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咖啡黄葵
[拼音]ka fei huang kui
[药名]秋葵
[别名]毛茄,黄蜀葵,羊角豆
[基源]为锦葵科秋葵属咖啡黄葵的根、叶、花或种子。
[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cnch
[采制]根于11月到第2年2月前采挖,抖去泥土;叶于9~10月采收;花于6~8月采摘;种子于9~10月果成熟时采摘,脱粒,均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原产印度。
[性味]性寒,味淡。
[功能]利咽,通淋,下乳,调经。
[主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
[考证]中华本草。
咖啡黄葵.jpg
 
[植物]野葵
[拼音]ye kui
[药名]冬葵子
[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冬葵菜
[基源]为锦葵科锦葵属野葵的果实。
[学名]Melva crispa L.
[采制]春季种子成熟时采收。
[生境]通常栽培。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肺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滑肠通便,下乳。
[主治]淋病,水肿,二便不通,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或入散剂。
[禁忌]①脾虚肠滑者忌服。②孕妇慎服冬葵子和冬葵叶。
[应用]①盗汗:冬葵子9克,水煎兑白糖服。②气虚浮肿:冬葵根30克,水煎兑糖服。③乳汁少:冬葵根60克,煨猪肉吃。④肺炎:冬葵叶煮稀饭服。⑤黄疸:冬葵全草60克,天胡荽90克,紫花地丁60克,车前草30克,精肉90克。水炖服。⑥咽喉肿痛:冬葵叶阴干,煎水含漱。
[附注]野葵的根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冬葵根和冬葵叶&冬葵根性寒,味甘。归脾经,膀胱经。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能。治水肿,热淋,带下,乳痈,疳疮,蛇虫咬伤。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外用研末调敷&冬葵叶性寒,味甘。归肺经,肝经,胆经。有清热利湿,通乳,滑肠的功能。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下痢,湿热黄疸,二便不通,乳汁不下,疮疖痈肿,丹毒。内服煎汤10~30克,鲜品可用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备注]同属植物冬葵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野葵.jpg
 
[植物]蜀葵
[拼音]shu kui
[药名]蜀葵根
[别名]棋盘花,麻杆花,一丈红
[基源]为锦葵科蜀葵属蜀葵的根。
[学名]Althaea rosea(L.)Cav.
[采制]冬季挖取,刮去栓皮,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原产我国西南,现各地广泛栽培。
[性味]性微寒,味甘、咸。
[归经]心经,肺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排脓。
[主治]淋症,带下,痢疾,吐血,血崩,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烫伤,烧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禁忌]①天行病后忌食蜀葵苗。②孕妇忌服蜀葵花。③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蜀葵子。
[应用]①血崩,吐血:棋盘花根60克。煨甜酒吃。②白带增多:棋盘花根30克。炖猪肉吃或煨水服。③大便不通:棋盘花根、冬苋菜各30克。煨水服。④肠痈:蜀葵根3克,大黄3克。水煎服。⑤烫伤:蜀葵花3朵,泡麻油60克,搽患处。⑥催生:蜀葵子6克,滑石9克。为末,水服5钱。⑦水肿,大小便不畅,尿路结石:蜀葵子研粉,每服6克,开水送下,每日2次。
[附注]蜀葵的茎叶,花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蜀葵苗,蜀葵花和蜀葵子&蜀葵苗性凉,味甘。归肺经,大肠经,膀胱经。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能。治热毒下痢,淋症,无名肿毒,水火烫伤,金疮。内服煎汤6~18克,或煮食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蜀葵花性凉,味甘、咸。归肺经,大肠经,膀胱经。有和血止血,解毒散结的功能。治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二便不通,小儿风疹,疟疾,痈疽疖肿,蜂蝎螫伤,烫伤,火伤。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1~3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蜀葵子性寒,味甘。有利尿通淋,解毒排脓,润肠的功能。治水肿,淋症,带下,乳汁不通,疮疥,无名肿毒。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蜀葵.jpg
 
