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妇科病咨询 长期眠差烦躁,情绪不稳定,痛经,偶有腰疼,手长疹,乏力,望各位大神赐教

  
  可以肯定的说:“分泌汗液”不是汗法治疗皮肤瘙痒的主要排毒路径,积聚于皮下的致痒毒素大部分还是通过二便排出体外的

  “祛风解表”有助于“利湿排毒”的现代医学原理在于:
  扩张体表的毛细血管,改善肌肤的微循环,让堆积在皮部的致痒毒素顺利的通过血液回流,一部分在利尿药物(和食物)的作用下注入肾脏从小便中排出,另一部分在利胆药物(和食物)的作用下通过{胆汁-〉肠道-〉大便}排出体外(比如致氧物质“胆汁酸盐”)。

  至于需要用多大的解表药力要根据不同的患者的体质强弱、表证的轻重虚实程度而定,以能够有效的改善体表的微循环为准。
  
贴一个防风的资料,自己看吧!重点看禁忌!

入药部位​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性味​

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

归膀胱、肝、脾、肝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

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相关配伍​

1、治一切眼疾: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以三味熬取浓汁,次下蕤仁膏,日点。(孙氏《集效方》)
2、骨蒸烦热及一切虚劳烦热,大病后烦热,并用地仙散: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每用五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济生方》)
3、小便淋涩:三物木防己汤∶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 咀。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三服。(《千金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禁忌​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用。
 
最后编辑:
肾阴虚已经不明显了,下焦湿热也处理的差不多了,上焦的燥也没那么厉害,我食欲一直旺盛,处理中焦的时候用寒凉药反而会差一点,计划胆胃同调,用大柴胡汤加石膏合小陷胸汤看看
呵呵,你也要去撞南墙啊! :014:
 
第一句话在伤寒是对的,在温病里面应该改成降浊是为了升清!也是之前提到的治疗次序问题的方向之一。
早说过伤寒治法多升散,温病的治法多敛降,非得用升散来治疗温病。
这一点还是非常认同的,伤寒的升散在大小柴胡里看的很分明,八两的柴胡独大,但是有中间态的,那就是四逆散,枳实芍药柴胡甘草等量,这个符合升降的理念,应该是一个通调少阳的好方,而不局限于治疗四逆。如果再加黄连黄芩大黄,这又是一个泄阳明热的方,加石膏半夏胆南星瓜蒌来解中间的痰结,从理论上来讲是说的通的,剩下的就只能靠我以身试药来验证了。
 
这一点还是非常认同的,伤寒的升散在大小柴胡里看的很分明,八两的柴胡独大,但是有中间态的,那就是四逆散,枳实芍药柴胡甘草等量,这个符合升降的理念,应该是一个通调少阳的好方,而不局限于治疗四逆。如果再加黄连黄芩大黄,这又是一个泄阳明热的方,加石膏半夏胆南星瓜蒌来解中间的痰结,从理论上来讲是说的通的,剩下的就只能靠我以身试药来验证了。
嗯,补气温阳的多是升散的。滋阴清热的多是敛降的。
不过你也是用伤寒方在治疗温病啊!
 
嗯,补气温阳的多是升散的。滋阴清热的多是敛降的。
不过你也是用伤寒方在治疗温病啊!
你把它放到温病的框架里它是温病,你把它放到伤寒的框架里它就是伤寒,我这样放了之后,它就是阳明少阳的合病
 
你把它放到温病的框架里它是温病,你把它放到伤寒的框架里它就是伤寒,我这样放了之后,它就是阳明少阳的合病
怎么可能?真相只有一个!
一不小心,说了柯南的口头禅!
话说诊病和破案还真是一样的道理!
 
贴一段《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原文及注释: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唐本无此字)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唐本作“总在一经为辨”;章本作“而少传变为辨”较妥)。

胃中水谷,由阳气化生津液。故阳虚而寒者,无津液上升,停饮于胃,遏其阳气,亦无津液上升。而皆燥渴。仲景已备论之。此言风热两阳邪劫其津液而成燥渴,其因各不同,则治法迥异也。至风雨雾露之邪,受于上焦,与温邪蒸郁,上蒙清窍,如仲景所云“头中寒湿”,头痛鼻塞,纳药鼻中一条,虽与温邪蒙蔽相同,又有寒热不同也。伤寒先受于足经,足经脉长而多传变;温邪先受于手经,手经脉短,故少传变。是温病、伤寒之不同,皆有可辨也。

雄按∶上第一章,统言风温、湿温与伤寒证治之不同,而章氏分三节以释之也。

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章本作“被”)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唐本者下有“用”字),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唐本作“速”)透斑为要。

