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湿与湿证的辨证治疗

原来是手工输入的啊,李老师辛苦

这是93年底94年初写的,当时咱还不懂电脑,也没有电脑可用,写成后交给老师,望老师给予修改意见。老师也是太忙了,也不知看过没有,直到年前才派学生给咱送过来,咱以为早没了呢。辛苦倒没觉得,就怕里面有错误,误导了朋友们,还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指正错误,以共求进步。
谢谢了。
 
8.脾虚湿阻证
脾虚湿阻证是指由于脾气亏虚,运化失常而致水湿内阻的病症,多因脾虚过食生冷所致。常见于痰饮、呕吐、泄泻、霍乱、黄疸、心悸、健忘、眩晕、水肿、鼓胀、带下等病证中。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甚则肢体浮肿,脘腹不舒,纳谷不馨,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大便溏薄或泄泻,妇女白带增多,苔薄腻,舌淡胖,脉濡细。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脾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导致脾气亏虚,脾失健运,复感外湿或过食生冷,运化失常,水湿不行,导致水湿中阻。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周身失养则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脾虚湿阻,水湿不行,溢于肌肤则为肢体浮肿。湿性重浊,故见四肢困重。湿阻于内,气机不畅,则脘腹不舒、纳谷不馨,胃气不降则恶心呕吐。油腻最易碍脾,故厌食油腻。脾虚不运,水湿下行,则大便溏泄。湿浊下注,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则妇女白带增多。舌淡胖、苔薄腻、脉濡细均为脾虚湿阻之症。
治法、方药:脾虚湿阻之证治疗当益气健脾,理气化湿,但在不同的病症中临床表现各有特点,治法方药也不尽相同。
(1)痰饮:
①气虚湿停证:脾气亏虚,健运失职,水湿不化,聚而成饮,上渍于肺,症见:咳痰量多,色白而稀,兼有食少、脘胀、便溏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等。
治法: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方用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健脾益胃为君,白术、茯苓健脾燥湿为臣,陈皮、半夏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为佐,使以甘草甘温调中,诸药合用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脾健、湿去、痰化、饮除则诸症获愈。临床湿盛者可加苍术、生薏仁健脾燥湿。
②阳虚湿阻证:脾阳虚,寒湿困脾,痰饮内生,上干于肺,症见:喘息、咳嗽,痰多且有泡沫,兼有畏寒肢冷或面目浮肿。
治法:温阳健脾、温肺化饮。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加党参、白术。
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
本方以干姜为君,既温肺散寒化饮又温运脾阳以祛湿,细辛为臣,助干姜散其凝聚之饮,以茯苓健脾渗湿,一以化既聚之痰,一以杜生痰之源,佐以五味子敛肺气而止咳,与细辛相伍一散一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复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诸药合用使脾肺之阳得补,寒邪得散,痰饮得消,诸症获愈。临床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若兼冲气上逆者加桂枝温中降逆。
③饮停胃肠证:脾阳不振,水饮不化,而积饮于胃。症见:胃中有振水声,且有胸胁支满,背冷如掌大,恶心,呕吐清水痰饮,心悸气短,头目昏眩,舌淡、苔白腻,脉弦而滑。
治法:温阳健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合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加减。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半夏、生姜。
前方用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宜于胸胁支满、气短等症。后方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茯苓化饮利水,宜于水停心下、脘痞、呕吐、眩、悸等症。诸药合用,温阳化气、健脾渗湿、降逆止呕,用于治疗脾阳不振、饮停胃肠之证,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若眩冒、小便不利者,加泽泻、猪苓以渗湿升清,脘腹冷痛、吐涎沫者加干姜、吴茱萸、川椒目、肉桂等温中和胃,心下胀满者加枳实以开痞。
 
