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素灵词汇日知录 系列

素灵词汇日知录【223】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高士宗:若尚方术,而拘于鬼神者,神道设教,不可与言天人之至德;尚方术而恶于针石者,自以为是,不可与言砭刺之至巧;凡此拘鬼神、恶针石,是有病而不许治也,病不许治者,其病必归于不治,虽治之亦无功矣。
吴 崑:德之至者,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拘于鬼神之说者,不知至德,虽与之言,必不见信,故不可与言也强为之治,功必不成,故曰治之无功矣。
凌耀星:《黄帝内经》反对鬼神的旗帜是非常鲜明的。

渔翁:当与史公所记“扁鹊‘六不治’”互看。
 
相关资料


试析扁鹊“六不治”

作者:陈仲时 (转载 自 乌有之乡) 2008-8-28 12:21 阅读:237 点击:237关键字: 扁鹊 “六不治”




摘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六种“不治”的情形。针对扁鹊“六不治”,有专家解释为“不给治”或“不要治”。这种解读明显不符合事实。本文考查了“六不治”在《史记·扁鹊传》中的位置及与上下文的关系;然后结合《黄帝内经》以及《辞源》等相关资料,并通过中医的“疾病观”、“诊疗观”和“医患观”,分析了扁鹊“六不治”的真实含义。结论:扁鹊“六不治”不但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也具备鲜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扁鹊;六不治;中医;疾病观;诊疗观;医患观

中医经典里面存在大量诸如:“不治”、“死不治”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则比较系统地提出“六不治”。针对扁鹊“六不治”,有人持完全否定态度,并将“不治”解释为“不给治”或“不要治”[1]。如果这种观点被公众广泛接受,势必影响中医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一、正面理解扁鹊“六不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2]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人们患病的原因多种多样、疾病的发展转化也极为复杂,而医生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却远远不够。所以针对以下六种病人,要慎重对待:一是狂妄、骄横、不讲道理的人;二是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养生的人;三是对服饰、饮食、药物等过于挑剔、不能适应的人;四是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五是身体极度赢弱、不能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六是只相信鬼神、不信任医学的人。

联系《史记·扁鹊传》的上下文,在提出“六不治”之前,是叙述扁鹊诊断出齐桓侯有病:“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但齐桓侯不信:“寡人无疾。”尽管扁鹊多次提醒应即时治疗,但齐桓侯仍执迷不悟,还误以为扁鹊不过是贪恋诊金,故弄玄虚:“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来,正如扁鹊所言,齐桓侯的病情不断发展,终因错过治疗时机,不治而死。

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六不治”好像是司马迁针对“齐桓侯之死”发表的议论。但仔细分析却并非如此。理由有三:第一,从故事本身看,扁鹊并未对齐桓侯实施过任何治疗措施,他们之间并未构成事实的医患关系;第二,扁鹊与齐桓侯之间的交往非常简单,可能齐桓侯对扁鹊尚缺乏足够的了解,故没必要专门以“六不治”来评价;第三,司马迁不是医生,没有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缺乏对医疗职业的切身体会,不大可能归纳出如此完整、精辟的见解。从另一个角度看,古人崇尚述而不作,以尽可能公正地叙述历史。司马迁更不会在《史记》中留下自己的观点,从而给后人提供批评的“把柄”。所以,“六不治”应该就是扁鹊平时的言论。

其实,“六不治”是不是扁鹊的原话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司马迁并没有将“不治”理解成医生为保全自己,瞻前顾后,对患者采取消极态度的意思。相反,在这段议论之后一直到文章结尾,都是在描述扁鹊对待患者的积极态度。他凭借高超的医术,针对各地风俗习惯和疾病谱的不同,积极调整治疗手段:有时做妇科医生,有时又不得不成为小儿科医生,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从文章的结构安排也不难看出,司马迁对扁鹊及其“六不治”是持肯定态度的。实际上,我们还没有看到过哪位真正的医学家或史学家对“六不治”持完全否定态度的。

二、扁鹊“六不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天人合一,是真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扁鹊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六不治”不仅涉及到中医的“诊疗观”、“医患观”,也必然触及到中医的“疾病观”。

1、中医的“疾病观”:中医是站在整体的高度、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疾病的。人之所以生病,首先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发生不谐调,然后才使各种致病因素有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障碍。因此,人体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是内、外环境不协调的结果——“阴阳失调”。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过是正、邪斗争的具体表现。致病因素是必要条件,患者个人的先、后天因素是决定条件。因此,患病以后,中医提倡清心寡欲,主动调整生活节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扁鹊“六不治”所描述的几种情况却恰恰相反:狂妄骄横、重财轻身、衣食不适、迷信鬼神等,就是典型的不协调、不适应,对疾病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但是,这些情况不大可能依靠医生单方面医术来解决,需要医生、患者、家属、甚包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大概是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原因之一。

2、中医的“诊疗观”:中医认为“有诸内必行诸外。”人体与外界存在着经常不断的信息交流,人体内部的病变也必然通过各种途径表现于外。因此,中医诊断疾病,主要是凭借医患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很少依赖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属于自然疗法,尽管其治疗手段丰富多彩,但大多取材容易、工艺简单。中医强调:疾病的康复“三分治,七分养。”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都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如果病人对医生缺乏起码的信任,不愿意与医生沟通,甚至根本拒绝治疗,则必然使医生的诊疗技能无地放矢,或诊疗效果大打折扣。这大概是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原因之二。

3、中医的“医患观”:中医的“医患观”是建立在其“疾病观”、“诊疗观”基础上的。中医认为,在医、患关系中,患者自身是内因、医疗手段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歧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这里所说的“病为本”,即病人为本;“工为标”,即医生为标。明确提出在医患关系中,患方所处的重要地位。如果病人对康复缺乏主动,或拒绝治疗,或不遵医嘱,或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医生,就属于本末倒置。

