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谈说【原创】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第12条,这条啊,首先有争议,是否是仲景原文,有人说是后人加的,这个说法吧,我个人觉得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从条文的文字看,注意这几个字,啬啬、淅淅、翕翕,这其实是形容词,而反观伤寒其他条文,没有类似的文笔,不过这是,或者不是,咱们管不管都行,学伤寒,紧扣临床,无关的,不管,该抠的字眼儿要抠,没必要抠的,别浪费精力,于临床也无什么实际意义,咱们不干那个,这条文是不是出自仲景,或者说是不是后人在这条本身的基础上加了些什么,先放一边,单看条文,还是很有意义的,这就够了,管他是谁写的,或者说是谁加的呢,只是有这个争议,但是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得给点出来让你知道
其一
太阳中风。你说说这四个字说出了什么,结合前面的1到11条
说道太阳中风,就要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个有汗的太阳病,至于发热,伤寒中风都会有,至于脉浮,也都会有,唯独汗出与不出,是判断伤寒和中风的关键点,之后看阳浮而阴弱,这个一般有两种解释,不外乎寸阳,尺阴,或者说是浮阳,沉阴,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就是说脉象整体是浮脉,但是如果沉取的话,会感觉到力量不够,弱嘛。后面接着说了,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里,你要知道,这是表证,邪在哪里?在表吧,症状上发热啊,为啥,前面说过了,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抗争,再设法祛除表邪啊,因此脉象上来,则是浮脉,发热,脉浮,都是人体在抗争,对应的是——阳浮者热自发。
接着说阴弱者汗自出首先,脉象来讲,浮对应表,也代表阳,沉代表里,也代表阴前面说了,阴弱指的是沉取脉象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力感,阴弱,就是水不足了,而为什么水不足了,接着它后面说了,汗自出,连着看就是——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简单讲吧,就是太阳中风啊,脉象轻轻按,就能感觉到,重按会感觉到跳动的无力,软软的弱弱的,分别对应了发热,汗出两证 其实反过来理解也行发热,导致了脉象轻轻按,就能感觉到汗出,导致了重按会感觉到跳动的无力,软软的弱弱的
往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形容词都去掉,就是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都是字面理解就行,主要说一点就是干呕,这里的干呕,为什么,前面我说过,前几条的时候,你回来自己看下,主要说一点,这里的干呕不是呕吐,症状从临床看,我所看到的,也都是轻度的干呕 ,这里的呕啊,前头说过了,有对比,看看第四条我解释中的相关东西
至于鼻塞,这是表证,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现在表不解,肺气不宣就会出现鼻塞(外感鼻塞)这里提一点,我自己平时,也会受外感只要病还在太阳表证,我几乎没吃过药,都是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条说的时候其实已经略提了一下,这里再细说下,
简单讲就是用干净的卫生纸,弄成细条,捅鼻子,让鼻子痒,打喷嚏随着喷嚏一个接一个的打,脑门,后脑勺,脖子,后背都会出汗,此法能宣肺气,解表发汗,调动人体自身的潜能,来祛病,还能治疗肺气不宣的便秘,以及肺气不宣导致的水肿,可以用之辅助治疗,为什么?理论还在内经,肺呢有个职能,叫做通调水道,原来曾用麻黄汤治疗过一例水肿,取的也是此法,这里涉及到一个方法,叫做提壶揭盖,简单讲,就是茶壶盖子上有个小洞,你用指头按住(就是肺气不宣了),水能倒出来吗?(这里类比排泄物,大小便)肯定不能了这个时候啊,你用任何别的方法,水都下不来,怎么办呢,指头松开,让上头的气通了(宣肺了)下面自然水就出来了,中医和自然,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生活中的常用的方法,就是中医治病的好办法呢,只是平时日用而不知啊
既然说到这儿了,就略谈谈中医的治水吧,你观察下,或者想想大自然的下雨,就知道怎么治水了,天、地,天地之间,你可以看做是肺,脾,及膀胱,水谷精微在,在脾运化,上属于肺,肺再散布到五脏六腑,浊水最后由膀胱排出,膀胱排水,这是种功能,以前说过,功能的东西,属阳,所以,这个是靠一种叫做气化的能力,来源于哪里?肾阳,而肾阳是什么,在大自然中,就是太阳,治水的根本,在于大晴天,你多联系生活大晴天,地面有水嘛~?而如果地面的路坑坑洼洼,一下雨之后,水就会积攒的比较多,太阳照晒,消的也慢,怎么办,大兴土木呗,修路,这是啥,这叫补土,也就是健脾燥湿好了,路也修好了,太阳也够了,积水还是排不动,咋回事,路地下的管线不行呗,排水管,排污管,这是啥——膀胱,五苓散是干啥的,你去看看配伍,真武汤是干啥的,你也去看看,苓桂术甘汤,苓桂术枣汤等,你也去看看,略说一个吧,苓桂术甘汤,桂,甘草,护心阳的,也就是要有阳光,术,就是修路的,要有土才能治水,路面平整,才不容易积水,这个方剂,还有茯苓,这个就是用到污水雨水管道的,利尿渗湿。
好了,先不多说了,回过来,先看本条的方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先从药说起吧,谈药,就会谈及药材的药性
