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什么是元气

再来说一下什么叫“神”。显然,神不是物质,死人身上是找不到神的。但是,神对于生命又是不可或缺的。
《内经》关于神,主要有四条言论:
“两精相博谓之神”;
“气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也”;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综合以上四点,“神”就是整体生命整合机制(程序)。
这个整合机制,也即一种程序,它来自细胞的DNA模版,也即“精”里面的东西,所以“两精相博谓之神”,系指父系与母系的两种模版参照在一起,运行为当今的生命整合程序。
那么,这种整合程序仅仅是整合单个细胞吗?不是。在完整的生命里,单个细胞叫做“精”,因此单个细胞所制造的酶类和代谢产物,叫做“精气”;显然,作为精气,每个细胞各不相同。但这些物质吸收进入整体血液之后,并不是一种大杂脍,而是被整合为具有标准配比可以流通全身的液体,才叫血。换言之,在整体整合机制作用下,比例恰到好处的精气集合,才叫“血”。因此,“气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
而这个整体整合机制的运行,不仅使血,也使机体各方面恰到好处,便是“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最主要就是整体上的调节,对内调节,便为“内神”;对外调节,即整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便为“外神”。人们常常关注外神的表现,却大为忽略了内神的存在!
最后,生命还有一样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始终保持低熵的能量体系”。这就一定需要不断进食,所以,“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同时也要不断排泄糟粕。关于这点,《内经》之外的古籍还有一条重要结论:“至而圣者为神,返而归者为鬼。”水谷精微,属于至而圣者,所以为神;而人体排泄糟粕之处,肛门称为“魄门”,汗孔称为“鬼门”,便是此理,返而归者为鬼。所谓“迎神驱鬼”,不是什么迷信,而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医已经没落,希望这段文字,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zy41.jpg
 
中医中很多不同名概念,其实都只是气血的别称。真正核心的物质是气血,而气与血其实也是同一种物质,血液。
人能活,是血液在流动。所谓气,因血液中有肺所吸入的氧气,本质还是血,无非气是在阳分,从肺始,至阴终。行于阴脉的才叫血。
对。中医其实治的是血液。保证它有秩序的流动。基本上中医上所有的病都是血液引起的。但与西医不同的是它不讲成分,而只讲最本物理变化,满与虚。脉堵则血液必波动,产生额外的压力,而压力进一歩损伤人体组织与脉。
 
甚至,邪气也是血液,天之六气接触人体变为经风。针中脉则邪气出,针扎了血管,血流出来,是这条脉中的血太多了聚集有了压力,这种脉中的血液失去了流动性,不能运输养分了。急疾之脉邪气也,徐徐之脉谷气也。只有静脉的回流大于动脉的供应,养分才会被完全吸收,如果是动脉端大,则血被累积,新鲜的血液就进不来。这是死血,黑血。头晕,常说是缺氧,怎么缺的,怎么供应不上的,是上冲于头的血液压力太大了,不是压力不够。
血液贵在流动通畅,而脉者,血之府也。
 
所谓神,指的是心脏输出的一手新鲜血液,人体各个组织皆赖神气所养。三百六十五节,神气游行之所。心藏神,不是什么心脏里藏着人的意识思维。
 
精气,水谷之精微,胃中饮食,其精微,输于脾脉,至肺,合入天气(氧),到心。在前几楼我已经讲过,肾吸收掉多余的气血以不使气血过满,当然这多余的气血中自然有水谷的精微,多余的水份另开一口从尿排出,多余的精从吸收复奉于阳,这叫藏精。这个重吸收还有一个稳定血中养份浓度的功能,自来脾胃的精是消化-点来-点,非连续性,而肾的重收恰恰可以迷补这个缺点。
来自脾胃的精与肾重吸收的精共同组成了心脏的神气。
所谓,精气神。先水谷精微至肺合入氧至心就是神气,则神明!
 
最后编辑:
如果你们要说什么,黄帝内经中藏着什么宇宙奥秘,甚至古人懂什么细胞,什么成分。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古人运用的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但往往这种最基本的东西都被现今的我们忽略。
当然古人是不知道氧气的。但古人知道人要呼吸空气。内经说,五脏十二皆通乎天气,
 
最后编辑:
这个贴子及跟贴的内容,很有意义,读了很有启发。

现在搞中医的人,多不谈基础理论,以为那是虚的,不如临床经验有用。其实,目前中医的缺陷,恰恰是基础理论架构薄弱,因而没能使中医成为一门可以“驾一驭万”的强势学问。

希望经常能在这里读到一些探讨《内经》的文章。谢谢!
 
