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文化 中医三世说-中医为何前科学、超科学?

二、“身国同构”的脏腑、经络、膜原三大控制系统:

1】‘身国同构论’有‘脏腑、经络、膜原’三大治疗体系:



年轻时曾蒙中医老师教诲:“《黄帝内经》按‘身国同构论’,经有‘脏腑’‘经络’‘膜原(膏肓)’三大治疗体系(三世),先哲曰:‘医不三世(系)不可为医’。今之世医村野,用方药者多宗‘脏腑’,用针灸者多循‘经络’,焉知察‘膜原’者方能将方剂针灸…融于一炉,且经云‘上工治未病’,乃须‘察膜原者知其未来,从膜原者治未病’得此《黄帝内经》半矣。然反观现世中医,方药针灸推拿…大多分流,由是膜原体系察之者鲜,大概惟有少数既方药针灸…兼用,又研习‘治未病’者晓之。”初不以为然,后学习中医多年、把握中医众多方技才幡然醒悟:此诚不我欺也!解析如下:


2】脏腑-藏象学说本意是道家“身国同构论”



《吕氏春秋》言:“夫治身之道与治国之道一理之术也。”古人藏象学说的本意实在是古已有之的道家“身国同构论”,儒家“家国同构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实践总结。对此,道家言:“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丹道家言:“修行之人以身为国,以精为民,精不动摇,谓之民安,神气充足,谓之国富。”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引葛洪一段话来说明治医犹如治国可见一斑:“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中央管理机构)也;四肢之列,犹郊境(边缘地方机构)也;骨节之分,犹百官(政府官员)也。神,犹君(统治者)也;血,犹臣(官员)也;气犹民(老百姓)也;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故而中医历来就有“上医医国,其次,中医医人,再其次,下医医疾。”之说。



3】《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本意是‘政府’职责分工协作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言:“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皇帝),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宰相、总理),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武装部、军机处),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司法部),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卫戍区、外交部、),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财政部),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交通部),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资源部、税务部)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工程部),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利部),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地方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译文: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官的职责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心,是君主之官(皇帝),主宰全身,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宰相、总理),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而调节着全身的一切活动;肝,象战将一样勇武、冲锋陷阵,是将军之官(武装部、军机处),谋略(作战方案)由此而出;膻中,围护着君主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卫戍区、传令官、外交部、),君主心志的喜乐、意愿、命令,靠它传播出来;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精微物质布化储存,是仓廪之官(财政部),人体吸收五味的营养靠它们得以消化、吸收、储存;大肠者传导之官(交通部),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小肠是受盛之官(资源部、工程部、税务部),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进一步分清泌浊,吸收营养、输送养料;肾,是作强之官(科技部),它能够发挥人的强力潜能而产生各种伎巧;三焦,是决渎之官(水利部),它能够通行水道;膀胱是州都之官(地方官),储藏津液,气化津液,排出尿液。以上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整体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各自为政。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身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君主如果不能明智顺达,那么,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同样,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活脱一个人体社会公共关系‘政府’职责分工协作之描述。

世医读此大多从五脏六腑功能诠释,但稍作留意便见其【系统整体】皇恩浩荡、中和位育的系统自组织和谐思想毕现。


4】现代“身国同构”多层次多维度五行自动控制管理:



①人体“身国同构论”五行类系统自动控制管理工作原理:

形=硬件;气=电能;神=软件。

木=废物清理系统(电路通畅)类似国家【民主与法律】

土=能量供给系统(电力保障)类似国家【民生与经济】

水=资源管理系统(主板技术)类似国家【民资与技术】

火=信息指挥系统(操作软件)类似国家【民政与开放】

金=诊断维修系统(电压电流)类似国家【民德与文化】

共同管理着人体“国家”网络系统:经络、血管、神经、淋巴免疫、内分泌、泌尿、生殖、呼吸、骨骼、肌肉…各大组织系统运作.。


②木的“身国同构论”修环境五行职能是网络经营:

木=肝为将军之官(军机处)

主疏泄-网络生化调节自组织自和自愈力。

【本能】类似植物-茎(输送氺谷代谢产物-人体社会环境)

管仲:不扰不烦而民自富与俗同好恶

重在管道--经络环境的畅通,自组织自愈能力启动。


③土的“身国同构论”修环境五行职能是以酶化湿:

土=脾为仓廪之官和谏议之官(财政部、纪检委)

主运化-以酶化湿、消化吸收、后天之本。

【转能】类似植物-根(吸取转换土中养料-后天习性)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贪婪是腐败根源,万病皆源于土湿。

重在饮食—水谷精气运化、营养吸收转化、毒素代谢。


④水的“身国同构论”修环境五行职能是启动干细胞:

水=肾为作强之官(工程部、科学院)

主生精生殖-内分泌、激素、蛋白质DNA、干细胞,先天之本。

【蓄能】类似植物—种子(含父母先天遗传信息和生命能量-先天禀性)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重在干细胞--人体自身核能利用[生殖之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⑤火的“身国同构论”修环境五行职能是电磁波能量:

火=心为君主之官(皇帝-总统)

主神明-思维与潜意识、电磁波、生物场、宇宙能。

《内经》生气通天---与天道相通,循此万病皆由心生;

【灵能】类似植物的天性(主宰信息)---阳光/阳气,

《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为一轮红日……,纯阳为仙,纯阴为鬼。)

孟子:养浩然正气(正能量),明德自善而自医。(民国有王凤仪的性理学),

重在心态--良好人生观、道德标准是健康的生物信息和生命信息。


⑥金的“身国同构论”修环境五行职能是微量元素:

金=肺为相傅之官(宰相、总理)

主炁(气)性-能量-微量元素抢电子抗氧化

【盗能】类似植物--叶(光合作用)生气通天:

《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呼吸吐纳功夫)

重在呼吸--电子转移获能;横隔运动犹如拉动人体小宇宙天地之风箱,推动血液体液进出每一微小单位。

5】中医临床五脏六腑皆可入手、不必拘泥职责分工



显而易见,藏象(脏腑)学说在古人眼里并非今人只是孤立的某一脏器生理病理现象,俨然是为了维护整体-人体社会公共关系协调的‘政府’管理职责分工,一种整体系统控制方法的多层次有机分工。夫治病犹如治国,治理国家事情皇帝可管、宰相可管、将军可管、法官可管、……地方父母官更是责无旁贷。官者管也,凡十二官俱匹夫有责、义不容辞,只不过有分工管辖的范围权限途径不同而已。倘若时局所迫,皇帝也得御驾亲征,岂能囿于官衔职责之分工。因此,中医临床治疗常常五脏六腑皆可入手,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临床常常见到一个有经验的老医生,一辈子就是‘常山赵子龙一条枪’用他自己熟悉的一个方子或一套针法从一个途径入手进入系统控制管理,加减变化对付所有也颇能得心应手。一个小柴胡汤、桂枝汤……、一套传世针法常常是一些老中医和老和尚一辈子济世救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例如当今网上“薛振声十年一剑全息汤”、香港、台湾叫响的道家天乙神针“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从自己熟悉的某一藏或一腑入手,用自己拿手的一方一技建立自己的系统管理控制方法,也是历代许多临床中医独辟蹊径的共同途径。


一位学医的朋友见我如此议论,便反诘我曰:“中医五行本有生克乘侮、隔一隔二、隔山打炮之说,由此进入似乎还可以理解。然若以不甚重要的膀胱一腑进入,何以达到控制管理全身之目的?”笔者对之曰:“伤寒六经辨证,无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还是内伤七情六欲,皆从足太阳膀胱经起手,乃千年嫡传中医正统,何以认为不甚重要?膀胱者州都之官(地方官),大事小事又岂能离开了‘七品芝麻官’?”用现代前卫的研究去解释,膀胱的抗利尿激素--气化功能关系着人体--体内副交感信息控制系统的三条控制通路(副交感传出神经系统、副交感-胰岛素系统、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总系统,上都接受同一个最高控制器-中缝核5-HT能系统的兴奋控制,下还有一个共同细胞通路-膜受体-PI-cGMP系统,三条通路横向都是兴奋性加强。伤寒方法中调控人体水液代谢(通调水道)的膀胱之阳本是纠正人体细胞膜环磷腺苷(C—AMP)和环磷鸟苷(C—GMP)比例,改变细胞内外渗透比,纠正人体电解质平衡的重要环节,甚至竟可以以为是《伤寒》方法之所以能既取效于外感急症、又取效内伤慢病甚为关键的重要方法(之一),几乎是解开千年《伤寒论》秘密的钥匙所在。推而广之,凡十二官哪一脏哪一腑不是如此。


所不同者,事有大小权宜,病有标本缓急,选官派将中医本有‘急者用将,缓者用相。乱世用霸道,将军主之;盛世用王道,宰相主之’之说,笔者将此发挥:“‘肝为将军之官’中医治内伤杂病,急病、指标显著者多从肝治;‘肺为相傅(宰相)之官’缓病、体质调理多从肺入手;免疫、内分泌性顽固病必从君主命门、调心肾而为,中宫脾土本就四季常属、安身立命之本,遣方用药无时不当兼顾。
 
6】跨范围的整体协作尤重于简单机械生理病理辨证对应



事实上,传统藏象学说十二官的分工合作、中和系统控制管理方法不仅囊括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而且更是具体调控人体社会公共关系系统和谐平衡的多层次‘政府’管理职能的职责分工(直接关系着中医整体系统战略原则意图步骤的如何具体实施),常常跨范围的整体协作尤重于简单机械的生理病理辨证对应。试想,倘若离开了社会大环境,没有政府‘十二官’的全局动员协作,仅靠检察部门反腐败又有多大效果?故《黄帝内经》言:“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反之,将‘十二官’的生理病理功能孤立起来“辨证施治”其临床疗效的打折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说中医阴阳、五行、四象、六经、……八卦‘阴阳多少之划分’核心构建是一种描述系统运动变化过程周期的横向纵向平面曲线坐标图,那么藏象学说‘十二官’政府职责分工协作的多层次系统控制管理则与之构成了一个立体展开、与过程周期交融的圆球形网格控制系统,在其系统运动变化过程周期的横纵向平面曲线任何一个点上,都能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干涉和调控。(类似于任何一个成长的社会人都必然全方位受制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法律、文化、科技、体制、亲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决非某一行政命令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多种力量的通力协作。)这也许就是中医藏象理论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一种对非线性开放系统的复杂性思维控制管理模型,它也是当今系统论思想局部与整体根本关系之反映。


7】囿于‘十二官’分工的“脏腑辨证”疗效常常差强人意



反之,倘若不明白藏象理论是人体社会公共关系为了达到整体系统和谐的“政府”职责分工,任何离开了整体系统,囿于‘十二官’职责分工的“辨证施治”常常事倍功半、差强人意。例如这几十年来由于中医业内将此类失整体(系统)的“脏腑辩证”过度渲染,机械制定了许多失整体的“脏腑辩证”方案,(如部颁脏腑辨证六十条),本希望以此为中医立足之本,但实际效果与希望成反比,由于机械辩证施治失败的客观存在,有时即使能够取得一些疗效,也必然渐渐沦为‘西医定病、中医辩证’的西医附庸,最终反成了张功耀、方舟子等否定中医理论的话柄。


又如,源于早年日本汤本求真《皇汉医学》提出的‘方证对应’伤寒用药方法,虽至今仍为面上相当多的传统中医所推崇,然而,倘若缺乏对古人辨证系统的本质把握,一味‘方证对应’机械照搬,没有系统(理)的明白,用古人之方效今日之事,即使能够取得某一时段的效如桴鼓、复杯而愈,毕竟还是一种‘症候模式逼近’。稍遇变化,需通过系统过程把握的“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常常茫然,离《伤寒论》把握系统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尚有距离。不明系统过程周期,不能落实《黄帝内经》“有责求之,无者求之”,只能看到显现的病症表现【有】,不能分析体察导致疾病症状的背景秩序原因【无】,常常还会丧失“上工治未病”的料敌先机。(注:其实倘若能够认真静下来重新研读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也不难发现其‘方证对应’背后的一条使用伤寒辨证方法的系统过程周期主线)见后。



8】‘临证察机’乃是古人构建藏象学说的真实本意



《备急千金要方》云:“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可用之方。”古代先圣时时垂训后辈‘临证察机’,诊治之道在于调理病机、调动生机。‘机’者人体社会公共系统“气立”生化气化周流之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枢纽也【背景秩序】,古人言:“转万斛之舟者由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者由一寸之机。”‘机’类似于现代系统信息发生与控制的综合标识,是对系统物质、能量运动变化过程周期把握和控发的关键枢纽所在。就人体系统和谐而言,‘机’无疑应该是人体社会公共关系整体体现的关键枢机信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可调动整体系统全局面貌改变的枢机作用点,自然又非‘政府’社会公共关系职责部门不可。


《庄子·至乐》谓:“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古人早已认识和阐明了把握关键枢机信息对于系统控发(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然只是在半个世纪以前,西方尚不知有信息控制这回事,自然不会懂得《黄帝内经》:“谨受病机,各司其属”,更无从明白中医通过建立过程周期变化控制模型(辨证施治模型),真正目的在于‘临证察机’【背后秩序-势成之】的良苦用心。此古代圣贤有言:“上工【高维】治神无方,法无定法;中工【中维】临症察机,圆机活法;下工【低维】辨病用方,执方欲加。”对照当今中医风行的辩证分型、协定处方,其实先贤早有判定“辩证分型者实趋辨证论治之末流;执方欲加者,虽门庭若市诚下工也。”也许明白此乃是明白古代圣贤辨证系统描述疾病过程周期变化本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明白古人构建藏象学说的真实本意之所在。


此当年祝味菊批评说:“仲景虽侧重证候疗法,然未尚废诱导之理(系统整体之机),今人只知对症下药,注意一症一候之得失,去古远矣。”其实“一切分类方法(辩证模型)都是人为之假定,因症立方,非不简易,然而印定人目,反多机械是非。须知症候之显露,并非疾病之本身,乃是疾病之表现。症候之表现矛盾错综,每因病原不同、人体不同,而随时变更其表现之用意。吾人不当自颅至踵,分别各个部位之症候,以为研究之单位,更不当舍本逐末,致力于症候之消除。吾人须当把握整体,认识全人,以求矛盾之统一。得其真则触类旁通,一切治疗原则均可迎刃而解,固不必拘束于一症一药之间也。”“临证不辨人病之分,用药不识四性之要,惟知对症下药,逐症论方,愈不知其所以愈,死不知其所以亡,穷年兀兀,至道无闻,此医门之撼事也。”(注:如限于功力之所为,对于大多数浅涉中医者,依葫芦画瓢还是不错的权宜之计。)


9】混淆实体与模型,中医整体劣势化,与此不无关系



兰州中医骨科杂病研究所主任梁福成在其《中医基础模型说》一书中一针见血地写到:“《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六节藏象是中医药学用来模拟气化(过程周期运动变化)的数字化模型,它与具体的脏腑或脏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不能混淆。但在现行的一些中医书刊中,往往将虚拟的藏象模型混同于具体的脏腑实体,将虚拟的经络模型混同于解剖刀下的实物,将虚拟的五行模型混同于具体的五种物质元素,将数字化的五行六气公式视为子虚乌有。由于理论概念的混乱不清,直接导致了中医实践中的偏差。如用实体的脏腑器官取代虚拟的藏象经络模型,继而用脏腑辨证取代藏象经络辨证,用具体的脏腑功能取代模拟自然能量运动变化的阴阳五行模型,将具体的事物与模拟的模型混为一谈,混淆了科学与哲学的系统关系与界限,致使五十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在理论上少有突破。理论上不去,实践有问题,临床思路僵化,防治手段老化,服务模式单一化,中医整体劣势化,与此不无关系。”


10】站在古人探索经络原点上“经络是人体经营网络”



历史的、站在几千年前古人探索经络的原点上探索经络的实质所在,也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查《辞海》经和络本义:经①经营、治理《周礼·天官大宰》“以经邦国”;②常道、规范(正常、寻常之意);③河流-南北行道路(古人没有公路,河流泛指交通道路);④纵线(与纬线相对)。络①缠绕(泛指集合所在);②泛指网状物;③前后连接(络绎不绝)。又查《说文解字》经和络本义:经①治理经略;②经典法度;③经常恒定;④度量、里数;⑤直行路径。络①网络;②缠绕之意;③张罗之网;④正路旁反;⑤联络维系。将上述解释联系起来看,很显然,经络本义并不仅仅只是指物质结构通道,而是更重在人体经营管理的经营治理网络。


因为是经营管理网络,所以《灵枢》言:“能辩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病虚实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经络者,所以处百病,决生死,调虚实,不可不通。”《内经》言:“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这也更符合中医理论本就是以过程、关系、状态、功能为导向,区别于西医总是企图在具体物质结构领域中寻找和追求自然和生命的本源。