从中医的角度讲,一个是气,一个叫做味气有四,味有五,在一起,叫做四气五味,四气是什么?寒、热、温、凉
其实啊,应该是五气,因为上头说的这四气,都是有个性的,都是相对的,既然是相对的,就得有个参照气,也就是所谓的平气,这个平字,你要注意,中医治疗,说到底,就是在追求个“平”字,
药有平气,还有你听说过的,平脉辨证,什么以平为期,阴阳调和,阴平阳秘等等其实都是在追求一个“平”字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药有各种药性,人体有体质差异,这些都可以称为偏性,药有偏性,人体也有偏性,中医治病就是以偏治偏用对了,正好药物的偏性和人体的偏性抵消,人体内部平衡,则健康用错了加重人体的某种偏性,有害就是两边一边是1,一边是2不平衡,怎么样平衡?多的那边加一个药性是-1的药好了。左边还是1右边变成2+(-1)=1左右一致,病好了如果多的那边用了1,正1那么就变成一边是1.一边是3了加重病情了,如果多的一边用了100,完了平衡彻底打乱,也就是所谓的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非常危险了,一边是1另一边是102了
说的不严谨啊,不过主要是讲这个意思
但是现在一般说四气,这里延伸了下,主要想说,平,对于中医的重要性,也是中医的思维的一部分,
而四气,如果从阴阳角度看,也就两种,寒凉是一种,属于阴,温热是一种,属于阳,而刚才说的平气,就是介于此之间的第三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任何方面都是如此, 药物虽然,可能每一种药性都不一样,但是归纳说也就三种,刚才说了,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也是中医的一大特点,就是中医啊,我们的国医,最最擅长的就是归纳,化繁为简,是用此法来识病治病的,
这个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你看吧,到处都是,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中所列的方、证。都是很概括的,有共性的,归纳的,从而形成的,比如说太阳中风,有核心症状,这么说吧,如果你临床中遇到了病人,他可能是这个病,也可能是另一种病,但是可能都有太阳中风的核心症状,你就可以用一个方子加减,统治,效果还会很好,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异病同治,而这里核心证的层面上,其实还是像,不是本质,核心证中对应的核心的病机才是这个方子的精髓
比如说往后会说到五苓散,它是治疗所谓的太阳腑证膀胱蓄水的方剂,学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是条文中列举的症状,除了掌握其核心证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掌握这个方子所对应的病机,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啊,就说这个方子吧,除了能治疗太阳篇中相关条文说的证外,你可以再重点看看159条, 这条的最后,其实没有列出方剂,但是你想想应该用什么,其实就是五苓散,用它来利小便而实大便的。回过头来再想想五苓散,核心的病机是什么,之后这个方子才能真正掌握,这里不展开讲了,往后细说
回过来,为什么你能用一个方子统治呢?这就要归功于我们的先辈,归纳,总结,化繁为简,而精炼的这些个核心的证,同时对应这些证,列出的一个个传世的好方子,如果你学到一定程度,疾病虽然多,但是让你归类后,可能也没几类了,方子虽然多,可能常用的,也就那么些了,你看吧,伤寒论其实没多少个方子,113而已(还有一个方子遗失),但是,就这些有限的方子,不说囊括无限的病吧,也差不多了,这很了不起
学中药的之前,一定要先弄懂四气五味,之后学中药才容易上手,才好学,而药材,就是你手中的兵将,好医生和庸医的区别不在于好医生可以用非同寻常的药,不是的,药就在那里,关键是用药的人会不会用,懂不懂药,药材的药性就好像是他的性格,就好像是一个人,一位朋友,你去读懂它,了解他,他才会和你做交心的朋友,才会助你
药材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能否用对地方
之后说说——味
酸苦甘辛咸
学这个之前,心中要感恩,要知道在,在古代,硬件很落后,而这些一味味的药材的药性,那可真是先辈们实打实的一个个亲验出来的啊,而药性各异,其中不乏猛药,为此,肯定也难免死伤,才有了今天我们能看到读到现成儿的东西
内经有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里又是一句高度归纳概括的话这句话要牢记,必须牢记
这里啊,也会有个参照物,姑且叫做参照味吧,也就是所谓的——淡,这里提一下,一些渗湿的药材,有些味就是淡的,一般还是说五味,而五味,其实是对应五行的辛金(肺),酸木(肝),甘土(脾),咸水(肾),苦火(心)有了以上这些,再加上五色对应的五行五脏,白肺,黄土,黑水,绿木,红火,以及气味的厚薄,就能推断药性,比如说,黑豆,黄豆,绿豆,小红豆(赤小豆),白扁豆你如果不知道他的药性,就可以用你掌握的东西去推断
回过来
先说桂枝,这个药,药性,你看神农本草经,我记得是说,味,首先是辛的, 而先头说了, 辛怎么样啊?散啥是散?说白了就是升腾发散,解表发汗本经还说了,其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上气咳逆,马上后面的条文就会涉及,补中益气,这反证了其补虚的一点,前面说过了,桂枝汤,是个补的方剂,患者本身体虚是本,外而伤风是标,可以理解成里应外合而致病这里再说桂枝的归经,也就是药物啊,它有归属的经络,也就是说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作用于哪儿,从经络的角度说,这里桂枝是入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肺经的前面再说第一条的时候就说了,太阳病的理解,经络一说,要占一部分的,归经也是通过实践慢慢总结出来的,同时和五味有关系的,而这里也入肺经,因为其药性辛温,辛对应肺,
