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这个方子基本上是对的,只是其中要去掉一些药,把苦参、黄芪去掉;同时,要加一些药,加白术10克,细辛5克,香附10。20210120,周三中午,红疹缓解(有移动)(嘱其或有反复),眠可但仍多梦,晨起头昏沉但不晕,不发热,易饥感好转,轻度乏力,后脑勺、腰复现轻度不适(僵凝感)。
全当归12 生白芍15 生地黄20 川芎12 制首乌藤15 牡丹皮12 山栀子12 土茯苓20 苦参6 白蒺藜15 太子参20 黄芪12 甘草6 杜仲12 蝉蜕8 防风10 荆芥10 羌活6
心火的确考虑得不多,我的疏忽,
从最近几天3个方子的服后反应来看(短期表现),
山栀子入心、肺、三焦、肝胆,清热利湿解郁除烦,其作用应该是有的,只是反应慢,
腰疼,杜仲的作用是明显的,徐长卿和延胡索作用不明显,只对胃痛有好处,
后脑勺紧,晨起头昏沉,入太阳膀胱经的风药羌活的作用是有的,去之会反复,
加了太子参,乏力感会减轻,
石膏,肺胃之热可减,发热感消失,
附件是最近的舌照和手上长的(会移动)
周三中午的方子服了一半,红疹复现(预期中)
阴虚和血虚是两回事!你总是混为一谈,认为补血就是滋阴!补血是补血,滋阴是滋阴,滋阴可以补充血中津液,补血却不一定能补充津液(滋阴),看看四物汤的四味药,配比不同补血中阴阳的偏性就不同。不要把补血当作滋阴用!对于郁火,火郁发之。
气郁而化火,不是功能亢奋。
直接清降可以,但不能解决肝脾之郁,也就不能解决郁火生成的根源。
至于阴血虚,方中配伍有当归、生地之类的养血药。
不在一个体系里,是会乱掉的,火郁发之这个方法应该对应的是三阳病,顺势利导,而温病的着眼点在三阴病上,伤寒里讲的最少的也是三阴病,也是五脏的问题,其中最少的就是厥阴,也是血的问题。阴虚和血虚是两回事!你总是混为一谈,认为补血就是滋阴!补血是补血,滋阴是滋阴,滋阴可以补充血中津液,补血却不一定能补充津液(滋阴),看看四物汤的四味药,配比不同补血中阴阳的偏性就不同。不要把补血当作滋阴用!
你这是诊断和治法极度的不配套!认识到了湿热阴虚,却非得在是伤寒里面找治法!几百年来古人已经做过各种尝试了,结果就是诞生了温病理论!你不拿来用,反而还要重新走一遍老路子!有的人走得出来有的人不一定走出来呢!
气郁化火是气郁化火,阴虚火旺是阴虚火旺!要搞清楚气郁化火是气被什么郁的!被水湿郁的当然得发之;但被痰瘀所阻的郁就得小心了!
阴虚火旺只能敛降,清热滋阴才是正治!这就是热者寒之的大法。大法你不用非得用一些较偏门的火郁发之!哪有那么多的火郁发之?
血中也分阴阳。在伤寒,血液确实偏阴,输送的是津液,所以称之为阴血;在温病通常是血热,输送的是阳热,凉血还来不及,血液就偏阳了,再称为阴血就不合适了。
你这是又把伤寒的术语拿来套温病!
