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素灵词汇日知录 系列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资料


齐侯疥,遂痁,痁,疟疾。○疥,旧音戒,梁元帝音该,依字则当作痎。《说文》云,两日一发之疟也。痎音皆,后学之徒佥以戒字为误。案传例因事曰遂,若痎巳是疟疾,何为复言遂痁乎?痁,失廉反。
[疏]“齐侯疥遂痁”。○正义曰:后魏之世,尝使李绘聘梁。梁人袁狎与绘言及《春秋》说此事云,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疒尔>患积久,以小致大,非疥也。狎之所言,梁王之说也。案《说文》疥,搔也。疟,热寒休作。痁有热疟。痎,二日一发疟。今人疟有二日一发,亦有频日发者,俗人仍呼二日一发。久不差者为痎疟,则梁王之言信而有征也。是齐侯之疟,初二日一发。后遂频日热发,故曰疥遂痁。以此久不差,故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齐也。若其不然,疥搔小患,与疟不类,何云疥遂痁乎?徐仙民音作疥,是先儒旧说皆为疥遂痁,初疥后疟耳。今定本亦作疥。

-----《春秋左传疏》
 
素灵词汇日知录【28】答问“疟” 资料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及七年制教材)
第八章 孢子虫
孢子虫属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的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均营寄生生活。生活史较复杂,具有无性的裂体增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这两种生殖方式可以在一个宿主或分别在两个不同宿主体内完成。危害人体较严重的有疟原虫(Plasmodium)、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和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is carinii);还有少数肉孢子虫(Sarcocystis)和等孢球虫(Isospora)寄生人体的报道。
第一节 疟原虫
疟原虫是人体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属于真球虫目(Eucoccidiida)疟原虫科(Plasmodidae)。
疟原虫特异性地分别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Grassi and Felletti,1890) Labbe,1899]、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Welch,1897) Schaudinn,1902]、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Laveran,1881) Grassi and Felletti,1890]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Stephens,1922],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均专性寄生于人体,三日疟原虫可感染人及非洲猿类。此外,巴西疟原虫可能是引起拉丁美洲的多种猴三日疟虫种的起源。另外几种猴疟原虫也可偶尔感染人体,但非常罕见。例如作为动物源寄生虫病的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和吼猴疟原虫(Plasmodium simium)、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许氏疟原虫(Plasmodium schwetzi)、猪尾猴疟原虫(Plasmodium inui)及其肖氏种(Plasmodium shortti)。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罕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病例。
疟疾是一类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前1401~1122年间在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疟”的字体。周代时期的《周礼》,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明代的《痎疟论》和《瘴疟指南》等书对于疟疾的症状、流行和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
古时以为疟疾是由恶浊之气所引起,此点中外不谋而合。真正引起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直到1880年由法国学者Laveran在恶性疟病人血液中发现。是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因此,他获得诺贝尔奖金。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1845~1922)曾任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军医,后在巴黎Val de Grace医院任军事卫生学教授,1896年退役,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院继续从事他的研究。1880年11月6日,在他任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陆军医院少校军医时,检查一名重症间歇热病青年士兵的血涂片,他用显微镜观察到红细胞边缘有含色素颗粒、呈圆形或新月形的小体;并有一些活动的丝状体干扰其它细胞。他立刻想到这些丝状体和圆形小体可能即是疾病的病原体。他是用放大约400倍的干镜头显微镜,所看到的是在盖玻片下未染色的新鲜血液内的虫体。
Marchiafava与Celli在1882~1884年间以及Golgi在1885-1886年间也相继分别在他们自己的病人血液中查见疟原虫,并进一步观察了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过程(即裂体增殖)中的各个时期以及疟原虫内的疟色素(malaria pigment)。Golgi则进一步观察到三日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在形态上的区别。1884年,Gerhardt经注射疟疾病人的血液而使健康人获得感染,并在受血者体内查到这种寄生虫。1892年,Marchiafava和Bignami发现恶性疟原虫。1922年,Stephens鉴定和描述了卵形疟原虫。
疟疾的传播媒介,直至1897年,在印度工作的英国军医 Ross最终阐明了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生活周期及通过叮咬进行传播,从而解决了这一基础的科学问题。并因而获诺贝尔奖。
Ronald Ross(1857~1932)于1892年起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担任军医,1899年离开印度后任利物浦热带医学院热带医学教授。后在伦敦创建ROOS研究院,任热带医学顾问,1902年获诺贝尔奖金。1894年,Ross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受到Manson的鼓励在印度研究疟原虫的传播方式。他克服了许多技术和行政上的困难,终于在1897年8月在吸过有“新月体”的病人血的按蚊体内观察到卵囊。并于1898年在加尔各答用致倦库蚊传播鸟疟残疟原虫(P.relictum)成功,在几个月内连续观察到蚊虫体内疟原虫的所有发育期。
但是,当时却还不能解释:为什么被携带有疟原虫子孢子的按蚊叮咬后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在血液中查见疟原虫?为何由输入含有疟原虫血液所引起的疟疾远较由按蚊叮咬所引起的疟疾易于根治?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分别在鸟(Raffaele等,1934)和猴(Shortt,Garnham等,1948)发现在疟原虫的生活史中除蚊体内孢子增殖与另一宿主的红细胞内裂体增殖之外,还有组织细胞内裂体增殖的一个时期,也就是红细胞外期。之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Shortt等,1949,1951)、卵形疟原虫(Garnham,Bray 等1954)和三日疟原虫(Bray,1960)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也相继被证实。
1977年,Lysenko等发现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发育速度不同,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Krofoski等(1980,1982,1986)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受累猴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灵长类动物肝细胞内存在休眠子。
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人体疟原虫生活史始获得基本阐明。
 
