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中“守神法”的解读与发掘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九)

43.夫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工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工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迎,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44.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灵枢.小针解第三》

解读:

《灵枢》这部书有很多别名:《九卷》、《针经》、《九灵》、《九虚》。此书的内容到北宋已经残缺不全了,宋元祐八年高丽派使节出使中国,进献《黄帝针经》九卷,内容完整。现在流行的《灵枢经》就是以高丽藏本为底本简加校勘而成的。
这段历史真是奇妙,由此可见文化交流之重要。很多本国的典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却因为早期的文化交流流传到国外,最后又从国外流传回国。像清代从日本发现并传回国内的《黄帝内经太素》,也是这种情况。其中得失之间,正应了《老子》的话: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工守神”,原作“上守神”,这里从刘恒如先生之说,考其他篇目中多有“粗”与“工”对举之文,如“顺者为工,逆者为粗”、“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可证。下文“工守机”与此同。

“粗守形,工守神……粗守关,工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关”,原义是门、关口,或者秤、准则。这里的“关”,与“形”同类,泛指固定的部位和穴位,或者治疗方法。

“机”,原指弓弩的发动装置,引申为事物变化的关键、隐微的征兆和迹象,也有机会、时机的意思。在这里与“神”同类,泛指变化的、隐微的气机和征兆。

“不离其空”的“空”,我认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孔,孔穴、穴位的意思,人体气机的运动变化虽隐微难见,但也并非无迹可寻,仍有一定的规律和相对固定的部位可以察知。二是心的放空、清净的意思。气机的变化和征兆的出现,需要医者在心放空的清净状态下,才能敏锐地感知到。

这段话是说:低水平的医生在治病时,往往眼中看到的都是疾病的表象,注意力也放在固定的穴位、固定的治疗方法上。就像一个笨拙的弓箭手,肢体动作僵硬,精神绷得紧紧的,手持弓弩,张弓拉弦,四处寻找目标,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错失目标或发而不中。

而一个高明的医生,心神清净专一,而又灵活敏锐,可以准确地察知疾病的状态和本质,能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决疾病。就像一个神箭手,总是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永远处于放松的状态,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目标出现的隐微征兆,动作灵活而迅速地做出反应,箭无虚发,准确中的!

针刺的目的在于调气,调气的关键在于持心。心的境界,决定了针的境界。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

45.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46.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47.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灵枢.根结第五》

48.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灵枢.逆顺第五十五》

49.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究,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灵枢.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解读:

这里将谈“上工”的条文罗列到一起,由此可以得出“上工”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能多种诊法并用互参,如尺肤、寸口脉、色诊。这样诊断更准确,治疗效果更好。

二.“上工救其萌牙”、“上工治未病”。上工能够在疾病尚未表现出来的萌芽状态发现疾病,这样往往能轻松而迅速地解决问题。
三.“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高明的医生治病从来不墨守成规、千篇一律,而是依据疾病的不同变化而拟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阴平阳密、形气或形神合一为治疗的最终目标。

《黄帝内经》提到一个治愈率问题: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

曾看到一组数据,说普通医生治病,有效率大概三四成,而名医,有效率约为六成。

在我临床初期,曾听一位临床多年的医生同行说:临床治病,如果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经自己亲自体验,现在看来,所言不虚。

曾看到一篇采访民间某中医的文章,该中医行医之初即在当地颇有名气,日诊患者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一百多人,虽然年轻,但已跻身当地名中医之列。后来他通过病人的反馈细心地发现,自己的治疗有效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环顾周围的老中医们,数据同样让人失望,所以他毅然离开医院,回家闭门苦读三年医书。

由此也可见中医疗效之难!不用说《内经》的“上工十全九”了,就是“下工十全六”的水平,恐怕想要达到也是相当难了。

为什么《内经》不说“上工十全十”呢?这也是《黄帝内经》立足于医疗实践、不尚虚言的可贵的地方,因为治愈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啊!

这个如果不经过临床实践,恐怕永远不可能明白!我把我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针刺治疗该病的治愈率大概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但无法达到百分之百。这是我在外科工作时切切实实体会到的,因为个别病人确实针刺无效,经过手术治疗才能解决(术中也证实是单纯性阑尾炎)。这也是我五六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后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这是果报,改变不了!

