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中“守神法”的解读与发掘

关于《“守神法”条文解读》的几点说明


一.《黄帝内经》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分为《素问》、《灵枢》两部书,本次解读条文的选取主要录自这两部书。

二.从《内经》选出的文字,短则一两句话,长则一个段落。按照先《素问》、后《灵枢》的顺序,以篇目的次序将相关条文编号并列出解读。但有时两三条条文内容类似,或者能相互补充解释的,分布在前后不同的篇目中,这次将它们列到一起,就不再分开释读。

三.由于《内经》在传抄过程中错简、漏失、掺入的问题,导致有不少文字上的异文,从古至今很多前辈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本人主要参考郭霭春先生和龙伯坚父子的著作。对有异文处,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不再做繁琐说明,所据文字,皆有根据。

四.本次解读主要是“内证”,而非考据,是依据个人临床经验、个人体悟、儒释道思想、中外多种心理学和《内经》相关内容整体思想等进行的个人解读。

五.这次解读因为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所以在语言上有时候会时而文言,时而白话,或者文白夹杂,全属随心所欲的个人风格。但在进行重要内容或关键词语的释读时,尽量使用简洁、明确的现代汉语,便于理解和讨论,也方便非专业或对古汉语不熟悉的人士接受和理解。

六.“条文”的选择是从篇目中截取的,不免有断章取义之疑。可以说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尚无更好的方法,因为《内经》内容体系之庞大,所涉及天文、气象、历法、人体生理、病理、心理、诊法……等等各科内容之多,实在令人有望洋兴叹之感,只能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深入研究。而且古人常有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之论,先贤的灵光智慧,未必不在只言片语之间!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给楼主点赞,有此感悟,善于总结:080:
 
从楼主的几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您对儒、释、道均有涉猎。我个人认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就有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道家、儒家、佛家最求的都是一个性,性本空。而我个人认为,这个神应该也是性,性寄于心,谓之神。我也看过王凤仪的全套书,看后有一个感悟,最深沉的是性理,由性理为影响心理,心理变化而形成病理,因为有病才用药。性理心理病理药理一理贯之。当今医学除了本身的病理,就是心理。我认为我们中医还要抓住这个性理。
 
从楼主的几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您对儒、释、道均有涉猎。我个人认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就有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道家、儒家、佛家最求的都是一个性,性本空。而我个人认为,这个神应该也是性,性寄于心,谓之神。我也看过王凤仪的全套书,看后有一个感悟,最深沉的是性理,由性理为影响心理,心理变化而形成病理,因为有病才用药。性理心理病理药理一理贯之。当今医学除了本身的病理,就是心理。我认为我们中医还要抓住这个性理。

谢谢王老师交流指导!“性寄于心谓之神”,讲得好,受教了!

中医的源头经典《黄帝内经》托名黄帝,实际已经指出了这部著作跟黄老道家关系很大,而黄老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后来才散而为诸子百家)。南怀瑾先生曾有《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指出《黄帝内经》讲的是“身心性命之道”,并讲:扼要来说,《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心医的书。

可见学中医,如果要达到比较高的境界,这些源头的东西不能不了解。如果只着眼于疾病的现象,不能深察身心性命和疾病的关系,研究病因的来源,难免沦入医匠之流。

从源头学起,这个过程很艰难,但起码先意识到,慢慢接触总会有所心得的。而现在国外的很多学者都在中国文化甚至中医经典研究领域做出了不少出色的成绩,反观我们自身,更应该树立信心决心,努力传承好祖先的遗产。

王老师提到的王凤仪的性理疗病,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思考。我认为性理疗病是治病的最高境界,但如何在临床上应用我考虑有以下几个问题:
1.要求讲病者达到比较高的境界,甚至是“化性”开悟后的境界,否则听者不能动心。这对大多数医生来说很不容易达到。
2.王凤仪先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跟现在这个时代和环境有很大差别。虽然这个“性”在最高境界古今中外并无不同,但是否应结合时代和环境特点,去宗教化和去神秘化,进行变通而“随缘说法”?