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总根。作为总根必定是阴阳平衡着的。元气之阴名曰真阴,元气之阳名曰元阳。真阴与元阳必须平衡,如果真阴与元阳失去平衡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总体上失去了平衡。元气分化出来很多种类不同的气,这样的气就往往不是阴阳平衡的。譬如荣气为阴气,卫气为阳气。宗气也是偏于阳气。藏府之气各不相同,有的偏阳,有的偏阴。心气纯阳,肺气纯阴,肾气阴阳平衡,脾气偏阴,肝气偏阳。五藏之气各司其职。如果真阴不足,则肺金不收,心火独旺,肾水不能藏精,导致元气更加衰败,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元阳虚弱,则肝气不能疏泄,水道不能通畅,脾气不能散精,津液不能四布,五精不能并行,湿气内生,聚集成痰饮充塞气血津液之道路,亦形成恶性循环。
元气为荣气、卫气、宗气、五藏六府之气的总根。
 
人体之气,阳走表阴走里,阳上升阴下降。阳气出阴气入。
补气之药,走表者补阳气,走里者补阴气,表里皆走者阴阳双补。阴阳双补者补元气。
附子、肉桂、干姜,走里者补里之阳气。乌头、桂枝、生姜,走表者补表之阳气。此六味皆纯补阳气,谓之温补药。
天冬、麦冬、地黄、阿胶,纯走里而补阴气。
人参、黄芪、山药、白术,走里而补阴气,走表而补阳气,阴阳双补而补元气。不过它们有走表多于走里,走里多于走表者。人参走里多于走表,善补元气和真阴。黄芪走表多于走里,善补卫气和宗气。山药阴阳平衡,阴阳双补而性缓。白术阴阳双补而走脾胃系统,补脾益胃,善补荣气。
 
由于人参善走里而补真阴,黄芪善走表而补阳气,故而气分热病白虎汤证常加人参补其真阴,而不能使用黄芪补其阳气。这是因为热病必定阴精亏虚。气虚自汗者补气当用黄芪,而不宜使用人参,因为自汗病在表而不在里。

慢性阴阳俱虚弱者,用山药缓补阴阳为宜。急性阴阳俱衰竭者,用人参峻补元气为要。卫气虚而常感冒者,宗气虚而易中风、已中风者,宗气虚而活动性气短者,皆以用黄芪补气为佳,因为病在表。脑中风之重症藏府气衰者,宜黄芪与人参并用,因为表里、经络与藏府皆病。
 