因为是经营管理网络,重在经营,因此其联系通道(道路)自可千变万化,可以是河流交通(血管、脉管、淋巴管、神经、体液环境…),也可以是陆路联系(器官【激素】、组织【肌肉肌腱、结缔组织…】、细胞【细胞因子、激素递使…】、乃至基因、蛋白质、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小分子肽…),还可以是空中无形通道(信息能量隧道【生物全息反射】);可以是有线通信(神经系统信息传递),也可以是无线通信(激素体液交换传递),可以是大脑指挥系统的特指命令(激素、神经递质),也可以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公共”通路(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总之囊括一切当今已经认识和还没有被认识的人体生化行为、复杂的信息传递联级反应,人体一切“社会公共关系”都是人体经营网络的联系活动体现。所以《内经》《灵枢》把经络分为四个部分,①经脉(主要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大马路、大商店】;②络脉,(主要有十五络脉,十二络脉加肾、脾、胃之大络,再分出细小‘孙脉’和浮现于皮肤的‘浮脉’以365泛指无限,类似于现代之微循环)【小巷道、小商店】;③内属脏腑部分,(经脉、经别、奇经、络脉)【通往各部门联系】;④外络肢节体表部分,(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滋养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皮肤等)【体表分区管辖】。合而为之经络---经营管理着人体一切活动的网络。更准确的说:人体全身各处,无一不是经络之所辖,无一不是经络之所在,也无一不是俞穴之所过。


因为是经营管理网络,有传感(如循经传感、红外热效应、低电阻抗-穴位良导点、生物磁场、频谱声信号分析等)现象者可认为是经络现象,无传感(隐性传感)现象也是经络现象;有形态结构的(如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结缔组织…)可认为是经络现象,无形态结构者(能量、信息隧道、原气通道)同样也是经络现象;有大马路、大商店(传统经脉、穴位)者是经络现象,没有大马路、大商店(现代全息反射)者同样是经络现象;单一的神经递质、激素传递…可认为是经络现象,多种蛋白质、酶、激酶、细胞因子、胞内离子、胞外基质构成的‘整合’…同样可认为是经络现象;人体运动状态信息具有时值意义的可认为是经络现象,暂时无法体现时值意义的也应该属于经络现象。故清代·柯韵伯《伤寒论翼·六经正义》曰:“六经非经,是分六区地面”经营管理。《素问·皮部论》言:“皮有分部,脉有经纪,其生病各异。别其部分,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诸经始终。”“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其分区经营管理之意昭然若揭。


11】以为经络仅是几条线和线上穴位疗法是狭义理解经络本意



因为是经营管理网络,经络理论可以在针灸或类针灸的外治方法中运用,也可以在非针灸、非外治方法中运用(如果仅为针灸而设,中医用药何来归经之说?);既可以是传统针灸经脉、经穴疗法的核心中枢,也可以是现代全息针灸疗法的理论支柱。也许是几千年来经络学说对于传统针灸的重要性(特别是自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强调针灸路线,注重经络穴位,创365个传统穴位),历史的演变和对中医理论的浅解,让现代学习中医和试图了解中医的误以为,经络无非就是那几条‘线’和‘线’上那几个有效穴位,甚至某些中医教科书也有如此倾向。于是乎,一提经络,自然就是那几条‘线’,一提经络现代研究也自然就是研究那几条‘线’的物质基础了。其实中医面上使用经络理论最多的、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经脉经穴疗法,内容即使再好再多,相对于整个经络理论而言,也不过是一个分枝、一种流派而已,传统经脉、经穴疗法并非经络学说之全部。千万不可因为学习中医常常从此处开始,用此中医“三字经”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人云亦云,误将经络以为仅是几条‘线’和线上的穴位疗法。狭义【低维】理解经络本意。


前面已经提及,只要稍作留意就会发现,从古到今经络理论的用途原本也就并非为针灸经穴疗法所特设。【高维观点】同为经络学说---十二经病候,在《内经》偏重经络分布路线方面病理证状归类;到了汉末张仲景《伤寒论》将手足经合并称为“六经”,把伤寒病状分为传经周期的六个全身症候群;到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则强调针灸,注重经络穴位;到王叔和《脉经》则变成了强调脉诊,说明不同脉象所主疾病。……后世对于经络学说之发挥,更是难以一一列举。时至今日,国内国外已有大量融入当今前卫高科技技术的疗法和仪器,在借助传统经络学说构建自己的特色系统控制方法,如经络检测仪、经络负离子发生治疗仪、量子检测仪治疗仪(用头发或小便检测数据,归类到经络)等,由此构成万花筒般的中医流派和浩如烟海的中医方技。仅以针灸本身而言,自上世纪70年代人体生物全息理论创导以来,针灸发展从传统经络穴位到头皮针、面针、鼻针、眼针、耳针、舌针、手针、脚针、腕踝针、肚脐针……乃至现代各种声光电磁热代针灸理疗仪,哪一种方法不是在运用经络理论经营管理-人体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公共关系”,又有多少方法在拘泥于传统经络路‘线’和传统经穴呢?


其实经络理论对于中医理论的重要性并不在于那几条‘线’上和几个有效穴位(世人常常被低维之‘术’遮住了眼睛),而是在于它本就是中医核心构建基础中的基础(系统变化过程周期阴阳多少的基础划分),一种人体系统多层次多维度“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体系”经营管理网络布局,一套初涉中医蹒跚学步的九宫格,一种人体经营管理的系统方法。


12】孤立考察‘线’的物质基础,会把研究方向引向‘死胡同’



因为忽视高维经络是经营管理网络,眼中只有低维经络占统治地位的经脉和经穴方法,一提经络研究自然就变成了对人体一条条线的研究。经络研究如果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循经传感的‘线’上,急于弄清‘线’的本质,围绕着‘线’去寻找物质基础,依据‘线’来思考和设计研究方案,把‘线’‘经穴’与整体、脏腑联系等功能活动相分离,孤立地去考察‘线’的物质基础,此无疑会偏离经络经营管理网络本质,不仅研究思路愈来愈狭窄,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微观经络组织结构的不断发掘,还可能将研究方向引向‘死胡同’。因为用高维复杂性思维推敲,即使真的找到了某一能够与之相对应的结构物质,也不过是暂时的相似共同表现而已,深究下去……上世纪张香桐教授在论及针刺镇痛机制时就早已指出:“无可否定,痛觉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传递是有一定途径的,并经过一定的神经结构,这些信息必须经过各种过程进行选择、过滤、加强、减弱、分析和整合,最后送到大脑皮层进入意识领域。它的加工工序就象一架精致的电子计算机一样,要经过无数的特定线路和构件有秩序地运转着,在任何一个环境和环节上都可能有丝毫的混合,本质上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再创造。”既然是再创造又何以找到定性定量一一对应的物质结构?


例如,上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由于氧气O2与二氧化碳CO2是有机体细胞能量代谢(氧化磷酸化耦联)状态的主要标志性产物,故其含量的变化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细胞代谢活动的状态。而细胞代谢产物的堆积速率和堆积状态,显然亦与细胞中O2与CO2呼出量呈正相关关系,这样在组织细胞功能代谢活动与循环系统功能活动的相互关系中,就会出现组织O2与CO2之间的比值及数值与该组织循环血量之间直接相关的作用关系。这与传统中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观点相一致,于是自然就将氧与二氧化碳比值等同于中医的“气行血”。又由于组织对于氧的需求及其与二氧化碳呼出量的多少,都是细胞功能代谢活动实际进行过程的必然结果,虽然机体呼吸系统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主要只是整体性的间接相关性,直接的、精细的、决定性的仍然是细胞内功能代谢活动强度的实际状态。这就是说,经络学说中所谓的“气行血”作用,其实就是指经络系统在功能代谢活动状态上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组织对循环血量需求状态的被动性改变。然而,就是这一‘被动性改变’所包涵的众多不可测因素,几乎又让这研究物质基础的伟大发现又回到了开始原点。更因为研究的发现离开经典传统之‘线’渐远,遭到热衷于‘线’研究权威专家学者们的冷淡,被打入冷宫则几乎是其必然。


13】当今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对经络实质的新看法



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言:“经络不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没有具体的实质与形态。经络显示神气的游行出入,俞窍显示神气的转输交会。《灵枢·九针十二原》早有明言:“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所谓‘经脉循行路线’并不是真正的经络,实际上是俞窍的连接线,而俞窍也不是皮肤的穴位,乃是交会空间的集合。(甲骨文的‘穴’表示隐藏的空间)经络是无限的网络,如天网之疏而不失。经络和俞窍在实体世界浅表组织层次的显示,是生命活动的概率现象,也是高次元神气游行出入、传输交会的概率现象。经络属于生命活动的联系方式,贯通形上型下有无两界,遍及(有无中)三大领域。除生命数序、机发化变、神气态势、脏腑阴阳之外,理所当然也是网络生命空间与高次元场及粒子的开合、动静、出入、升降、聚散等,以及生命能量与生命信息的发生、驱动、传递反馈和演变等。”


兰州梁福成在其《中医基础模型说》中言:“物质与能量不可分割,结构与功能不可分割。电,既是物质又是能量;磁,既是物质又是能量;电磁场,既是物质又是能量;磁共振场,同样也既是物质又是能量。在古人看来,‘气’就是这种质能统一的表达符号,无论经络之气,还是脏腑之气;无论天之气,地之气,天地合气,还是生命体之气;都无一例外地属于质能统一的气化表现。故《灵枢·五乱》‘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随之,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灵枢·痈疽》‘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都说明经络系统与自然能量气化系统一样,都是对时、空、位、能统一运动的模拟模型,一种系统科学对系统运动(人体气血运动)过程中能观、能控、能达性的表达符号。所以,古代的经络与现代的生命体磁共振场同型,是一种实践中的气化模糊控制模型。”大可不必硬要找到其‘线’所对应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种种生理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自然的治疗手段,影响和调整生命体的磁共振场(经络)的能量状态,从而影响和调整人体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体系,进而使患病的生命体达到康复之目的,这也是中医经络系统之所以能够联系天地、沟通内外、应天道、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现代科学本质。


繆强【德国学者】原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空间科学技术中心研究受控热核聚变和卫星微波遥感,自1988年开始接触中医,在生物物理所祝总骧教授的指导下,对经络研究产生了兴趣。经过10余年的研究思考,提出了“经络是人体生物波的通道,经络现象是人体生物波的场效应”见解,又经过多年研究探讨,建立了生物波的生物物理和生物数学模型,摈弃了传统寻找经络解剖组织的无解之路。其认为:“经络现象是人体电生理现象与日地空间物理现象(主要是电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洛伦兹力在人体中产生次声波频率的震荡,从而激发出生物波在人体中的传播。经络现象是人体生物波的‘场效应’”。经络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十二条经络上,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以至于每一个细胞,都是经络现象的载体。经络现象只有在活着的人身上出现,一味寻找经络的解剖组织是毫无意义的。唯此作者提出了一门新的科学:“细胞波动力学”,它是专门研究生物波与细胞之间作用的新学科。循此,近五十年来,世界各国的不同专家都在不同实验中发现了沿经络方向的声波传播,作者更在研究针灸为什么能够治病时发现,针刺进入人体时生物波诱发了“驻波”现象,使人体进入“激发态”或“针灸态”,人体的生理现象产生巨大变化,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疾病。正是这种经络的场效应,让人体产生了自调节和自加权效应,使“同穴治异病”才能实现。……
 
14】“奇经八脉”为沟通脏腑、经络的中介系统:


如果说十二经脉是人体经营网络网格的纵向排列,那么奇经八脉则是人体经营网络网格的横向联系,既是纵向十二经脉背后将之横向捆绑连接的“栅栏”,又是内之脏腑与外之经络连接“摆渡”的过渡膜原组织。

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

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

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

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主一身之表,主卫,通少阴肾;

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会,主一身之里,主营;通少阴心;

阳跷脉起于跟中(外踝足太阳申脉),主一身左右之阳,通少阳经;

阴跷脉起于跟中(内踝足少阴照海),主一身左右之阴,通厥阴经;

督主身后之阳,冲任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之;阳跷阴跷两脉以东西言之;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阳维阴维两脉象征乾坤天地;一外一内包裹脏腑、捆绑经络之膜原(三焦油膜)功能组织,共同构成一个连接前后南北、东西左右、天地上下、包裹内之脏腑、捆绑外之经络、以人身六合之气汇聚成一个大“蚕茧”。

奇经八脉是区别于脏腑、经络的【第三-中介系统-与三焦密切相关】,其物质结构大多为油膜腺体组织,它们是人体元(原)气相对集中、精气神营【量子能量信息】转换之枢纽场所和网络联系。


15】表三十一:《内经、五藏别论》“天人相应”的奇恒之腑生理模型:

表格31三十一:.png




陈刚华《内经心悟》“复气论”认为:“《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生理模型:天气在人身对应的是六腑之气,故临证调治阳气的秘诀是必从六腑始。地气在人身对应的是奇恒之腑,是故临证调治阴气的秘诀是必从奇恒之腑始。(人身阴气难治【阴气病多疑难】,治阴气需从奇恒之腑入手,历代医家注意甚少)。神气为天气地气之化合,对应的五脏,故临证调治精神的要点必从五脏始。其“天人合一”的实践模型是:天气顺养六腑,地气顺养奇恒之腑,六腑、奇恒之腑养五脏,五脏养精神,精神合于自然,自然又分为天地之气,故‘一气变化,贯通天人’而‘天人合一’,此《内经》云:“圣人传精神,服天气,通神明”。本是《黄帝内经》中最核心的医学思想”。



16】‘身国同构论’脏腑、经络、膜原各有侧重(见下表):


脏腑[官]主里;经络[民]主外;膜原[士]主中(不内不外);其内外中三者相互穿插/互为表里(重膜原沟通),一切疾病知从此三部分别入手则中医备也!然“神乎神,客在门”,中医实质是对一个事物从过程、关系、状态、功能…进行诠释的概念。而过程、关系、状态、功能…经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归纳【六经辩证】,其功能“物流”以十二经为区域管理,故《内经》言:“六经调者,谓之不病。”《灵枢》言:“能辩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病虚实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经络者,所以处百病,决生死,调虚实,不可不通。”虽皆可从经络入手,但脏腑[官]主里;经络[民]主外;膜原[士]主中,三部配穴却各又有偏重。见表三十二:
表格32三十二:.png
 
三、“身国同构”针灸配穴‘民间秘招’与‘嫡传正统’

第一部分,民间秘招(五至七次)

《黄帝内经》撩(缪)刺一针灵

中医针灸自晋代皇甫谧创十二经络传统365穴位以来,主流中医针灸技术基本上以此为蓝本(记穴/背穴/找穴/辨证用穴)传世,直至今天大部分主流针灸医师干了一辈子针灸,鲜有几人知晓:原来《黄帝内经/灵枢》扁鹊针灸另有无须记穴/背穴/找穴,临床用针-穴位大都可按人体空间分布规律或子午流注时间节点信手拈来一脉,常只寥寥几针,其疗效犹胜于传统365穴位配伍多多,此《灵枢》命之曰缪刺(撩刺-远端刺)。民间江湖循此一招半爪,常虽无正统学历,临床却能以此“神技”效比正统科班,故老百姓常有“好中医在民间”一说。

后世不知此本《黄帝内经-灵枢》一脉入门正途,偶见民间或方外传承所为,不是依样画瓢/另命穴位,就是以神功自居/开山门立派。近代以来,台湾董氏针灸循此按人体部位另创百多特效穴位,流传于当今针灸各派,声誉日隆;美国倪海厦用此开课授徒,言学此三月必成神针,不成‘神针’不可为医;国内多名针灸教授循此相继发明“平衡针”“藏象针”“体环针”某某神针……,但大都仍需另辟途径‘记穴/背穴/找穴’,不仅徒增更多针灸穴位,且平添许多神秘色彩,结果云里雾里,让许多求学者常因“博大精深”而望而却步!让否定中医者以“神神叨叨”不可复制以为荒诞不经!

今次我们发愿还医于民,让《黄帝内经》扁鹊一脉“特效一针灵”,还其“大道至简”之本来,把《黄帝内经》的“神来”与现代养生“科普”接轨,用最简单/最普通/最直接的方法传授此当今所谓的“秘招神功”“民间绝学”。无论您有无中医功底,无论您的文化程度,无论您的年龄与接受能力,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培训,必将让您的针灸见地别见洞天,倘若按此“简单”用功,神针/神医之誉自将取代您现在的“菜鸟”羞涩!


