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各家学说 凉药生热,热药生寒

案一的理法方药,跟小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类似,又可说是治温病的理法。柴胡,葛根具是辛药,单是和解剂来说,小柴胡汤亦是靠辛药从太阴肺再出表,汗只是大汗,小汗,微汗的区别。

小柴胡合葛芩连治效的不属于温病,应该为阳明病。温病若汗,若下是会成为危症的。因为温病邪在微循环,汗下会失去血液水分,使其排异困难。
 
小柴胡合葛芩连治效的不属于温病,应该为阳明病。温病若汗,若下是会成为危症的。因为温病邪在微循环,汗下会失去血液水分,使其排异困难。
我说的是类似那两个合方,并不是说就原方不动。其次为何很多人会认为只有辛溫才叫发汗?这跟张锡纯其兄没两样。味之中辛,甘,苦,酸,咸,除了辛味,其它四味都没有直接开表的功能,所以无论辛温或辛凉都有开表的功能,只是寒热不同,发散的力道不同而己。上焦之热必要用辛药才能把热透出去,带出去,如生石膏,此物辛,甘,寒,与葛根最为相似,虽是寒凉药,但是味辛甘,故能化阳,所以这两味药是阴中之阳药都俱有升散的特性。为何叶天士说葛根能耗竭胃汁(也就是伤阴的意思),就是葛根能把胃中的阴液升上去带出体表,简单说就是辛味升散特性的原故,所以不独葛根会,所有辛味药都有这样的坏处。
只不过这两味药相比其他辛味药伤阴没那么快和历害而己,因为还有两个特点:性寒凉,味甘的原故,象薄荷,是辛凉药吧,但是它的辛散力度比葛根石膏强多了,所以薄荷就不可像那两味下那么大的量来使用。
 
小柴胡合葛芩连治效的不属于温病,应该为阳明病。温病若汗,若下是会成为危症的。因为温病邪在微循环,汗下会失去血液水分,使其排异困难。
案一的理法方药,跟小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类似,又可说是治温病的理法。柴胡,葛根具是辛药,单是和解剂来说,小柴胡汤亦是靠辛药从太阴肺再出表,汗只是大汗,小汗,微汗的区别。
我说的是类似那两个合方,并不是说就原方不动。其次为何很多人会认为只有辛溫才叫发汗?这跟张锡纯其兄没两样。味之中辛,甘,苦,酸,咸,除了辛味,其它四味都没有直接开表的功能,所以无论辛温或辛凉都有开表的功能,只是寒热不同,发散的力道不同而己。上焦之热必要用辛药才能把热透出去,带出去,如生石膏,此物辛,甘,寒,与葛根最为相似,虽是寒凉药,但是味辛甘,故能化阳,所以这两味药是阴中之阳药都俱有升散的特性。为何叶天士说葛根能耗竭胃汁(也就是伤阴的意思),就是葛根能把胃中的阴液升上去带出体表,简单说就是辛味升散特性的原故,所以不独葛根会,所有辛味药都有这样的坏处。
只不过这两味药相比其他辛味药伤阴没那么快和历害而己,因为还有两个特点:性寒凉,味甘的原故,象薄荷,是辛凉药吧,但是它的辛散力度比葛根石膏强多了,所以薄荷就不可像那两味下那么大的量来使用。

确实,温病里面比较少用柴胡葛根这类的升散药,就算用也不是君药不做主药,只能是稍微佐使一下。
因为温病本就是热量有余,自身就是处于升散状态的,再升能升到哪去呢?再升估计就只能冲心入脑了,这些重要脏器机体保护还来不及呢。
至于你说的辛凉的药物发表的问题,那不是升散而是先降后升,只不过看到的是升的结果,没看到敛降的表现;是降下来的阴液带着下焦阳气的升,是人体自然状态阴阳转化的升,而不是强力的用温药的提升。所以辛味药既然有辛温辛凉之别,作用机理就会有不同。
还有个先后问题在里面。也就是说有降才有升,无降则无升!“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卫气处于中/下焦”,卫外恢复就必然是从中/下焦上来的,但如果没有凉药的降下,下焦津液匮乏也就没有升上来的可能。
如果只注重升的话,就好像很多初学中医的人认为自己这虚那虚的需要补一样,都是很简单直观的思维。
 
看来解表药被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误导了很多人呀!
 