这个贴子及跟贴的内容,很有意义,读了很有启发。

现在搞中医的人,多不谈基础理论,以为那是虚的,不如临床经验有用。其实,目前中医的缺陷,恰恰是基础理论架构薄弱,因而没能使中医成为一门可以“驾一驭万”的强势学问。

希望经常能在这里读到一些探讨《内经》的文章。谢谢!
您说得很对。现在搞中医的人,多不谈基础理论,以为它是虚的,“不如临床经验有用”。全世界的一切学科,都在努力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唯独当今中医界反其道而行之!是中国人的头壳坏掉了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领导中医的高层,其实是一群西医。他们把持着中医学术导向!且看,我国绝大多数中医杂志,都不允许发表中医理论探讨的文章,这不就是明证么?
要说这样一引导,现代中医的“临床经验”就会比古代中医高些?纯粹是想当然!张仲景行医十年就能写下《伤寒杂病论》,现代哪个中医,行医十年能行?恐怕一辈子也够呛!
古今中医这样的区别,主要在于古人不仅有着经验,更是有着理论!仲景若非深刻领悟并且发展了“六经”,如何能有《伤寒》巨著?莫非以为偶尔碰上几个验方,再临时拼凑一些歪理,就能汇集成为不朽之作的?才怪!
现在就举几个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例子。
(1)心力衰竭,楼上已经例举过,就不追述了。
(2)西医常常诊断出“贫血”,诸位以为是中医的“血虚”吗?基本不是。因为诊为贫血者,主要依据是血细胞减少。而血细胞相当于中医什么呢?细胞就是精,血细胞亦然。所以针对西医的贫血,中医最有效的治法是“补肾益精”,而不是“补血”。而什么时候需要“补血”呢?中医的血是“既经整合的具有标准成分的液体集合”,它包括西医血,又不限于西医血。举例来说,脑和神经纤维中的液体也是要标准成分的,这其中的成分若被消耗过多,也是“血虚”。“劳心伤血”哈!人一夜不睡,目眶就会发黑,这是“肾精久耗”?屁!不过是“血虚”而已!人的周身循环血,是必须要有一种标准配比的。如果一夜之间消耗掉了某些重要成分,以致不能足量调配出标准循环血,那么实际达标的可循环血量就会减少(于是脉弦细);而非标的血液,受到某种控制而不再进入循环,便较多地积蓄在了静脉;此时人体较为浅表而疏松的组织比如眼睑,就会显示细小静脉充盈之色,这便是目眶一夜发黑的由来!中医只需加以“补血”(补充所缺的重要物质),并且适当休息,其黑色也会迅速消退。
(3)众人皆知“肺合皮毛”,那么皮肤上长了“青春痘”也即痤疮,治肺有效吗?《医宗金鉴》甚至还根据治肺之法开了专用处方“枇杷清肺饮”。很有效吗?治过痘的人都知道,此方基本无效。这是因为,中医的“肺”主宣发肃降,其本意是通调全身能量代谢终末产物的通道。人体的有氧代谢,主要以葡萄糖为燃料,终末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二氧化碳靠肺呼出,水分靠西医肾和膀胱排泄,多余热量靠皮肤汗孔释放,所以中医“肺”才有三大功能:呼气、通调水道、合皮毛。换言之,中医的肺,主要职责是为整个机体“疏通一切小分子通道”。“肺主一身之气”哈!那么,青春痘是皮脂腺过多而堵塞之症。敢问皮脂是“小分子”吗?是能量代谢终末产物吗?都不是!大分子物质的因由在中医脾,大分子通道畅通与否还有赖于中医肝,“郁乃痤”哈!所以,治法就应“清脾疏肝”,而不是“清肺”!可见,基础理论欠缺,所谓“经验”并不能补偿,不但是现代人,即便古人也会照样出错哈!
中医,醒来!
 
中医,纯粹是物理学。很多现像不是说什么就什么,还是要遵重科学。比如楼上说血少,脉就弦细?根本就不合理。脉,是物理学是科学。弦,说明脉管中的血液有一定的压力,超出正常的压力。脉浮,说明阳分(外)有脉不通,血液被聚在外,故脉浮。沉,说明,血液被聚在里。因为人体总血量不变,这里多了,必然那里少了。消防水管通水后,管子硬邦邦的,这种道理每个人都知道。脉同样如此。切脉感知的是管内的压力,流量。从而反推出血液在人体是否正常。脉来,博,鼓。脉去,收,瘪,能感知到心脏泵出的血完全被吸收。如果脉去时,血管还有充盈,说明,动脉血不能完全被吸收掉。脉软,病愈。脉大,硬,病进。
仔细去读内经的话,凡说病加速,加重的脉都是压力过大等因素,病愈的脉,都是表现阴脉回流大于动脉输出的表现
 
