先生所言即是,谢谢您详解指点。

  慢慢搞坏的身体,已经处于阴阳气血俱虚的状态了,要调理好非几剂药可以办到的,就像裱糊一间四面透风的老屋,只能平衡兼顾阴阳,缓和的纠偏。
  另外,调整好饮食起居,忌食甘甜肥腻、过于辛辣之物,多做适当的低强度运动锻炼,对于加快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先生,请教您一下,现在市面上卖的黄芪建中丸,把桂枝改成了肉桂,姜去掉了,饴糖改成了作粘合剂的蜂蜜,不知先生认为这样改是否适当?
 
先生所言即是,谢谢您详解指点。

  慢慢搞坏的身体,已经处于阴阳气血俱虚的状态了,要调理好非几剂药可以办到的,就像裱糊一间四面透风的老屋,只能平衡兼顾阴阳,缓和的纠偏。
  另外,调整好饮食起居,忌食甘甜肥腻、过于辛辣之物,多做适当的低强度运动锻炼,对于加快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真心感谢先生,如果不是您还有其他几位,我还不知道现在我的病症已经出现阴阳两虚的现象。
 
舌头边是嫩的,中间是老的。无苔而润,腑中无邪。
两肋为升降之路。疏不行就降。
其实病分两类,如果明白了兴奋和抑制,自然就准确高了。所以四诊以望居首。
有的人属于反应过激型的,不是指主观,而是指身体。被同样的力量击打,有的人没事儿,有的人疼的要命,为何?
免疫过激属于郁证类的,所以看起来虚实夹杂。

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他舌体中后部还有一点薄苔,调理得当胃气应该可以恢复。


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他舌体中后部还有一点薄苔,调理得当胃气应该可以恢复。.jpg
 
真心感谢先生,如果不是您还有其他几位,我还不知道现在我的病症已经出现阴阳两虚的现象。

无需言谢,好好调理身体。

不要过于担心了,你还年轻,只要起居饮食得当,用药得法,恢复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比较快的。
 
先生,请教您一下,现在市面上卖的黄芪建中丸,把桂枝改成了肉桂,姜去掉了,饴糖改成了作粘合剂的蜂蜜,不知先生认为这样改是否适当?

丸剂用肉桂代替桂枝,是比较通常的做法,你多看看黄煌教授等经方家的书就知道了。

生姜可以到厨房找啊,洗净切几片开水冲泡,送服黄芪建中丸不就相当于加生姜了吗?
 
我还是围观吧,希望各位大贤的方向是对的。
还有希望有后续。
 
他有腹胀肠鸣心下痞胁痛,还有易汗出鼻流清涕这些有实也有虚。
给他治病的中医大夫,没有一个抓住这些症状的主要病因病机所在,大部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好了这里明天那里有出了问题。
我大约看了看,居然还有说用桂枝新加汤的,真不知这伤寒是怎么读的。
治病要辨证,一个是辨症状,另一个是辨方证,一方对应一病,一药对应一证。
和疾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方子就敢开出来,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他这病现在要调胃气,但也不能猛补,他身体接受不了。缓图之。

呵呵,真是不敢相信怎么着也混论坛混了这么久了,说出来这种话。呵呵,真服了!
你确定一方对应的是一病而不是一证?
 
啥都不要想当然,要多问问为什么。既然胃气弱了,纳当减。减了吗?脏腑秉气于胃,脏腑能力都减了吗?经年累月,这人脏腑不得生化之源补充,这人神疲到你骂他,他都没心思反驳了吗?
如果没有,又是啥原因出线的胃气弱而气血精神有弱的感觉,又不是太弱?
今天我这里的气温不高,但是人们都觉得热得受不了。
中国四大火炉竟然不是在回归线以南。
这些说明啥?
营分有热的为什么舌上没苔?舌色暗红相兼苔薄润又是为何?
叶天士的温热论没几个字,读读有好处。
如果真以为临床像看书一样简单,医案上经常讲到的力排众议又从何说起呢?




最后,舌像这么明显的红点,别再用温药了。先抑制他过旺的神吧。
 
最后编辑:
啥都不要想当然,要多问问为什么。既然胃气弱了,纳当减。减了吗?脏腑秉气于胃,脏腑能力都减了吗?经年累月,这人脏腑不得生化之源补充,这人神疲到你骂他,他都没心思反驳了吗?
如果没有,又是啥原因出线的胃气弱而气血精神有弱的感觉,又不是太弱?
今天我这里的气温不高,但是人们都觉得热得受不了。
中国四大火炉竟然不是在赤道以南。
这些说明啥?
营分有热的为什么舌上没苔?舌色暗红相兼苔薄润又是为何?
叶天士的温热论没几个字,读读有好处。
如果真以为临床像看书一样简单,医案上经常讲到的力排众议又从何说起呢?

