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柚木
[拼音]you mu
[药名]紫柚木
[学名]Tectona grandis L. f.
[基源]为马鞭草科柚木属柚木的茎叶。
[采制]春、夏、秋均可采收,切碎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潮湿疏林中。
[性味]性微温,味苦、微辛。
[功能]和中止呕,祛风止痒。
[主治]恶心,呕吐,风疹瘙痒。
[用法]内服煎汤15~20克,或研末。外用煎洗。
[考证]中华本草。
柚木.jpg
 
[植物]苦郎树 ☆
[拼音]ku lang shu
[药名]水胡满
[别名]许树,见水生,假茉莉
[基源]为马鞭草科大青属苦郎树的嫩枝叶。
[学名]Clerodendron inerme ( L. ) Gaertn.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海岸沙滩、路边和坡地杂草丛中。
[性味]性寒,味苦、辛,有小毒。
[归经]心经,肾经,肝经。
[功能]祛瘀止血,燥湿杀虫。
[主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内伤吐血,外伤出血,痔癣疥癞,湿疹瘙痒。
[用法]内服捣汁饮。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煎汤熏洗。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
[应用]①肝脾肿大:苦郎树根(去表皮)15克,水煎服。②皮肤湿疹:鲜苦郎树适量,捣烂外敷患处。③跌打瘀肿,腰扭伤:水胡满叶适量捣烂,加酒适量,煮后温敷患处。④外伤出血:水胡满叶晒干为末,撒伤口。⑤疮疥癣癞,湿毒:水胡满叶浓煎,浸洗患处。⑥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流感:水胡满根30~90克,慢火煎,内服。
[附注]苦郎树的根亦供药用,习称水胡满根。性寒,味苦,气臭,有小毒。归肺经,三焦经,肝经。有清热消肿,散瘀逐湿的功能。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肢软乏力,流感,疟疾,胃痛,肝炎,肝脾肿大,跌打肿痛。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饮。外用捣敷或煎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
苦郎树.jpg
 
[植物]龙吐珠
[拼音]long tu zhu
[药名]九龙吐珠
[别名]白萼赫桐,龙珠草
[基源]为马鞭草科大青属龙吐珠的叶或全株。
[学名]Cblerodendrum thomsonae Balf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或花圃。
[性味]性平,味淡。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解毒。
[主治]慢性中耳炎,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
[应用]①产后下血腹痛:鲜九龙吐珠60克,放锅内喷酒炒制,再喷再炒至微焦为度,合食米1把煎汤服。②蛇虫咬伤:九龙吐珠干品4两,浸酒20两,2星期后可用。凡用取药抹伤口,并将此酒内服1小杯。③中耳炎:成人每次用叶12~13片,小儿7~8片,加冬瓜糖,水煎服,连服3~4天。
[备注]同属植物红花龙吐珠亦同等入药。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
龙吐珠.jpg
 
[植物]马缨丹 ☆
[拼音]ma ying dan
[药名]五色梅花
[别名]山大丹,大红绣球,如意花
[基源]为马鞭草科马缨丹属马缨丹的花。
[学名]Lantana camara 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野生于村落旁或栽培于庭院。
[性味]性凉,味甘、淡。
[归经]肺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凉解毒,活血止血,润肺止咳,解暑热。
[主治]肺痨吐血,伤暑头痛,腹痛吐泻,阴痒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6~9克。外用煎洗。
[禁忌]体弱者及孕妇禁服。
[注意]本品有小毒,内服不宜过量。
[应用]①皮炎,湿疹瘙痒:五色梅新鲜枝叶煎水外洗。②感冒风热:五色梅叶30克,山芝麻15克,水煎日分2次服。③跌打扭伤:五色梅鲜花或鲜叶捣烂外敷。④手脚痛风:五色梅鲜根9~18克,青壳鸭蛋1枚,水酒各半,炖1小时服。⑤风火牙痛:五色梅根、石膏各30克,煎水含漱,咽下少许。⑥流感,感冒,腮腺炎,高热不退:五色梅鲜根60~120克,水煎服。⑦暑天头痛:五色梅鲜根30~60克,水煎服。⑧腹痛吐泻:鲜五色梅花10~15朵水炖,调食盐少许服。⑨小儿嗜睡:五色梅花9克,葵花6克,水煎服。⑩湿疹:五色梅干花研末3克,开水送服。外用鲜茎叶煎汤洗浴。
[附注]马缨丹的根,叶或嫩枝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五色梅根,五色梅叶&五色梅根性寒,味苦。归肝经,肾经,膀胱经。有清热泻火,解毒散结的功能。治感冒发热,伤暑头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风湿痹痛,瘰疬痰核。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外用煎水含漱&五色梅叶性凉,味苦、辛。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功能。治痈肿毒疮,湿疹,疥癣,皮炎,跌打损伤。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冲酒。外用煎洗、捣敷或绞汁涂。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马缨丹.jpg
 