再往下,先看生姜,也是辛温,能解表,止呕,与桂枝和在一起,主要作用就是解表发汗之后看甘草,药性是甘温,回头买一本神农本草经,一定得学,甘入脾,这个是作用于中焦脾胃的而这里你要注意,用的是炙甘草
原来说过中药的炮制,具体看前面,要看神农本草经中药的炮制不离水火,怎么通过看字知道是水还是火呢?炒,煅,炮,飞,焙,煮,洗,漂等等方法是不离水火的,或水,或火,或水火结合看偏旁,字里面有火的,肯定炮制用火了,有水的,肯定用水了,这里用炙,是在加强其温性,之后的大枣,甘平
本经有这么一句,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而这里,桂枝汤对应的是什么症状,恶风,自汗出,脉象是什么,轻取浮,沉取弱,对应什么,发热,汗出,又对应什么,前者需要解表,后者需要补津液,而前头还说过,发汗要有汗源,还说过,卫气源于胃气,生姜兄弟,既能帮助桂枝辛散,又能联合大枣,鼓动胃气,而之后的白芍,它是酸的,酸对应什么?收!而桂枝和生姜呢?散!
而我记得前头还说过,太阳病如果发汗过了,会导致内部津液流失,一种可能会造成阳明里热(白虎加人参汤证),一种可能会漏风汗不止行成太阳少阴证(桂枝加附子汤)这里的芍药,起的作用之一就是一种反佐,制约桂姜的辛散,另一方面,酸甘能化阴,也就是酸甜生津液,这个方子的配伍相当严谨,暗合阴阳之道,一方面解表驱邪,一方面养护胃内津液,发汗,你注意了,看后面的煎法服用法的时候你会看到,是小汗,也不是让汗大发的,这点要特别注意,如果大汗了,病是肯定好不了的,这属于禁忌。简单几个字概括的话,辛散,酸收,甘缓,也就是前头让你必须记住的几个字
着说具体的方子
注意看,桂枝后面的(),去皮, 首先,这是错的,桂枝的辛味,全在于皮,怎么能去掉, 这里的去皮,我得理解是啊,不知道你见过没有做成药材饮片之前的桂枝? 张志聪对此有过看法“桂枝取稍光之枝,如有皮者去之,非桂枝上之皮也”,这是一种解释,还有种解释是把最外头的粗皮去掉,这个大概知道就行,时代不同了,一些东西的叫法可能不同,有可能会有这种差别, 我个人认为,这里原文可以改为-桂枝(取嫩尖)为妥,从临床说,桂枝药效最好的就是桂尖了,甘草为什么炙,刚才说过了,桂枝去皮再啰嗦一点吧,从考证的角度讲啊,在伤寒杂病论之前的,有本书,叫做五十二病方,这本书里的桂枝,后面全部没写去皮俩字,好了,这个不说了,考证的东西,不深究,你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行了
接着说煎药服用方法,煎药说几点首先,文火煎,其次,不要煎太久,一般二十分钟为益,煎一次,服药后,半小时左右,喝热粥以助药力,这个为什么喝,原来条文的时候其实已经说过了,我想你应该明白了之后,覆被取汗,同时避风寒,这里说温覆令一时许这个时,是时辰的意思,古代一时辰等于现在俩小时,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注意看这里,伤寒论中明确提出来了,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临床中确实如此,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能大汗,要微微出汗条文中的病瘥,其实是病好了的意思,喝一次好了,就不用喝了,如果没好,继续喝, 桂枝汤中啊,芍药也好,大枣也好,服用的方法,一次喝三分之一,覆被取汗,要漐漐微似有汗,喝药后要喝粥,等等,说白了,都是在为了防止过汗,为了给发汗提供汗源,提供保障,记住三个字——“养汗源”
往后条文说的,病情严重的,能服用到3剂,这里面有个问题,在服用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脉象以及症状反应,如果没有传经的迹象,继续服用便是,如果有,则也不能盲目,周时,是24小时之意,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个一定记住,不能乱吃,否则可能会出大问题,五辛一般是指大蒜啊,韭菜啊这些,为什么不能吃这些,想一想,其实还是为了不要过于辛散,防止过汗而生变啊!!酪指的是甜的东西,之后再说说方子的剂量的问题,这个有争议主要是那时候的两,现在用是多少的问题我个人一般是那时候的一两对应到现在的3g,足矣,临床中也是这样用的,效果也很好
桂枝汤啊,这个是群方之首,为什么,从刚才说的你看看,它是阴阳俱用,通过方剂的配伍,既有化阴(往后会学到芍药甘草汤,这个是化阴的),又有化阳(往后的甘草干姜汤,是化阳的)。药材虽少,但是配伍巧妙精当,服药方法与方剂作用相互呼应,配合,值得细细品味啊,至于桂枝汤的用途,我前面条文说过一些,你看看,桂枝汤用处很大,可不单单治疗个现代观念里的伤风感冒啊,那也太太太小看它了,其实,通过上头方剂的讲解,也会发现,这个方子,发汗是小汗,更重要的其实是在补虚啊,包括服药的方法,也是在陪护正气,其实伤寒论很重住保护津液的,因为仲景知道,汗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往后会细说而由于其巧妙的配伍,临床上,阴阳俱虚,可以用其调理阴阳,营卫不和,可以用其调理营卫,而阴阳俱虚,营卫不和是可以衍生出来很多疾病的,因此,桂枝汤用处极广 曾有一前辈,用桂枝汤原方三剂治好了一例肢体麻木多年不愈的患者,多方治疗无效,他之所以用桂枝汤,是看到了这个患者平素常自汗出,恶风,再结合脉象,舌像而用了桂枝汤,桂枝汤,你记好,汗出,恶风,这是核心证,根源病机是体虚,营卫不和至于深刻的体会,还得经过实践,往后慢慢会有机会的。
我记不是谁说的,中药学讲的都是药用,本经讲的是药性,指导临床还得是本经,请教下楼主,本经真看不明白,不知楼主是通过什么方法或者书籍帮助自己看明白的。
 
