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各家学说 凉药生热,热药生寒

生姜当然生热,只是用法有讲究。我说的只是个例子而已,这怎么就是伤寒思维了,就你不是伤寒思维,别人都愚钝。只是觉得你好大的口气,回个贴还有这么多要求,难道都来捧捧场才行?
谢谢关注!
 
先生好,

长江之水天上来。
西医鼻祖是华佗。
救人治病医术好。
派别之争........................................................................
多谢关注!
 
看到口臭的人还在拼命的补气温阳,可怜亦复可悲啊!
健脾除了补气健脾之外,也还是有其他办法的。如果补气健脾无效,那么不妨试一试下面的办法:
前提是不犯温热的饮食。
1,麦冬+石斛,各10克/天。
2,石膏+龙胆草,石膏的剂量就很有讲究了,10---30克,龙胆草10克。
原理是: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把壮火清掉一些,使其变成少火,自然就化生阳气了。
 
腹泻的治疗也很简单:
赤芍20--30+丹皮10,和上贴的方法合用亦可,严重的+胆南星,贝母。
这里所治的腹泻是慢性的久泻,温阳健脾无效的泄泻,此法可能不太全面,有些腹泻是不合适的。
 
对于热药变寒,寒药变热,我的认识如下:
1.热药变寒。所谓“热药变寒”,不是真的热药可以直接使身体变寒,而死说,如果热药用量过大,则会伤及脏腑,不但不能很好地补充热量,而且会出现腹泻、浑身无力等现象。身体若想恢复健康则要耗费一定量的热能,等于适得其反。
2.寒药变热。所谓“寒药变热”也不是说寒凉药可以使体寒的病人变热,而是说,体寒的病人服用寒凉药以后,疾病加重,身体为了修复体伤,减弱体寒,因此提高了体温。体温提高以后,体寒会减弱,“发烧”的症状也会逐渐恢复。者属于自我康复的过程。
3.有些药物服用以后似乎会出现感觉温热,有时也会感觉寒凉,这是一种错觉。比如体寒者有时会感觉浑身发热,衣领的扣子都觉得是多余,但是温并不高。
总之,处理疾病的原则是补充热量,用温热药。出现其他的症状属于临时的,表面现象,用按揉、针刺这些辅助性措施就可以解决。

浅陋之见,多指导。
凉药生热的意思是寒凉的药物作用于阴虚痰瘀阻滞的病人会释放出身体隐藏的热量,且是由内至外,达到一个寒热平匀,阴阳和合的状态。而热药生寒,是说阴虚痰瘀阻滞的病人当表现出类似脾肾阳虚的症状时,被误用温阳的药物,痰瘀堵塞的地方增多,反而使得阳气不能达表而被痰瘀闭锁于内部,从而表现出腹泻畏寒等一系列的类似寒证的症状。
这个我特意发在温病板块,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人和伤寒联系起来。此贴讨论的主要是温病,尤其是一些温病而又有阳虚表现的病症;虚寒症用温热药是正治,属于伤寒范畴不在此贴的讨论范围之内。
谢谢关注!
 
王孟英医案一则,论述精妙!
湖墅张春桥,素禀不坚,头眩脑鸣,频服温补药,甚觉畏冷。人皆谓其体偏于寒也。辛丑春,始请孟英诊之。脉甚数,曰:阴亏也,温补非宜。改服滋水培元之剂,颇为有效。夏间或劝以灸火,云可以除百病,盖未知灼艾之可以除百病者,谓可除寒湿凝滞、阳气不能宣通之证,非谓内伤外感一切之病皆可灸而除之也。故仲景有“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之训,正以艾火大能伤阴也。灸后数日,即寒少热多,宛如疟疾,医者以为脾寒病,投以温散,日以滋甚。春桥知药治未符,坚不肯服,乃父与之询其故,漫曰:要儿服药,须延王先生诊视。与之遂邀孟英治之。切其脉,滑数倍加,曰:阴虚之体,内热自生,灸之以艾,火气内攻,时当溽暑,天热外烁,三者交加,阴何以堪?再投温散,如火益热,当从瘅疟治。专以甘寒熄热,(孟英长技。)则阴津不至枯涸,而寒热不攻自去,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竟不用一分表散药而治愈。(眉批:眼前道理,而人多不悟,一经拈出,便成名论。此与以针治虚损者,同一悖谬。)
 
