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素灵词汇日知录 系列

素灵词汇日知录【78】阴阳应象大论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郭霭春:反作:“反”作“违”讲,“作”有“行”义,见《诗。常武》郑笺。“阴阳反作”即阴阳违行。就是说清气应上升,而反下降;浊气应下降,而反上升,阴阳运行违反了规律,故曰“阴阳反作”。逆从,偏义复词,此测重“从”说。
凌耀星:说明浊阴不降,清气不升,即生病变。浊气不降,蒙蔽清阳,可见头重,耳目不清,气喘,胸闷等症。浊气在上可用降浊的方法,如慢性肾炎引起尿毒症,有头痛、思睡,呕吐,胸闷,舌苔厚腻等浊阴上泛症状,可附子、大黄并用,以降浊温阳。又如一哮喘患者,诸药无效,程门雪院长用大承气汤,一服药就见效。主要抓住了大便不通,浊气不降这关键。。
 
素灵词汇日知录【78】阴阳应象大论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反作:吴崑:倒置也。
逆从:吴崑:逆从,不顺也。
渔翁:吴注简洁。
 
素灵词汇日知录【79】阴阳应象大论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郭霭春:上窍:指眼耳口鼻。出上窍,如涕唾气液之类。下窍:指前后二阴。出下窍,如矢溺之类。
 
素灵词汇日知录【80】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素问注释汇粹》:清阳,指温养皮肤肌肉的阳气,浊阴,指五脏所藏的精血津液。
 
素灵词汇日知录【81】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王冰:四肢外动,故清阳实之;六府内化,故浊阴归之。
渔翁:《素问注释汇粹》浊阴,指糟粕。---此解欠完备。
 
素灵词汇日知录【82】阴阳应象大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王冰:水寒而静,故为阴;火热而躁,故为阳。气惟散布,故阳为之;味曰从形,故阴为之。
张介宾:水火者,阴阳之征兆;阴阳者,水火之性情。
吴崑:燥、焦、香、腥、腐,为气为阳;酸、苦、甘、辛、咸,为味为阴。
 
素灵词汇日知录【83】阴阳应象大论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王冰:形食味故味归形,气生形故形归气,精食气故气归精,化生精故精归化,故下文曰。气和则精生,味和则形长,故云食之也。精微之液,惟血化而成,形质之有,资气行(疑“而”)立,故斯二者各奉生乎。
郭霭春:归,有归结,产生的意思。化,有化生的意思。
 
素灵词汇日知录【84】阴阳应象大论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王冰:过其节也。精承化养则食气,精若化生则不食气,精血内结,郁为秽腐攻胃,则五味倨然不得入也。女人重身,精化百日,皆伤于味也。
姚止庵:味伤形,气伤精两句,与上文精食气,形食味对看,上言其常,此言其变。前言味伤形,又何以言气伤于味?盖饮食失节,则肠胃秽浊而气溃乱,气乱则形坏,是形之伤实由于气之伤也。
张介宾:精化于气:谓元气由精而化也。上既云“气归精”,是气生精也。此又曰“精化气”是精生气也。二者似乎相反,不知此正精气互根之妙。
 
素灵词汇日知录【85】阴阳应象大论

凌耀星:(释“味归形---气伤于味“一节)本段论述食物进入人体的生化过程及药物气味性能的一般规律。
本段原文中的“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体之气,一是指药物之气或食物之气。一般注家把“气”全部解释为人体之气,我认为不妥。如“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这里的“气”根据下“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气厚者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来看,都是把气与味相提的,所以“气”应包括药物、食物之气和人体之气。马莳对这段的注释比较好,他把“阳为气,阴为味”的“气”分清楚了。“味归心气伤于味”这一段原文里的文字都是两句两句相对的,其中“气归精”、“精食气”“气伤精”的“气”都是指食物之气。其余“形归气”“气生形”“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之“气”都是人体之气。
 
素灵词汇日知录【86】阴阳应象大论

凌耀星:如果把互辞合并起来,则原文就成为:气化归精形,精形归气化,气化生精形,气味太过可以伤精、伤气、伤形。
这里还有两个指导意义:1。饮食太过对人不利,气味太过可伤人。2.阴阳互根互用、转化的辩证关系,精形与气化可以转化,物质与能量不能截然分开。张景岳的精气学说讲得好,这里的精气互根对他有启发,精气不可分,补气以生精,补精以化气是张氏提出的。
 