[植物]黄槿
[拼音]huang jin
[药名]黄槿
[别名]海罗树,弓背树,海麻
[基源]为锦葵科木槿属黄槿的嫩叶、树皮或花。
[学名]Hibiscus tiliaceus L.
[采制]叶和树皮全年可采,花6~8月未完全开放时采收,阴干或晒干。
[生境]常栽培为园林绿化或行道树。
[性味]性微寒,味甘、淡。
[归经]肺经。
[功能]清肺止咳,解毒消肿。
[主治]肺热咳嗽,疮疖肿痛,木薯中毒。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或捣汁冲白糖水服。外用鲜叶或树皮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
黄槿.jpg
 
[植物]陆地棉 ☆
[拼音]lu di mian
[药名]棉花根
[别名]棉花
[基源]为锦葵科棉属陆地棉的根或根皮。
[学名]Gossypium hirsutum L.
[采制]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剥取根皮,切段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肺经,脾经,肝经。
[功能]补虚,平喘,调经。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乳糜尿,食道癌,体虚咳喘,疝气,崩带,子宫脱垂。
[用法]内服煎汤根30~60克,根皮9~30克。
[禁忌]①孕妇忌用棉花根。②阴虚火旺者忌用棉花子。
[应用]①慢性支气管炎:棉花根60克,水煎2小时以上服用。②慢性肝炎,乳糜尿:棉花根50克,水煎服。③食道癌:棉花根、半枝莲。水煎服。④小儿营养不良:棉花根15~30克,红枣10只,水煎,服时加食糖适量。⑤体虚咳嗽气喘:棉花根、葵花头、蔊菜各30克,水煎服。⑥贫血:棉花根、丹参各等量,共研细末,加水制成丸剂,每日3次,每次6克。⑦子宫脱垂:棉花根180克,生枳壳12克,煎汤,1日分2次服,连服数天。⑧吐血,下血:棉花(烧灰)、枳壳、麝香,米汤饮下。⑨乳汁缺少:棉花子9克,打碎,加黄酒2匙,水适量,煎服。⑩胃寒作痛:新棉花子炒黄黑色,研末,每天服1~2次,每次6克,用淡姜汤或温开水调服。
[附注]陆地棉的外果皮,种子和种子上的棉毛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棉花壳,棉花子和棉花&棉花壳性温,味辛。归胃经。有温胃降逆,止咳化痰的功能。治噎膈,胃寒呃逆,咳嗽气喘。内服煎汤9~15克&棉花子性热,味辛,有毒。归肾经,脾经,女子胞经。有温肾,补虚,止血的功能。治阳痿,睾丸偏坠,遗尿,痔血,脱肛,崩漏,带下。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剂。外用煎水熏洗&棉花性温,味甘。归心经,肝经。有止血的功能。治吐血,便血,血崩,金疮出血。内服烧存性研末5~9克。外用烧存性研粉撒。
[备注]同属植物草棉、海岛棉和树棉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陆地棉.jpg
 
[植物]苘麻
[拼音]qing ma
[药名]苘麻子,苘实
[别名]白麻,青麻,野苎麻
[基源]为锦葵科苘麻属苘麻的成熟种子。
[学名]Abutilon theophrastii Medic.
[采制]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生境]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
[性味]性平,味苦。
[归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痈,退翳明目。
[主治]赤白痢疾,小便淋痛,痈疽肿毒,乳腺炎,目翳。
[用法]内服煎汤6~12克,或入散、丸剂。
[应用]①麻疹:苘麻子6~9克,水煎服。②小便淋沥:苘麻根30~60克,酌加水煎,饭前服,日2次。③痈疽肿毒:苘麻鲜叶和蜜捣敷。如漫肿无头者取鲜叶和红糖捣敷,内服子实1枚,日服2次。
[附注]苘麻的根,全草或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苘麻根,苘麻&苘麻根性平,味苦。归肾经,膀胱经。有利湿解毒的功能。治小便淋沥,痢疾,急性中耳炎,睾丸炎。内服煎汤30~60克&苘麻性平,味苦。归脾经,胃经。有清热利湿,解毒开窍的功能。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痈疽肿毒。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捣敷。
[备注]同属植物磨盘草和本种外观极度相似,不易区别。两者的最大不同在于苘麻的果柄大部分短或近等于叶柄,磨盘草的果柄长于叶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苘麻.jpg
 