疾病治疗的成败,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二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医生的态度。在二者之中,有时后者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活动根本就无法顺利开展。这大概是扁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六不治”的原因之三。

分析扁鹊“六不治”,主要是两种类型的患者:一类是正气极度虚弱、腑脏功能严重衰竭,属于病情危重。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明确诊断、小心处置,决不能不懂装懂、贻误病情。在采取抢救措施之前,也应当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不可孟浪行事;另一类情况是病情虽然不一定严重,但由于患者过度矫横、任性、猜疑,对医生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如冒然施治效果不佳,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显然,扁鹊“六不治”不只是为了让医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而是对疾病本质、医疗实践、医患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深入研究之后的经验之谈。因为病人本身就是一个高危群体,医疗活动隐含着难以预料的风险。如果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必然使医患沟通发生困难,医疗活动出现变异。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医患关系还比较紧张。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进行积极的体制改革之外,让医患双方正确理解扁鹊“六不治”深刻意义,还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读中医的“不治”

在汉语中,“治”常作动词,如治疗、治理、惩治等。但也可用作形容词或名词,如“治世”,指太平盛世;有时候“治”又指某个地方,如《后汉书·郡国志》:“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指的是地方政府所在地[3]。

在中医经典中,“治”或“不治”一类的词,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据笔者初步统计,仅《黄帝内经》中“不治”或“死不治”就有67处[4],但它们的意思并不是“不给治”或“不要治”。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里的“治”或“不治”不是给不给患者治疗,而是反对“重医轻防”,强调“预防为主”。可见,这里的“不治”,是“不仅仅治”的意思。

因此,中医所说的“不治”,在不同的语境中应作不同的解释。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素问·玉机真脏论)指的是患者体质特殊或其它原因,疾病在发展过程出现“变异”。这里的“不治”,是指“不正常”;有时候的“不治”可能是为了加重语气。如“唾血脓者,死不治。”(《灵枢·经筋论》)“唾脓血”应当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也不一定很危重,但这里却用了“死不治”。主要是为了提醒后世医家重视这种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多数情况下,“不治”代表病情危重,如“二阳之病,发心痹……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素问·阴阳别论》)这些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尽管中医文献中存在大量的“不治”或“死不治”的情况,但中医对待疾病的态度一贯是积极的。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论》指出:“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刺虽久,犹可拔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本也。”就是明确告戒医生:对一些久病患者,不要轻易作出“不可治”的结论。

综上,扁鹊是战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史料记述其事迹绵延数百年。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愈患者不计其数。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成为后世医家学习的榜样。分析他所提出的“六不治”,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鲜活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认为,对待传统文化,要持科学态度。解读历代经典,要做必要考证。针对中医文献中的“不治”,基本可作“不好治”解读,但不宜理解为“不可治”、“不能治”甚至“不给治”。

参考文献:

[1]孙立群.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EB/OL].土豆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8E1nEhQsJA/.2008-6-12.

[2]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EB/OL].中国古藉全录:http://guji.artx.cn/Article/2300.html2008-8-22.

[3]辞源修订组.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王冰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藉出版社.2003-11-1.
 
322# 却波渔翁 素灵词汇日知录【224】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吴 崑:异法者,治病不同其法。方宜者,五方各有所宜。
高士宗:异法者,一病而治个不同,有砭石、毒药、灸焫(音若—渔)、微针、导引诸法也。方宜者,东方砭石,西方毒药,北方灸焫,南方微针,中央导引也。圣人杂和以治,用各不同,五方之病,皆得其宜,故曰:异法方宜。
郭霭春:本篇说明各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不同,影响各地居民的体质。因而在病证,病因,治疗等各方面,就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所以在治疗时,需要了解病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病异治,疗法相同,故曰“异法方宜”。
张志聪:治病之法,各有异同。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
王宏图:异法,是说不同的方法。方,是东西南北中五方。宜,适宜。这一篇就是讨论五方地域,由于生活环境、物产种类以及丰富程度,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就决定了那个地区人们的体质状况,由于体质状况的不同,所以产生疾病的种类,疾病的性质不一样,那当然就得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正是由于这样,所以各种治疗方法就从不同的地方产生了,从而传播到其他地方,所以整个中医学的各种治疗方法它是汇集各方的发现、汇集各方之长,总结而成的。。这里重点讲的是因地制宜。
 
323# 却波渔翁 素灵词汇日知录【225】

。。地势使然。

杨上善:五方土地各异,人食其土,生病亦异。
王 冰:谓法天地生长收藏及高下燥湿之势。
张介宾:地势不同。则气习有异,故治法亦随而不一也。
张志聪:夫九州八方皆通于天气,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时,地有生长化收藏之五气,而人亦应之。是以东方主春生之令,则人气亦发生在外,故宜针石以治其外;南方主夏长之令,而人气更发越于外,故应微针以治其皮毛;西方主秋收之令,人气亦收藏在内,故应毒药以治其内;北方主冬藏之令,而人阳气亦沉潜于下。故宜艾焫起阳气于至寒。中阳湿土,主生化之令,而人气亦守于中也。
 
资料


2.地域因素与发病


不同地域,地势高低,气候特点、食品种类各有不同,且由于地壳元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特点,并发生地域性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一般来说,我国东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温暖或炎热潮湿,水土薄弱,人之腠理常开而少闭,故多湿邪或湿热病;西北方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寒凉多风,水土刚强,人之腠理常闭而少开,故多风寒伤人,或燥邪为病。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气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是古人从实践中长期观察到的地域因素作用,不同地域发生的常见病。即东方滨海傍水,多食鱼盐的人,多病痈疡;西方多山旷野多风,人们喜食酥酪骨肉,体质肥壮,外邪不易侵犯而多发内伤病;北方地高陵居,风寒冰冽,人们喜食牛羊乳汁,多致藏寒生胀满之疾;南方地势低洼,阳气盛,雾露聚集,地多潮湿,人们喜食酸类及腐熟食品,多发筋脉拘急和痹证。中原地区,地平潮湿,食物众多,比较安逸,常见痿弱、厥逆寒热病证。

