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8/03
- 帖子
- 2511
- 获得点赞
- 293
- 声望
- 83
- 年龄
- 56
三承气汤用药共有五味药,其中大黄是必用药。大黄《本经》言“味苦,寒。主下瘀血,血痹,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和食,安和五脏”。大黄称为“过药”,就是吃了要拉肚子,“荡涤”二字把大黄的主要功用说的很形象,浩浩荡荡过去,犹如清扫洗涤,故大黄有将军称号,破了“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自然就可“推陈致新”,水谷道路通利了,辞旧迎新,中气调和,能下食物,五脏都得到滋养,也就安和了。其主“下瘀血”功效在于“酒洗”,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酒炙。是三承气汤皆用大黄以建功。芒硝在《本经》中名消石,应当与火硝相别。“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在古代医者所用可能多为粗制品,现在多用风化硝,也即玄明粉,是有咸味的,它的功用以现在来看,其实就是个容积性泻药。芒硝含硫酸钠,在肠内不易吸收,在局部形成高渗透压状况,保持肠道大量水分,可以使留结的病理性产物及粪便软化而起到缓泻的作用,此即所谓的软坚功效,故单用芒硝内服,腹中动静并不大,其药效产生后多为水样便。过浓的溶液可以消除水肿,即可使蓄结的水饮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