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跪求在世华佗,11年胃胀、嗳气久治不愈!

楼上大多未细看楼主发病过程:是在一次打牌中,突然感觉象心脏骤停不敢呼吸,而后出现的胀气一直至今。
因此对此病症往饮食上去找原因是有些南辕北辙了。
打牌时会发生什么?一是久坐不动,一是全神贯注而且紧张,一是思虑过度等,当时可能是气结痰凝导致感觉心脏骤停,气结化火或者说肝火郁结导致胃炎溃疡等,气结于胸而不降。
 
楼主可试试揉膻中,以及丹田,持续一段时间看看是否有改善?
 
《摄养枕中方》唐·孙思邈.jpg


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於一日,为益既广,为患亦深。.jpg


而或者以病至之日便为得病之初,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jpg
 
在朋友家吃饭,大吃大喝后打牌而发病。众所周知,饭后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如果此时再遇到输钱,肝气不疏,血液回路受阻。这既会加重心脏负担,也使消化系统持续供血不足,进而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使其本来就有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更加严重。消化功能严重不好,加上生活习惯不良,比如运动少、熬夜多、过食精细肥甘,那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老师,这几天因家中琐事,没及时回复您,望谅解!
之前服用的旋覆代赭汤类原方、加减、加味,还有其它有代赭石的方剂,都对我免疫一样;有的服用后,还会引起身体其它不适。
服用多了反而有干扰,我指单独服用代赭石,再反馈一下感受

或者暂时忽略这个问题,看看身体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果有,先把其他问题解决再说,也许到时这个问题不治而愈
 
长期腹胀,面色黄暗,舌苔黄腻,腋下汗多,当是长期胃寒肠热所致,可用乌梅丸加减。
 
最后编辑:
水气互结
一个建议方供参考:
柴胡12克 白芍12克,枳实30克,枳壳20克,桂枝6克,
肉桂2克,茯苓15克,炒白术18克,生甘草3克,黄芩12克
木香3克,陈皮9克,三棱8克,郁金5克,元胡3克
川楝子12克,川芎3克,酒大黄12克,厚朴12克,生姜2片
一剂试效
药材务必保证质量,建议同仁堂
 
善诊者,察色按脉,首辨阴阳,若不明寒热寒虚实表里,仅依个别症状,相对须臾,便处汤药,鲜有不误者。医者执疑难试药一说,患者则病急乱投医,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当今之中医界,理论模型众多,诊断标准不一,更有别出心裁,自己发明发挥者,医者尚茫然不知所已,更何论病患。感慨而已,幸勿介意。
 
长期腹胀,面色黄暗,舌苔黄腻,腋下汗多,当是长期胃寒肠热所致,可用乌梅丸加减。
你先仔细看看前面的帖子吧,有他的用药历史,他好像用过乌梅丸,无效。
 
同样的方子,不同医生的使用,效果是不同的,这里面有方子的加减和使用方法的问题。同样用一个麻黄汤,同样一个风寒表实的病,同一个病人,前面的医生用了无效,后面的医生用了有效,不是病错,也不是方子错,是对方子的运用掌控不到位。类似的例子很多,同是心下痞硬,噫气频频,前医用旋覆代赭汤原方无效,吴櫂仙老先生用原方却一剂而愈,问题就在对方子运用的掌握上。
 
最后编辑:
从前到后看了一遍,只从楼主的主诉来看,似乎就是肝气犯胃,属于实证。但是,从所述脉象上看,细,弦,还有沉弱无力的说法,那么似乎又是虚症。特别是楼主说用过安神补脑液,其中有鹿茸,干姜,淫羊藿,制首乌等,如果是实热证,应当助热而加重,结果初服反倒减轻,继服只是无效,也没有引起不适。凡是服用柴胡,陈皮等疏肝理气之品的,都有加重。所以,似乎应该转变思路,从温补入手。病多有假象。
 
《内经》说:“胃中寒,则腹胀”,又说:“肠中热,则出黄如糜”,又说:“胃中寒,肠中热,则胀且泄。”患者长期腹胀,是胃寒所致;面色黄暗,是胃肠功能失调引发长期营养不良所致;腋下多汗,是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里热所致;舌质红时有黄腻也是肠热所致;至于大鱼际,在手掌是属于胃肠部,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轻微的胃寒肠热,当用半夏泻心汤类,长期严重的胃寒肠热,则当用乌梅丸加减,胃寒重者重用干姜,肠热重者重用连柏,四肢冷者用桂附细辛,否则去之,方药之用,岂是简单试用可以说明问题的。
 