五-七次讲座安排:


1】 ㈠撩刺一针灵(灵穴)本质及秘要:

①人有三身与一气化三清(太清/上清/玉清);灵气;罡气;玄血;

②灵气有先/后天之分;先后天合为罡,先后天对应为灵;

③灵气(具足自性)每一穴位都具(全息对应)神针一针灵之功效;

㈡撩刺一针灵(灵穴)几类取穴方法:

①按时间对应取穴;(子午流注针法);

②按空间对应取穴:

③按功能症状对应取穴:

④按反应点取穴:(天应穴,特效穴,奇穴……)

⑤现代任之堂阴阳九针是撩刺一针灵全息微缩疗法代表。

上述方法交叉使用,按规律取穴,信手拈来-不用记不用背。


2】按时间对应取穴;(子午流注针法);

㈠《天乙神针》子午流注针法:

(注:不需要分时辰用针,计算时辰流注对应,当下用针,)

①子午流注的中医穴位对应表;

②太极灵穴:十二原穴使用;

③太极灵穴手法:苍龙探穴;五雷催气;透天凉,烧山火;

④后天流注灵穴针法;

⑤先天流注灵穴针法;


3】按空间对应取穴:(又称:太极平衡针法)

①同纬度取穴; (①左右对应;)

②同经度取穴; (②上下对应;)

(③上下左右交叉对应;)

(④四肢对应;顺对应,逆对应;)

(⑤折肢/身体对应;)

(⑥物物太极对应--比类对应;)

③经纬交错区位网格对应取穴;

④肢节藏象全息对应取穴;(包括现代手足针,耳针,面诊,……。)

⑤跨经纬度取穴:(如表里原络针法,董氏脏腑别通针法;……。)

(包括现代经络远端取穴;起止点针;腕踝针……:)

“缪刺”关键要点:运动针,倒马针,导引针。《标幽赋》:“交经缪【mou】刺,左有病而右絆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寻。”


4】按功能症状对应取穴:

①常见病总治灵穴(讲授30种疾病症候对应的30种穴位);

②颈肩腰腿痛的特效针(手三针,足三针);

③内脏-脏腑病的天应穴,特效穴,奇穴……;

④最新简易针灸疗法300例;


5】 ①天乙九宫八卦周天接经针法(调罡气)治一切体质病/慢性病/系统病。

②罡气指先天一气所处,对应北斗七星指向任督二脉所对应的12个穴原。

③任督二脉12穴原区域对应;伤科对应;

④任督二脉12穴原子午流注对应;

⑤任督二脉的九宫八卦(罡气)针法;


6】古之十二筋经疗法类似现代肌肉神经解剖法(软组织运动疗法):

①清代《医宗金鉴》“骨错缝、筋出槽”学说;

②民国年间的伤科推拿特效穴;(杵针疗法)

③解放初期的民间捏筋拍打一百零八处脉络;

④上世纪七十年代冯天有“脊椎棘突偏歪学说”;

⑤上世纪八十年代,宣蛰人软组织解剖巨针介质疗法;

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德国人的有效点、触发点疗法;

⑦上世纪90年代,国内开展的肌肉起止点-闸门开关法;(*本质观点)

⑧二十一世纪初,(台湾张钊汉)原始点疗法;

⑨今天孚真堂丁赵等“肌肉大侠”讲解《结构针灸》;

……。
 
第二部分:嫡传正统(十至十二次)

当今所谓‘嫡传正统’针灸,大都与明代高武《针灸大成》颇有渊源,后世各家各派常循其一法一技各有心得相传,导致今天“学院正统”基本沿袭于此。

然因不明‘理’惟弃理求术(只有法,没有理),除常用的‘十总穴’外,大都因繁琐/晦涩/神秘…而边缘于针灸临床,(翻翻今天针灸各家,几十年功力大都都在按西医某某疾病编排)嫡传正统临床常束之高阁,惟书本教材而已,祖宗之法渐失。

今次讲座试以《黄帝内经》论脏腑病/经络病/膜原病配穴原则之“理”,借用台湾倪海厦归纳的传统针灸十二类取穴方法(表格),提纲挈领将诸多嫡传一理贯通,还其“得理忘形--大道至简”简单/明白/实效…本来面目,让各位针灸“菜鸟”有望快速把握‘嫡传正统’,不说登堂入室,贵能灵活应用!


1】常用八/十总穴:表三十三:

头面合谷 颈项列缺 胸脘内关 脘腹三里

腰背委中 胸胁阳陵 少腹阴交 颅脑太冲

表格33三十三:.png

不传之秘:在于对远端天应穴/阿是穴(平衡针法)使用……。

2】马丹阳天星十二穴:表三十四:
表格34三十四:.png

不传之秘:在于①截法;②合截法;③担法;④合担;⑤北斗真机……。

3】九症要穴(行针指要):表三十五:
表格35三十五:.png

4】八会穴:表三十六:
表格36三十六:.png

5】回阳九针:表三十七:
表格37三十七:.png

不传之秘:常在于配合胸背腹部“开八关”拿法和灸法……。

6】背胸俞募配合:表三十八:
表格38三十八:.png

《内经》“五脏用俞,六腑用募”;五脏用背俞/六腑取腹募,俞募配合,

此《难经》阴病行阳,阳病行阴。

不传之秘:奇穴对应--现代疾病谱系天应穴、阿是穴(扩大俞募穴区)。

7】六腑下合穴:表三十九:
表格39三十九:.png

不传之秘:急腹症对应-现代急腹症天应穴、阿是穴(扩大下合穴区)。

8】十六郄穴:表四十:
表格40四十:.png

不传之秘:急症对应-现代急症天应穴、阿是穴(扩大郄穴区)。

9】五俞穴:表四十一:
表格41四十一:.png

不传之秘:

①《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木】主治中风卒倒不省人事,癫狂及神志病及一切热性病;如刺血少商、商阳治咽喉肿痛;艾灸大敦迅速控制癫痫急性发作;灸至阴纠正胎位不正;灸隐白治崩漏;点刺中冲醒脑开闭复神。

荥【火】主治诸经热病初起,如疟疾治小肠经前谷;掌中发热治心包经劳宫;外感肺热咳喘治肺经鱼际;

俞【土】主治一切肢节疼痛,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之效;如上肢风湿痛取小肠俞后溪;上肢内侧痛痹取大陵太渊;下肢痹痛取太溪大钟等。

经【金】主治表邪客肺寒热咳喘及各经各脏器病症;如肺经失调,寒热咳喘取肺经经渠;脾连舌本,舍本强痛取脾经商丘;三焦火盛,症胁痛目赤大便不通,刺支沟清三焦通腑降逆。

合【水】主治一切肠胃病和慢性病;如足三里通治胃肠疾患;曲池治肠疾;尺泽调理肺气;少海用于癫狂;阴临泉功能健脾利水等。

【此可根据其主病症而扩大应用】现代慢病或疑难常用藏象全息法-手足针、头皮针、面针鼻针、耳针……代替【扩大法】。

②《难经/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脏邪气深】;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变而面色变】;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时重时轻】;病变于音者取之经【发声变化】;经满而血者病在胃,以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瘀血/胃经/消化/营养病】,故命回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③《难经/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背后原理:N=V1/M1=V2/M2=V3/M3=V4/M4=V5/M5……。


④《灵枢/官针》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注意把握使用“阴阳律”。按五脏/五腧/五行关系,《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用之。

注:官者脏腑器官也,荥/俞者五脏六腑所主之穴道。针灸家言:诸经之所留为荥,所注为俞(俞有二义)。治(痿)病当补益各经之荥穴(手足部)疏通各经之俞穴(背俞/手足输)。先通后补/通补结合,调其虚实,和其顺逆,自在其中,通补调和非独治痿之大法,乃任何疾病治疗皆不越此原则。此乃方家言:顺其性(通调),养其真(补),降其浊(通)之针灸“官针”也。

10】奇经八脉八交会穴:表四十二:

表格42四十二:.png

不传之秘:灵龟八法主潜,重在建中宫,飞腾八法主升,重在周天接经……。

11】原络配合:表四十三:

原络配合又称“主客配合”,先病者为主,取其原,后病者为客,取其络。
表格43四十三:.png


《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三遂】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不传之秘:《内经/刺法论》十二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圆,恐邪干犯,治之可刺…。气神合道,契符上天…可刺其源(原)。…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宗五运六气、奇门遁甲“大六论”子午流注-先、后天灵穴。

12】十三鬼穴:表四十四:

表格44四十四:.png
 
第三部分:嫡传针灸基础与手法摘要:



1】《黄帝内经·针解》《灵枢-九针十二原》论针刺导引:

针灸来源:祝由/导引/按跷/砭/焫-发展。

针灸目的:通过让人体气血“精气神营”通畅-阴阳平衡而治疗疾病。

针灸本质:三个维度气血导引术:包括精[玄血]气[罡气]部分“神”[魂魄]导引。

导引三尸(三魂),上尸主神光,谓‘爽灵’贪宝利,中尸主罡气,谓‘胎光’贪五味,下尸主精血,谓‘幽精’贪性欲。【注意区别病在三个不同层面】。



2】传统针灸三辨

①问诊辨经:“经之所行,病之所过”,联系病痛所在部位与经络运行路线,判断那条经络出了问题;

②切诊辨经:

a切经络,《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用针者必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即在病变部位上下左右或沿着经络循行线审、切、循、扪、按,诊察有无疼痛、结节、条索状物。

b切穴位,某处特定穴位上出现明显反应点,如压痛、虚软、凹陷、隆起、硬结、颜色改变等等,既可以诊病,又可以治疗。

C切脉,通过寸口脉大小强弱部位诊断病在那条经络。【抓独法】。

③望诊辨经:诊察相关部位穴位皮肤的亮暗以及有无色素沉着,或穴位处有无凹陷或隆起,辨别此穴位的相关经络、脏腑病证。

④配合原则:上下/左右/内外/阴阳/通达平衡,明白于此,补泻自在其中。



3】《黄帝内经》论针灸得气:

①“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进针角度】

②“滞针术”有催气促气至病所,加强气感、温补作用。【多方向运针】

③得气感:《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标幽赋》:“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效”,“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之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④《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墯也);手如握虎者欲其状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要点:【二七运针-90秒以上】。



4】《黄帝内经/调经论》论针灸补泻:

“泻实者,气盛而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补虚奈何?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時,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顺逆-迎随/开阖/呼吸/进出/深浅…简化要领“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①“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迟延、缠绵-静以徐注,微以久留)”;

②“刺渚热者如以手探之(浅而快);”

③“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

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⑤《金针赋》:“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


5】《灵枢经·刺节真邪》论刺有五节:

《灵枢经·刺节真邪》:“夫善用针者,取其疾,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节也,犹决闭也,病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不得其术也。

黄帝问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矇,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矇者,刺腑俞,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俞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6】《灵枢.经脉第十》论刺络放血法:【疏补两施,缓攻为宜】

络脉诊:《灵枢.经脉第十》:“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见于外。……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久留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络脉易瘀易滞,病邪易入难出。

络脉治:《灵枢.经脉第十》: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则发为痹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这就是刺络放血的具体运用。【治久痹】《灵枢/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故久病入络者,刺络放血是为正途,常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疗效!



7】《内经/调经论》论各部针法:

《内经/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内,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慰;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8】《内经·刺长节·缪刺…》刺法与运动疾松解法:

直刺-浅刺(引皮刺)治寒浅者 【稀疏浅刺松解法】

输刺-深刺(直出直入稀发而深)治热痹 【捣刺深刺松结法】

横刺-卧刺(手足腕踝刺)治脏腑病 【远端经穴倒马法】

阳刺-浮刺(傍入而浮之)治肌寒痹 【稀疏网眼松解法】

分刺- (刺肌分肉间)治肌肉行痹 【散分筋膜松解法】

扬刺-傍刺(正内一傍四浮之)治留痹 【留针候气松解法】

齐刺-排刺(三针以上排刺) 治肌痹 【齐排丛刺松解法】

恢刺-多向刺-鸡足刺(前后傍举之)治筋痹 【多向网眼松解法】

关刺-合谷刺(肌腱筋上)治肌腱/关节病 【多向散分松解法】

透刺-过梁刺(透穴刺)治肌腱筋膜 【骨面粘连疏离法】

短刺-针刀刺(针骨上下摩骨)治骨痹 【剥离舒骨铲削法】

偶刺-矩阵刺(前后配合)治脊柱病 【牵拉露痛松解法】

报刺--复刺(多方向复刺)治囊肿 【复刺提插捻转法】

阴刺-卒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治寒厥 【左右远端卒刺法】

缪刺-络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治热厥/络病 【左右络刺法】

巨刺-输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治软组织/经病 【左右输刺法】

毛刺-丛刺(梅花针刺络出血)治肌肤麻木 【刺络减压祛瘀法】

赞刺-泻刺(棱针-铍针出血)治痈肿 【挑刺疤痕泻毒法】

燔刺-焠刺(火针‘燔针’-取痹)治久痹 【火针疤痕留刺法】
 
四、“精气神营”四海理论与“玄门脉决内照图”:



1】“精气神营”四海理论是玄关中“气”的灵魂枢纽:



中医的次第是理法方药,首先要通达医理,才有所谓的辨证施治。辨证施治需要辨证、辨病、辨机,首先必须有一个生命的模型,否则无从明理,唯从“末法”。《黄帝内经》将构成人体的质量、能量、信息系统分为四海,可能与道家的“精气神灵(虚)”有关。中医《灵枢》者,灵魂之枢纽,就是神气,也主空灵神窍(核心理论);它描述的生命机能,也将人体物质能量中枢归为“四大海”。四海主内,六经主外,精气神营-四大海各有所主,阴阳五行-六经有开阖枢之别。然“精气神”“阴阳五行”“五脏六腑”“六经三焦”皆交汇于四海之中。


所谓四海:

脑 (上丹田)髓之海;【诸神之聚】脑为元神之府;【神海】一团光;【天】

膻中(中丹田)气之海;【诸阳之汇】三阳以此核心;【气海】一团气;【人】

海底(下丹田)血之海;【诸经之海】三阴以此核心;【精海】一团精;【地】

胃(内生地)水谷之海;【营养之源】脏腑以此滋养;【营海】一堆物;【物】


与六经、脏腑(藏府)之关系:

太阳(神)络脑府主神-上丹田-脑之汇;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少阴(精)络海底主精-下丹田-髓之海;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少阳(气)络膻中主气-中丹田-气之海;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厥阴(血)络宗筋主血-下丹田-血之海;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阳明(营)络胃主润-内生地-水谷之海;大小肠三焦膀胱者津之本,液之居;

太阴(营)络脾主燥-内生地-水谷之海;脾胃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精气神营,后代中医认识:元气(精)藏于肾,宗气积于胸中,营气行于脉内,卫气根于下焦(肾),资生于中焦(脾胃),开发于上焦(肺),神气是它们的聚集体现(脑为髓海-神气之海)。



2】明代《华佗先生玄门脉诀内照图》之四海运行图:图十五:
图15:玄门脉诀.jpg



3】中医玄门脉决“内照反观”图与西医“生理解剖”之不同:



既为“玄门脉决内照图”,顾名思义显然是古人运用玄学“内照反观”反向内省的方法而得,非现代科学外向“解剖”而得;讨论的“标的”是:精、气、神、血的物质通道,并非现代解剖实体-组织器官;由是古代中医所言“五藏”亦非今人解剖脏腑器官;实为清代后期国人翻译西医:

a/限于当时西医知识的相对简陋,如当时西医解剖不知有“胰腺”“肾上腺”“胸腺”等;

b/囿于后代中医“内照反观”功夫渐失,惟在不全的书本概念上两厢比对套用;

c/译者需精通两国以上文字,大多为著名学者,而非临床第一线中医,好比让不会武功者解说武功秘籍,焉能有不失其真?


历史的以误谬传,中学西套贻害至今。然当今面对此一百多年来已“蔚然成风”的中医定势,再想改也难!既不可能逆势翻盘,不如顺势拨乱!


