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328
- 获得点赞
- 3
- 声望
- 18
六、《伤寒论》“病脉证并治”的多维立体调节
张仲景在其《伤寒》《金匮》中,所有各节的篇名都鲜明地采用了“辨XX病脉证并治”这一形式,(系统)立体综合多维度多层次“辨-察”动态“病机”的三-四个方面(见下)并以此入手构建的六经辨证模型,本质上是将中医高维度的一级概念【势、序、象】落实于中、低纬度的二、三级概念【病、脉、证】,以此求多维度多层次、立体贯通的“阴阳和中”!
①首用六经“病--势”辨疾病演变的过程阶段与当下病势病位;(见后六经病程病势表)。
古代”病”者其意谓“势”之见证:
a《灵枢/逆顺》:“方其盛时,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方其盛时”谓已病,…“刺其已衰”谓未病,已病未病皆“势”之表现;
b《素问/疟论》:“无刺haohao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亦“势”之表现;
c《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所胜者“势”也;《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实脾。”皆势之传递(能量大小之势差);
d百家讲坛曲黎敏:“古人小病谓恙,急病谓疾,病乃六淫所化之丙火成势之疾,以致患者卧床不起之象(病字头乃床榻之意),非势所不能为。”
②二用“脉--序”辨患者病理体质(气内为宝),进一步辨病势病序,并决定用药方向;(见后伤寒辨证-调节电介质平衡表)。
“《伤寒论》原序明示: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故后代岭南派中医大家陈伯坛在其《读过伤寒论》认为:“《伤寒杂病论》妙能与《素问》《八十一难》诸旧本异其辞却同其旨。而皇甫谧《甲乙经/序》只言《针经》九卷、《素问》九卷、《黄帝内经》十八卷,即原本。《汉书/艺文志》亦但题《内经》十八篇,而当时《灵》《素》未分卷,而《素问》之名已有矣。仲师撰用之,殆括《针经》而言,《难经》则自六十二难至经末,带举井荥俞经合诸针法以毕其绪余,亦适符仲师兼收八十一难之微旨。”又曰《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更明示其立证立方无非胎息于阴阳(形而上内省心证所得),故平脉辨证可合病《伤寒杂病论》为十九卷。
上文已知,《内经/素问》重在察神治神,《灵枢/九针》灵魂枢纽针法,《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立证立方无非胎息于阴阳(形而上内省心证)。故《伤寒论》古代“脉治”其意贵在医者对病患体质【系统次序】神的感知(一种形而上只可意会的内省特异感受【形上意会知识】),与后来中医切脉言形而下摸得着的28脉象【形下具体知识】有所不同;故张仲景言古之神医者:“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苍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之。观今之为医,不念思经旨,……”【史称上述神医皆有隔空感应患者体质之“特异”本领,切脉只是其“意会”本领、“特异”感受表达之延伸,……】
如上世纪90年代气功热时,早已实证:许多孩子经过训练都会开发出此类特异能力,笔者曾亲见:让一个今天的中医切脉高手与一个不懂切脉却有特异感知能力的孩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比试诊断疾病,结果特异能力尤胜切脉多多。循此在下推断古代【神医】形而上“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不同于当今【人医】形而下“切而致知谓之巧”。
当年仲景《伤寒》所言之“病脉证”并治之“脉”(意会知识,亦非后人宗《平湖脉学》所言之28脉象法)(注:即使28脉法循李时珍本人言:“经脉隧道者唯返向内省而察之”)实乃医者通过感应反映病患内在体质(气内为宝-水电介质平衡)有序的意会知识【充分条件】。此中医谓:“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篇》仲景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原)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病之顺逆者势也】仲景批评:“省疾问病,务在口给,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本“三部不同,病各异端”而今“人迎/趺阳三部不参”。
只可惜后世中医大多不明于此,此古代脉理不仅张仲景言“下此以往,未之闻之”,而且今人即使有稍能明白于此者,虽凤毛麟角,也常因不明缘由而无从言古代之“神巧(形而上性)”;长此以往,后世中医和中医门之内外,皆因不明其切脉辨序(现代考察人体体质-电解质平衡有序性)的形而上性,反从其形而下性不是阴阳寒热表里实机械对因,就是将之神秘为“悬丝切脉”“隔空切脉”“精确辨病”等具体技术。对此民国年间有不少名中医感慨:“举世惟追脉法……,求其脉理者疏!”笔者窃以为,当今循此形而下脉诊路线研究中医脉诊,虽有许多旁门发展,但实离仲景《伤寒》“病脉证”之原意渐远。(注:张仲景不简单以脉测证,辨六经、辨脉证,原意贵在“保胃气,存津液”类似现代调节人体电解质平衡,后文累牍,在此不作展开)。
③三用“证--象”辨疾病病因病机,将形而上意会的一级【象数】概念落实于可形而下实证的三级【证态】;(参见下一章六经方证对应各表)。
所谓“必伏其所主(病机),先其所因(病因)”,将形而上意会的一级【象数】概念落实于可形而下实证的三级【证态】;证态与证象之不同,证态是形而下的具体临床证据,证象是形而中的病机提升结果;(注:中医是立体由果推因而非线性由因推果;如中风证无论是否真的受风,旦见风之症候便可认为中风,此因果之因,亦非西医致病病菌病毒因子,故中医之因非现代形而下物质之因,乃形而中系统信息控制失势失序之立体病因);证象虽然不同于症候,但就今天的普通中医(人医)而言,临证察机、辩证求机离开了症候-证候-证态的切入恐怕不行!
