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素灵词汇日知录 系列

素灵词汇日知录【42】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阳密乃固”:《太素》作:阴密阳固。杨上善注曰:密内,阴之功也;固外,阳之功也。
“密”:《说文》:密,山如堂者,从山,密声。段玉裁注:密,主谓山,假为精密而本义废矣。
渔翁:精藏于室,阴密阳固之而不可轻泄。阴阳和调,自无不适,阳强而精过耗,渐至(或突然丢失)散絶。王冰以男女之事比之,别注以自然之事喻之,理一也,皆通。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也,升降浮沉也,亦阴阳二气运行之常道也。
 
素灵词汇日知录【43】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露”字之解,诸家有歧。
作“暴露”解。如王冰认为:“露体触冒风邪,风邪外侵,阳气内拒,风阳相搏,故寒热由生。”现代天津郭霭春先生采此说,并引孙鼎宜说:“按:《文选。长杨赋》注:‘露,暴露,露与冒字通’。”
作“雾露”解。如吴崑曰:“露,阴邪也;风,阳邪也。阴邪生寒,阳邪生热,故令寒热。”张隐庵照抄不
误。南京译释本句:“若因感受雾露风邪。”显采吴说。黄元御也云:“一因风露侵凌,闭其皮毛,里气郁发,乃生寒热。”
 
素灵词汇日知录【44】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
释义:洞泄:《素问注释汇粹》:水谷不化,利下无度,胃肠如空洞无底,古称洞泄。《黄帝内经词典》:病名,指食后即泄,完谷不化。
诸家说洞泄病机-
张琦注:风邪通肝,必克脾土,脾郁不能消化,水谷并入二肠,肝之上升必随脾土,脾阳既郁,木气不得直升,遂决二肠为洞泄。故飧泄、肠澼之象,必责肝脾。
吴崑注:春尚风邪,即病者即为外感;若不即病,邪气流连日久,则风淫木肝,克制脾土而为洞泄也。
张隐庵:阴阳不能固密,则在天阴阳之邪,伤吾身之阴阳,而为寒热病矣。
黄元御: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之则治,逆之则乱。春木发生之际,伤于风邪,闭其皮毛,郁乙木升阳之气,遏陷而贼脾土,一交夏令,木陷不升君火,火败土伤,水谷不化,催以风水,开其魄门,乃为洞泄。
(渔翁:洞泄以势、状言;飧泄以时比;寒中以邪言)
 
素灵词汇日知录【45】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黄元御:冬水蛰藏之会,寒束皮毛,表气莫泄,郁其相火,积为内热。春阳升布,相火发泄,上热愈隆,一伤风露,卫气愈敛,内热郁发,遂成温病。
吴 崑:冬伤寒邪,即病者即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于春时阳气上升,则变为温病。
张隐庵:冬伤于寒,邪不即发,邪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
石寿棠:盖以冬月为寒邪所伤,重阴必阳,久而化热,在内已有温热之根,春感春温之气,以温引温,而温病成矣!
 