[植物]单叶蔓荆
[拼音]dan ye man jing
[药名]蔓荆子
[别名]白背杨,白步荆,白背木耳
[基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单叶蔓荆带宿萼的果实。
[学名]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锅内炒至焦黄色后晒干。
[生境]生于海边、湖畔或沙滩等地。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归经]膀胱经,肝经,胃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主治]风热感冒,头晕目眩,头痛,目赤多泪,齿龈肿痛,目暗不明,关节疼痛拘挛。
[用法]内服煎汤6~9克,或浸酒。
[禁忌]胃虚者慎服蔓荆子。
[注意]蔓荆子恶乌头、石膏。
[应用]①偏热型的高血压头痛:蔓荆子、菊花各9克,薄荷、白芷各6克,钩藤12克,水煎服。②老年体虚引起的手脚抽搐:蔓荆子9克,水煎服。③目痛流泪、涩胀羞明:蔓荆子9克,荆芥、白蒺藜各6克,柴胡、防风各3克,甘草1.5克,水煎服。
[附注]单叶蔓荆的枝叶亦供药用,习称蔓荆子叶。性微寒,味苦、辛。有消肿止痛的功能。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内服煎汤3~9克,或捣汁冲酒饮。外用捣敷。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单叶蔓荆.jpg
 
[植物]假连翘 ☆
[拼音]jia lian qiao
[药名]假连翘
[别名]假连翅,番仔刺,篱笆树
[基源]为马鞭草科假连翘属假连翘的果实。
[学名]Duranta repens L.
[采制]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栽培做绿篱用。
[性味]性温,味甘、微辛,有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截疟,活血止痛。
[主治]疟疾,跌打伤痛。
[用法]内服煎汤14~20粒,或研末。外用捣敷。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假连翅果实15~20粒,于发作前2小时,用开水送服。②跌打胸痛:假连翅果实15克捣烂,用热酒冲服。③痈肿初起:假连翘鲜叶和红糖捣烂外敷。④重底(脚底挫伤瘀血或脓肿):假连翘鲜叶适量,红糖15克,捣烂加热湿敷。
[附注]假连翘的叶亦供药用,习称假连翘叶。性温,味甘、微辛,有小毒。归心经,肺经。有散瘀,解毒的功能。治跌打瘀肿,痈肿。外用捣敷。
[备注]同属植物金边假连翘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假连翘.jpg
 
[植物]豆腐柴
[拼音]dou fu chai
[药名]腐婢
[别名]臭黄荆,观音柴,土黄芪
[基源]为马鞭草科豆腐柴属豆腐柴的茎叶。
[学名]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采制]春、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林缘。
[性味]性寒,味苦、微辛。
[归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疟疾,泄泻,痢疾,醉酒头痛,痈肿疔疮,丹毒,蛇虫咬伤,创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应用]①疟疾:腐婢叶9~15克。开水冲泡,于疟发前两小时预服。②痢疾:腐婢茎叶15克,海金沙藤15克。水煎,去渣,用红糖或白糖调服。③肝火头痛,烫伤:腐婢茎叶21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④肿毒:腐婢叶,晒干,研末,黄醋调敷。⑤刀斧创伤:新鲜腐婢叶,捣烂如泥,敷于伤处,能止血止痛。⑥痈,疔:腐婢鲜叶加红糖捣烂外敷可治痈。鲜叶捣烂调蜜外敷可治疔。⑦毒蛇咬伤:腐婢鲜叶,马兰小根,星宿菜鲜根各30克。同捣烂加些百草霜(锅底灰)调匀敷枕骨处及伤口。⑧跌打损伤:腐婢鲜根皮60克。煎水兑酒服。⑨风火牙痛:腐婢鲜根60克,水煎服。⑩烧伤:腐婢根皮或叶,晒干研成极细末,菜油调搽,每天1~2次。
[附注]豆腐柴的根亦供药用,习称腐婢根。性寒,味苦。归脾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疟疾,小儿夏季热,风湿痹痛,风火牙痛,跌打损伤,水火烫伤。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
豆腐柴.jpg
 
