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尿频、尿少,吃肾气丸胃里凉凉的怎么办?

不客气,希望你早日找到正确的方案,早日康复!
 
可以。我觉得你那个其实不叫遗尿,只是有残尿感。原因是膀胱有点郁热。所以用稍微凉一点的入膀胱药就能改善,比如这次加的猪苓。腹胀如果是气,后期可以考虑加点厚朴,你自己看着办吧。
还有就是不要一直吃药,稍微稳定点,你就隔一天或2天吃一剂。给身体自己修复的时间。因为我有个观点,我们由于自己水平的关系,不可能开出一个非常贴合你身体完美的方子,很多时候局部的处理是不完美的。这时候这些局部需要依赖你自身的修复能力。另外就是你是处女座吧,太关注细节了,每天这样关注于你身体健康也不利。
同意,不能天天吃药,您这情况一周起码最少停2天吧。
 
因为我有个观点,我们由于自己水平的关系,不可能开出一个非常贴合你身体完美的方子,很多时候局部的处理是不完美的。这时候这些局部需要依赖你自身的修复能力。

赞同,首先大部分情况下大夫不可能一下子就开出适合病人的方子,可能需要不断观察,不断调整。还有大夫治病可能是有主有次,不可能把所有病症一下子都治好。
但是我觉得病人肯定要把所有服药后的反应都要告诉大夫啊。我是生怕我对于某些不适选择性略过的话,会导致大夫开出的药加重不适。我把症状都说出来,大夫自己判断先治哪个,后治哪个?

 
可以。我觉得你那个其实不叫遗尿,只是有残尿感。原因是膀胱有点郁热。所以用稍微凉一点的入膀胱药就能改善,比如这次加的猪苓。腹胀如果是气,后期可以考虑加点厚朴,你自己看着办吧。
还有就是不要一直吃药,稍微稳定点,你就隔一天或2天吃一剂。给身体自己修复的时间。因为我有个观点,我们由于自己水平的关系,不可能开出一个非常贴合你身体完美的方子,很多时候局部的处理是不完美的。这时候这些局部需要依赖你自身的修复能力。另外就是你是处女座吧,太关注细节了,每天这样关注于你身体健康也不利。
这次的药我感觉小便上确实有好转,今天中午小便两次,量都200+-,也没有再有残余尿。只是大便时腹痛比较重。
那我这两天暂时不吃药了吧,等过两天看看情况再说
 
最后编辑:
为什么不练练太极拳等运动,通过增强体质达到健康的目的呢,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药物上,针灸、按摩、拔罐等都可以试试,方法很多。
 
为什么不练练太极拳等运动,通过增强体质达到健康的目的呢,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药物上,针灸、按摩、拔罐等都可以试试,方法很多。
谢谢您的建议,我目前有每天在做轻缓运动,针灸之前也有试过。太极拳的话觉得自己只能做到形似?不得要领?
 
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穴位埋线,耳穴帖豆。
 
我觉得我昨天大便时痛,是痛泻,合痛泻要方症,但是不知是因肝强脾弱还是肝弱脾强引起?

昨天停药一天,早晚时均未服药,今早未服药:
小便变坏:
昨天下午时遗尿两次(不是小便后,而是走动时。量相比之前稍多)。尿少赤。夜尿一次,尿少。
今天无遗尿。今天白天上午小便两次,每次100ml-,下午因腹痛腹胀重,一直未觉有尿意。小便一次,100ml+
精神变坏:身乏不想动弹。
便时痛轻:今早6点左右腹痛,大便少,溏软,粘马桶。便时痛轻。
腹胀痛加重:上午一直腹隐痛,便两次,便后痛稍减,量少,溏软,粘马桶。下午腹轻中度坠胀痛感。肛门觉微热痛。
胃肠:嗳气轻,但是胃中还是偶尔能听到有水晃荡。胃中(心口?)凉气感加重。

其它:手指凉。膝脚凉未变。觉腰臀凉减轻?眼睑肿加重,脖颈皮肤起小疙瘩(之前一直就有,时而会起一些新的,没有总结出规律来)

补充:晚上似有盗汗,夜尿起后觉发间潮湿。
 
最后编辑:
《医学入门》- 腹痛

腹痛大小分阴阳,

大腹痛,多食积外邪;
脐腹痛,多积热痰火;
小腹痛,多瘀血及痰与溺涩;(
左下腹常常隐痛)
脐下卒大痛,人中黑者,中恶客忤,不治。
阴证,满腹牵痛,自利或呕,喜按少食,绵绵不减,宜温之。(晨6点左右时,左下腹隐痛,趴睡能再次入睡。轻压能解痛,是阴证?)
阳证,腹中觉热,甚则大便闭涩,胀满怕按,时痛时止,宜下之。(小腹中未觉曾觉凉过,肛、尿道偶有觉微热时)