[植物]磨盘草
[拼音]mo pan cao
[药名]磨盘草子
[别名]磨子树,磨爿果,耳响草
[基源]为锦葵科苘麻属磨盘草的成熟种子。
[学名]Abutilon indicum ( L. ) Sweet
[采制]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生境]生于海边、砂地、旷野、山坡、河谷或路旁。
[性味]性寒,味甘、辛。
[归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通窍利水。
[主治]耳聋,乳汁不通,水肿,便秘,痢疾,痈疽肿毒。
[用法]内服研末1~3克。
[禁忌]孕妇慎服。
[应用]①赤白痢:磨盘草子实,炒研为末,每次3克,每日3次,饭前蜜汤送服。②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1枚,研末,开水冲服。另取鲜叶与蜜或红糖捣敷患处。③跌打损伤或体虚乏力:磨盘根60克,猪脚1只,黄酒60克,水炖服。④手足关节炎,疮毒后期筋肉痿痹:磨盘根30克,酒水各半炖服。⑤慢性中耳炎:磨盘根15~30克,糯米1杯(或猪瘦肉或豆腐适量),水炖服。⑥牙龈溃疡:磨盘根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或鲜磨盘根浸醋1小时,布包含在口里。⑦过敏性荨麻疹:磨盘草30克,猪瘦肉适量,水炖服(出自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附注]磨盘草的根和全草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磨盘根和磨盘草&磨盘根性平,味甘、淡。归肾经,脾经,肺经,膀胱经。有清热利湿,通窍活血的功能。治肺燥咳嗽,胃痛,腹痛,泄泻,淋症,疝气,跌打损伤,耳鸣,耳聋。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磨盘草性凉,味甘、淡。归肺经,肾经。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消肿解毒的功能。治感冒,发热,咳嗽,泄泻,中耳炎,耳聋,咽炎,腮腺炎,尿路感染,痈疮肿毒,跌打损伤。内服煎汤30~60克,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考证]中华本草。
磨盘草.jpg
 
[植物]肖梵天花
[拼音]xiao fan tian hua
[药名]地桃花
[别名]八卦拦路虎,野棉花
[基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肖梵天花的根或全草。
[学名]Urena lobata 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原野、路旁或山坡。
[性味]性凉,味甘、辛。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怯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痢疾,泄泻,淋症,带下,月经不调,跌打肿痛,喉痹,乳痈,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禁忌]虚寒者忌服。
[应用]①感冒:地桃花根24克,水煎服。②风湿关节炎:地桃花鲜根30~60克,猪脚1只,酒水各半,炖3小时服。③风湿痹痛,肠炎痢疾:地桃花根30~60克,水煎服。④肺出血:地桃花鲜草头30~60克,洗净切碎,猪瘦肉(数量不拘)和水适量炖服,每日1次。⑤白浊,白带:地桃花鲜根30~60克,水煎服。⑥肾炎水肿:地桃花鲜根30~60克,酌加水煎,日服2次。⑦妇人乳痈:地桃花鲜叶,用冷开水洗净,和酒糟捣烂敷患处,干即换。⑧痈疮,拔脓:地桃花鲜根捣烂敷。⑨毒蛇咬伤,急惊风,破伤风,哮喘:鲜地桃花60克,捣烂,糯米泔水(无糯米,普通米亦可)120克,和匀滤取汁,内服。蛇伤需用渣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
肖梵天花.jpg
 