老大来了,呵呵。
 
他有腹胀肠鸣心下痞胁痛,还有易汗出鼻流清涕这些有实也有虚。
给他治病的中医大夫,没有一个抓住这些症状的主要病因病机所在,大部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好了这里明天那里有出了问题。
我大约看了看,居然还有说用桂枝新加汤的,真不知这伤寒是怎么读的。
治病要辨证,一个是辨症状,另一个是辨方证,一方对应一病,一药对应一证。
和疾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方子就敢开出来,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他这病现在要调胃气,但也不能猛补,他身体接受不了。缓图之。

回复咨询求助帖要格外认真、谨慎,深思熟虑之后再下笔。
把握不大的判断要加“可能”,没有把握的宁可不说,以免误导了帖主,更不能信口开河。

先生言语不多,但中肯、严谨,朴实的文字中蕴藏仁爱之心。佩服,学习。
 
我的问诊贴里有提到食欲和饭量的问题。口味偏好:甜,香咸。食后有腹胀,心下微痞,肠鸣,肚子里有水声,胁痛有时有有时没有,口不干,饮水不多,大便一天一次,无食物残渣,容易出汗,自汗恶风明显。其余症状请参阅原问诊贴。

其实我一直在参考各位的意见。我粘贴的那几句蔡长福的话,用到我身上未免有些牵强。
在系统认识中医之前,我用药一直比较盲目。从小就爱感冒,而由于不明白中医知识,抗生素和防风通圣丸、银翘解毒丸等药也没少用。后来开始接触中医知识,为了解决身体的疾患,就开始以扶阳为大法。我的鼻炎是季节性的,每年7、8月份就犯。前两年去医院看鼻炎,医生用清凉养胃,1个月无效,后又转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1付知,3付向愈。更坚定了我以扶阳为主的信心。
后来断断续续吃的药有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逍遥丸附子理中丸,玉屏风颗粒。其中有的是大夫开的,有的是自己选的。
可能是过用温热,伤了胃阴吧。两位先生都提到这个问题。不过我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实脾土的思想。去年多梦,半夜出汗,遗精严重的时候,我也想过心血虚,阴血不足的病机,后来吃了桂附地黄丸竟然减轻了不少,不知为何。
前几个月我常常服香砂六君,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药调胃,但是没有什么改善。
想想我竟然用了这么多办法,身体也是挺抗造的啊。哈哈。
总之,我总结一下各位先生迄今为止已经达成了一致的病机:
表寒,血虚,痰湿盛,气郁,湿食积滞(轻证,所以不适合用冷药)。
其余可能存在一些不同意见。

啥都不要想当然,要多问问为什么。既然胃气弱了,纳当减。减了吗?脏腑秉气于胃,脏腑能力都减了吗?经年累月,这人脏腑不得生化之源补充,这人神疲到你骂他,他都没心思反驳了吗?
如果没有,又是啥原因出线的胃气弱而气血精神有弱的感觉,又不是太弱?
今天我这里的气温不高,但是人们都觉得热得受不了。
中国四大火炉竟然不是在回归线以南。
这些说明啥?
营分有热的为什么舌上没苔?舌色暗红相兼苔薄润又是为何?
叶天士的温热论没几个字,读读有好处。
如果真以为临床像看书一样简单,医案上经常讲到的力排众议又从何说起呢?
最后,舌像这么明显的红点,别再用温药了。先抑制他过旺的神吧。

  一、用一个擅长于诊治急性传染性温热病的学术,来论治慢性虚弱性内伤杂病,您觉得合适吗?

  二、“大实生羸状,至虚有盛候”,伤寒论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又是啥原因出线的胃气弱而气血精神有弱的感觉,又不是太弱?”
    帖主表现出来的(相对)亢奋,是阳气不足的情况下,机体所做出的应激性、代偿性反应。这种反应的代价是导致阴液阴精持续过度的消耗。反过来,阴气的过度消耗又导致阳气更加不足,形成恶性循环,使身体越来越差,以前管用的药,现在越来越不管用了。

  三、帖主自述的病史、病历您认真看过吗?以史为镜,摸着石头过河,才不会重蹈覆辙
    1、“食后有腹胀,心下微痞,肠鸣,肚子里有水声,自汗恶风明显”;
    2、“我的鼻炎是季节性的,每年7、8月份就犯。前两年去医院看鼻炎,医生用清凉养胃,1个月无效,后又转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1付知,3付向愈。更坚定了我以扶阳为主的信心”;
    3、“前几个月我常常服香砂六君,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药调胃,但是没有什么改善”。
  
  服用加味保和丸无效,说明消化腺体可能已经开始萎缩,消导药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已经对增加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分泌没有作用了。
  用温阳药提高他整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促进全身血液的大循环,可能才是恢复胃气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能缓解因内脏瘀血循环不畅所造成的局部热象

  力排众议要以真凭实据为依托,不是提出几点质疑就可以的。
 
有时候觉得很无力,真理果真只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么?
人们是不是被直观给误导了?
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他舌体中后部还有一点薄苔,调理得当胃气应该可以恢复。
浏览附件70581

你看的是舌苔,我看的是舌质;舌苔主气,舌质属血;
病已在血分,你还在气分转悠,真的合适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