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再次向朋友们求助!鼻炎病情开始疯狂反扑!

我对鼻炎成药早都没信心了。几年前鼻炎刚得的时候,吃一盒香菊胶囊就好,也就一个多星期。第二年发展的厉害了,光吃不行了,得搭配敏奇喷剂(一种抗过敏的西药)喷着,喷完了就好了。后来陆续开始吃扑尔敏,胆香鼻炎片,玉叶清火片,维c银翘片,霍胆丸,鼻炎康等都吃过,都没多大作用。再往后就用上激素喷剂了,用了就好,停药就犯。前年彻底放弃治鼻炎的中成药、一切治鼻炎西药,开始喝汤药。自此每年犯病,都喝汤药。今年除了汤药,到现在还没用过别的药呢。
净在这浪费口舌啦!能帮助病人身体康复才算有用,否则就全是扯淡,中医不是靠嘴说的。
这位兄弟,在下不才好歹治过几个病人,如果你对中医还有信心,那我帮你调理一段时间,以一个月为限你看如何?
我的条件是你现在把所有药都停了,三天以后的早上传一张舌图上来,要清晰的。然后填一个问诊单,问诊单就在这个版块的首页,很容易找到。填写要详细,任何细节不要放过。
同意的话等你回复。
 
自我检讨一下,好像除了是温/清胆派,还是滋阴派,清热解毒派,呵呵。
好像与补气补阳是没怎么沾边啊,难怪啊,与现代主流中医学派背道而驰嘛,有这么多人的反对真的无可厚非!
还得谢谢梦回杏林老师的督促,要不然以我的懒惰恐怕真的发现不了这些。
似乎少阳为枢,少阳相火降下温煦肾阳还是接受了黄元御、彭子益等老先生的观点,为啥最后就成了温病派呢?要好好思考一下。
嗯,想想某些名医不是都是一个方子用好了就包治百病吗?我得继续好好研究一下温胆汤系列!加油!
我好想自创一个胆病派哟!
 
老师辛苦了,我都不知道我发了这么多的帖子啊,谢谢!
其实不知道老师自己有没发现,你发的帖子难道不是一味的温通(温补)?
这样子,有意义么?
不过还是再次感谢老师的辛勤收集啊!
  一味温通吗?好像不是吧。
  俺虽然注册日期比较早,但真正上论坛来交流中医话题,也只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回复过的疾病咨询帖,大概只有十几个。

  [真武汤]我记得从来未曾向别人推荐过。能算温阳的大概推荐过[苓桂术甘汤]、[理中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

  疏肝活血的推荐过[四逆散]、[桂枝茯苓丸]、[黄芪桂枝五物汤];

  健脾的推荐过[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薯蓣丸];
  
  化痰的推荐过[半夏厚朴汤]、[栝蒌薤白半夏汤];

  推荐过的其它方子,可以归属清泻寒凉滋阴
  [麦门冬汤]、[半夏泻心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五苓散]、[丹栀逍遥丸]、[六味地黄丸]等。

  有什么证,用什么方,我都是经过反复斟酌,觉得有些把握的,才会回复咨询者。

  江海先生若是有雅兴的话,也可以搜查我的帖子啊。
 
最后编辑:
  一味温通吗?好像不是吧。
  俺虽然注册日期比较早,但真正上论坛来交流中医话题,也只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回复过的疾病咨询帖,大概只有十几个。

  [真武汤]我记得从来未曾向别人推荐过。能算温阳的大概推荐过[苓桂术甘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

  疏肝活血的推荐过[四逆散]、[桂枝茯苓丸]、[黄芪桂枝五物汤];

  健脾的推荐过[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薯蓣丸];
  
  化痰的推荐过[半夏厚朴汤]、[栝蒌薤白半夏汤];

  推荐过的其它方子,可以归属清泻寒凉
  [麦门冬汤]、[半夏泻心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五苓散]、[丹栀逍遥丸]。