素灵词汇日知录【45】资 料


中医名家网 » 开启中医之门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查看完整版本: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孔令谦 2007-12-3 10:24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条是后世伏气温病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伏气温病的概念前面已经谈到,实际上是古人认识到有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个理论依据是指感受外邪(外因),内伏郁热(内因),过时而发,自里透外的一类温热性疾病。其特点是发病之初即见烦渴、尿赤、但热不恶寒、舌绛等里热证候,而卫表证候反不明显。《黄帝内经》原文则以此为例阐释“重阴必阳”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冬为阴,寒亦为阴,两阴相逢为重阴,至春遂转而发生温热病证。
以感冒分析,我们知道,感冒这个词在中医病名中是没有的,现代医学对感冒的定义为上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与原因多因气候变化,冷热失常,人体之调节机能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因而致病。感冒又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冬两季为多。中医学对感冒的认识由来已久,按其症状属于中医温病中的风温范畴,只是中医对感冒的分类更加详尽,如分为风热型、风寒型等,因而体现在疗效方面则更加突出,尤以病毒性流感见长。“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所阐述的春季发病,我理解其范畴不仅仅是感冒这一病症,应该更广些,但这里还是以探讨感冒为主。
感冒具有流行性这一特征,古人早有认识,所以中医有时行感冒或瘟疫之说。明代张景岳说:“瘟疫本即伤寒,无非外邪之病,但染时气,而并无少长,率相似者”。这说明其传染性较一般普通感冒要重得多。针对流行感冒的预防,先父始终强调无论何种感冒必先有内因而后外因方能乘虚而入,单纯外因或内因是不能够使人获病的,而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关键所在。《黄帝内经》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强调的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在流感、瘟疫流行地区,有的人患病,有的人不患病,其原因就在于有无内在因素。
先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阴虚内热就是就是温热病的内在因素,这一点在临床实践中被得到证实,如儿童所患感冒,多由食火引发,此种感冒,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若是病毒性感冒,抗生素就更不能发挥其效。是以清除内热可以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老年人体弱多病,往往阴虚,因而老年人还要注意在清热的同时不要忘记滋阴,这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体内无内热,则人体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天、地、人也就处于相对和谐状态,自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素灵词汇日知录【45】资 料

绍琴名家研究室 也谈“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一句出自《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全文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在内经本篇中,愿意本来是揭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的理论,但在明末清初却成为创立温病学派的理论基础,但是自温病学派创立之后,内部有分裂为伏热温病和新感温病两派,相互攻非,随着近代西方感染学治疗术传入中国,伏热理论被逐渐淘汰出局,以至于后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朋友对此茫然无知,仍然是争论不休。之所以此理论被淘汰,除了在临床上难以引用难以掌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直以来的解释都是按照重阴必阳的观点原路走来,难以被新学者所接受。
我个人的理解是: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必须与内经另一句关于伏气温病的话联系起来对看,那就是: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联系的要点,在于一个伤字,这里说的是伤,而不是中,前贤有言,冬伤于寒,其即病者发为伤寒,其不即病者,至春发为温病。其实这个解释还不太明确,什么情况下即病,什么情况下不即病?关键在于一个伤与中。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最伤阳气,寒邪的这两个性质是在不同情况下起作用的。比如,一个饱食重裘,藏于暖室之中的人,阳气充足,但偶然外出,正遇天气遽冷,人之小阳不能抵御天之大阴,阴气直中,病来迅速,其中于表者,就是伤寒,中于里者,就是中寒,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对肾中之精产生大的损伤,因此治疗起来也相对的比较快。但是一个饥寒交迫的务工者,整天在寒风里劳作,因为适应,所以一般不会产生寒邪突然中人的情况(如果产生,基本上也就冻死了,杜甫诗云:路有冻死骨),但是这些人饮食不保,又是靠什么来抵御寒冷呢?靠的是自我燃烧,也就是消耗肾中存储的精微,一天一天,肾精逐渐损耗,必然就会相火难治、潜伏于阴分,随着春天来临,天地阳气生发,人之相火得天阳之助,腾跃而上,直扑高原,所以发为温病。当然得补充的事:在务工的人,如果突受巨寒,也会患伤寒或中寒之病,在内保暖者,如果纵欲过度,损伤阴精,也会发为伏热温病。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整个冬天都温暖如春,天之阳得不到地之阴之濡养含蓄,到了春天,天之阳就会过度升发,从而引发普遍的阳热性疾病,比如,今年暖冬,春末夏初中国儿童手足口病大流行,当然,这样一说有联系到五运六气了。
在临床上来看,新感温病和伏热温病的区别有三:一、病因,有无外感因素,这是分辨的第一步,许多人烧都发起来了,怎么考虑也没有当风受凉,因此老百姓就叫上火;二、症状,有无表症表现,大多数伏热温病,没有鼻塞流涕,没有咽痒做咳,发热是恶寒轻发热重,甚至是无恶寒,而径直高热,咽痛——咽喉是枢要之地,上行下达的关口,无论外赶赴热都会出现咽痛,区别是,外感肿痛微微,多非首发,伏热肿痛剧烈,多为首发,甚至是单发。三、病势,新感病势交缓,除非夹有伏热,伏热病势较急,多为突发。四、病理性质,新感为风夹热,伏热是火夹虚。
总而言之一句话,温病,就是热病。伏热温病并不神秘,春天非常常见,只是我们一般都不有伏热理论解释而已。
 