二.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此病我曾自创了一种微创术治疗,自认为万无一失、战无不胜,可是后来有一次一个病人用事实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无效!我最终发现此病人身体有不一般的问题——虚胖,身体有伤口后流液很长时间才能愈合。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的:临床治病,不要只盯住病看,得病的人更重要!

所以来诊的病人不是每个都能治疗的,一定要选择能治的治疗,而一些无缘的,或缘分尚未成熟、时机未到的,治之无功矣!
 
38.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
-------------------------------------------------------
本人解读:
圣人,指看病好的大医;
天地,指自然法则。
阴阳,指生死。
总体意思是,看病好的大医,要懂得自然法则。人类疾病是自然法则的体现。
不要一味的追求给人治病,总想把即将死亡人的病治好,而违反自然法则。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一)


50.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
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51.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52.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第八》

解读:

在《内经》中所谓的“邪”,很多时候指的是风邪,所谓“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在《易经》中,风由巽卦表示。这个巽卦跟疾病和中医关系非常密切。

巽代表自然界的风。风是大自然中信息传播的使者,天地万物的沟通交流乃至动植物的繁衍靠的就是风:植物开花授粉,种子的传播需要风;动物的交配也称之为“风”,风牛马不相及嘛!所以风也就有了色情、情欲的气息,如风月、风情等等。人类社会里有“风气”,指的是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潮流等等。

《易经.说卦》中讲:巽为“高”、为“进退不果”、为“臭”,种种意象表明,巽卦象征人的鼻、气息、呼吸出入。人活一口气嘛,这个气是人体的根,一口气上不来命也就没了,所以巽也为“命”。佛教里有宇宙乃至人身皆由四大——地水火风——构成的说法,呼吸往来就相当于这个风大的生灭作用。释迦牟尼教导弟子们即身成就、证果位的修持方法,就是修安那般那,修风大,修呼吸气,由风大、气来转变人的四大,从而转变这个业报之身。

回到《内经》,《素问》里有专门一篇《风论篇》,提出“风者,善行而数变”、“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这个风邪致病,可以说是最多的,而且变化多端。有人提出这个风就是现代医学讲的病毒,相当于流感之类的流行传染病,变异很快,相应的对治疫苗根本追不上去。

从易医学角度来看这个风,其落在巽卦,从巽治疗是一个方便之法。将后天八卦置于脐部周围,巽卦的位置就在患者的右上腹区域,如果再把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经络也放上去,巽卦之中含有辰、巳两个地支,分别代表胃经、脾经,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在这个位置可以治疗传染性病,同时有宣肺止咳、健脾和胃、疏肝利胆(巽五行属木,为胆)的作用。周易的义理和象数,这个传统文化的思想,在这里切切实实化为了解读和治疗疾病的实用技术,法简而效宏。有兴趣的同仁可参考《脐针入门》这本书。

风邪致病一般只局限于皮肤、经络、六腑,而不会传到五脏,因为五脏为人体的核心部位。在什么情况下会五脏中风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阴阳俱感,邪乃得住”,只有在情志过用、五神失守、五脏不平衡的状态下,才给了外邪乘虚而入的机会,所以乱自内生!健康之道,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追逐。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二)
53.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灵枢.本神第八》

解读: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所以篇名曰“本神”。针刺之道的根本在于治神,这个“神”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最终的对象。那就要穷根究底了,这个“神”究竟在人的生命中是如何来的,处于什么位置。换句话讲,人的生命的发生过程是怎样的。因为疾病是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生命的来源问题是一笔糊涂账,所谓治病救人要达到很高的境界和水平,恐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我们一边临床实践,一边还要不断思考体悟,并对照历代先贤的经验,在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求得证得那个生命之“道”。

现在中医学的发展有个问题,就是理论和实践脱节,由此造成了两个极端:一是搞理论搞经典的没有多少临床的体会,理论越搞越迷惑,路越走越窄,这样一门活的学问被搬到实验室去了;一是许多临床医生迷失于秘方效方之中,试图以固定之方对治千变万化之病,所以每每有“废医存药”的奇谈怪论,将这样一门高层次的医学,拉到了一个很低的层次,不亦悲乎。

究竟人的生命的来源是怎样的?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父母精卵的结合,在这之上还有更根本的东西,《内经》称之为“天德”,以儒家的说法就是“天命谓之性”;道家的说法就是“元神”;佛教的说法就是“心”。
儒、释、道三教虽然侧重不同,但似乎都承认生命的来源不只是肉体这么简单。《黄帝内经》屡屡强调“德”、“神”、“心”,也是同样的意思,传承和发扬中医如果否定这个根本的话,恐怕很难探求到生命和疾病的真相。