辛凉药先降后升没错,我说的阴中之阳便是此意。辛凉和辛温的区别在于温和凉,温能加强辛的作用,而凉或者甘能减弱减缓辛的力量,辛药小量则为升,大量则为散(也就是发的意思),升与发同类,看补中益气汤里柴胡和升麻的用量,李东恒是取其升之意,而不是让其发,光用苦寒的清热解毒药是解不了表证的,还容易使表邪内陷,案一的药方就是常说的表里双解。
 
象案一的脉象:弦脉为肝郁之象,有力说明里有邪实内热,右寸浮是有表邪郁闭内热,不得发越。但头汗出是内热外迫之象,因被表邪所闭,所以只是头汗,其余不出汗。血腑逐瘀汤不是也能治局部出汗头汗吗,这两个很相似,不过这里是外邪和内热所至,而血腑逐瘀汤主因是气血瘀滞的原因。
照理说,脉双弦应为寒,案一并不象案二,双弦有带数脉。但是案一的双弦脉是因为其右寸浮的原故,产生寒象之脉,先是肝阳被郁而生内热火炽,肝阳祓郁又导至肺卫弱受风寒所闭,最后内火不得发越而里热更盛,这便是所谓三阳合病,这里的表寒不用辛温是因为里热太盛,若用辛溫使会加重内热,所以只用发表力弱的辛涼药使可,因为只要把内热带出体表,这个热就能把表寒邪化掉,其实用辛温药来带也可,象麻石杏甘汤,只是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不好掌握,对于没经验的更是如此,这种问题保险的做法还是用辛凉药来的稳妥。
 
升降出入阴平阳秘用药的目的是这样吧。炎症清除了,不该热的会凉,不该凉的会热。壮火食气,滥补竭泽而渔,最后了无生机。吸收不好而大补,也会引起热或寒。这些确实是这样的。
 
确实,温病里面比较少用柴胡葛根这类的升散药,就算用也不是君药不做主药,只能是稍微佐使一下。
因为温病本就是热量有余,自身就是处于升散状态的,再升能升到哪去呢?再升估计就只能冲心入脑了,这些重要脏器机体保护还来不及呢。
至于你说的辛凉的药物发表的问题,那不是升散而是先降后升,只不过看到的是升的结果,没看到敛降的表现;是降下来的阴液带着下焦阳气的升,是人体自然状态阴阳转化的升,而不是强力的用温药的提升。所以辛味药既然有辛温辛凉之别,作用机理就会有不同。
还有个先后问题在里面。也就是说有降才有升,无降则无升!“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卫气处于中/下焦”,卫外恢复就必然是从中/下焦上来的,但如果没有凉药的降下,下焦津液匮乏也就没有升上来的可能。
如果只注重升的话,就好像很多初学中医的人认为自己这虚那虚的需要补一样,都是很简单直观的思维。

看来解表药被分

象案一的脉象:弦脉为肝郁之象,有力说明里有邪实内热,右寸浮是有表邪郁闭内热,不得发越。但头汗出是内热外迫之象,因被表邪所闭,所以只是头汗,其余不出汗。血腑逐瘀汤不是也能治局部出汗头汗吗,这两个很相似,不过这里是外邪和内热所至,而血腑逐瘀汤主因是气血瘀滞的原因。
照理说,脉双弦应为寒,案一并不象案二,双弦有带数脉。但是案一的双弦脉是因为其右寸浮的原故,产生寒象之脉,先是肝阳被郁而生内热火炽,肝阳祓郁又导至肺卫弱受风寒所闭,最后内火不得发越而里热更

辛凉药先降后升没错,我说的阴中之阳便是此意。辛凉和辛温的区别在于温和凉,温能加强辛的作用,而凉或者甘能减弱减缓辛的力量,辛药小量则为升,大量则为散(也就是发的意思),升与发同类,看补中益气汤里柴胡和升麻的用量,李东恒是取其升之意,而不是让其发,光用苦寒的清热解毒药是解不了表证的,还容易使表邪内陷,案一的药方就是常说的表里双解。
辛凉和辛温的区别区别在凉和温?两种方剂都用八十度水泡,一个成七十度 一个有九十?
 
没说到点上,实质是辛热方是帮助人体从汗孔排邪的,辛凉方是活血解毒帮人体从微循环排邪的。并不是药本身有热和凉,是不同的排异趋势人体有不同的冷热反应,用对方了顺了趋势了,人体的冷热表现就消失了。
 
没说到点上,实质是辛热方是帮助人体从汗孔排邪的,辛凉方是活血解毒帮人体从微循环排邪的。并不是药本身有热和凉,是不同的排异趋势人体有不同的冷热反应,用对方了顺了趋势了,人体的冷热表现就消失了。
别误会,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性本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的反应,并不单单是药物本身的寒热。
所以有的药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呈现的寒温不同,就有人说是温性也有人说是凉性,比如郁金。
我们说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时候就是省略了中间的过程,只说作用结果。
而且药物的温凉不是从体外的体感来的。
 