寒痛绵绵热不常;

旧以虚痛喜按,实痛怕按,但寒热邪有浅深,不可太泥。经谓∶
寒气入经,客于卫分,则血涩急痛,按之热则止;
寒气客于荣分,则气郁满痛,甚怕按;(我按脐腹时有刺痛,痛有时轻、有时重。按下腹时,隐痛停,但是重按时有两三处刺痛,和牵拉痛)。
寒气客肠胃募原,血络急引皮痛,按之则气血散而痛止;...
寒气客小肠募原之间,则血气凝聚成积;
寒气客小肠不聚,则腹痛而泄;...
治伤寒腹痛,详三卷。寻常外感冒寒证卒痛,...;风证(?什么是风证),桂枝汤加芍药,或胃风汤加木香;暑证,...或五苓散;湿证(?),除湿汤,或香苏散加苍术、枳壳。积热,...老人,麻子仁丸。

食积有形便后减,

食积郁结,肠胃作痛,得大便后则减者(便后稍减,过一会儿又开始腹痛),宜平胃散加消导药,或保和丸、枳术丸、红丸子调之,或木香槟榔丸、...

湿痰溺涩火鸣肠。

湿痰阻滞气道,必小便不利,或二便俱不利(故清痰后,嗳气腹胀减,小便利,但又有肾气不固,因此尿频加重?),宜芎术散。如清痰留滞胸腹作声者,控涎丹、小胃丹。
痰火痛(?是哪里痛),乃火欲升,水欲降,相击肠鸣者,二陈汤加芩、连、山栀;如怒火攻冲,痛无定处、定时者,更加香附、芍药、青皮。
又有粪结肠鸣作痛,不大便者,大黄备急丸之类通之。如脏寒冷结肠鸣者,宜分三阴,以温药治之

七情气痛痞胸膛;

七情痛,心胸痞闷(平时无胸闷,只在服耗气散血药过多时凌晨憋闷),或攻注胁背。虚者,七气汤、木香匀气散、木香化滞汤;实者,三和散、分心气饮。

中虚全不思饮食,

中虚脾弱,隐隐冷痛(觉冷但不曾痛过),全不思食者,人参养胃汤加肉桂、吴萸、木香。素气虚挟痰者,六君子汤加苍术。

瘀血痛必着一方。

瘀血,痛有常外(?常外是何意?),或忧思逆郁,跌扑伤瘀,或妇人经来、产后恶瘀不尽而凝,四物汤去地黄,加桃仁、大黄、红花。又血虚郁火,燥结阻气不运而痛者,四物汤倍芍药,加炒干姜。凡痛多属血涩,通用芍药甘草汤为主,恶寒(无恶寒)而痛属脾肾,加肉桂;恶热(无恶热)而痛属脾胃,加黄芩。脉缓伤水,加桂枝;脉涩伤血,加当归;脉迟伤寒,加干姜;脐下痛,加熟地

惟气分诸痛,不宜芍药酸收(既有气分、又有血分该如何),宜木香、槟榔、青皮、陈皮、香附辛散之。劫痛,手拈散。

则升消理胃房;

腹属坤,久病宜和脾胃。如脉弦急,木克土也,小建中汤加当归,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为君;如脉沉细,水侮土也,理中汤,取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为君;如脉缓,腹痛自利,米谷不化,平胃散加肉桂、吴萸,取苍术苦辛,泻湿土为君。胃气下陷者,加升麻、柴胡、苍术以升之;有积者,加山楂、麦芽、枳实、黄连、木香以消之。上热下寒,升降失常,腹痛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疝痛引睾丸,痢痛拘急,积聚痛有形可按,肠痈痛,脐生疮,小便如淋、脉芤,痧证痛甚,呕吐、脉沉,治见各条。

腹中窄狭性偏躁,无非痰火善为殃。

腹中自觉窄狭(这是个什么感觉?),神昏性躁,乃湿痰浊气攻于心脾,以致升降失常,肥人多湿痰,宜二陈汤加苍术燥湿,香附行气;瘦人多火,宜二陈汤加黄连清热,苍术流湿;心神不敛(之前服用耗气散血药有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易愣神,现在还用补回来吗?)者,俱加远志、麦门冬、酸枣仁。血气虚者,六君子汤加芎、归养血流湿,自然平复