[植物]梵天花
[拼音]fan tian hua
[药名]梵天花
[别名]狗脚迹,小桃花,拦路虎
[基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梵天花的全草。
[学名]Urena procumbens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生境]生于山野或荒郊草地。
[性味]性凉,味甘、苦。
[归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怯风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风毒流注,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鲜品15~30克。外用捣敷。
[禁忌]孕妇忌用梵天花根。
[应用]①风毒流注:焚天花120克,羊肉240克,酌加酒水各半炖3小时服,日1次。②毒蛇咬伤:焚天花鲜叶捣烂,浸米泔水洗之,以渣敷伤口。③痢疾:梵天花9~15克,水煎服。④风湿关节炎,劳力过伤:梵天花根90克,猪脚150克,黄酒1碗,冲炖服。⑤产后足膝无力,不能行走:鲜梵天花根60克,合鸡炖服。⑥妇女白带:梵天花根30~60克,水煎去渣,用猪瘦肉汤兑服。⑦疟疾:梵天花根30~60克,同炒,水煎2次,无疟发前2~4小时各服1次。⑧气瘿(甲状腺肿大):梵天花根60克,切片晒干,微炒,水煎去渣,用猪瘦肉汤兑服,日2次。⑨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梵天花根30克,了哥王根白皮3克,水煎服。⑩痛经:梵天花根15~30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
[附注]梵天花的根亦供药用,习称梵天花根。性温,味甘、苦。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脾经,肾经。有健脾化湿,活血解毒的功能。治风湿痹痛,劳倦乏力,肝炎,水肿,疟疾,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内服煎汤9~15克,鲜根30~60克,或炖肉。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梵天花.jpg
 
[植物]赛葵
[拼音]sai kui
[药名]赛葵
[别名]山索血,黄花棉,黄花如意
[基源]为锦葵科赛葵属赛葵的全草。
[学名]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 L. ) Garcke
[采制]秋季采挖全株,除去泥沙及杂质,切碎,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原野旷地。
[性味]性凉,味微甘。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痔疮,痈肿疮毒,跌打损伤,前列腺炎。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60~12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漏精(前列腺炎):赛葵鲜根60克,水煎服或炖豆腐服。②淋巴结核:赛葵鲜根60克,猪肉适量,水炖服。③风湿痛:赛葵鲜根30~60克,水煎服。④吐血,咯血:赛葵去外皮鲜根60克,猪瘦肉120克,水炖服。⑤痈肿:赛葵鲜叶1握,捣烂敷患处,日换1~2次。⑥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㈠赛葵15克,十大功劳叶9~15克,每天一剂,三次煎服。㈡赛葵、三叉苦各30克,加水300ml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考证]中华本草&晋江中草药手册。
赛葵.jpg
 
[植物]心叶黄花稔
[拼音]xin ye huang hua ren
[药名]黄花仔,心叶黄花稔
[别名]索仔草,吸血草,大黄花母
[基源]为锦葵科黄花稔属心叶黄花稔的根或全草。
[学名]Sida cordifoli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灌丛间或路边草丛中。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功能]清热利湿,止咳,解毒消痈。
[主治]湿热黄疸,痢疾,泄泻,淋病,发热咳嗽,气喘,痈肿疮毒。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鲜根30~60克。外用鲜叶捣敷。
[应用]①痢疾:黄花仔全草18克,加食盐少许,水煎服,日1剂。忌荤类食物。②腰肌劳损:黄花仔鲜根30克洗净,水煎,日服1剂。③坐马痈(骑马痈):黄花仔鲜叶适量,活蜗牛壳6~7个,共捣烂敷患处,日换1~2次。④脓肿不易出脓作痛:黄花仔鲜叶适量,洗净,捣烂敷。如疮较大者,可加一点红同捣涂患处。
[备注]同属植物粘毛黄花稔亦同等入药。
[考证]龙溪中草药手册&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心叶黄花稔.jpg
 