(2)水肿
①阳虚水肿:脾气亏虚,脾阳不振,脾失健运,水湿内阻,泛于肌肤发为水肿。症见: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伴神疲肢冷,畏寒、便溏,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脉沉迟等。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渗湿消肿。
方药:春泽汤(《医方集解》)加减。
白术、桂枝、猪苓、茯苓、泽泻、人参。
方中人参补气健脾,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桂枝温阳化气,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诸药合用可使脾气健、脾阳振,水湿行,水肿消。临床若脾阳虚偏甚者可加干姜、附子以温健脾阳,湿邪偏甚者配平胃散燥湿健脾。
②气虚水肿:长期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脾阳虚弱,精微不化,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不行,泛于肌肤发为水肿。症见:面色萎黄,遍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食少而体倦乏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濡弱等。
治法:补气健脾利水消肿。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当归、黄芪、大枣等。
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桔梗、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
药用四君子平补脾胃之气且能健脾渗湿,白扁豆、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健脾渗湿,砂仁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子促中州运化,桔梗开宣上焦肺气使上下气机贯通,加当归、黄芪、大枣补气养血,诸药合用,上焦肺气得开,中焦脾胃气血得补,气机通利,水湿得行,浮肿可消。
 
(3)呕吐
脾阳不振,寒湿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上逆发为呕吐。症见:呕吐清稀痰涎,平时口泛清水,脘闷纳呆,头眩心悸,舌淡苔白,脉滑等。
治法:健脾化湿、降逆止呕。
方药: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合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减。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生姜、半夏。
药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阳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生姜降逆止呕,诸药合用脾气健运,水湿内行,脾胃升降有常则呕吐自止。临床脘腹胀满、苔厚,湿阻甚者去白术加陈皮、厚朴、苍术理气健脾燥湿,脘闷不食加白蔻仁、砂仁以化湿和胃。
(4)泄泻
脾虚失运,水湿困阻,清浊不分,饮食不化,湿浊之邪下注大肠发为泄泻。症见:大便清稀甚如水样,伴不消化食物,腹痛、肠鸣,舌淡苔白腻,脉濡缓等。
治法:健脾燥湿、运中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桔梗、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
药用人参、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益气健脾,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砂仁和胃理脾,桔梗升提肺气,诸药合用有健脾燥湿、运中止泻之功,用于治疗脾虚湿阻之泄泻效果良好。临床食欲不振者可加山楂、神曲、麦芽以助消化水谷,脾阳亏虚肢冷畏寒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
 
(5)霍乱
身体脾虚,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湿困脾阻,脾胃升降失常,发为霍乱。症见:呕吐、泄泻交作,面色晄白,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濡缓等。
治法:益气健脾、化浊渗湿。
方药:理苓汤(《张氏医通》)加减。
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泽泻、桂枝。
方用理中汤补气健脾,五苓散利水渗湿,临床可加藿香、白蔻仁芳香僻秽、醒脾和胃,加半夏、厚朴降逆除湿,兼心烦口渴、舌苔黄白相兼、寒热错杂者加黄连、干姜寒热并用。
(6)黄疸
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滞留中焦,肝胆失于疏泄,胆外溢于肌肤发为黄疸。症见:身目发黄、晦暗不泽,伴食少脘闷、畏寒体倦乏力,神疲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细等。
治法:益气健脾、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加减。
茵陈蒿、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
药用茵陈蒿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肉桂温中散寒化寒湿,白术、甘草甘温健脾,酌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茯苓、泽泻淡渗利湿,诸药合用益气健脾、利湿退黄。临床若脘腹胀满、胸闷、呕恶显著者加陈皮、半夏、厚朴以理气降逆止呕。肝脾同病、胁肋隐痛作胀者加柴胡、香附、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教科书的写法,分类很细。
建议在一个大类中提出病理、总的治则,再分小类如何変方。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相近病的区别和联系。
 
教科书的写法,分类很细。
建议在一个大类中提出病理、总的治则,再分小类如何変方。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相