[植物]兰香草
[拼音]lan xiang cao
[药名]兰香草
[别名]莸,山薄荷,独脚球
[基源]为马鞭草科莸属兰香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学名]Caryopteris incana ( Thunb. ) Miq.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较干旱的山坡、荒地或路旁。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祛风除湿,止咳散瘀。
[主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湿疹,疮肿。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煎洗。
[应用]①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兰香草9~15克,水煎服。②跌打肿痛:鲜兰香草捣烂外敷。③湿疹,皮肤瘙痒:鲜兰香草捣汁外涂或煎水洗患处。④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兰香草根6~9克,水煎服。⑤感冒头痛,咽喉痛:兰香草15克,白英9克,水煎服。⑥疖肿:鲜兰香草捣烂敷患处。⑦气滞胃痛:兰香草30克,水煎服。⑧产后瘀痛,跌打:兰香草、黑老虎。煎汤或浸酒服。⑨百日咳:兰香草煎服,1~3岁30克,3~5岁45克,5岁以上递增。观察330例,均愈,有的服3剂,临床症状即消失。
[考证]中药大辞典。
兰香草.jpg
 
[植物]过江藤
[拼音]guo jiang teng
[药名]蓬莱草
[别名]苦舌草,旺梨草,雷公锤草
[基源]为马鞭草科过江藤属过江藤的全草。
[学名]Phyla nodiflora ( I. ) Greene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300~1880m的山坡平地或河滩等湿润处。
[性味]性凉,味微苦。
[归经]肺经,心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咽喉肿痛,牙疳,泄泻,痢疾,痈疽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
[用法]内服煎汤鲜品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咽喉红肿,单双喉蛾:鲜蓬莱草每次30克,捣汁内服,症重者次日再服。②痈疽肿毒:鲜蓬莱草合饭粒捣敷患处。③疯狗咬伤:鲜蓬莱草60克,捣烂绞汁泡酒服,渣敷患处,以伤愈为度。④牙疳:鲜蓬莱草60克,鸭蛋一个,水炖服。⑤口角疔:鲜蓬莱草加乌糖少许,捣烂外敷。⑥带状疱疹:鲜蓬莱草捣烂取汁,调些雄黄末敷患处。⑦痢疾:鲜蓬莱草120克,水煎服。或捣烂绞汁,调糖或蜜温服。
[考证]中华本草。
过江藤.jpg
 
[植物]假马鞭
[拼音]jia ma bian
[药名]玉龙鞭
[别名]假败酱,玉郎鞭,大兰草
[基源]为马鞭草科假马鞭属假马鞭的全草及根。
[学名]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 ( L. ) vahl
[采制]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全草切段,根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山谷阴湿处草丛中。
[性味]性微寒,味甘、微苦。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热淋,石淋,白浊,白带,风湿骨痛,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牙龈炎,胆囊炎,痈疖,痔疮,跌打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鲜品捣敷。
[应用]①跌打肿痛:玉龙鞭、白花草、石仙桃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②大疮肿痛:玉龙鞭3两,土牛膝2两,雾水葛2两,共捣烂,敷患处。以溃破流脓者,加红糖少许调敷。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假马鞭.jpg
 
[植物]马鞭草
[拼音]ma bian cao
[药名]马鞭草
[别名]铁马鞭,马板草,蜻蜓饭
[基源]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马鞭草的地上部分。
[学名]Verbena officinalis L.
[采制]6~8月份开花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或村边荒地上。
[性味]性凉,味苦。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禁忌]孕妇慎服。
[应用]①经闭:马鞭草150克,红糖15克,黄酒120克,炖服。②哮喘:马鞭草50克,豆腐100克,开水炖服。③湿疹,皮炎:马鞭草适量,煎水外洗,并涂敷患处。④跌打损伤:鲜马鞭草适量,捣敷患处。⑤痢疾:马鞭草60克,土牛七15克,水煎服。日1剂,一般服2~5剂。⑥乳痈肿痛:马鞭草1握,酒1碗,生姜1块,捣汁服,渣敷患处。⑦牙周炎,牙髓炎,牙槽脓肿:马鞭草30克,切碎晒干,水煎服,日1剂。⑧咽喉肿痛:马鞭草茎叶取汁,加人乳适量,调匀含咽。⑨黄疸:马鞭草60克,水煎调糖服。肝肿痛者加山楂根或山楂9克。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马鞭草.jpg
 