[植物]小叶黄花稔
[拼音]xiao ye huang hua ren
[药名]黄花稔
[别名]索血草,黄花母
[基源]为锦葵科黄花稔属小叶黄花稔的根或全草。
[学名]Sida retusa 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多生于原野路旁。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功能]活血行气,消痈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菌痢,黄疸,头晕,痈肿脓疡。
[用法]内服煎汤鲜品15~30g。外用鲜叶捣敷。
[应用]①骑马痈(生于会阴处):小叶黄花稔鲜叶适量,蜗牛数只,共捣烂敷患处,药干即换(痈初起或已化脓均有效)。
[备注]小叶黄花稔的全草亦作黄花稔入药,详情参考黄花稔条。
[考证]龙溪中草药手册。
小叶黄花稔.jpg
 
[植物]白背黄花稔
[拼音]bai bei huang hua ren
[药名]黄花母,黄花稔
[别名]黄花猛,单枝落地,黄花雾
[基源]为锦葵科黄花稔属白背黄花稔的根或全草。
[学名]Sida rhombifolia L.
[采制]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灌丛间、旷野和沟谷两岸。
[性味]性凉,味甘、辛。
[归经]心经,肝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感冒高热,咽喉肿痛,湿热泻痢,黄疸,带下,淋症,风湿痿弱,头晕,劳倦乏力,痔血,痈疽疔疮。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大剂量可用至9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劳力过度吐血:鲜黄花母全草60克,合猪瘦肉炖服。②关节筋骨痛风:干黄花母全草,每次60克,水煎服。③痔疮肿毒,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黄花母鲜叶捣烂外敷患处。④湿疹:黄花母加水炖服。⑤外伤出血:黄花母头(嫩芽)适量,捣敷创口。⑥哮喘:黄花母根60克,白糖30克,煎汤服。⑦痈肿成脓,但气虚不易溃破者:鲜黄花母根30~90克,或加猪排骨。⑧崩山疔(气坏性疽):鲜黄花母根90克,水煎服。或加鸡肉适量,酒炖服。⑨腰腿痛:黄花母根30克,墨鱼干2条酒水各半炖服。⑩阴疽结毒:黄花母根、茎各60克,红糖30克,开水炖服。
[附注]白背黄花稔的根亦供药用,习称黄花母根。性凉,味辛。归肺经,肝经,大肠经。有清热利湿,益气排脓的功能。治感冒,哮喘,泻痢,黄疸,痈疮难溃或溃后不易收口。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可用60~90克。
[备注]白背黄花稔的全草亦作黄花稔入药,详情参考黄花稔条。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白背黄花稔.jpg
 
[植物]黄花稔
[拼音]huang hua ren
[药名]黄花稔
[别名]黄花母,千金坠,土黄芪
[基源]为锦葵科黄花稔属黄花稔的根或叶。
[学名]Sida acuta Burm. f.
[采制]夏秋采叶,早春植株萌芽前挖取根部,洗净,鲜用或根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灌丛间、路旁或荒坡。
[性味]性凉,味辛。
[归经]肝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感冒,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研粉撒敷。
[应用]①乳腺炎:黄花稔、蒲公英,水煎服。外用黄花稔加鲜白菜和红糖捣敷患部。
[备注]同属小叶黄花稔、白背黄花稔等植物亦做黄花稔入药,详情参考小叶黄花稔和白背黄花稔条。
[考证]中华本草。
黄花稔.jpg
 