所以,如何选择一个契合时代社会特点、能为大多数患者接受、能让大部分医生操作应用到临床的方便之法,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在接触和学习了中外多种心理学后,综合了卡尔罗杰斯、马歇尔卢森堡、王凤仪、王中平和徐冉诸位前辈的成果,似乎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之后在读《黄帝内经》时,一下子发现其中蕴藏者类似的方法,祖先两千年前的智慧震惊了我,遂发愿把这些内容整理公布出来。感兴趣的医学同仁可以试着应用。我自己初步应用实践的结论是:医患关系和谐程度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时轻松愉悦、临床疗效比以前提高很多。

呵呵,不成熟的想法,见笑了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六)

1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解读:

中医认为人体的中心,是五脏藏五神(魂神意魄志),而心主神又是五脏的中心,所以拿“君主之官”来比类。神明神明,这个君主一定要明。何谓明?我认为是智慧,是由清净而生的光明智慧。何谓不明?嗜欲无穷,思想无穷!

这个“明”,进一步讲,跟《大学》的“明德”类似,也就是《中庸》的“天命谓之性”的“性”,佛教讲“自性本空”也是同样的意思,如果用现代的一个词语表示,那就是“智慧”。智慧不是聪明,不是普通的世智聪辩,是通过熄灭嗜好欲望、执著妄想后体悟到的东西。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此处的“使道”,我认为是臣使之道,是胸前膻中的部位。这个部位,内藏心神这个君主之官,如果心胸闭塞不通的话则健康危矣!不但是影响心本身(胸痹心痛,相当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之类),更能影响其余脏腑,所以会“形乃大伤”!这也就是说,明不明非常重要,“神”可以影响到“形”,神伤则形伤!

那形伤是不是都有神伤的因素在内呢?现代医学也认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疾病都有精神心理因素参与,确实值得深入思考。

心之情志为“喜”,所以“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喜乐可以开心胸,作用很重要,某剧里的常用语就是“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开心开心,开心真的可以开心哟!(重要的话说四遍!)所以长寿的人往往都是乐天派,整天乐呵呵的,看什么都好,看什么都顺心,真的达到了孔子讲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的境界。

这就叫做:乐观开心,使道通畅,其形乃寿!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七)

12.凡治病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13.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14.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

解读:

《内经》中屡次提到的诊法是“色脉”,也就是望诊与脉诊。望诊就是“察其形气色泽”(《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像12条的“察其上下”就是形气色泽的望诊。这里又提到“观其志意”,就是说不但要望其形气色泽,诊脉,还要详查患者的性情心理——“神”的状态。

第13条是望诊的进一步深入,指出望诊要察色之部位、浮沉、泽夭、散抟等,其关键是要“积神于心”、“属意勿去”,医者之“神”一旦集中,望诊真可以达到“知往今”、“知新故”的境界。其实这个境界已经超出了望诊察色的境界,已经达到了“占神往来”(《灵枢.终始第九》)的境界。“占神”的“占”,是守候、等待的意思。所谓“占神往来”,我认为,就是医患两者之间身心感受和情绪能够互相感应,医者能够在自己的身心上感觉到对方的身心状态。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存在,有些心理咨询师就有体验。这种现象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称之为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这里提到一个词“相气”,第14条还有一个词“相音”。相者,详察也,其含义已经突破了感官的限制,所以后文说“可以意识”。

说到“相”,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的“相术”,其来源很久,先秦就在流传,《春秋左传》就有记载:“元年春,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唐孙思邈更在《大医习业》中指出为医者要学习“诸家相法”。现在医学界慢慢开始重视手诊、眼诊、耳诊、舌诊等等,这些望诊,不但可以揭示人体的很多疾病,还透露出患者的某些心理和性格,确实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八)



15.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治;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治病,不许治者,病不必治,治之无功矣。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解读: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某一些病人,这些病人跟普通人不太一样,即使医生尝试跟他们真诚交流也很难让他们配合治疗。这类病人大概分两种:一种是怀疑型,疑心很重,对谁都不信任,四处咨询不同的医生,对医生不断试探,医生提的建议很难让其完全接受和配合。另一种是傲娇型,自视甚高,不懂得尊重人,即是咨询医生也要显示自己的高明,这种人很难让他生起诚心,也不会配合治疗。时间久了,接触多了,往往一看见患者,话一张口,就会判断出是不是这类人。碰到这类患者只能“恕不奉陪”,婉拒治疗。因为你即使治疗,效果也不会好,个别有效果,但患者并不承认,何苦呢?所谓“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无缘莫强求啊!