不同地域,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因素,可使某些致病的病原体易于孳生繁殖和传播。如《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说的:“江南有射工毒虫,常在山间水内……夏月在水内,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仍逐水便流入人家……其含沙射人影便病。”该书沙虱候中说:“山内水间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著身及阴雨日行草间亦著人,便钻入皮里。”在山瘴疟候中说:“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古人又观察到瘿病的发生与地域有密切的关系。《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初作与樱核相似,而当颈下也。”并引《养生方》云:“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以后发现这种病证多发于山区及一些远离海岸的地区,是由地域水土中缺乏碘元素引起的。此外,从现代流行病学和地质学研究得知,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过去有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东北、西方则有克山病及大骨节的发生等。
王新华《自然环境与发病》
 
参考资料


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

《素问·异法方宜论》:“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原文提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体质,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因此,治疗过程中采用了砭石、毒药、炙焫、九针、导引、按摩等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从治疗学角度创立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法则以及“同病异治”的理论。

生态学研究认为,生物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由于不同地区之地壳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因此水质与植物成分也随之不同,动物与人的体质因而不同。《异法方宜论》认识到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东方之人易患痈疡,西方之人其病生于内,北方之人藏寒生满病,南方之人易病挛痹,中央之人易病痿厥寒热。说明地区方域不同,则易于发生某些地区性疾病,故治疗也必须因地而异。《素问·五常政大论》明确指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少雨,病多燥寒,治疗用药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多雨,病多湿热,治疗用药宜清化。《医学源流论》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至交广之地,则汗出无度,亡阳尤易,附桂为常用之品。若中州之卑湿,山峡之高燥,皆当随地制宜”。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得更细致:“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气候温暖,人之生于其地者,其肌肤浅薄,麻黄至一钱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医书不过一钱之语;至黄河南北,用麻黄约可以三钱为率;至东三省人,因生长于严寒之地,其肌肤颇强厚,须于三钱之外再将麻黄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现代医学地理学就是专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而《素问·异法方宜论》为我们揭示了朴素的医学地理学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笔者曾在京城求学,师从著名中医专家方药中教授,先生系四川成都人,用方遣药很有特色。侍诊期间,见先生治慢性肾病甚多,针对其中脾肾阳虚者,辄用附、桂之类,其附子常用达15~30g,且持续数月乃至经年,收效甚佳。及学成返沪工作,在平素诊疗中,亦以方师经验付之实践,动辄以附子15g佐方中,谁知竟有数位病人或鼻衄,或牙龈痛、咽痛,或口干便秘,自忖乃附子过量之故,反思京沪两地人体质有别,对辛热之品耐受性有异,遂日减其量,火烛小心。读《异法方宜论》“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今一药而量不同,何也?地势使然,体质使然。
《内经》临证发微
zhongyi.yiwangtong.com/2/index.asp?id=25382 16K 2008-12-24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
作者:传鹏 发表时间:2008-07-08

-----


{{本文字为养生科普系列丛书的稿件,希望对大家有益,欢迎提出宝贵建议,但请不要擅自收编。}}

一、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地区气候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寿命。例如,全世界有四个长寿区,前苏联的高加索山、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维利巴姆巴、中国的新疆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山峦绵延、环境幽静、林木葱郁、空气清新、人口分散。
南方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若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二、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关于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有论述:“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这些论述的基本精神是,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其养生保健方法和措施有很大的区别。科学研究证实,随着地形的变化,地球的化学环境也发生变化,与人体相关的生命元素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其分布亦不同,由之而引发的疾病也不相同,如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和氟中毒,均是典型的与地理环境有关疾病。
此外,有些地区蕴藏的矿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如铀矿、磷矿,若有强烈的放射线,可造成当地人患贫血、白血病以及癌症发病率的上升。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水源、阳光、温度、植被和各种元素的分布和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养生应在因地制宜原则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保健;针对不利因素进行预防保健。
www.alyisheng.com/article/info_2803.html 35K 2008-12-19
 
资料


与地域、地区密切相关的疾病主要有:
1、传染病:如地方性斑疹伤寒;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美洲型组织胞浆病,非洲型组织胞浆病;非洲锥虫病;血吸虫病等。
2、理化因素病:如高山病等。
3、循环系统疾病:如克山病等。
4、造血系统疾病:如海洋性贫血等。
5、内分泌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6、骨关节疾病:如大骨节病等。
 