[植物]柚
[拼音]you
[药名]化橘红
[别名]木柑,栾,柚树
[基源]为芸香科柑橘属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
[学名]Citrus grandis ( L. ) Osbeck
[采制]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苦、辛。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散寒燥湿,利气消痰。
[主治]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用法]内服煎汤3~6克。
[禁忌]①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化橘红。②孕妇及气虚者忌用柚皮。
[应用]①咳嗽痰多,胸闷腹滯:化橘红、制半夏、杏仁、贝母、茯苓、麦冬、生石膏、瓜蒌皮、陈皮、生地、桔梗、紫菀、款冬花、苏子、甘草。制丸,温开水送服。②小儿咳喘:化橘红、艾叶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气滞腹胀:化橘红、鸡屎藤、糯稻根、隔山撬各9克,水煎服。④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⑤乳痈:柚叶4~7枚,青皮30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⑥宿食停滞:柚皮、砂仁、鸡内金、鱼腥草、山楂肉、神曲,水煎服。⑦老年咳嗽气喘:柚皮蒸鸡冠油服。⑧老幼疝气囊肿:柚皮、樱桃、预知子、婆婆纳、茴香根、樟树根、算盘子根,水煎服。
[附注]柚的根,叶,花,成熟果实,内果皮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柚根,柚叶,柚花,柚子,柚皮和柚核&柚根性温,味苦、辛。归肺经,胃经,肝经。有理气止痛,散风寒的功能。治胃痛,疝气疼痛,风寒咳嗽。内服煎汤9~15克&柚叶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肝经。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能。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滯腹胀,乳痈,扁桃体炎,中耳炎。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柚花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胃经。有行气,化痰,止痛的功能。治胃脘胸膈间痛。内服煎汤1.5~4克&柚子性寒,味甘、酸。归肝经,脾经,胃经。有消食,化痰,醒酒的功能。治饮食积滯,食欲不振,醉酒。内服鲜食&柚皮性温,味甘、苦、辛。归脾经,肾经,膀胱经。有宽中理气,消食,化痰,止咳平喘的功能。治气郁胸闷,腕腹冷痛,食积,泻痢,喘咳,疝气。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剂或散剂&柚核性温,味苦、平。归肝经。有疏肝理气,宣肺止咳的功能。治小肠疝气,肺寒咳嗽。内服煎汤6~9克。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柚.jpg
 
[植物]甜橙
[拼音]tian cheng
[药名]甜橙
[别名]黄果,橙子,广橘,雪柑
[基源]为芸香科柑橘属甜橙的成熟果实。
[学名]Citrus sinensis ( L. ) Osbeck
[采制]11~12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微温,味甘、辛、微苦。
[归经]肝经。
[功能]疏肝行气,散结,通乳,解酒。
[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疼痛,脘腹胀满,产妇乳汁不通,乳房结块肿痛,醉酒。
[用法]内服干品研细末6克,或鲜品捣汁。
[禁忌]①气虚者慎服,肝脾气虚者忌服青皮。②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枳实、枳壳。
[注意]曾有报道,儿童吃了大量橙皮可引起强烈的肠绞痛、惊厥,甚至死亡。
[应用]①妇人乳结不通,红肿结硬疼痛,恶寒发热:干橙子研细末6克,开水冲服。或鲜品捣汁点水酒服。②感冒咳嗽有痰:橙皮、法半夏、茯苓、木香、紫菀、前胡,水煎服。③大便下血:枳壳6克,乌梅肉9克,黄连1.5克,共研细末,饭前开水冲下,分两次服。④子宫脱垂:枳壳15克,蓖麻根15克,水煎兑鸡汤服,每日两次。⑤牙齿疼痛:枳壳浸酒含漱。⑥闪挫腰疼不能屈伸:橙子核炒干为细末9克,以白酒调服。
[附注]甜橙的叶,成熟果皮,未成熟的果皮,幼果,将近成熟的果实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橙叶,橙皮(广陈皮),青皮,枳实,枳壳和橙子核&橙叶性平,味苦、辛。归肝经。有散瘀定痛的功能。治疮疡肿痛。外用捣敷&橙皮(广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肺经。有行气健脾,降逆化痰的功能。治肝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痰壅气逆所致的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梅核气。内服煎汤3~10克,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青皮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胆经,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滯的功能。治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内服煎汤3~9克&枳实性温,味苦、辛、酸。归脾经,胃经。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能。治积滯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滯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内服煎汤3~9克&枳壳性温,味苦、辛、酸。归脾经,胃经。有理气宽中,行滯消胀的功能。治胸胁气滯,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内服煎汤3~9克&橙子核性微温,味苦。归肾经,膀胱经。有理气止痛的功能。治疝气,闪挫腰痛。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
[备注]同属植物酸橙的幼果亦做枳实入药,近成熟的果实亦做枳壳入药。
[考证]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甜橙.jpg
 