素灵词汇日知录【29】


素灵词汇日知录【29】


膏梁之变,足生大丁。
《太素》高作膏。
郭霭春:"膏梁"就是肥肉精米。“变”有“害”意。“足”有“能”意。“丁”似为“且”(与“疽”同)之讹字。“丁”“且”古文形近致误。膏梁之害,所以能生大疽,是因厚味郁而内热,发于肌肉,毒深则为痈为疽。《扁鹊心书》卷上引“丁”作“疽”。其书虽伪,此点却可取。
渔翁曰:王冰释“足”“所以丁生于足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张介宾释“足”为“多也”均有误。王误尤远,成为笑柄。释经须知训诂。
 
素灵词汇日知录【30】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
高士宗曰:上文烦劳精絶至目盲耳闭,而神气散乱,故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精,而神无所养也。上文‘大怒,气絶’,至血菀而伤筋,故曰:阳气者,柔则养精。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柔而筋无所养也。
吴崑曰:言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化津液以柔于筋。
《素问注释汇粹》评曰:下文所论,多是阳气被伤后不能养神、柔筋所致的病证,所以,高注谓承上,倒不如言启下,更为恰当。
尤怡解“精则养神”条曰:阳之精,如日光明洞达,故养神;阳之柔,如春景和畅,故养筋。
 
素灵词汇日知录【30】


其他论坛 医方中先生解答曰:


回复: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医方中 说:
此盖言阳气对人体之重要作用也.人之一身,无非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筋骨皮毛,阳气对内,可生化精微,使五脏藏精不泻,五志得养,故曰养神.对外则温煦柔润筋骨,使筋得养,故曰养筋.言神,言筋,举其要也,实则阳气在人体无处不到,
通观本节经文,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言阳气之生理也.其解已如上述.接着即言病理,言阳气若失却上述功能,阴寒则将乘虚而入,先由筋骨皮毛入,而"乃生大偻"继则"留连肉腠"进而:俞气化薄"由背俞而内迫脏腑,出现善畏,惊骇诸内脏见证.从生理到病理阐述了阳气之重要性.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南京中医学院)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北京中医学院王洪图等)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天津中医学院郭霭春)

渔翁曰:南京版句读在“陷脉为瘘”一句这儿犹疑了,采取了不前不后的立场,而其余两家则毫不犹豫把此四字读入下句。
渔以为:这就牵扯到“大偻”究竟是个什么病的问题。部位上讲,脊椎疾患无疑,现代有中医名家把它与“强直性脊椎炎”对号。但如果是脊椎结核病呢?如是,这个病倒是有“陷脉为瘘”的可能。冒昧对号,臆测了!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字母B >> 文章正文
背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9 10:08:52
证名。曲背俯身,脊椎突出之证,又称背伛偻、大偻。因肝虚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所致。《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亦可由督脉虚,精髓不充,或中湿邪所致。详见背伛偻条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资料


伛,指脊椎残疾。《吕氏春秋·尽数》:“苦水所多尪与伛人。”高诱注:“伛,脊疾也。”《礼记·问丧》郑玄注:“伛,背曲也。”都说“伛”是驼背。《说文·人部》:“伛,偻也。”对于“偻”,又有“背偻”的解释。段玉裁注谓“曲脊”。《汉书·蔡义传》说,“义为丞相时年八十余,……行步俛偻,常两吏扶夹乃能行。”颜师古注:“俛即俯字也。偻,曲背也。”蔡义“行步倪偻”而任丞相之职,或许也可以看作“处其宜,为其能”的实例。

国学网 王子今 《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法规》
 
素灵词汇日知录【31】 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字母B >> 文章正文
背伛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9 10:32:58
病证名。曲背俯身,部分脊椎突出,按之高耸之证。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又名大偻、背偻、俗称“驼背”。属督脉病变,因督脉亏虚,精髓不充,或湿邪伤于督脉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背伛偻;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此当用补肾益髓之剂;若少壮之人;忽患伛偻,并足挛,脉沉弦而细;皆中湿故也,宜煨肾散。”亦可因体虚感受风寒所致。参见大偻、背偻条。见于胸椎结核、先天性胸椎后突畸形、类风湿性脊柱炎
 
素灵词汇日知录【32】


陷脉为瘘,
瘘,瘘管。张景岳:“陷脉,寒气自经络而陷入脉中也。瘘,鼠瘘之属。邪结不散,则留连肉腠,曼延日久矣。”明见!!
 