这些情况《内经》都注意到了:治病,不许治者,病不必治,治之无功矣。

还有一些人得了病,除了咨询医生,常常还疑神疑鬼,四处去求神问卜。这些人的心很难定下来,医生给他们治疗的时候有时候效果也不好。《内经》称他们为“拘于鬼神者”。“拘”者,受约制的意思。《内经》中不大谈鬼神,在《灵枢.贼风第五十八》有一段专门提到这个问题: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可以说《黄帝内经》对鬼神的态度,跟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很类似:“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庄子》也讲: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他们是不大谈论这方面的事的,但并没有说否定鬼神的存在。其实我们人生经验久了,也会慢慢体验到,这个宇宙中确实存在着各类稀奇古怪的事情,像佛教讲的六道轮回、前世今生之类。如果说鬼神存在,并对人产生影响,为什么他们不谈论,敬而远之?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周易》中说:“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鬼有鬼道,神有神道。天地万物各有其道,各行其道,并行不悖。我们生而为人,首先应行好做人之道,如果不去研究为人处世,而是整天心里疑神疑鬼,搞得鬼里鬼气、神神道道,就是不务正业,忘本啊!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人心道德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私心欲望很重,发于言行,往往会感召到一些负面能量,身不正则影子斜,根本还是在自己身上,向外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史记》中记载有名医扁鹊的“六不治”,可以说是这一条的详细说明: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九)上篇​


16.余闻古之治病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17.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灵枢.贼风第五十八》
18.医不能严,不能动神……病不能移。——《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19.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灵枢.终始第九》
20.治之极于一……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解读:

这几条是《黄帝内经》心理治疗学的核心了。因为问题太多,试着拟了小标题进行释读。

一.移精变气——《内经》中的“祝由术”

上古巫医一体,有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祝由术,民间流传不绝。

在《黄帝内经》中,对这种上古“祝由”方法,其实还有另一种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更把这种方法创新改造成了一种人人可学、人人可掌握并操作的新的“祝由术”。

这里关键是四个字:“移精变气”。

我认为,这个“精”,应读为情,“移精”就是“移情”,所谓移情,就是18、19条讲的“动神”和“移神”。

而19、20条讲的就是《内经》新“祝由术”的操作方法。

其实前人早就提出类似的解释,只不过没有详细论证而已:

日人·丹波元简《灵枢识·卷五》:“吴鞠通曰……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祝由,详告以病之所有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尔后可以奏效入神。”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

在这里我先用现代语言对这个方法做一个大概解释:

治病时的最重要的关键其实不是医疗技术和方法,而是治疗前的医患关系的配合程度。医者聚精会神,真诚地关注和接纳患者,试图触动患者的内心和情绪。这样患者才能生起一定的诚心与信心。诚心和信心的生起,就已经是在移情或移神了。心念变化了,身体才会接着产生变化,身体的些微变化,又会影响到心神的微妙变化。过去决定现在,当下决定未来,一旦当下的心念改变,未来就会改变。治疗的过程就是要患者内怀诚心,把心神收回来,静下心来,去接受和体会身心的种种感受,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心念和言行,如此身心的一切都将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改变。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九)中篇
二.针刺“守神”——守神法初阶

第19条“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之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讲的就是针刺或者毫针“守神”。

针刺现在国际上有个名称,叫“干针”,这个词是国外对针灸中针刺的称呼,我倒觉得还不如就叫“毫针”,这是《内经》中的叫法,非常符合现代针灸针针身细、痛苦小的特点。

针刺的治疗作用其实到现在还没能完全解释清楚,而所谓的中医所讲的经气、经络、穴位等问题到现在还在争论不已,因为用现代的科技水平还解不开,或者用现代的“科技”和理论去套古代的一些东西,路子根本就是错的。

我认为古代并不是就代表着原始、愚昧和落后,古人在很多方面所达到的境界和成就,实在是今人望尘莫及的。

针刺治病,是毋庸置疑的。而前面讲了,人体的疾病绝对和心神有关,也就是说大部分疾病都是身心同病,那么针刺能触及到人的心神吗?能深入到人的潜意识吗?