如硬要以此“中学西套”的话,笔者窃以为从上图可推:

a/心包的功能还应该包括现代神经系统和胸腺功能;

b/肺的功能还应包括现代膈肌和微循环功能;

c/脾的功能还应该包括现代肝门静脉和胰腺功能;

d/胃的功能还应包括现代小肠和宗气功能;

e/肝的功能还应包括现代脾和肠道功能;

f/胆的功能应该包括现代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免疫功能;

g/肾的功能还应包括现代大脑、心脏内分泌等功能……另文详见。
 
4】“玄门脉决内照图”春夏秋冬“四季调神与一气周流”:



《黄帝阴符经》曰“擒之制,在炁(气)”。围绕着“精气神营”,《黄帝内经》有曰:“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中根于气者又曰:“气和乃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乃是自然界最高级之产物,由气而生,神又统气调形,故曰:“四季调神,一气周流”。表四十五:
表格45四十五:.png


5《黄帝内经》精气神营“四海”是“五脏中之守”核心:



①“精气神营”“四海”人体质量、能量、信息的源头:

“精气神营”四海复气,五藏(五脏)惟赖此以生,人体惟赖此以长;“精气神营”又是形上形下相摶相易的玄关-中气之源头,故守此者曰“中之守也”;循此,《黄帝内经》诸多理论方法,如“精神”“脏腑”“六气”“六经”“胃气”“四街”“三遂”“三焦”……乃至现代“气血津液”无不围绕于此而出。


②五脏者,中之守也--精神之守:

中之守与《内经/汤液醪醴论》:“神不使: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神不使也。”

《灵枢/本藏篇》“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故曰中之守。”

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五脏者各有所藏,藏而弗失则精神顽固,故为中之守也。”


③五脏中之守表现--“脉以胃气为本”:

《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为气口。”所以切脉按寸口变化,可以知胃气之盛衰,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素问/玉机真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邪气来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素问/平人气象论》平和从容有胃气……弦多胃少曰肝病;钩多胃少曰心病;弱多胃少曰脾病;毛多胃少曰肺病;石多胃少曰肾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四变之动,胃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胃之大络,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而动应衣者【宗气外泄】,乃胃腑宗气之所出,此脉以候宗气者也。


④《内经/脉要精微论》五脏失守【神不使】生理病理表现:

【肝失守】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中焦湿;

【肺失守】言而微,终日乃复言--宗气不足;

【心失守】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神明已乱;

【脾失守】仓廪不藏,门户不要--脾气虚;

【肾失守】水泉不止,膀胱不藏--肾气虚,膀胱失守。


⑤《灵枢/决气》五脏中之不守则六气不足:

守中与《灵枢/决气》六气各有部主:六气--精[肾]气[肺]津/液[脾]血[肝]脉[心]。“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虽各有所主不同,然异名同源,皆胃气与五谷为其化源,守中/决气为常主。

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液脱者-骨属曲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6】《灵枢/海论》四海-上下腧穴:



①胃者水谷之海;上下腧穴--气冲/三里【腹部】

水谷有余,因饮食停滞不得运化,气机不畅--出现腹满;不足者,脾胃气虚,受纳运化失职,所以“饥不受谷食”。,

②冲脉者十二经之血海;上下腧穴--大抒/上下巨虚【少腹】

血海有余则血行瘀滞--自觉身体胀大沉重,郁闷不舒,不知痛在何处?不足则阴血亏虚,自觉身体空虚瘦小,紧闷不适,不知痛楚何在。

③膻中者气之海;上下腧穴--哑门,大椎/人迎【颈部】

气海有余邪气盛,郁于胸中逆而不降--气满胸中,胸闷喘息,面色发赤;不足则肺气虚弱,少气不足以言。

④脑为髓之海;上下腧穴--百会/风府【骶部/宗筋】

髓海有余,脑健精气旺盛,身体轻松有力,超出常人;不足则精气亏乏,出现脑转/耳鸣/腿酸/眩晕/恍惚/目无所见/懈怠欲卧。黄帝曰:调之何奈?岐伯: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


7】《灵枢/动输/卫气》四海-四气街“胸街、腹街、头街、胫街”:


当今武当山道医-祝华英对针灸经络好有一比:阴阳经脉路线,好比火车道;其俞穴犹如火车站;其经气犹如“火车”,如果没有“火车”运行往来,其火车道和火车站也没有作用。故人死了而经路、俞穴仍在,却没有阴阳神气往来,如果用针刺亦没有感觉,所以也无作用。《灵枢·扎针十二原篇》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了也,非皮肉筋骨也。”由此,明确表达所注重的是体内这个出入游行的“灵动之神气”。因而根、结经气失调所造成的疾病,就如“火车”不能运行到终点站;或是由终点站不能回到起点站。要是“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的危急重证,就如“火车”将要产生“越轨”而发生危险。故施针灸者当及时按照“十二经脉”的阴阳正、负机理而施法救治。


关枢是“边岸”筋经附着点,现代原始点/肌肉起止点/触发点……,开阖是经气/神气/津液通过经脉路线及其俞穴与细胞(能量-代谢物膜交换--中)。


《灵枢/动输》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气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灵枢/卫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及承山/踝上以下。

气街是经气汇集,纵横通行的共同道路,也是联络‘四海’脏腑经络的主要通道。人体头胸腹背是经气流通/集中和散布的主要部位,也是气街道所在范围,同时又是标本中的标,根结中等结所在之处。

四街[头面-项丛/腰背-骶丛/胸腹/腿-胫],注意【颈项腰骶-人体四末交通枢纽】。“四气街”的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内经》心肺有邪留于双肘【肺-尺泽,心-少海】,肝有邪留于双腋【渊腋、期门】,脾有邪留于双髀【冲门、气冲】,肾有邪留于双幗【阴谷、委中、合阳】。参见后“开四关”“拍打八邪”。


不传之秘:治其上源,解其下原-“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见后“春夏秋冬”人体气血津液一气周流之法要】。
 
8】《灵枢.九针十二原》通四关--上下不通治其关:



①腕踝关--五脏之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十二原穴皆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故临床常用十二原主治五脏六腑各种疾患,现代有腕踝针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


②膈关--呼吸之原:《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原处于鸠尾…”《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其俞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灵枢.根结》曰:“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说:“膏肓俞穴,无所不治,主赢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妄误”。有效治疗点:膏肓、鸠尾、膻中、膈关、膈俞等。



③脐关--肾气之原:《难经.八难》曰:“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脐下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现代有用肚脐针或腹部按摩治疗各种疑难疾病。

此《难经/十六难》言:“假令得肝脉…… 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假令得心脉……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假令得脾脉……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假令得肺脉……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假令得肾脉……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厘正按摩要术》:“人身之有脐,尤天之有北辰,故名曰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也,故名曰神阙。此与肾附于脊之十四椎相对,如南北极是也。…凡脐以深大而坚固,左右上下推之不动,输廓约束者,为真神安全,尚大病犹可治,但暴病非此例。脐者,腹之中央,内居大肠,绕脐而痛,乃燥屎结于肠中,欲出而不出之状。”



④颈关--咽脑要道:《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甲状腺】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阳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音气鞭,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娴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胆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颈部为人体咽脑要道,脏腑清气必须通过颈关才能濡养头面诸窍和大脑,一旦颈关不通,诸窍闭塞,脑神失养,则人精神恍惚,容易发生重症。


9】笔者整理的调节“三焦-风水、四海四街五关”针灸推拿穴位(部位)表:



表四十六:三焦风水、四海四关、五行五轮一气周流针法(穴位):
表格46四十六:.png



10】附:推拿绝技“八把半锁”(摘自网上民间中医):

推拿疗法,在中国历史悠久,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无数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其手法之灵巧,疗效之确切,令人惊叹。然而,自古至今,凡推拿之功,皆为私传,擅长推拿手法的医生,人数极少,而大多却是民间草医药郎。推拿中的精华,尤算开关,而真正懂得开关的则更少,此手法却是秘而不传的。有些医生光会按摩,却不懂开关,遇到危重病人就束手无策。 推拿中的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开关,民间医生又叫开锁,在治疗因各种原因 引起昏厥之患者中显得至关重要,一个濒于气绝之人,几位推拿医生反复推拿都无济于事,唯独有经验的推拿医生一到,看一眼病人,就知道那把锁闭塞,应该先从那把锁开起,他这一推一拿,病人就张口出气,起死回生了,你说他神吗?并不神,这确实是真传了,功夫学到家了。辩证出效果,实践得真知。

在这里,开锁是关键,锁是举足轻重之物。人身上究竟有几把锁?各家说法不一, 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这一独特奇葩,笔者走访了多家民间推拿医生,搜集到几种私 存推拿开关的手抄本,通过实地得到的推拿手法,依据前人经验,结合临床点滴体会,一一作了对照。笔者认为,人体存在“八把半锁”的说法较为实际。至于锁的名称,只是前人根据“锁”在人体的部位及其作用,为了便于记忆而取的。现把“八把半锁”及其开锁方法介绍如下:

青龙锁——位于颈肩交接的斜方肌处, 左右各一把。民间也有称为“井锁”或肩筋。

开锁方法:患者坐卧皆可,术者面向患 者或站立背后,两足分开,取站立势(坐) 或马步桩势(卧)。操作时采用蝴蝶手法, 即四指拼拢微屈,与大拇指相对,用食指第 一、二节指外侧缘,与大拇指外侧缘捏住肩 筋的斜方肌,根据患者承受力程度,用劲拧动即可。用劲要由轻到重,不能突然用力,动作须缓和,只要具有一定的指力,能恰到好处用劲,瞬间的挤压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小孩着力应轻柔。

返魂锁——左右各一把。位于腋窝处, 有前、中、后三关,前为腋窝的前壁肌(胸大肌),中为腋窝与手臂接壤处(相当于肱二头肌的上段,包括通过腋窝的神经组织),后为腋窝的后壁肌(背阔肌)。民间医生把返魂锁三关从前至后依次定为大定、返魂、后亭,也有称前为总筋,中为痹筋(拿此筋手臂有麻痹感),后为背筋。

开锁方法:开返魂锁时,术者侧向患者,取马步或 丁字极,一手握住患者前臂部,使患者手臂 成外展姿势,另一手在患者腋前、腋后、腋中分别用蝴蝶手法开锁,先拿总筋,再拿背筋,最后拿痹筋。有的手抄本上称“返魂锁,锁中又有锁,单开一锁无效果”,实质是指返魂锁中有三锁,即前中后三关,要开动返魂锁,前中后三关必须依次开全方才有 效,单开一关是不起作用的,就象一把号码锁,有上中下三环一样,只有三环号码对齐,才能使锁打开。特别是中锁(即痹筋),一定要开准,要拿到患者手臂有麻痹感方才有效,否则,此锁仍未打开。昏厥病人开这把锁就要凭术者的手法与感觉了。

紫金锁——左右各一把。位于脐下商部腹直肌下段,相当于足阳明胃经之外陵与大巨穴之间。民间称为吊筋的便是此锁。

开锁方法:开紫金锁须由旁人扶起患者,使腹部肌 肉松弛,术者面向患者,站马步桩,一手扶住患者腰背部,另一手四指拼拢微屈,用食指指侧顺势向上兜起。拇食两指(大拇指罗纹面与食指指侧)同时拿住吊筋,门力拧动,顺气而开。

白虎锁—一左右各一把。泣于大腿辑 部,腹股沟内侧端直下三寸大筋处,分前、 中、后三关,大筋为中锁,中镇前开一寸处为前锁,后开一寸处为后锁。有的民间医生 把白虎锁前中后三关称为前沟、中沟、后沟。也有称上马、大筋、下马的。按解剖位置分,白虎镇前中后三关分别指大腿前部肌 肉群的缝匠肌(中段),内部肌肉群(内收肌与股薄肌),后部肌肉群(半腱肌和半膜肌)。

开锁方法:开白虎锁时患者坐或卧皆可。术者面向 患者,站了字桩或马步桩,一手握住患者小腿部或胭窝处,使患者大腿成外展姿势,另一手在患者大腿根部用蝴蝶手法依次捏住大筋、上马、下马所属的肌肉组织,分别施用手法。白虎锁与返魂锁一样,锁中有锁,也有前中后三关,必须先开三关中的中锁(即大筋),依次再开前锁与后锁。

总锁—位于前后阴之中点,相当于会阴穴处,民间医生称之为“半把锁”。

开锁方法:开总锁采用食指指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掌放在患者下腹部关元 穴处并向下按压,与此同时,用右手食指指肚于会阴穴处向内顶掐,缓慢作为到一定程度时维持一、二分钟即可。

这就是民间推拿疗法中常说的“八把半锁”。其中前四锁左右各一把,共八把,加上总锁半把,号称人体“八把半锁”,是人体机能活动中一种无形的特殊的关卡。

由于历史沿革及旧的传统习惯,过去拜师学艺, 只能秘传口授,无从笔录,有幸寻觅到的几种手抄本,也是后人依据前师口传,偷偷记下来的,其内容不是抄之太繁,就是录之过简,且多半是临床经验之谈。但从多家民间医生的实地推拿手法考察后发现,虽然说法不一,手法大都一样。

八把半锁就是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昏厥之后,术者选择上述几个部位中的一个或多个施以适当手法,使病人当即复苏。锁开则病人复苏,锁不开则病属危重,甚至死亡。八把半锁在临床上多半用来治疗跌打损伤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 脉象有力,肢体强痉,邪盛气实的闭征相当有效,特别是伤科疾病应用广泛。也用于某些痧症(如中暑、晕厥等)及溢死(吊颈)气绝之治疗。推拿医生,认准病情,先开何锁,自有决断,不一定八把半都要开齐,先后次序也各有别。大体说来,预项强直,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胸腹气闷,多开青龙、紫金锁,俗话说“吊筋一兜,病人开口”。牙关紧闭,口不能言者,必开紫金锁。肢体强痉,两手握固,胸腹烦闷,身热肢凉,应开返魂、白虎锁。具体地说,就是气血受阻于何处,先从何开锁,哪侧气血受阻,则开哪侧锁,有的患者气血阻于上,则应从上往下开锁,有的患者则应队下在上开锁(如吊颈患者)。一般开关都是 与推拿同时进行,边推边开,推拿结合。宜至病人复苏。无论闭证,痧症,只要病人开了口.肢体活动恢复了就算达到了目的, 它标志着气血通道已开通,表示全身各锁已打开。 至于总锁,民间推拿医生极为重视,认为半把锁是“生死锁”,“救命锁”,不是极危重患者,此锁不易闭塞,一般平时推示中也不随便开半把锁,只在八锁开齐,病未转机,患者仍不开口,也不见动弹,垂危之,万不得已才开此锁。有救无救,在所一举。至于半把锁的名称由来,则无从考证,有人认为,把它说成半把锁是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有的认为前八把锁要用双指打开,唯总锁一指独开,是取单指开销为半而得名。

推拿开关最好在室内进行,温度应该使病人适宜为准则,空气宜流通,不应在外当风处,以兔复遭外邪侵袭。操作前必须剪修指甲,活动指力,以防损伤皮肤,切忌用拇食两指指峰捏住所在部位开关(有伤穴位)。 施力强度,视病情轻重及患者忍受的程度而定,原则上应轻重适宜,用力均匀。推拿最 好直接在体表进行,隔衣开关部位有时拿不准,指力也达不到要求,特别是返魂、白虎二锁各有三关,只要一关未开动,此锁仍然闭塞。

开锁时间除总锁顶掐时间须维持一、 二分钟外【二七】,其它各锁应在瞬间的挤压内完成,时间过久有伤穴位及组织,开锁应一次开动,不得反复擒拿。小儿姿势,多以家属抱在身上,坐卧皆可,力求舒服自然。术者推拿时所站姿势,大体说来,头胸腔腹背及 卧姿时推拿取马步检(又叫飞骑桩),即两腿层膝半蹲成马步,四肢侧面推拿取丁字桩,即一脚与另一脚呈丁字形。 开关也有它的禁忌证,临床上遇到口开目合,手撤肢冷,神迷冷汗,二便自遗,脉微欲绝,元气虚极之脱症,阴症伤寒(民间称之为“伤寒挟色”)之痹缩症,以及中毒及大出血后休克患者,则禁用手法开关。 八把半锁是疏通人体机能活动的一种特殊关卡,与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十四经脉的角度来看,青龙锁是手三阳经必经之处,返魂锁是手三阴必经之处,紫金锁是足三阳经必经之处,白虎锁是足三阴经必经 之处,而总锁则是任、督、冲脉三脉循行起始之处。由此看来,八把半锁是人体经络循行的枢扭,是气血通行的要道,“锁”开则经 络疏通,气血流畅,病人复苏,“锁”不开则气滞血凝,病人危亡。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人之一身莫不由气血滋养,而气血之所以能在人体循环不息,主要是借助于经络循行,经络通行的要道一旦受阻,即锁闭,则气血运行失常,形成气滞血凝,引起疾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锁闭则气先闭,气不行则血凝。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昏厥病人则是由于全身微循环障碍造成,开销实质上是开启气门,疏通微循环,气行则血行’经络得以疏通,则人体气血流 畅,营卫调和,肌体正常功能得到恢复,就 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上述浅薄之见,意于起抛砖弓!玉之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医界前辈及同道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11】现代谢国仲老师用道家上中下三丹田分析四海关系与《伤寒论》:



《黄帝内经》言“灵枢”者就是言灵魂的枢纽,就是指神气,也指神窍。神与肉体一阳一阴,神为阳--无形,肉体为阴--有形,阴阳互抱,以无形推动着有形,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半阴半阳谓之人”。《灵枢》将此人体神气生命功能的能量和质量系统分为四个海,道门称之为三个丹田外加一个水谷运化之海:脑【顶轮】为髓之海为上丹田;膻中【心轮】为气之海为中丹田;脾胃【脐轮】为水谷之海;下丹田为冲脉的起点【海底轮】为血海,诸经之海。四大海延伸出来是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这些经脉络脉中的许多穴位中人的神机在里面做功。人体的神是通过气来控制人体的,气是神的能量。其能量的不同层次,在我们道家称为精、气、神、虚、道(五级精微)。其中精是有形的,气已经有一点光,它是一种能量,上升到神的时候它是一种光明,能照见万物,我们称之为上中下三丹田。下丹田藏精,中丹田藏气,上丹田藏神。脑是奇恒之腑,精明之所(精上升到脑明亮一切)里面有神光,即道家所讲“五气朝元”,就是五脏的五级精微物质送入到脑,起着养神的功能。所以我们的耳朵为肾之窍,眼睛为肝之窍,鼻为肺之窍,唇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所谓神系就是这些精微物质上达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这种神系建立在脑就是上丹田。