最后编辑:
其实基本上每种药物都有双向作用(借用西医名词),很少有单纯的单向作。在中药的四气五味当中,很多药物是具有两种或多种的味在一起,只不过每种药都有其偏重,就是最明显,最突出的味,其它的比较不明显而已,比如羌活味辛,苦,性温,独活味微辛,苦性温,这两味药,药性味基本一样,但又有区别。羌活辛味比独活强,故羌活发散之力也强于独活。羌活本身两种味,却是辛多于苦,所以羌活先升而后降,升多降少,而独活辛弱于苦,故独活先降而后升,降多升少。再如麻黄,味辛,微苦,温,麻黄和羌活一样,辛多苦少,也是先升后降,但是单就苦味来说羌活比麻黄苦更多,所以羌活比麻黄更会降,中药是先人在众多的草药中,经过长期试验所总结出来的,五味能明显辨别的药物,而为何还有众的草药未被列入中药?我想有两点原因:一是古人还耒发现到这种或那种草药。二是一些草药所含五味较杂,或者无明显偏盛,故不列入中药。因为气味越杂,药物的功能也就越杂,使的药物的功能,偏性难以掌握。
辛主开散,苦主燥降,甘能和缓,酸主收涩,咸能软坚。温能通行,凉能清肃(寒和热就是溫凉的加强版)。
 
不懂医。 夏天洗冷水澡出来热的更厉害,洗温水反而不热。 中暑全身发冷,脚趾手指全都扎一针挤出一滴血,马上全身就开始变热。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之这个好理解,但不会运用。 :045:
 
不懂医。 夏天洗冷水澡出来热的更厉害,洗温水反而不热。 中暑全身发冷,脚趾手指全都扎一针挤出一滴血,马上全身就开始变热。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之这个好理解,但不会运用。 :045:
太谦虚不好吧? :014:
其实你懂的不少!
中暑全身发冷,也是热闭阻于里,气血不能通达体表而发冷的,脚趾手指全扎一针放血,就是清楚阻滞恢复经络流转,也就是气血流通散热于外。
和用药原理相同,用药时在里推气血外达,扎针是在外拉气血达表。
 
最后编辑:
不懂医。 夏天洗冷水澡出来热的更厉害,洗温水反而不热。 中暑全身发冷,脚趾手指全都扎一针挤出一滴血,马上全身就开始变热。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之这个好理解,但不会运用。 :045:
夏天洗冷水澡也不会热的更厉害,实际上冷水还是带走了体表很多的热量,洗完还是很凉快的
 
太谦虚不好吧? :014:
其实你懂的不少!
中暑全身发冷,也是热闭阻于里,气血不能通达体表而发冷的,脚趾手指全扎一针放血,就是清楚阻滞恢复经络流转,也就是气血流通散热于外。
和用药原理相同,用药时在里推气血外达,扎针是在外拉气血达表。
:014:老师真客气。 我那都是瞎编滥造的。 我猜测这个扎针放血它应该也是这么个原理。 这不就是刘国栋老师说的给郁热找出路么。 这个出路又不是只有走肠道泻下一种。 胸无点墨,不敢在这么专业的帖子里胡诌啊。
 
夏天洗冷水澡也不会热的更厉害,实际上冷水还是带走了体表很多的热量,洗完还是很凉快的
感觉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不准确的。 我为什么敢这么讲呢。 小时候得了荨麻疹,经常发作。 发作起来从头皮到脚指头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像有蚂蚁在咬,痒得你都不知道抓哪好。 就像人掉进巨大的蚂蚁坑。 遇冷,遇热,精神紧张都会发作。 夏天如果用凉水洗澡,出来整个人一热,马上就发作。 那你说为什么不是因为凉水才发作的么,因为一直冲凉水啥事没有,并且发作的时候是全身发烫。
 
感觉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不准确的。 我为什么敢这么讲呢。 小时候得了荨麻疹,经常发作。 发作起来从头皮到脚指头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像有蚂蚁在咬,痒得你都不知道抓哪好。 就像人掉进巨大的蚂蚁坑。 遇冷,遇热,精神紧张都会发作。 夏天如果用凉水洗澡,出来整个人一热,马上就发作。 那你说为什么不是因为凉水才发作的么,因为一直冲凉水啥事没有,并且发作的时候是全身发烫。
那是因为你本身就有问题,你用一个有问题的器官来测试,得出的结论就是有问题的,大夏天的街上也有人穿羽绒服,那你说这天气是热还是冷
1628575470814.png
 
感觉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不准确的。 我为什么敢这么讲呢。 小时候得了荨麻疹,经常发作。 发作起来从头皮到脚指头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像有蚂蚁在咬,痒得你都不知道抓哪好。 就像人掉进巨大的蚂蚁坑。 遇冷,遇热,精神紧张都会发作。 夏天如果用凉水洗澡,出来整个人一热,马上就发作。 那你说为什么不是因为凉水才发作的么,因为一直冲凉水啥事没有,并且发作的时候是全身发烫。
冲冷水澡,当时是 解热了,但是也因为冷水的刺激而使毛孔闭塞,人体的热散不出来就会郁积于里,仅仅是冷水的刺激皮肤就大部分热是郁积于皮下,一遇外热,毛孔张开,热随汗出不顺畅就会产生疹痒也会发烫,就是热量大出的表现。
皮肤是散热的最大通道,有内热的时候能到达皮肤使人体散热通道恢复正常才是事半功倍的。
一般来讲痒是有风,和自然界的风产生的原理一样,就是温度的不均衡,看来你的体质一直是这样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