素灵词汇日知录【45】资 料


张锡纯 《衷中参西录》文录

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治法


尝读《内经》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语,此中原有深义,非浅学人所易窥测也。乃笃信西说者,据病菌潜伏各有定期之说,谓病菌传于人身,未有至一月而始发动者,况数月乎?因此一倡百和,遂谓《内经》皆荒渺之谈,分毫不足凭信。不知毒瓦斯之传染有菌,而冬令严寒之气,为寒水司天之正气,特其气严寒过甚,或人之居处衣服欠暖,或冒霜雪而出外营生,即不能御此气耳。是以寒气之中人也,其重者实时成病,即冬令之伤寒也。其轻者,微受寒侵,不能即病,由皮肤内侵,潜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内热。迨至内热积而益深,又兼春回阳生触发其热,或更薄受外感以激发其热,是以其热自内暴发而成温病,即后世方书所谓伏气成温也。

至于治之之法,有清一代名医多有谓此证不宜发汗者。然仍宜即脉证之现象而详为区别。若其脉象虽有实热,而仍在浮分,且头疼、舌苔犹白者,仍当投以汗解之剂。然宜以辛凉发汗,若薄荷叶、连翘、蝉蜕诸药,且更以清热之药佐之。若拙拟之清解汤。凉解汤、寒解汤三方,斟酌病之轻重,皆可选用也。此乃先有伏气又薄受外感之温病也。

若其病初得即表里壮热,脉象洪实,其舌苔或白而欲黄者,宜投以白虎汤,再加宣散之品若连翘、茅根诸药。如此治法,非取汗解,然恒服药后竟自汗而解。即或服药后不见汗,其病亦解。因大队寒凉之品与清轻宣散之品相并,自能排逐内蕴之热,息息自腠理达于皮毛以透出也(此乃伏气暴发自内达外之温病春夏之交多有之)。盖此等证皆以先有伏气,至春深萌动欲发,而又或因暴怒,或因劳心劳力过度,或因作苦于烈日之中,或因酣眠于暖室内,是以一发表里即壮热。治之者,只可宣散清解,而不宜发汗也。此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大略治法也。

《内经》又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二语不但为西医所指摘,即中医对此节经文亦恒有疑意。谓冬不藏精之人,若因肾虚而寒入肾中,当即成少阴伤寒,为直中真阴之剧证,何能迟至春令而始成温病?不知此二句经文原有两解,其所成之温病亦有两种,至其治法又皆与寻常治法不同。今试析言之,并详其治法。冬不藏精之人,其所患之温病,有因猝然感冒而成者。大凡病温之人,多系内有蕴热,至春阳萌动之时,又薄受外感拘束,其热即陡发而成温。冬不藏精之人,必有阴虚,所生之热积于脏腑,而其为外感所拘束而发动,与内蕴实热者同也。其发动之后,脉象多数,息多微喘,舌上微有白苔,津液短少,后或干黄,或舌苔渐黑,状如斑点(为舌苔甚薄若有若无故见舌皮变黑),或频饮水不能解渴,或时入阴分益加潮热。此证初得其舌苔白时,亦可汗解,然须以大滋真阴之药辅之。愚治此证,恒用连翘、薄荷叶各三钱,玄参、生地黄各一两,煎汤服之,得汗即愈。若服药后汗欲出仍不能出,可用白糖水送服西药阿斯匹林二分许,其汗即出。或单将玄参、生地黄煎汤,送服阿斯匹林一瓦,亦能得汗。若至热已传里,舌苔欲黄,或至黄而兼黑,脉象数而有力,然按之弦硬,非若阳明有实热者之洪滑,此阴虚热实之象,宜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更以生地黄代知母,生山药代粳米,煎一大剂,取汤一大碗,分多次温饮下(拙著伤寒温病同用方后载有此方,附载治愈之案若干。可参观也)。