中丹田所主是气,气化的功能很重要。下丹田藏的是精,它反映了人体神与形之间的关系。我们人和天地相感应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个神系在与天地感应感应,为之神机、气立的交流。搞清楚了神机和气立的模型,我们用这个模型来参究《伤寒论》,看看张仲景是如何辨证施治的:


西藏唐卡上画的佛菩萨像都有光圈,以上丹田眉心轮为中心的光圈是神光,以中丹田膻中为中心的光圈就相当于《黄帝内经》所说的卫气,这团卫气包着我们身体,这是修行人内证才能看到的“象”,的的确确如同地球的卫气(大气层、电磁场)一样的功能,防卫着我们整个身体,即中医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不仅包含了现代医学等免疫系统种种说法,而且除了我们先天拥有之外还包括了后天物质的转化能量过程。天食五气,用呼吸来服气,地食五味,用水谷作饮食,都带着能量与信息与人体交流,补充中丹田。《黄帝内经》讲的很透彻:那些经过转化的精微物质有一股发散的能量,它从水谷之海往肝里走再散布到全身,也可以给心脏补充能量,还有和肺的交流,再布散到全身,又回收到心脏,这个体系都是以中丹田【气之海】为核心的作功过程。仲景桂枝汤:桂枝红色辛开,白芍白色酸收,帮助心肺肝的功能,生姜止呕降胃气,和红枣配合补充胃的津液,和甘草一起辛甘化阳,把水谷之海的精微物质输给心脏补充能量,就此五味药就把中丹田修复了,还增加了它的能量。


桂枝汤和它的加减方在太阳病篇里到处见到,在修复中丹田的基础上随症状的变化而加减用药,麻黄汤、葛根汤等等都是桂枝汤的变化。首先辨病(辨势),进而辨证(辨象),再观其脉证(辨脉),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脉证并治)。张仲景的思维,通过摸脉、循证、辨势探察血脉的状况,目的了解这团卫气的运行情况。脉浮那是驱邪外出,是人神对抗邪气的反应。脉浮紧意味着驱邪的时候受阻,浮缓就是虚了,能量一直往外跑,虚掉了,对应的症状就是有汗还是无汗。当你看到“头项强痛”甚至已经拘紧,脖子僵硬了,就知道病人的津液已经不能补充滋养到那个地方,这时我们下葛根汤,把胃里的津液透表,补充到太阳经。再看麻黄汤证,风寒束表,所以必须要有打开的能量,开就要宣肺,用麻黄开表,但是如果没有桂枝,中丹田的能量就不足,也打不开,所以麻黄汤一定要有桂枝相配,此是以桂枝汤这个首方来照顾一下中丹田的治病机理。

四逆汤补充下丹田能量……(略)。
 
五、“四海复气、一气周流”与《圆运动的古中医》



1】黄元御、彭子益、李可‘一气周流’的《圆运动的古中医》:



面对人体形下病况复杂多层次的“混沌”涌现和形上量子“玄之又玄”的侧不准,几千年以前,中国古代圣贤们早就明智地选用了“取象运数,形神一体,充气一元”【复气-将形神(症候)归类到元气系统】一条古代“大道至简”的现代“系统信息控制”中观方法,通过讲究《内经/疏五过论》“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内因重于外因】,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层次性)……”“治病必求其本”《阴符经》“擒之炁制,在(气)”。通过建立“一气周流”的复气平台而“知道”“明理”“纠偏”“补过”,由是救护元气就是治病之道,就是气内为宝,就是循求其理,就是过在表里,就是治病求本,在形上【玄学-量子测不准】和形下【科学-物质混沌涌现】之间找到了它们中介(中庸)的扁平化、集约化【复气】平台,在【元气界面】宗“神乎神,客在门”,找到了解决直至今天复杂系统科学仍难以面对的混沌/测不准的方法论【多维度、多层次跨时间特质-系统质】,从【认识论/方法论】高度,超越现代科学几千年,将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诊疗提升到一个很高的科学层面,实非今人认为的原始、朴素、简单、实践经验之总结。


博大精深的中医阴阳五行,发展到乾隆黄元御简易为“肾、肝、心升阳,肺、脾、肾(膀胱)降湿,左升右降两个三焦系统形成一个‘一气周流’的太极圈”,继黄元御后,到民国初彭子益又将此发展归纳为《圆运动的古中医》,皆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中气左旋则木火左升,中气右转则金水右降,转者由上而下,旋者由下而上。中气【土】为轴,四维【木金水火】为轮。木火左升,必右降以交金水,金水右降,必左升以交木火,以成其圆运动。圆运动者,整个不能分拆,以成其为整个中气运动是也。”由此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传统中医,理出了一条“生命整体自组织观”的实用科学中医系统。当代著名老中医李可(中医泰斗邓铁涛将其誉为当代中医脊梁)苦苦搜寻经半个世纪,亲自主校,其断言振聋发聩:“此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当今世界十大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重危急症,为全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重大贡献。……将唤醒国魂和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与迷阵,开创中医复兴新世纪!”


同理,当今中医名家常常“数十年磨一剑”,陕西名医麻瑞亭世代行医秘密就在于黄元御的一个“轮子”;当今科学院院士对全国名老中医调查发现:常常“愈是国宝级老中医,愈是善用一个方子面对百病。”网上流传老中医“十年磨一剑”、中医大家白云峰“斡旋汤”、中医后起之秀们的“复气汤”“周流汤”……皆用一个方子【一条枪】变化面对百病,这个看似有悖中医辨证施治常理的客观结论,背后其实就是黄元御“轮子”的继承与发展。


2】《黄帝内经》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系统质”过程流一条主线:表四十七:

表格47四十七:.png


三者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势-气】;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序-德】;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证-象】;……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神气形三个维度综合考量谓之“极于一”】,故知一【一个维度】则为工,知二【两个维度】则为神,知三【三个维度】则神且明矣。……能参合而行之者【多个维度并行】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两个不同维度】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单一维度】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都无一不在为古代《黄帝内经》:“秋毫在目,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作此生命自组织能力的现代注解。明白于此,则明白:中医巨匠祝味菊:“明白治疗方法的背后一条主线,即明白症候产生的动机,澈悟症候发生的原理,则邪正分明,顺逆之势,昭然若揭。”


两千年来,中医各家各派各自抓住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背后不同的一条主线,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归一,正本清源皆可自谓嫡传正统”“条条道路通罗马,条条道路皆有自己特定的范畴疗效”,形成了后世中医的“伤寒、温病、攻下、寒凉、补土、温补、扶阳、滋阴、化痰、活血化瘀……”等诸多不同流派。然因鲜能明白中医“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乃是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一”之根本道理】,中医之道的核心精髓在于其高维度的思维科学体系。常囿于自家的经验心得,初虽可游刃于世俗之‘方’,终难合于经旨之‘圆’。100年以来,即便是中医业内众多拳拳铁杆或中医大师们在学习和使用《伤寒论》传统中医正统时,也难免常常陷于低纬度“方证对应”之囚笼,再现张仲景当年在《伤寒论》序中警示:“观今之为医,不念思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成为“管窥一斑”的下士!


然而因不明根本(高维度的核心软件),缺乏包容,惟在不同维度、不同范式的‘实践检验真理上’争论不休,这就是当今国内中医界的现状。循此现状,不要说‘中西汇通’‘中西合璧’…走向统一/走出国门,今天就是中医界内部、各流派间也会因为各执己见/唯我独尊,缺乏包容性的“小人同而不和”,最易在物质科学的“利益重组”“普及推广”“科学划一”的现代“发展中医”浪潮中,丢失了原本中医赖以生存、至为宝贵的高维度思维科学体系。倘若迷失于此,今天的中医在物质科学层面,即使再怎样“发皇古义”,再怎样“博采众方”,再怎样“融会新知”,再怎样“独辟蹊径”,再怎样“老中医带徒”,……都难免陷于“末法时期”泥潭!因为丢失中医理论高维度思维科学体系的核心精髓,唯在物质科学层面“经验技术”中翻筋斗,将早熟的中医前科学/超科学理论,拉回到三千年前的“朴素经验”,这也正是一个世纪以来,唯科学主义者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西医‘低维度的物质科学’度中医‘高维度的思维科学’】从而反对中医、否定中医之习惯定势!反之,倘若明白了传统中医的本质是以高维度的思维科学胜出,那么还好意思说中医不科学吗?
 
六、《内经心悟》“天人合一”复气调机的三焦观点:


1】陈刚华《内经心悟》‘精气神营’一气周流的“复气观”:



陈刚华《内经心悟》认为:“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天’可分为社会【阴】和自然【阳】的综合,‘人’可分谓形【阴】和神【阳】的综合,“气”既是人体形---神的中介(相抟相易)直接能量来源,也是“天人”形---神---社会---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中介和转换平台,所以天人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必然会体现在人身之气的代谢运动上,这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根之所在!用药用针调治患者的神气,使之合于天运、启动地机,让患者自身有限的气机运动去追合天地间那个无限的气机运动,让天机带动人机!让天地之气来养人身之气!让疾病消散于无形!这种‘道’的治疗,就是中医的复气疗法。


人身伴随着形神的成长,脏腑生成的元气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运转起来后便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气”系统【元气系统】。这个气系统在形成以后便有了相对独立的功能结构,有着与人体脏腑、经络、奇恒……相兼的生理和病理模式。“气”既是人体形---神的中介(相抟相易)直接能量来源,也是“天人”形---神---社会---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中介和转换平台,气与体内各级物质形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天行六气、营血、精、津液、经络、筋经、脉、骨、肉、脏、腑等,临床诊疗都可转化为元气的变化。元气的生理病理主要体现在元气自身的消长,以及元气与其它物质之间的生化关系上;元气系统的生理病理则主要体现在气机运动,以及气场间的交流变化上;在更综合的层次上,气和气系统的生理病理则体现在身体的形神变化上;……。


祖国医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体的神机【天道】气立【地道】和人机【人道】,这是中医“天地人合一”医学模式得以成立的内在本质条件。神机、气立、人机既是人体生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构成生命体的核心动力部分。天道【神】形而上,从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进入;地道【形】形而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血液、皮肤、肌肉、筋脉、骨骼、脏腑等进入;人道【元气】形而中,从不确定的过渡态元气、宗气、津液、体液……进入,中医重在形而中,神虽玄乎奥妙,惟有“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形虽真实具体,无奈究竟混沌复杂,惟在“不断否定之否定”,“道至于中庸则止”元气谓形神中介,直接能量来源,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中介和转换平台,以气立【地道】而识神机【天道】,以神机运行推断人机【人道】气化规律,不管人体患何种疾患皆与此戚戚相关,唯循此一门深入则天地人诸道合一毕也!故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诸气》论精气神血言:“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2】四海复气、阴阳五行、形骸气色与元气消长、六经病势、三焦关系表四十八:

表格48四十八.png



3】三焦(三个气海)【孤府】是‘四海’复气调机的独立开放系统:



①人体内在脏腑【复气】生成的“元气”通过十二经脉输送到达肌表后,充沛剩余的元气由体表反聚于体内形成了上中下三个气海,气海充盈后再次向体内外待命传输,这个元气大集合构成了“三焦”。


②三焦的实质就是一个“气腑”,它在十二经络的后面,五脏六腑的外面,由人体膜原组织构成,虽非一个实质性的脏器,却有六腑的功能特征,它是人体后天之气在体内积聚和使用的综合体现。


③《内经》“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三遂】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三焦就像元气的储备库(第一元气系统储备中心),当元气不够使用时,身体应激用气时一般先从这里抽调,故有“元气别使”之称。故后世论外感温病治三焦即等同于复元气,复元气则辨三焦。


④三焦是由元气汇聚成的“气海”,在它外围弥漫周身的元气好比是河川,中心和外围的元气有一个势差,外围元气的运转是三焦功能发挥的前提,三焦元气的消耗由中心和内脏系统补充。处于一种消长平衡之中。故临床所指三焦疾患大多系外之真气层、形气层或营气层疾病,而内之形质层和真藏层则分别指第二(脏腑)、第三(奇恒之府)元气系统疾病。


⑤三焦由元气聚而形成,只存在活体结构之中,故惟活体气立才有人之神机,惟人之神机在气立中流动才有气机,惟气机正常才有脏腑经络功能-人机之正常。故三焦聚成后,所聚元气首先是对它周围的脏器发生作用,三焦之气会强有力地支持影响临近脏腑的功能活动。表四十九:
表格49四十九:.png


⑥三焦积蓄元气,有如五脏一样的藏精气作用,所藏元气不停地支持形神活动。人体形神疾病无论外感、内伤常常都处于一个(三焦内外-第一元气系统)气机失常状态,故恢复气机【复气-恢复三焦内外元气】则【营卫调和】(自组织能力启动)治愈疾病,有些类似仲景《伤寒论》调营卫之气。


故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提到“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营卫不通,血凝不流”并用营卫统言人体气血阴阳。对于营卫病理,仲景论述颇多,如卫强营郁、卫强营弱、卫弱营和、营卫俱弱等,用桂枝汤加减;《脾胃论》宗胃气/元气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和补中益气汤加减;《温病调辨》宗三焦气机,用湿火诸方调治(见后);近代张锡纯《衷中参西录》宗大气下陷,有升陷汤加减……。


4】辨三焦元气(第一系统储备中心)虚实之脉证形:表五十:
表格50五十:.png

……
 
七、“三焦风水”气水运行类似调节水电介质平衡



1】五脏/六气/四海/四街/三焦-必通三遂:



《黄帝内经》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三隧。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三遂】经历于五脏六腑。

宗气—气道【气机】;大气-生气-元气-卫气/营血-神气;

津液—水道【风水】;湿-痰-饮-尿-瘀…;

糟粕—谷道【谷道】;精微/宿结/宿瘀…;

三个圆运动构成左升右降两个三焦系统,总辖人体的阴阳平衡,即蛋白质/水/电解质平衡。通三遂先解决“生气通天”的内外环境。


2】《黄帝内经》三焦本意:“水”道重要于“气”道: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论脏腑功能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利部),水道出焉。”治三焦即治其水道,治水道《内经》有曰:“凡治病,必察下”又“大小不利,治其标。”此古人有:“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小便),上下分消之妙法;去陈莝(通大便)中州涤荡良方。”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通下一派)循此:“求得标,谋其本,治千人,无一损。”《医述》描述“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通其小便,病气苏则便溺渐通。”传至后世《温病》一派,其治病心得则重点强调“通阳在于利小便”!


