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素灵词汇日知录 系列

素灵词汇日知录【58】

春善病鼽衄。
鼽衄:衄:《说文》:鼻出血也。王冰:以气在头也。吴崑:亦阳气上升之故。
渔翁:结合,“春气者,病在头”之论;临床上春天季节,鼻衄患者相对多见。王、吴二注切。
 
素灵词汇日知录【58】鼽衄 资料


鼽衄
鼽衄,病名,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证。《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王冰注:“鼽,谓鼻中水出。衄,谓鼻中血出。”


鼻出血的中医防治
鼻衄即鼻出血,由于春天阳气上升,发病率较高. «内经»指出:“春善病鼽衄. ”导致鼻出血 的原因很多,由鼻腔局部病变引起者占多数,由全身疾病引起者亦不少见.
鼻腔出血常为 一侧. 鼻中隔前下部 的黏膜常呈现小血管扩张,表皮脱落,是 鼻中隔易出血区,差不多有半数鼻出血皆源于此,特别是 春秋气候干燥及炎夏高温季节,鼻黏膜干燥,血管破裂最为常见. 另 一个出血原因是 外伤. 此外,鼻咽部炎症.肿瘤亦是 鼻出血 的常见原因. 全身性疾病引起 的鼻衄,多由于感染发热性疾病引起血管中毒性损害,鼻黏膜充血.肿胀致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高血压导致小血管动脉压升高,心脏病.支气管炎导致静脉压增高亦常引发鼻出血. 血液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动脉硬化.风湿热以及维生素缺乏症(c.k).化学药品与化学中毒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此外,鼻出血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在]经前期出现称为倒经.发生鼻出血,患者 一定要保持镇静. 因半数以上患者系鼻中隔前下部出血,病人可用手指将出血侧鼻翼向内压迫于鼻中隔前段,或者用收缩血管 的药物比如**液或者肾上腺素浸湿棉球,或者用湿棉球蘸云南白药塞于出血鼻腔,并用手指压迫鼻翼部,出血多可制止. 冷敷颈部.头额部也有 一定作用.
网络资料
 
4.12全国爱鼻日 慎挖鼻孔 巧擤鼻涕

日期:2008-04-11 作者: 来源:新闻午报
鼻子是重要的呼吸器官,研究证实,人们之所以易患感冒,与鼻腔温度下降有关;不少人还有与过敏性鼻炎“长期交锋”的痛苦经历,足见鼻子的重要和娇嫩。鼻子也有自己的“小气候”,通常鼻腔内应保持温暖湿润,湿度不应低于60%。在“4·12”爱鼻日即将到来之际,专家提醒,要纠正用手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习惯,加强鼻的保健。

□本报记者|徐俊芳|文|陈程程|摄

鼻出血,多因挖鼻孔天气燥热

上周末,爸爸妈妈带小明去公园里玩了一天,谁知道回到家刚洗完澡,小明就开始流鼻血。这下可把大人们急坏了,慌忙把他送到医院。谁知到医院一看,出鼻血的孩子还不少,据说一到春天或者季节交替的时候,出鼻血的人就会比较多。爸爸妈妈纳闷了,这鼻出血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严不严重呢?

中医《内经》指出: “春善病鼽衄。”即指春天阳气上升,鼻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导致鼻出血的原因很多,由鼻腔局部病变引起者占多数,由全身疾病引起者亦不少见。具体来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鼻出血主要由两大原因引起,一是人为挖鼻孔引起;二是鼻黏膜干燥,血管破裂引起。鼻腔粘膜本身血管分布就丰富,特别在鼻中隔的前下方血管分布更为丰富,交织成网状,离粘膜表面很浅,离外鼻孔很近,因此很易遭受外界的刺激或损伤而出血。如用手指挖鼻孔,就可以伤及这个部位。外界空气燥热,也可以把这个部位吹干,使得粘膜干燥,血管容易破裂而出血。中医认为,鼻出血主要是由于(肺、胃、肝)火热偏盛,迫血妄行,血溢清道而出血。治疗应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为主要原则。