素灵词汇日知录【32】资料


关于骨结核的问题收藏此问题

http://www.120ask.com/Question/2007-5-6/1769205.htm


shisongyu
回答:3
浏览:44
悬赏:50 提问时间:2007-5-6 11:43:17
胸骨结核已吃两年药,主要是利福平,雷米锋,盐酸乙安丁醇片,近半年在当地防疫站输液三次,每次一个星期,这段时间又连续输了近二十天,但病情没有好转,同时现在胸部出现软组织肿大,做过核磁共振,以前做过CT,且刮骨刮过一次,都没有好转,请问下一步如何治疗,在哪里有这种专科医院,谢谢




最佳答案


夏大中
主任医师
查看医生信息
2007-5-7
11:36:50你好!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破坏性病变。现代医学称为骨、关节结核。中医称为骨痨,因其发病于骨、消耗气血津液,导致形体虚赢,缠绵难愈而得名。成脓之后,其脓腐状若败絮粘痰,且可流窜他处形成寒性脓肿,故又名流痰。
其多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大部分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0岁以上儿童占第一位。在10岁以下儿童中,又以3---5岁的学龄前儿童为最多。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与关节。其发病率依其顺序为:脊柱、膝、髋、肘、踝、腕及手足的短骨干,四肢的长骨干,偶可涉及扁骨,如胸骨、肋骨、颅骨等,多为继发引起,其原发病灶多数在肺和胸膜或在消化道和淋巴结。
其病因多为正气虚弱,筋骨局部伤损。临床表现分为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
1、全身表现:初期多见明显全身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渐感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继而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心烦失眠,咽干口燥,形体日渐消瘦,两颧发赤,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等一派火旺征象,后期气血虚弱,可见面色无华,舌淡唇白等,如有高热恶寒,全身热毒症状明显者,应考虑合并其它化脓菌混合感染。
2、局部表现:
(1)疼痛,呈渐进性;
(2)肌肉痉挛,多为局部肌肉紧张;
(3)肿胀;
(4)患肢肌肉萎缩;
(5)功能障碍;
(6)畸形;
(7)寒性脓肿;
(8)窦道,瘘管形成;
其诊断要点:
(1)有结核病史和病程缓慢,发病隐渐,进行性加重的病变过程。
(2)出现上述全身和局部的症状,体征。
(3)X线检查:单纯骨结核,骨结核病灶的X线征象,主要呈不规则的透光破坏区,其边缘无硬化增密现象,破坏区内有时可见较小的密度增高影。寒性脓肿形成者,在病灶附近出现软组织肿大阴影。
单纯滑膜结核,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附近骨骼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呈云雾状模糊不清。如关节腔积液多,可见关节间隙增宽
全关节结核:X线表现主要为关节边缘局限性破坏迹,或边缘不规则,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或发生关节脱位。
3、实验室检查。可通过血常规、血沉、结核茵素试验,细菌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确诊。
治疗:必须整体与局部并重,祛邪与扶正兼顾,内治与外治结合。建议采用中医保守疗法,膏药外敷、中成药内服,可起到养阴清热,祛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祝早日康复!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为什么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卷二注曰:“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转,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在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故人体阴阳二气,在下者,气要不断升,上升时沿人体左侧上行,人体上部之气要不断下降,下降时沿人体右侧下行。即所谓:“左升右降”之理,以此可解释心肾在该斡漩中的位置。肺脏位置在上焦,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其气机以肃降为顺,其下降的道路以右侧下行。肝位于下焦,气宜疏畅条达和升发,故肝气的运动以升为主要形式,其道路以左侧为上升之路。肝肺二脏左升右降,调节着体内气机的升降运动。故《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胃同居中州,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在中焦的气机升降中,脾主升,胃主降,形成斡漩,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全身气化之动力源泉。它既可引肾水上济心火,又可引心火下温肾水,以助心肾相交;还可引肝升之气克制肺降之气,亦可引肺降之气克制肝升之气〔2〕。故《医门棒喝》云:“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之右转。”故脾胃斡漩又为该斡漩学说的核心动力。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辨色分注附)察儿形色,先分部位(欲辨形之强弱坚脆,色之夭泽枯荣,必先分上下左右之部,定五行四象之位,然后按部察色,以定证之安危。)左颊青龙属肝,右颊白虎属肺(经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盖五行之位,木旺在卯,金旺在酉,天地之气,阳从左升,阴从右降,故以左颊配肝,右颊配肺。非谓左颊即是肝,右颊即是肺,无过以生杀之理,配木金龙虎之位,以候其脏气之强弱耳。)天庭高而离阳心火,地角低而坎阴肾水(《周易》以东震西兑、南离北坎,定子午卯酉之四正。盖后天之用,有形者无不由之,故以心配离南之午火子天庭,肾配坎北之子水于地角,亦阳上阴下之义。第据其理而言之,非谓额上即心,唇下即肾,窃笑幼科未识渊源,刻舟求剑,未可向痴人说梦也。)
--<幼幼集成》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辨色分注附)察儿形色,先分部位(欲辨形之强弱坚脆,色之夭泽枯荣,必先分上下左右之部,定五行四象之位,然后按部察色,以定证之安危。)左颊青龙属肝,右颊白虎属肺(经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盖五行之位,木旺在卯,金旺在酉,天地之气,阳从左升,阴从右降,故以左颊配肝,右颊配肺。非谓左颊即是肝,右颊即是肺,无过以生杀之理,配木金龙虎之位,以候其脏气之强弱耳。)天庭高而离阳心火,地角低而坎阴肾水(《周易》以东震西兑、南离北坎,定子午卯酉之四正。盖后天之用,有形者无不由之,故以心配离南之午火子天庭,肾配坎北之子水于地角,亦阳上阴下之义。第据其理而言之,非谓额上即心,唇下即肾,窃笑幼科未识渊源,刻舟求剑,未可向痴人说梦也。)
--<幼幼集成》