疼凭色证分热寒,

身热口渴,溺涩(小便短赤?),大便急痛色赤(大便暗青)者,为热;身凉不渴,溺清,...。然阴阳变化,赤而淡者为寒,白而稠(粘稠,粘马桶)者亦热,必色证两参,而后寒热可辨

总因湿火气血滞;

血因火动,湿多成泻,火伤气分则气郁,自大肠滞下为白;火伤血分则血瘀,从小肠渗下为赤;气血俱伤,则赤白相兼。其因∶有外感暑湿,内伤酒面,炙爆消烁,或七情气郁,而为火之实者;有外感寒湿,内伤生冷,硬物积滞,或房欲损伤精血,而为火之虚者,皆令肠胃粘溢,久积成毒。经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则入五脏,闭寒,下为飧泄、肠癖。言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下。又云痢者,利也,法当利下耳。

表证头疼或渴呕,

初起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带表证也。热者,九味羌活汤;寒者,不换金正气散。烦渴多暑,薷苓汤、六一散、梅蜜饮。虚者,钱氏白术散。呕吐有寒热者,属半表,柴苓汤。顽痰在膈者,芩连二陈汤加防风、桔梗芦探吐。胃火冲上者,清六丸。毒滞上攻者,平胃散加黄连、木香、槟榔。虚呕食少者,四君子汤加陈皮、浓朴、麦门冬、竹茹,或温六丸。日久阴虚者,八物汤合二陈汤加枳梗。呕吐全不食者,谓之噤口,胃火甚也,大虚大热,香连丸加莲肉各一半为末,米饮下。又人参四钱,姜炒黄连二钱,浓煎,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再服,但一呷下咽便开。有毒熏心肺者,败毒散加莲肉、陈米,或单莲肉留心为末,每二钱,陈皮煎汤下。外用大田螺二个,入麝少许,捣碎敷脐中,以太乙膏贴之,引热下行。

间有过服利药及脾胃虚者,参苓白术散去山药,加菖蒲。

里急腹痛后重坠。

火性急速传下,或化或不化,食物瘀秽欲出,而气反滞住,所以欲便不便,腹痛窘迫,拘急大肠,重而下坠,甚则肛门作痛,宜木香、槟榔通气,大黄降火,芩、连解毒,归、芍和血,枳壳、陈皮行滞。经云∶和血则便脓自愈,行气则后重自除。间有虚火者,参、术、归、芎补之;
寒凝者,干姜、肉桂温之。
又素有积聚,偶因一脏之气发动,干犯肠胃成痢者,须察何脏相乘,以平治之。

热赤紫黑寒白清,

偏热纯赤见暑证,轻者,黄芩汤;重者,导滞汤;日久,黄连阿胶汤。
热积紫黑色者,瘀血也,腹痛后重异常,榉仁承气汤下之;
或因误温以致血瘀者,犀角地黄汤,加黄连、大黄,或加味清六丸。日久,地榆散、单苦参丸、黄连阿胶丸。要知诸痢皆血瘀,惟黑为瘀甚耳。寒痢白如鸭溏,肠鸣痛坠不甚,不换金正气散,加乌梅、陈米,或熟料五积散。肢冷便清,古姜附汤、理中汤。日久,黄连补肠汤。冷热不调,赤白各半,古姜墨丸。或乍溏乍涩,似痢非痢,古萸连丸。

湿如豆汁风青是;

湿痢,腹胀身重,下如豆汁,...。

七情蟹渤食积黄,

气痢,去如蟹渤?,拘急独甚,...。

虚劳滑脱多困惫;

虚痢,困倦,谷食难化,腹微痛,或大痛,并无努责。...。

气虚色白,如鼻涕冻胶,四君子汤、理中汤,俱补中益气加木香、肉桂、浓朴、茯苓,散风邪,分水道,开胃脘。日久者,补中益气汤。虚甚,厥逆脉微者,四顺散、黑锡丹。滑痢不禁,甚则脱肛,血分,四物汤加参、术、地榆、樗白皮;气分,真人养脏汤、大断下丸、灵砂苍榆汤。