④四用“六气-标本中-三极阴阳-开合枢”(见下表)将原因【外因】、体质【内因】和发展变化阶段【病势】用立体‘升降出入’联动。
就是为了突出把控“辨证求机、临症察机”的一个“辨”字到达一个“察”字过程,通过辨的求索,认识体察病机,从而抓住辨证施治的本质,即通过辨实践之‘证态’体察证明思辨之‘象数’的正确性,谓之“证--象”。
由此可见,今天所言的“证候--表象”与《伤寒》《金匮》“证--象”显然不同,《伤寒》《金匮》“证--象”是指“病-脉-证”机的联动,包括病因、病名、证候、病势和病理…;是指经过用仲景的眼光辨析的临证察机、辨证审机的结果。(注:其区别要点在于:证-候属形而下的,象-机是形而上的,证候-表象是形而下的,证-象是形而中的,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中庸】有机联系的产物。)
按上论六经辨势:整体系统条件下,按六气-标本中-三极阴阳-开合枢关系,由脏腑-经络和手足经脉相互联结组成的藏象-脏腑-经络系统,具有表里上下左右的时空立体控制结构,其发生的生命过程升降出入--开合枢运动调节功能,就是六经藏象-脏腑经络基本运动规律。(简化表格如下):
表五十八:六经-气血-三极阴阳-开合枢-主奉-属性-标本中
明白《伤寒论》是从上述三个维度四个方面入手构建的六经辨证模型,则明白《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方法论乃是从根本上继承了《内经》《灵枢》衣钵,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德】;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势】;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物】;……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道】,故知一【一个维度】则为工,知二【两个维度】则为神,知三【三个维度】则神且明矣。……能参合而行之者【多个维度并行】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两个不同维度】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单一维度】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故当代真正致力于探究《伤寒论》“六经辨证”奥秘的诸多前卫中医翘楚都不约而同地进入“多维度多层次”上下用功夫,所谓“方证对应”本质上实际是玩的同样方证对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整体提升对应。如当代刘绍武的三部六病论:“表部、里部、枢部”三部辨六经【辨病-势】,“病因、病机、病名”六淫辨病邪性质【辨脉-序】,“四性、四类、四象”证态辨证象【辨证-象】,三部和解、六病纠偏皆重在整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协调,强调整体内涵:气血的统一性,生态的自组性、层次的有序性、结构的功能性、动态的平衡性、形神的一致性、天人的合一性、意志的主导性;又当今网红(老袁谈中医)刘志杰的汉传中医《伤寒论类编补遗》谈伤寒杂病论的经典经方辨治方式十二部标准流程,其中不离❷辨六纲(六经)【辨病-势】,❸辨五证(病邪),❹辨病理产物【辨脉-序】,❺知类方辨方证【辨证-象】,整体综合:❻抓主证求君药,❼利兼证求臣药,❽顾中气求佐药,❾夹杂证求使药,……皆不离整体综合;又当代吴志雄老师《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标本法论理,聚类法论法,平脉法论药,抓独法论方,截断法论病,理方方药病一气贯通,五法六经不离整体病脉证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吴老师以此为旨归,从六经传变、离合出入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看杂病、温病、中医八大流派的异同,因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且由此建立了对中医病的认识,使中医学者惕然发现中医远不止于当代通常所言之辨证论证、识病,知病之整体意义前因后果也许对治疗具有更宏观、具体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在其《伤寒》《金匮》中,所有各节的篇名都鲜明地采用了“辨XX病脉证并治”这一形式,(系统)立体综合多维度多层次“辨-察”动态“病机”的三-四个方面(见下)并以此入手构建的六经辨证模型,本质上是将中医高维度的一级概念【势、序、象】落实于中、低纬度的二、三级概念【病、脉、证】,以此求多维度多层次、立体贯通的“阴阳和中”!
