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腹胀肠鸣心下痞胁痛,还有易汗出鼻流清涕这些有实也有虚。一、“去年多梦,半夜出汗,遗精严重的时候,我也想过心血虚,阴血不足的病机,后来吃了桂附地黄丸竟然减轻了不少,不知为何。”
不要以为[桂附地黄丸]是单纯补肾阳的,[肾气丸]其实是阴阳并补,阴中求阳的。桂附量很少,滋阴补血填精的药量较大。其中的熟地是补血药。
二、对于阴阳两虚、寒热错杂、正虚邪盛的人,用药要平衡兼顾,温阳不忘护阴,滋阴不忘扶阳。不是实症急症,用药不宜一边倒。过用苦寒败坏胃气,会更加痞满。
三、“前几个月我常常服香砂六君,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药调胃,但是没有什么改善。”
这个问题,可以从你的舌象上找到答案:舌红开裂,苔已很薄,似镜面舌,说明胃阴大损,胃气极虚。我估计可能已经是“萎缩性胃炎”之类的疾病了。消化腺体如果已经开始萎缩,再用消食导滞的药去刺激,它也无法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和消化酶,所以[加味保和丸]就不管用了,反而加重其损伤。[香砂六君子丸]尚可用,如果配合滋养胃阴的山药小米粥,或者用麦冬泡水送服行,也许效果好些。
四、正本清源,胜过服药。戒掉你钟爱的甜食吧!尤其是超市袋装小食品。香甜之物,本就生痰助湿,更何况其中少不了油腻,蛋糕、桃酥、饼干,里面的脂肪含量几乎都在20%以上,添加剂更是几十种,既伤脾胃又伤肝肾。
五、我个人认为就你现在的情况,外感好了之后,可以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山药、麦冬,来调养,饴糖换成麦芽,黄芪用量宜小,贵在坚持。
六、你现在阴虚比较重,不宜再用麻黄类方剂。
他有腹胀肠鸣心下痞胁痛,还有易汗出鼻流清涕这些有实也有虚。
给他治病的中医大夫,没有一个抓住这些症状的主要病因病机所在,大部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好了这里明天那里有出了问题。
我大约看了看,居然还有说用桂枝新加汤的,真不知这伤寒是怎么读的。
治病要辨证,一个是辨症状,另一个是辨方证,一方对应一病,一药对应一证。
和疾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方子就敢开出来,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他这病现在要调胃气,但也不能猛补,他身体接受不了。缓图之。
昨天和今天一直没再流鼻血,但是鼻涕又有点反扑之意……真服了这病了,怎么这么不愿意好呢一、“去年多梦,半夜出汗,遗精严重的时候,我也想过心血虚,阴血不足的病机,后来吃了桂附地黄丸竟然减轻了不少,不知为何。”
不要以为[桂附地黄丸]是单纯补肾阳的,[肾气丸]其实是阴阳并补,阴中求阳的。桂附量很少,滋阴补血填精的药量较大。其中的熟地是补血药。
二、对于阴阳两虚、寒热错杂、正虚邪盛的人,用药要平衡兼顾,温阳不忘护阴,滋阴不忘扶阳。不是实症急症,用药不宜一边倒。过用苦寒败坏胃气,会更加痞满。
三、“前几个月我常常服香砂六君,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药调胃,但是没有什么改善。”
这个问题,可以从你的舌象上找到答案:舌红开裂,苔已很薄,似镜面舌,说明胃阴大损,胃气极虚。我估计可能已经是“萎缩性胃炎”之类的疾病了。消化腺体如果已经开始萎缩,再用消食导滞的药去刺激,它也无法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和消化酶,所以[加味保和丸]就不管用了,反而加重其损伤。[香砂六君子丸]尚可用,如果配合滋养胃阴的山药小米粥,或者用麦冬泡水送服行,也许效果好些。
四、正本清源,胜过服药。戒掉你钟爱的甜食吧!尤其是超市袋装小食品。香甜之物,本就生痰助湿,更何况其中少不了油腻,蛋糕、桃酥、饼干,里面的脂肪含量几乎都在20%以上,添加剂更是几十种,既伤脾胃又伤肝肾。
五、我个人认为就你现在的情况,外感好了之后,可以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山药、麦冬,来调养,饴糖换成麦芽,黄芪用量宜小,贵在坚持。
六、你现在阴虚比较重,不宜再用麻黄类方剂。
他有腹胀肠鸣心下痞胁痛,还有易汗出鼻流清涕这些有实也有虚。
给他治病的中医大夫,没有一个抓住这些症状的主要病因病机所在,大部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好了这里明天那里有出了问题。
我大约看了看,居然还有说用桂枝新加汤的,真不知这伤寒是怎么读的。
治病要辨证,一个是辨症状,另一个是辨方证,一方对应一病,一药对应一证。
和疾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方子就敢开出来,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他这病现在要调胃气,但也不能猛补,他身体接受不了。缓图之。
我的问诊贴里有提到食欲和饭量的问题。口味偏好:甜,香咸。食后有腹胀,心下微痞,肠鸣,肚子里有水声,胁痛有时有有时没有,口不干,饮水不多,大便一天一次,无食物残渣,容易出汗,自汗恶风明显。其余症状请参阅原问诊贴。
其实我一直在参考各位的意见。我粘贴的那几句蔡长福的话,用到我身上未免有些牵强。
在系统认识中医之前,我用药一直比较盲目。从小就爱感冒,而由于不明白中医知识,抗生素和防风通圣丸、银翘解毒丸等药也没少用。后来开始接触中医知识,为了解决身体的疾患,就开始以扶阳为大法。我的鼻炎是季节性的,每年7、8月份就犯。前两年去医院看鼻炎,医生用清凉养胃,1个月无效,后又转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1付知,3付向愈。更坚定了我以扶阳为主的信心。
后来断断续续吃的药有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逍遥丸附子理中丸,玉屏风颗粒。其中有的是大夫开的,有的是自己选的。
可能是过用温热,伤了胃阴吧。两位先生都提到这个问题。不过我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实脾土的思想。去年多梦,半夜出汗,遗精严重的时候,我也想过心血虚,阴血不足的病机,后来吃了桂附地黄丸竟然减轻了不少,不知为何。
前几个月我常常服香砂六君,加味保和丸之类的药调胃,但是没有什么改善。
想想我竟然用了这么多办法,身体也是挺抗造的啊。哈哈。
总之,我总结一下各位先生迄今为止已经达成了一致的病机:
表寒,血虚,痰湿盛,气郁,湿食积滞(轻证,所以不适合用冷药)。
其余可能存在一些不同意见。
啥都不要想当然,要多问问为什么。既然胃气弱了,纳当减。减了吗?脏腑秉气于胃,脏腑能力都减了吗?经年累月,这人脏腑不得生化之源补充,这人神疲到你骂他,他都没心思反驳了吗?
如果没有,又是啥原因出线的胃气弱而气血精神有弱的感觉,又不是太弱?
今天我这里的气温不高,但是人们都觉得热得受不了。
中国四大火炉竟然不是在回归线以南。
这些说明啥?
营分有热的为什么舌上没苔?舌色暗红相兼苔薄润又是为何?
叶天士的温热论没几个字,读读有好处。
如果真以为临床像看书一样简单,医案上经常讲到的力排众议又从何说起呢?
最后,舌像这么明显的红点,别再用温药了。先抑制他过旺的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