谢谢关注,天热防暑 。

水平有限呀,写些东西只是为了复习、学习,总结提高自己而已。
 
谢谢关注,天热防暑 。

水平有限呀,写些东西只是为了复习、学习,总结提高自己而已。

老师傅就是谦虚!
李老师可以考虑在港台出版,很多出版社征稿,还有版税。
不过要翻墙,要使用谷歌、微软的邮箱才可以,可以找个懂电脑的帮你。
 
2、皮毛
①、水疱:皮肤表面隆起,小如针尖,大如棋子,内容为清亮或浑浊液体,疱壁可薄

白㾦:湿热郁蒸,汗出不彻所致。
 
老师傅就是谦虚!
李老师可以考虑在港台出版,很多出版社征稿,还有版税。
不过要翻墙,要使用谷歌、微

谢谢,没这个必要。
 
(7)臌胀
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停,结于腹部发为臌胀。症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肠鸣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腻,脉细弱等。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利水、消胀除满。
方药:加味异功散(《顾松园医镜》)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白芍、橘红、木香、沉香。
药用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白芍柔肝,橘红、广木香、沉香调中行气,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临床水湿过甚、小便短少可加肉桂、猪苓、车前子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如兼胸闷咳喘可加桑皮、葶苈子、苏子、半夏等泻肺行水、止咳平喘。如胁腹胀痛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砂仁理气和络止痛。气虚息短酌加黄芪、当归、大枣以补气养血。
(8)眩晕
嗜食肥甘、过食生冷,饥饱失常,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水湿不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发为眩晕。症见:眩晕、头重如裹,胸闷、呕恶、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治法:健脾和胃、燥湿化痰。
方药:加味二陈汤(自拟方)加减。
陈皮、半夏、茯苓、泽泻、菖蒲、南星、藿香、柴胡、甘草。
药用陈皮、半夏、南星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藿香芳香化浊和胃,菖蒲醒脾和胃、开蒙启窍,柴胡疏肝平肝升举阳气使清阳得升,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健脾和胃、燥湿化痰,升阳开窍止眩,用于痰湿中阻之眩晕效果良好。
 
(9)心悸
脾肾阳虚,水湿不化,上逆凌心,发为心悸。症见:心悸脘痞,下肢浮肿,小便短少,伴形寒肢冷,眩晕、恶心、呕吐泛涎,舌淡苔滑,脉弦滑等。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加减。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药用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桂枝温阳化气行水,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味。临床若水饮上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生姜、陈皮以降逆和胃。阳虚氺泛下肢浮肿者加泽泻、猪苓、车前子、牛膝、附子温阳行水。水饮犯肺悸动哮喘、痰多稀白加白芥子、苏子、葶苈子泻肺祛痰降逆,肾阳虚者可用真武汤。
(10)多寐
脾虚湿阻,清阳不升,痰浊蒙蔽清窍,神失所养而多寐。症见:嗜睡多寐,身重体倦,胸闷、纳少,舌淡苔白腻,脉濡缓等。
治法:健脾燥湿、开窍醒神。
方药: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理气健脾燥湿除满,可加半夏、南星降逆和胃燥湿化痰,茯苓、生薏仁健脾利水渗湿,藿香芳香化浊醒脾和胃,菖蒲化浊和胃、开窍醒神。
 
(11)健忘
脾虚湿阻,痰浊上扰,清阳被蒙,脑失濡养则健忘。症见:健忘头晕,胸闷食少,呕恶,舌淡苔腻脉滑等。
治法:健脾燥湿、升清益脑。
方药: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菖蒲、郁金、南星。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
药用陈皮、半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生姜健脾利湿,枳实、竹茹降逆除痰浊,甘草调和诸药。加南星燥湿祛痰,菖蒲、郁金开窍解郁以助升阳。诸药合用脾健湿除,清阳得升,脑有所养则健忘可愈。临床脾虚甚者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失眠者加枣仁、远志。
(12)带下
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湿浊下注从阴门而下,发为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稠黏无臭气,伴面色萎黄,神疲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濡弱等。
治法:益气健脾、除湿止带。
方药:完带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芥穗、柴胡。
药用人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苍术、陈皮运脾燥湿,车前子清利湿邪,白芍调肝柔肝防其侮脾,柴胡、芥穗升阳除湿。诸药合用益气健脾、除湿止带。

脾虚湿阻证的讨论:脾虚湿阻证临床较为常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可包括两个方面,一为脾虚,一为水湿停聚,临床当根据脾虚湿阻的孰轻孰重治疗有所侧重。脾虚甚者以益气健脾为主辅以淡渗利湿之法。湿阻偏重者以渗湿燥湿为主辅以健脾。如此灵活变化才能使治疗组方更切合于病情的需要,缩短病程加速病愈。
又脾虚包括脾阳虚和脾气虚两个方面,脾阳虚临床见症以畏寒肢冷便溏为主,脾气虚以神疲、食少、体倦为主,临床当仔细辨证,恰当用药。
 