前面文章提到的两例对男孩的针刺反应(一例眼睛不停地流泪,一例的感觉是很酸),似乎已经证明了,针刺确实可以触及并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只不过少数人表现明显,多数人表现不明显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反复强调“凡刺之道,必先治神”、“上守神”的原因了,因为针刺真的可以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而之所以很多针灸师未有这方面的意识,实在是做不到《内经》里对“上工”所要求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深居静处,魂魄不散,专意一神……

表面上,针刺不过是一根毫针刺入皮肤、脂肪、肌肉、筋膜的过程,而被人们所忽视的,恰恰是毫针和肉体的两端,医者之神与患者之心交感往来这个更重要的事实。

“占神往来”之“占”,就是守候守护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医者诚心守护,关注体会患者,可以达到医患双方身心相互感应的境界。

明白了这个事实,也就读懂了《黄帝内经》针刺之道的真谛!

后来读了《中医人沙龙》中田原女士和左常波先生的对话,更加确认了这个观点。左常波先生因为非同寻常的机缘,通过临床事实所悟出的道理,跟《黄帝内经》是一致的。

我把针刺“守神”的操作理解为:

环境安静,最好是一个单独治疗室,只有医者和患者,不要有第三人在场。让患者坐着靠在靠椅上,或者平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心里放空,深呼吸几次,然后体会身体的不适;同时医者也放松放空身心,专心体会患者的身心上的感受,接着按照自己的体会拟定治疗思路,用毫针专心刺入穴位,慢慢地调整进针的方向和深度,寻找针感,如果手下出现了针感或者同时患者的神情有所变化,就在此处留针即可。留针期间嘱咐患者放松身体,把注意力放到腹部神阙穴。

针刺操作其实很简单,但是针刺操作者的修养,和针刺前医患交流沟通才是真正的重点和难点。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九)下篇​


三.移情“守神”——“守神法”高阶


第20条“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讲的就是《内经》的新祝由术——移情守神法。

这里说明一点,“移精变气”中的“精”读为“情”,是我受罗石标先生的《说医解字》的启发,有兴趣者可以参考,里面对《内经》文字的解读使我收益很多。

这个方法的核心只有十六个字: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虽然以前读《内经》很多遍,但对这几句话印象不深,迷而不知其所云,从未深入探求过。直到我一头扎进心理学中,深入学习了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治疗”和徐冉先生的“相遇疗法”后,重读此段文字,才深受震撼,两位先生的心理治疗操作步骤和《黄帝内经》的这段话是何其相似!思想穿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直指一个共同的目标,真是“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可见古人的思想之先进和深刻,并不亚于西方心理学,只是没人能够读懂她罢了,中国古籍中蕴藏的心理学宝藏,真应该好好挖掘。

“闭户塞牖”是讲:操作者与当事人要选择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场所,这样才能利于同当事人交流。因为内心情感和情绪的释放,还有一些个人经历的“隐私”,都是当事人平时不便或者不想对人吐露的。这就需要在一个隐私的环境中,在当事人和操作中两人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上,使当事人身心放松,吐露“真情”。其实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个人体验和隐私的保护,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系之病者”就是如人本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说的,治疗者应当真诚透明,表里如一,要真正关怀当事人的感情。心系患者,并不只是嘴上说说或道德上的要求,而是治疗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因为它确确实实影响到治疗效果,不是虚语啊!我们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里面说对待病人要“皆如至亲之想”,不只是说说而已,实有深意存焉。

“数问其情”中的“情”,在这里有多个含义:①病情病史;②人情、事情:现在和以前所经历的人和事对心理造成的影响;③当下的情绪、感受,包括身体和内心两方面。这句话是说:要选择适当的问询方式,以患者的身心状态变化为中心,慢慢询问患者,使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能够找到疾病的原因,促进身心感受的释放。

“以从其意”,“从”是顺从的意思。“意”是身心的感受和直觉。要顺从、接受并倾听这些感受和直觉,包括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不要去排斥和抵抗他们。一旦接纳和并被倾听,身体的智慧就会展露,强大的自愈力开始启动。

有人有疑问:这个过程为什么要医生参与?患者自己就可以解决呀!但事实上大多数患者是无法自己完成的。《周易》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无法脱离关系而存在!一个人在身心失衡(失神)的状态下,心中恐慌无助,亟需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关怀,所以治疗者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就是用一个充满爱的生命,来照亮另一个需要爱的生命。

就像两千年前东方的心理治疗学智慧,需要两千年后用西方心理学来照亮一样。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

21.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者,道也。精神进,志意定,故病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解读:

上古之人,基本是不得病的,他们创造了汤药只是以备不时之需。到了中古时代,由于人们道德稍衰,邪气不时侵袭人体,就出现了疾病,但是这些疾病并不严重,可以服汤药治疗而愈。

问题来了,到了中古之世出现疾病,这里提到了两个因素:“道德稍衰”和“邪气时至”。那么,如果上古之人“淳德全道”,没有“道德稍衰”的因素,那“邪气时至”的因素有没有呢?假如有,那为什么他们感受邪气而不会生病呢?假使没有,那为什么中古之世出现了呢?这个邪气又从何而来?更进一步说,“道德稍衰”和“邪气时至”这两个因素之间有关系吗?两不相干还是密切联系?谁先谁后?为什么在中古之世同时出现了呢?

我在想:很可能这个“道德稍衰”是因,而“邪气时至”是果,内外和合,发为疾病。如果人起了私心邪念,就会感应来相应的邪气,这就是“感应”或者“共振”现象,所谓“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而到了“当今之世”,疾病那真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了,针药并用、手段用尽还是解决不了。什么原因呢?这里提到一个关键,就是“神不使”,“使”就是役使和支配。神不守舍、意淫于外就是“神不使”,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神不使”的?从根本上讲就是“嗜欲无穷”!这就是“当今之世”疾病屡治不愈的原因。

到了距离那个“当今之世”两千余年之后的今天,大家可以看到,社会人心并无改善,甚至更加变本加厉,所以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包括肿瘤、癌症越来越多,治疗手段也无所不用其极:药物内服外用、注射、输液、手术、放疗、化疗……但很多疾病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尤其是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越来越多,更是令依赖高科技的现代医学捉襟见肘,大部分人仍在病苦之海中苦苦挣扎!

可以说,虽然“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已经提出来近半个世纪,但在医学教育和医疗临床上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
但这种困境也不是能够轻松解决的,因为单单就从医生这一方来讲,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生活和临床阅历,才能够意识到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再去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乃至学习掌握,并试着在治疗中恰当地运用,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

这段话有个重要的词“嗜欲”,就是嗜好和欲望,相当于儒家《大学》中的“有所好乐”,有所好乐则心不得正,心不正则身不修,接下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没有基础了,而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安定都与此息息相关啊!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一)
22.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解读:

所谓“病为本”,就是病人、疾病为本,为中心;“工为标”,就是医生、医疗技术为标,为从属。也就是说我们临床治疗疾病,永远要把患者和其疾病作为中心,我们医者和所使用的任何治疗方法,都是围绕病人和疾病展开。没有前者,后者将变得毫无存在价值。

这跟人本心理学创始人卡尔.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治疗”不谋而合。当年卡尔.罗杰斯就是在一次心理治疗中突然醒悟:“只有当事人知道伤痛在哪里,该往何处走,关键问题是什么,哪些经验被深深埋藏着,这时我开始领悟……最好是依靠当事人作为治疗过程的向导。”

所以患者从出生至今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我们常常无法完全知道,也就更不清楚这些曾经的人和事对其身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如果不能以开放的心去接受并倾听患者,而是拿既往的知识、经验和头脑中的成见去衡量对方,一败涂地是注定的结局!

孙思邈讲:“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恰恰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我想这是从医过来人大都能够体会到的。

有个笑话,说一个患者抱怨医生,看了半天也不能诊断他到底得的什么病,医生急了:这不怪我,要怪就怪你自己,你怎么不按医书上写的病得呢?

笑话归笑话,但也可以从中得知诊病治病之难。即使是从医多年的医生,临证时也会常常会有“无方可用”之叹!因为临床上所面对的病人、疾病、症状是千变万化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有时难以按照既有经验去衡量和解决。所以医生的每一次接诊就是一场未知的探索过程,一个医生工作时的状态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毫不为过。

“标本不得,邪气不服”,也就是说:标本相得,邪气乃服!如何“标本相得”?答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二)

23.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4.怵惕思虑则伤神……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悲哀动中则伤魂……喜乐无极则伤魄……盛怒而不止则伤志……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灵枢.本神第八》

25.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26.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灵枢.本神第八》

27.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解读:

五脏藏五神,情志过极则伤五神。所谓春暖秋凉、冬寒夏热,四季循环是常理,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也是正常的。但“生病起于过用”,一旦情志过极、心神失守、气机失常,非病即灾。就像天时“非其时而有其气”,就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歉收,也会影响动物,包括人类,导致传染性疾病的爆发。