最后编辑:
从前到后看了一遍,只从楼主的主诉来看,似乎就是肝气犯胃,属于实证。但是,从所述脉象上看,细,弦,还有沉弱无力的说法,那么似乎又是虚症。特别是楼主说用过安神补脑液,其中有鹿茸,干姜,淫羊藿,制首乌等,如果是实热证,应当助热而加重,结果初服反倒减轻,继服只是无效,也没有引起不适。凡是服用柴胡,陈皮等疏肝理气之品的,都有加重。所以,似乎应该转变思路,从温补入手。病多有假象。
为何初服略减,继服无效?你认为是药量太小,杯水车薪所致?非也,人体很敏感的,药物不是食物,因为它靠的是四气五味发挥作用,而不是所谓的有效成分。一旦用药,若有效,脉象会马上有变化。不是看症状来判断。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因为邪众我寡,难以快速攻下;有的是因为身体本身太虚弱了,药物本身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当能量不够的时候,多余的东西就补不进去了;还有的是因为脏腑之间的错杂制约,需要解开其中一些地方,才能显现正确的源头,在解开之前看到的全都是假象……中医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的。
 
根据病人述说口唇干燥脱皮有血瘀热也还不如厚补七物汤(行气补脾消满并泄热逐瘀)合栀子汤
从楼主的文字来看,有一定学历,懂一些中医知识,而且有正确的思维逻辑分析能力。这样来看,不应该会辨别不清对错。可能是顾及别人的面子,不好当面批驳。但我忍不住说句可能会得罪人的话——从舌象以及脉象、楼主用药后效果来看,楼主体内是有热的,而且这个热不轻。身体胀气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救,类似内热而喘。况素喜冷饮,岂非救火之态?加之嗜好抽烟,燥热入肺,逆传于肝,肝动血热而痔疮是必然的。

观楼主指甲月牙痕少,色暗。活血化瘀不可用,否则加重胀气。凡是用辛温升散之药(也不可用逍遥散一类),必然加重病情。不能用太阴病思维和太阳病思维来治疗,因为这个病已经到了半表半里接近里的地步了。楼主体质素来好,所以病未加重,只是症状很烦人。往往症状激烈的,病反倒不那么危险而且(只要找准方向就)容易治疗;反过来则危险,且即便找准方向,治起来还挺复杂。

辅行诀里面提到,治胸腹支满,心中跳动不安者方:黄连 黄芩 大黄(各三两),舌象应该会热象减弱。若胀气不减,应从肝胆入手,可考虑清肝利胆胶囊和消炎利胆片(只是暂时治标)。很多病不能看西医病名或者表面症状,而是表现的出来病势。

以上为建议,请认真考虑后定夺。
舌中心苔色隐隐现黑色。
根本就不是单纯的气的问题,胃热中满痰阻。
  楼主一直没说他每天吃些什么、饮食是否过量的问题,但就基于现代人饮食的平均水平,以及肝气郁结人群的食欲和食量大于正常人群的规律来推断,长期大便稀溏但体重并不下降,应该是有饮食过量问题的。

  如果属于以脾虚为主而导致的长期便溏,则必然有{食少纳差、体重减轻、舌胖齿痕},而楼主这三点都不明显。
  

楼上大多未细看楼主发病过程:是在一次打牌中,突然感觉象心脏骤停不敢呼吸,而后出现的胀气一直至今。
因此对此病症往饮食上去找原因是有些南辕北辙了。
打牌时会发生什么?一是久坐不动,一是全神贯注而且紧张,一是思虑过度等,当时可能是气结痰凝导致感觉心脏骤停,气结化火或者说肝火郁结导致胃炎溃疡等,气结于胸而不降。
改变习惯,病去一半。不变习惯,神医难办!
服用多了反而有干扰,我指单独服用代赭石,再反馈一下感受

或者暂时忽略这个问题,看看身体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果有,先把其他问题解决再说,也许到时这个问题不治而愈
从前到后看了一遍,只从楼主的主诉来看,似乎就是肝气犯胃,属于实证。但是,从所述脉象上看,细,弦,还有沉弱无力的说法,那么似乎又是虚症。特别是楼主说用过安神补脑液,其中有鹿茸,干姜,淫羊藿,制首乌等,如果是实热证,应当助热而加重,结果初服反倒减轻,继服只是无效,也没有引起不适。凡是服用柴胡,陈皮等疏肝理气之品的,都有加重。所以,似乎应该转变思路,从温补入手。病多有假象。
《内经》说:“胃中寒,则腹胀”,又说:“肠中热,则出黄如糜”,又说:“胃中寒,肠中热,则胀且泄。”患者长期腹胀,是胃寒所致;面色黄暗,是胃肠功能失调引发长期营养不良所致;腋下多汗,是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里热所致;舌质红时有黄腻也是肠热所致;至于大鱼际,在手掌是属于胃肠部,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轻微的胃寒肠热,当用半夏泻心汤类,长期严重的胃寒肠热,则当用乌梅丸加减,胃寒重者重用干姜,肠热重者重用连柏,四肢冷者用桂附细辛,否则去之,方药之用,岂是简单试用可以说明问题的。
老师,您们好,非常感谢您们给予我病症的关注,同时给我提出这么多宝贵的指导思路,这段时间病痛的折磨致心态差些,心也累,所以没有上网浏览贵论坛,也没及时给您们回复,望见谅!