72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1.这里提一下,五苓散最主要是看小便利不利,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小便不利,小便利,在条文中很多地方都有出现,不知楼主这里的利与不利是怎么理解的,利,可以理解成多,但是这个度真不好掌握,不利:涩痛都可以理解成不利,但颜色变黄当不属于不利的范畴把,不知正确与否?此外,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区别点在哪?
 
老师,文章中讲述到,嗜睡,往往是阳气不足,阴气盛,导致的。那么如何才能补阳气,来让人体正常,不再嗜睡呢?
 
我记不是谁说的,中药学讲的都是药用,本经讲的是药性,指导临床还得是本经,请教下楼主,本经真看不明白,不知楼主是通过什么方法或者书籍帮助自己看明白的。
我自己常用的有两种方式:
第一,通过伤寒论的条文,某一味药,在不同的条文场景下,用意也是不同的,可以反过来总结这味药都有哪些功效,总结完之后,你会发现,本经上总结的药性就是你通过伤寒论总结的药性,基本上一致。所以,这里讲究一个学习的先后顺序,如果先直接看本经,自然是一头雾水。而由伤寒论到本经,则是一目了然。
第二,抛开本经,伤寒论,自己试药,单味药用过后,打坐感受药在身体里的升降走势,寒热变化。感受身体症的变化,同时切脉,看三部脉象的流转沉浮,这样也能得到最原始的一手药性。但是前提是自己要内心平静无杂念,这样身体才敏感,才能更清晰的感受。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也是这样实证实践的,供你参考。
 