在陈兵先生的《佛教心理学》里,介绍了藏传佛教的观点:

佛教虽然倡导“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但亦非绝对不管身体,所以佛陀也重视养生治病、调身调息,所以有心身不二、心境不二、心气不二的说法。密教无上瑜伽对修气、脉、明点极为重视,认为气是一切有情俱生圆满身(报身) 之因,心是一切有情无始以来俱生法身之因。心气二者不可分离,同时俱生,是一体两面或一体二用的关系。

身心有粗、细、最细三层次。

粗身心指血肉之躯和粗浅可察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细身心指由气、脉、明点构成的内在深层生理机制和与八十性妄俱起的一切心。气在血肉粗身里层,肉眼不可见,但可由其所生的触(气感)而感知到它的存在,起着发生、推动、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气循行于脉管中,脉由微四大(地水火风)构成,也非肉眼所见。气的凝聚点为明点,也有粗细之分。气、脉、明点构成细身。

最细身心是生命最终本元的最细风(气)、最细心。最细身也称最细持命气、光明气、智慧气。最细持命气住于心间,有光,细微难知,乃不变不灭的生命之主、生命本元。此气与最细心(也称本来心,与空性相应的心体)恒不相离,为轮回、涅槃的根本。

人的第七识(末那识)的体性即是持命气,持命气乃业气和智慧气的混合,为现起我执、我爱之本,亦为人生命之本。先天持命气与阿赖耶识及父母的精卵结合为一体,共同工作,产生各种气,制造出人的肉体及天生的心理机制。在人出生之后,业气以禀自父母精卵的物质明点“红白菩提心”为本,依靠呼吸、饮食制造的物质明点净分——津血等营养液的滋养,从脐部不断生发,经脊柱两侧的左右二脉,循行全身,维持生理活动的不断进行……业气在体内的循行称“气之内行”,通过二鼻孔吐故纳新称“气之外行”,气内外运行周流不息,在阿赖耶识的执持处理下,内外气或人体能量与天地能量不断交流,不断摄取排泄,不断自我复制,可谓生命活动的实质。

将《内经》 的针刺“治神”和藏传佛教的修气、脉、明点对比,可以发现很多可以沟通地方。针刺,触及到的,抑或是持命气?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三)​

54.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千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灵枢.终始第九》

解读:

这段话是讲在什么情况下禁止用针。15条的“病不必治”是判断哪些人不适合你来治疗,本条的“刺之禁”是说这些可以针刺治疗的患者,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当时针刺治疗。

这些情况是:内(房事)、醉、怒、劳、饱、饥、渴、大惊大恐、乘车和出行来。为什么这些情况下不应当进行针刺?原因是“脉乱气散”,“神不使也”!这时候需要“定其气乃刺之”。这里的“气”可以作“神”解,就是说必须待患者的情绪安静下来,心神收回来,神定气定后,才可以针刺治疗。

当然这里的“禁”,是慎重的意思,并非是绝对的禁区,只要能搞清楚背后的原理,自可以灵活运用。

这里谈一谈“禁”:凡禁止的东西,往往有一定的危险性,普通人难以掌握和操作,所以前人立“禁”。可是因为人心好奇的缘故,你不说“禁”我还不大注意,你一“禁”我反而兴趣大增,非要闯到“禁区”里看看不可。所以历史上包括现代社会上的一些东西,越禁越出名,你越压,它跳得反而越高!《老子》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件事用劲太过了,往往会走向反面,得到相反的结果。

其实很多有成就的人,反而是勇闯禁区而获得成功。因为禁区所在,往往就是该行业的秘密和关键所在,有心者如果深入探索,有时候反而能够掌握该门学问的要领和诀窍!如自古至今针灸著作都明言肚脐——神阙穴是“禁针”之处,可脐针发明人齐永先生经详细探索和实践,终于弄清楚了神阙禁针的原因和针刺的注意事项,从而发明了“易医脐针疗法”,所谓禁针的说法也就被打破了,反而打开了一扇通向医学新境界之门。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三)
55.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肉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灵枢.周痹第二十七》

解读:

此处以最常见的“痹证”疼痛举例,点明了“神”或者“真气”疗愈疾病的机理。

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在痹证的初期,邪气客于分肉之间,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的特点是时痛时止,可以自行缓解。这种变化,内在的机理是什么?