最后编辑:
一个人有没有病,寸关尺三部,先去感知脉的来去,任何一部脉去时不能完全瘪掉,就有病。
 
您说得很对。现在搞中医的人,多不谈基础理论,以为它是虚的,“不如临床经验有用”。全世界的一切学科,都在努力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唯独当今中医界反其道而行之!是中国人的头壳坏掉了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领导中医的高层,其实是一群西医。他们把持着中医学术导向!且看,我国绝大多数中医杂志,都不允许发表中医理论探讨的文章,这不就是明证么?
要说这样一引导,现代中医的“临床经验”就会比古代中医高些?纯粹是想当然!张仲景行医十年就能写下《伤寒杂病论》,现代哪个中医,行医十年能行?恐怕一辈子也够呛!
古今中医这样的区别,主要在于古人不仅有着经验,更是有着理论!仲景若非深刻领悟并且发展了“六经”,如何能有《伤寒》巨著?莫非以为偶尔碰上几个验方,再临时拼凑一些歪理,就能汇集成为不朽之作的?才怪!
现在就举几个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例子。
(1)心力衰竭,楼上已经例举过,就不追述了。
(2)西医常常诊断出“贫血”,诸位以为是中医的“血虚”吗?基本不是。因为诊为贫血者,主要依据是血细胞减少。而血细胞相当于中医什么呢?细胞就是精,血细胞亦然。所以针对西医的贫血,中医最有效的治法是“补肾益精”,而不是“补血”。而什么时候需要“补血”呢?中医的血是“既经整合的具有标准成分的液体集合”,它包括西医血,又不限于西医血。举例来说,脑和神经纤维中的液体也是要标准成分的,这其中的成分若被消耗过多,也是“血虚”。“劳心伤血”哈!人一夜不睡,目眶就会发黑,这是“肾精久耗”?屁!不过是“血虚”而已!人的周身循环血,是必须要有一种标准配比的。如果一夜之间消耗掉了某些重要成分,以致不能足量调配出标准循环血,那么实际达标的可循环血量就会减少(于是脉弦细);而非标的血液,受到某种控制而不再进入循环,便较多地积蓄在了静脉;此时人体较为浅表而疏松的组织比如眼睑,就会显示细小静脉充盈之色,这便是目眶一夜发黑的由来!中医只需加以“补血”(补充所缺的重要物质),并且适当休息,其黑色也会迅速消退。
(3)众人皆知“肺合皮毛”,那么皮肤上长了“青春痘”也即痤疮,治肺有效吗?《医宗金鉴》甚至还根据治肺之法开了专用处方“枇杷清肺饮”。很有效吗?治过痘的人都知道,此方基本无效。这是因为,中医的“肺”主宣发肃降,其本意是通调全身能量代谢终末产物的通道。人体的有氧代谢,主要以葡萄糖为燃料,终末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二氧化碳靠肺呼出,水分靠西医肾和膀胱排泄,多余热量靠皮肤汗孔释放,所以中医“肺”才有三大功能:呼气、通调水道、合皮毛。换言之,中医的肺,主要职责是为整个机体“疏通一切小分子通道”。“肺主一身之气”哈!那么,青春痘是皮脂腺过多而堵塞之症。敢问皮脂是“小分子”吗?是能量代谢终末产物吗?都不是!大分子物质的因由在中医脾,大分子通道畅通与否还有赖于中医肝,“郁乃痤”哈!所以,治法就应“清脾疏肝”,而不是“清肺”!可见,基础理论欠缺,所谓“经验”并不能补偿,不但是现代人,即便古人也会照样出错哈!
中医,醒来!
说法让人有启发,有点类似组方理论。上面提到贫血不只是包含血细胞,还有的是因为缺乏某种中间合成成分,导致配比失常,所以标准血不够,造成贫血。实际上组方理论也是这个原理,人体某些功能或物质的缺少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问题,而是连带的相关器官功能或是中间合成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配比的多种)缺乏。这也是中医治病有的用一副看似平常的药治好了,反而西医思维单纯补某成分的却没效果的原因。

不过你提到熬夜出现黑眼眶不是肾精消耗,那怎样才算是?至于青春痘,有的是肝郁的原因,有的是脾湿的原因,也有的是肾寒的原因。至于肺,关系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就看患者有没有便秘。
 
中医,纯粹是物理学。很多现像不是说什么就什么,还是要遵重科学。比如楼上说血少,脉就弦细?根本就不合理。脉,是物理学是科学。弦,说明脉管中的血液有一定的压力,超出正常的压力。脉浮,说明阳分(外)有脉不通,血液被聚在外,故脉浮。沉,说明,血液被聚在里。因为人体总血量不变,这里多了,必然那里少了。消防水管通水后,管子硬邦邦的,这种道理每个人都知道。脉同样如此。切脉感知的是管内的压力,流量。从而反推出血液在人体是否正常。脉来,博,鼓。脉去,收,瘪,能感知到心脏泵出的血完全被吸收。如果脉去时,血管还有充盈,说明,动脉血不能完全被吸收掉。脉软,病愈。脉大,硬,病进。
仔细去读内经的话,凡说病加速,加重的脉都是压力过大等因素,病愈的脉,都是表现阴脉回流大于动脉输出的表现
这个说法需要通过实验检验。比如一个人在催眠、熟睡、清醒、剧烈运动三种状态下,你看看它脉搏是细还是粗,是浮还是沉(全都不考虑快慢)。如果真的是你说的脉象根据血液走里还是走表,压力大还是小来表现的,那么上述实验可以分辨真相。
 