网上会友,医情绵绵!
编辑 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却波渔翁

超级版主




UID 29911
精华 5
积分 2423
帖子 878
威望 52
伤寒币 1903
鲜花 62
异见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8-1-22
来自(必填): 中国 山西
职业或者岗位(必填) 中医
状态 离线 #78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5-5 15: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当医学图书购买,超低折扣

字号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资料


素灵词汇日知录 【特】讨论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太极规律
http://www.51kang.com 2007-10-20 17:32:12 网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就人体而言,内脏的阴阳属性正如《素问·刺禁论》所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一般的解释如张景岳所论:“肝木旺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肺金旺于西方而主收敛,故其气藏于右”。这里的“肝、肺” 是中医学中对脏腑功能特性的概括。在中医藏象学中“肝”之一字代表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属阳;“肺”之一字代表主静、主降的生理特性,属阴。人体左为阳而右为阴在中医学中已成定论。笔者用阴阳原理对人体非对称内脏的解剖特征进行功能与结构上的分析,发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不只是一个天人类比的泛泛理论,而是一个几近严格的内脏功能分区定理,并由此可导出关于现代解剖的太极图。

解剖脏器的阴阳属性

心脏位置偏左,以体正中线为界,心脏的主要收缩运动功能是在左侧完成的,且收缩功能越向左越强,故左侧阳气旺于右侧。左心室运动功能强于右心室。若以心脏自身分阴阳,则左心室为阳而右心室为阴,也体现左阳右阴的规律。心脏是从血管中分化出来的,从小血管、大血管到心房再到心室是一种功能进化上的前进方向,心脏运动功能发展的方向是指向左方的。

肺脏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无主动运动特性的脏器,属阴。肺脏可自身再分阴阳。左肺2叶而右肺3叶。右肺“ 形”的特征强于左侧,形属阴。以左右肺分阴阳则右肺为阴中之阴,而左肺为阴中之阳。因此,胸腔从整体看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

腹腔上部主要由肝脏、胆囊、胃、胰、脾构成,肝脏、胆囊居右,胃、胰、脾居左。把这一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即一气来划分阴阳,则肝脏为右侧的最大脏器,是一个无运动特征的实质性脏器,“形”的特征强,故属阴。肝脏为一大阴,配以小阳,即胆囊这一有收缩运动特性的器官。胃是左侧的最大脏器,中空而运动特性强烈,故属阳。此为一大阳。胃 左侧(胃大弯)的收缩功能强于右侧(胃小弯),其膨大的方向也就是其运动功能发展的方向,是指向左方的。这一点和心脏是统一的。以胃自身分阴阳,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脾胰这两个实质性而无运动特征的脏器为小阴。由此可见,上腹部脏器关系与阴阳图甚为符合(如图1所示)。

肠道是能运动的脏器,分为小肠和大肠,整体具有阳的特性,但其左右的阴阳属性又是不一样的。小肠分为空肠和回肠,空肠在解剖位置上主要居于腹部左上方,而回肠主要位于右下方。空肠较回肠肠壁厚、管腔大,运动功能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明显强于回肠。回肠只是空肠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一种储备和延伸。故把小肠作为一个整体分阴阳, 则空肠为阳,而回肠为阴。符合左阳右阴的规律。

大肠由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构成。一般情况下,它们在传导食物残渣和形成粪便方面的蠕动运动没有明显差异,但排便反射这一大肠的剧烈运动是由位于左侧的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的收缩功能完成的,这使左侧大肠的运动功能明显地强于右侧。故以大肠作为统一体分阴阳则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

动脉与静脉相比,动脉有搏动功能,并随血流方向逐渐分枝而归于无形,体现“阳化气”的特点,故属阳;静脉的运动特性弱于动脉,且随血流方向由无形汇聚成形,体现“阴成形”的特点,故属阴。在体腔内大动脉体系如胸、腹主动脉的分布居于左侧,而大静脉体系如门静脉、上下腔静脉均居于右侧,也体现出阳在左而阴在右的特点。

肾脏是一对无运动特征的脏器,故整体属阴,结构基本对称,但二者在体内的位置是不同的。左肾位置高于右肾,高者为阳,低者为阴,在此意义上也是左为阳而右为阴。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上比较,人体非对称性的内脏几乎无一例外符合着“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的规律。即脏器的运动特性( 属阳)的分布和发展方向是左,而脏器的实体特性(属阴)的分布和发展方向是右。惟一的反例是,具有运动特性的胆居于右,而实质性的胰脾居于左,但这恰恰体现了“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关系。