素灵词汇日知录【87】阴阳应象大论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王冰:味有质,故下流于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
凌耀星:是从水火的概念,阴阳的性能来讲药物。
渔翁:药物气味之阳升阴降。
 
素灵词汇日知录【88】阴阳应象大论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凌耀星:古人比较朴素,对药物闻得出的属气,或服后能增热,加强功能,增强气力的药也属气。服后能使人填精补血,形体丰满的药属味。挥发性的走窜的药属阳,如解表药。厚味的,滋腻下降的药属阴,如熟地、阿胶之类。
王冰:阳为气,气厚者为纯阳;阴为味,味厚者为纯阴。故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
 
素灵词汇日知录【89】阴阳应象大论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王冰:阴气润下,故味厚则泄利;阳气炎上,故气厚则发热。味薄为阴少,故通泄,气薄为阳少,故汗出。发泄,谓汗出也。(渔翁曰:此本王冰语,《素问注释汇粹》引为吴崑语,是不察其原出也。)
又:味属阴,故通泄言二便事;气属阳,发泄言皮毛汗孔事。味厚如大黄之属,味薄如苓、泽之属;气薄如麻黄之属,气厚如附子之属。
 
素灵词汇日知录【90】阴阳应象大论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王冰:火之壮者,壮已必衰;火之少者,少已必壮。气生壮火,故
云壮火食气;少火滋气,故云气食少火。以壮火食气,故气得壮火则耗散;以少火益气,故气得少火则生长。人之阳气,壮少亦然。
沈又彭:壮火,亢阳也。少火,微阳也。
郭霭春:食气:食与蚀通,指侵蚀、消耗。气食:食,有食养的意思。
 
受益匪浅,楼主辛苦了:
 
素灵词汇日知录【91】阴阳应象大论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王冰:非惟气味分正阴阳,然辛甘酸苦之中,复有阴阳之殊气尔。何者?辛散、甘缓,故发散为阳;酸收苦泄,故涌泄为阴。
 
素灵词汇日知录【92】阴阳应象大论

凌耀星:关于“壮火”与“少火”的问题,有不同看法,大致有以下两种:(1)认为是讲药物性能,是承上文,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来说的。(2)张景岳等认为是指人体的火与气。我认为两种说法都有理由。讲药物也有可能,因《黄帝内经》有时讲具体的问题,然后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其他。例如“壮火之气衰”,在这里可理解为长期服用附子、肉桂一类药物反而有害。单纯作药物讲,指导意义并不大。从药物的认识上升为理论,指导意义就大。根据张景岳之说,结合各家学说来看,“火”是“气”运动的结果,气运动太过就是壮火。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如果气的运动是温和的,就是少火。少火可以不断地产生元气,故“少火之气壮”,也好象气吃了少火,故“气食少火”、“少火生气”;火太过也可消耗元气,故“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壮火散气”。这段原文提出了火的两重性,表示正常阳气的活动属于生理,对人体有益,阳气太过情况下的活动,属于病理,对人体有害。
 
素灵词汇日知录【93】阴阳应象大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王冰:胜则不病,不胜则病。
马蒔:用酸苦之品至于太过,则阴胜矣,阴胜则吾人之阳分不能敌阴品,而阳分斯病也。用辛甘发散之品至于太过,则阳胜矣。阳胜则吾人之阴分不能敌阳品,而阴分斯病也。
吴崑:水胜则火灭,火胜则水干。
渔翁:马就文论之,承上文药食阴阳而解;吴引伸发挥其理,就人体阴阳而论,意义颇广。
 
素灵词汇日知录【94】阴阳应象大论

寒伤形,热伤气。
王冰:寒则卫气不利,故伤形;热则荣气内消,故伤气。虽阴成形,阳化气,一过其节,则形气被伤。
姚止庵:注误(指上王注)矣。夫卫者气也,营者血也。经言寒伤形,而注言卫不利,是伤气矣;经言热伤气,而注言营内消,是伤血矣。明指形气,何得妄以气血颠倒?于理未惬。
郭霭春:寒伤形,如洒洒恶寒、四肢厥冷之类;热伤气,如中暑多汗,辛热耗散之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