  有什么证,用什么方,我都是经过反复斟酌,觉得有些把握的,才会回复咨询者。

  江海先生若是有雅兴的话,也可以搜查我的帖子啊。
几乎都是伤寒论的方子吧?呵呵。
 
几乎都是伤寒论的方子吧?呵呵。
是的,大部分都是。能用经方的我都优先考虑用经方。
后世方虽然用得少,但需要时也会用,比如[补中益气汤]、[逍遥散]、[藿香正气散]等。
 
十几年前我也如是想!一本伤寒行天下,已经不合适了。
如果你看过中医发展简史,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中医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此消彼涨,不亦乐乎。
火神派兴旺了几十年,期间必然有滥用过用的情形,这些都需要温病派去修正;
当然我不是因为这个才去学习温病的。
关于经方,时方,验方的关系,我觉得还是不应该偏废的。
 
十几年前我也如是想!一本伤寒行天下,已经不合适了。
如果你看过中医发展简史,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中医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此消彼涨,不亦乐乎。
火神派兴旺了几十年,期间必然有滥用过用的情形,这些都需要温病派去修正;
当然我不是因为这个才去学习温病的。
关于经方,时方,验方的关系,我觉得还是不应该偏废的。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此消彼涨,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
中医的学术体系越混乱,派别争斗越激烈,越会让老百姓感到迷惘和无所适从,最终受苦的是广大患者。


我看到的情况是,经方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简便廉验,效果又好又便宜,深受群众欢迎。
可能是您读到的中医史,与我所读的中医史版本不同吧。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经方退化复兴简史,JT叔叔

经方退化复兴简史 。_好大夫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686439054.htm
 
今天晚上准备在小米粥里加点山药,食疗毕竟稳妥点。

  山药滋阴、健脾、益气,功效好,性平和,药食同源。罗大伦、张锡纯都非常推崇。

  但用量太小力道不够,稍大一点,天天吃,有些消化能力实在太弱的人又容易引起发脘腹发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加一点青皮同熬,就能起到理气化滞、消积祛痰的功效。
  陈皮也有这两个功效,但用青皮更妙,因为它色青,偏走肝经,还能够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青皮山药粥]这个食疗方,是我以前在百度中医吧,看到一位民间中医介绍的,小弟可以试一试。

  原来没有收藏这张页面,刚才重新搜索了一下,找到了百度帖吧的原文,供参考:
  《Lunatic1404论《青皮煮生山药》的保健预防价值》
  http://tieba.baidu.com/p/2285534437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此消彼涨,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
中医的学术体系越混乱,派别争斗越激烈,越会让老百姓感到迷惘和无所适从,最终受苦的是广大患者。


我看到的情况是,经方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简便廉验,效果又好又便宜,深受群众欢迎。
可能是您读到的中医史,与我所读的中医史版本不同吧。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经方退化复兴简史,JT叔叔

经方退化复兴简史 。_好大夫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686439054.htm
经典的东西您让他解释一下试试,我估计都解释不来 。为什么?因为看不明白,再有就是看不下去。
人家精髓的东西都没学到手,就又去干别的。最后一事无成,只能徒口舌之利,有什么用?这不是中医的幸而是大害。
 
经典的东西您让他解释一下试试,我估计都解释不来 。为什么?因为看不明白,再有就是看不下去。
人家精髓的东西都没学到手,就又去干别的。最后一事无成,只能徒口舌之利,有什么用?这不是中医的幸而是大害。
  先生说得是。

  我觉得只要有学习之心,即使每天用一点点时间,
  把经典及其相关的注述和医案书籍,轻松的看几页、背几条。
  这样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水平也会自然精进。
  如果刻苦攻读、勤思实践,那进步就更快了。

  JT叔叔也有这样的看法:“「背经典」在这种事情上面是蛮重要的,所以我常常说:我教《伤寒论》,讲一大堆本草的药理啦,某个病的病机啦……其实都不过是调味料,要诱使你愿意看《伤寒论》的条文而已。真正进步最多的人,恐怕还是背书的人。如果《伤寒杂病论》你整本背下来的话,那医术是醒着睡着随时在进步的。”
 
经典的东西您让他解释一下试试,我估计都解释不来 。为什么?因为看不明白,再有就是看不下去。
人家精髓的东西都没学到手,就又去干别的。最后一事无成,只能徒口舌之利,有什么用?这不是中医的幸而是大害。

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的人,嘴皮子还是很犀利的嘛!
阴阳懂么?寒从何来?气血津液,懂么?
别以为救你懂伤寒!
 