于是,人体内脏从整体上看就是一幅典型的、自然天成的太极图( 如图2所示)。

解剖脏器太极图的基本特点

从卦象上看,这种结构正符合上三阴下三阳之泰卦,大吉。上三阴为左肺、右肺、肝脏;下三阳为肠、胃、心脏。诚如《幼幼集成》所云: “……阳从左升,阴从右降”。阳从左升者,体现在从肠到胃再到心脏其运动特性越来越强,代谢谢越来旺盛;阴从右降者,体现在从左肺到右肺再到肝脏其实体特性越来越强,同样是代谢谢越来越旺盛。肝脏、心脏 分别居于阴、阳鱼头的位置,正是气最旺的位置。内脏分布在整体上的这种关系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高超与远见。

人摄纳的饮食与呼吸的自然之清气是人所利用的天地之气的代表,前者为有形之浊阴,后者为无形之清阳。浊阴入于人体当归阳脏,得阳气所化才能为人身所用。故食物进入人体一咽而下膈,直达胃部,渐由胃肠阳气化之而后为人体利用。正所谓阴得阳助才能生化无穷。自然清阳之气入于人体当归阴脏,清阳之气须得阴脏之敛聚而不致散动后才能为人身所用。故吸入之气入于阴肺,由肺脏之阴气敛藏入人体。正所谓阳得阴助才能生化无穷。此天地阴阳之气与人身阴阳之气异趣相引、交感为用之理。

在人体太极的阴阳之间有着实实在在的交感运动。交感者,指物质的交流、传递、感应、变化。按物质在阴阳鱼之间的流动方向(如图2) 所示,胃肠为阳中之阴,物质(血液)通过血脉(门静脉系统)入于肝脏,肝脏为阴中之阴,故其交感的内容是阳中之阴气入于阴中之阴气;肝脏化生的物质(胆汁)又通过胆管系统进入肠道,其交感的内容是为 阴中之阴气入于阳中之阴气,此亦为同气相求之理。二者之交感构成所谓肝肠循环。肺脏属阴中之阳,肺脏的物质通过肺静脉入于心,心脏属阳中之阳,其交感的内容为阴中之阳气入于阳中之阳气;心脏的物质通过肺动脉流入肺脏,其交感的内容为阳中之阳气入于阴中之阳气,此亦为同气相求之理,二者之交感构成所谓心肺循环。在这里,阴阳二气在异性相吸的交感之中又蕴含同气相求之理。

解剖是西医学的理论基础,阴阳太极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将二者统一起来,中西医理并行不悖,一方面给解剖研究以新视角,另一方面更是明确了中医学也可以对现代解剖事实进行自己的解释,打破了中医与现代解剖之间的百年隔阂。
 
【理论探讨】
从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看人体内脏太极结构的生成规律
田进文1,郑三霞2,石巧荣3
(11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100853 ; 21 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济南250012 ;31 解放军322 医院内科,山西大同037006)
摘要: 在中医理论中引入发育演化观念,从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出发,结合阴阳理论,对
人体内脏太极阴阳结构的生成规律做了初步研究并给出解释,指出人的内脏生成是符合阴阳规律
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阴阳与解剖不是格格不入的。
关键词: 阴阳;解剖;太极;发育;内脏

中图分类号:R2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50 (2004)0520012205
From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Being the Postnatal Basis to Studythe Generation Lawof Taiji2Constitution Organs of the Human BodyTIAN Jin2wen 1 ,ZHENG San2xia2 ,SHI Qiao2rong 3
(1. The PLA General Hospital Geriatric Cardiology Institute , Beijing 100853 , China)
Abstract :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was leaded in TCM theory. According the TCM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is the basis of postnatal growth of the human body ,and binding with theory of Yinyang ,the generation law of splanchna Taiji2diagram constitution was studied and an preliminary explanation was give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generation of splanchna distribution is coincidence to Yinyang law. This study has proved more that as the basic theory of TCM and westen medicine ,the Yinyang and dissection is not against the grain each other. They are can be unified.
Key words : Yingyang;dissection;Taiji;development;splanchna 笔者于2003 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一

期上发表了文章《左右者,人身阴阳之道路也—
—解
剖脏器的非对称特征中的太极规律》[1] ,该文依据中
医学的阴阳原理,对人体非对称性解剖脏器的功能
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刺禁论》“肝生
《素问·所言
于左,肺藏于右”,不只是天人类比的泛泛理论,而是
一个几近严格的内脏功能分区定理,由此导出和绘
制了人体内脏的解剖太极图,并指出内脏结构在卦
象上正是一泰卦,如图1 。图1 可以看到,人体的解
剖结构中确实蕴含着阴阳的规律性,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阴阳者,解剖之道也。
那么,为什么人体内脏的分布符合太极图结构,
这一解剖的太极图在发育及进化上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发育和进化过程符合阴阳运动规律吗? 是阴阳
二气的怎样变化过程产生出这样一个阴阳结构呢?
要理解这一问题,需要在中医理论中引入细胞概念、
 
