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麻烦各位老师帮我看看这个病例。

呵呵,左升右降,左升太过,降本无权,你还要升,那不是用错药了,那是理论错误了!
你的理论和中医那些事老师的理论好像差不多,但又有些不同。
 
听罗大伦博士讲,缪希雍对中医气机升降理论的完善有较大的贡献。
谢谢老师,我会好好的看这本书的。我对升降把握还有点笼统,尤其是一些上热下寒,上寒下热,左右,枢机的调整还很不到位,还有什么好的书,或经验跟学生分享下,比如升气机代表方,降气机的代表方,或上下调理的方剂,等等,同时,也希望哪位老师在这方面有经验的分享下。
 
最后编辑:
有咽喉干
咽干是气不升发所致,不能断为少阳经,且舌淡苔白,病属轻浅并未入里,不足为凭,既以煎药,我不复言,观疗效吧。
 
谢谢老师,我会好好的看这本书的。我对升降把握还有点笼统,尤其是一些上热下寒,上寒下热,左右,枢机的调整还很不到位,还有什么好的书,或经验跟学生分享下,比如升气机代表方,降气机的代表方,或上下调理的方剂,等等,同时,也希望哪位老师在这方面有经验的分享下。

  您太自谦了,我也不是什么老师,呵呵。

  我说的是罗大伦《古代的医生》这本书。既是本故事书,也用通俗的语言详细解说了不少的古代名医经典案例,闲来看看,对医术的提高大有裨益。
 
听罗大伦博士讲,缪希雍对中医气机升降理论的完善有较大的贡献。
缪希雍是南方人,心思细致缜密,用药很精细,药味虽然多但量都不大,就像“资生丸”。以他的理论治病是以养为主,适合病程漫长,愈后转归较好的病例。他的这种思想恐怕就是中医是慢郎中这种观点的写照。
 
现在正在煎药,马上好
我没说病已入里呀。有困痛,痛为不通,困则为湿,又在一侧。一侧或两侧的病变多与少阳经枢不利有关,枢解少阳就是通三焦,理肝胆,让疏泄之功正常,使气机不再郁滞。
 
缪希雍是南方人,心思细致缜密,用药很精细,药味虽然多但量都不大,就像“资生丸”。以他的理论治病是以养为主,适合病程漫长,愈后转归较好的病例。他的这种思想恐怕就是中医是慢郎中这种观点的写照。

  谢谢先生详解,缪希雍这种处方风格的形成,我想,与他早年被疾病(好像是疟疾)折磨数年,后自学中医,自开药方而治愈,有很大的关系,他对虚弱、对慢性病有亲身的深刻体会。
 
咽干是气不升发所致,不能断为少阳经,且舌淡苔白,病属轻浅并未入里,不足为凭,既以煎药,我不复言,观疗效吧。
谢谢老师,先看看疗效,再说,谢谢你的关注
 
  您太自谦了,我也不是什么老师,呵呵。

  我说的是罗大伦《古代的医生》这本书。既是本故事书,也用通俗的语言详细解说了不少的古代名医经典案例,闲来看看,对医术的提高大有裨益。
我看过罗大伦国医演讲,很不错,不过就看了几期,在电视上看的
 
我没说病已入里呀。有困痛,痛为不通,困则为湿,又在一侧。一侧或两侧的病变多与少阳经枢不利有关,枢解少阳就是通三焦,理肝胆,让疏泄之功正常,使气机不再郁滞。
谢谢老师的讲解。
 
我分析下病,老师们给我指点指点,脉沉,在里,数为有热,左寸弱为心血不足,困为有湿,疼为闭阻,左侧为升枢机不开,左侧脸颊肿硬痛为热结,
老师分析的比较好,可能重点要化解闭阻,用咸软。
 
舌上润,口不一定干,既使口干也不一定渴。
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的关系。而且还有咽干,这是少阳明证。
给你个方子你参考一下,自己适当做加减。
柴胡15 炙甘草6 炒白芍20 炒黄芩10 洋参6
(生石膏20g如果牙肿痛已无就去掉)法半夏12 淮牛膝15 桂枝6 大枣2个
看看加减吧!无效就停,有效就反馈一下。
昨天晚上用老师你开的方,今天下午,左侧面颊疼痛加重,感觉要化脓的倾向,故今天下午我用西药抗菌消炎输液3瓶,我怕化脓,请问老师,还要继续服?是否要变方。
 
经络不通,火不归元,但这不是乱用苦寒的理由,过用寒凉势必加重病情。
调一下方,还是以这个为基础。
生甘草15 白芍30 柴胡20 生石膏20 黄芩10 法夏10 牛膝15 桔梗10 洋参10 肉桂3后下 山萸肉10
去掉姜桂枣避免增湿助热,用一些填下焦敛浮火引火归元的药。
你把不用的药挑拣出来,避免浪费。用一两剂看看。药煎时间不宜长,15到20分钟为宜,可煎完后去渣将药汁再空熬一会儿。
 
经络不通,火不归元,但这不是乱用苦寒的理由,过用寒凉势必加重病情。
调一下方,还是以这个为基础。
生甘草15 白芍30 柴胡20 生石膏20 黄芩10 法夏10 牛膝15 桔梗10 洋参10 肉桂3后下 山萸肉10
去掉姜桂枣避免增湿助热,用一些填下焦敛浮火引火归元的药。
你把不用的药挑拣出来,避免浪费。用一两剂看看。药煎时间不宜长,15到20分钟为宜,可煎完后去渣将药汁再空熬一会儿。
老师,患者的面颊马上要化脓成疮,多说三两天内要化脓。是否可以中西医结合呢,
 
如何是神经疼的话,可以考虑葛根芩连汤
 
肿疼,牙不怎么疼,就是左侧下牙槽骨外的面颊有鸡蛋大的一个硬块,不是神经疼
面颊是阳明胃经经过,可考虑治胃或脾,开点健脾胃清热等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