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香燥或温热药就热利,稍微寒一点的就寒利,寒热并用又腹胀,这似乎是到了非常虚弱的病人脾胃功能几乎丧失的感觉。我突然想到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这句话。此语出自宋·苏拭《求医诊脉说》。
“至虚有盛候”,指的是真虚假实之证。至虚,是正气虚甚的内在本质;盛候,是邪气有余的外在表现。疾病本质是正气不足,当正气虚至一定程度,可能产生某些“盛实”的表现,而这些盛实的表现,并没有邪气内盛的内在基础,所以盛实表现是假象。如脾胃气虚,脾不健运,水谷不化,气血生化失源,表现出食少纳呆、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舌淡、面色萎黄不华等。但由于脾胃运化失司,中焦转输不利,从而出现脘腹胀满、作痛、脉弦等似邪气有余之盛候。如再仔细察辨,便会发现虽腹满不舒,但时有减轻,不似实证之急不可缓;虽有腹痛,但不拒按,甚至喜温喜按;虽有脉弦,但兼有沉、迟之象,且按之无力。如是分析,便可知此“盛候”,正是由于正气不足的本质所致,故为假象。
“大实有羸状”,指真实假虚之证。大实,指邪气盛实的本质;羸状,指正气不足的外在表现。这句话是说有些本质是邪气盛实的疾病,当邪气盛实到一定程度,往往导致出现非常虚弱的症状(“羸状”),而这些羸状的出现,并不是由于正气不足所致。因其不能反映病的本质,故称其为“假象”。
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有形邪热阻滞于内,故临床表现为潮热,谵语,腹胀满痛,大便秘结甚至大便不通,舌红苔黄燥等盛实之象,但因热结于内,腑气不通,经气不利,气血周流不畅,阳气不得通达,所以还可见神情默默、身寒肢冷、脉象沉迟等似正气不足之虚弱症状。但若仔细察辨,便发现病人虽表现神情默默,呼吸反而气粗,语声反而洪亮;虽有身寒肢凉,却自觉发热、口渴;脉虽沉迟,但按之有力,种种信息昭示着本质。由此可见,阳明腑实,邪热炽盛为病之本,而神情默默等症皆为病理过程中表现的假象。
所以楼主当细查。
中医诊断是在细微末节的信息上寻索病情本质,很多古代医案都有此种反映,只是这些信息往往为病家所忽视。
附:
《求医诊脉说》 苏轼
脉之难,古今所病也。至虚有实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疑似之间,便有死生祸福之异,此古今所病也。病不可不谒医,而医之明脉者,天下盖一二数。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病者未尝徒死。亦因其长而护其短耳。 士大夫多秘其所患而求诊,求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医不幸而失,终不肯自谓失也,则巧饰掩非以全其名。至于不救,则曰:“是固难治也。”间有谨愿者,虽或因主人之言,亦复参以所见,两存而杂治,以故药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 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使医者了然知患之所在,然后求之诊。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治吾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
大意:诊脉很难这件事,从古到今都困扰着人们。身体虚到极致,有时会出现病邪实盛的症候,同样体内邪气盛实,身体也可能出现虚弱的症状,如果脉象诊断差之毫厘,似是而非,医生给病人治疗后会出现生与死的差异,这便是古往今来所困扰的问题。人病了不能不去就医,但医生当中真正明晓通达脉的人,全天下大概只有一两个人。千里马不常有,天下人也不是都步行;医和、扁鹊这样的名医也不是代代都有,病人也不是白白死掉。只不过是发挥其长处而掩盖其缺点罢了。士大夫阶层经常隐藏自己的疾病去看医生,希望以此来检验医生能力的高低,让医生在茫茫黑暗之中寻找疾病,在似是而非之间辨病之虚实寒热。医生若运气不好没判断正确,始终不肯说自己错了,于是巧妙掩饰自己过错以便保全自己的名声。等到患者到了难以救治的地步,医生便说:“这个病本来就很难治。”其中也有谨慎小心的病人,医生有时会听从他们的意见加以参考,保留两种思路夹杂而治,因而用药就没有效果。这就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没人明白这一点。我一生求医过程中,平时默默检验医生能力的好坏,等到有病求治的时,必定会全部告知医生自己的情况,使医生能清楚明白自己病情信息,这样之后再求医生诊断。于是虚实寒热医生便能在心中先已确定,就算脉象再怎么似是而非也无法迷惑他。因此即使是中等能力水平的医生,治疗我的病也能经常达到痊愈的效果。我的目的是希望病好而已,怎么能给医生制造困难呢?
可以说,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对脉诊的理解以及病者与医者如何沟通、如何看病就诊有着十分深刻和明智的见解。按照他的语气,恐怕他所在时代能跟他一样想法的患者估计不多吧,不知当今是否还是如古代?
以上是突然想到的东西,但楼主是否是大实有羸状,还需细致的信息加以鉴别。若不是,我的考虑是,用寒则寒,用热则热,寒热相间则腹胀,可责之湿。因为湿遇热为湿热,遇寒为寒湿,寒湿并存则出现困境。所以,可以考虑试试藿香正气液。
再次,从舌象照片来看,舌质很红——若非壮热(脉洪有力),那就是阴虚所致(脉细、数)。舌尖两侧有黑点,若此病迁延日久,必为淤血之患,所以这也是一个信息。
至于这种热是实热还是郁热,或是郁热夹阴虚,还需进一步分辨信息确诊。试药过程中寒热药不可用量峻猛,否则一旦有所差池,治成坏病,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