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那就是弄点人参百术茯苓干姜黄芩甘草煲水喝?量多少?人参可以用红参代替吗?可是我看医生开的药方里除了没人参黄芩外,其他都有呀!谢谢!无意间看到这个帖子,特地上来注册了个号。楼主没想过在网上开方,这是对的。我说说我的思路,你参考下。大便拉不出来,没力气拉,这是肠动力不足,可以吃点人参补补气,红参白参都可以,医院里开的太子参不行,威力远远不够,党参啥的也不行。口泛清水,大便拉稀,说明体内水多嘛,有时候还有下利清谷,那就说明还有寒。那就加点茯苓白术或者泽泻啥的利利水,生姜或者干姜驱祛寒。吃点油腻就难受,那就来点山楂或者枳实帮助消化,口鼻有时候还冒热气,很明显头面部有热,那就加点黄芩泄泻火。然后再加点甘草调和一下。这些基本都是食疗的食材吧?余下的一些其他问题,可能还要更详细的四诊。但这个食疗方基本可以解决一半的问题了。祝你好运。
老师说得对,我这寒热虚实都有,还有淤堵,可能也就是那位中医说的不是简单的阳虚什么虚吧!治病哪有那么简单啊!他只是说出了随证治之的一个大概思路。真正开方用药时,还有用量多少和权衡加减的问题。哪怕就是同样的药,用量不同,效果会不相同。同样用一个经方,加减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哈,还是算了,你们去折腾吧!我不是一个小气的人,欢迎拍砖!
楼主这个病就算是单纯的湿热病,只要在其中加些苦寒药制约,理中汤和五苓散也是用得的,何况楼主这个病还不是单纯的湿热。
江友,你出一个诊断治疗方案,只要说得在理且确实适合楼主这个病,我为你点赞!
我不是一个小气的人,欢迎拍砖!
楼主这个病就算是单纯的湿热病,只要在其中加些苦寒药制约,理中汤和五苓散也是用得的,何况楼主这个病还不是单纯的湿热。
江友,你出一个诊断治疗方案,只要说得在理且确实适合楼主这个病,我为你点赞!
老师:衷心希望您给出建议供我学习一下。我不懂医,但相信大道相通,就拿我本职做IT运维来说,要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有好多种办法。我想治病也是一样,不同医生思路不同都可能能治好病,我觉得关键问题是从复杂病因中,找到主要因素。这是道。至于用什么药。这是术的问题了。我曾听讲黄帝内经的徐文兵医生说过,中国出名的火神派李可老先生,好象最喜欢用大热的附子治任何病,他的理论基础是阳气足了,自动会修复身体有问题的地方。哈,还是算了,你们去折腾吧!
这种按虚治疗这么久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自己还认为虚,你们一帮人也认为虚的案例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还有别用专家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方向,因为中间还隔着个诊断!
是的,单纯的湿热用温补药主要是护正,用量是不能大
单纯的湿热病用温补药只能是反佐护正,量多了要坏事。
纵观古方可以发现,反佐比例大多是六比一或者十比一或者二十比一:
六比一:
【方名】连附六一汤《医学正传》清臟腑热(黄连18 附子3 生姜3片 大枣1枚)
【方名】左金丸《丹溪心法》清臟腑热(黄连18 吴茱萸3)
十比一:〖交泰丸〗《韩氏医通》 安神(黄连15 肉桂1.5)
二十比一:〖通关丸(滋肾丸)〗《兰室秘藏》 养阴(知母400 黄柏400 肉桂40)
仝小林教授用[葛根芩连汤]治疗II型糖尿病,无论此方采用高/中/低剂量,都配以〈黄连〉用量六分之一的〈干姜〉来反佐护胃,比如下面这个大剂量案例:
老师:刚才我找期门穴资料时又想到我一个没说的症状,我呼气长吸气短。吸气好象不深。
单纯的湿热病用温补药只能是反佐护正,量多了要坏事。
纵观古方可以发现,反佐比例大多是六比一或者十比一或者二十比一:
六比一:
【方名】连附六一汤《医学正传》清臟腑热(黄连18 附子3 生姜3片 大枣1枚)
【方名】左金丸《丹溪心法》清臟腑热(黄连18 吴茱萸3)
十比一:〖交泰丸〗《韩氏医通》 安神(黄连15 肉桂1.5)
二十比一:〖通关丸(滋肾丸)〗《兰室秘藏》 养阴(知母400 黄柏400 肉桂40)
仝小林教授用[葛根芩连汤]治疗II型糖尿病,无论此方采用高/中/低剂量,都配以〈黄连〉用量六分之一的〈干姜〉来反佐护胃,比如下面这个大剂量案例:
老师:刚才我找期门穴资料时又想到我一个没说的症状,我呼气长吸气短。吸气好象不深。
楼主的尿少,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是喝水少和大便稀。如果是治病,那就还要找到这两个直接原因背后的深层原因。为什么会喝水少?为什么会大便稀?我在前面针对你的症状说过:大便稀则尿少。尿的多少,一般说来要受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一是喝水量,二是出汗量,三是大便干稀度。当喝水量和出汗量不变的情况下,那么大便稀则尿少,大便干则尿多。这个多与少是相对的。比方说,在喝水量和出汗量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大便正常时每日尿总量是1500毫升,而大便稀时每日尿量是1000毫升。这500毫升尿哪儿去了呢?从肠道走了!
脉相数是我看医生时紧张才快的,我平时自己经常把脉60-80之间6楼的两个方上的诊断,一是写的脉细数,一是写的肝郁化火。既然如此,那两个方中居然还有桂枝、生姜、半夏。。。
个人意见:细为阴伤、数为有热。情绪问题导致肝肾阴伤,克伤脾胃,法当养阴柔肝健脾为主,温燥大不相宜。
舌苔白腻往往是有湿,可以略佐渗湿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