①首用六经“病--势”辨疾病演变的过程阶段与当下病势病位;(见后六经病程病势表)。
古代”病”者其意谓“势”之见证:
a《灵枢/逆顺》:“方其盛时,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方其盛时”谓已病,…“刺其已衰”谓未病,已病未病皆“势”之表现;
b《素问/疟论》:“无刺haohao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亦“势”之表现;
c《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所胜者“势”也;《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实脾。”皆势之传递(能量大小之势差);
d百家讲坛曲黎敏:“古人小病谓恙,急病谓疾,病乃六淫所化之丙火成势之疾,以致患者卧床不起之象(病字头乃床榻之意),非势所不能为。”
②二用“脉--序”辨患者病理体质(气内为宝),进一步辨病势病序,并决定用药方向;(见后伤寒辨证-调节电介质平衡表)。
“《伤寒论》原序明示: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故后代岭南派中医大家陈伯坛在其《读过伤寒论》认为:“《伤寒杂病论》妙能与《素问》《八十一难》诸旧本异其辞却同其旨。而皇甫谧《甲乙经/序》只言《针经》九卷、《素问》九卷、《黄帝内经》十八卷,即原本。《汉书/艺文志》亦但题《内经》十八篇,而当时《灵》《素》未分卷,而《素问》之名已有矣。仲师撰用之,殆括《针经》而言,《难经》则自六十二难至经末,带举井荥俞经合诸针法以毕其绪余,亦适符仲师兼收八十一难之微旨。”又曰《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更明示其立证立方无非胎息于阴阳(形而上内省心证所得),故平脉辨证可合病《伤寒杂病论》为十九卷。
上文已知,《内经/素问》重在察神治神,《灵枢/九针》灵魂枢纽针法,《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立证立方无非胎息于阴阳(形而上内省心证)。故《伤寒论》古代“脉治”其意贵在医者对病患体质【系统次序】神的感知(一种形而上只可意会的内省特异感受【形上意会知识】),与后来中医切脉言形而下摸得着的28脉象【形下具体知识】有所不同;故张仲景言古之神医者:“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苍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之。观今之为医,不念思经旨,……”【史称上述神医皆有隔空感应患者体质之“特异”本领,切脉只是其“意会”本领、“特异”感受表达之延伸,……】
如上世纪90年代气功热时,早已实证:许多孩子经过训练都会开发出此类特异能力,笔者曾亲见:让一个今天的中医切脉高手与一个不懂切脉却有特异感知能力的孩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比试诊断疾病,结果特异能力尤胜切脉多多。循此在下推断古代【神医】形而上“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不同于当今【人医】形而下“切而致知谓之巧”。
当年仲景《伤寒》所言之“病脉证”并治之“脉”(意会知识,亦非后人宗《平湖脉学》所言之28脉象法)(注:即使28脉法循李时珍本人言:“经脉隧道者唯返向内省而察之”)实乃医者通过感应反映病患内在体质(气内为宝-水电介质平衡)有序的意会知识【充分条件】。此中医谓:“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篇》仲景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原)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病之顺逆者势也】仲景批评:“省疾问病,务在口给,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本“三部不同,病各异端”而今“人迎/趺阳三部不参”。
只可惜后世中医大多不明于此,此古代脉理不仅张仲景言“下此以往,未之闻之”,而且今人即使有稍能明白于此者,虽凤毛麟角,也常因不明缘由而无从言古代之“神巧(形而上性)”;长此以往,后世中医和中医门之内外,皆因不明其切脉辨序(现代考察人体体质-电解质平衡有序性)的形而上性,反从其形而下性不是阴阳寒热表里实机械对因,就是将之神秘为“悬丝切脉”“隔空切脉”“精确辨病”等具体技术。对此民国年间有不少名中医感慨:“举世惟追脉法……,求其脉理者疏!”笔者窃以为,当今循此形而下脉诊路线研究中医脉诊,虽有许多旁门发展,但实离仲景《伤寒》“病脉证”之原意渐远。(注:张仲景不简单以脉测证,辨六经、辨脉证,原意贵在“保胃气,存津液”类似现代调节人体电解质平衡,后文累牍,在此不作展开)。
③三用“证--象”辨疾病病因病机,将形而上意会的一级【象数】概念落实于可形而下实证的三级【证态】;(参见下一章六经方证对应各表)。
所谓“必伏其所主(病机),先其所因(病因)”,将形而上意会的一级【象数】概念落实于可形而下实证的三级【证态】;证态与证象之不同,证态是形而下的具体临床证据,证象是形而中的病机提升结果;(注:中医是立体由果推因而非线性由因推果;如中风证无论是否真的受风,旦见风之症候便可认为中风,此因果之因,亦非西医致病病菌病毒因子,故中医之因非现代形而下物质之因,乃形而中系统信息控制失势失序之立体病因);证象虽然不同于症候,但就今天的普通中医(人医)而言,临证察机、辩证求机离开了症候-证候-证态的切入恐怕不行!