又有因伏气所化之热先伏藏于三焦脂膜之中,迨至感春阳萌动而触发,其发动之后,恒因冬不藏精者其肾脏虚损,伏气乘虚而窜入少阴。其为病状︰精神短少,喜偃卧,昏昏似睡,舌皮干,毫无苔,小便短赤,其热郁于中而肌肤却无甚热。其在冬令,为少阴伤寒,即少阴证,初得宜治以黄连阿胶汤者也。在春令,即为少阴温病。而愚治此证,恒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生地黄代知母,生怀山药代粳米,更先用鲜白茅根三两煎汤以之代水煎药,将药煎一大剂,取汤一大碗,分三次温饮下,每饮一次调人生鸡子黄一枚。初饮一次后,其脉当见大,或变为洪大,饮至三次后,其脉又复和平,而病即愈矣。此即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者之大略治法也。上所论各种温病治法,原非凭空拟议也,实临证屡用有效,而后敢公诸医界同人也。

有温病初得即表里大热,宜治以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者。其证发现恒在长夏,或在秋夏之交。而愚生平所遇此等证,大抵在烈日之中,或田间作苦,或长途劳役,此《伤寒论》所谓病也,亦可谓之暑温也。其脉洪滑有力者,宜用白虎汤。若脉虽洪大而按之不实者,宜用白虎加人参汤。又皆宜煎一大剂,分数次温饮下,皆可随手奏效。

伏气化热成温病者,大抵因复略有感冒,而后其所化之热可陡然成温,表里俱觉壮热。不然者,虽伏气所化之热深入阳明之府,而无外感束其表,究不能激发其肌肉之热。是以治之者恒不知其为伏气化热,放胆投以治温病之重剂,是以其热遂永留胃府致生他病。今试举一案以明之︰

天津刘××,于壬申正月上旬,觉心中时时发热,而周身又甚畏冷。时愚回籍,因延他医延医,服药二十余剂,病转增剧,二便皆闭。再服他药,亦皆吐出。少进饮食,亦恒吐出。此际愚适来津,诊其脉,弦长有力,然在沉分。知其有伏气化热,其热不能外达于表,是以心中热而外畏冷,此亦热深厥深之象也。俾先用鲜茅根半斤切碎,水煮三四沸,视茅根皆沉水底,其汤即成。取清汤三杯,分三次服,每服一次,将土狗三个捣为末,生赭石三钱亦为细末,以茅根汤送下。若服过两次未吐,至三次赭石可以不用。及将药服后,呕吐即止,小便继亦通下。再诊其脉,变为洪长有力,其心中仍觉发热,外表则不畏冷矣。其大便到此已半月未通下。遂俾用大潞参五钱煎汤,送服生石膏细末一两。翌晨大便下燥粪数枚,黑而且硬。再诊其脉,力稍缓,知心中犹觉发热。又俾用潞党参四钱煎汤,送服生石膏细末八钱。翌晨又下燥粪二十余枚,仍未见溏粪。其心中不甚觉热,脉象仍似有力,又俾用潞党参三钱煎汤,送服生石膏细末六钱。又下燥粪十余枚,后则继为溏粪,病亦从此全愈矣。

盖凡伏气化热窜入胃府,非重用石膏不解,《伤寒论》白虎汤原为治此证之的方也。然用白虎汤之例,汗吐下后皆加人参,以其虚也。而此证病已数旬,且频呕吐,其元气之虚可知,故以人参煎汤送石膏,此亦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也。至石膏必为末送服者,以其凉而重坠之性善通大便,且较水煮但饮其清汤者,其退热之力又增数倍也。是以凡伏气化热,其积久所生之病,有成肺病者,有成喉病者,有生眼疾者,有患齿疼者,有病下痢者,有病腹疼者(即盲肠炎),其种种病因若皆由于伏气化热,恒有用一切凉药其病皆不能愈,而投以白虎汤或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再因证加减,辅以各病当用之药,未有不随手奏效者。此治伏气化热之大略也。至于拙著全书中,所载伏气化热之病甚多,其治法亦各稍有不同,皆可参观。