小便不利,小便利,在条文中很多地方都有出现,不知楼主这里的利与不利是怎么理解的,利,可以理解成多,但是这个度真不好掌握,不利:涩痛都可以理解成不利,但颜色变黄当不属于不利的范畴把,不知正确与否?此外,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区别点在哪?
颜色黄不一定是不利,只能说有可能不利,所以,关键点不是黄与不黄,而在于次数和每次的量的多少,小便时有无不适感等因素综合判断。另外也和四季冷暖气候差异有关。冬季和夏季,正常情况下,每天的小便量也是不同的。这个临床多了,自然能区分开。至于五苓散和猪苓汤的区别,也很简单,看看这两张处方,用药差别在哪儿,自然就能知道病因病机方面有何差异。要多想一想,结合临床,独立思考。
五苓散多了什么?桂枝,白术,猪苓汤多了什么?阿胶,滑石。这四味药,才是这两张处方主要的差异点。传统中医处理问题,是理法方药贯穿始终,一气呵成的,药的差异。必然也有理法的差异,症状的差异,病位的差异,身体能量的差异等。这些才是重点。而不是具体的条文和处方。如果只记具体的条文和处方,不去深挖嚼烂,那么临床上就还是不会用,用了,也往往无法灵活运用,随机应变。这样的话,就会大大降低伤寒杂病论的威力,反之,就能提高你的临床功力。
 
老师,文章中讲述到,嗜睡,往往是阳气不足,阴气盛,导致的。那么如何才能补阳气,来让人体正常,不再嗜睡呢?
这个主要涉及到三阴病的范畴,整体上人体各项机能处于衰退的状态,可以参考三阴病的条文,具体的往后有机会再分享。
 
见识多了,同样的伤寒论条款感悟就多了
读经典,必须要结合临床,本来就是服务于临床的,如果脱离,就会纸上谈兵。结合临床,才能真正理解并升华。同时,临床功力深厚,处理的病人多,自然对条文的理解也会更深。而且,常说的,经典常读常新,也是建立在自己临床功力日益深厚的基础上。
 
拜读了。不知所说的群号多少。希望能加进去继续学习。
最开始更新的时候,是很早以前了,之前的群已经不用了,以后如果有精力,会再开新群。
 
读经典,必须要结合临床,本来就是服务于临床的,如果脱离,就会纸上谈兵。结合临床,才能真正理解并升华。同时,临床功力深厚,处理的病人多,自然对条文的理解也会更深。而且,常说的,经典常读常新,也是建立在自己临床功力日益深厚的基础上。
说的太对了,只是如果不是挂牌医生,临床的机会很少啊
 