风寒湿三气,留在人体的分肉之间,同分肉作用,产生了一种病理产物,称之为“沫”。风寒湿这三种邪气可以说是无形的,那这个“沫”有形还是无形的?似乎是有形的,无中生有嘛。这个“沫”再次与“寒”邪作用,就会凝聚,凝聚后体积和力量变大,因其在分肉之间,就会挤压撑开分肉,产生痛的感觉。痛感产生了,人的身体会立即做出反应——“神归之”。

这个“神”,可以说不待头脑做出意识思维,应该是在思维意念之上的,类似于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够自己迅速地做出反应。我觉得这个“神”,也就是人体的“真气”或者“经气”。

痛产生了,真气会迅速运行到痛处,产生修复疗愈作用。这种修复过程会有热感产生,修复完成了,凝聚之“沫”散开了,疼痛就会消失。

这里虽然是讲“痹证”疼痛的缓解,但窥一斑而知全豹,闻弦歌而知雅意,由此也可以窥知人体其他疾病痊愈的奥秘。吉光片羽,确实当珍视之。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四)​


56.黄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目无所见,何气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解读:

《黄帝内经》里论述了很多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感受和反应,比如这里的人在伤心时的流泪现象,并试图探讨其中的机理。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的“动”,我认为是恸的意思,恸者痛也,伤心之义。这是个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经验体会,人在心恸时,胸口心区会有心碎心痛的感受,继之双目流泪。注意,这里是“痛”而不是“疼”。

我们常用的词是“疼痛”,严格来说,疼和痛是有区别的。这并不是表面上的咬文嚼字,而是在临床上发现的事实。这种区别是患者在描述症状时讲出来的。曾治疗过一个腿病的病人,问她:腿疼吗?回答:不是疼,是痛!当时我们感到很奇怪:疼和痛不是一回事吗?后来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反复询问患者,她明确说:是痛,不是疼!看来两者确实有区别。所以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应当放下自己的主观和成见,多去倾听病者的倾诉,是他们在指引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知一个个未知的领域,真应该感谢他们!

后来学习王中平先生的《分享心平健康学》,书中有对“疼”和“痛”异同点的相关论述:

疼:以爱为出发点的气、急、恨、怕、担心、惦念。如着急、怕出事、恨铁不成钢。类似的词语有心疼、疼爱等。疼的部位往往按之舒服。

痛:以排斥为主的气、急、恨、怕。如忿恨、痛恨、害怕坏人、气得发疯。痛的部位往往按之加剧。

就像我前面举的男孩针刺感受是“酸”的例子,这个身体的感觉,代表了他内心长期的心理感受:艰难、伤感、孤独和失落。因为他母亲在他七八岁时生了二胎,独生子女这种独享的父母之爱被剥夺了,所以会产生这些心理感受。

现在社会放开二胎,这种两个孩子的情况会多起来。如果两个小孩年龄差在三四岁以下,表现的还不是太明显,如果差到五六岁、七八岁,大一点的小孩就会表现的十分明显,就是心理上的失衡,应当引起重视。这种心理失衡有时候常常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到处求治却又屡治乏效。我曾接触过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有个两岁的妹妹,本来心理上就有不平衡,等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规定要住校,结果差不多大半年闹头疼、腹痛,到处检查治疗没有效果,包括在我这里用针灸、中药治疗也是效果不好。后来多半年过去了,没有治疗了反而逐渐好了。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让其父母多关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段心理敏感期,自然会好的。

这些都是从失败和挫折中得到的经验。我常常发现,从成功的案例中可以得到启发和信心,而要获得更深刻和宝贵的经验,往往要从失败案例中反思。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这句话是错误的!


这句话的译文是:

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这句话可以算是《内经》中的排第二“精华”句子,也是被引用得很多的,但也是完全错误的。

人体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心理影响生理,生理影响心理。片面强调或夸大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的。

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吧?他们不发生疾病吗?不。他们的疾病比其他人多得多。一般而言,幼儿园的小朋友平均每年感冒8—12次,其它还有手足口病、腮腺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诺如病毒引起的上吐下泻、水痘,还有湿疹、疱疹性咽峡炎等。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每个中学每年都有因为“痨病”或“伤寒”而死亡的学生,而且不少。中学生一心学习,可以说是“恬淡虚无”的吧,可是,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看着他们去世。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这句话是错误的!