[植物]吊灯扶桑
[拼音]diao deng fu sang
[药名]吊灯花
[别名]灯笼花,拱手花篮,五凤花
[基源]为锦葵科木槿属吊灯扶桑的根。
[学名]Hibiscus schizoptalus ( Mast. ) Hook. f.
[采制]秋后或冬季采挖,洗去泥沙,切片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或花圃供观赏。
[性味]性凉,味辛。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消食行滞。
[主治]食积。
[用法]内服煎汤5~15克。
[附注]吊灯扶桑的叶亦供药用,习称吊灯花叶。性凉,味辛。有拔毒生肌的功能。治腋疮,肿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
吊灯扶桑.jpg
 
[植物]金铃花
[拼音]jin ling hua
[药名]金铃花
[别名]灯笼花,金棒花
[基源]为锦葵科苘麻属金铃花的叶或花。
[学名]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
[采制]叶随用随采,花于夏季开花期采收,鲜用。
[生境]常见栽培。
[功能]活血祛瘀,疏筋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
[考证]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金铃花.jpg
 
[植物]垂花悬铃花
[拼音]chui hua xuan ling hua
[药名]垂花悬铃花
[别名]大红袍,卷瓣朱槿
[基源]为锦葵科悬铃花属垂花悬铃花的根、皮或叶。
[学名]Malvaviscus arboreus Cav. var. penduliflocus ( DC. ) Schery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通常鲜用。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肝经。
[功能]拔毒消肿。
[主治]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牙疳,口疮,下疳。
[用法]内服煎汤3~9克。外用硏末调敷。
[考证]新华本草纲要。
垂花悬铃花.jpg
 
[植物]木芙蓉
[拼音]mu fu rong
[药名]芙蓉叶
[别名]芙蓉,醉酒芙蓉,三变花
[基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木芙蓉的叶。
[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L.
[采制]夏、秋采收,阴干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或花圃。
[性味]性凉,味苦、辛。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肺凉血,解毒消肿。
[主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①虚寒患者及孕妇忌服芙蓉花。②孕妇禁用芙蓉根和芙蓉叶。
[应用]①月经不止: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6克,米汤送下。②偏坠作痛:芙蓉叶、黄蘖各6克,共研为末,以木鳖子仁1个磨醋调涂阴囊其痛自止。③痈疽肿毒:芙蓉叶(研末)、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匀涂患处四围。④头上癞疮:芙蓉根皮研末,香油调涂。涂前以松毛、柳枝煎汤,洗净患处。⑤一切疮肿:芙蓉叶、菊花叶同煎,频频熏洗。⑥水火烫伤:芙蓉花研末,调油敷涂,有奇效。
[附注]木芙蓉的根或根皮,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芙蓉根,芙蓉花&芙蓉根性凉,味辛、微苦。归心经,肝经,肺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治痈疽肿毒初起,臁疮,目赤肿痛,肺痈,咳喘,赤白痢疾,妇人白带,肾盂肾炎。内服煎汤30~6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芙蓉花性凉,味辛、微苦。归心经,肝经,肺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的功能。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木芙蓉.jpg
 