原来都是从书上来的?听别人说的?
学中医没有全局观就是你们俩这样子的,呵呵。
不说了,浪费时间!
 
原来都是从书上来的?听别人说的?
学中医没有全局观就是你们俩这样子的,呵呵。
不说了,浪费时间!
对,中医是门对逻辑思维要求非常严密的学问,只会引经据典会祸害世人。
 
  先生说得是。

  我觉得只要有学习之心,即使每天用一点点时间,
  把经典及其相关的注述和医案书籍,轻松的看几页、背几条。
  这样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水平也会自然精进。
  如果刻苦攻读、勤思实践,那进步就更快了。

  JT叔叔也有这样的看法:“「背经典」在这种事情上面是蛮重要的,所以我常常说:我教《伤寒论》,讲一大堆本草的药理啦,某个病的病机啦……其实都不过是调味料,要诱使你愿意看《伤寒论》的条文而已。真正进步最多的人,恐怕还是背书的人。如果《伤寒杂病论》你整本背下来的话,那医术是醒着睡着随时在进步的。”
关键还是要知其意啊,背书,人人会的。
 
各位先生!求救!
这几天胃一直不舒服,今天更厉害,胃堵的慌,跟吃饱了一样,撑得慌难受……几天了都……今天中午饭吃了不少肉食,昨天和前天晚饭都吃的山药小米粥……
 
各位先生!求救!
这几天胃一直不舒服,今天更厉害,胃堵的慌,跟吃饱了一样,撑得慌难受……几天了都……今天中午饭吃了不少肉食,昨天和前天晚饭都吃的山药小米粥……
就你这点胃气,还“吃了不少肉食”
前两天看到你要吃山药小米粥,我都担心你山药吃多了不消化,特地推荐你加点青皮。

管住嘴特别重要啊,越是虚弱或者重病的情况下,越是这样的。
在疾病咨询版看到过不少帖子,可以说大部分都与长期的饮食不当,嗜食肥甘厚味,又不能坚持运动锻炼有关。

这半年来你吃加味保和丸都没有什么效果,结合你的舌象,我推断你很可能已经是“萎缩性胃炎”之类的疾病了。
不要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扛得住造”,只是因为你还非常年轻而已,如果这样下去,到20几岁、30几岁时,该怎么办哟?


不要着急,人体自有大药,按压一下这几个穴位也许可以缓解你的症状:
足三里、丰隆、厉兑、三阴交、太冲、内关、合谷。

另外,可以试一下吃点[藿香正气丸(或液)]看腹胀能不能减轻一些。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
附部分穴位图示: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jpg
合谷.JPG



胃火型的加厉兑(足阳明胃经);.jpg
足三里、三阴交.jpg

“足三里”简介.jpg
 
先吃两顿两倍量的六味地黄丸吧。估计你还是只能采取你能理解的方式。
 
就你这点胃气,还“吃了不少肉食”
前两天看到你要吃山药小米粥,我都担心你山药吃多了不消化,特地推荐你加点青皮。

管住嘴特别重要啊,越是虚弱或者重病的情况下,越是这样的。
在疾病咨询版看到过不少帖子,可以说大部分都与长期的饮食不当,嗜食肥甘厚味,又不能坚持运动锻炼有关。

这半年来你吃加味保和丸都没有什么效果,结合你的舌象,我推断你很可能已经是“萎缩性胃炎”之类的疾病了。
不要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扛得住造”,只是因为你还非常年轻而已,如果这样下去,到20几岁、30几岁时,该怎么办哟?


不要着急,人体自有大药,按压一下这几个穴位也许可以缓解你的症状:
足三里、丰隆、厉兑、三阴交、太冲、内关、合谷。

另外,可以试一下吃点[藿香正气丸(或液)]看腹胀能不能减轻一些。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
附部分穴位图示:

浏览附件70833 浏览附件70838


浏览附件70844 浏览附件70840
浏览附件70837
谢谢,吃了点香砂六君丸,缓解点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