[植物]佛手
[拼音]fo shou
[药名]佛手柑,佛手
[别名]佛手香橼,福寿柑,五指柑
[基源]为芸香科柑橘属佛手的果实。
[学名]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采制]秋季果实呈浅绿色或稍带黄色时采收。摘后晾3~5天,待水分大部分蒸发,纵切5~10mm厚的薄片,晒干或阴干或低温烘干,密闭储存,防止香气散失。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苦、辛、酸。
[归经]肝经,脾经,肺经。
[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用法]内服煎汤3~9克,或泡茶。
[禁忌]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佛手柑。
[应用]①痰气咳嗽:陈佛手6~9克,水煎服。②鼓胀发肿:佛手去瓤120克,人中白90克,共为末,空腹白汤下。③妇女白带:陈佛手15~30克,猪小肠1尺,水煎服。④小儿传染性肝炎:1~3岁取陈佛手10~15克,3~5岁取15~20克,5~7岁取20~25克,7~10岁30岁。加败酱草每日每岁1克,10岁以上每2岁增加1克,水煎10~15分钟,分3次服。7~10天为1疗程。治疗64例,平均4~5天黄疸消失,精神及食欲转佳。⑤男人下消,四肢酸软:鲜佛手根15~24克,猪小肚1个,洗净,水适量煮服。
[附注]佛手的根,花朵或花蕾亦供药用。分别习称佛手柑根,佛手花&佛手柑根性平,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肾经。有顺气化痰的功能。治肝胃气痛,脾肿大,癫痫。内服煎汤15~30克&佛手花性温,味微苦。归肝经,胃经。有疏肝理气,和胃消食的功能。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内服煎汤3~6克。
[考证]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佛手.jpg
 
[植物]黎檬
[拼音]li meng
[药名]柠檬
[别名]里木树,宜母子,宜母果
[基源]为芸香科柑橘属黎檬的果实。
[学名]Citrus limonia Osbeck
[采制]果秋冬季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开晒干。
[生境]生于较干旱坡地或河谷两岸坡地,常见栽培。
[性味]性凉,味甘、酸。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生津止渴,和胃安胎。
[主治]胃热伤津,中暑烦渴,食欲不振,腕腹痞胀,肺热咳嗽,妊娠呕吐。
[用法]内服煎汤鲜果15~30克,或绞汁饮或生食。
[应用]①支气管炎,百日咳:黎檬果实适量,煎水服。②Vc缺乏症:黎檬果实加冰糖煮食。
[附注]黎檬的根,叶和果皮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柠檬根,柠檬叶和柠檬皮&柠檬根性微温,味苦、辛。归肝经,肾经。有行气止血,止痛,止咳的功能。治胃痛,疝气痛,跌打损伤,咳嗽。内服煎汤15~30克&柠檬叶性微温,味甘、辛、微苦。归肺经,胃经,大肠经。有化痰止咳,理气和胃止泻的功能。治咳嗽痰多,气滞腹胀,泄泻。内服煎汤9~15克&柠檬皮性温,味酸、辛、微苦。归脾经,胃经。有行气,和胃,止痛的功能。治脾气滞,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内服煎汤9~15克。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黎檬.jpg
 