“五脏主藏精者也”,这句话中的“精”,很多人解释为“精气”,我认为不恰当。从24条可以看出应该是五神的意思,是“精神魂魄”的略称。

第27条讲“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把这种精神因素的重要性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由此也可以看出“神”在生命中的主导地位。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针刺治病,第一步就是诊察病人,详查其神其态,如果神不守舍,精神上受到沉重创伤,或者情绪上有很大波动,都不适合立即针刺治疗。

适不适合针刺,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揣穴”,这是我自己在外科工作经验的体会。

我在上大学时是中医的铁粉,极不认同西医,认为中医比西医不知高明多少倍。毕业两年后却在我们当地中医院干起了外科,学习西医外科,拿起了手术刀,一干干了将近五年。一边学习外科手术,一边我仍痴迷中医,在外科病房逮着机会就运用中药和针灸,几年下来还真有不少收获。

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是急腹症,其中又以急性阑尾炎最多。但急性阑尾炎的确诊却是一个难点,西医诊断的话,主要是靠麦氏点压痛。可是早期的话,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很难判断,即使干了一辈子的外科主任有时也拿不准。因为这个急性阑尾炎跟右侧输尿管结石很容易混淆。我经过思考和学习,把中医的穴位触诊加了进去(学习盖国才先生的穴位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和鉴别的准确率。

急性阑尾炎,如果是单纯性的话,可以通过触诊右侧阑尾穴、后背大肠腧、阑腧穴(正对麦氏点的后背处,志室附近,周楣生提出),如果压痛明显,即可以诊断并在这些穴位进行治疗。鉴别的话,输尿管结石是足临泣压痛,急性胰腺炎是地机穴压痛。

但如果是阑尾坏疽、化脓的话,阑尾穴的触诊就会变为无痛,当然这时针刺阑尾穴也就是没有效果的。

穴位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所以要静下心来“揣穴”,倾听穴位的表达,否则你将一无所得,错失很多受益的机会。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三)

28.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针存,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与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息,观适之变……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29.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本神第八》

30.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31.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解读:

这里先要解决第28条这段话里两个文字上的问题:

一.“可与往来”,原文作“可玩往来”。这个“往来”的主体,显然指的是“神”,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针刺之前,患者必须要内心诚挚,充分信任医生,情绪平静下来,同时医者凝神专意,去体会对方身心的感受,最终达到医患双方精神感应一致的“共情”状态,然后进行针刺治疗。《庄子》所谓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二.“静意视息”,原文作“静意视义”。我认为这个“义”,当作“息”。《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云“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可证。息,就是呼吸出入。这句话是讲针刺治疗时,医者要做到呼吸频率与患者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敏锐地感受到对方的变化。

据说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的米尔顿.艾瑞克森,在进行催眠治疗时有一种独特的方式,就是与对方保持同一频率的呼吸。
还有,这个“手如握虎”的“虎”,是指虎符,虎符是古代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由中央政府发给掌兵大将,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需要两半合对铭文才能生效。所谓治病如调兵作战,持针如手握虎符,是何等庄重之事,不可儿戏!

这里总结一下“神”的众多含义:

①阴阳玄妙之变化:阴阳不测谓之神。

②智慧、觉悟: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③思想、意念: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④人体的经气、气血:血气者,人之神。

⑤水谷精气: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综上含义,其实可以发现,“神”有关键、根本、主导、重要的意思,是事物表面现象背后的一种本质,不容易被人发现和察知,却在事物发生和变化中起关键和主导作用。所以在论述不同的内容时就化成了不同的对象,在讲思想意念时,思维之上的智慧灵光就是神;讲人体皮肉筋脉骨时,无形之经气就是神;讲人绝水谷而死和胃肠的大小时,水谷之精气就是神……

这个神,真是玄妙无比!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四)

32.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不明,心开而志光,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解读:

“目不明”,原作“目明”,我认为脱失一“不”字。

这一段很难讲,南怀瑾先生在《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中讲到过。大家可参考。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里的“神”,指的是比思想、思维和意念更高一层次的,可以称之为智慧或者开悟、觉悟。如果有修行经验的人或者熟悉佛教理论的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耳不闻,目不明”是讲超越了感觉器官,或者说六根中的眼耳两根清净了,“心开而志光”,“志”者“智”也,指智慧。心脉打开,智慧之光生出来,就会察觉到常人看不到的,即使到了漆黑的夜里,也不会受影响,因为智慧之光不受这种物质环境的限制。拿比喻来讲,就是风吹云散,阳光普照、晴空万里的景象。“口弗能言”,到了这个境界,只可意会,语言没办法表达清楚,不可说不可说。若用儒家的话讲,就是类似于“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中的“得”的境界。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五)