这句话的译文是:

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这句话可以算是《内经》中的排第二“精华”句子,也是被引用得很多的,但也是完全错误的。

人体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心理影响生理,生理影响心理。片面强调或夸大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的。

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吧?他们不发生疾病吗?不。他们的疾病比其他人多得多。一般而言,幼儿园的小朋友平均每年感冒8—12次,其它还有手足口病、腮腺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诺如病毒引起的上吐下泻、水痘,还有湿疹、疱疹性咽峡炎等。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每个中学每年都有因为“痨病”或“伤寒”而死亡的学生,而且不少。中学生一心学习,可以说是“恬淡虚无”的吧,可是,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看着他们去世。


.
也不是错误,只是个概率。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四)​


56.黄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目无所见,何气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解读:

《黄帝内经》里论述了很多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感受和反应,比如这里的人在伤心时的流泪现象,并试图探讨其中的机理。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的“动”,我认为是恸的意思,恸者痛也,伤心之义。这是个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经验体会,人在心恸时,胸口心区会有心碎心痛的感受,继之双目流泪。注意,这里是“痛”而不是“疼”。

我们常用的词是“疼痛”,严格来说,疼和痛是有区别的。这并不是表面上的咬文嚼字,而是在临床上发现的事实。这种区别是患者在描述症状时讲出来的。曾治疗过一个腿病的病人,问她:腿疼吗?回答:不是疼,是痛!当时我们感到很奇怪:疼和痛不是一回事吗?后来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反复询问患者,她明确说:是痛,不是疼!看来两者确实有区别。所以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应当放下自己的主观和成见,多去倾听病者的倾诉,是他们在指引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知一个个未知的领域,真应该感谢他们!

后来学习王中平先生的《分享心平健康学》,书中有对“疼”和“痛”异同点的相关论述:

疼:以爱为出发点的气、急、恨、怕、担心、惦念。如着急、怕出事、恨铁不成钢。类似的词语有心疼、疼爱等。疼的部位往往按之舒服。

痛:以排斥为主的气、急、恨、怕。如忿恨、痛恨、害怕坏人、气得发疯。痛的部位往往按之加剧。

就像我前面举的男孩针刺感受是“酸”的例子,这个身体的感觉,代表了他内心长期的心理感受:艰难、伤感、孤独和失落。因为他母亲在他七八岁时生了二胎,独生子女这种独享的父母之爱被剥夺了,所以会产生这些心理感受。

现在社会放开二胎,这种两个孩子的情况会多起来。如果两个小孩年龄差在三四岁以下,表现的还不是太明显,如果差到五六岁、七八岁,大一点的小孩就会表现的十分明显,就是心理上的失衡,应当引起重视。这种心理失衡有时候常常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到处求治却又屡治乏效。我曾接触过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有个两岁的妹妹,本来心理上就有不平衡,等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规定要住校,结果差不多大半年闹头疼、腹痛,到处检查治疗没有效果,包括在我这里用针灸、中药治疗也是效果不好。后来多半年过去了,没有治疗了反而逐渐好了。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让其父母多关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段心理敏感期,自然会好的。

这些都是从失败和挫折中得到的经验。我常常发现,从成功的案例中可以得到启发和信心,而要获得更深刻和宝贵的经验,往往要从失败案例中反思。
疼、痛,是一样的,只不过分精神和肉体的。
 
疾病从哪里来?——《黄帝内经》的疾病观
有人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是《黄帝内经》最重要的一篇文章,这种说法丝毫没有夸张,因为这一篇里有一句话,只有十六个字,我认为可以作为《黄帝内经》全书的中心,后面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它来进行阐述,这句话不但揭示了健康长寿的原则,也点明了疾病的根源和治病的方法:

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如果稍微把这句话调整一下次序,就是: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用现代的话讲,大意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心中无欲无求,乐观处世,收敛心神,形神合一,全身真气自然流动,哪里会患病呢?

换句话说,人为什么会得病呢?当然是“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的反面。这在《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中有一句话: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

在《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里也有一句话: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

如果把两句话合并一下,就是:嗜欲无穷,精神外驰,荣泣卫除,病所从生!