『来源』 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素灵词汇日知录【45】资 料


伤寒论翼·卷上·温暑指归第五

指归第五

《内经》论伤寒而反发热者有三义:有当时急发者,曰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也;有过时发热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有随时易名者,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也。夫病温、病暑,当时即病者不必论,凡病伤寒而成者,其病虽由于冬时之伤寒,而根实种于其人之郁火。《内经》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此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源。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申明冬不藏精,夏亦病温之故。夫人伤于寒,则为病热,其恒耳。此至春夏而病者,以其人肾阳有余,好行**,不避寒冷,虽外伤于寒,而阳气足以御之。但知身着寒,而不为寒所病。然表寒虽不得内侵,而虚阳亦不得外散,乃下陷入阴中。故身不知热,而亦不发热,所云阳病者,上行极而下也。冬时行收藏之令,阳不遽发,寒愈久则阳愈匿,阳日盛则阴愈虚。若寒日少而蓄热浅,则阳火应春气而病温;寒日多而郁热深,则阴火应夏气而病暑。此阴消阳长,从内而达于外也。叔和不知此义,谓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夫寒伤于表,得热则散,何以能藏?设无热以御之,必深入脏腑,何以只藏于肌肤?且能藏者不能变,何以时换而变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伤,而但咎其时之外伤;只知伤寒之因,不究热伤其本;妄拟寒毒之能变热,不知内陷之阳邪,发见其本来之面目也。又谓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因冬时触寒所致,而非时行之气。不知辛苦之人,动摇筋骨,凡动则为阳,往往触寒即散,或因饥寒而病者有之,或因劳倦而发热者有之。故春夏之时,辛苦之人,因虚而感时行之气者不少矣。若夫春夏之温热,由冬时触寒所致者,偏在饱暖**之人,不知持满,醉以入房,以欲绝其精,以耗散其真,阳强不能密,精失守而阴虚,故遗祸至于春夏也。《内经》论温之脉症治法甚详,学者多不得其要领,仲景独挈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提纲,洞悉温病之底蕴,合《内经》冬不藏精之旨矣。热病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少阴者,封蛰之本,精之处也。少阴之表,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故太阳病当恶寒。此发热而不恶寒,是阳中无阴矣。而即见少阴之渴,太阳之根本悉露矣。于此见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孤阳无附,而发为温病也。温病症治,散见六经,请类推之。如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是伤寒温病之关也。寒去而热罢,即伤寒欲解症,寒去而热不解,是温病发见矣。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即是温势猖獗。用白虎加人参,预保元气于清火之时,是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之正治法也。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所成之温邪,随大汗而发,焉得无虚?设不加参,则热邪因白虎而解,安保寒邪不因白虎而来乎?是伤者当补,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夫柴胡汤有参、甘、芩、枣,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微寒之剂,不足以解温邪,少阳相火,直起阳明也。是当用白虎加人参法。若柴胡加人参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间,故肝胆为发温之源;肠胃为市,故阳明为成温之薮。阳明始虽恶寒,二日即止,即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亦病伤寒而成温之一征也。若夫温热不因伤寒而致者,只须扶阴抑阳,不必补中益气矣。且温邪有浅深,治法有轻重。如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瘀热在里不得越,身体发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茵陈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厥阴病,下利欲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此仲景治温之大略也。夫温与暑,偶感天气而病者轻,因不藏精者此为自伤,其病重。若再感风土之异气,此三气相合而成温疫也。温热利害,只在一人;温疫移害,祸延邻里。今人不分温热、温疫,浑名温病,令人恶闻而讳言之,因于辞之害义矣。吴又可《温疫论》,程郊倩《热病注》,俱有至理可传,愚不复赘。
 
素灵词汇日知录【4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作:“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凌耀星:看来,还是用“病温”比较好。
 