资料


【书摘】
第一章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对疾病观察研究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临床流行病学家结合临床实践面临的问题,科学地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的原理与方法,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临床研究进行合理的设计,应用流行病学的疾病观察指标,正确地测量疾病的变化现象,从而探讨疾病的病因、评价临床干预方法的效果。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形成
流行病学(epidemio1ogy)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是探索疾病病因、开展疾病防治、改善人群健康的重要工具。流行病学的目标与医学整体的目标相一致。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始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以个体尤其以出现症状的患者为对象,以治愈患者为工作目的。在此基础上,流行病学家将研究的对象扩大至产生疾病和不良健康状态的人群。早期的流行病学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临床科学工作者。
流行病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医学的鼻祖——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一前377年)提出的“环境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尽管他的环境学说更多地指向宇宙、天象及其相关理论,但其重要之处在于强调物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例如,希波克拉底认为,气候 变化和季节特征与疾病的消长有关;环境与疾病作用的最初的系统化表达可通过对空气、地域和水的观察而获得。两千余年来,这一观点始终是人们认识疾病的理论基础。随着5世纪罗马帝国的衰落,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贫穷的广泛化和随之而来的传统文明的衰退,最终导致了中世纪影响全球的瘟疫——鼠疫(黑死病)大流行。很多历史记载将这一时期描写为“全球性饥饿”、“全球性疾病”,人群期望寿命也由30~35岁下降为20岁,1347—1351年的5年内,黑死病对人群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约24 000 000人(30%的欧洲人)死于瘟疫。
早年的流行病病因学理论主要包括瘴气理论(miasma theory)和传染理论(contagious theory)两种。瘴气理论起源于希波克拉底时代,在18世纪初期得到了发展,其中心内容为由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污浊的、有毒的粒子形成的瘴气可以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这一理论尽管最终被其他更科学的理论所取代,但从其实际意义而言,它引发了很多重要的公共卫生干预活动。传染理论起源于古代对患者的隔离措施,在16世纪由Fracastor0正式提出,Fracastor0将流行的传播归咎于携带疾病的小“种子”。1683年,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中添加一块透镜的发明使科学家得以识别微生物,促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并在距今一百多年前发展为细菌理论。

《临床流行病学 》【作者】姜庆五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书 号】 7040200120
【出版日期】 1900 年1月
 
参考资料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时 间:2006-12-22 10:18:34 阅 读: 次 责任编辑:



5.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整个地壳。狭义的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以及由水土和气候而形成的生活习惯等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体质。现代科学认为,生物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因为不同地域的水质与土壤的化学成分不同,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元素通过水的溶解或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其他动物的食用,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体,从而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幅员广大,人体体质的地区性差异颇为明显。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曾详细地论述过东西南北中各地人的体质特征。地理环境及其资源的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不同地域人类的发育,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环境科学表明:当自然环境中,地壳、空气、水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时,就会影响人的体质,甚至会形成某些地方病和流行病。因此,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强调“因地制宜”,所谓“善疗疾病者,必先别方土”。

在地理环境中,气象因素给人类体质以极大的影响。中医学的运气学说,包括中国古代朴素的气象学和医学气象学两部分。运气学说,详细地论述了气候和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气候和气象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关系,强调“因时制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构成各种气象变化的基本要素,其运动变化构成了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形成季节岁时的变迁。人与天地相应,四时六气万物为一体。人的体质寿天与人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气象因素也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恶劣的气候环境培养了人的健壮的体魄和强悍的气质,舒适的气候环境则造就了人的娇弱的体质和温顺的性格。我国的地理条件,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寒燥,东部沿海为海洋性气候,西部内地为大陆性气候。因此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偏致密;东南方人,体型多瘦弱,腠理偏疏松。


www.chinamtcm.com/html/38551_3.htm 31K 2007-1-6 - 百度快照
 
中国先秦两汉的医学地理学思想

内容提要:先秦两汉时期人们认为疾病是一种环境灾害,地理环境主要是通过饮食起居致人疾病,气候、水质、土壤、地形等环境要素与某些疾病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六淫致病说”和“水土恶积致病说”的病因学说。他们认识到,气候反常是流行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气候的季节性更替决定了疾病的季节性流行。他们懂得疾病是人与自然平衡破坏的结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养生之道,要求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病理观。他们对疾病的垂直差异也有了初步认识,认为气温是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因子,提出了“暑气多夭,寒气多寿”,“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的寿命地域分异理论。先秦两汉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盛行,其医学地理思想也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烙印。



关 键 词:医学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先秦两汉时期



发表刊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63~180页



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和地理学知识从产生经过积累发展成一门学科的时期。在此时期,我国的医学在疾病认识、药物使用、医疗工具、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有了相当成就,不仅出现了秦医和、缓,宋医文挚,齐医扁鹊、淳于意,汉医华佗、张仲景、程高、宋玉等名医,而且有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在地理学方面,由于农业的需要积累了天气、物候、水文、土壤等地理知识,由于地理视野的扩大出现了区域地理著作《禹贡》和《山海经》,还有标志着我国古代地理学诞生的《汉书·地理志》。不但如此,由于医学和地理学都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们从形成之初起,两者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故先秦两汉时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医学地理学思想,其中一些思想准确、科学,至今仍富于启迪。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疾病地理思想
疾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几乎是在原始时代,人类便有了环境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随着地理视野的扩展,人类又逐渐认识到了疾病的区域差异。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疾病地理思想也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1.对环境与疾病关系的认识
该时期人们已认识到疾病是一种环境灾害,因而有时也把疾病称为灾害。如春秋时,秦医和认为疾病并非鬼神所致,指出“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1]。这便是著名的“六气致病说”。战国时,《吕氏春秋·尽数》也指出长寿之道“在乎去害”,如能做到不吃太甜、太酸、太苦、太辛、太咸的食物,不过份地喜、怒、忧、恐、哀,不在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动摇精气,“则疾无由致矣”,否则“则生害矣”。至于两汉,《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认为对于“阴阳四时”这样的自然规律,人类“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正由于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将疾病视为环境灾害,殷周时代那种以疾病为鬼神所降的唯心主义思想受到了抨击。《吕氏春秋·尽数》指出:“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认为利用巫医毒药治病,无异于是扬汤止沸。

该时期人们还认识到地理环境主要是通过饮食起居等条件致人疾病。早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晋国便有了“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的俗语[2]。这个“藏”字一方面反映出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环境致病于人还有一个中介过程。《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务训》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这两条记载都表明饮食是环境病因致病的主要中介途径,因而先秦两汉时期的人们很重视饮食的保健。据《周礼·医官》记载,当时医分食、疾、疡、兽四门,而食医居首位。《吕氏春秋·尽数》也有“凡食之道,无饥无饱”,“食能以时,身必无灾”的饮食保健思想。