老师,文章中讲述到,嗜睡,往往是阳气不足,阴气盛,导致的。那么如何才能补阳气,来让人体正常,不再嗜睡呢?
嗜睡也分两种,我甚至怀疑其他各种症状都会分阴阳。
阴症的嗜睡基本在少阴症的范畴,但欲寐,阴症嗜睡本身就可以当做养阳,睡眠的时候减少消耗,阳会更充足,睡眠从从阳入阴的角度讲,嗜睡可能是阳太弱,无法从阴中出来,虽然醒了,但是仍然昏昏沉沉。这个应该是麻附辛对症。
阳症的嗜睡是因为热,三阳合病,脉浮大。。。目合则汗,恐怕是阳太多直接入阴了,然后还灼伤津液,热迫汗出。用的是白虎汤。
 
嗜睡也分两种,我甚至怀疑其他各种症状都会分阴阳。
阴症的嗜睡基本在少阴症的范畴,但欲寐,阴症嗜睡本身就可以当做养阳,睡眠的时候减少消耗,阳会更充足,睡眠从从阳入阴的角度讲,嗜睡可能是阳太弱,无法从阴中出来,虽然醒了,但是仍然昏昏沉沉。这个应该是麻附辛对症。
阳症的嗜睡是因为热,三阳合病,脉浮大。。。目合则汗,恐怕是阳太多直接入阴了,然后还灼伤津液,热迫汗出。用的是白虎汤。
是,一些温病也会出现嗜睡的情况。
 
是,一些温病也会出现嗜睡的情况。
中医上没有讲为什么热会导致困,不管里热还是外界温度热,西医倒是认为,热会导致血管松弛,脑部供血不足而犯困,吃饭吃太饱导致血都往胃跑,脑供血不足,也会困,这好歹是一个解释
 
楼主传统功力深厚,条文理解深刻,分析入木三分,受益匪浅。:064::084:
 
1624485446932.png

这是一个市场份额很大,几乎居家必备的中成药。请先生以中药师角度,解说一下,这个药立方根据,功用,以及作为儿科药的利弊。谢谢。
 
74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 71-74这几条要联合着一起看。

2.这条是说太阳蓄水,水逆的情况。简单讲,下焦膀胱蓄水的话,那这个水有可能往上逆着走。这里有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个人认为,水逆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词汇,并不是只有五苓散证才有,包括之前的水气上冲,中焦胃内停饮,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不降就会上逆,为啥上逆?是因为有水啊。包括膀胱蓄水导致的所谓水饮上逆,其实都属于水逆,所以这个水逆要广义的看。“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我认为这条不太对,水逆不一定就用五苓散,即便用它也是要加减的,这点要知道,不是单纯的五苓散上去就可以了。“五苓散主之”说明肯定有小便不利的情况,用五苓散就相当于把瓶底的堵着的阀门打开了,下面的水泄走了,水逆能不能好?能好!那这种速度是不是最快的?不一定。水逆都吐了,能不能加点生姜?也有可能会心下悸,程度可能会挺重,能不能把白茯苓的量调大一点,甚至桂枝,甘草都可以用。再如本身体内有痰饮的情况,还可以加点半夏。还有中阳不足也会吐水,吃不下东西,这时候还要强中,不能单纯的通利,要具体问题具体去看。