3】“《伤寒论》本质贯穿一条调节电介质平衡的主线”:



中医治疗外感病总原则,是以保胃气【主寒热】、存津液【主润燥】,以求人的阴阳自和为根本目的。故先贤言:“胃气为通脏脉之本,太阳、少阴为阴阳之主,病兼寒热之化,所以,通其脏脉切弗忘寒热之胜治郁复;阳明、太阴为升降之主,病兼燥湿之化,所以,通其脏脉切宜察燥湿酿痰之怪病;少阳、厥阴为气血之主,病多风火之化,通其脏脉则宜察气壅之火燔、血郁之风厥。”而保胃气【重阳气、属风】、存津液【重阴津、属水】、都必须通过三焦气道/水道体现,唯此才能气血阴阳水火自和,其中“顾阳气、存津液、利水道”则类似于现代西医的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电解质平衡…红线已隐约可见(注:凡津液亏虚或津亏液满…皆导致阳气【量子能量】失常,阳气者如日中天,人体一切量子能量活动受碍皆为病,在形而中的临床表现为气机紊乱【风失序】,在形而下临床表现--水电解质紊乱【水失序】,故《伤寒》与《温病》同源而歧出,皆从“三焦”解决三遂“生气通天”【量子能量有序】的内外环境。(详见下一章《伤寒论》)。



4】《脾胃论》“阴火病”的本质为三焦气机失调:



中医三焦气机受伤常见:

①典型外感类疾病……;

②外伤气机往往表现出一个慢性病程;

③可以普遍存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如常见迁移不愈的感冒、咳嗽、慢性鼻炎、慢支、哮喘、风湿免疫病、心律失常、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反复性口腔溃疡,汗出异常、月经不调等等各类疾病。

④气机外伤除了典型表证以外,往往伴有口鼻干燥、劳累后睡中为甚,或浑身肌肉酸重不适,晨起为甚,活动后减轻;或周身倦怠,烦躁莫名;或身体对外界敏感异常;或胸闷心悸,反复头痛;或稍起居不适紧张即腹泻,泻后即安,反复发作;或月经不调,或经来腹痛、夹有瘀块;或常有一种好像感冒又感冒不出来的表现。凡此种种,有《伤寒论》所示的六经形证出现时,外伤气机一定存在。

⑤有时还会因为元气不足而气机外伤证脉表现不畅,并随着元气的补充而浮现出来。

《金匮要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大海;膻中为气海;冲脉为血海;任督为阴阳两脉之海--脑为髓海。粗受形,上守神,莫拘泥于在有形物质上思考疾病,当在无形气机中参究。

大凡治杂病,先调其气,次疗其疾。凡治病“开鬼门,洁净府,上下分消之妙法,去成莝,中州涤荡良方…”总宜使气机调达,邪有出路。顺其性,降其浊,以通为泻;养其真,以通为补。

“阴火者六经气机郁而化火”此先贤言“风寒暑湿燥热,六淫皆可化火,总宜使气机调达,邪有出路则阴火自降。”如以李东桓《脾胃论》代表方--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例,药用:柴胡(大剂君药)、羌活、升麻【升阳】、炙甘草、黄芪(臣)人参、苍术【补脾胃】、黄芩、黄连(为臣为佐)、石膏(少许)【泻阴火】。又如陈刚华《医学心悟》调机复气汤,药用:柴胡、葛根、防风(春生),桂枝、甘草、人参、黄芪(夏长),芍药、黄芩、黄连、石膏(秋降),龙骨、牡蛎(冬藏),三焦气机‘一气周流’恢复,则气机受伤【阴火】疾患自愈。故后世中医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说。


5】《温病条辨》“湿火病”的本质是三焦津液【风水】失序: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又是水液通行的道路,有如腑一般的施泄作用,更有点像奇恒之腑。《温病》湿火病“通阳在于利小便”。

《黄帝内经》“四海闭塞,三焦不泻”-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水道不出、三焦壅堵的现代病:

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掉头发/皮肤湿疹;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身浮肿早起手胀;

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脖子短粗/打呼噜/赘肉;

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胃胀/堵得慌/大肚如鼓;

下焦不治则水乱两便-大便不成形/小便频;

三焦不治则湿阻气机-头重/脚沉/没胃口/浑身不爽,或兼头晕/颈椎不利/上肢发麻,咽喉/食管不爽,苔白腻/水滑胖大舌;

三焦气治则水道利而脉络通--顺其性,养其真,降其浊,利水道而已;温病“通阳在于利小便”三焦祛湿汤主之。附先师老中医丁济仁“三焦祛湿汤”,药用:藿香、佩兰、郁金、山栀、淡豆豉(上焦),苍术、陈皮、厚朴(中焦),茯苓、车前子、建曲(下焦)……。


6】治理“三焦--风水”是中医“混沌中提取有序”的大道至简、方便法门:



三焦者又可理解为人体气血津液/光、水、气、营(四大)能量物质流动的“风水”指代和流动的场所:

①“上焦如雾”【水之气态,气机为上】上焦气道为主【元气别使】,治之气机,调之气海;(注:治疗三焦气机受伤,某种意义就是恢复三焦元气,如调机复气汤)。

②“下焦如渎”【水之液态,祛湿为上】下焦水道为主【水道出焉】,治之湿邪,调之津液;(注:中医三焦通阳利湿,某种意义就是保存津液,如五苓散、猪苓汤等)。

③“中焦如沤”【水之谷态,谷道为先】中焦谷道为主【五味出焉】,治之脾胃,调之营卫;(注:调脾胃生化之源,某种意义就是调和营卫,如桂枝汤、小建中汤等)。

气者为风,水者为液,得五味之营(量子能量)者为血为津,故流之者人体“气血津液”,象之者人体“地水风火”,后人简意人体“风水”;此人体气血津液【风水者,一调气机,二祛湿邪,三治谷道】,后人谓之调“三焦风水”。

此循三焦风水、四大和合,五行复气,生生谓之“气立”,生克周流而出“神机”,简化此气立、神机则“道归于一,神转不回”“治之极于一”!循此“治之极于一”【中一系统质】,从《内经》到《伤寒》,宗四海复气,调三焦风水,辨六经病势……而“天人合一”【混沌中提取有序】大道至简,一理融贯!


7】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太钢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郝志玲现代版解释:(原文摘录) G g0 d; M/ u. T5 Z) ^

中西医融合的基础:热能代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的对立统一
根据现代科学理论,热能代谢的进行需要人体消化吸收大量能产生能量的储能物质,如糖、氨基酸、脂肪等。这些物质的运送,离不开水液,它们只有通过水液的流动才能送到目的地。另一方面,这些储能物质氧化反应的酶解产能过程,也必须在水溶液环境中进行。没有水液环境,热能不能产生。产能过程产生的废物,也必须经水液,运送到体外,而且上述过程是属于不能停顿的流水循环作业,这也必须依赖不停的水液循环流动才能实现。由此看来,人体的热能代谢,是不能离开水液代谢的。两个子系统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热能代谢,则水液循环流动没有动力,没有水液循环,则热能代谢不能进行。
人体属于恒温动物,在恒温动物进行热能代谢的水液环境温度,也要恒定,温度恒定的水液环境更有利于热能代谢的进行,水液内环境温度的恒定,依赖产热与散热的能量平衡、水液对热能运送与传输、特别是散热过程,几乎全部是由水液循环流动来完成。水的比热大,能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能使人体内环境温度不至于过度升高,起到缓冲作用。一克水在37℃完全蒸发时,需要吸收2407焦耳热量,所以蒸发少量的汗液,就能散去大量的热。水的流动性大,热能能够随血液、水液迅速分布全身,而且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三部分体液中,水的交换非常迅速,使得物质代谢中产生的能量,能够在体内迅速均匀分布,并且通过全身皮肤粘膜内血管网的扩张程度,以对流、传导、辐射的方式、把热量散发出去。因为水液平衡、水液循环有这些特点,因而水液可以与热能以对抗的方式,通过散热来调控体温,维持热能代谢的平衡。
另一方面,从水液动态平衡观察,血液循环水电平衡,是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肌热能代谢,及钠泵产生的渗透压力能量来控制。也是来自热能代谢。总之,水液动态平衡的维持其动力是来自热能代谢。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热能代谢平衡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了更高层次的整体动态平衡系统。热能代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之间也存在着动态平衡,并不是两个同异分立互不相关的形式逻辑概念系统,而是相反相成对抗同一的动态平衡辩证逻辑概念系统(阴阳平衡)。
人体内热能代谢平衡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关系,保持了体温的稳态,这与大自然地球表面生物圈层内依靠太阳辐射热能的变换(阳气)和地球表面水的蒸发,在空气中的流动(阴液)来调节地球表面生物圈层内,温度的相对稳态十分类似,古代中医学者在还没有弄清人体热能代谢平衡、血液水液流动平衡的能量物质转换原理,以及微观调控原理的情况下,大胆地率先提出了与地球表面大自然生物圈层内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能变化和地面海云层的水汽变化,这个生物圈大系统的动态平衡关系作比较,找出其间的共性构成了中医热性病的基本概念,反映了发热性疾病病理性变化的客观规律,组成了阳气阴液的对立统一辩证逻辑概念体系,对医学热性病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总之,我们认为中西医学在热能代谢与水电平衡两个子系统关系的研究上是能找到共同参照系的,是可以融合统一的。……



8】当今民间中医养生大师们的通俗版解释:



微信网友刘嘉传来河北“虚灵空间”郭子辰一脉传人《人体万病之因--水》一文,读之有感:甚合“三焦风水”,故原文转录与下,以慰不懂中医或初识中医方便理解“三焦风水”。


⑴人体致病之因:

《内经》中讲:“聚则成形【液态、固态】,散则成风【气态、光态】”高度概括了人体得病原因。聚已成形的疾病,是由无形的气血瘀积而成,治疗时要把有形的积聚疏散成无形的气血。

人的气血是什么物质?是水在人体内以气态和液态存在的两种形式,无论是那种形式,只要它们能畅通无阻,人就不会生病。如果医者能把水路畅通,把水分布均衡,疾病就能得到解决。

所以我们认为人体得病病因是水,聚则成形,也是水的积聚,空间能量的积聚是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从大自然看,潮湿积聚致-雾-云-雨,从人体空间看,潮湿积聚-雾-云-雨都会对局部周围细胞产生影响,产生细胞内部及外部的病变。

人的疾病是由渐变逐渐到突变,量的积累最终发生质的变化,人之疾病一开始是人体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间在某一点上有了淤积,当这点淤积与人的脏腑融为一体就形成疾病,当脏腑结合空间没有融为一体的时候仅是有症状无病名,如果溶合在一起,就既有症状又有病名。治理的最佳时间应该在还没有形成病果,还没有结合在一起的阶段,就将其解决。


⑵人体得病之理:

水在人体内的凝结叫栓【固态】,凝结在不同部位,就有不同部位的栓形成。凝结在心血管,叫心梗;凝结在脑血管,叫脑血栓;凝结在肺血管,叫肺栓塞;凝结在动脉管,叫动脉血栓闭塞;凝结在静脉管,叫静脉血栓闭塞;凝结在肠系膜,叫肠系膜血栓闭塞。

水在细胞之间的空气水汽凝在一起还能移动叫痞,所以张仲景《伤寒论》中有五痞汤专门治痞;水汽凝结在睾丸处,叫疝气;水凝结在细胞内不动叫瘤;水凝结在细胞周围,使细胞内的物质不能辐射叫癌;皮肤干燥了缺水;下部太潮湿,下注关节引起关节炎;背沉发紧,是肌肉缺乏水气叫痉挛;水阻碍肺部细胞运动,就叫肺癌;水阻碍胰头细胞运动,就叫胰头癌;水阻碍肝细胞运动,就叫肝癌;水阻碍肾脏细胞运动,就叫肾癌。

水排出体外就是汗液;水分在鼻内凝结就是鼻涕;胸部气机不利,咳痰是水凝结变成痰;所以任何部位都是水在作怪,因此在治病的过程中重点解决水的问题。绝大部分的临危病重患者产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人体水汽的公转不能正常运动,肺部的水液不能及时疏布而形成痰,最后痰堵塞致死。

人活,是以水为主;人病,是水的不均;人死,是水的阻塞。所以用一个“水”字总结为病理。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人体内部,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公转(三焦清升后背清降)是人体动力的循环系统,连接了外焦(后背整个空间)运行力,及下、中、上三焦生化功能力的动力体系。是“行”撞击“化”;“化”推动“行”;“行”【气推动水】“化”【水化成气】、“化”“行”是因果关系,有相互影响。因此,人体致病的关键,行、化力不足引起。其中,又以外焦的运行力不足引发了下、中、上三焦生化功能失调所致。其中以水的瘀滞、分布不均,将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因,逐渐发展为气瘀血瘀等不同程度的病理现象。


9】现代西方科学有关“三焦风水”研究的后知后觉:



二十一世纪,一个以纽约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已经识别出一个西医以前未被发现的、遍布全身的人体器官,它可能是人体内最大的数个器官之一,这曾被认为是遍布全身的密集结缔组织,实际是充满流体的间质网络,并发挥着“减震器”的作用。

科学家们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炎症或癌症在侵袭某些人体部位后更容易蔓延。这一新发现的器官遍布全身,这些相互连接的间质所处的位置有:皮肤表层下方;沿着消化道、肺和泌尿系统;围绕动脉、静脉和肌肉之间的筋膜。人体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中有一半以上在细胞内,七分之一在心脏、血管、淋巴结和淋巴管中,其余的被称为间质液。而携带这类间质液的网络是人体的一个独特的器官【中医三焦组织】,间质由牢固的(蛋白胶原)和有弹性的(弹性蛋白)结缔组织蛋白构成,间质液分布其中。由于间质是液体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存在于体内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充当“减震器”。这些间质网络贯穿淋巴系统,淋巴液又产自间质网络,而淋巴液对引发炎症的免疫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据研究人员称,由于解剖学依赖显微镜载玻片观测切片,在使用显微镜观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特征,组织被切成细条并染色,这种处理方法会突显某些结构,但同时也排走了其中的液体,因此这一器官一直未被发现。现在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全新的基于探针的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技术,能够观察到含有液体的活组织,而不是排出液体的固定组织。该技术利用相机探头照亮组织,与此同时,传感器负责分析反射图案。

在研究患者的胆管以检查癌症的扩散情况时,研究者注意到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相互关联的腔洞,这些腔洞似乎无法匹配任何已知的人体结构。而当研究团队把观测样板制作成载玻片后,这些腔洞消失了。研究人员检查了12名癌症患者的胆管组织样本,并在每一个样本中都找到了这一结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有望推动医学领域的巨大进步。例如,对间质液的直接采样有可能成为一种强大的诊断工具……。


11】中医藏象/六经辨证系统包括了纵与横两个方面

八、多维度、多层次立体交叉控制的“六经辩证”

(见下一章):
 
三世说医:中医为何前科学/超科学?

—多维度科学比量中医理论

正本清源谈中医基础理论背后的科学性

健康管理硕士 马桢伟 2017年9月





第六章:六经辨势与《伤寒杂病论》

『副标题:“病脉证并治”三维立体交叉联动张仲景思维』

一、《内经》多维度多层次立体控制的“六经辩证”:

1】李定的易魂八卦“中国方”回归六合与《黄帝内经》六经关系示意:

中国古人言“天圆地方”,圆者形而上/六合之外/宇宙量子能量对流;方者形而下/六合之内/人间(长宽高)三维万事万物(注:六合者方体之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构成‘地’之时空整体,六合之内泛指人类三维认识的一切【地道-有形】,六合之外泛指宇宙平行和超出人间三维时空认识一切【天道-无形】)。李定老师认为:五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逻辑结构就是以形下之方【地道】切割推导形上之圆【天道】,谓之天人合一【人道】。其中以形下之方的八个角变化切割形上之圆的八个交点谓之八卦……,而以形下之方与形上之圆切割相交的六个面谓之三阴三阳,即后来《黄帝内经》的六经关系式。其示意图五如下:
图5:古人天地人三世界示意.jpg



注:详见李定老师的易魂八卦“中国方”,照相图摘自《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表五十一“中国方”《易经》“易魂八卦”与《内经》六合“三阴三阳”之异同:
表格51五十一:.png

自《黄帝内经》时期起,中医开始将研究形而上/六合之外/宇宙量子能量与形而下/六合以内/人间三维万事万物相交相搏的易经八卦关系,转向研究形上形下相交相摶的三阴三阳六个面(形而中【玄关-形本身】)谓之“中庸”故后世曰“中医”。其世界观【本体论】立足点是六合之外之“圆”,其认识论对象是有形六合之内之“方”,其方法论立足点是方圆之间形本身【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之象,其实践论本质是整体全息多维度多层次控制管理【合而谓之一,分而谓之一,中而谓之一】,故曰:“道归于一,治之极于一”。具体表现如下:



2】《内经》“三阴三阳”是/横向/纵向/斜向/内向多维度、多层次立体交叉控制:


《素问/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

数,然其要一也。不以数计,而以象推。【注:‘数’为形而上/两个以上量子级正弦波相干涉运动变化,[刘丰:阳为a,阴为b,a加b等于1,a乘b亦等于一,一个量子正弦波。两个量子正弦波相干涉,(a+b)2平方分解等于(a²+b²+ab+ba)即中医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四象为平面分解】;一旦加上人类当下思维波(投影维时间量子波)相干涉则为(a+b)3三次方分解等于(a³+b³+3a²b+3b²a)即阴阳的三次方=八卦……【八卦为立体分解】。]皆属天地有无相生的形之变化之“中”范畴,不明此理难以真正把控(常唯有执着于机械技术层面盲目迷信);中医‘象思维’者“在天成象”属形而上而中/大量量子正弦波相干涉形成的分子级运动变化(超平面立体几何成“象”),属有无之间‘中’之范畴,是人类三维感受向四维以上N维提升,同时又在形而下三维形之边际体现【成象】,此混沌中发现有序,形上之势序之“机”在形而下的落实。


形而上高维度之势在形而下低维度之形落实,即中医所谓“阴阳化生五行,五行化生六经”。从《内经》到《伤寒》,六经辨证先贤概括其核心内容的大致线路谓:“阴阳/气血--开合枢--表里中--六气-主奉-属性-标本中见……”,笔者循此概括其本质是:①以横向阴阳多少(层次)定病势----开合枢;②以纵向阴阳离合(次序)定病序--表里中;③以斜向阴阳气交定病机---标本中;④以内在阴阳(气血多少)定病象/治法----血气形志。本质上是一个六合‘形/气/神’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交叉控制管理模型。


图十六:四分之一六合横向/纵向/斜向/内向立体分解图:
图16:立体四象图.png




图十七:四分之一六合横向/纵向/斜向/内向平面展开图:
图17:六合平面图.png
 
3】以横向阴阳多少/层次定病势----开合枢:(形而中)主【病势】


《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表五十二:
表格52五十二:.png

图十八:横向阴阳多少/层次定病势---“开合枢”平面图:

图18:“开合枢”平面图:.png


4】以纵向阴阳(离合冲气积传/次序)定病位--表里中:(形而中)主【病序】

《素问/阴阳离合论》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阴阳冲气,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表五十三:




《内经/六微旨大论》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图十九:纵向阴阳(离合冲气积传/次序)定病位-“表里中”立体图:
图19:“表里中”立体图:.jpg







