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读点伤寒论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风带着湿气侵入关节,产生疼痛,非常疼,屈伸不利,近之则痛剧(疼痛剧按,按着更疼),出虚汗,气跟不,小便不利,怕风又不想脱衣,或身体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比较典型的是痛风,关节疼,红肿热,但全身畏寒怕冷的,小便不利。按之更疼。附子温通去寒,桂枝温阳除风,白术温燥去湿。风寒湿三气杂合为痹证。痛风另一个特点,会关节处局部化热,红肿热疼。此方治痹证多用。汗出恶风短气是桂枝证。痛不得屈伸,拒按是寒邪重。身微肿,骨节烦疼,多为湿气。怕风不想脱衣,怕风因为表虚伤风,不想脱衣,因为里有寒,或加衣服以保暖。风韵24-8-8
 
176条条文: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
此条争议多。把脉浮滑解为脉洪大,比较符合白虎汤证。白虎四大热症:脉洪大,大烦渴,大热即高热,汗大出。即大热大渴大汗脉大。争议在脉浮滑,算不算脉洪大?脉浮大,脉洪大,是不是一回事儿。大热时,脉洪大,与浮大,摸上去差不多的,都是应手即得。24-8-9风韵
 
伤寒论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三个近似脉:促,结,代。促主热,脉跳得快有偷停,时间短。结主寒,脉跳得慢有偷停,时间会促脉稍长。代脉主弱,跳跳停停有节律,跳动无力。此条脉结代,表虚寒证,心动悸,动表虚热,悸表脉跳异常。灸甘草方,温阳滋阴补气血的。纯属虚证。24-8-10
 
178条: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按脉时,中间偷停一下,又正常跳动了。叫结脉。另一个是,中间偷停一下,紧接着快跳几下才正常了,也叫结脉。结为阴脉。
如果 中间偷停,不能恢复正常脉跳,随之又跳动一下,来替代前面应复常而末复常的脉跳,叫代脉,也是阴脉。得此脉,必难治。
风韵理解,结脉是气不足。代脉是血也跟不上了,所以难治。2024-8-12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风韵:太阳病误治或直传于阳明,如麻杏甘石汤证、麻子仁丸方正。有正阳阳明,即阳明病:胃家实的承气方证。有少阳阳明,即少阳证带来的阳明证,如大柴胡证。何谓也?为啥呢?咋回事呀?答案:太阳阳明者,就是脾约证。正阳阳明者,胃家实也(承气方)。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后,胃中燥,烦,实,大便难(大柴胡证或柴胡桂枝干姜方证)。
柴胡桂枝干姜方,不是温脾阳即太阴用药?怎么扯到阳明上了?非得割列开了才算好?24-8-13
 
最后编辑: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实。主要有个主症:烦渴(白虎证)。便秘(承气证)。如果有虚证,多归于太阴脾了。风韵2024-8-24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太阳病,误下津伤而成燥证:或烦渴或便秘,即为阳明病。渴用白虎,便秘用承气。这是定则。2024-8-16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感冒主症是什么?发烧,出汗, 不怕冷,反而怕热。必有烦渴之主症。脉浮洪有力。苔黄燥或白而干,质红。主方用白虎汤。风韵24-8-17
 
第183条: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病一日,时间短,很多症状还没出来的。只是有点怕冷:伤寒感冒了。如果怕冷自己消退,出汗而怕热,表示伤寒入里化热,由太阳证,转为阳明证了。阳明实热证,当考虑白虎、承气类方。24-8-19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伤寒感冒,怕冷之症状,为啥会不治自愈?可引伸为一切病,都会不治自愈。但为啥会不治自愈?答曰:阳明(胃)居中,主胃土。万物入土即安,病不会再传变他处为患了。即无所传复。刚感冒怕冷,过两天自愈,此为阳明病也。百病入土即无病:顺大便排出去了。这也是网上说的排毒,排宿便的理论来源。风韵24-8-20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最初太阳病(恶寒脉浮不渴无汗)时,当发汗解表而愈。如果发汗,汗出不彻底,病入里到了阳明化热,会出现烦渴或便秘。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呕而发热是少阳证。但此处虽呕而发热,但仍有汗出,怕冷,即非少阳证,而是太阳阳明证,即麻杏甘石汤方证。或防风通圣丸证)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但如果反而汗出,即表转入阳明了。即发热汗出,呕不能食,表阳明病。风韵20-8-21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呕而发热是少阳证。但此处虽呕而发热,但仍有汗出,怕冷,即非少阳证,而是太阳阳明证,即麻杏甘石汤方证。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小柴胡汤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白虎汤?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病入阳明,脉大而有力,即洪脉。如果脉大而无力呢?气血虚弱。如果脉浮大而无力呢?又变成桂枝汤证了。24-8-22
 
