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加炒谷芽麦芽,可以考虑加入用红参。可能是胃气己伤,建议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尽量不要任何苦寒下药,那使热利也不要用黄连类苦药,大便干了多一点当归就行。仅作参考。
寒了也不用附桂,只用姜。可以加炒谷芽麦芽,可以考虑加入用红参。
可以试试午时茶颗粒,如果有效,那么里面的风药和活血化瘀的川芎是点睛之笔。服用刘保老师提供的逍遥汤化裁方(加薄荷去生姜)(下简称逍遥汤化裁方)后,大便好了一小段时间,前几天,突然之间又出现轻微热利症状,脚底又开始有冰感,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怎么个突然法呢?就是我没有食用任何可疑食物,前一天好好的,第二天起床问题就出现了。原方(逍遥汤化裁方)抓了一付,效果不佳。使用上热下寒的方法,有点效果,但恢复不到正常状态,总在临界状态徘徊。
这几天折腾死我了。
各位老师有什么好方法?先谢了!
举一个例子,我那儿子半岁的时候拉肚子,因为没有及时地看,我都忘了为什么引起拉肚子,反正拉肚子拉了 半个月也看不好。后来拉得都坐不住了,我也没办法。我用了咱们常用的这些方子什么“参苓白术散”了,这些正规书上头说的这些,没有一样管用的。最后没办法 了,用那个“理中汤”,还不行。在这种情况下,翻开李东垣的《脾胃论》。把他那里 面的药凑合了几样,因为我不太懂那个道理,我看他治拉肚子全都用风药,所以我就把他那个药,羌活、独活、防风就拿出来四五样,甘草,只是简单的四五样药, 小孩也吃不了多少药,我捏一点点,给他一煮,二三调羹勺,一喝以后他第二天就不拉了,立即就停止。后来,总共可能就是喝了一次或者两次,反正就再也没拉。 虽然我把病治好了,但不理解病机,所以我也没有推广,也没有总结,也不会总结。对于《脾胃论》可以说是看不懂,只是表面上的文字似是而非。后来又碰见了几 个类似的病,老是治不好,实在没招了,我就用这。有一个肚子疼的,没招了,我就用李东垣的方子,一治他也好了。我现在还经常说起一个病例,有一个肚子胀病人,我始终治不好。那个肚子胀病在我的脑海里面就存在了一二十年,那个病,把他的脉象啊,形象都记得清清楚楚,我 一直期待有一天看书或者触类旁通或者别人给我一传,有那么一天能治好他。后来真的有一天我想通了!从李东垣那个道理上开通了,我知道要升阳就要靠风药。
这里当然有一个悟,现在中医的一些错误说法造成的误区,教材说是疏肝用柴胡,其实柴胡不是辛温。你就说它是苦甘苦平,它不是两种说法嘛,不管是苦甘苦平,总而言之不是辛药,就没发的力量,怎么疏肝?从性味上来说道理不通。
那,柴胡的作用是什么?柴胡的作用就是驱除余热。所以,在《伤寒论》里,汗一出,下一步怎么办?下一步就用柴胡。用小柴胡。汗一出就得用柴胡。那,不出汗当然要解表了。可以看出,柴胡其实就是驱除余热,从好多方都能证明这个问题。所以,我后来就明白了,其实咱们开始走弯路都是受教材的影响。
其 实“柴胡疏肝散”所起的作用是香附和川芎,而不是柴胡,柴胡是因为你瘀,瘀则有热,它提出给热邪留一个路,作用的是香附和川芎。这样正确地理解对于我来说 是很不容易转弯。你想现在看的那些新书,他们都没有这种说法。你要自己领悟到《伤寒论》上的柴胡起什么作用,这本身就不容易了。领悟了以后你还要过渡到那 个对方药的认识,所以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几乎就……哎呀,几乎用了十年,我觉得我都摸索得够快,但也是十年。在十年以后,我就终于从理论上把这个道理明白 了。哎呀,我那时把那个肚子胀没治好,现在我一定给他治好。
从这以后,我就在这方面就注意了。把《千金方》 又拿出来了。积满灰尘的《千金方》,那时咱不理解,为了研究风药的,我就找《外台秘要》。因为《千金方》有一个缺点:不说这些药的来源,不说方的来源。 《外台秘要》的好处在于它下面都注着来源。当时我没有《外台秘要》,到陕西中医研究所借书,一部分还是影印的、复印的、手抄的,下了一顿苦功夫。从这以后 我对于风药有了一个理论的认识。
再举一个例子,拉肚子治不好。古人怎么治?只要 看一看《寓意草》上面喻嘉言,他有一个逆流挽舟法,就是“败毒散”。“败毒散”就是风药,起的作用就是就是生发,让脾气往上走,一走他就不泻了。那个案很 精彩,我相信喻嘉言对“败毒散”理解是学有渊源。中医就是,几千年人家一代一代,都有他的渊源,不会是他个人想出来的,突发奇想。
余浩: 您提到“败毒散”,提到风药,使我想起了一个病案,因为我手里有个病号,长期大便是稀的,不是拉得很厉害的,就每天三到四次大便,溏便,吃“理中丸”吃 过,吃了很多治不好。后来他在外面找了个中医看别人开了,羌活、独活、防风这些药,再加点其它的很简单,加点炮姜,这样调脾胃,他只有吃了一次,竟然大便 很好,金黄色成条了。当时我就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好?后来我就想明白了,有个“痛泻药方”,方子里面就用了防风,其实就是考虑到“风盛则动”,风盛则动 ——肠道排的比较快啊,把这风一除走,肠道就蠕动得慢些,风一除,就好些了,我是这样理解的。但没想到风药能升阳,您刚才说到,“风者春也,春能生发阳气,其实这个是更高层次”。