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滑,坚,紧这些脉都是压力的表现,压力即邪气
 
这个说法需要通过实验检验。比如一个人在催眠、熟睡、清醒、剧烈运动三种状态下,你看看它脉搏是细还是粗,是浮还是沉(全都不考虑快慢)。如果真的是你说的脉象根据血液走里还是走表,压力大还是小来表现的,那么上述实验可以分辨真相。
一般变化的是博动的快慢,脉管大小。但脉型,软硬绝不会变。
比如你洗完澡,脉有会大些,原来如果寸沉尺浮,有可能你寸囗比原来起来了,但你的尺脉也变大了,整体寸小尺大的形是不变的,有可能你的脉跳的快了一点。
 
这个说法需要通过实验检验。比如一个人在催眠、熟睡、清醒、剧烈运动三种状态下,你看看它脉搏是细还是粗,是浮还是沉(全都不考虑快慢)。如果真的是你说的脉象根据血液走里还是走表,压力大还是小来表现的,那么上述实验可以分辨真相。
那你说是什么?脉,里面流的是血流。这是实实在在的。还是你宁愿去相信什么真气之类虛的玄的甚至都不知道有没有的东西。
 
既然谈到脉诊,我给大家登载一篇论文:

《中医脉诊的物理矢量分析》
Physical Vector Analysis of Pulse Diagn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作者 沈宇峰

简介:

用物理学矢量分析的方法,解析中医脉诊实际所得的客观数据,为“中医诊断客观化”和“中医现代化”服务。
Using the method of physical vector analysis, the objective data of pulse diagnosis in TCM are analyzed, which serves for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CM diagnosi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关键词:
物理、矢量分析、中医脉诊

正文:

以前有人制作过“中医脉诊仪”,试图通过压敏传感器接触桡动脉的博动所产生的曲线形状来对应老中医的脉诊判断,但并不成功。

原因在于,中医的脉诊数据,其实包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物理指标和生物指标,绝不是单一的脉压曲线所能表达的。

正确的思路,应该是采用矢量分析技术,将中医脉诊所获得的综合信息根据物理范畴分解开来,一一解析。

中医的脉象,就大方向来说可粗分为“洪细”、“数迟”、“弦缓”、“滑涩”、“浮沉”五个范畴。现将本人从物理角度的观察所得,解析如下:

一,洪脉与细脉。脉博的“洪”、“细”主要表达的是医者指下的桡动脉管径指标,它连带指征着人体总循环血量的多少。动脉管径粗,血流量大就是“洪”,反之则为“细”。但中医的洪脉还有一个附加特征,那就是“来盛去衰”,也即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别较大,这表达心脏输出量大而外周阻力较小的状况。细脉一般不会有这个特征,因为输出量本来不多,不会使脉压差较大。

中医掌握脉博“洪、细”的主要目的,是区别“实证”与“虚证”。人们常说,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必须可以证实或证伪。那么今天,对于中医的这一概念,就完全可以通过总循环血量的测定来加以求证。尽管中医的“虚实”还涉及其它内容,但即时的循环血量显然是最容易确认的指标。

二、数脉与迟脉。数脉与迟脉直接表达脉博跳动次数的快慢,这通常与心脏博动的次数一致,很容易确认。

但中医诊断学对于脉博跳动快慢还有更深层的认识,那就是引伸指征患者整体的“热证”(能量代谢水平增高)与“寒证”(能量代谢水平降低)。

这是因为在特定时间段中,整体的循环血量是相对恒定的。如果能量代谢的增强超过某一阈值,以其需氧量的增加,常规循环血量运输力就显然不足,必须加快血流速度才能提高供氧效率。

所以,血流速度便是证实或证伪中医“寒”“热”判断的客观指标。

三、弦脉与缓脉。弦脉与缓脉直接表达的是动脉管壁的硬度。管壁硬度由动脉固有硬度与平滑肌张力两部分构成。对于年轻人,平滑肌张力占主要因素,而一些老年人由于逐渐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转而呈现以管壁固有硬度为主的状态。