④四用“六气-标本中-三极阴阳-开合枢”(见下表)将原因【外因】、体质【内因】和发展变化阶段【病势】用立体‘升降出入’联动。
就是为了突出把控“辨证求机、临症察机”的一个“辨”字到达一个“察”字过程,通过辨的求索,认识体察病机,从而抓住辨证施治的本质,即通过辨实践之‘证态’体察证明思辨之‘象数’的正确性,谓之“证--象”。
由此可见,今天所言的“证候--表象”与《伤寒》《金匮》“证--象”显然不同,《伤寒》《金匮》“证--象”是指“病-脉-证”机的联动,包括病因、病名、证候、病势和病理…;是指经过用仲景的眼光辨析的临证察机、辨证审机的结果。(注:其区别要点在于:证-候属形而下的,象-机是形而上的,证候-表象是形而下的,证-象是形而中的,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中庸】有机联系的产物。)
按上论六经辨势:整体系统条件下,按六气-标本中-三极阴阳-开合枢关系,由脏腑-经络和手足经脉相互联结组成的藏象-脏腑-经络系统,具有表里上下左右的时空立体控制结构,其发生的生命过程升降出入--开合枢运动调节功能,就是六经藏象-脏腑经络基本运动规律。(简化表格如下):
表五十八:六经-气血-三极阴阳-开合枢-主奉-属性-标本中
明白《伤寒论》是从上述三个维度四个方面入手构建的六经辨证模型,则明白《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方法论乃是从根本上继承了《内经》《灵枢》衣钵,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德】;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势】;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物】;……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道】,故知一【一个维度】则为工,知二【两个维度】则为神,知三【三个维度】则神且明矣。……能参合而行之者【多个维度并行】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两个不同维度】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单一维度】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故当代真正致力于探究《伤寒论》“六经辨证”奥秘的诸多前卫中医翘楚都不约而同地进入“多维度多层次”上下用功夫,所谓“方证对应”本质上实际是玩的同样方证对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整体提升对应。如当代刘绍武的三部六病论:“表部、里部、枢部”三部辨六经【辨病-势】,“病因、病机、病名”六淫辨病邪性质【辨脉-序】,“四性、四类、四象”证态辨证象【辨证-象】,三部和解、六病纠偏皆重在整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协调,强调整体内涵:气血的统一性,生态的自组性、层次的有序性、结构的功能性、动态的平衡性、形神的一致性、天人的合一性、意志的主导性;又当今网红(老袁谈中医)刘志杰的汉传中医《伤寒论类编补遗》谈伤寒杂病论的经典经方辨治方式十二部标准流程,其中不离❷辨六纲(六经)【辨病-势】,❸辨五证(病邪),❹辨病理产物【辨脉-序】,❺知类方辨方证【辨证-象】,整体综合:❻抓主证求君药,❼利兼证求臣药,❽顾中气求佐药,❾夹杂证求使药,……皆不离整体综合;又当代吴志雄老师《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标本法论理,聚类法论法,平脉法论药,抓独法论方,截断法论病,理方方药病一气贯通,五法六经不离整体病脉证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吴老师以此为旨归,从六经传变、离合出入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看杂病、温病、中医八大流派的异同,因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且由此建立了对中医病的认识,使中医学者惕然发现中医远不止于当代通常所言之辨证论证、识病,知病之整体意义前因后果也许对治疗具有更宏观、具体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