换成现代话说,人为什么会生病呢?因为嗜好和欲望没有穷尽,心神向外追逐,形神离散不能合一,气血失和,所以会被种种病苦所折磨。

可见神不内守是疾病之根源。

其实佛教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病由心生。

所以《黄帝内经》里屡次强调要“守神”、“治神”、“养神”、“移神”、“动神”等等。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中讲: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里讲:粗守形,上守神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通观今本《内经》,《素问》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大讲阴阳五行学说,而《上古天真论》怎么会成了最重要的一篇呢?
 
通观今本《内经》,《素问》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大讲阴阳五行学说,而《上古天真论》怎么会成了最重要的一篇呢?
希望 请不要认为这是在钻牛角尖!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这句话是错误的!

这句话的译文是:

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这句话可以算是《内经》中的排第二“精华”句子,也是被引用得很多的,但也是完全错误的。

人体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心理影响生理,生理影响心理。片面强调或夸大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的。

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吧?他们不发生疾病吗?不。他们的疾病比其他人多得多。一般而言,幼儿园的小朋友平均每年感冒8—12次,其它还有手足口病、腮腺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诺如病毒引起的上吐下泻、水痘,还有湿疹、疱疹性咽峡炎等。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每个中学每年都有因为“痨病”或“伤寒”而死亡的学生,而且不少。中学生一心学习,可以说是“恬淡虚无”的吧,可是,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看着他们去世。


.
谢谢老师交流提出意见。您讲的人的心理和生理互相影响,不可片面夸大其中一个方面,我同意您的说法。

在医疗临床中,患者可能是心理影响到生理,也可能是生理影响心理,但大多数医生往往只注重生理这一方面,对心理这一方面常常不够重视。我对心理因素的强调,实是针对目前医疗的不足进行补救,所以会强调心神的因素。

说到小孩子的疾病问题,一是他们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我认为并不等于《内经》所说的“恬憺虚无,精神内守”。儿童虽不如成人的欲望多,但他们也是有欲望的,只不过这个欲望比较单纯而已。二是儿童的身心稚嫩,心理很敏感,一些成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言行和情绪都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都是疾病产生的内在因素。儿童体质的强弱和疾病跟其家庭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母亲,母亲的身心状态不但影响胎儿,在孩子出生后直至其身心发育成熟前,都有影响。可参考条文解读(十六)
 
通观今本《内经》,《素问》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大讲阴阳五行学说,而《上古天真论》怎么会成了最重要的一篇呢?

呵呵,欢迎老师指导,互相交流才有提高。

《内经》里有阴阳五行学说,但并不是主体或者中心。《内经》更多的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和神的关系、生命的起源、疾病的起因和发展变化等等。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境界也是如此,如果从疾病病名着手,那是“万物”的层次,所以现在新的疾病层出不穷,解决方法捉襟见肘。

如果从中医脏腑经络的角度看疾病,那就是“三”的境界,千万疾病,无非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而已,这才是纲举目张之法。

“二”是从阴阳角度来看,万千疾病,甚至是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也不过阴阳升降出入而已!

《上古天真论》里的内容,就是从“道”或者“一”的层次来看生命和疾病,可视为《黄帝内经》医道的最高境界。当然因为医者和病者秉性不同,缘分有深浅,选择和着手的角度和层次也会各各不同,顺其自然就好,不可强求。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十五)

57.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灵枢.师传第二十九》

解读:

《内经》提出一个重要的治病原则,就是“顺”。这个“顺”之道,小至言语沟通交流、修身、治病,大至持家和治理国家,都是一个重要原则。

“顺”用现代词语来讲,有柔顺、顺从、随从、依从、顺势而行的意思。

其实这个“顺”,就是《黄帝内经》其他篇章讲的“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从欲快志”、“以从其意”等等。

宋代大哲学家朱熹曾作了一首《泛舟》的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就是对“顺”的最好的阐释:顺势而为,力半而功倍。

《论语》中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可见“顺”在儒家学说中也是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佛教中也有佛陀“随缘说法”的记载,所谓“随缘”,也是“顺”的另一种表达。

在《周易》中,除了坤卦为顺,巽风、坎水其实都有“顺”的意象。水和风有很多共同点,两者都没有固定形状,又可以是任何形状,变化多端,无孔不入,渗透到万物中间。往往为常人不经意和易于忽略,但能产生惊人的力量!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儒家讲“君子不器”、“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把“顺其志”用到交流沟通中,这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战国策》中有一篇文章千古流传《触龙说赵太后》,曾被收入著名的《古文观止》中: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而是避其锋芒,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接着请托儿子舒祺,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化解了国家的危机。

