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灵词汇日知录【45】资 料
绍琴名家研究室 也谈“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一句出自《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全文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在内经本篇中,愿意本来是揭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的理论,但在明末清初却成为创立温病学派的理论基础,但是自温病学派创立之后,内部有分裂为伏热温病和新感温病两派,相互攻非,随着近代西方感染学治疗术传入中国,伏热理论被逐渐淘汰出局,以至于后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朋友对此茫然无知,仍然是争论不休。之所以此理论被淘汰,除了在临床上难以引用难以掌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直以来的解释都是按照重阴必阳的观点原路走来,难以被新学者所接受。
我个人的理解是: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必须与内经另一句关于伏气温病的话联系起来对看,那就是: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联系的要点,在于一个伤字,这里说的是伤,而不是中,前贤有言,冬伤于寒,其即病者发为伤寒,其不即病者,至春发为温病。其实这个解释还不太明确,什么情况下即病,什么情况下不即病?关键在于一个伤与中。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最伤阳气,寒邪的这两个性质是在不同情况下起作用的。比如,一个饱食重裘,藏于暖室之中的人,阳气充足,但偶然外出,正遇天气遽冷,人之小阳不能抵御天之大阴,阴气直中,病来迅速,其中于表者,就是伤寒,中于里者,就是中寒,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对肾中之精产生大的损伤,因此治疗起来也相对的比较快。但是一个饥寒交迫的务工者,整天在寒风里劳作,因为适应,所以一般不会产生寒邪突然中人的情况(如果产生,基本上也就冻死了,杜甫诗云:路有冻死骨),但是这些人饮食不保,又是靠什么来抵御寒冷呢?靠的是自我燃烧,也就是消耗肾中存储的精微,一天一天,肾精逐渐损耗,必然就会相火难治、潜伏于阴分,随着春天来临,天地阳气生发,人之相火得天阳之助,腾跃而上,直扑高原,所以发为温病。当然得补充的事:在务工的人,如果突受巨寒,也会患伤寒或中寒之病,在内保暖者,如果纵欲过度,损伤阴精,也会发为伏热温病。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整个冬天都温暖如春,天之阳得不到地之阴之濡养含蓄,到了春天,天之阳就会过度升发,从而引发普遍的阳热性疾病,比如,今年暖冬,春末夏初中国儿童手足口病大流行,当然,这样一说有联系到五运六气了。
在临床上来看,新感温病和伏热温病的区别有三:一、病因,有无外感因素,这是分辨的第一步,许多人烧都发起来了,怎么考虑也没有当风受凉,因此老百姓就叫上火;二、症状,有无表症表现,大多数伏热温病,没有鼻塞流涕,没有咽痒做咳,发热是恶寒轻发热重,甚至是无恶寒,而径直高热,咽痛——咽喉是枢要之地,上行下达的关口,无论外赶赴热都会出现咽痛,区别是,外感肿痛微微,多非首发,伏热肿痛剧烈,多为首发,甚至是单发。三、病势,新感病势交缓,除非夹有伏热,伏热病势较急,多为突发。四、病理性质,新感为风夹热,伏热是火夹虚。
总而言之一句话,温病,就是热病。伏热温病并不神秘,春天非常常见,只是我们一般都不有伏热理论解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