33.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解读:

疾病发展到最终,往往是有形的器质性病变。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疾病发生的最初却是无形之气其实已经在变化了,所以说“百病生于气”。这个气,才是疾病产生的关键一环。但若再进一步深究,又是什么造成了无形之气的变化?这段话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志因素!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情志过用首先影响的是心神,心神失常就会导致气机的紊乱,疾病就这样一步步产生了。

与之相反,如果能很好地控制情绪,静定归一,心不外驰,形神合一,自然百疾不生。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六)

34.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解读:

可以说,《黄帝内经》是最早探讨婴幼儿先天性疾病来源的著作。

“癫”,也写作“颠”,是跟大脑、神经系统有关的一些疾病,如癫痫、脑瘫之类。现代医学认为先天性疾病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环境有害因素,或过量暴露在各种射线下,或服用某些药物,或染上某些病菌,甚至一些习惯爱好,如桑拿(蒸汽浴)和饮食癖好等等。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的孕妇情志致病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胎教”之说,《列女传》、《大戴礼记》中都有这方面的论述,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容易被孕妇情绪、言行同化,所以非常重视孕妇的言行举止、心理和情绪。

有道理吗?绝对有道理!

如果在临床上留心观察,就会明白古人所言不虚!

岂止是胎儿的疾病受孕妇影响,在孩子出生离开母体以后,直到其心智发育完全成熟以前,孩子的身心状态包括疾病很多都跟其父母,尤其是母亲有关。

曾经有一位年届五旬的女教师领她孩子来就诊,孩子刚上高中,她说她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一吃稍微难消化的东西就恶心、呕吐,还经常便秘。我问她: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婚姻很不幸?这句话问完,她的眼泪滚滚而下……

长期对丈夫的怨恨,不但导致自己身心出现了种种问题,还会潜移默化到孩子的身上。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生长的家庭环境是他的天地之气,家庭之气和不和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实这个问题在民国时期王凤仪先生就悟出来了,并有大量的案例实践验证。

所以儿童的疾病从其母亲着手调理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法门。如果忽视这一点,不管大病小病,常常是事倍而功半。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回过头来读《黄帝内经》的这段文字,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虽说只提到“癫疾”、“胎病”,但如果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话,就会别有会心,不但先天性癫痫、新生儿脑瘫之类,像先天性心脏病、视力听力障碍等等,以及青少年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类。

问题的根本找到了,怎么解决问题,可以接下来慢慢寻找。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可以说,也并不是不治之症。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七)​


35.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36.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37.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解读:
《内经》里的“邪”,或者“邪气”,在我看来是相对于“正气”或者“真气”同时出现的,二者是阴和阳的关系。拿个比方来说,就像生活中的夫妻,夫相对于妻而存在,没有妻子也就无所谓丈夫,光棍一条而已。《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这个二,也就是阴阳、夫妻、邪正、善恶。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就像善念和恶念皆从人心而生一样,不可能单独存在。

第35条讲的“邪之生”,生于阴的,从“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而来。第36条又讲“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贪,名曰失精”,到底是不是“邪”呢?这其实在告诉我们:这个“邪”,有时候常常也是一个“假想敌”,并非真有那么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存在,可以让你去消灭。换句话说:气顺则为正,气逆气乱气结则为邪!所以中医自始以来就不是对抗医学,而是“顺而化之”的高层次医学。

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现代医学,所谓的致病原细菌病毒等等,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甚至我们身体里,而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的话,它们并不会致病,也就不能称之为“邪”,想要杀死或者消灭它们毫无必要,实际也不可能,因为它们会变异啊!

其实《内经》里讲的风、寒、暑、湿、燥、火,有时称之为“六气”,有时称之为“六淫”,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个中实有深意存焉!

张仲景在《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讲的“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也是这个意思。

下面说说“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我觉得这真是一个治疗大法,而且是《黄帝内经》的密中之密!