类似的思想不仅仅在中国出现,在国外也有,比如"非暴力沟通",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于1963年提出的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企业团体,甚至用于解决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可以将其“比类”到身体与疾病、医者和患者当中。

身体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甚至亲人,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其实是他们在表达他们的痛苦。所以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去倾听这种表达,而不是粗暴地让其闭嘴,或者盲目地提一些建议。身体自有其智慧和强大的修复功能,其实很多时候症状只是人体自我修复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就像我们吃了被污染的食物会通过腹泻来排出来一样。而我们的医疗行为常常是压制、对抗这些反应,这样治疗的同时我们的自身是不是也受到严重的伤害和摧残?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谢谢老师交流提出意见。您讲的人的心理和生理互相影响,不可片面夸大其中一个方面,我同意您的说法。

在医疗临床中,患者可能是心理影响到生理,也可能是生理影响心理,但大多数医生往往只注重生理这一方面,对心理这一方面常常不够重视。我对心理因素的强调,实是针对目前医疗的不足进行补救,所以会强调心神的因素。

(儿童)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我认为并不等于《内经》所说的“恬憺虚无,精神内守”。儿童虽不如成人的欲望多,但他们也是有欲望的,只不过这个欲望比较单纯而已。二是儿童的身心稚嫩,心理很敏感,一些成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言行和情绪都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都是疾病产生的内在因素。儿童体质的强弱和疾病跟其家庭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母亲,母亲的身心状态不但影响胎儿,在孩子出生后直至其身心发育成熟前,都有影响。可参考条文解读(十六)
一、(儿童)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我认为并不等于《内经》所说的“恬憺虚无,精神内守”
那么,请楼主说一说,哪些人、哪类人才是“恬憺虚无,精神内守”?
二、他们也是有欲望的,只不过这个欲望比较单纯而已。
请楼主说一说,“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的标准是没有欲望吗?
三、由上面两点,可以推导出“没有欲望才没有疾病”吗?

.
 
一、(儿童)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我认为并不等于《内经》所说的“恬憺虚无,精神内守”
那么,请楼主说一说,哪些人、哪类人才是“恬憺虚无,精神内守”?
二、他们也是有欲望的,只不过这个欲望比较单纯而已。
请楼主说一说,“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的标准是没有欲望吗?
三、由上面两点,可以推导出“没有欲望才没有疾病”吗?

.
一.《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回答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二.通俗地讲,可以这么说。“恬憺虚无”更准确地说是“清净”,其反面则是“嗜欲无穷”。
三.疾病是多个因素和合而产生,嗜欲无穷可以说是疾病的内在因素。如种子发芽,需要有种子、温度、空气和水分,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种子发芽这个结果就不会发生。其中的种子是关键和决定因素。
 
最后编辑:
三.疾病是多个因素和合而产生,嗜欲无穷可以说是疾病的内在因素。如种子发芽,需要有种子、温度、空气和水分,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种子发芽这个结果就不会发生。其中的种子是关键和决定因素。

这下楼主总算说对了一小句:“疾病是多个因素和合而产生”,并不是前面洋洋洒洒的说了几十帖内容的所谓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然后就没病了(病安从来)
比如,如果楼主被携带有狂犬病毒的狗或猫咬了一口,如果你认为你是“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的,不会有问题的,那就危险了,1-3个月后,肯定会罹患狂犬病的。这个时候你说的所谓种子即“关键和决定因素”就是狂犬病毒。
楼主的“神守法”可以休矣!


 
呵呵,欢迎老师指导,互相交流才有提高。

《内经》里有阴阳五行学说,但并不是主体或者中心。《内经》更多的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和神的关系、生命的起源、疾病的起因和发展变化等等。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境界也是如此,如果从疾病病名着手,那是“万物”的层次,所以现在新的疾病层出不穷,解决方法捉襟见肘。

如果从中医脏腑经络的角度看疾病,那就是“三”的境界,千万疾病,无非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而已,这才是纲举目张之法。

“二”是从阴阳角度来看,万千疾病,甚至是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也不过阴阳升降出入而已!

《上古天真论》里的内容,就是从“道”或者“一”的层次来看生命和疾病,可视为《黄帝内经》医道的最高境界。当然因为医者和病者秉性不同,缘分有深浅,选择和着手的角度和层次也会各各不同,顺其自然就好,不可强求。
如果将《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去掉,看看《内经》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