第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此句中,脉浮缓,为表虚伤风的桂枝方证。便手足自温,是说太阴(脾)主四肢,自温,太阴(脾)阳虽虚而不明显。太阴(脾)阳虚明显时,则手足不温。难点在此:手足凉,即知太阴(脾)阳虚。当前手足自温,如何知道是病在太阴(脾)?
太阴者,身体皮肤会发黄。这样,太阴病就是: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皮肤发黄,是为病在太阴。若无皮肤发黄,只有脉浮缓,当先考虑伤风的桂枝证。若有脉浮而缓+皮肤发黄,当考虑太阴病。
如果小便自利,没有发黄,即非太阴病。如果病了七八天,便秘了,考虑阳明实热证。阳明之为病,胃家实(即便秘)。
此条,是鉴别诊断太阳表虚的伤风,或是太阴虚寒的发黄(多为阴黄),或是阳明的胃家实。问题是如果阳明胃家实证,脉为洪大,一般不会出现虚证的缓脉。这又是一个鉴别诊断要点。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实际上此句无法确定是太阴病。手足自温,多为太阴无病。而脉浮而缓是太阳表虚的伤风最多见的脉相。此句定义为太阴病,有待商榷。如果有后句的身当发黄,确定太阴病比较直接。太阴病多便溏。阳明病多便秘。这个倒是好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伤寒脉浮而缓+身当发黄,为太阳太阴合病。风韵24-8-23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汗出也。
伤寒由太阳病传入阳明时,病人会发汗。阳明四大证:脉洪大,大渴,大热,大汗。24-8-24
 
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口苦咽干:少阳热证。腹满:阳明证。发热恶寒微喘,脉浮而紧,太阳伤风。三阳合病。表证不解,误用攻下法,引邪入里,则腹满而小便不利。
柴胡桂枝方加大黄。或桂枝加大黄。或柴葛解肌方。
脉浮而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浮主表,紧表寒性收引之相。为何不用麻黄?古人选桂枝加大黄方,当太阳表虚而里实证来治?太阳表虚证的脉相是浮缓而非浮紧。
就本人理解:麻杏石甘方合大柴胡方,较为适用。或防风通圣丸。太阳风寒,阳明里热,少阳有火。三阳合证。风韵24-8-25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应于胃。热则能食,寒则不能食。消化食物靠高热腐化,类似于发酵,得有相当的热能才行。所以,如果阳明中风,因为风为阳邪,能食。如果中寒,寒阴邪,缺乏温度,不能发酵消化食物。但,实际诊断上,没啥人用此条作为依据,主要是没有较好的确定性。
中风主症,仍是把看到:恶风自汗脉浮缓。中寒主症:恶寒无汗脉浮紧。阳明主症:渴,与便秘。这才是主要诊断依据。24-8-26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本为气血最旺的地方,若中寒后,寒不能化谷,故不能食。寒不能化水,故小便不利。阳明的水谷精微,随寒散布手足则化为寒饮,令手足出冷汗。此欲作瘕病。瘕为有形之积。必大便初硬后溏。就是拉大便时,刚开始一部分发硬难下,后面却是便软或稀溏。这个大便初硬后溏,病机是胃中冷,小肠不能分清别浊。因小肠与心相表里。大便先硬后溏者,也是冠心病先兆之一。风韵24-8-27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这种情况,没遇上过,不好解读。从文字上看,阳明病(渴或便秘)初得病时,有胃口,说明病不重。但小便反而不通利(病在太阳膀胱,说明太阳病末了,初转入阳明病),大便自调(阳明没大毛病)。病人骨关节疼,发热,精神发狂,忽然汗出而病解。 这病怪不?出点汗,不治自愈了。此为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此段是说,正气强,邪气经发汗而出,病愈。是体正气自动抗邪外出的剧烈反应。可见人的自愈力还是极强大的。风韵24-8-28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即申、酉、戌三个时辰,相当于15时至21时前的6个小时。这个时间段正是太阳西沉之时,阳气由午时的最盛而转为衰减,是气机由至高而转降之时,故为阳明主时。因此阳明病欲解时,在此时段,有可能会变轻。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相当于胃肠病,不能吃饭,用攻下清热法,如大黄,必哕(干哕呕吐)。这是咋回事?胃中虚寒,不能清热攻下,当用温中法。胃寒用寒法,治反了,则气逆必哕。
一般问病人,不敢吃生冷,不渴。即知胃肠有寒,治宜温中。如人参健丸,理中丸等。风韵24-8-29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