古人说温补和滋阴是犯冲的,可惜今天的人还在犯啊!
选自《王孟英医案》
《薛氏医案》每以补中益气汤与地黄丸并用为治,虽卢不远之贤,亦或效尤,其实非用药之法也。如果清阳下陷而当升举者,则地黄丸之阴凝滞腻非所宜也;设属真阴不足,当用滋填者,则升、柴之耗散不可投也。自相矛盾,纪律毫无,然上下分治,原有矩矱。屠敬思素属阴亏,久患痰嗽,动即气逆,夜不能眠,频服滋潜,纳食渐减,稍沾厚味,呕腐吞酸。孟英视脉左弦而微数,右则软滑兼弦,水常泛滥,土失堤防,肝木过升,肺金少降,良由久投滋腻,湿浊内蟠,无益于下焦,反碍乎中运,左强右弱,升降不调。以苁蓉、黄柏、当归、芍药、熟地、丹皮、茯苓、楝实、砂仁研为末,藕粉为丸,早服温肾水以清肝;以党参、白术、枳实、菖蒲、半夏、茯苓、橘皮、黄连、蒺藜生晒研末,竹沥为丸,午服培中土而消痰;暮吞威喜丸,肃上源以化浊。三焦分治,各恙皆安。悉用丸剂者,避汤药之助痰湿耳。(眉批:方俱灵妙,可以为法。)
 
滋阴增肥法:选自《王孟英医案》
 张养之令正,饮食如常而肌肤消瘦,(叙证详明。)信事如期而紫淡不恒,两腓发热而别处仍和,面色青黄而隐隐有黑气。俨似虚寒,多药不效,始逆孟英诊之。脉似虚细,而沉分略形弦滑。曰:此阳明有余,少阴不足,土燥水涸。仲圣有急下存阴之法,然彼外感也,有余之邪可以直泄;此内伤也,无形之热宜以甘寒。义虽同而药则异也。赠以西洋参、生地、生白芍、生石膏、知、柏、苓、栀、麦冬、花粉、楝实、丹皮、木通、天冬诸品,服至数斤,黑气退而肌渐充,腓热去而经亦调矣。(眉批:孟英善用甘寒,投之此证尤宜。)
 
怕冷不一定是阳虚案,选自《王孟英医案》:
朱君庆雨次郎,夙有痫证,因劳伤之后,发冷吐酸,不饥神惫,服药数剂,遂致故恙日作数次,医者技穷。余脉之,弦细若伏,而肢冷如冰,苔白如砂,涎沫频吐,头疼而晕,重裘不知温。是热深厥深,误投热药,而饮邪内盛,故热邪隐伏不显也。询其小溲果甚赤,以导痰汤去草合雪羹,加芩、连、栀、茹、木通,煎吞当归龙荟丸,覆杯而愈。
 
尤其是一些温病而又有阳虚表现的病症;虚寒症用温热药是正治, 学习了
 
近日一网案,几经周折,转用清热祛湿时患者出现夜里干醒,渴喜冷饮之热相,想起此贴,又看了看,颇多可取之处。我认为所生之热为郁热或伏热外显,这种伏热看来比我所想的更为普遍,毕竟饮食好多了,而且右归丸之类的补药随手可得
 
近日一网案,几经周折,转用清热祛湿时患者出现夜里干醒,渴喜冷饮之热相,想起此贴,又看了看,颇多可取之处。我认为所生之热为郁热或伏热外显,这种伏热看来比我所想的更为普遍,毕竟饮食好多了,而且右归丸之类的补药随手可得

  血分的瘀热透到气分来了。

  现在湿热和痰湿体质的人太普遍了,久而致瘀,形成血分瘀热,这样的人唇色暗红甚至乌暗,舌中一条深长的裂纹。

  中医问饮食不精准是个大问题!
  中医一般问患者饭量怎么样,食欲好不好。

  让患者主观描述,那每个人的对饮食多少好坏的心理预期差别大得很,和客观事实(是否摄入消耗平衡)之间存在极大偏差。
  必须要有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让患者客观描述他一天究竟吃些什么东西,全部拍照传过来看,才能准确的把握他的饮食营养状况。
 
  血分的瘀热透到气分来了。

  现在湿热和痰湿体质的人太普遍了,久而致瘀,形成血分瘀热,这样的人唇色暗红甚至乌暗,舌中一条深长的裂纹。

  中医问饮食不精准是个大问题!
  中医一般问患者饭量怎么样,食欲好不好。

  让患者主观描述,那每个人的对饮食多少好坏的心理预期差别大得很,和客观事实(是否摄入消耗平衡)之间存在极大偏差。
  必须要有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让患者客观描述他一天究竟吃些什么东西,全部拍照传过来看,才能准确的把握他的饮食营养状况。
是的,关键的诀窍在于“透”,单纯寒凉药物恐怕达不到这个效果
 