不过,同是鼻出血,既可能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可能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一般局部原因(如创伤、鼻腔病变)引起的鼻出血常表现为一侧鼻出血,而全身性原因(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多表现为双侧同时出血或交替出血,同时鼻出血也可能是高血压危象病人所表现的一个症状。

提醒:紧急止鼻血,头不要后仰

民间止鼻血,总会要求出鼻血的人头要往后仰,实际上,这是不对的。紧急止血的时候,人最好能够坐直,一般头不能后仰,也不要低头,而应让血液顺利地从鼻腔流出。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冰袋敷鼻梁及前额,这样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而止血。同时,把双侧鼻翼捏向鼻中隔,一般压迫3至5分钟,出血就会停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一般左鼻孔出血上举右臂,右鼻孔出血上举左臂,两鼻孔出血上举双臂,这对止血有奇效。要求举臂时身体立直,举起的臂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

鼻发炎,注意与感冒有所区别

对于在外企工作的Amy来说,春季是她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原因就在于过敏性鼻炎。严重时,一整天可以打上百个喷嚏。最尴尬的就是开会见客户时流清鼻涕,继而不得不临时退出去擤鼻涕。

目前全球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达10%—14%,也就是说全球有将近6亿人正在饱受鼻炎的“骚扰”;其中66%的哮喘患者是过敏性鼻炎的受害者。春意盎然的4月,空气当中弥漫着芬芳,不过隐藏的“敏感分子”在威胁着鼻子。以过敏性鼻炎为主的鼻病进入高发期。

同样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致使不少人误以为感冒,于是服用感冒药。问题是,感冒药也奏效。因为大多数的感冒药都含有缓解流涕、打喷嚏的成分,但对治疗鼻炎来说,大多数人过了数天又会反复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临床上很多病人都发展成慢性鼻炎了才去鼻科就医。不仅治愈困难,所花费的精力和金钱也比感冒多得多。下面四种典型症状能够正确区分感冒与过敏性鼻炎。

1、打喷嚏。感冒会打喷嚏,但次数不多;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之一就是连续打喷嚏。

2、流清鼻涕。流清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量不会很多。而过敏性鼻炎伴随着打喷嚏还会有大量鼻涕。

3、鼻痒。感冒时主要表现为鼻塞。过敏性鼻炎鼻腔与咽喉部位会非常痒,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还可能伴有眼、耳、咽喉等多处发痒,出现嗅觉减退。

4、全身症状。感冒同时有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过敏性鼻炎无全身症状。

提醒:鼻炎患者慎擤鼻涕

擤鼻涕是鼻炎患者最频繁的举动,但擤鼻涕却会使鼻膜黏液充满鼻窦,使得鼻窦变成病菌滋生的温床。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堵住一侧鼻孔,擤另外一侧,并交替进行。擤鼻涕后的卫生纸马上用马桶冲走或扔到密闭垃圾桶内。此外,鼻炎患者吞咽鼻涕容易刺激咽喉和肠胃。鼻涕中含有尘土、细菌等微小的有害物质和过敏原,咽下时会对咽喉部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咳嗽,长期如此会引发慢性咽喉炎,吞咽到胃肠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引起疾病。

链接

鼻子的日常保健法

清洗法

方法一:在洗脸台前,头朝下,以双手捧水至一个鼻孔处,将水由鼻孔吸入,部分水会由后鼻孔进入口腔,可以由嘴巴吐出。

方法二:至医疗器材行购买洗鼻器,自行按说明使用。市面上常见两种洗鼻器,压球型与茶壶型,患者可依喜好自行选择。

按摩法

按摩时首先做通畅鼻道的训练。深深地吸一口气,用大拇指和食指提捏住鼻腔,逐渐用力向外出气,待感到气达内耳后,放开手指,共做三次即可。再做相反的呼吸训练,先将体内残气呼净,再用手指捏住鼻腔,不呼不吸,再将手指突然松开,深深地吸一口气,反复做三次。
 
素灵词汇日知录【58】鼽衄 资料


《素问。五常政大论》

从革之纪,是为折收。收气乃后,生气乃扬,长化合德,火政乃宣,庶类以蕃。其气扬,其用躁切,其动铿禁瞀厥,其发咳喘,其脏肺,其果李杏,其实壳络,其谷麻麦,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畜鸡羊,其虫介羽,其主明曜炎烁,其声商征,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