[植物]橘
[拼音]ju
[药名]陈皮,橘皮
[别名]柑橘,柑桔
[基源]为芸香科柑橘属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学名]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采制]果实成熟时采摘,剥开果皮,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辛、苦。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用法]内服煎汤3~9克。
[禁忌]①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不宜食用橘子。②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症患者慎服橘皮(陈皮)。
[应用]①风寒感冒,咳嗽痰多:陈皮、前胡、杏仁9克,紫苏叶4.5克,水煎服。②胸痞作呕:陈皮、制半夏、茯苓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呕吐哕逆:陈皮、生姜各3克,旋复花、姜半夏各9克,水煎服。④产后脾气不利,小便不通:橘红为末,每服6克,空心,温酒。⑤腰痛:橘核、杜仲各60克,炒研末,每服6克,盐酒下。⑥肺痈:绿橘叶,捣烂绞汁1盏服之,吐出脓血愈。⑦水肿:鲜橘叶1大握,煎甜酒服。⑧气痛,气胀:橘叶捣烂,炒热外包,或煎服。⑨杀蛔虫、蛲虫:鲜橘叶120克熬水服。
[附注]橘的根,叶,成熟果实,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成熟果实的外果皮,果皮内层筋络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橘根,橘叶,橘子,青皮,橘红(即陈皮),橘络和橘核&橘根性平,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肾经。有行气止痛的功能。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疝气。内服煎汤9~15克&橘叶性平,味苦、辛。归肝经。有疏肝行气,化痰消肿的功能。治胁痛,乳痈,肺痈,咳嗽,胸膈痞满,疝气。内服煎汤6~15克,鲜品60~120克&橘子性平,味甘、酸。归肺经,胃经。有润肺生津,理气和胃的功能。治消渴,呃逆,胸膈结气。内服做成食品或蜜饯或配制成药膳&青皮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胆经,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滯的功能。治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内服煎汤3~9克&橘红(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肺经,脾经。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的功能。治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内服煎汤3~9克&橘络性平,味苦、甘。归肝经,脾经。有通络,理气化痰的功能。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内服煎汤2.5~4.5克&橘核性平,味苦。归肝经,肾经,膀胱经。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能。治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痛。内服煎汤3~9克。
[考证]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橘.jpg
 
[植物]金橘
[拼音]jin ju
[药名]金橘
[别名]金柑,金桔,寿星柑
[基源]为芸香科柑橘属金橘的果实。
[学名]Fortunella margarita ( Lour. ) Swingle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甘、辛。
[归经]肺经。
[功能]理气解郁,消食化痰,醒酒。
[主治]胸闷郁结,脘腹痞胀,食滞纳呆,咳嗽痰多,伤酒口渴。
[用法]内服煎汤3~9克,鲜品15~30克,或捣汁或泡酒或嚼服。
[应用]①食积胀满:金橘根15克,水煎服。②疝气:金橘根15克,荔枝核5枚,酒水炖服。③食滯,多痰:鲜金橘果实适量,煎水服。④睾丸垂大:金橘核6克,碧朴草9克,炖白酒,日服2次。⑤胃痛吐食并吐水:金橘根、藿香、刺梨子、冬葵根各15克,水煎服。⑥胃痛:金橘根18克,猪肚1个,用水、红酒各半炖服。⑦水肿:金橘根60克,辣蓼30克,过冬柚子皮120克,煎服。⑧血淋:鲜金橘根30克,冰糖15克,用开水炖服。⑨子宫下垂:金橘根90克,生黄精30克,小茴香根60克,猪小肚1个,水酒各半炖,分2次服。⑩产后小腹痛:金橘根120克,炖红酒服。
[附注]金橘的根,叶,种子和成熟果实蒸馏出的液体亦供药用。分别习称金橘根,金橘叶,金橘核和金橘露&金橘根性温,味苦、酸。归脾经,胃经,肝经。有行气散结的功能。治胃痛吐食,瘰疬,疝气,产后腹痛,子宫下垂。内服煎汤3~9克,鲜品15~30克&金橘叶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脾经,肺经。有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的功能。治噎嗝,瘰疬,乳房结块,乳腺炎。内服煎汤3~9克&金橘核性平,味辛、酸。归肝经,脾经,胃经,肺经。有化痰散结,理气止痛的功能。治喉痹,瘰疬结核,疝气,睾丸肿痛,乳房结块,乳腺炎。内服煎汤6~9克&金橘露性温,味甘、辛、微苦。有舒肝理气,化痰和中的功能。治气滞胃痛,食积呕吐,咳嗽痰多。内服炖温20~60ml。
[备注]同属植物金弹和金柑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金桔.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