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循环系统从原始的消化循环腔分化出来,循环和消化分家,功能上各自进一步的特化加强。循环系统开始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分化之初的循环系统简单得就相当于一根毛细血管,由这一根原始的毛细血管逐渐进化出较大一点的原始静脉,在静脉的特定部位开始有血管自主的搏动,以推动血液的运行,这处搏动点就是原始功能上的心脏, 将来发展下去成为真正的有结构的心脏。随着心脏的形成,血液入心方向的血管进化成静脉,离心方向进化成动脉。因此从进化上看,解剖上的空间结构实际上记录了生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现实生理上的空间结构画一个进化的过程,循环系统的产生是这样一个顺序:原始循环消化腔→毛细血管→动静脉血管→心房→心室。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虽然在结构上独立出来了,但原始进化和发育上曾经有过的联系在系统成熟后肯定还遗留有密切的相关性, 这也是古人能够通过生理病理观察及临床实践总结出“脾裹血,温五藏”理论的客观基础。临床上通过健脾益气以统摄血液来治疗的出血性病证往往对毛
细血管性出血疗效较好,如紫癜、鼻衄等。这正是因为毛细血管这一结构代表了与消化系统曾经不分彼此的、最亲密的一段历史,因而立足健脾益气的治则虽然主观上是对消化系统施加的治疗,但客观上也对血液微循环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而一些较大血管的出血,则主要多从肝脏、心脏论治了。
4 消化系统自身的某些功能发生了特化并进化出相应的结构
消化系统自身的结构也同时在进行着演化。胃的产生是消化管为了适应大量进食的需要而膨大发展起来的。大肠、小肠、盲肠也是肠道为了更好地适应消化功能而在结构上的自身分化发展。随着生物的发展,体型的增大,消化道也越来越长,越来越粗。消化道具有消化功能的同时,实际上也有着强大的循环功能,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每天的产生量是非常大的,消化液不断产生又不断吸收形成一个循环水系。“正常人每24h 约有9L 水分和电解质进入小肠,其中2L 来自饮食,7L 来自分泌的消化液,小肠吸收了90 % 的水分,仅有1L ~2L 排至结肠,结肠又吸收了其中90 % 的水分,最终仅有100ml ~200ml 水分随粪排出。[2] ”这一循环过程又是在与其同宗同祖的循环系统协助下完成的。
为了更好地提高消化的效率,同时也是对某些重要功能进行保护,消化道中部进化出了肝、胆、胰。肝、胆、胰都是由消化道特定部位发生内陷,并由消化道内皮、平滑肌等相关功能的细胞在结构上进一步特化、功能上进一步加强而来的。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实际上是原始消化道内皮相应功能的特化和发展,消化腺管道平滑肌系统是原始消化管肌层的特化和延伸(如图3) 。
图3 肝胆胰胃的发生
肝脏对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加工处理的功能也是原始消化道相应防御机能的特化发展,中医学有“脾主升清”的功能,实际上在肠道内完成的消化过程只是“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而“脾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升清”的功能则交给了肝脏细胞来完成。人的体表有防卫外邪侵袭的机制,中医称之为“肺主卫外”; 消化道同样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中医则称之为
“脾为之卫”。脾脏的产生在进化上的意义同肝脏在消化系统中的升清作用是一致的,只不过这一作用发挥在循环系统中。脾也是由消化道分化出来并入循环系统的,肝脏升消化系统之清,而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的作用也具有升清之意,它升的是循环系统之清,是循环系统的清道夫。“脾也是从原始消化管上皮分化出来的..是从胃背侧系膜的间充质团发生的,以后完全独立而与胃无关”[3] 。
5 肺脏也是从消化道分化出来的器官
肺的产生较晚,但它一样是由消化道长出来的。动物最早是在水里生活,伴随动物开始由水生向陆生转化,肺才进化出来,肺是从消化管前端咽部内陷形成的,肺的形成对于动物适应陆生生活是最关键的。“胚胎发育第3~5 周时,咽囊前下方中线处出现一突起—肺芽,末端扩张,突起与咽囊相连处周围组织日后发育为喉部,肺芽继续发育成管状即气管,气管前端分叉,最后形成肺[4] ”(如图4) 。
图4 肺、呼吸道的发生
由上可以看出,构成人体太极图的心、肝、脾、肺、胰、胆、胃、肠均有着共同的起源,原始消化管是它们发生的基础。从现实结构上看,其他脏器均是消化道“长”出来的分支,当然这种“长”不是机械的扩大和延伸,而是伴随着分化进行的,这种分化实际上就是一气化生阴阳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守
“中”之道,人的口鼻及二阴均位于人体正中,人体从自身的中部摄纳并排出物质,是一个中进中出的过程,同时物质在体内遍历人身阴阳太极而后排出体外,又是一个饮食中庸之气随人身结构之气判分阴阳而产生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分化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基本特征始终是在阴阳规律指导下构建的。