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雄按∶亦有薄苔。其脉浮部必细涩也。此论先生口授及门,以吴人气质薄弱,故用药多轻淡,是因地制宜之法,与仲景之理法同,而方药不同。或不明其理法,而但仿用轻淡之药,是效颦也。或又以吴又可为宗者,又谓叶法轻淡如儿戏不可用,是皆坐井论天者也。

雄按∶又可亦是吴人。

雄按∶仲景论伤寒,又可论疫证,麻桂、达原不嫌峻猛。此论温病,仅宜轻解。况本条所列,乃上焦之治,药重则过病所。吴茭山云∶凡气中有热者,当行清凉薄剂。吴鞠通亦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也。观后章论中、下焦之治,何尝不用白虎承气等法乎?章氏未深探讨,曲为盖护,毋乃视河海为不足,而欲以泪益之耶?华岫云尝云∶或疑此法仅可治南方柔弱之躯,不能治北方刚劲之质。余谓不然,其用药有极轻清、极平淡者,取效更捷。苟能悟其理则药味分量,或可权衡轻重,至于治法则不可移易。盖先生立法之所在,即理之所在,不遵其法,则治不循理矣。南北之人,强弱虽殊,感病之由则一也。其补泻温凉,岂可废绳墨而出范围之外乎?况姑苏商旅云集,所治岂皆吴地之人哉!不必因其轻淡而疑之也。又叶氏《景岳发挥》云∶西北人亦有弱者,东南人亦有强者,不可执一而论。故医者,必先议病而后议药。

上焦温证,治必轻清,此一定不易之理法,天士独得之心传,不必章氏曲为遮饰也。

汪按∶急急透斑,不过凉血清热解毒。俗医必以胡荽、浮萍、樱桃核西河柳为透法,大谬。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唐本无“如”字),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唐本虽上有“病”字),先自彷徨矣(唐本作“每多先事彷徨”),必验之于舌(唐本必上有“此”字),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唐本无此二字)耳。

尤拙吾曰∶芦根、梨汁、蔗浆之属,味甘凉而性濡润,能使肌热除而风自息,即《内经》“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之旨也。斑出则邪已透发,理当退热,其热仍不解,故知其胃津亡,水不济火,当以甘寒生津。若肾水亏者,热尤难退,故必加咸寒,如元参、知母、阿胶、龟版之类,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如仲景之治少阴伤寒,邪本在经,必用附子温脏,即是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也。热邪用咸寒滋水,寒邪用咸热助火,药不同而理法一也。验舌之法详后。

雄按∶此虽先生口授及门之论,然言简义赅,不可轻移一字,本条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者,言如玉女煎之石膏、地黄同用,以清未尽之热,而救已亡之液,以上文曾言邪已入营,故变白虎加人参法,而为白虎加地黄法。杨云∶慧心明眼,绝世聪明。不曰白虎加地黄,而曰如玉女煎者,以简捷为言耳!唐本删一“如”字,径作重则玉女煎,是印定为玉女煎之原方矣。鞠通、虚谷因而袭误,岂知胃液虽亡,身热未退,熟地、牛膝安可投乎?余治此证,立案必先正名,曰“白虎加地黄汤”,斯为清气血两燔之正法。至必验之于舌,乃治温热之要旨,故先发之于此,而后文乃详言之,唐氏于必上加一“此”字,则验舌之法,似仅指此条而言者,可见一言半语之间,未可轻为增损也。汪按∶此条辨析甚当,心细如发,斯能胆大于身也。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唐本无此三字)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唐本作“气”),使其烦躁(唐本无此句)。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杨云∶辨证精悉。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魏柳洲曰∶脉象忽然双伏或单伏,而四肢厥冷,或爪甲青紫,欲战汗也,宜熟记之。

邪在气分,可冀战汗,法宜益胃者,以汗由胃中水谷之气所化,水谷气旺,与邪相并而化汗,邪与汗俱出矣!故仲景用桂枝汤治风伤卫,服汤后令啜稀粥以助出汗。若胃虚而发战,邪不能出,反从内入也,故要在辨邪之浅深。若邪已入内而助胃,是助邪反害矣。故如风、寒、温、热之邪,初在表者,可用助胃以托邪。若暑疫等邪,初受即在膜原而当胃口,无助胃之法可施,虽虚人亦必先用开达。若误补,其害匪轻也。战解后肤冷复温,亦不可骤进补药,恐余邪未净,复炽也。至气脱之证,尤当细辨。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而身热无汗者,此邪正相争,吉凶判在此际,如其正能胜邪却,即汗出身凉,脉静安卧矣。倘汗出肤冷而脉反急疾,躁扰不安,即为气脱之候,或汗已出而身仍热,其脉急疾而烦躁者,此正不胜邪,即《内经》所云∶“阴阳交,交者死也。”雄按∶上第二章,以心肺同居膈上,温邪不从外解,易于逆传,故首节言内陷之治,次明救液之法,末言不传营者,可以战汗而解也。第邪既始终流连气分,岂可但以初在表者为释?盖章氏疑益胃为补益胃气,故未能尽合题旨。夫温热之邪,迥异风寒,其感人也,自口鼻入,先犯于肺,不从外解,则里结而顺传于胃。胃为阳土,宜降宜通,所谓腑以通为补也。故下章即有分消走泄,以开战汗之门户云云。可见益胃者,在疏瀹其枢机,灌溉汤水,俾邪气松达,与汗偕行,则一战可以成功也。杨云∶此与章注,均有至理,不可偏废,学人兼观并识,而于临证时择宜而用之,则善矣。即暑疫之邪在膜原者,治必使其邪热溃散,直待将战之时,始令多饮米汤或白汤,以助其作汗之资,审如章氏之言,则疫证无战汗之解矣。且战汗在六七朝或旬余者居多,岂竟未之见耶?若待补益而始战解者,间亦有之,以其正气素弱耳!然亦必非初在表之候也。
这段还有舌诊辨识。