但更为重要的是,该时期的人们认识到了气候、水质、土壤、地形等环境要素与某些疾病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 气候因子。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远在殷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就已认识到了气候运行的规律性,归纳出了周期性的物候现象和农业历法,到秦汉时期,不仅有了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系统气候观,而且有了气候的地区差异观和反常致灾观。因而,该时期人们对气候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也比较全面。

首先,他们认识到气候反常是流行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流行性疾病古称“疫”,《说文解字》说是“民皆疾也”,因而易于受到人们的注意,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病疫不止的记载[3]。周代以后,人们更开始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如《礼记·盛德》上说:“凡人民疾,六畜疫,五谷灾者,生于天”。这里的“天”,即秦医和所谓“天有六气”中之“天”,意即是阴、阳、风、雨、晦、明等六气的反常造成了疾病的流行。此外,《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淮南子·时则训》也论述了气候反常与疫病流行的关系,它们指出孟春、仲夏时节出现秋天的气候,季春、孟秋、季秋时节出现夏天的气候,季夏、仲冬、季冬时节出现春天的气候,都会引发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如季夏“行春令,则……国多风咳,人乃迁徙”,孟秋“行夏令,则多水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季秋“行夏令,则……民多鼽窒”,季冬“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等等。这是因为,正常的气候是春天有风,夏天湿热,秋天干燥,冬天寒冷,否则就会引发疾病流行,譬如孟秋时节还象夏天一样炎热多雨,就会导致疟疾流行。现代医学证明,疟疾主要流行于秋季,感冒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主要是夏秋、秋冬季节转换之际流行,因此,上述记载是有科学意义的,《吕氏春秋·序意》说《十二纪》为“知寿夭吉凶”之作也是不无道理的。成书于战国秦汉之世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也有气候反常与流行性疾病关系的系统论述。如表1所示,《素问》以五行配自然季节,指出气候反常为五行运化“太过”与“不及”,又以五行配人体脏器,指出疾病也是五行运化“太过”与“不及”所致,这样,气候反常的特征和人体疾病的症状都可以通过五行相克的机理推断出来。如春天属木,气候正常时春当有风,“岁木太过”就是春天的风过多过强,以致“风气流行”;木可克土,“岁木太过”会使土受到损伤,五行配五脏,土主人的脾脏,故说“脾土受邪”,所流行的疾病便多与脾脏功能损害有关;金可克木,“岁木不及”木会受到金的伤害,而金主秋,秋当干燥,故说“燥乃大行”,亦即是春行秋令的意思,而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秋天是万物收藏的季节,春行秋令,万物生长都会受到阻碍,故说“生长失应”,其余可依此解释。不难看出,这一理论系统实质上是五行学说在病因学中的具体应用。由于把疾病起因委之于气候反常,所以《吕氏春秋·察贤》说:“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

其次,他们还认识到气候的季节性更替决定了疾病的季节性流行。如《周礼·医师》说:“四时皆有病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咳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些都表明气候是限制疾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正是气候的季节性造成了疾病流行的季节性。

再次,他们认识到不同的气象要素可导致不同的疾病。前已述及,该时期有六气致病之说,其六气指风、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要素。医和所谓的“六淫”之疾,实指温度过低致寒病,风吹过多致四肢病,雨湿过多致腹肠病,光照过少致精神病,过多致心脏病。这段记载比较系统,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描述。关于风,战国宋玉《风赋》说雄风可以愈病解醉,使人耳目聪明,身心健康;雌风则带来潮湿空气,使人染上温热、中风、唇疮、眼疾等病。《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它是“百病之长”,《素问·风论》具体指出风致人疾病“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中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温度当时称为“寒暑”、“阴阳”,《淮南子·地形训》指出“暑气多夭,寒气多寿”,相对来说,寒冷气候较炎热气候有益于健康。湿度当时称“燥湿”与“雨”,因温度与水相关,而水性趋下,故《淮南子·地形训》说“泽气多女”、“岸下气多肿”、“谷气多痹”,后来《史记·货殖列传》也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这些都间接地说明气候潮湿有害于健康。光照当时或称“晦明”,或称“阴阳”,《吕氏春秋·重己》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意即长期居于光照不足的地方会得蹶病,长期处于光照过多的地方会得痿病。