是的,关键的诀窍在于“透”,单纯寒凉药物恐怕达不到这个效果

  既然要透散血分瘀热,就要用走血分的“凉血化瘀”的药,配上走气分的“辛散透邪”的药。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凉血化瘀+辛散透邪,使血分瘀热散入气分而引起发热症状,就像是在“焚烧垃圾”。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
  一方面,瘀血的分解代谢可以产生热量;
  另一方面,组织和脉络中瘀积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后,人体就会调动大量巨噬细胞去清除这些异物,导致“免疫性发热”。

  [大黄䗪虫丸]是寒性的化瘀通络药,有人吃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发热,继而病减,就是这个原理。
  这样的人,如果使用“放血疗法”,流出的血一定是乌黑的,就像下面这位:

中医刺血疗法:{健康之路}20180203《泻泻更健康》--北京中医药大学赵慧玲。_13873.jpg


中医刺血疗法:{健康之路}20180203《泻泻更健康》--北京中医药大学赵慧玲。_13906.jpg


中医刺血疗法:{健康之路}20180203《泻泻更健康》--北京中医药大学赵慧玲。_13907.jpg
 
近日一网案,几经周折,转用清热祛湿时患者出现夜里干醒,渴喜冷饮之热相,想起此贴,又看了看,颇多可取之处。我认为所生之热为郁热或伏热外显,这种伏热看来比我所想的更为普遍,毕竟饮食好多了,而且右归丸之类的补药随手可得
谢谢支持!
 
 既然要透散血分瘀热,就要用走血分的“凉血化瘀”的药,配上走气分的“辛散透邪”的药。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凉血化瘀+辛散透邪,使血分瘀热散入气分而引起发热症状,就像是在“焚烧垃圾”。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
  一方面,瘀血的分解代谢可以产生热量;
  另一方面,组织和脉络中瘀积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后,人体就会调动大量巨噬细胞去清除这些异物,导致“免疫性发热”。

  [大黄䗪虫丸]是寒性的化瘀通络药,有人吃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发热,继而病减,就是这个原理。
---------------------------------------------
顶一个
 
 既然要透散血分瘀热,就要用走血分的“凉血化瘀”的药,配上走气分的“辛散透邪”的药。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凉血化瘀+辛散透邪,使血分瘀热散入气分而引起发热症状,就像是在“焚烧垃圾”。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
  一方面,瘀血的分解代谢可以产生热量;
  另一方面,组织和脉络中瘀积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后,人体就会调动大量巨噬细胞去清除这些异物,导致“免疫性发热”。

  [大黄䗪虫丸]是寒性的化瘀通络药,有人吃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发热,继而病减,就是这个原理。
---------------------------------------------
顶一个
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说的这个话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可思议。
但是确实是这样的,论坛里面也有说吃温阳剂腹部发冷甚至腹泻的,这就是热药生寒的例子。说明身体并不适合这个热药,反而适合下面的凉药。原理就是本身血热,再加药热,热势过大,敛液成痰(或瘀)阻碍了阳气外达,所以出现表寒或肠胃寒凉。
下面说一说凉药生热,一般来讲,血热的病人多兼有痰瘀,有的是痰湿为主,有的是痰为主兼瘀,所以祛痰化瘀的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热,再加身体本来就血热,所以这就是凉药生热的原理了。只要利用好了这个热,还需要去温阳健脾么?人体就是一个高级的利用各种能量的系统,从食物到能量,再到能量的转换,利用,消散,真的很复杂!
因为血热限制了很多偏温性的祛痰化瘀药的使用,所以选用的基本是偏凉性的。
在给亲友治疗的过程中碰到很多这种情况了,有的说我从来不喝凉水,不吃冷饮;但是治到最后还要用到石膏去平衡这个胃热。尤其是腹泻的人,很多人都以为是胃寒,殊不知却是血热痰阻,你清血热化痰,这个痰消失了,血液流行顺畅,自然就不会有胃寒的症状了。这个胃寒实际上仅仅是胃的内壁绒毛的寒凉,并不是真正的胃寒。
说实话,不是那么好懂,不过从我的经验来看,凉药可以生热,跟感冒发烧有点像,胃中突然进了寒凉,如果胃本身的热不能中和这个凉,那么也会出现胃受寒的情况,和体表受寒相同,那么为了驱这个寒,胃会产热,说胃产热并不准确,应该是身体会同时大量产热,那么胃的寒中和,其他部位的热其实是太多了,就会出现内热情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