图二十:纵向阴阳(离合冲气积传/次序)定病位--

“表里中”平面图(一):
图20:“表里中”平面图:.jpg

平面展开: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图二十:纵向阴阳(离合冲气积传/次序)定病位--

“表里中”平面图(二):
图25(2)三阴三阳六合图.png

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5】以阴阳(五运六气)气交定病机---标本中:(形而中)主【病机】

《内经/六微旨大论》 帝曰: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帝曰∶盛衰何如?岐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

图二十一,图二十二,(五运六气)气交定病机---标本中:

图21:(五运六气)气交定病机---标本中:.jpg


图22:(五运六气)气交定病机---标本中:.jpg



⑴主气六步: 图二十三:

图23:主气六步.jpg


⑵客气六步:图二十四:(内容略)

图24:客气六步.jpg




标本中:六经为标,六气为本,表里对方为中:

太阳标热属[心-小肠],本寒属膀胱;太阳阳气盛长过程以心-小肠标热为主,本寒膀胱为次,故【从标从本】;心为阳中之阳,色赤位南,其性属火,其气为热,火热主升向外,故为【开-出】;太阳开机是心火热-气蒸化-寒水外出,阳逆阴从的表现。


阳明标湿属胃,本燥属[大肠-肺],中见太阴属肺;阳明阳极转阴过程以中气手太阴肺燥气为主,胃湿气为次,故【从中见】;肺燥推动胃湿下降,故阳明为【合-下】;阴逆阳从的表现。


少阳标风属[心包-三焦],本火属胆;少阳相火禀命守位,寄寓于风木之脏,其阴尽阳生过程,以胆为主,胆居膈下,处于表里上下之正中,交通阴阳表里上下,故为【枢】,是胆火控制三焦水津转阴出阳,阳逆阴从的表现。


太阴标燥属肺,本湿为[脾-胃];太阴阳极阴生过程,以脾湿为主,肺燥为次,故【从本】,脾胃共处中焦,为燥湿升降的中枢,以湿升为主,燥降为次,故太阴为【开-出】主升降主出,是脾湿上升溉汲肺燥,再推动胃气下降,阴逆阳从的表现。


少阴标寒属[肾-膀胱],本热属心;少阴阴气盛长过程以标阴为主,肾居下焦,主水寓火,故【从标从本】,为枢机主控调水火升降,故为【枢】;是肾水吸引心火潜藏阴中,阴升而阳降,阴逆阳从的表现。


厥阴标火属心包,本风属[肝-胆],中见少阳属胆,内寓相火;厥阴阴尽转阳过程,以中见少阳相火为主,故【从中见】;厥阴合机主升发,故为【合-入】;是少阳相火推动肝中血气上升外出,阳逆阴从的表现。

表五十四:标本中:六经为标,六气为本,表里对方为中

表格54五十四:.png



《内经/六微旨大论》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内经/标本病传论》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6】以阴阳(气血多少)定治法---血气形志:(形而下)主【病象】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属性: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表五十五:
表格55五十五:.png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成形,阳化气”,“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7】同理,中医藏象系统(五藏和六经)也包括了纵横全三个方面:



中医藏象本义:藏者隐惹(匿)不见(形而上【量子能量蓄势】),象者心性显现(形而中【离子分子势态】);古代‘藏象’与现代‘脏腑’不同,藏象是“心性内向求取”从形而上(无)到形而中(觉)【由圆及方之势态】觉察显象;脏腑是“感官外向求取”从形而下(有)往形而中(规律)【由线性到平面之量值】属性归类。故古代《入药镜》:“藏则为惹(匿),形则为气;先天为惹(匿)【无】,后天为气【中】。”近代中西汇通派翘楚恽铁樵解释:“中医藏象是“四时阴阳之五藏(功能体现),而不是血肉之五藏(物质脏腑)。”


同理,中医藏象系统也包括了纵横立体全向三个方面:

①横向是气血阴阳相互消长的六经辨证模型(六经辨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别论/经脉别论/太阴阳明论/至真要大论…《灵枢-营气/营卫生会/病本/决气/海论/五癃津液别/水胀…,《伤寒论》以此为主线;

②纵向是五藏及五藏相互联系的藏象模型(五藏辨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金匮真言论/五运行大论/五藏生成论/五藏别论…《灵枢-本输/本神/本藏/五音五味/师传/通天/阴阳二十五人…,《金匮》以此为主线;

③全向是五藏六腑/全身经络与天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主客气交运模型(五运六气模型),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五运六气以此为主线。

④其相互关系:五藏(五脏-五腑-五体-五官)是藏象集合机构【体】;五脏结构性器官功能形态是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各个片面”。六经脏腑经络三极阴阳是藏象阴阳生化规律【用】;六经脏腑经络三极阴阳是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全体”。

⑤五行【五藏】所指有形之体的联系,三阴三阳【六经】所指无形之气的运行;唐容川言:“脏腑有形者;三阴三阳无形者也。有形不可赅无形,无形可赅有形。”五脏不能代表六经,脏气不能代表经气;六经能概括五脏,经气能概括脏气。

⑥五藏和六经并非两物,表面是二,本质是一;藏象系统又是“形/气”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六经气血阴阳中有五藏,五藏相互关系中有六经,六经“三极阴阳”“开合枢”“标本中”是藏象阴阳生化运动调节功能【庸/关】;两者相互相成,表面上是二,本质上是一,(不二法门)。
 
二、《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在思辨上的不同

中国古代是一个玄学、哲学与科学不分家的年代【三世唯一说】,《黄帝内经》以前,古代圣贤的智力活动大都可以归结到探寻某个超越的秩序(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巫术),它更多关心的是隐藏在事物表面背后的、不可触及的生命秩序和规律,追求天、地、人之间背后看不见的奥秘和联系。古代经典从《元始天运》(失传)《山海经》《易经》到《道德经》《列子》…,除了《墨经》强调形而下以外,其它大多强调先‘形而上’再‘形而中’,唯有‘中’则“道至于中庸则止”(《大学》)“知止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齐物论》)。它们无疑都是构成后来中医理论《黄帝内经》的基础学问。到了《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圣贤似乎早已开始明白囿于形而上或形而下都“非常道”,故《黄帝内经》名之曰“素问”,重在强调“形而中”时有时无‘素’【大分子以上】的学问(见第二章“道”的五个层次),如一边讲:“不知易不可为工”,一边又说:“拘于鬼神者,不可言至德”“不识药石针灸者,不可言其巧”;同时又强调三世不可偏废,如“上古之人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砭石针艾治其外”。所以《黄帝内经》“神乎神,客在门”的“形而中”,到了《伤寒论》时期,思维方式又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形上而中的“天人合一”、“五运六气”等超越秩序,落实于形而下的针灸、砭石、方药…进行干涉的有效性,已逐渐被形而下的临床验证或长期观察所证实,因而《黄帝内经》形而中研究“健病之变、诊治方法”的途径和视角也发生了改变,《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急病论)则通过更多当下(形下)直接的临证体验、现场观察--类似现代科学方法验证取代《内经》《灵枢》相当形而上为主导的哲学思辨模式,建立起可观察的六经辨证模型(模型控制--信息论控制论雏形),但其背后沿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形而上指导形而下的思维方式却一脉相承。(见上)


有张仲景《伤寒论》自序(对后世的批评警示)为证:《伤寒论》:“乃勤求古训,搏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灵枢)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形而上),人禀无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形而下);阴阳会通(形而中);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形而上)。自非才高识妙【明上处下三世贯通】,岂能探其理致哉(三世一元之理)!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苍公(都有内向心证的特异功能),下此以往,未之闻之。观今之为医,不念思经旨(一级概念),以演其所知(二级末法),各承家技(三级方技),终始顺旧(缺乏背后核心理论,唯有机械照搬),省疾问病,务在口给(问而知之-下工)。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机械标准方案)……所谓管窥而已。”成为【不知三世贯通(不念思经旨),不能与时俱进(各承家技、终始顺旧)唯有某一层面(演其所知,)】“管窥一斑”的下士!


此现代中国医学史称:上古至先秦,古代医方师徒相秘,必得其至人(明白形而上者)方能传授,故扁鹊、仓公前,方全称作“禁方”,药全称作“毒药”,为的是使人知道形而下的方药技术须在形而上的理论指导下正确使用,不得轻易传与那些‘没有形而上/哲学智慧的“非人”而妄用误传。所谓得其人者“需有济世救人之心【形而上】,经世安邦之才【形而下】,融汇贯通之慧根【形而中】”三世贯通之慧才。(注:佛道两家至今尚有经文咒语,不入门拜师不得妄传之规矩。后世评点:不识整体系统,妄传局部技法,焉能不失其真!)。而自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立六经为纵,以阴阳多少为横,始创中医辩证施治之系统,定众方于此经纬之中,公之于天下,医学豁然昌明,面貌为之一变。相传华佗读此后说:“此真活人书也。”后世评论:“系统订立,纲举目张,医学昌明,传世不昧”。医学普及由此崛起,医学面貌由此焕然!然“成则萧何,败则萧何!”《伤寒论》在两千年医学普及传世中发挥的卓绝功效,反让大量后世中医因为丧失三世之理对于二世之法和一世之技的重要性,惟“执技弃道”的下士循此而逐渐偏离了中医正道。长此以往,今天的中医“一世说”大环境所逼,无论主流还是民间,真正能明白《伤寒论》本质是与《内经》一脉相承‘形而上’指导的‘形而中’法门,恐怕凤毛麟角?当今普世中医自然更是难以明白《伤寒论》本是世界上最早将‘形而上-无’理性精神与‘形而下-有’经验观察相结合的完美典范,是世界上最早具‘形而中’“现代系统信息网格控制”雏形的成熟科学方法。


(笔者注:《内经》与《伤寒》的区别:《内经》养生重通过修理人体内环境,适应外环境,建立良好秩序而养生,旨在长远;《伤寒》治病重在纠正人体体质当下秩序紊乱,刻意当下外环境而治病,旨在当下;故同为形上形下形中的三世医学,《内经》偏在中医理论一级概念,《伤寒》偏在临床实践二级三级概念,都需贯穿一条“辨证理为本,治疗法为先”,中医“理法方药”三级贯通主线。但遗憾的是,也许因历史的误会,当代有许多有声望的经方中医都在将《内经》理论与《伤寒》方证的连续性隔裂,认为它们是“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分别系统,《伤寒》但求方证对应,无须与《内经》医理挂钩,此说不仅在当代经方中医中甚有市场,而且当代经方中医大多以此为准绳教育后来……。)


唯古代中医先贤有言:“为医者,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庶几可以自信,而不枉杀人一矣。”即现代中医所谓“辨证理为本,治疗法为先”,中医“理法方药”三级贯通本是人类文明“哲学/科学/技术”大满贯的大成之道--前科学、超科学。其中的中医‘形而上’的玄学哲学思想观念、基础理论指导地‘形而中’临床思维方式是中医学之魂。此庄子有言:“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就整个人类文明(科学大道)而言,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更何况某一流派方技,都顶多只是小成而已,只揭示人类生命过程的一小部分规律而已,如果将之美化夸大为全体或唯一标准,那就是犯了“言隐于荣华”毛病,庄子批评儒家与墨家之争都是站着自己小成的立场上评判对方,(缺乏整体全局观)各自在自己小成的立场-观点-标准上评判对方的对于非,那就是“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又因为医学的社会功能是防病治病,医学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指导临床,而囿于小成,社会上的大部分中医小成者(包括许多民间中医)配合中医外行或急功近利者(普世利益价值观),往往把关注热点或放在方法技术上,或放在自己局限的小成上,重临床技术而轻理论,常反因自己不明理而集结更多的“同盟者”齐身共唱“中医理论无用,中医只是经验”由此“以用代学”“以药代医”举世共此,不经意间自然迎合-证明了某些狭隘科学主义者(小成科学)对中医事业的“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以至直至今天社会大多数仍普遍认为中医“小成实践-方技是科学,大成理论-道理是哲学(迷信)”,又因为近代历史/政治原因的惯性,老百姓常常把科学与哲学对立,将哲学与政治或宗教挂钩,于是大成中医理论自然不能科学了。


用已故老中医岳美中一幅自勉联为中医三级贯通写照,说明中医三级贯通的重要性。联曰:“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处可杀人。”治心者理也,感慨于当今中医满世界的“弃理求术”,操术者“救人”抑是“杀人”?不可知也!
 
三、天人合一、病机与症候、相和象、病理与病机:

1】当代中医共识:中医学是古人按照天地人三级贯通“天人合一”“多因素相关性”的思想,把自然、天地、社会和生命、健康相关的种种项量最大化的立体综合起来,从而演绎为独到的《黄帝内经》系统藏象理论和《伤寒论》六经辩证体系。

其上下中三级贯通特点:

①整体系统观(系统管理):形而上的思辨性(哲学)能力与形而下的证态(现象)相贯通,对事物进行本质规律的认识、概括和判断…并构建相应系统网络控制平台(形上、形下、两种思维方式统一而形中)。

②动态平衡观(动态个性):融天道、人道和物质之道与一炉,把天地自然与人的生存和疾病的相关性、群体与个体的相关性贯通,面对个体进行具有个性特色的医事活动。

③天人合一观(天人相应):融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情志属性为一体的医学,区别于现代西医的生物医学、社会医学和心理医学,三个相互并列不可通约的分支,中医在一开始构建的的藏象理论中,就已经把人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情志属性融为一体。

④中医学的本质是在哲学思辨思想运用中(形而上),研究生命过程现象与疾病(形而下)的系统信息控制管理方法(形而中)。用李致重老师言:中医是以整体层次上的证候为对象,以建立在哲学和系统论原理基础上的阴阳五行为方法论,构建藏象经络和病因病机为核心的基础理论体系

(注:这里症候对象是形而下的,方法是形而中的,原理是形而上的,体系是三级贯通的;今天面上中医学以证候研究为对象、方法和体系基本决定了今天中医三级贯通重在形而下这一本质属性。而古代中医三级贯通是:“形而上者,道在屎尿,不法常可;形而下者,奇技淫巧,丝丝入扣;形而中者,学问贯通,事事达练。”通俗地说,今天西医(包括当今西化中医)是向科学-经验-技术要效益,古代中医是向哲学-系统-管理要效益。此老百姓简单归纳:“细节决定成败,出路在于思路!”(注:常常科学注重细节,哲学注重思路,两者岂可偏废?)故就本性而言,中医常常能够包容西医【形上能容纳形下-哲学能够兼容科学】,西医不能容纳中医【形下不能包容形上-科学不能兼容哲学】。今天常常一谈“中医的科学性”,就会有某些正儿八经的“科学家”出来批评中医“以哲学代替科学”;“民间铁杆中医”则大都坚持“中医传承就好,无须用科学硬装榫头”;其实真正的中医必然两者兼容,知上【道-玄学】言下【器-科学】方可言行乎“中”【圣-哲学】,而今天面上的现代中医因常常偏于一偶,故不仅争论不休,而且问题多多!