人体的阴阳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细胞是生命发展的起始,是生命的

“元气”,一切组织结构都是从这一“元气”发展进化而来。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内脏的阴阳二气原本是一气,原始一气在演化中逐渐分判阴阳,这是解剖阴阳图起源发生的一般规律。从细胞元气阴阳分化发展出胚胎阴阳,从胚胎的阴阳运动演化出人体阴阳图,这是一个可以用阴阳理论描述和解释的过程。根据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在发育演化上,其他非对称脏器均从“原始消化系统”这一“中州土脏”发生而来,原始消化系统为诸脏生成之源,这一发育过程又符合阴阳的规律。
1 消化道与藏象“脾胃”关系密切
中医的“脾胃”在藏象学上首先指的是一种功能,从现代解剖实体概念上说,主要是指与饮食物摄入关系最为密切的消化系统,这样讲不完全精确,但基本上符合中医学关于这一问题的主旨。如《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素问·; 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 藏于胃, 以养五藏气”; “,等等。
 
难经》脾助胃气,主化水谷”后人有关脾胃运化水谷的论述不胜枚举,如宋·严用和《济生方》“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明·王伦《明医杂著》“《景岳全书》
胃司受纳,脾司运化”; “胃损则不能纳,脾损则不能化”;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盖太阴阳明同处中州而所司有别,胃司纳,故以阴明主实,脾司输,故以太阴主利”;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
“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认为补脾胃之气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补元气,
“真气又名元气, 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所谓“先身之精气”完全可以理解为细胞之气,即先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生命之气。从现实功能上说,补胃气的治疗手段可以达到滋养一身细胞之气的目的。在演化上,人的不同脏器的代谢谢方式之间也有着传承演化的关系,人的饮食物从进入人体到排出人体,所经历的体内过程实际上是依时间顺序遍历了人的结构演化历程。“补胃气”这一治疗手段,就是对这种代谢谢演化发生历史映射到现实结构上的功能状态进行基础性的维护和促进,后面将会详细说明这一点。因而,李东垣认为“胃气”是其他脏腑的元气,这是立足现实脏腑功能关系来说的, 即若以“与其他内脏之气相比, 有着本
胃气”“胃气”原的地位,它是生命代谢谢的开始,它的功能健旺对其他后继功能犹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根据这一思想可以初步认为,中医的脾胃功能主要是以消化道为主要生理解剖基础的,消化道是其他脏器多方面的基础和本源。2 原始消化( 循环) 腔是其他各脏器的发生之本
本者,起源、根本、基础之谓。脾胃为后天之本, 一般的理论解释是,脾胃位居中焦,主受纳、腐熟、运化水谷,升清降浊,化生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养,为生命活动的物质来源,人的生长发育、脏腑功能的正常皆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故称之为后天之本。这一认识是从人出生以后,开始摄纳水谷说起,是从生理功能和代谢谢过程的角度来认识的,这里是把人出生前后定为先天后天。但人所禀受的先天之气从父精母卵结合之时就已定大数,要以此定先后天是更合理的,受精前为先天,受精之后为后天,那么从精卵结合到人出生这一发育过程中“,脾胃”的发育形成是否也具有在发育意义上的后天之本呢? 换句话说,在先天精卵定决乾坤之后,在发育演化上,其他脏器是否皆从“消化腔”发生而来,消化道是否为诸脏器生成之源呢?
结合进化的观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医脾胃系统的功能,及其与其他内脏结构的关系。从生物进化上说,脾胃的受纳和运化水谷功能及其多细胞结构是最原始的、最早进化出来的系统。这是由古生物生存的环境所决定,生命要想生存首先要必须进食,即摄入外界的物质和能量,单细胞生命可以直接从细胞膜实现与外界物质的交换,而多细胞动物中的某些体细胞就没有这种条件,只有和外界相通相连的细胞才能实现这一作用。为了满足整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谢的需要,就促使一部分细胞发生特化而组织成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 这就是所谓的原始消化循环系统(如图2) 。
这一系统的出现,即产生了“运化水谷”的功能, 同时物质在体内的流动也具备循环意义,因而这一系统其实也是原始的循环系统。原始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海水,所以运化和处理水液的能力随之也要产生,否则不能适应水环境。推动水液运行和物质交换的过程既是消化过程也是循环过程,对于原始的、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海水就是它的血液、津液,它们的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直接相通。现代动物的体海绵动物的原始消化循环结构内循环和消化体系即由此进化而来。这时动物体所具有的结构实际上就相当于一条微小的肠管、一条毛细血管,现在地球上仍有这样的古老动物,在动物学上称之为腔肠动物、海绵动物等。新陈代谢谢是生命的基本的特征,所以进化出这样的一条肠管是非常重要的,是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既是后天生存的根本,同时也是后天其他脏器发展演化的根本和出发点。这时原始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实际上就是中医在人身上总结出来的脾胃功能,即受纳水谷(食物), 运化水谷,运化水湿,统摄“血液”。当然这时还没有分化出现代意义上的动物血液,称之为循环液更准确一点。之后进化产生的其他各个内脏系统都是由它演化出来的,或者通俗一点说都是由它“长”出来的。