然而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且其色要辨(唐本无此句)。如淡红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非虚斑即阴斑。或胸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而见,当温之。

此专论斑疹不独温疫所有,且有虚实之迥别也。然火不郁,不成斑疹。若虚火力弱而色淡,四肢清者,微冷也。口不甚渴,脉不洪数,其非实火可征矣,故曰虚斑。若面赤足冷,下利清谷,此阴寒盛格拒其阳于外,内真寒,外假热,郁而成斑,故直名为阴斑也。须附桂引火归元,误投凉药即死,实火误补亦死,最当详辨也。

若斑色紫(唐本下有“而”字)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唐本作“热极毒炽”)。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根据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唐本下有“之时”二字)宜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

此论实火之斑疹也。点小即是从血络而出之疹,故热在心包;点大从肌肉而出为斑,故热在胃。黑而光亮者,元气犹充,故或可救;黑暗则元气败,必死矣。四旁赤色,其气血尚活,故可透发也。斑疹夹杂,经胃之热,各随其部而外泄,热邪入胃,本属气分,见斑则邪属于血者多矣。疹从血络而出,本属血分,然邪由气而闭其血,方成疹也,必当两清气血以为治也。既出而反神昏,则正不胜邪而死矣。

雄按∶上第十五章,详论温疫中斑疹证治之不同,唐氏移为第十六章,今订正之。

再有一种白 ,小粒如水晶色者,杨云∶平人夏月亦间有之。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雄按∶湿热之邪,郁于气分,失于轻清开泄,幸不传及他经,而从卫分发白 者,治当清其气分之余邪。邪若久郁,虽化白 ,而气液随之以泄,故宜甘濡以补之。苟色白如枯骨者,虽补以甘药,亦恐不及也。上第十六章,唐氏移为第十七章,今订正之。

杨按∶湿热素盛者,多见此证,然在温病中为轻证,不见有他患,其白如枯骨者,未经阅历,不敢臆断。

汪按∶白 ,前人未尝细论,此条之功不小。白如枯骨者,余曾见之,非惟不能救,并不及救,故俗医一见白 ,辄以危言恐吓病家。其实白如水晶色者,绝无紧要,吾见甚多,然不知甘濡之法,反投苦燥升提,则不枯者亦枯矣。
 
那这么说,你是真的认为的?
要是如此,我只能说,你就还是得等你的机缘了。
按你的理论,可以肯定的说,中医的汗法其实都不能把毒素从汗腺排出。你说的是废话,你懂吗?你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吗?就是没有反问自己的勇气和能力。你在说排毒路径的时候,想过汗法到底是什么吗?
  这个观点并非我一个人持有,也不是今天才想出来的。
  说来也巧,另外某个论坛上有一位与你同名不同姓的老中医,年轻时是西医,西学中几十年了,伤寒论条文研究得非常透彻(观点正确与否不作评论,至少经典内容可谓倒背如流),还出了书,现在退休了,仍然在发热门诊工作,绝非纸上谈兵之人。他也是这样的看法。
 
  这个观点并非我一个人持有,也不是今天才想出来的。
  说来也巧,另外某个论坛上有一位与你同名不同姓的老中医,年轻时是西医,西学中几十年了,伤寒论条文研究得非常透彻(观点正确与否不作评论,至少经典内容可谓倒背如流),还出了书,现在退休了,仍然在发热门诊工作,绝非纸上谈兵之人。他也是这样的看法。
李国栋?你看过他的贴吗?他自己说发热门诊10年,结果呢?用中药2000人次。哈哈。
就算是大汗能出多少汗?一升?多的就不说了,太儿科了,再不回了。
 
  这个观点并非我一个人持有,也不是今天才想出来的。
  说来也巧,另外某个论坛上有一位与你同名不同姓的老中医,年轻时是西医,西学中几十年了,伤寒论条文研究得非常透彻(观点正确与否不作评论,至少经典内容可谓倒背如流),还出了书,现在退休了,仍然在发热门诊工作,绝非纸上谈兵之人。他也是这样的看法。
被人忽悠了吧?
 