3.总结说,小便不利,是五苓散最核心的症状,说明膀胱气化有问题。如果还有其他外界的干扰,单纯的五苓散就不能解决问题了,比如肺气宣降失常,稍佐宣降,中阳不足的去强化一下,肾气不足固肾气,随证治之。包括之前说苓桂术甘汤,再深一个程度是真武汤,那真武汤能不能合五苓散一块用?当然可以,五脏六腑不是孤立存在的,五苓散力道不够,只管下焦,如果夹杂着其他症状就需要同时治疗。这里还要会区分什么叫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是指小便时顺不顺畅,量多不多。如果顺畅,量也多,那就是正常的。反之,如果次数多,每次只有一点点,就是不利。
老师解读得真详细,认真学习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一,这一条乍一看很矛盾,也有争议,但是实际上,这条所言很对
二,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注意“仍”字,证明没有服药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先看症状,应该是个葛根汤证,反正不能单纯用桂枝汤,但是往后再看,同时还有心下满,微痛和小便不利,这六个症状和在一起,就不是桂枝汤证,也不是葛根汤证了,单单从字面说,无汗发热得用到麻黄,小便不利得用白术茯苓。可以参考金匮里的麻黄加术汤。但是这里已经用过桂枝汤,还有下法了,没用。这里为何前医要用到桂枝汤,因为看到似乎有表证的症状,而为何又用到下法,是看到了心下的不适,想当然的以为有里热证需要下。实际上,这都是不正确的治法,古代医生包括现在的一些中医,对伤寒论运用的比较机械,有些时候不明情况,先汗,看还不好,就再下,治病处方不搞清楚内在情况就乱用,即便碰巧治好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三,实际用的时候,会发现,有些患者,发烧了,感冒了,但是解表不管用,可能脉也根本不浮,而且如果解表了,头会更不舒服,还会影响到耳朵,觉得耳朵里头不舒服,疼,听力有时候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小便怎么样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了,这里也在提醒大家,中医问诊,大小便的重要性,一定要详细的问清楚才行。
四,这里的根源,其实就是下头气化不利,出了问题,直接通利小便就是了,而且解表和通利小便之间是有联系的,解表后外边通畅了,大小便都会受到影响,反过来,如果小便不利,也会湿阻而导致阳郁,从而发热,这个时候通利小便即可通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么说吧,你用个塑料袋子,装水,之后系一下,提着,放到你们家厨房的水池上头,水池里一般都有塞子,按下去能存水,提上来能放水,现在的问题是,想让这个袋子里的水从水池里的孔流进去,怎么办?无非就是在上,在袋子上捅个洞,水自然就留下来了,在下呢,把水池里的塞子提上来,自然流下来的水就顺着下水道流走了,目的就达到了。而这个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就是上头水下来了,但是塞子没提起来,是下头的问题,因此提塞子就行了,也就是加强气化,通利小便,水就出去了,反应到人体就是小便就利了,而往后会讲到的五苓散的情况是不仅下头塞子是闭塞的,而且上头的盛水的袋子,也没有扎孔,水下不来,下头还堵,是这么一个情况,因此用的方子里既有通利小便的药,也有治上解表的药。而后世的叶天士曾说过,“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后世温病学中论及湿温以及相关治法,其实也是对伤寒论这里以及往后的五苓散,猪苓汤等的一个发挥延伸,是很有意义的。
这条是表证内传半表半里之前兆,先服桂枝汤发汗不得法或误下后,仍然头痛,项部拘急不柔和,翕翕发热,是表证仍在。此时无汗一般考虑是邪盛已占领了肌腠而汗不得出,已由桂枝汤转变麻黄汤证。然前面既已汗下,津液肯定亏虚,况且也没有提示脉浮紧,桂枝证也没变,所以这个无汗是肌表阳气无力,正邪僵持造成的。其原因都是服汤不得法或下后津亏所致。按理说桂枝二麻黄一汤就行,但出现有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之里证。这里的心下不是指胃,按胃脘部解还说的过去,应该是中焦这一大块地方。三焦是上下交通的水道,出现胀满而且微痛,痛则不通,意思是中焦水湿壅滞不行,胀满的发痛,水无源而小便不利。说明病邪已部份突破屏障入里,双方在半表半里中焦部位发生冲突僵持。既然表与里都发生冲突僵持,而病位牵涉脾之大络,脾为足太阴,三阴病应先里后表,那么攘外必先安内,安内的方法有消灭之或和解之。这里采取了和解之法,去桂枝,只用姜枣草增津补气,白芍敛阴补充津液及调和通道,使津气上行,一部分抵防外部邪气入内,一部分随茯苓甘淡渗湿,打开心脾肾通道,白术化中焦脾络之湿促津液下行,使邪气从小便排出,脾恶湿,所以白术或苍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尿功能。全方利用白术化湿及白芍敛阴,姜枣草辛甘化阳,增津补气,去桂因桂枝解肌达表,恐内外药力偏颇失衡,所以借生姜发散走表之力祛外邪,无桂枝之功但代桂枝之责。脾健则津气行,完成升降出入的运行。外部因津液充足,邪气有些被发散,有些被带走随小便出,则自然表解而病愈。这条也提示我们外感病有发汗及利小便两种方法祛邪,但需甄别正邪交争的部位,孰轻孰重,以及药物作用的层次加减,简言之"理法方药"得当则病向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