3 消化与循环在结构上发生分化
 
首先是循环系统从原始的消化循环腔分化出来,循环和消化分家,功能上各自进一步的特化加强。循环系统开始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分化之初的循环系统简单得就相当于一根毛细血管,由这一根原始的毛细血管逐渐进化出较大一点的原始静脉,在静脉的特定部位开始有血管自主的搏动,以推动血液的运行,这处搏动点就是原始功能上的心脏, 将来发展下去成为真正的有结构的心脏。随着心脏的形成,血液入心方向的血管进化成静脉,离心方向进化成动脉。因此从进化上看,解剖上的空间结构实际上记录了生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现实生理上的空间结构画一个进化的过程,循环系统的产生是这样一个顺序:原始循环消化腔→毛细血管→动静脉血管→心房→心室。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虽然在结构上独立出来了,但原始进化和发育上曾经有过的联系在系统成熟后肯定还遗留有密切的相关性, 这也是古人能够通过生理病理观察及临床实践总结出“脾裹血,温五藏”理论的客观基础。临床上通过健脾益气以统摄血液来治疗的出血性病证往往对毛



细血管性出血疗效较好,如紫癜、鼻衄等。这正是因为毛细血管这一结构代表了与消化系统曾经不分彼此的、最亲密的一段历史,因而立足健脾益气的治则虽然主观上是对消化系统施加的治疗,但客观上也对血液微循环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而一些较大血管的出血,则主要多从肝脏、心脏论治了。

4 消化系统自身的某些功能发生了特化并进化出相应的结构
消化系统自身的结构也同时在进行着演化。胃的产生是消化管为了适应大量进食的需要而膨大发展起来的。大肠、小肠、盲肠也是肠道为了更好地适应消化功能而在结构上的自身分化发展。随着生物的发展,体型的增大,消化道也越来越长,越来越粗。消化道具有消化功能的同时,实际上也有着强大的循环功能,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每天的产生量是非常大的,消化液不断产生又不断吸收形成一个循环水系。“正常人每24h 约有9L 水分和电解质进入小肠,其中2L 来自饮食,7L 来自分泌的消化液,小肠吸收了90 % 的水分,仅有1L ~2L 排至结肠,结肠又吸收了其中90 % 的水分,最终仅有100ml ~200ml 水分随粪排出。[2] ”这一循环过程又是在与其同宗同祖的循环系统协助下完成的。
为了更好地提高消化的效率,同时也是对某些重要功能进行保护,消化道中部进化出了肝、胆、胰。肝、胆、胰都是由消化道特定部位发生内陷,并由消化道内皮、平滑肌等相关功能的细胞在结构上进一步特化、功能上进一步加强而来的。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实际上是原始消化道内皮相应功能的特化和发展,消化腺管道平滑肌系统是原始消化管肌层的特化和延伸(如图3) 。

图3 肝胆胰胃的发生
肝脏对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加工处理的功能也是原始消化道相应防御机能的特化发展,中医学有“脾主升清”的功能,实际上在肠道内完成的消化过程只是“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而“脾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升清”的功能则交给了肝脏细胞来完成。人的体表有防卫外邪侵袭的机制,中医称之为“肺主卫外”; 消化道同样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中医则称之为

“脾为之卫”。脾脏的产生在进化上的意义同肝脏在消化系统中的升清作用是一致的,只不过这一作用发挥在循环系统中。脾也是由消化道分化出来并入循环系统的,肝脏升消化系统之清,而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的作用也具有升清之意,它升的是循环系统之清,是循环系统的清道夫。“脾也是从原始消化管上皮分化出来的..是从胃背侧系膜的间充质团发生的,以后完全独立而与胃无关”[3] 。
5 肺脏也是从消化道分化出来的器官

肺的产生较晚,但它一样是由消化道长出来的。动物最早是在水里生活,伴随动物开始由水生向陆生转化,肺才进化出来,肺是从消化管前端咽部内陷形成的,肺的形成对于动物适应陆生生活是最关键的。“胚胎发育第3~5 周时,咽囊前下方中线处出现一突起—肺芽,末端扩张,突起与咽囊相连处周围组织日后发育为喉部,肺芽继续发育成管状即气管,气管前端分叉,最后形成肺[4] ”(如图4) 。

图4 肺、呼吸道的发生
由上可以看出,构成人体太极图的心、肝、脾、肺、胰、胆、胃、肠均有着共同的起源,原始消化管是它们发生的基础。从现实结构上看,其他脏器均是消化道“长”出来的分支,当然这种“长”不是机械的扩大和延伸,而是伴随着分化进行的,这种分化实际上就是一气化生阴阳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守

“中”之道,人的口鼻及二阴均位于人体正中,人体从自身的中部摄纳并排出物质,是一个中进中出的过程,同时物质在体内遍历人身阴阳太极而后排出体外,又是一个饮食中庸之气随人身结构之气判分阴阳而产生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分化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基本特征始终是在阴阳规律指导下构建的。