表1 《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气候反常与疾病流行的五行学解释

季节
五行运化
气候特征
流行病症


岁木太过
风气流行
脾土受邪。民病餮泄、食减体重、烦冤鸣肠、腹支满、忽忽善怒、眩冒巅疾。


岁火太过
炎暑流行
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咽燥耳聋、胸中痛胁。

长夏
岁土太过
雨湿流行
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肌肉萎、行善瘈。


岁金太过
燥气流行
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疡、喘咳逆气、肩背痛、各关节痛。


岁水太过
寒气流行
邪害火心。民病身热烦心、燥悸阴厥、咳喘寝汗、出憎风等。


岁木不及
燥乃大行
生气失应。民病中清肋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等。


岁火不及
寒乃大行
长政不用。民病胸中痛、肋支满、两肋痛等。

长夏
岁土不及
风乃大行
化气不令。民病餮泄霍乱、体重腹痛等。


岁金不及
炎火乃行
生气乃用。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等。


岁水不及
湿乃大行
长气反用。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等。


(2) 水土因子。关于水质与疾病的关系,《吕氏春秋·尽数》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尫与伛人”,意即水质轻、水流急的地区(一般是河流上游山区)其人易患秃疾瘿病;水质重、水流迟的地区(一般是河流下游平原)其人易患足肿及瘸腿;水质甘甜的地区,其人大多健康娇美,水质辛辣的地区,其人易患痈疽疮痊;水味苦涩的地区,其人易患鸡胸驼背。现代医学地理证明,瘿(缺碘性甲状腺肿)主要流行于碘被淋溶的山区,风湿足肿主要流行于地势低下的潮湿环境,多食辛辣食物确卖易致疮疡,因此,《尽数》这段话是长期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至于《管子·水地》,更把水与人类的关系放到了更高的高度,说水是“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并说黄河下游的齐国,水流迂回躁急,其人贪婪勇猛;长江流域的楚国,水流淖弱清澈,其人轻佚狡猾;长江下游的越国,水质重浊浸渍,其人愚笨多病;黄河中游的秦国,水质甘甜易淤,其人贪戾好事;黄河中游的晋国,水质滞重易淤,其人奸诈好利;黄河下游的燕国,水质沉滞易淤,其人愚蠢轻死;黄淮之间的宋国,水质轻快清澈,其人淳朴守法。《淮南子·地形训》中也有“湍水人轻,迟水人重”的说法。不难看出,这两篇文献所述并非直接论述水质与疾病的关系,而是论述水性与人性的关系,有较浓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意识,但《管子·水地》所指出的越国人多病这一事实仍是不可多得的疾病地理信息。

土质与疾病的关系,往往和水质分不开。春秋时晋国的韩献子认为疾病起因于“恶”的积淀,指出土薄水浅时“恶”易沉积而致人“沉溺重膇之疾”,但土厚水深并有河水“流其恶”时,则不会得环境疾病。这种观点可称为“水土恶积致病说”。《管子·地员》也说:“渎田”其泉苍色,其人强悍;“赤垆”其泉甘白,其人健康而长寿;“栗土”其泉黄白,其人娇美,“寡疾难老”;“沃土”其泉白青,其人劲悍,“寡有疥骚,终无痟酲”。这里不仅论述了土质与疾病的关系,而且论述了土质与健康的关系。《大戴礼记·易本命》和《淮南子·地形训》也说“坚土之人肥,虚(垆)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平土之人慧”,论述了土质与人类形体特征的关系,从而间接地论述了土质与疾病的关系,因为人的肥瘦美丑都与疾病有密切的联系。

(3) 地形因子。地形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往往和气候、水土条件分不开,表现出地理环境的综合作用。《周礼·大司徒》将地形分为五类:“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羸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痹”。这段记载指出,不同的地形上生长着不同的动植物和人类。人类的某些特质包括“瘠”、“痹”等疾病的形成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至于西汉,《淮南子·地形训》进一步指出:“土地各以其类生[人],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邱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这段话在唐人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和宋人李昉等纂《太平御览》中都有引述。这里所说的“气”是指地理环境的主导因子。这段话的大意是:不同的地理环境生长着不同的人群,高山地区多男子,沼泽地区多女人,闭塞地区多哑巴,多风地区多聋子,森林地区多癃伛人,低湿地区多风湿足肿病人,石林地区的人多力气,高山地区的人多瘿病,炎热地区的人多短命,寒冷地区的人多长寿,河谷地区的人多痹病,丘冈地区的人多癫狂,平原地区的人多仁义,丘陵地区的人多贪婪。不难看出,这段记载有较浓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意识,但尽管如此,它仍是西汉以前疾病地理思想的高度总结。如“泽气多女”可以《周礼·职方》和《史记·货殖列传》为注脚,《职方》将天下分为九州,各州男女性别比从北方的3:2降至南方的2:5;《货殖列传》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指出当时淮河以南地区因炎热“卑湿”导致男性早逝以致女性多于男性。又如“险阴气多瘿”、“岸下气多肿”、“谷气多痹”亦可以《吕氏春秋·尽数》所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为注脚。至于“暑气多夭,寒气多寿”,更是被现代医学地理证明了的事实。科学证明,在温度适宜带(Comfort Zone,温度在-15℃~40℃之间)内,如果其它条件类似,相对寒冷的地方确实要比相对炎热的地方有益于健康,这主要是由于温度较高地方容易造成疾病流行,如血吸虫主要分布在10℃~37℃的地域;杆状痢疾主要流行于16℃~30℃地域,且温度越高流行速度越快;雅司病主要分布在27℃以上地域;钩虫病主要分布在25℃~30℃地域;黄热病主要流行于15℃~20℃的地域,等等[4]。正由于此,我国古代南方地区开发落后于北方地区;也正由于此,我国现代长寿区分布在新疆、青藏、广西高原地区[5]。

2.对疾病空间分布差异的认识
战国两汉是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时代。五行除表示物质、时间概念外,还是一个空间概念,木主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部。根据这种区域划分,两汉之世对疾病的地域差异进行了论述:《淮南子·地形训》的论述揉杂了一些人种地理思想,虽对寿命的地域差异有所阐述,但对疾病地域差异的认识尚较模糊;《素问·金匮真言论》的论述把疾病分布与食物分布联系了起来,有了朴素的疾病区域差异思想;《素问·异法方宜论》的论述不仅指出了五方的主要疾病,而且指出了疾病形成与居住、饮食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疾病区域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与医疗技术,具有重要的医学地理价值。从这三种文献记载可知,“东方”人易患惊悸、痈疡等病,早智而命短;“南方”人易患痉挛湿痹及内脏疾病,早熟而短命;“西方”人易患背部疾病和内科疾病,勇敢而骠悍;“北方”人易患骨科疾病和消化不良病,愚蠢而长寿;“中央”人易患痿厥寒热等病,智商较高(详表2)。