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咳嚏鼽衄,鼻窒目瘍。

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病嚏鼽衄,鼻窒。
 
素灵词汇日知录【58】鼽衄 资料


针灸治疗血证的历史很早,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两部古灸经中,就有关于灸治血证的记载,如《足臂十一脉灸经》云:“ (鼽) (衄)……皆久(灸)阴明臑(脉)。”《素问·水热穴论》还提到预防之法:“冬取井荥,春不鼽衄”。


网络资料
 
素灵词汇日知录【59】

俞在颈项。。俞在胸胁。。俞在肩背。。
俞在脊。
周学海:俞,应也。非俞穴。
 
素灵词汇日知录【60】

仲夏善病胸胁
仲夏,原指夏季的第二个月,农历的五月。此统指夏季言。
善病胸胁:王冰云:心之脉结胸胁也。
《经》前文云:“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应)在胸胁”,因此言“善病胸胁”。
 
素灵词汇日知录[61]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郭霭春:善,有'多’的意思。寒中,指里寒证。
《汇粹》:中央为土,病在脾,脾主运化,故长夏多洞泄寒中。
张隐庵:夏时阳气在外,里气虚寒。长夏者湿土主气,风入于经俞,即内薄而为洞泄,风木乘虚而胜土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
 
素灵词汇日知录[61] 资料


圣济总录 节

论曰:《内经》谓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盖为冷热不调,气不相济也。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论曰:《内经》曰:“湿胜则濡泻”。《针灸甲乙经》曰:“寒客下焦,传为濡泻。”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泻。论曰:《内经》曰清气在下,则在飧泄。又曰:久风为飧泄。夫脾胃土也,其气冲和,以化为事。今清浊交错,风邪之气,得以干胃,故冲气不能化而食物完出,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论曰:《内经》谓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洞泄谓食已即泄。乃飧泄之甚者,此因春伤于风,邪气留连,至夏发为飧泄,至长夏发为洞泄。……是为长夏之时,是为洞泄寒中之脾胃气虚弱,为风冷所乘,则阴气盛,阴气盛则脏寒,糟粕不化,故大便色黑,状如鹜溏也。又大肠有寒,亦曰鹜溏
 
素灵词汇日知录 【62】

秋善病风疟
风疟:《黄帝内经词典》:病名。疟疾病的一种,多有夏秋之季贪凉受风,又感疟邪所致。症见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痛烦躁等。《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素问。金匮真言》:“秋善---”。(王冰:以凉折暑,乃为是病)《素问。刺疟篇》:“风疟,疟发而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http://www.hx317.com/lilunshuji/yiz...7.com/zhongyaocai/508.html][b]桂枝[/b][b]良。[/b]
 
素灵词汇日知录 【62】资料


疟疾,病名。简称为疟,出《素问·疟论》。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内经》又名痎疟,《金匮要略》名为疟病,《太平 圣惠方》始有“疟疾”之名。发病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根据体质强弱、所感病邪流行特点及证候的不同分类。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按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经疟等。除辨证用药外,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详见疟疾各条。
 
素灵词汇日知录 【62】资料


疟疾
时间:2008-1-19

典型症状
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疟疾仍然是当今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疟疾”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坏的空气”,甚至古罗马人就意识到应避开某些沼泽地区的瘴气。但是,疟疾并不是由带病菌的空气、而是由不流动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造成的,正如罗纳德·罗斯在1892年怀疑的那样。
在疟疾患者休内发现了一种大小如红细胞的寄生虫。它是如何侵入人体的?罗斯设法 追踪这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它先存在于蚊子的胃内。在那儿繁殖后,这的幼虫侵入蚊子的唾液腺内。当蚊子叮人时,唾液中的寄生虫随之进入人体的血液中。几周之后,被感染的人就会出现疟疾特有的发热和寒战而病倒。这种发热呈一过性,并且反复发作。
罗斯的研究并没有治愈疟疾。一旦找到疟疾的病因,人们就能够设法消灭在沼泽里繁殖的蚊子。
只有雌性蚊子才叮人吸血,用来使这的卵健全成长。所以,只有雌性蚊子才会传播疟疾。
疟疾现在几乎已经在城市和城镇内绝迹的,但仍然流行于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农村。
奎宁是最古老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作为唯一有效的药物,它一直使用了300年。预防仍然是对付疟疾最好武器。如今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旅游,当有蚊子出没时,人们应该服用抗疟药,并使驱蚊剂来避免蚊子的叮咬。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疟疾是一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2000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作规律上分为“日作”、“间日作”与“三日作”。然而,直到1880年法国人Laveran在疟疾病人血清中发现疟原虫;1897年英国人Ross发现蚊虫与传播疟疾的关系,它的真正病因才弄清楚。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素灵词汇日知录【63】