惟有休息最难禁,

休息痢,经年月不瘥,有过服凉药,以致气血虚者,八物汤加陈皮、阿胶,芩、连少许,或十全大补汤;脾胃虚者,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肾虚者,四神丸、赤石脂丸。有误服涩药,余毒不散者,古芩术汤、神效丸、六神丸;有积者,通玄二八丹。积消毒散,脾胃已和,气血将复,然后用百中散以止之。若更涩早,则缠绵胃败难救。

蛊疰如肝不可治。

蛊疰痢,黑如鸡肝,发渴,五内切痛,乃服五石汤、丸;逼损真阴,其血自百脉经络而来,茜根丸救之,亦有宜温热药者。凡痢下如竹筒,或如屋漏水、尘腐色,气短呃逆者,不治;或纯下血,小便不通,唇红,下后身热脉弦洪者,俱不治。

初宜通解或分消,

通因通用,下也。然汗、吐亦谓之通,初病元气实者可行。若五七日,脾胃虚者,只宜和解及分利小便,消导食积,无积不成痢也。

乃升涩补脾胃;

稍久,以气血药中加升麻、柴胡、防风、苍术以提之;久甚,及用粟壳、肉豆蔻、龙骨、牡蛎、诃子以涩之敛之。食少者,专调脾胃,饮食进而气血自和,盖痢以胃气为本也。其间有里急甚而无表者,即宜通利;有虚而不敢痛者,或和解,或即升举;有气陷下痢如注者,即暂止涩;有滑脱痛甚者,痰火盛也,宜吐宜升,痰消火降,而大肠自敛,须凭脉证断之。

愈后余瘀(善后方?)却当防,三白汤、六神丸、枳术丸、太和羹选用。

恐成肿痛鹤膝类。有手足肿者,有遍身历节痛者,俱余瘀留滞经络,...。
 
好吧。我们换个思路。
杏仁6,半夏9,干姜3,黄连1,党参5,生姜9,大枣9,炙甘草3,柴胡3,赤芍3
先生您好,在您之前的方子的基础上,做了加减,自拟药方如下,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杏仁6,半夏9,干姜3,黄连1,党参5,生姜9,大枣9,炙甘草3,柴胡3,赤芍3,丹参6,厚朴9(合厚半甘参汤汤),苍术3,香附3, 白芷3(合芎术散),茯苓9,桂枝3(合桂枝甘草大枣汤)
 
  三餐之外,有吃甜食、袋装零食、生冷的水果吗?
  另外,产气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板粟,和土豆、芋头等“薯类”还在吃没有?
 
下面这个方子,及高校《中药学》{鸡内金}的截图资料,仅供你参考化裁:
  [四逆散](肝气郁结)合[桂枝茯苓丸](血瘀水停)合[理中汤](脾胃虚寒)合[葛根芩连汤](肠道湿热)加薤白(泄利下重)、法半夏(气逆微呕)、鸡内金(消食止遗)共17味(105克):
  柴胡4克、白芍8克、枳壳6克、炙甘草3克;肉桂(引火归原,温肾暖膝)6克、茯苓9克、牡丹皮6克、桃仁6克;党参8克、干姜8克、炒白术6克;葛根9克、黄芩3克、黄连3克;薤白6克、法半夏8克、鸡内金5克。

鸡 内 金 Jineijin《神农本草经》2_2.jpg
 
下面这个方子,及高校《中药学》{鸡内金}的截图资料,仅供你参考化裁:
  [四逆散](肝气郁结)合[桂枝茯苓丸](血瘀水停)合[理中汤](脾胃虚寒)合[葛根芩连汤](肠道湿热)加薤白(泄利下重)、法半夏(气逆微呕)、鸡内金(消食止遗)共17味(105克):
  柴胡4克、白芍8克、枳壳6克、炙甘草3克;肉桂(引火归原,温肾暖膝)6克、茯苓9克、牡丹皮6克、桃仁6克;党参8克、干姜8克、炒白术6克;葛根9克、黄芩3克、黄连3克;薤白6克、法半夏8克、鸡内金5克。

浏览附件88076
好的,感谢。因为dangouse先生的原方,感觉还是比较复合我的身体状况,嗳气减轻,只是稍有腹胀,没有非常大的不适,所以还是决定在他的方子基础上加减,如果后续决定尝试您的方子,会给您反馈
 
我也来胡言乱语几句。
因为病情复杂,出问题的地方太多,脾肾阳虚,肝胆郁,胃逆,血於,血虚,我觉得应该先制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分几步走,别指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首先抛开一切病状不管,先解决脾胃的问题,至少要调理到吃普通食物没不良反应。然后才能去考虑其它的。
 