孙曼之: “败毒散”作用点在于脾胃。其实是在胃上,从脾胃上往上发的。风药有广泛地用途。比方说是胸痹,当时疼得不行,几味风药就立刻可以止住。用通经络,就是羌 活独活加上川芎,如果他大便不稀的话就加上当归、甘草这一类的药,川芎,马上就可以去,它的用处极其广泛。现在的人实在不知道风药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中医的主流。
余浩:孙老师!风药的使用指针不是指患者体内有没有风的问题,风者,春也、木也、生发之气也。 春天具有生发之气,风药就好比是春风,把这个生发调动起来,让脏器充满活力。就好像进入春天的状态,对风药的理解,必须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来看待。它不是 简单除风的问题,它使人的脏腑回到春天的状态,取的是春天的相。如果深入理解风药,对于癌症病人,如果病邪深入脏腑,这时运用风药,让脏腑回到春天状态, 从冬天进入春天,这也是取相啊,回去要琢磨琢磨。如果通过羌活、独活的运用,引出一个风药运用的理论体系,这样应该说收获很大了。
孙曼之:嗯,看李东垣的《脾胃论》。他在这方面的论述比较细。
纸上谈兵终觉浅,很快又发现:中医教育的失败在于没有医案课。古人的医案越学习我越惭愧。看了那么多年病疗效还不高,这在中医圈子不奇怪,很多所谓的中医名家,著作等身而不会看病。 于是j开始大量收集医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渭南小城收集医疗资料并不容易,把叶天士的书能买到的都买到了。
《医术大全》出版以后,我赶紧就买了一本,叶天士的全部医案一共有五千五百个,我看了四遍,做了详细的笔记大量的卡片,这样说你就知道这中间的辛苦了。看一遍还不难,更难的是找到他治病的思路......
午时茶本身是治疗风寒食积的作用,服用之前舌还是黄苔吗?如果是,估计是紫苏叶、厚朴、红茶、陈皮这几个比较热一点的原因(当时因为考虑到有里面有柴胡、前胡、连翘这几味清热药,所以也没怎么顾虑其热性)。二便现在如何?是否热利?是否口渴?鼻干热否?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继续服用了。”嘴唇焦干,纸巾擦之略有血迹“,看来因为你长期腹泻,津液虚亏很严重(脉细),用一点活血风药就出血,发干,存阴还是要注意。”现尺脉容易摸到“是指浮中沉哪一种(以及大小、快慢如何)?昨晚按照kastin老师的法子买了一包午时茶,临睡前冲服一袋。今早起床,嘴唇焦干,纸巾擦之略有血迹。舌苔稍厚、干燥、微黄。之前不管如何补脾,两手脉细,尺脉沉而不见,现尺脉很容易摸到,仍细,但两手脉纵向均满指。
午时茶本身是治疗风寒食积的作用,服用之前舌还是黄苔吗?如果是,估计是紫苏叶、厚朴、红茶、陈皮这几个比较热一点的原因(当时因为考虑到有里面有柴胡、前胡、连翘这几味清热药,所以也没怎么顾虑其热性)。二便现在如何?是否热利?是否口渴?鼻干热否?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继续服用了。”嘴唇焦干,纸巾擦之略有血迹“,看来因为你长期腹泻,津液虚亏很严重(脉细),用一点活血风药就出血,发干,存阴还是要注意。”现尺脉容易摸到“是指浮中沉哪一种(以及大小、快慢如何)?
午时茶是比较容易起火,尤其胃火,很多感冒的人服用时间稍久一点就会口臭。午时茶本身是治疗风寒食积的作用,服用之前舌还是黄苔吗?如果是,估计是紫苏叶、厚朴、红茶、陈皮这几个比较热一点的原因(当时因为考虑到有里面有柴胡、前胡、连翘这几味清热药,所以也没怎么顾虑其热性)。二便现在如何?是否热利?是否口渴?鼻干热否?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继续服用了。”嘴唇焦干,纸巾擦之略有血迹“,看来因为你长期腹泻,津液虚亏很严重(脉细),用一点活血风药就出血,发干,存阴还是要注意。”现尺脉容易摸到“是指浮中沉哪一种(以及大小、快慢如何)?
嗯,说明还是对腹泻有一定效果。你身体反复腹泻,比较虚,然后内又有热,津液流失多(舌尖红是阴虚典型表现,结合脉细可以进一步确认无疑)。如果你感觉服用后身体没有特别不舒服,可以尝试每次半袋服用,一天两次或一次,根据自己身体感觉来调整用量。如果手头有麦冬,可以3~5克冲泡以缓解干燥;如果没有,可以蒸梨子吃(蒸以去其寒)。如果感觉不舒服,就不要继续喝了。你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搞清楚这个病是怎么来的。你能回忆一些信息吗?谢谢老师的解答。前晚服一次,昨早如上症状。但大便已稍成形,偏黑(也可能是前天下午服用肠火宁片的效果)。昨下午再冲服一袋,昨晚嘴唇焦干(未再有血迹)、粘,头稍痛。睡前一小时冲服一杯蜂蜜。今早起来头不痛,嘴唇焦干症状大幅缓解。8点大便,大便比昨天成形,而且没有昨天黑,稍黄。三部脉沉,稍细,快慢适中。舌苔微微有点黄,点尖略红(前段时间舌尖较红)。准备今天再冲服一次午时茶,或者老师有什么更好的方子?我初学中医,基本上还在门外徘徊,近段时间正在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李东垣的风药治拉肚子的那一套完全没有头绪。
再次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