对于中医来说,这两部分应该加以区别为妥,因为脉诊机理中,平滑机张力增加,指征“气郁”;而管壁固有硬度增加,指征“痰凝血瘀”,机理不同,就当于“弦脉”中单独鉴别出来。

而因桡动脉平滑肌张力引起的“弦”与“缓”,对于中医诊断的深层意义就是判别“气强于血”还是“血强于气”。中医对于“气、血”有一个简捷描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脉外,血行脉中”。

由于“血行脉中、气行脉外”,所以管壁平滑肌张力增强便是“气强于血”;管壁平滑肌张力减低(伴随管内充盈)便是“血强于气”。

由于“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所以在人处于整体应激状态时便会“气出于血”而展现“弦脉”,当人安静未受刺激之时便会“气入于血”而展现“缓脉”。健康人平时是“气入于血”的,所以缓脉也被中医定为“正常脉”。

由此可见,不要以为中医的“气”“血”判断“主观”或“不科学”,在脉诊中,它其实可以由血管壁硬度与血管内充盈度的相对状况而得到证实或证伪。

四、滑脉与涩脉。脉博的“滑”、“涩”主要指征动脉血流的血液粘稠度。

为什么可以指征血液粘稠度呢?因为从物理学来说,心博导致血液的波动并不是“谐振”而是“受迫振动”,所以它的“波弧”并非平均展现于“波长”全过程,而是当血液粘稠度较低时,“波弧部分”较短,“平坦部分”较长,表现于医者指下,三个手指就能按先后次序分别感到“波弧”经过,“如盘走珠”,这便是“滑脉”;相反,当血液粘稠度较高时,“波弧部分”较长,“平坦部分”较短,三个手指无法区别先后次序,感觉“脉流涩滞”,便是“涩脉”。

由此可见,脉诊的“滑、涩”直接掌握的只是血液粘稠度的物理量,而“滑脉指征湿盛、涩脉指征瘀血”都是中医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论。滑脉是否真的代表湿盛,还要结合其它征象,比如怀孕妇女也会出现滑脉;而涩脉是否代表瘀血,也要看是否由于“血脂稠”所引起,如果因为脱水引起的,则不是瘀血。

所以,进一步的血液验证,不仅能证实或证伪“滑、涩”的脉象,对于“湿盛”与“瘀血”的深层判断也有帮助。

五、浮脉与沉脉。这是指是腕部桡动脉位置的深浅相反的两种脉象。关于浮脉,目前公认的教科书说法是:“浮脉是指手指轻取即得,重按稍弱的脉象。”这种说法不够清晰,导致很多人以为“轻取”就是“轻按”。其实,“取”是“拿起”,按是“压下”,动作并不相同。怎么“取”呢?打个比方,浮脉就如同“一根塑料软管置于一块豆腐表面”,手指在腕部桡动脉表面的皮肤上左右横推,即能感到明显的管状半圆弧。但若径直重按,则如同“吸管陷入豆腐内部”,边际反而模糊。

这是因为,当机体受到气温气压骤变与病毒感染的双重刺激之后,在其应激反应的早期,会附带一种直接抵抗外界物理压力的矢量,它通常表现为深层结缔组织的组织间压增大。于是桡动脉就被增大压力的深层结缔组织推向体表。这种情况,中医亦称“卫气抗邪”。

应当指出,有两类人例外。一类是具有“婴儿肥”的年轻女性,其腕部皮下的结构脂肪层较厚,以手按之始终觉沉;另一类是极瘦的老人,皮下脂肪极少,动脉周围结缔组织痿缩,筋脉极其显露,以手按之总是显浮。对于浮沉的判断,这两类状况应予鉴别。

而在中医,浮脉主要指征“表证”,沉脉主要指征“里证”。关于“表里”的概念,中医传统的描述十分抽象,但其表现于脉位深浅的物理指标却是可测的。因此,通过这一物理指标,便可证实或证伪。

综上所述,中医的概念及其诊断技术虽然别具一格,但只要通过矢量分析方法分别考察,都是拥有众多确凿的物理指标支持的,它并不“神秘”。比如,“表、里”以组织间压为客观指标;“寒、热”以血流速度为客观指标;“虚、实”以循环血量为客观指标;等等。这一发现具有深远意义,可以据此而建立中医自己的“实验室数据”,使中医走向真正的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