表2 汉代关于疾病地域差异的描述










《淮南子·地形训》
《素问·金匮真言论》
《素问·异法方宜论》

东方
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鸢肩企行,长大早知而不寿。宜麦,多虎豹。
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
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南方
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早壮而夭。宜稻,多兕象。
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
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西方
高土,川谷出焉,日月入焉,其人面末偻,修颈仰行,勇敢不仁。宜黍,多旄犀。
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
幽晦不明,天之所闭也,寒冰之所积也,蛰虫之所服也,其人翕形短颈,大肩下尻,蠢愚多寿。宜菽,多犬马。
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五,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中央
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雨露之所会也,其人大面短颐,美须恶肥,慧圣而好治。宜禾,多牛羊及六畜。
黄色。入通于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内也。
其地平以湿,天地之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该时期,人们还对疾病的垂直差异有了初步认识。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往往引起整个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人们在认识到疾病与各环境要素的关系时,必然也认识到疾病分布的垂直差异,如前述“轻水所”与“重水所”、“山所”与“泽气”、“险阻气”与“岸下气”、“邱气”与“谷气”、“寒气”与“暑气”等等,都可以说是对疾病垂直差异的描述。此外,《素问·五常政大论》还对疾病垂直差异形成的原因做了论述,它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温热者疮”。指出地势高的地方气候寒冷,那里的人易患腹胀之疾,地势低的地方气候炎热,那里的人易患疮疡之疾。它还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生活在地势较高地区的人比地势较低地区的人长寿,而其原因不过是“高下之理,地势使然”罢了。这里把地理环境的垂直差异视为疾病分布的垂直差异的物质基础,对于二千年前的人来说,这种认识确实是极其珍贵的。

科学网-龚胜生的博客-中国先秦两汉的医学地理学思想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 125K 2009-1-14
 
有关论文索引


中医环境医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申红玲

摘要:中医学对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文献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医学思想,现代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4类:环境与人类健康、疾病的关系;致病的环境因素;主要的环境性疾病;环境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但以上研究还没有系统地发掘、整理中医文献中的环境医学思想,更未很好地借鉴西医环境医学的方法以指导临床.今后应发挥中医学治疗环境性疾病的优势,同时借鉴西医环境医学中环境毒理学实验方法与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深入研究环境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与预防.
关键词:中医学;环境医学;综述
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7X(2007)12-0077-03

Status Quo and Speculations on Research in TCM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HENG Hong-ling



作者简介:申红玲(196:cool:,女,讲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健康的文献研究,中医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申红玲(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300193)

参考文献:

[1]周安方.略论《内经》中的医学地理学思想//王琦.黄帝内经专题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1
[2]吴颢昕.《内经》论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5):262
[3]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085
[4]卢翠敏.《黄帝内经》与医学地理学之关系溯源.中医药学刊,2001,19(6):568
[5]支军.《内经》历史医学地理思想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78
[6]朱立达.浅论《黄帝内经》中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长春大学学报,2004,14(2):92
[7]郑家铿.浅议中医对环境医学的认识.四川中医,1995(6):9
[8]李玉偿,葛剑雄.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28
[9]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李建民.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0]林瓊婉.人居环境与健康关系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12
[11]范家伟.地理环境与疾病--论古代医学对岭南地区疾病的解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17
[12]曹树基,李玉尚.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兼论传统时代的"天人合一"观//李根蟠,原宗子,曹幸穗.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7
[13]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48(4):304
[14]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地理学报,2003,58(6):870
[15]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6
[16]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2):12
[17]左鹏.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4(1):194
[18]袁嘉丽,李丰良,陈文惠.从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理论析环境与疾病.辽宁中医杂志,2004,31(5):365
[19]冯汉镛.中医对大气污染的认识.中医药学报,1990(1):4
[20]赖文,李永宸.东汉末年建安大疫考--兼论仲景《伤寒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流行性感冒研究专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8):2
[21]李永宸,赖文.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社会背景.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创刊号):25
[22]李永宸,赖文.岭南医家对鼠疫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97
[23]李永宸,赖文.广东人间鼠疫流行与地震的关系(1867~1911年).中华医史杂志,2000,30(1):25
[24]李永宸,赖文.岭南霍乱流行情况及其与旱灾的关系(1820~1911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52
[25]余新忠.烂喉痧出现年代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1,31(2):81
[26]郑洪."瘴气"病因学特点源流考.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35
[27]梁其姿.疾病与方土之关系:元至清间医界的看法//李建民.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28]张嘉风."疾疫"与"相染"--以《诸病源候论》为中心试论魏晋至隋唐之间医籍的疾病观//李建民.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90
[29]李文.中医古医籍中关于人体寄生虫的记载浅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75
[30]赵进喜,邓德强,王新歧.甲状腺疾病相关中医病名考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4):1
[31]古继红,区永欣.从中医学角度探讨环境性疾病防治的思路.光明中医,2000,15(6):1
 
素灵词汇日知录【227】

藏寒生满病

姚止庵:藏既寒矣,气闭不行,以致中满,胸腹肠藏之间,膨胀如鼓,所以然者,地气寒而藏又寒也。
张志聪:夫秋收之气收于内,冬藏之气,直闭于至阴之下,是以中土虚寒,而胸腹之间,生胀满之病矣。
 
网络资料


余自幼家贫,然每每贪食,遇己所爱,则狂食不己。因此常致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吐后则诸症解。积年日久,中气渐伤。
自上大学以来,夜生活丰富,常至十一、二点方睡,而晚饭又晚,所食又多,常致饱食入睡。
时间一久,乃生“脾酒肚”,初余不以为意,亦癖好不改,肚乃渐大。因此忧虑焉。
内经云:“藏寒生满病”。长年饮食不节,脾气受伤而虚弱,“脾主腹”,故腹满者,脾寒故也。
中气乃后天之本,尤当顾护。诸如:啤酒、冷饮,须要少用;晚饭更要少吃(<陆地仙经>云: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以晚饭后活动极少,食物不易消化,则变为痰饮,日久为患而为腹满。)

