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麻烦各位老师帮我看看这个病例。

蒿芩清胆汤 也是温胆汤化来的。
 
舌像上看,舌胖润,苔薄
虽无脾胃之病,但经络之病已成,升降不利之证已现,当然会有不适。
这病人不适合苦寒之品。
 
舌像上看,舌胖润,苔薄
虽无脾胃之病,但经络之病已成,升降不利之证已现,当然会有不适。
这病人不适合苦寒之品。
谢谢老师,你开的方我已经抓了3剂,不知用法,和要注意什么吗。
 
左侧病变是因为右侧阻塞,降下无权,所以血液多跑左边的通路,而热也随之在左,于是表现的就是左侧病变。麻烦老师再分析下这句话,学生理解不透。
比如说一条水渠在某个地方有两个分叉,一个分叉大,一个分叉小,那么水在此分流的时候就很自然的形成一股大的水流,和一股小的水流,那么大的水流碰到有阻挡的地方的时候,水面所携带的废弃物也会多一些,一遇堵塞冲击力也会大一些;而小的水流虽是涓涓细流,也可能流而不断。血液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一条水渠在某个地方有两个分叉,一个分叉大,一个分叉小,那么水在此分流的时候就很自然的形成一股大的水流,和一股小的水流,那么大的水流碰到有阻挡的地方的时候,水面所携带的废弃物也会多一些,一遇堵塞冲击力也会大一些;而小的水流虽是涓涓细流,也可能流而不断。血液也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堵的地方(右侧)怎么没症状呢,中医不是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吗,请老师解惑
 
那为什么堵的地方(右侧)怎么没症状呢,中医不是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吗,请老师解惑
因为右侧大面积的轻微的堵,而左侧是一点的重堵啊。
 
是的不渴。现在还肿,我现在就按你的方抓药3剂。我会随时反馈信息。谢谢老师。
生黄芪50 -100克 羌活 12 枳实20 升麻 6 三剂。(黄芪逐渐加量,可加至150克)。
 
因为右侧大面积的轻微的堵,而左侧是一点的重堵啊。
那老师是不是要左升右降,降药要多,升药要少点。不过老师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知老师在临床上用这种思维的经验多吗,多的话,学生以后可以换个思考方向
 
生黄芪50 -100克 羌活 12 枳实20 升麻 6 三剂。(黄芪逐渐加量,可加至150克)。
谢谢老师开方,我现在在用中医那些事老师的方子,试试看。你能给学生分析下你开方的思路吗
 
那老师是不是要左升右降,降药要多,升药要少点。不过老师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知老师在临床上用这种思维的经验多吗,多的话,学生以后可以换个思考方向
多啊,你看麻瑞亭的下气汤都快赶上治百病了,呵呵。
 
呵呵,左升右降,左升太过,降本无权,你还要升,那不是用错药了,那是理论错误了!
 
谢谢老师开方,我现在在用中医那些事老师的方子,试试看。你能给学生分析下你开方的思路吗
有少阳经的症状吗?个人感觉会引邪内入的。这个病非大量黄芪不能愈。
 
置于牙痛,是您用药失利,未加辩证,乱补温肾,龙雷之火上越所致。直言不讳,您莫怪。:082:
 
谢谢老师,你开的方我已经抓了3剂,不知用法,和要注意什么吗。
谢谢老师,你开的方我已经抓了3剂,不知用法,和要注意什么吗。
饮食清淡,心情保持舒畅。药煎煮不宜太久,20分钟左右即可,可随煎随服。
左升右降的问题不是那么绝对,也许用了升脾的药自然胃就降下去了,比如用了半夏是降胃腑的,同时它也有燥湿健脾的作用,只不过药的性味归经是不同的,医者要灵活的看待。
还有,比如白血病这样的难治之症,看似血证,实则是气不降,升降之机运转不利。
所以缪希雍在他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过,治血证宜降气而不宜降火,这个降气不是让脾肺肾的主升之气降下去而是让病邪之气降下,是病邪阻碍了气机升降,病邪一除邪火当然自退。所以用药也是该攻则攻,该补则补。感觉上这种诊治思路和伤寒论没有太大分别,而且更缜密了。
 
饮食清淡,心情保持舒畅。药煎煮不宜太久,20分钟左右即可,可随煎随服。
左升右降的问题不是那么绝对,也许用了升脾的药自然胃就降下去了,比如用了半夏是降胃腑的,同时它也有燥湿健脾的作用,只不过药的性味归经是不同的,医者要灵活的看待。
还有,比如白血病这样的难治之症,看似血证,实则是气不降,升降之机运转不利。
所以缪希雍在他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过,治血证宜降气而不宜降火,这个降气不是让脾肺肾的主升之气降下去而是让病邪之气降下,是病邪阻碍了气机升降,病邪一除邪火当然自退。所以用药也是该攻则攻,该补则补。感觉上这种诊治思路和伤寒论没有太大分别,而且更缜密了。
现在正在煎药,马上好
 
饮食清淡,心情保持舒畅。药煎煮不宜太久,20分钟左右即可,可随煎随服。
左升右降的问题不是那么绝对,也许用了升脾的药自然胃就降下去了,比如用了半夏是降胃腑的,同时它也有燥湿健脾的作用,只不过药的性味归经是不同的,医者要灵活的看待。
还有,比如白血病这样的难治之症,看似血证,实则是气不降,升降之机运转不利。
所以缪希雍在他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过,治血证宜降气而不宜降火,这个降气不是让脾肺肾的主升之气降下去而是让病邪之气降下,是病邪阻碍了气机升降,病邪一除邪火当然自退。所以用药也是该攻则攻,该补则补。感觉上这种诊治思路和伤寒论没有太大分别,而且更缜密了。

听罗大伦博士讲,缪希雍对中医气机升降理论的完善有较大的贡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