贴一个防风的资料,自己看吧!重点看禁忌!

入药部位​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性味​

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

归膀胱、肝、脾、肝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

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相关配伍​

1、治一切眼疾: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以三味熬取浓汁,次下蕤仁膏,日点。(孙氏《集效方》)
2、骨蒸烦热及一切虚劳烦热,大病后烦热,并用地仙散: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每用五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济生方》)
3、小便淋涩:三物木防己汤∶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 咀。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三服。(《千金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禁忌​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用。
  
唉,说这么多还没搞懂吗?
风药驱邪的前提是体内有足够的津液,如果没有足够的津液用风药只能是更增风势!
没有足够的津液的只能增加津液!
就怕有问题还把原文和注释贴出来了,说的多直白啊!
从二便排出?可能吗?阴虚的患者风助火势,风火相煽会出大问题的!
  
被人忽悠了吧?
  
  楼主用的基础方[当归饮子]不是治{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吗,怎么用了不少防风、荆芥、川芎、白蒺藜这些辛温升散、伤阴耗血的药呢?
  
 
  

  

  
  楼主用的基础方[当归饮子]不是治{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吗,怎么用了不少防风、荆芥、川芎、白蒺藜这些辛温升散、伤阴耗血的药呢?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
血虚和阴虚的那段。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
血虚和阴虚的那段。
  你的意思是楼主看的这个患者是血虚不是阴虚?
  然后再跟我讨论阴虚不能用防风等辛散的风药?
 
  你的意思是楼主看的这个患者是血虚不是阴虚?
  然后再跟我讨论阴虚不能用防风等辛散的风药?
唉,说半天还不明白?
这个患者是阴虚血热血燥生风,和你们说的血虚生热是两回事!
我什么时候说她是血虚了?从来没说过这话!而且血虚不是你们一直认为的吗?
我跟你有什么好讨论的?我只是直言你的错误而已!
 
怎么可能?真相只有一个!
一不小心,说了柯南的口头禅!
话说诊病和破案还真是一样的道理!
可能和我用桂林本伤寒论有关,里面有温病论述已及热病湿病的病脉辨治,这样的话我对温病,湿热的认识会不同
 
唉,说半天还不明白?
这个患者是阴虚血热血燥生风,和你们说的血虚生热是两回事!
我什么时候说她是血虚了?从来没说过这话!而且血虚不是你们一直认为的吗?
我跟你有什么好讨论的?我只是直言你的错误而已!
  
  如果辨证为{阴虚血热血燥生风},那就是{虚证(夹实)}了,{阴虚}是核心病机。
  但我认为此患者为{湿热伤阴,郁火化风}之证,是{实证(夹虚)},{湿热}才是核心病机。
  如果患者是以{阴虚}为主{湿毒}不盛,最突出症状不大可能是〈荨麻疹〉而更可能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
  
  饮食不节而蕴湿-〉湿郁化热而伤阴-〉湿热阴虚而生风-〉风疹。
  治当{散风祛湿、清热排毒}为主,{滋阴养血,润躁息风}为辅。
  
  重用防风辛散祛湿、升肝脾疏气郁,配以石膏清泻肺胃、生津液抑食欲,再配大黄凉血活血、通利二便排毒。
  对于实邪为主的证候,祛邪就是扶正,邪去正才能安,湿毒风邪为患者重用防风是伤阴还是救阴,犯何忌呢?
  
 
  
  我觉得此证用{防风+生石膏+制大黄+西洋参}四味药或许就够了。
  
 
  
  湿热内生导致的疾病,控制饮食和户外运动的效果可能比服药的效果更好,而且用不着如此费心的辨证。
  抑郁的人一般缺乏户外活动,而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90%靠晒太阳。缺乏VD会影响{瘦素}的合成。
  瘦素的正常分泌可使人产生饱腹感,抑制食欲,从而控制食量。缺乏瘦素容易食欲旺盛,吃得多饿得快。

  可以考虑适当的补充一点维生素D和钙,对安神除烦、控制食欲可能有帮助。
  但要疏散肝胃郁热、健脾宣肺行水利湿,还得靠多进行户外运动,将气血输布到四肢肌肉。

snap05752.jpg


snap05753.jpg


snap05762.jpg


snap05763.jpg


snap05766.jpg
 
最后编辑:
  
  我觉得此证用{防风+生石膏+制大黄+西洋参}四味药或许就够了。
  
  
  防风30克、生石膏25克、制大黄10克、西洋参10克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