我也来胡言乱语几句。
因为病情复杂,出问题的地方太多,脾肾阳虚,肝胆郁,胃逆,血於,血虚,我觉得应该先制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分几步走,别指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首先抛开一切病状不管,先解决脾胃的问题,至少要调理到吃普通食物没不良反应。然后才能去考虑其它的。
是的,之前 师法仲圣 先生也说过先清心健脾,再补肾
 
我也来胡言乱语几句。
因为病情复杂,出问题的地方太多,脾肾阳虚,肝胆郁,胃逆,血於,血虚,我觉得应该先制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分几步走,别指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首先抛开一切病状不管,先解决脾胃的问题,至少要调理到吃普通食物没不良反应。然后才能去考虑其它的。
重点和难点确实在于“理中”,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足又能推动活血化瘀,正气足利于振奋情志、疏通气郁。
而且胃和小肠中的饮食消化好了,食糜下输于大肠时才能减少生成湿热痰浊,解决腹痛便溏、里急后重的问题。
 
最后编辑: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5508796567.htm
中“他就感到他的胃里始终有水,排不空,走路一颠颠,就好象有半塑料口袋水咣当咣当有响声,医生推一下他的上腹部的话,也可以听到这种振水的声音,所以这是胃虚水停中焦的证候,治疗用茯苓甘草汤,也就是苓桂姜甘汤。”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5508796567.htm
中“他就感到他的胃里始终有水,排不空,走路一颠颠,就好象有半塑料口袋水咣当咣当有响声,医生推一下他的上腹部的话,也可以听到这种振水的声音,所以这是胃虚水停中焦的证候,治疗用茯苓甘草汤,也就是苓桂姜甘汤。”
  能治心下(胃中)寒饮有振水声的方子很多:
  1、[半夏厚朴汤],这个方子解表祛痰饮,表虚气虚自汗的不宜单用,后世的[藿香正气散]是从它变化而来的。
  2、[小半夏中茯苓汤](茯苓、半夏、生姜),这个方子是[半夏厚朴汤]的子方。
  上面两个方子偏于祛邪利水,兼行气解表,没有温补脾胃作用,实证心下停饮才宜使用。
  3、[苓桂术甘汤]健脾利饮,心下停饮轻证,水饮不重,正虚也不重的情况下宜用。
  4、[吴茱萸汤]温补肝胃利饮,胃寒重、食谷欲呕宜用,但吴茱萸有小毒,不宜大量久服。

  你胃中有振水声、嗳气,胃凉是中气太虚造成的,利饮的同时要着重温补脾胃阳气,增加胃动力,促进肠胃血液循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所以:党参、白术、茯苓、桂枝(《伤寒论》中的桂枝就是现在的肉桂)、干姜等温中健脾胃的药宜重用。
  服用1/3剂[旋复代赭汤]就能解除心下痞的症状,此方中有人参炙甘草,说明了补脾胃阳气的必要性。

  《伤寒论》中[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的加减法是:
  “若脐上筑(感觉上腹主动脉搏动)者(多为腹皮薄的瘦人),肾气(水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后世扩展[理中汤]的适应症,加味化裁出了几个方子:[肉桂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黄连理中汤](又名“连理汤”)。

  个见仅供参考。
 
昨晚和今早各服一剂下方:
杏仁6,半夏9,干姜3,黄连1,党参5,生姜9,大枣9,炙甘草3,柴胡3,赤芍3,丹参6,厚朴9(合厚半甘参汤汤),苍术3,香附3, 白芷3(合芎术散),茯苓9,桂枝3

舌苔:昨天、今天,舌苔均是微微黄腻。今天舌质稍有变红,但不是赤红。
变好:腹痛减轻。晨起腹痛轻度,便粘稠,量少,不粘马桶,排气;早饭后,腹痛轻度,如厕排气。腹胀稍减轻。
变坏:午饭后肚脐上腹痛(重度),不敢挺直背,约5-10分钟后消失。
不变:下午一直肠鸣漉漉。
变好:晨起时精神变好。但是午后倦乏感加重。
变坏?:臀部凉感加重?
小便:夜尿一次,短赤,<100ml。上午小便4次,黄,150ml+。下午小便两次,黄,100ml+-。


总结:
1、丹参量多了?
2、午饭后脐上重痛不知是何原因?与之前有次觉得有个气团从上腹移动到脐腹,一路疼痛的感觉略有相似,但是这次是整个脐上一直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