素灵词汇日知录【47】

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吴崑:寒、暑、温、凉递相胜负,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之和也。
“递相”解“更”絶好。--渔注
 
素灵词汇日知录 [48]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高士宗:本在五味,伤在五味。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
吴 崑:言五味固足以养五脏,亦足以伤五脏。
《素问注释汇粹》:五宫,即指五脏。因五脏为藏精之所,故名五宫。
 
素灵词汇日知录 【49】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絶。
吴崑:酸味入肝,若过于酸,则肝多津液,木实则克土,故脾絶。
马莳:味过于酸,则肝气浸淫而木盛土亏,脾气从滋而絶矣。
《素问注释汇粹》:津,溢也,有过盛的意义。
郭霭春:津有“聚”义,见《史记。天官书》索隐。酸入肝,过则肝气凑聚,失其条达,木郁克土,故脾气不运。
渔翁:后二注可互参以解。
 
素灵词汇日知录 【50】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诸家在“大骨”一词上说法不一。
张景岳解作“通身大骨”,如肩、脊、腰、膝,皆是。
张隐庵解作“腰高之骨”。
《素问注释汇粹》认为后者“意较切".
天津郭霭春长于考校,校云:大骨,《太素》“大”上有“则”字。《云笈七签》引无“大”字。综合以上所引,本句应作“则骨气劳”。盖咸能软坚,过则伤骨,故曰“则骨气劳”,劳有“病”义。
渔翁叹曰:“大”字一去,纷纭自失。
 
素灵词汇日知录【51】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校:甘,《太素》作苦。《素问绍识》:作‘苦’是,味过于苦,心气过实,以为喘满(满,同懑,烦闷,愤郁状--渔)火亢血燥,水火不济,故肾气不衡。
张景岳说(作甘):甘入脾,过于甘则滞缓上焦,故心气喘满;甘从土化,土胜则水病,故黑色见于外而肾气不衡于内也。
 
素灵词汇日知录[52]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苦:《太素》作甘。《素问绍识》:作‘甘’为是。味过于甘则脾气过实,胃气因而致病。
渔翁:甘壅而滞。
 
素灵词汇日知录[53]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沮:坏也;央,通殃。
张介宾:辛入肺,过于辛则肺气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辛散气,则精神耗伤,故曰乃央。
俞樾《内经辨言》:“央者尽也精神乃尽也。”亦通。
 
素灵词汇日知录 【54】

凌耀星教授以上“味过于。。”这一大段论述说:整段从正反方面讲饮食,句子文字是否有错,很难肯定。这里大多要通过五行来解释,主要说明两点:1.饮食太过后有选择地伤害某一脏。2.一脏伤后,内脏之间可互相影响。体现了内脏相关的整体性。饮食亦自外来的,结合“生气通天”的意思,说明不但要注意自然界气候,也要注意到饮食。
 
素灵词汇日知录【55】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高士宗云:此真言者,非其人勿教,非其人不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
吴 崑云:金匮,帝王藏书者也,范金为之;真言,至真之言,见道之论也。
陈无咎说:所论者,乃四时之气胜,与五脏之病应,盖不啻(音持)一篇“杂病式”也。。窃疑“金匮”“玉机”,古皆有是书,故既有《金匮真言论》,复有《玉机真脏论》。综其所论,气胜与病传,盖互相对堪焉。
 
素灵词汇日知录[56]

经有五风:张介宾:经,经脉也;五风,五脏之风也。
王 冰:原其所起,则为八风发邪,经脉受之,则循经而触于五脏,以邪干之,故发病也。
马 蒔:八风发其邪气,入于五脏之经。
八风:是大弱风(从南方来)、谋风(西南方来)、刚风(西方来)、折风(西北方来)、大刚风(北方来)、凶风(东北方来)、婴儿风(东方来)、弱风(东南方来)。
 
素灵词汇日知录【57】

所谓得四时之胜也,春胜长夏。。所谓四时之胜也。(共32字)
柯逢时:“‘所谓得四时之胜’者以下三十二字错简。《六节藏象论》文重出。”
渔翁:未有问及,而有其答。丹波元简亦如是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