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灵词汇日知录【25】资料
经筋实质初探【《中国针灸》2007.第四期】
刘 涛 李 平
[摘要]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其实质的研究甚少,严重制约了经筋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对经筋实质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迄今为止,对经筋实质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解释认为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系统,另一种解释认为经筋是神经系统。笔者认为二者各有根据,但盲目地认为经筋就是筋肉系统或就是神经系统未免过于偏颇。
[主题词]十二经筋;经络实质;经络研究
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解释认为,“筋”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作“肉之力也”,意指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先贤以十二正经为纲,沿经脉分布对诸筋进行描述和概括,称之为经筋。另外,《类经》提出经筋是“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筋会于节”的组织,指出它是“中无有空”“各有定位”的组织,《灵枢》中的《天年》《刺节真邪》等篇章,指出“肌肉解利”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聚结”“筋挛”等是经筋的病态形征表现。从以上所述可知,经筋是机体“联缀百骸”,与骨构成人体身形,缠绕关节,主司运动的组织。这部分组织的功能与现代解剖中骨骼肌及其辅助结构的功能相似,因此认为经筋是包括肌膜、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的筋肉系统。但部分学者认为《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是和经脉一样有规律地分布于人体的躯干,有起止,有上下,有循行,有主干,有分支,有结络,有别出,还有具体的病症。并且认为经文中的经筋是从四肢末端到头部或躯干的连续性组织。这样归纳起来看,经筋是独立存在的穿行于人体各部位的条索状物,与神经极为相似。因此,可认为经筋是古人对神经系统的最早描述。
很显然二者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认为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系统的筋膜、韧带等部分,而后者则认为经筋是对神经系统的概括。笔者认为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灵枢·经筋》的理解有所不同,《灵枢·经筋》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经筋的学术篇章,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病候和治疗,二者的分歧也主要在这3个方面。
1 关于循行方面的内容理解不同
传统解释认为,每条经筋往往涉及完成某一运动功能的多块肌肉,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此段描述主要涉及趾伸肌,因为该肌起于胫骨后中1/3和小腿筋膜深面,止于第2~5趾末节趾骨底。又如“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此段描述主要涉及腓骨长、短肌,因为腓骨长肌起于腓骨外上1/3、腓骨小头,小腿筋膜及肌间隔,止于第1楔骨外侧面及第1跖骨底。腓骨短肌起于腓骨外下1/3及肌间隔,止于第5跖骨粗隆及小腿伸肌腱[3]。
有学者认为《灵枢·经筋》中一些对经筋的描述完全符合现代解剖学神经的分布。如“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尺神经在腋窝中由臂丛神经分出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降,至臂中部转向后,经过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在前臂内侧下行到小指及无名指。尺神经在尺神经沟中比较表浅,敲击时有麻木感传到小指处,古人的观察描述把分布的方向正好反过来,但是符合传人神经的循行。又如“手太阴之筋……出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膈神经是颈丛的一个重要分支,沿前斜角肌前面进入胸腔,在心包两侧过肺根前方下降,分布于膈,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的被膜和胆囊处[12]。
2 关于病症方面的内容理解不同
传统解释认为十二经筋病候虽各不相同,但其病理变化总不外筋急与筋纵两端。筋急者,即人体筋肉组织发生拘急、扭转、痉挛、肿胀、强直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以肌筋拘急疼痛,关节运动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如足太阳经筋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足少阳经筋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等。筋纵者,即人体筋肉组织发生松弛纵缓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口角歪斜、阳萎、肢体瘫痪等,以肌筋弛纵不收,肢体软弱不用为主要特征,如足阳明经筋病“热则筋纵……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厥阴经筋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而部分学者则认为经筋是古人对神经系统的归纳。如足少阳经筋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的记载,是根据跷脉在头部交叉,足少阳之筋与跷脉并行,左交于右,右交于左,故伤左右不用,伤右左不用,这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对肢体交叉支配的观点完全一致。足阳明之筋“卒口僻”即现在的周围性面瘫,众所周知,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另外,《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异常是植物神经的常见症状,躯体神经中也含有部分植物神经的纤维,因而认为古人在观察经筋时也观察到了部分植物神经的功能及症状。
3 关于治疗方面的内容理解不同
传统解释认为十二经筋病证,治疗要遵循“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疗原则。针刺特点均是以痛点及附近部位取穴为主,还可以配合循经取穴,“此乃依脉引筋气也”,刺法上可以选用火针、单针刺激(如合谷刺、关刺法、恢刺法)、多针刺激(如傍针刺、齐刺、扬刺)和刺血法,如《灵枢·官针》说:“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灵枢·经筋》说:“其肿者,复而锐之”。应用这些疗法治疗经筋经过部位的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的综合病症,即临床上常见的肩周炎、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面肌痉挛等病,都收到显著疗效[3]。
部分学者认为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通过尸体的解剖,观察到了神经系统的存在,如足太阳膀胱经夹脊而行并入脑,与脊神经关系密切,而膀胱经又主筋所生病,交感干神经节大部分位于脊柱两旁,上下神经节借纤维相连从颈至尾,颇似经筋的“循脊内夹膂”而行,所以临床上治疗内脏的器质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以及运动系统的病变都要选用膀胱经的背俞穴,通过治疗可以起到调整人体各部位的功能活动,特别是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其机理可能与刺激交感干神经有关。另外,有的临床医生根据“维筋相交”理论,选取足少阳头部颔厌穴(手三阳经筋之结)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疗效确凿[4]。4 讨论
综上所述,从《内经》所述经筋有“束骨而利关节”的作用看,经筋包括肌腱和韧带在内,但肌腱是肌肉的组成之一,统名为“筋”,或与肉连称为“筋肉”,即指肉和两端之筋。由于腱的形状(也包括连结骨关节之韧带)外观与神经相似,因此古人在记载筋肉的同时很可能将神经也包含了进来,以当时的条件论,并不奇怪。西方医学在数百年前尚把它们混为一体,只是在解剖学发展以后,才区分开来。在今天看来,我们若仍将二者混而为一,那就不应该了。笔者认为这也正是当今学术界对经筋实质争论不休的根结所在。因此,虽然对经筋的两种不同解释在许多方面差别很大,但两种说法各有根据,对临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临床上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对,而不是将两者对立起来,盲目地认为经筋就是筋肉系统或是神经系统,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绝对。
5 参考文献
1 薛立功.经筋理论的探讨与发挥.中国针灸,1997;17(11):698
2 骆书彦,王帅.十二经筋理论探析.江苏中医药,2004;25(1):42
3 李万瑶.经筋病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探讨.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2
4 解越.武连仲教授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卒中经验.中国针灸,2004;2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