一是讲的在针刺术中,《内经》称之为缪刺和巨刺,相当于现在平衡针法,上下左右交叉取穴,实在比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要高明而且高效很多。

第二,阴者,形体也;阳者,神也。也就是说,人体形体上的疾病,可以通过调神治神来解决;而精神上的疾病,可以通过治疗形体来解决。

这也就是针刺的奥秘,“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毫针刺入形体,其实就是已经在治神了。

这是什么道理?形与神什么关系?不是说“守神”吗?不是说让神回归身体吗?

可以什么说,这是从不同层次来讲的。《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治疗的境界也是如此,如果从疾病病名着手,那是“万物”的层次,所以现在新的疾病层出不穷,解决方法捉襟见肘。

如果从中医脏腑经络的角度看疾病,那就是“三”的境界,千万疾病,无非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而已,这才是纲举目张之法。

从阴阳角度来看,那万千疾病,甚至是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也不过阴阳升降出入而已!

而从“道”或者“一”的层次来看……似乎已经不是医学范畴,而是宗教的范围了!

那就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看,这里参考的是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

《楞严经》开始是佛与阿难的对话,“七处征心”,问阿难“心”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然后佛告诉阿难,心在哪里,讲:“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佛讲以你自己为本心,向外面扩展,扩大到这个身体、山河大地、还有整个宇宙虚空,都是你心里头的东西。换句话说,内外七处都是心,人体的处处都是心,每个穴位,每个细胞,都是心,也都是神。这是如来的密因,也是中医针刺治神的秘密。

左常波先生讲的人体的穴位与人的灵魂相通,徐文兵先生讲的针刺可以治疗抑郁症之类的精神疾病,道理就是在于此。而我自己,就是在临床上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个事实!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十八)

38.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39.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40.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41.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42.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读:

《素问》第七十七篇名为“疏五过”,七十八篇名为“征四失”,这两篇文字专门从临床中的另一个角度,指出大多数医者容易犯的“过失”,或者说是在诊疗过程中,容易被医生忽略的重要因素。能这么深刻而详细地论述这些临床问题,可见《黄帝内经》真的是一部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后的精华之作,没有扎实的治疗实践,是万万写不出来的。

这两篇指出治疗病人时,医生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变化、患者年龄的少长、性格的勇怯、情志的喜怒忧恐、生活状态的富贵贫贱、饮食和起居是否失节,发病的详细过程等等,这些都跟患者的疾病息息相关,如果忽略这些因素而妄图单靠“诊脉”来断病治病,势必会走入穷途末路。

在这里我有一个感想,就是普通人心中的中医形象,也可以说是要求:

一.年龄一定要“老”。老中医嘛,年龄一定要老,岁数一定要大,最好是一头白发,胡须飘飘。老了经验才丰富,阅人无数,医术了得。呵呵,中医还有年轻的?算了吧,毛都没长齐呢!

二.诊法一定要“神”。望诊闻诊问诊就算了,切脉诊病才是金标准!你往那一坐,不待张口,老中医三个指头一搭,你疾病的前因后果,甚至一生的吉凶休咎都无所遁形,你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真神了!

三.效果一定要“慢”。慢郎中嘛!西医治急病重病,中医治疗慢性疾病,这才是真理!中药、针灸慢慢治吧,俗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造成这些印象的原因很复杂,一个是大众的猎奇心理,一个是中医群体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个是不当的信息宣传。

神奇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因为神奇就是代表希望和奇迹,自己生病谁不希望靠“神医”搭把手呢?一些媒体也深谙此道,索性推波助澜。有错吗?没有错!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法久而弊生。尚“奇”的一个危险的结果就是“妖妄”,一些名不副实的“神医”遍地开花,虚伪欺诈横行。假做真时真也假,其结果对中医本身也是一种伤害。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并不是否定说神奇的医术诊法不存在,但那个确实是非常难达到的一个境界,人数也极少。但大众所能依靠的还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中医,这些中医虽然诊病不“神”,治法很“普通”,资质平平,但就是他们在默默传承和守护着老百姓的健康,他们才是中医的脊梁!华佗的神奇医术难以流传,但张仲景的有证有方的《伤寒杂病论》愈来愈兴旺,就是这个道理。

“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其实真正高明的东西反而都是普普通通的,“润物细无声”,就像人一言一语,一个动作,起床睡觉一样,处处都是诊病治病之“道”,不在于多炫人耳目。
《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