2】中医的病机与症候:现代中医认为,中医之中道-系统中庸的辨证论治是指“辨证求因、求机,审因、审机论治。”辨是人们理性思维的一种形式,辨是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思维过程。《辞海》云:“辨,考问得其定也。”考是辨的过程,定(察)是辨的结果。所谓辨证,即辨别疾病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藏/府盛衰、邪正虚实的病理演变特点--病机。


在中医眼里,疾病是一个“内因与外因交织--多因素相关性”的连续结果,是无数时空因缘关系立体融会涌现【缘起】的结果,是“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关系和空间上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交织的不断变化过程--量子力学(圆)时空观”。这个立体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不同表现,都反映了疾病在时间、空间意义上背后不断变化的病理机制,其中培植人体内外环境相适应谓治病之本【《黄帝内经》养生-缓效】;干预人体(当下)内外环境秩序谓治病之标【《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急效】;现代将纠正疾病发生原由也谓治病之本【時方八纲辨证-慢效】,将针对疾病症状对抗处理也谓之治病之标【西医局部对抗-急效】,故虽都言“急者治标,缓者治本”,但古今之治本治标实迴相异也!然今人不识,习惯上已将上述有相互联系的病理机制都称为“病机”。


古代‘机’者通‘几’『微粒/量子』本体枢纽也,病机是指疾病形成、发展、转归的内在【量子运动】根本原因和机制,是疾病本质关系中至为关键所在;现代大致包括疾病形成的原因(六气--六淫)【证--象】、疾病的临床属性(体质与病理)【脉--序】和疾病演变的趋势【病--势】三方面含义(《伤寒论》病脉证并治)。中医之方【六合】,临床唯在通过对证候/脉序/病势【“病脉证并治”立体三维】的辨别,体察其背后一条决定疾病形成、发展、转归的内在原因和机制的主线。此中医称为“辨证求机、临症察机”,再由此审机立法,因法遣方,因方用药。可见“辨证求机、临症察机”是中医全部辨证论治的核心环节、灵魂所在。


证者形而下-证候也,《黄帝内经》“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证候的不断变化源于背后病理机制【形而上-道】的不断变化所决定,不能不知/不通。‘证候’又不同于‘证象’,‘证候’反映的是形而上思辨分析前的阶段性形而下现象,‘证象’反映的是思辨分析后的形而中‘本质’属性,包涵着中医的‘病机’。而今天面上中医讲的“证候”大多是指疾病的症状-表象【相】,是从某一形而下侧面观察到的“表--相”,即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不是疾病的本质,尽管表象反映着本质,但表象绝不等于本质。它不同于辩证求机之“证--象”,唯有通过中医象思维【形上形下相结合】,对表象取精去粗、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理性分析,当认识到其“病机”所在才算抓住了疾病本质之“象”。这就是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所在--临症察机、辨证求机。即《内经-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强调:“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形而下】求之,无者【形而上】求之……”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的中庸/中介“象”思维。


3】中医“相”和“象”的区别:《易经》“在天为象,在地为形”,“相”中有“目”乃六识感知“形”之结果;《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道德经》“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大象无形”“象”乃天之道,数(性)化“形”“神乎神,客在门”之显现,“数”乃空/性众妙之门,非常人六识所能知,故《内经》“不以数计,而以象推”;天“象”乃率性(数-量子)之“道”通过形之上下,在人脑中的闪显(思维加工产物),此中医中道谓之“取象运数,形神一体,冲气一元”。简言之,“相”是类现代科学外向求取的形而下证候/证态【物态级-有】;“数”是类古代灵悟内向求取的形而上空性/实相【量子级-无】;“象”是类儒家持中求取的形上形下中庸之证象/神机【分子级-有无之间】,是形而上灵悟思维所得在形而下逻辑思维体现【顿悟】,或者说是长期逻辑思维积累得到灵感提升而升级【渐悟】。


表五十六:中医“证象”是“证候”与“象数”的“形而中”统一:

表格56五十六:.png


4】中西病理/病机的区别:西医病理是由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相对不变的线性关系机制,故西医治一种病总以为可以找到一个关键原因、一种相对稳定的最佳治疗方案,如当今卫生部门经常规定临床医生治疗疾病必须用世卫组织规定的标准方案,不用即有可能构成医疗事故(试想:如果疾病都可以用标准方案解决,那么还需要医生干什么?……其弊端不作展开);中医病机是一个时时变化过程,故中医治一种病的全过程,则需要依靠不断变化着的病机发展趋势而不断调整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外感病基本上是一病一治,多毒一药,常常从始到终一用到底,不曾改变,也无从改变,无药可变。尽管西医有初期、中期、重期和恢复期的划分,但它们只有病情和病程意义,没有治疗意义。没有像中医那样,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六经分治,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病机分类;根据其病程的不同和病机各异,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仅《伤寒论》就要397法和113方。)因此中医的临床辨证理论是成熟的、体系化的,治疗上的立法、选方、用药也是丰富灵活的。而《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可谓是其知识库、思想库、武器库。相对而言,西医的立法、选方、用药则显得有些机械、苍白和僵化……。


按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状态可以具有无数变量,判断系统的状态只需少数几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变量。面对一个复杂疾病这样的复杂事物,寄希望于寻求所谓的“特异性指标”,把‘宝’压在某个特异性分子、特异性方技上,乃是近代西医机械唯物论的思维模式,是与现代系统论、复杂性思维背道而驰的疾病观和方法论。不幸的是,这几十年来受西医思维熏陶成长的大量现代中医,虽然在大量近代中医书稿中,用病、证、症、候,及病型、病性、病位、病势,病因、病机……(常用抓主证、抓独证……)抽象肯定了三级贯通,但具体在“方证对应”“方病对应”中,却又模糊/否定“《伤寒》三级贯通‘病脉证’临证察机”对疾病关系本质的几个甚为关键变量的系统思辨。
 
四、伤寒仲景思维的理论框架非现代方证对应

民国时期,上海有个经方名医陆士谔就提出要以仲景的眼光去读《伤寒论》,要以仲景的立场去运用《伤寒论》。上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杜塞的‘症候阅读法’与此类似,要求在阅读中穿透有形文字,读出空白,读出失语,从而真正把握作者写作文本【形而上意会知识】的深层理论问题式,揭示文本的理论框架。唯有将深藏于文本之中的无意识(意会知识)的理论框架和许多症候联系起来阅读,才能真正发现一种学说的理论框架。通俗的讲,一个没有经过仲景的眼光(《伤寒论》的辨证察机思维)训练的医生,是有眼不识《伤寒》方证的,就好像不懂武功的学者研究武功秘籍常常是不达其意的,好像西医没有经过X光训练的医生去看X光片子一样,也是看不出什么答案的。相同的证候,如同一个病人、相同的症状、体证、脉象、舌象、腹征,不同医学观点(理论框架)的医生,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资料与组合,更何况最后的结论了。


笔者以为,这个仲景的眼光‘症候阅读法’首先需要有哲学与人文的铺垫(包括中医经典),其次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科技相对照(包括《伤寒论/方剂》和民间方法),在证候的排列、类比中,善于利用多维度、多层次“逆向思维”比较归纳疾病的“变与常”,再回归整体系统之“中道”,抓住立体病机的演变趋势,整体鉴别-明理-求机,回归实践探索求真。


此与西医临床相比较,中医临床(大方脉-内、妇、儿科)的全过程,几乎都是由医生的立体理论思维来完成的,全部诊疗的重心就是:将形而上哲学层面的“繁琐复杂”与形而下经验技术层面的“汗牛充栋”,用“治之极于一”自古“伤寒”“大道至简”相贯通,此儒家言:“道物承接协同谓之中”。

故有精研中西两学的大医家比较说明“中医是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西医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中医理论有大量的玄学哲学思想直接参与,西医没有,中医治疗疾病有大量方剂/偏方/草药/针灸/推拿/刮痧……,西医较少,相反,西医有大量的生理/病理/化学/分析……中医较少。”


实践证明,西医‘纺锤型’庞大的生理病理(中间段)研究,看起来好像很科学,但实际一缺哲学源头认识,二缺治疗手段,面对大量复杂‘多因素相关’涌现的个性化疾病,既无法深究其线性对应的根本原因,又缺乏有效的复杂思维治疗手段,庞大的中间段(阶段性一一对应科研成果)常常让研究者和医生面对非线性的‘多因素相关’涌现根本无所适从,要想落地转化为生产力-赚钱,唯先用自以为的“高科技”卖瓜(反正越“科学”政府和百姓迷信的人越多),再想当然地“见症斥招”苟延残喘(如这几十年的癌症研究,从病因到基因,从手术到放化疗……常常越是高科技越钻牛角尖,结果疗效自然可想而知!);相反,中医‘哑铃型’的两头大,将哲学层面的“繁琐复杂”与经验技术层面的“汗牛充栋”贯通,必然要求其中间段必须瘦身为“自古华山一条道”六经辨证一个网,方有‘纲举目张’“一剑封喉”之效,否则即便“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于从小接受西式线性思维教育的现代知识群体,必然中间壅堵、上下闭塞,常常不是“熟读王叔和不如游方郎中”就是“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唯抱恨于‘博大精深’!然1800年前张仲景的眼光(《伤寒论》辨证察机-证者形下,机者形上,上下贯通谓之辨证察机),好像早就在用《黄帝内经》古代哲学的‘软件语言’【形上思维】和汉传‘胎庐医学’的方剂/技术【形下技术】中介贯通上下,构成了中医辨证求机、当机立断的立体临床思维和技术平台【形中法则】,传世近两千年,能明白与此者,至今仍为佳皋!与现代西医形而下围绕着线性对应--简单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繁复治疗技术…相比较,《伤寒论》贯通上下的六经辨证“系统瘦身、一剑封喉”临床思维和技术平台,无疑更趋近、更符合现代复杂性思维主导的企业管理-产品、服务的“去重量化”和“去质量化”趋势(技术更简明,思维知识含量更大,含金量更大)。


然因为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百年来一世文化对三世文化的误解,客观上今天国内已经把中医划分到只能治疗慢性病的范畴(常常因为西医治不了,想让中医背黑锅,才分你一杯羹)。所谓慢性病者,一是时间长,二是病情复杂,通俗而言就是疑难病、顽固病;面对大量已经变迁的疑难/顽固病谱,中医临床虽然放宽了《伤寒论》临床思维/技术治疗外感病的“当机立断、一剑封喉”复杯而愈要求,但其‘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整体性疾病(整体)与主体性疾病(局部)关系的重要性,却显得尤为突出,在更多错综复杂的病情中、多种病机交织中,如何准确地抓住关键的、统涉全局的核心病机(三世说-‘多’与‘一’的根本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对此现代西医(一世说-单因素决定论)已显捉襟见肘,现代中医倘若离开《伤寒/金匮》这个古代(三世说多层次多维度)网格模型,这个解决“系统瘦身、一剑封喉”‘多’与‘一’根本关系的千年‘楷模’,今天恐怕仍然力有不逮!


因此面对慢性病,面对西医常常已经束手的疑难病、顽固病,今天即使站在西医的多种复杂病情上,如何抓住病人临床上最突出、最痛苦的证候,如何运用《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思维特色和优势(把握从‘四诊’到‘病机’、从‘多因素相关’到‘道归于一,治之极与一’),做出中医原因的病机诊断,全面返回到中医形上而中的证候与病机思维体系上来,在多种复杂病情中求其统涉全局,应予治疗的核心病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因时代的倒逼,西医的倒逼,更具生命力。


因为,现代已知在多因素相关的环境里(类似于佛学的条件缘起)识别复杂的多变量系统事物时,每一个‘证-候’都可能出现在不同的病机之中,每一个病机都可能有相关的许多‘证-候’支持,所以在多因素、多项量比较中鉴别,在临床上如何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西医线性单因素决定论歧途,强调中医整体‘多因素相关性’,用《黄帝内经》《伤寒论》形上高维度的哲学系统概括-比较-指导形下的证候,‘求中’‘求机’做判断,这是今天中医临床仍然必须坚持的一种理念(中医的核心理念)。


实际上现代真正的伤寒‘方证’高手,都非常明白,真正的“方证高手”玩的不只简单是“方和证”,实际上是玩《伤寒论》方证对应背后那个看不见的辨证施治体系,那个张仲景的眼光,系统整体所规定的“背后一条主线”。所谓“方证对应”无非就是围绕这个体系背后张仲景眼光“治之极于一”的不同方法而已,那既不是现代西医依赖还原分析(西医核心理念)能够胜任的!也不是今天许多西化中医临床“用证候代病机”“见证即机”或“见证就治”能够取代的!


与此相对照,今天面上常见的浅文化《伤寒》派中医流行的--早年日本古方派吉益东洞倡导的“症候群--方证对应”,简单将“辨证求机”误作“以证为机”,好像离《伤寒论》的辨证求机、审机、察机甚远,自然问题多多!


故李致重老师言:“马克思《资本论》中说:‘如果事物的表象-表现形式与事物的本质是直接相符合的话,那么任何科学都是多余的了’。当‘症候群--方证对应’在将“辨证论治”蜕变为“见症就治”或“对症治疗”时,也就等于变相地抽掉了中医病机学说的灵魂。于是中医学/中医理论“都是多余的了”。


因此,一切将《伤寒》的三级贯通简化/阉割为“以证为机”“方证相对”“见证就治”(连西式病证对应也省了),或者按主证-次证‘证候群’规范、标准的“部颁标准”(形而下的西式病证对应),都无疑离开了仲景的眼光(《伤寒》理论框架)有违仲景初衷,本质上是一种中医学术大倒退,这也是导致今天中医学术萎靡、临床疗效下降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笔者注:“方证对应”即使有对证效如复杯,倘若因讲不清背后之理而难上大雅,说你瞎猫碰上死老鼠自然而然,让唯科学马首是瞻的政府何以勘?让相信中医的百姓如何不“迷信”?更何况有违仲景初衷的机械对应,缺乏核心软件发展不能与时俱进,临床疗效每况愈下几成必然!说你不科学是客气,说你骗子惟妙惟肖!也许有人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唯以疗效立足!”那么请您想一想,张悟本的茄子绿豆是否有些疗效?台湾林光常的素食生机是否有癌症病人痊愈?胡万林的砒霜芒硝与卫生部长砒霜治白血病的科技推广,那个百分治愈率更高?)
 
五、《伤寒论》“病脉证并治”的思维维度:



前已论及,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圆者形而上/六合之外【无穷N维】宇宙量子能量对流;方者形而下/六合之内【人间三维】人世间万事万物(注:六合者方体之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构成‘地’之时空整体,六合之内泛指人间三维一切【地道】,六合之外泛指宇宙平行和超出人间三维时空一切【天道】)。李定老师认为:五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逻辑结构就是以形下之方【地道】切割推导形上之圆【天道】,谓之天人合一【人道/中道】。其中以形下之方的八个角变化切割形上之圆的八个交点构成的‘方’谓之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是圆不变、方在变的六十四个方体变形……,而以形下之方与形上之圆切割相交的六个面谓之三阴三阳,即后来《黄帝内经》六经关系式,五运六气是方不变、圆在变的相对天道规律……。其示意图如下:(见前图)


①八卦是人间三维方体八个角连续不断切割宇宙无穷N维圆得到的不断变化的立体方形,孤立的一个角不成为“体”,不成为其八卦(见李定老师的八卦变化图)。

②六经则是人间三维方形的六个面切割宇宙无穷N维圆得到的立体方形(六合),同理,孤立的一个面不成为“体”,不成为其六经。故六经辩证的关键在于考察人体六合各个面之间的立体关系(三极阴阳/标本中-开合枢)。

③如果说《伤寒》六经“病、脉、证并治”是人体六合(三维)立体关系的表达,那么“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面)之不同表达,是人体系统(或人体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六个不同层次阶段,乃人体整体疾病之【势能】也,非现代孤立的不同疾病名称;“脉”乃人体六合(三维)身体内在能量流之【次序】表达;“证”乃人体六合(三维)身体与宇宙无穷N维切割后,产生的介于有无之间【形而中之“症态-证象”】,非今人认识的形而下-证候。因此六经“病、脉、证并治”的本质是天体(三世)之‘圆’与人体六合(三维)之‘方’立体相互关系【中道】之表达。

④现代中医讨论的“症、病、证”则与之不同,“症”指症候,是形下面上“点状”思维的产物【注:单点关系,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俗医】;“病”(征)虽与“证”有通解性,指形下面上“线性”思维产物【注:两点线性关系,量值反映的西式因果联系】(不同于《伤寒》病势之病);“证”指症候群,是形下面上“平面或立面”思维的产物【注:三点以上平/立面关系,无法量化,故以属性归类为特征】;现代中医“症、病、证”递进辩证,虽在科学唯物(形下三维)有所推进,但“点、线、面”的辩“证”思维,不仅离开现代形上系统信息控制(立体)思维尚有距离,而且离开《内经》《伤寒》六经本意/天圆地方“形上形下”交切的立体中道【注:四维以上(N-1维)立体复杂系统关系,以量子测不准之“数”和分子趋势之“象”为特色】好像更远。

⑤现代中医因为热衷纠缠于唯物论的“辨症、辨病、辨证”(点、线、面)不同思维方式的探讨,常常反而淹没了《伤寒论》六经“病、脉、证并治”的多维度多层次立体思维。于是乎,现代西式中医常常在线性“病理”中徘徊;现代中式巫医神神叨叨惟希望在不规则、测不准的点状“时间症候”上用术数胜出;现代传统中医则常常囿于平面或立面“方证对应”囚笼;甚少有人明确提出:《伤寒论》“形上形下”立体交切的中道本性,并将之运用于临床。

⑥在多维度立体交叉的《伤寒》六经“病、脉、证并治”中,上文谈到,张仲景主张“病、脉、证并治”并非简单一个维度或一个层次,而是立体形而中“势成之”维度--“关系【病-势-气】”;形而上“德蓄之”维度--“过程【脉-序-神】”;和形而下“物形之”维度--“结构【证-象-形】”;三极阴阳、标本中、开阖枢、三维度多层次立体交叉联动,其‘六经辩证实质’犹如现代系统信息控制网格化立体管理模型,与现代中医只在‘点、线、面’上谈症、病(征)、证具有很大不同,而‘点、线、面’‘症、病(征)、证’虽有区别,但却基本都在形而下徘徊……。

⑦两者关系:现代中医【形下】面上(点、线、面)“辨症、辨病(征)、辨证”知识是《伤寒》【形上而中】立体六经“病、脉、证并治”知识的小学阶段;《伤寒》【形上而中】立体六经“病、脉、证并治”的大学学问,两者临床都必须落实于【形而下】的(点、线、面)“辨症、辨病、辨证”体现。两者关系,形下是形上之基础,形上是形下之提升,临床形上指导形下,形下体现形上。两者犹如阴阳,不可偏废!没有形而下的基础学识,形而上犹如建立在空中楼阁;没有形而上统筹规划的形而下,实质是抽取了中医核心理念的伪中医,临床疗效的打折自然不言而喻!


表五十七::用思维维度表达中医(见地)与医学次第(门户)关系:

表格57五十七:.p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