doctorsunwenjun.blog.hexun.com/20116492_d大鹏展翅 - doctorsunwenjun - 和讯博客
 
网络资料


藏寒
第八章 二 太阴病提纲 3太阴的病候特征 (3)藏寒 【第一部分】
太阴的许多病变都与藏寒有极大的关系,所以,277条明确指出:“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藏寒对太阴各方面的性用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载物的性用会受到影响,资生万物的性用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太阴提纲条文所提到的诸症都与藏寒有直接关系。《内经》云:“藏寒生满病”,而太阴提纲条文的第一个证就是“腹满”,这一方面说明了藏寒与太阴病的密切关系,另方面也说明了《伤寒论》条文的叙述次第是有严格把握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现在研究《伤寒论》的人太不注重这个问题,条文的次序可以任意改动,因此,对每一条文孰证在先孰证在后也就根本不在意了。
太阴病为什么藏寒,我们在第三章曾作过专门讨论,大家可以参考前面的内容。藏为什么寒?当然是藏的阳气太少了。阳是主温煦的,阳少了自然就不温,这就是藏寒。因此,我们讨论引起藏寒的因素,应该围绕着阳气来谈。
(1)素体关系
素体因素也就是先天的因素,父母媾精的时候给你的阳气就少,所以生出来以后阳气自然就弱。阳气弱,藏就会寒,这一种藏寒比较难办。因为先天的因素你没法改变,你只有通过后天来调理。后天也就是太阴,也就是脾胃。所以,藏寒的问题放到太阴篇来讨论是有特殊意义的。
(2)嗜食寒凉
这是后天的因素,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南方人。南方人,像是南宁人,动不动就讲上火,你看10个病人,有9个都说火气大。这个也热气,那个也热气,都不能吃。能吃什么呢?就能吃寒凉的东西、清火的东西。而现在要吃寒凉非常方便,打开冰箱就是了。所以,我说冰箱造出来有一半的功,一半的过。我们好不容易养就这一团阳气,让这个寒凉的、冰冷的东西下去就给糟踏了。我在门诊看病,对上述的问题体会很深。病人只要是本地人,有80%~90%平常都在喝凉茶。有的病人已经虚寒得很厉害了,用附子尚恐不及,可病人还在喝凉茶,医生还在清热。看到这样的情况,真是十分痛心。

http://bbs.gltcm.cn/thread-561《思考中医》
 
网络资料


针灸疗法除针刺疗法外,还有灸疗法,灸的起源也很有趣,不过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中均未能得到较确切的证据,因而人们的研究只能出于一种推论。譬如:人们认为现代用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烘烤或烧灼熏人体一定之穴位,用以治疗某种疾病,既用火、艾火治病,为考其最早起源,便想到了原始人用火、人工取火的方法,将烧热的卵石熨身以驱寒,并把热卵石熨身某一部位对某种不适更有效的经验不断积累,疗法即从中慢慢诞生。这种推论虽然未必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不无一定的科学道理。《素问-异法方宜论》在论述灸法的来源时有这样一段话,即:“北方者,……真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野处而乳食.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者,亦从北方来。”两千多年前医学家之这一认识其根据不得而知,至少是人们和医家口耳相传的历史传说之类的记事作依据。灸法始于原始人取火用火领域不断扩大之际,恐怕不会有很大的偏差。

中国原始人类及其卫生活动http://www.chinamtcm.com/html/37086.htm
 
素灵词汇日知录【228】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杂合:即集合。“杂合以治”,是说集合各种疗法,用以治病。(郭霭春)
得病之情:《素问绍识》说:“病之寒热虚实,皆得谓之情。此乃是言得所以为痈疡,为病生于内,为满病,为挛痹,为痿厥寒热之情也。(郭霭春)
于天星:本篇最后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这是对本篇的总结。对于后世进一步得以完善的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思想,无疑是有很大启发的。
 
素灵词汇日知录【229】

王洪图【理论阐释】
(一)地理、地势与疾病
本篇以“地势使然”简明地回答了一病而治各异,所为同病异治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了五方的地势不同,地理、气候、物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决定了五方之人的居处环境、饮食结构各自不同,影响人的体质与疾病。所以,五方之人得病各异,治法各有所宜。本篇中砭石、毒药、灸焫、微针、导引、按蹻,是针对五方地域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在实践中创建的治疗工具与方法,对不同疾病各有其治疗优势。
(二)圣人杂合以治的问题,其实就给我们医生提出来应该不断学习,应该不断掌握新技术。当然这是在《黄帝内经》的时候治法也不仅本篇提出的几种,还有其他的疗法,只不过这几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说明我们应该认真的学习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手段,所谓精益求精,才能够遇到各类疾病都可以采取相适宜的治疗方法。这不仅是五种方法,包括现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作为医生都应该多学习,而且要很好地掌握,正确、恰当地使用到临床来解决病人的疾苦,这才是根本的目的。

摘自《王洪图内经讲稿》
 
素灵词汇日知录【230】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移,转移义。“移精变气”,一般认为指运用某种方法转移病家的精神,改变其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姚止庵所说:“盖于黄帝问古用祝由治病,以移易精气,而即以引端之辞为名也。”
高士宗:承上篇异法方宜之治,复论上古有移精变气之治也。精气者,人身之主宰,病则精气有亏,惟上古祝由治病,能移精变气,理色脉而通神明。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两神相合,精气相通,故可祝由而已。今时之人不能也。精气以神为主,故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郭霭春:本篇说明色诊、脉诊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问诊的重要性,“闭户塞牖,数问其情”描汇出问诊的细致程度。
 
资料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祝由》:“上古移精变气,祝由而已。盖其俗淳,其性朴,其病微,至诚不二,推病由而祝之,以通神明,故精可移而气可变也。其或舍信悫为疑惑,指祝由为无益之术;而精气不纯,邪毒深蓄,虽有祝由,不能已者,非古今异术,人心异也。善医者察病浅深,虽不概以此治。至于病有鬼神之注忤。虫兽之螫毒,必归于祝由。是以,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疡尤宜焉,大抵意使神受,以正驱邪,则一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