6 内脏解剖阴阳图的生成
人体的阴阳属性毫无疑问是细胞的阴阳属性发展演化出来的,这一阴阳的演化过程是不断的气分阴阳的过程,是阴阳二气相互间不断作用的过程,是生命之气不断积累的过程,是“气形”不断转化的过程,是生命在不同层次上的辩证发展过程。明确了各种脏器均是从消化道“长”出来的情况后,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长”,即各个脏器“长”的过程符合不符合阴阳的规律,是如何按照阴阳的规律性长成现有的相互间位置关系的,这种关系又恰好使内脏整体上构成阴阳图结构。
从解剖位置上说,心血管系统、肝胆脾胰系统、呼吸系统分别从消化道的下、中、上三个部位起源发生的,或者说在时间上映射着原始消化管的下、中、上三个部位,是消化道在不同位置上的一气而分阴阳。上、中、下所产生的结构不是独立无关的,它们在人体内脏整体的更高层次上构成内脏阴阳图的结构部分。
首先看消化与循环的关系。原始的消化循环腔作为一气分阴阳,产生了两个系统即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在功能特点上,循环系统中的血液一刻不停地流动,血液的流动性远远大于消化腔食物的运动,因而循环系统的运动特性强于消化管。二者均是运动性脏器属阳,但阳气旺盛的程度有差异,故循环系统为阳中之阳,而消化系统为阳中之阴。原始的消化循环腔的功能相当于一段微小的肠管,功能上对应着人的肠道位置,位置靠下。阳在下则升,故随着生物体体型的扩大,消化系统的运动特性也要向上发展,循环系统产生后其运动特性要向上发展。胃是肠的特化和发展,运动特性强于肠故位置在肠的上面。在人的体位置关系上,背为阳而腹为阴,故循环系统解剖位置的主体应该在消化系统的背侧, 归其阳位。现实人的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的解剖关系符合阴阳的关系,消化道位于大血管的腹侧,大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侧。心脏作为循环系统阳气最旺运动特性最强的结构,它的位置最终恰恰要进化发展到胃的上面。胃是消化道阳气最旺运动特性最强的结构,但它强不过心脏,故当位于心脏下面。以消化循环为一气而分阴阳,这种位置关系完全符合肠胃为阴、心脉为阳,胃为阴中之阳,而心脏为阳中之阳的阴阳关系。
肝脾胰都是非运动性实体脏器,在人体上看是从消化道中部产生,故向左右发展,左为阳而右为阴。其中肝作为一大阴而居于右,脾胰作为一小阴发展为阳鱼的鱼眼。胆囊也是由消化道“长”出来的,在消化道中部运动性器官的分化上,可以把胃胆看成一体两端,肠道肌肉运动特性的发展一气分阴 阳也是向左右发展,左为阳而右为阴,运动特性向左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大,向右小,故胃发展为一大阳而居于左,胆则作为一小阳发展为阴鱼的鱼眼而居于右。
由于肺的产生在进化上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之后才出现的,因而在低等动物如鱼类,肝胆的位置是很靠近体腔头端的。当肺产生时,伴随胸膈的产生, 消化腺系统才被由相当于原来胸腔的位置挤到膈下,这一过程是把肝胆挤向右下侧,肝同时也越长越大。从胚胎发生过程可以看出,
“由于肝脏不断迅速生长,使肝长得太大,于是逐渐突入腹腔。在腹前壁和肝之间横膈的中胚层被拉得很薄,形成一个薄膜, 称为镰状韧带”[5] 。这完全符合所谓“阴气降于右”的中医原理。
肺也是从消化管“长”出来的。在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发展过程中,动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利用好空气中的氧气,用于水中呼吸的鳃逐渐地退化了, 而在消化管上端最接近外界的位置上开始了利用空气的功能与结构的特化。
肺的发生开始于消化腔上端,外接天气,天气为阳,需以脏阴以收敛之,故肺性属阴,不能主动运动。但呼吸不能离开运动,所以肺在禀其阴脏的特点上进化出一定的阳的特性,即被动运动。与肝脏相比, 肝没有运动特性,故肝为阴中之阴,肺为阴中之阳。肺为阴脏位置在上,阴在上则宜降,故肺结构发生的方向向下,以成内脏整体的阴阳交感既济之形态。左为阳而右为阴,故肺叶的发展必呈现出左右阴阳的差异,左肺为两叶,右肺为三叶,右肺“形”的特征明显强于左侧,故肺为阴,则左肺为阴中之阳,右肺为阴中之阴。由于肺静为阴,胃动为阳,气管比起食道其运动特性差,故在气管与食道的解剖位置关系上,气管属阴在前,食道属阳在后,腹侧为阴而背侧为阳,这种结构安排也符合阴阳之理。
综上可以看出,内脏阴阳图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形成在发育上是依阴阳原理而定的。内脏阴阳图的结构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生命向人这一万物之灵进化中的必然规律,生命发展演化中阴阳运动规律是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阴阳规律是客观的,特别是在人的结构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和完美。中西医学能否真正结合,关键在于作为两种医学的立论基础即阴阳理论和解剖学能不能结合在一起, 这是中西医结合最关键和治本的学术问题,内脏解剖阴阳图的发现似乎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