6 内脏解剖阴阳图的生成
人体的阴阳属性毫无疑问是细胞的阴阳属性发展演化出来的,这一阴阳的演化过程是不断的气分阴阳的过程,是阴阳二气相互间不断作用的过程,是生命之气不断积累的过程,是“气形”不断转化的过程,是生命在不同层次上的辩证发展过程。明确了各种脏器均是从消化道“长”出来的情况后,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长”,即各个脏器“长”的过程符合不符合阴阳的规律,是如何按照阴阳的规律性长成现有的相互间位置关系的,这种关系又恰好使内脏整体上构成阴阳图结构。
从解剖位置上说,心血管系统、肝胆脾胰系统、呼吸系统分别从消化道的下、中、上三个部位起源发生的,或者说在时间上映射着原始消化管的下、中、上三个部位,是消化道在不同位置上的一气而分阴阳。上、中、下所产生的结构不是独立无关的,它们在人体内脏整体的更高层次上构成内脏阴阳图的结构部分。
首先看消化与循环的关系。原始的消化循环腔作为一气分阴阳,产生了两个系统即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在功能特点上,循环系统中的血液一刻不停地流动,血液的流动性远远大于消化腔食物的运动,因而循环系统的运动特性强于消化管。二者均是运动性脏器属阳,但阳气旺盛的程度有差异,故循环系统为阳中之阳,而消化系统为阳中之阴。原始的消化循环腔的功能相当于一段微小的肠管,功能上对应着人的肠道位置,位置靠下。阳在下则升,故随着生物体体型的扩大,消化系统的运动特性也要向上发展,循环系统产生后其运动特性要向上发展。胃是肠的特化和发展,运动特性强于肠故位置在肠的上面。在人的体位置关系上,背为阳而腹为阴,故循环系统解剖位置的主体应该在消化系统的背侧, 归其阳位。现实人的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的解剖关系符合阴阳的关系,消化道位于大血管的腹侧,大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侧。心脏作为循环系统阳气最旺运动特性最强的结构,它的位置最终恰恰要进化发展到胃的上面。胃是消化道阳气最旺运动特性最强的结构,但它强不过心脏,故当位于心脏下面。以消化循环为一气而分阴阳,这种位置关系完全符合肠胃为阴、心脉为阳,胃为阴中之阳,而心脏为阳中之阳的阴阳关系。
肝脾胰都是非运动性实体脏器,在人体上看是从消化道中部产生,故向左右发展,左为阳而右为阴。其中肝作为一大阴而居于右,脾胰作为一小阴发展为阳鱼的鱼眼。胆囊也是由消化道“长”出来的,在消化道中部运动性器官的分化上,可以把胃胆看成一体两端,肠道肌肉运动特性的发展一气分阴 阳也是向左右发展,左为阳而右为阴,运动特性向左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大,向右小,故胃发展为一大阳而居于左,胆则作为一小阳发展为阴鱼的鱼眼而居于右。
由于肺的产生在进化上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之后才出现的,因而在低等动物如鱼类,肝胆的位置是很靠近体腔头端的。当肺产生时,伴随胸膈的产生, 消化腺系统才被由相当于原来胸腔的位置挤到膈下,这一过程是把肝胆挤向右下侧,肝同时也越长越大。从胚胎发生过程可以看出,
“由于肝脏不断迅速生长,使肝长得太大,于是逐渐突入腹腔。在腹前壁和肝之间横膈的中胚层被拉得很薄,形成一个薄膜, 称为镰状韧带”[5] 。这完全符合所谓“阴气降于右”的中医原理。
肺也是从消化管“长”出来的。在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发展过程中,动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利用好空气中的氧气,用于水中呼吸的鳃逐渐地退化了, 而在消化管上端最接近外界的位置上开始了利用空气的功能与结构的特化。
肺的发生开始于消化腔上端,外接天气,天气为阳,需以脏阴以收敛之,故肺性属阴,不能主动运动。但呼吸不能离开运动,所以肺在禀其阴脏的特点上进化出一定的阳的特性,即被动运动。与肝脏相比, 肝没有运动特性,故肝为阴中之阴,肺为阴中之阳。肺为阴脏位置在上,阴在上则宜降,故肺结构发生的方向向下,以成内脏整体的阴阳交感既济之形态。左为阳而右为阴,故肺叶的发展必呈现出左右阴阳的差异,左肺为两叶,右肺为三叶,右肺“形”的特征明显强于左侧,故肺为阴,则左肺为阴中之阳,右肺为阴中之阴。由于肺静为阴,胃动为阳,气管比起食道其运动特性差,故在气管与食道的解剖位置关系上,气管属阴在前,食道属阳在后,腹侧为阴而背侧为阳,这种结构安排也符合阴阳之理。
综上可以看出,内脏阴阳图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形成在发育上是依阴阳原理而定的。内脏阴阳图的结构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生命向人这一万物之灵进化中的必然规律,生命发展演化中阴阳运动规律是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阴阳规律是客观的,特别是在人的结构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和完美。中西医学能否真正结合,关键在于作为两种医学的立论基础即阴阳理论和解剖学能不能结合在一起, 这是中西医结合最关键和治本的学术问题,内脏解剖阴阳图的发现似乎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希望。
 
素灵词汇日知录【33】


素灵词汇日知录


魄汗:魄汗 证名。肺藏魄。魄汗指肺经所出之汗。《素问注证发微》:“肺经内主藏魄,外主皮毛,故所出之汗,亦可谓之魄汗也。”一说魄,古通白。故魄汗亦作白汗。参见该条。
白汗:证名。邪受于里,表虚汗出。出《素问·经脉别论》。《黄帝内经太素吴注》卷七:“白汗者,邪实于里则表虚汗出,故曰白汗。白汗者,气为阳,其色白也。”白通魄,白汗即魄汗。
渔翁:关于白汗,尚有异见,辑如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