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请教中医从业者两个问题

这种标准和气功大师的标准是一样的;气功大师一次可以治疗一个礼堂的患者,中医行吗?


中医不行,气功大师也不行。你没有把气功和中医绑在一起还是个明白人。
 
举一个例子

一个人胸胁胀满,怒则加重,自己很痛苦,就去西医院检查了,但不达到一定的标准,西医给的结

中医认为这个病好了,标准就是消除症状,而西医没有这个标准,也就更谈不上去验证了。

---
我们来看看西医如何验证这个问题,只讨论如何验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都用中医的。
1.拟定治疗方案,达到诊断标准的都用这种方案治疗
2.接诊,确定是特定的症状
3.最重要的一步(双盲治疗)
4.疗效评价及统计
5.得出结论
 
坛里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更好。

我没有说学习经典是中医的倒退。

你说2000年前经典今天中医都说不明白,依据在哪里,还是你看不懂。 对伤寒论能基本说明白的人很多。
----我是一定看不懂的。依据就是本论坛的伤寒研读,伤寒论于中医和高中物理于理工科是相似的,你看看那个理工科的论坛上在正儿八经的"研读"高中物理?哦


多少有点理论,西医医生用中药也有他的理论。
---多少有点是不够的,原因见下

经验?多少经验足以支持你用3钱的药而不用4钱?
一个方子10味稀松平常,各种分量的排列组合要多长时间才能得到这个经验?
药量经验来自于几千年不计其数的实践,大师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长的。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按一个方子10味药,每味药仅选择3、4、5、6、7钱5种可能;那么这个方子有9765625种开法,每种开法只用10例患者评估有效性,需要9765万患者,这仅仅是一个10味药的方子通过经验得到最有效的开法需要的人数。
当然,不见得找到了最有效的方子,比较有效就可以;可是,每味药的选择只有5种可能吗?每种开法只用10例患者验证就可以了吗?我们还不讨论是怎么验证的!
 
中医不行,气功大师也不行。你没有把气功和中医绑在一起还是个明白人。

气功大师行的,礼堂里的每个患者都可以证明他们原来的症状没了!
 
气功大师行的,礼堂里的每个患者都可以证明他们原来的症状没了!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其疗效的客观评价主要并非出于患者自身感受。
 
我是一定看不懂的。依据就是本论坛的伤寒研读,伤寒论于中医和高中物理于理工科是相似的,你看看那个理工科的论坛上在正儿八经的"研读"高中物理?哦
伤寒论和高中物理如果按你所比喻,应该是作为基础课,高中物理是基础课,伤寒论还真不完全是基础课。
现代基础课教材是是 中医基本理论,中药学等。
论坛不讨论高中物理上的内容,并非说都掌握了。不讨论可能是实际没用上,但伤寒论临床还很用的上



经验?多少经验足以支持你用3钱的药而不用4钱?
一个方子10味稀松平常,各种分量的排列组合要多长时间才能得到这个经验?
药量经验来自于几千年不计其数的实践,大师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长的。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按一个方子10味药,每味药仅选择3、4、5、6、7钱5种可能;那么这个方子有9765625种开法,每种开法只用10例患者评估有效性,需要9765万患者,这仅仅是一个10味药的方子通过经验得到最有效的开法需要的人数。
当然,不见得找到了最有效的方子,比较有效就可以;可是,每味药的选择只有5种可能吗?每种开法只用10例患者验证就可以了吗?我们还不讨论是怎么验证的!
------
很好有计算,复方中的每一药物如果自由变换,基本不可能得到全部的应用结论差异。
你忽略了一点,对本草量的研究很早就有了,神农本草经是一面旗。
再看西医, 如果给你开2个以上药,他们是否同时用这些药在人或者小白鼠上试验了呢。
对于单位西药的剂量,例如0.1,0.2,0.3~10g, 分别在10只小白鼠那里试验,也至少要1000只小白鼠,你说可行吗。
 
伤寒论和高中物理如果按你所比喻,应该是作为基础课,高中物理是基础课,伤寒论还真不完全是基础课。
现代基础课教材是是 中医基本理论,中药学等。
论坛不讨论高中物理上的内容,并非说都掌握了。不讨论可能是实际没用上,但伤寒论临床还很用的上
-----一个2000年前的著述,对现在学科的指导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基础上,还在具体应用上有很大的讨论余地,除了人文、艺术、社会学科外是没有的。当然中医如果要归类到这些学科里那这就不算是个问题。对于理工科的来说,高中物理早忘完了;天天藏在具体应用的后面,以至于你根本不会考虑这个具体问题是和高中物理的那个论点相关,你自然而然就会应用相应的知识去处理。