阴虚火旺可不能用八味地黄丸,那是治肾阳虚下焦虚寒的,填精益肾。填精本就是阴阳双补的,再加桂附就是温肾阳的了。不能看作是阴阳双补的!不少人将之当作阴阳双补的那就是搞错了!补阴和补阳天壤之别!记得有医家说八味地黄丸是于阴中求阳,那毕竟是求阳得阳!不在一个体系里,是会乱掉的,火郁发之这个方法应该对应的是三阳病,顺势利导,而温病的着眼点在三阴病上,伤寒里讲的最少的也是三阴病,也是五脏的问题,其中最少的就是厥阴,也是血的问题。
阴虚火旺的问题,我是终于搞明白了,八味地黄丸,用大剂的阴药,用一点点阳药,同气相求,把浮阳引下来,收入肾,如果还有多余的热,那么用知柏清掉,或者从上焦用麦味,中焦用黄连石膏也可以把多余的热清掉,甚至于桂龙牡也可以起到这种效果,如果有痰阻,那就引不回去了,仍然卡在某个地方生热。
恩,主要是肾阴虚的问题,我尝试了很多配比,包括只用六味地黄,知柏地黄,和把熟地改为生地,以及生熟地各半,这种考量出于陈士铎制火汤,引火汤的做法。阴虚火旺可不能用八味地黄丸,那是治肾阳虚下焦虚寒的,填精益肾。填精本就是阴阳双补的,再加桂附就是温肾阳的了。不能看作是阴阳双补的!不少人将之当作阴阳双补的那就是搞错了!补阴和补阳天壤之别!记得有医家说八味地黄丸是于阴中求阳,那毕竟是求阳得阳!
真正意义上的阴阳双补是不偏不倚阴阳一样分量的补养,代表方剂是八珍汤,四君子和四物汤合方;十全大补汤也算。
一旦有偏阴和偏阳的虚衰,那就得归到阴虚和阳虚里面了。正正好阴阳同样分量的亏虚的是少之又少的。当然阴阳的同样分量亏虚是一个范围,并不是一个数值,范围也是比较窄的。在这个范围里阴阳双补可以互相补充,所以用阴阳双补还是有效的。
清热方面真的很复杂,最好还是系统的看,你这样简单的归属还是太笼统。
功能过亢的情况下,你会继续让它更亢奋吗?辛味药过用了伤气助火。
本人医术理论水平有限,临床上这种病人挺多,一般长期失眠会导致正气不足,肝郁脾虚基础上适当补肾气再加热敷,效果一般立杆见影,可以试试患者信息:女,30岁
想解决的问题:失眠,入睡困难,也易早醒,烦躁不安,想综合调理。
下面是近几个月诊疗记载,前2方是著名的全国名老中医王教授的方子。我有个疑问,我分析是有脾虚水湿的表现,比如:
舌边有印,冬天手易生冻疮,服中药后或到了夏天,手易长疹,手痒且热,走上坡乏力,
按我的想法,重点考虑肝郁脾虚后,应该还可以用薏苡仁大力利水健脾,但王教授没有用这个思路,为何,并且还说手上的疹是小问题,真要治治可用点皮炎平(药店店长说皮炎平含激素,不建议常用,建议停药自行恢复)。
望各位大神赐教,对该女孩的诊疗过程有什么评价? 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帖子附上的舌头照片是2020年8月1日的。
勉为其难吧。
期待刘师有空赐教。
勉为其难吧。
一个病是否需要用辛药还是苦药。你得理解他们的作用,辛发,苦泄。这部分得看书去理解。我常说上焦要微辛微苦。到了中焦可以大辛大苦。主要针对病邪的核心病机。
如果病机重在胃以下,那么以苦泄为主,重在胃上,不能重用苦味。如果重在胃及下,重用辛味了,结果如何?那就是温病而用阳药的神识昏蒙之类。
临床上,有一部分感冒,突然腹泻,病就向癒,有一部分人静脉输液抗生素后,大量排尿,病就向癒,这些人你用大量辛味发表,不但不能痊愈,甚至虚乏其内。
所以,所谓看山不是山,就是说你看见表证,你得设法排除其他系统没有病,如果有病,那就看哪个是本,治哪个,病就好了。
这是最基本的标本问题。很多初学者见证治证,不明白为何有的中医用的药一点也不符合书上的方子。这就是差距,等明白了标本,就不会对治感冒有时会用泻药这样的现象有疑问了。
我就是举些浅显的例子,当然也不奢望你们都能懂,毕竟我也是用了近10年才彻底拜托第一层的看山是山。
如果懂了,也是你们自己的福分,这东西看机缘,看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