9.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证是由于外感寒湿,或脾虚内生寒湿之邪,困遏脾之正常运化功能所产生的病症证候。本证有虚有实,有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等多种证候表现,常见于呕吐、霍乱、泄泻、水肿等疾病中。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痞满胀痛,食少便溏,泛恶呕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苔白腻,脉濡缓。或见面色萎黄,或肌肤面目发黄而其色泽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或小便短少。
病因病机:外感寒湿,或脾阳亏虚,寒湿内生,寒湿困脾,脾之运化功能受阻,气机不畅则脘腹痞闷胀痛。脾胃之气机阻滞则食欲减退,湿注肠中则大便溏薄,甚则泄泻。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泛恶呕吐。阴寒内盛必口淡不渴,寒湿内停漫溢肢体、经络,阻遏气机,则肢体沉重。清阳之气失展则头重如裹。湿阻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外荣肌肤则面色萎黄。寒湿久困,湿淫肌表,加之胆汁不循常道而随之外泄,故肌肤面目黄染,甚则面色晦暗如烟熏。阳虚致寒湿内生,寒湿又致阳虚,以致出现水湿不得正常温化而泛溢肌表,则肢体浮肿。寒湿内盛,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短少。舌淡或胖,苔白腻,脉濡缓,均是寒湿内阻之症。
治法方药:
①外感寒湿:坐卧湿地、汗出当风,或冒雨涉水,外感寒湿,寒湿内侵,困阻脾土,症见:恶寒头痛,无汗,脘腹痞闷,呕吐泄泻,苔白腻,脉濡缓等。
治法: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大枣、生姜。
药用藿香芳香化湿解表,且兼升清降浊之功,苏叶、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解风寒兼可芳化湿浊,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宣肺利膈既利于解表又益于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调和药性,诸药相伍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诸症自愈。临床外感寒湿表证重者可加香薷以解表。
②内生寒湿:脾阳素虚或过食生冷,寒湿内生,困阻脾土,症见:脘腹痞满、腹痛泄泻,口淡食少,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濡缓等。
治法:温中健脾化湿。
方药:附子理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
药用附子、炮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益气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调中,诸药合用益气温中健脾化湿。临床可酌加茯苓健脾渗湿,厚朴、大腹皮理气燥湿除满,腹痛甚者加良附丸以温中理气止痛。

寒湿困脾证的讨论:寒湿困脾证形成过程有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者大多由于短期内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感受寒湿,其时脾的功能并不虚,只是受了寒湿之邪,脾阳困阻,即是使其正常功能不能很好发挥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慢性者是在脾阳虚基础上产生寒湿困脾现象,寒湿内生又会进一步损伤脾阳,更致寒湿内生,如此反复循环,病情越发严重。
寒湿困脾证的治疗以温化寒湿为主,健脾燥湿为辅。寒湿困脾又多为外感寒湿所致,初起多兼有表症,治疗以芳香化湿解表为主。病久无表症者以温化寒湿为主。若久治不愈,寒湿久困,脾气脾阳亏虚者,治疗又当以温健脾阳为主,辅以淡渗利湿之品。脾阳虚兼及肾阳虚者又当在温补脾阳的同时温补肾阳。
寒湿困脾证不但要温阳健脾化湿,更当配以理气之法,寒湿困脾,脾失健运,中焦气化不利,水湿不行,理气不但有助于健脾,且中焦气机通利,水湿得以运行,有利于祛湿。
 