很好有计算,复方中的每一药物如果自由变换,基本不可能得到全部的应用结论差异。
你忽略了一点,对本草量的研究很早就有了,神农本草经是一面旗。
再看西医, 如果给你开2个以上药,他们是否同时用这些药在人或者小白鼠上试验了呢。
对于单位西药的剂量,例如0.1,0.2,0.3~10g, 分别在10只小白鼠那里试验,也至少要1000只小白鼠,你说可行吗。
-----所以我说一定要有理论、有一点理论是不够的。理论指导你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做经验的积累。而经验或实验的结果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西医有药代动力学,中医的理论依据呢?都丢光了?
 
一个2000年前的著述,对现在学科的指导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基础上,还在具体应用上有很大的讨论余地,除了人文、艺术、社会学科外是没有的。当然中医如果要归类到这些学科里那这就不算是个问题。对于理工科的来说,高中物理早忘完了;天天藏在具体应用的后面,以至于你根本不会考虑这个具体问题是和高中物理的那个论点相关,你自然而然就会应用相应的知识去处理。
中医理论确实不是理工科,基础建立于古代朴素哲学。

高中物理和数学,甚至大学物理数学,你是否需要用,取决于你从事的活动。譬如你搞生产管理,工艺流程可能用不到,但如果搞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还是要用的。扯远了貌似和主题没关系。

----所以我说一定要有理论、有一点理论是不够的。理论指导你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做经验的积累。而经验或实验的结果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西医有药代动力学,中医的理论依据呢?都丢光了?
中医的理论不要太多,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等等都是。
 
请教中医的评价标准




你是说中医治疗的评价标准把,要看具体疾病,古代没有官方的,舌脉不用说了,咳嗽的不咳了,拉肚的不拉了,痔疮消失了,虚劳卧床的能劳动了等等。

现代除了上述方法可用外,听诊,化验,拍片都可以用。

总之疾病疗效主要要看具体疾病,和健康的标准有所不同(只看到学生有个标准)。
 
一个2000年前的著述,对现在学科的指导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基础上,还在具体应用上有很大的讨论余地,除了

中医理论确实不是理工科,基础建立于古代朴素哲学。
---中医界如果有共识中医是哲学的话,我就撤了;没啥可说的。
你要说它开始是建立在哲学上的,我想知道他今天立在哪里?空中?


----所以我说一定要有理论、有一点理论是不够的。理论指导你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做经验的积累。而经验或实验的结果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西医有药代动力学,中医的理论依据呢?都丢光了?
中医的理论不要太多,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等等都是。

---请教上述理论对于某味药该用3钱而不用5钱的指导。
 
你是说中医治疗的评价标准把,要看具体疾病,古代没有官方的,舌脉不用说了,咳嗽的不咳了,拉肚的

你是说中医治疗的评价标准把,要看具体疾病,古代没有官方的,舌脉不用说了,咳嗽的不咳了,拉肚的不拉了,痔疮消失了,虚劳卧床的能劳动了等等。
----今天有官方的了吗?


现代除了上述方法可用外,听诊,化验,拍片都可以用。

对于评价标准:其一、同一个人同一天的舌脉两个中医高手的判断中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因为时辰不一样?
其二、你用化验、拍片确认问题解决了,怎么证明是你的药的作用呢?因为他吃了你的药?他还去了你的诊所呢,或者只去你的诊所就可以治病,吃药完全是多余的(这个问题很严肃,不是开玩笑的)。
 
中医理论确实不是理工科,基础建立于古代朴素哲学。
---中医界如果有共识中医是哲学的话,我就撤了;没啥可说的。
你要说它开始是建立在哲学上的,我想知道他今天立在哪里?空中?
你啥逻辑还理工科,说某学科建立在朴素哲学基础上,就难道得出该学科是哲学?
现代已基本形成本学科的理论。如何



----所以我说一定要有理论、有一点理论是不够的。理论指导你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做经验的积累。而经验或实验的结果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西医有药代动力学,中医的理论依据呢?都丢光了?
中医的理论不要太多,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等等都是。

---请教上述理论对于某味药该用3钱而不用5钱的指导。

根本不理解对方说啥,这里说的理论后面还有等等,前面已经扯过中药就忘了?中药学也是理论
 
你是说中医治疗的评价标准把,要看具体疾病,古代没有官方的,舌脉不用说了,咳嗽的不咳了,拉肚的不拉了,痔疮消失了,虚劳卧床的能劳动了等等。
----今天有官方的了吗?
现代有些疾病有治疗标准,很多仍没有,不要问我有哪些,自己去看书