[植物]重瓣木槿
[拼音]chong ban mu jin
[药名]木槿花
[别名]大碗花,佛桑花,鸡肉花
[基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木槿或重瓣木槿的花。
[学名]Hibiscus syriacus L.
[采制]夏秋花初开时采收,摊开,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或花圃供观赏。
[性味]性凉,味苦、甘。
[归经]脾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治]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肺热咳嗽,咳血,白带,痈肿疮疖,烫伤。
[用法]内服煎汤3~9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
[禁忌]①脾胃虚弱者慎用。②无湿热者不宜服木槿皮。
[应用]①赤白痢:木槿花30克(小儿减半),水煎,兑白蜜0.9克服。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忌食酸冷食物。②吐血,下血,赤白痢疾:木槿花9~13朵,酌加开水和冰糖炖半小时,饭前服,日服2次。③妇人白带:㈠木槿花6克,为末,人乳拌,饭上蒸熟食之。㈡鲜木槿根30~60克,装入约1斤重的公鸡腹内(去肠杂并洗净),酌加开水炖2小时,饭前分2~3次吃完鸡肉和汁。④痈疮疖肿:鲜木槿花适量,甜酒少许,捣烂外敷。⑤消渴:木槿根30~60克,水煎代茶常服。⑥痔疮肿痛:木槿根煎汤,先熏后洗。⑦水肿:鲜木槿根30克,灯心草30克,水煎,食前服,日服2次。⑧癣疮:川槿皮(木槿皮)煎,入肥皂浸水,频频擦患处。⑨疔疮疖肿:木槿鲜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⑩黄水疮:木槿子烧存性,调猪骨髓涂搽。
[附注]木槿的根,根皮或茎皮,叶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木槿根,木槿皮,木槿叶和木槿子&木槿根性凉,味甘。归肺经,肾经,大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能。治咳嗽,肺痈,肠痈,肠风泻血,痔疮肿痛,白带,疥癣。内服煎汤15~25克,鲜根50~100克。外用煎水熏洗&木槿皮性微寒,味苦、辛。归脾经,肺经,胃经,肝经,心经,大肠经。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功能。治湿热泻痢,肠风泻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皮肤疥癣,阴囊湿疹。内服煎汤3~9克。外用煎水熏洗或酒浸搽&木槿叶性寒,味苦。归心经,胃经,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赤白痢疾,肠风,痈肿疮毒。内服煎汤3~9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木槿子性寒,味甘。归心经,肝经,肺经。有清肺化痰,止头痛,解毒的功能。治痰喘咳嗽,支气管炎,偏正头痛,黄水疮,湿疹。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水熏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重瓣木槿.jpg
 
[植物]重瓣朱槿
[拼音]chong ban zhu jin
[药名]扶桑花
[别名]扶桑,赤槿,大红花
[基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朱槿或重瓣朱槿的花。
[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采制]花半开时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或花圃供观赏。
[性味]性平,味甘、淡。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肺凉血,化湿解毒。
[主治]肺热咳嗽,咯血,鼻衄,崩漏,白带,痢疾,赤白浊,痈肿疮毒。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痈疽,腮肿:扶桑花或叶,同芙蓉叶、牛蒡叶、白蜜研膏敷。②红崩:扶桑根、红鸡冠花共煎。
[附注]朱槿的根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扶桑根和扶桑叶&扶桑根性平,味甘、涩。归肝经,脾经,肺经。有调经,利湿,解毒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白带,崩漏,白浊,痈疮肿毒,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内服煎汤15~30克&扶桑叶性平,味甘、淡。归心经,肝经。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能。治白带,淋症,疔疮肿毒,腮腺炎,乳腺炎,淋巴结炎。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重瓣朱槿.jpg
 
[植物]箭叶秋葵
[拼音]jian ye qiu kui
[药名]五指山参
[别名]红花马宁,山芙蓉,野芙蓉
[基源]为锦葵科秋葵属箭叶秋葵的根。
[学名]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 Kurz ) Merr.
[采制]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淡。
[归经]胃经,肾经。
[功能]滋阴润肺,和胃。
[主治]肺燥咳嗽,肺痨,胃痛,疳积,神经衰弱。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
[应用]①痈疮肿毒:五指山参鲜叶捣烂或干叶研粉,调红糖敷患处。
[附注]五指山参的叶亦供药用,习称五指山参叶。性平,味微甘。有解毒排脓的功能。治痈疮肿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
箭叶秋葵.jpg
 
[植物]玫瑰茄
[拼音]mei gui qie
[药名]玫瑰茄
[别名]红金梅,洛神葵,洛济葵
[基源]为锦葵科木槿属玫瑰茄的花萼。
[学名]Hibicus sabdariffa L.
[采制]11月中下旬,叶黄籽黑时,将果枝剪下,摘取花萼连同果实,晒一天,待缩水后脱出花萼,置干净草席或竹箩上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凉,味酸。
[归经]肾经。
[功能]敛肺止咳,降血压,解酒。
[主治]肺虚咳嗽,高血压,醉酒。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开水泡。
[附注]玫瑰茄的根和种子亦供药用。有利尿,强壮的功能。
[考证]中华本草。
玫瑰茄.jpg
 
[植物]黄葵
[拼音]huang kui
[药名]黄葵
[别名]黄花蜀葵,麝香秋葵
[基源]为锦葵科秋葵属黄葵的全株。
[学名]Abelmoschus moschatus Medic.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微甘。
[归经]心经,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下乳通便。
[主治]高热不退,肺热咳嗽,痢疾,大便秘结,产后乳汁不通,骨折,痈疮脓肿,无名肿毒,水火烫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
黄葵.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