冬善病痹厥
吴崑:痹厥不通。此所谓痹,寒痹也;此所谓厥,寒厥也。
郭霭春:痹厥:偏义复词,此指厥说。冬气病在腰股四肢,所以容易发生痹证

素灵词汇日知录【63】资料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
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
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每一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常常可以发生
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疾病,如“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
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了季节不同,发病也常不
同这一特点。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如痹证.
 
素灵词汇日知录 【64】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病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各有收受:校:收,朝本作“攸”。(郭校)
郭霭春:收应作“攸”。“攸”有“所”义。“受”作“用”解。见《吕氏春秋》高注。“攸受”即是“所用”的意思。
《汇粹》:收受,这里有通应的意思。张介宾云:“收受者,言同气相求,各有所归也。”
南京本亦采介宾说。
 
素灵词汇日知录 【64】续

东方。
郭霭春:“东”在五行为木,在藏象为肝,在九窍为目。“其发为惊骇”疑为衍文。岁星,即木星。臭臊:“臭”作“气”字解。见《易。系辞上传》虞注。“臊”,腥羶之气。
其味酸:《汇粹》:《尚书。洪范》云:“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酸为木之味。马莳注:“肝性柔而能曲直,故其类为草木。”类,同类,类比。
《尚书正义》传“木实之性”○正义曰: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是木实之性然也。《月令·春》云“其味酸,其臭膻”是也。
 
素灵词汇日知录 【64】续

其属鸡,其谷麦。。
张介宾:《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麦成最蚤,故应东方春气。
其音角,其数八。。
五音分属五行,《阴阳应象大论》论详。下及。
“其数八”,以及后面将要出现的 “其数七、五、九、六”古谓之“成数”。
《易》系辞郑传曰:“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于天一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也。”
张志聪注:“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于生数”。
 
关于“木星”
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周 ( 現代天文學家測得其實際軌道周期為十一.八六年 ) ,木星於天上每移動一周天之十二分之一,即地球上冬去春來之一年,故古人視木星為「歲星」。戰國以前,古天文曆算家將天空由北向東、向南、向西 ( 即所謂左旋,亦即順時針方向 ) ,依次劃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個區域,稱「十二辰」,用以記錄一天之內之十二個時辰,與一年間恒星之方位變化。古人有「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之說,因視太歲為「十二辰之神」。
 
素灵词汇日知录【65】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1),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1)耳,字误,应作“舌”《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在窍为舌。”是可证。(郭霭春)

故病在五藏:吴崑:上言夏气者,病在藏是也。张介宾:心为五藏之君主,心病则五藏应之。
渔翁:余意,藏有收藏义,病在藏,乃藏之失否?臆测!
 
素灵词汇日知录 【65】续

高士宗:其味苦,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其类火,与有形之火同类也。其畜羊,羊性内刚,火之畜也。其谷黍,黍色赤,性温,心之
谷也。其音徵,火音也。其数七,火之成数也。其臭焦,气
因火变,则为焦也。

《五行大义》:荧惑,火之精,其位南方,主夏,以其出入无常,故名荧惑。
 
素灵词汇日知录 【65】续

是以知病在脉也
是以:王力《古汉语虚词》:"是"可以作连词,相当于口语的“所以”,但是用“由是”“是以”“是故”“是用”等词组所构成的连词时候多。(渔翁:视情况多译作“因此”“所以”)
病之在脉:张介宾:心主血脉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