现代除了上述方法可用外,听诊,化验,拍片都可以用。

对于评价标准:其一、同一个人同一天的舌脉两个中医高手的判断中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因为时辰不一样?
两个西医医生看舌,看血化验单也可有不同的判断
其二、你用化验、拍片确认问题解决了,怎么证明是你的药的作用呢?因为他吃了你的药?他还去了你的诊所呢,或者只去你的诊所就可以治病,吃药完全是多余的(这个问题很严肃,不是开玩笑的)。
证明不了,你去社区那里打证明
 
中医理论确实不是理工科,基础建立于古代朴素哲学。
---中医界如果有共识中

中医理论确实不是理工科,基础建立于古代朴素哲学。
---中医界如果有共识中医是哲学的话,我就撤了;没啥可说的。
你要说它开始是建立在哲学上的,我想知道他今天立在哪里?空中?
你啥逻辑还理工科,说某学科建立在朴素哲学基础上,就难道得出该学科是哲学?
---那么按照您的逻辑,因为中医理论基础建立于朴素哲学;所以他和非哲学的理工科无法比较?中医就是中医学,独一无二,地球上除哲学外其他学科无法与之比较?或者您直接告诉我中医理论基础建立于朴素哲学说明了什么或者导致了什么?您想说明什么?


现代已基本形成本学科的理论。如何



----所以我说一定要有理论、有一点理论是不够的。理论指导你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做经验的积累。而经验或实验的结果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西医有药代动力学,中医的理论依据呢?都丢光了?
中医的理论不要太多,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等等都是。

---请教上述理论对于某味药该用3钱而不用5钱的指导。

根本不理解对方说啥,这里说的理论后面还有等等,前面已经扯过中药就忘了?中药学也是理论
--您真的学过中药学吗?中药学里有提到某味药根据什么原理得出什么剂量?“细辛不过钱”,那么什么时候用半钱、什么时候用三分;重点是---为什么?
 
你是说中医治疗的评价标准把,要看具体疾病,古代没有官方的,舌脉不用说了,咳嗽的不咳了,拉肚的不拉了,

你是说中医治疗的评价标准把,要看具体疾病,古代没有官方的,舌脉不用说了,咳嗽的不咳了,拉肚的不拉了,痔疮消失了,虚劳卧床的能劳动了等等。
----今天有官方的了吗?
现代有些疾病有治疗标准,很多仍没有,不要问我有哪些,自己去看书
----我说的是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有效性。

现代除了上述方法可用外,听诊,化验,拍片都可以用。

对于评价标准:其一、同一个人同一天的舌脉两个中医高手的判断中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因为时辰不一样?
两个西医医生看舌,看血化验单也可有不同的判断
-----嗯,我还没被西医看过舌头。我说的中医可是高手,两个高水平的西医拿到同样一张化验单给出的建议不会有多大出入的;我们说的都是常见病。我一直在说,重要的是机制有没有,不是纠缠于机制内元素的精度。不能说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医生,但是人还是会死,所以有没有医生没什么区别,对吧。

其二、你用化验、拍片确认问题解决了,怎么证明是你的药的作用呢?因为他吃了你的药?他还去了你的诊所呢,或者只去你的诊所就可以治病,吃药完全是多余的(这个问题很严肃,不是开玩笑的)。
证明不了,你去社区那里打证明

----(我特意告诉您我不是和您开玩笑的)可是西医可以证明病是吃药好的,不是来了两趟医院好的。
 
中医的存在是因其有不可替代的临床疗效。

中医的疗效标准是阴平阳秘
 
中医的存在是因其有不可替代的临床疗效。

中医的疗效标准是阴平阳秘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中医的价值,也没觉得他不该存在。问题在于,再这么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搞下去;根本不用别人反中医,中医自己就把自己搞死了。是有些中医觉得混水可以摸鱼;还是大部分中医都是得过且过呢?



好吧,阴平阳秘,我知道肯定没有纸面上可以一步一步确认是否阴平阳秘的步骤。
中医高手自然可以判断是否阴平阳秘。
可是两个高手说法不一样啊,我该听谁的?
先让他们打个擂台,谁赢了我听谁的?
 
好吧,阴平阳秘,我知道肯定没有纸面上可以一步一步确认是否阴平阳秘的步骤。
中医高手自然可以判断是否


用药处方上因个人经验不同,可能有差别,但总的治疗大法,不可能背道而驰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