我现在情况: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每天都在反复试药,效果也不尽人意。之前一位老师说过艾灸能治大病,之前也试灸过足三里和三阴交,但灸后会加重胀气并感觉身体有热出不来的情况,我今天又查些资料后试着艾灸中脘、关元、大横、膻中、内关、足三里,灸了2柱(约30分钟),没想到灸后效果很明显,今一天胀气都很轻,之前想着艾灸,对寒证很适合,我表露的是热证,没想到灸后,对我效果还这么明显,后期效果如何,我再向老师们告知。
另您们给予我的指导思路和方法,让我受益很多,我会综合我的情况试着尝试,然后再向您们反馈,在此,再次感谢您们的帮助!
 
最后编辑:
老师,您们好,非常感谢您们给予我病症的关注,同时给我提出这么多宝贵的指导思路,这段时间病痛的折磨致心态差些,心也累,所以没有上网浏览贵论坛,也没及时给您们回复,望见谅!

我现在情况: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每天都在反复试药,效果也不尽人意。之前一位老师说过艾灸能治大病,之前也试灸过足三里和三阴交,但灸后会加重胀气并感觉身体有热出不来的情况,我今天又查些资料后试着艾灸中脘、关元、大横、膻中、内关、足三里,灸了2柱(约30分钟),没想到灸后效果很明显,今一天胀气都很轻,之前想着艾灸,对寒证很适合,我表露的是热证,没想到灸后,对我效果还这么明显,后期效果如何,我再向老师们告知。
另您们给予我的指导思路和方法,让我受益很多,我会综合我的情况试着尝试,然后再向您们反馈,在此,再次感谢您们的帮助!
我以为你不来了呢,所以还有一些思考就懒得发了。你艾灸能够减轻,也证明我前面的推断是合理的。肝属厥阴,内寄少阳,主气血的疏布,一旦被郁,这股能量散不出去,就容易化火。按照叶天士的说法:“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肝藏厥气,乘胃入膈”,所以肝火最易横犯胃土,造成胃气不降,进而胸闷短气。但是,病标虽是肝火,造成肝郁的本质原因却可以是寒。所谓“火郁发之”,看你手掌红,也是气血瘀滞之象。如果用汤药的话,最恰当的,你应该考虑桂枝剂。不过,看你前面的叙述,你因为觉得桂枝辛温,反倒有意避开了。张锡纯有一个医案,也是用桂枝治愈一个胸闷短气的妇女,跟你的情况在病理上应该一样。另外,你可以参照一下乌梅丸,虽然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热证,但是于连柏之外,还是要用附子,干姜,细辛,桂枝,当归等热药,道理是一样的。
 
最后编辑:
我以为你不来了呢,所以还有一些思考就懒得发了。你艾灸能够减轻,也证明我前面的推断是合理的。肝属厥阴,内寄少阳,主气血的疏布,一旦被郁,这股能量散不出去,就容易化火。按照叶天士的说法:“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肝藏厥气,乘胃入膈”,所以肝火最易横犯胃土,造成胃气不降,进而胸闷短气。但是,病标虽是肝火,造成肝郁的本质原因却可以是寒。所谓“火郁发之”,看你手掌红,也是气血瘀滞之象。如果用汤药的话,最恰当的,你应该考虑桂枝剂。不过,看你前面的叙述,你因为觉得桂枝辛温,反倒有意避开了。张锡纯有一个医案,也是用桂枝治愈一个胸闷短气的妇女,跟你的情况在病理上应该一样。另外,你可以参照一下乌梅丸,虽然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热证,但是于连柏之外,还是要用附子,干姜,细辛,桂枝,当归等热药,道理是一样的。
楼主前面还用过一个方子,麦冬,生地,玉竹,沙参,川楝子,白芍,郁金等,那是刘渡舟创制的益胃和肝汤,专为阴虚型的肝胃不和而设。楼主用后加重,如果病本为阳虚,这种甘寒柔润的方子,用后加重,当在情理之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