10.湿热蕴脾证
湿热蕴脾证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或中焦内生之湿热,蕴结于脾,使脾之功能受阻,脾正常运化功能失司所表现的证候。常见于泄泻、痢疾、黄疸、水肿、臌胀等疾病中。
主要临床表现:脘部痞闷,纳呆呕恶,溺黄,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色,或便溏恶臭,或皮肤瘙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或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因病机: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湿热为患,蕴结脾胃,脾之功能受阻则见脘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且恶臭。脾气不展,经络之气阻遏则肢体困重。湿热熏蒸,外郁肌肤则皮肤瘙痒,湿热熏蒸胆汁外溢则面目肌肤黄染,湿热下注则溺黄。湿热郁蒸,湿遏热伏则发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内蕴之症。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减贝母、射干,加黄连、栀子、生薏仁。
滑石、茵陈、黄芩、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仁。
药用滑石、茵陈、木通清热利湿兼可退黄,黄连、黄芩、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芳香化浊、行气悦脾,连翘清热解毒且有利小便之功,生薏仁健脾利湿。诸药合用使热清、湿去、脾土复运,诸症自愈。

湿热蕴脾证的讨论:临床无论何病,单辨证属湿热蕴脾者,均可用上方根据具体病症加减治疗。
临床湿热中阻脾胃最易伤津耗液,故临床组方不可过用淡渗利湿之品,以免伤其津液。病久或已有伤津见证者当滋阴清热化湿兼施,所选之品要滋阴而不腻不助长湿邪,利湿不伤阴不更耗其津液。又苦寒之品最易损伤脾阳,若过用苦寒损伤脾阳,脾失健运,则湿邪久留不易祛除,因此苦寒之品也不可恣意用之,以免冰伏其邪。若素体脾阳亏虚,或过用苦寒之品,湿从寒化,湿热蕴脾转化为寒湿困脾者,又当按寒湿论治,拟温阳散寒化湿之法,不可固执守旧。
湿热之邪胶结难解,易反复发作,治疗要彻底,防其复燃。
 
11.肝胆湿热证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交阻,肝胆疏泄失常,或湿热之邪循经下注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概称。本证可由湿热外感,或嗜酒、过食肥甘,娘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蕴结肝胆所致。可见于胁痛、黄疸、阴囊湿疹、睾丸肿痛、妇女阴痒带下、淋浊、癃闭等疾病中。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胀闷,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大便不调,小便短赤,寒热往来,黄疸,阴囊湿疹瘙痒、睾丸胀痛,妇女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因病机:外感或内生湿热之邪蕴结肝胆,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见胁肋部胀痛。肝之疏泄有助于脾之运化,疏泄失司运化失健则脘腹胀闷、纳呆、呕恶,胆热上冲则口苦。湿热内蕴,由于湿与热偏重偏轻则大便或干或稀,热偏重则大便干结,湿偏重则大便稀薄。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短赤,湿热内蕴肝胆,少阳枢机不利可见寒热往来,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于肌肤则身目发黄。肝脉绕阴器,湿热随经下注,浸淫阴囊,则为湿疹瘙痒难耐。湿热注于睾丸,睾丸络脉气血蕴滞则睾丸肿胀热痛。妇女下焦为湿热注入则带下黄臭,则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之症。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芩、栀子。
药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胆实火,滑利肝胆湿热。木通、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使肝胆湿热从小便而出。然肝为藏血之脏,肝经实火必伤耗阴血,故用生地、当归养血滋阴以柔肝,使邪祛而不伤正。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湿热内郁则肝气不舒,故用柴胡舒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经。甘草调和诸药,以免苦寒伤胃,并可缓肝之急以制其横逆之性。诸药合用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化,肝复疏泄之能,则循经所发诸症可相应而愈。
临床若胁肋胀痛加元胡、川楝子,若为黄疸病加茵陈、黄柏,若为外阴病配伍银花、连翘、苦参、黄柏、土茯苓等清热解毒之品,并配合外治法。
肝胆湿热证的讨论:临床无论何病,但见肝胆湿热证均可用该方治疗。
湿热蕴结肝胆,肝胆疏泄失职,常影响脾胃功能,故本证可兼夹肝脾不调或肝胃不和证,临床治疗当配伍疏肝和胃之品。脾恶湿,湿热蕴结肝胆常同时侵犯脾胃,故本证常与脾胃湿热证并存,可见脘腹痞满、泛恶呕吐,或全身发黄等症,当肝脾同治,配伍清泻脾胃之品。若湿热下注,又见膀胱湿热证,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可用八正散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