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须结合实践,纯理论不好理解
非常通俗的语言,感恩您的分享!!!本帖最后由 苍穹jiff 于 2014-9-21 16:46 编辑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伤寒论开篇第一条,说几点吧:
第一,从经络角度讲,它起于目内眦,上交巅顶,循脑后下项背,咱们拿个经络图,对照着看看,这些地方都在哪儿,临证的时候,这是个判断点,经络辨证的好处之一是有迹可循,也正因为有经络的这一层次的理解,在临证中,可以此来扩大经方的运用范围,使得临证用方更加的灵活。经络必须要熟悉,即便不会用针,也可以考自己的双手去治病,辩证准确用的对了也非常好使。学医不可不知经络的,古针灸术魅力无穷,子午流注开穴法,灵龟,飞腾,五门十变等等,实际临证中,都极为有用,有时候用针灸完全可以达到用方剂的效果,且效果和用对症方药治疗的不相伯仲。这就要思考了,既然同一个病,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治好,那么其内在是必然有某种联系的,经络针灸往后讲解伤寒论相关条文的时候会略带着提一些。另外就是伤寒论的六经啊,从经络角度理解是一方面,但不代表全部,但是现在伤寒论的学习中,有种极端,认为伤寒论和内经无任何联系,这个显然是偏激且不尊重可观事实的,在此略提下。
第二,从提纲的角度去理解,它代表着一类病,或者说一个层面的病,有共性的东西存在,这里你就要举一反三到临床,判断表证的几个点,一是脉的深浅,二是恶寒,三是头项强痛,这代表是外感的表证,那不是表证呢?会怎么样?为什么表证对应的脉的位置是浮脉?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脉象其实也是一种局部反应整体的表现,表证在体表,脉的深浅位置呢,也会上浮,很容易摸得到,因此表证脉的位置是浮的,虽然实际临证中,有些情况下有表证的症状,但是脉象不浮,这种情况下问题的原因就不是单纯的表证那么简单了,这种情况往往同时伴有里面虚弱,使得脉浮不起来,遇到此种情况,或助阳解表,或补营血以解表等等,这是后话,但表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脉浮,而脉浮最可能的情况也是有表证。之后就再去想脉象和症状之间的联系,其实也是相互呼应的。同时结合舌像,准确度就很高了。这是举一个例子,但是从这里你要知道,诊病,最关键的就是舌脉证三者的一种结合与呼应,从而找到疾病的根源,为下一步遣方用药明确方向立法。至于他为什么会恶寒,略提几个点:
1,你要首先有个观念,不要把生病都当成坏事,这其实是一种警示,是身体的一种自我抗争,防御,同样两个人,一起吃了一些不太干净的食物,结果一个人拉肚子了,一个人没事儿,没事儿的这个人就觉得自己肠胃很好,其实恰恰相反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内在已经黑了,因此遇到脏东西反而觉得是自己的“朋友”而非“敌人”了,因此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对与错,好与坏,往往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那样。
2,有抗争,就会产生热量,体表会热(这里就不是说对应条文了,往后讲到了细说),而身体热,外部环境的温度没有变化,这里就有个差值,这么说吧,一边是2,一边也是2,相减为0,如果一边的2不变,而另一边变成了4,则相减为2了,这就是自己感觉恶寒了,就是冷,是因为自身温度高了,周围的温度虽然没有变化,但是相对的,就低了,就会感觉冷。学中医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字:“相对”,要注意怎么学:“对比着学”。这里再举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吧,之前和一好友聚聚,席间好友说自己前几天中午在单位吃饭,吃过饭后休息,没有床,只能趴桌子上,奈何一觉醒来,却感觉后脑僵硬,流鼻涕,似乎受了风寒,当时其便自言自语,说怎么忘了披层东西呢,随即转念一想,办公室一没开窗,二没开电扇空调,自己穿的还是那么多,没有衣物的增减,外面温度中午大晴天,是一天最热的时候了,刚才吃饭前也一直在那里坐着,也不见着凉,怎么睡一觉就这样了呢?如果是别人,可能不会太在意,可老友其人善思,这虽然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老一辈人也都是这么说的,趴在那里睡要披上件东西防着凉,这是常识,但他却抓住不放了,略微思索后,我问他了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人容易受风寒?
2,一个人怎么样才能睡着?睡着后身体气血有什么微妙的变化?
3,身体阳气的功能有哪些?
老友也许有点高了,嚷着说俺卖关子斗他不过,只好自问自答了
1,体表不固之人容易受风寒入侵,常用的方剂玉屏风散的方意即是固表二字
2,内经有云:“人卧则血归于肝”人能睡着的一个前提是体内的阳气能够潜藏入内,阴阳相合,故而能寐,反过来讲,如果阳气不振,还可能会嗜睡,这就是阳不能出于阴了。
3,阳气的功能有卫外,温煦,动力..等等功能
综上所述,之所以外面的环境没有变化,自身的衣物没有加减,但是却受了风寒,原因就在于三个字——“睡着了”,因为一旦一个人睡着了,也就意味着阳气潜入内了,那么反过来讲,体表的阳气就减少了,而阳气的功能之一是卫外,具体反映之一也就是体表的耐受风寒的能力,所以说,本身的衣物没变,环境没变,变的是身体内部阳气的一个位置,是身体内部环境的一种改变,从而导致的受了风寒的一系列的症状的产生,老友听罢,恍然大悟,连说中医之有趣,精妙。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现象,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一些医理,学医之人,必勤读书,多临证,善思考,常观察,中医上的东西不仅仅会在病人疾病中体现,也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一句话,都包含着医理,只是多数人感觉这些司空见惯,没什么可说可想的,往往也就一带而过了,学医要举一反三,就拿上面举得这个例子来说,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应该知道的起码有几点:
1、阳气的性质(卫外,温煦,动力等等)。
2、不寐治疗的一条思路——潜藏阳气,反过来讲,嗜睡治疗的大思路是什么呢?再联系伤寒论中往后的少阴篇,开篇提纲里面就说了,少阴病,但欲寐,联系在一起思考下,是否就知道内在原因了呢?
3、在中医来讲疾病是怎么样产生的(内部环境的改变),体表不固自汗常用方剂之一(玉屏风散),进而是玉屏风散的组成配伍的研究(黄芪,防风,白术,为什么这么配伍?)等等问题,这样才会慢慢的提高,也会越学越有兴趣。
这里暂且打住,回到条文中来,可能就有朋友会问了,那为什么往后到阳明篇的时候会有发热但是不感觉冷的情况呢?因为那种发热是内实啊,也就是体内有积攒的垃圾,排不出去,是由于这些垃圾产生的热量使得发热的,这种发热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外部反而喜欢凉的,并不怕风寒,这和表证的发热是不一样的。以上,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症状属于提纲性的条文,要记住。
第三,这里要联系下内经,《素问.骨空论》有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反折就是背反张的意思,也就类似于往后条文会说到的项背强几几,督脉阳气不足,易感受外邪,头项强痛。这里提一个导引术的方法,就是平躺床上后,双手放在后脑勺后面,两腿一蹬一曲,同时头项跟着左右摇摆,这个过程中,腿不能抬高,不挨着床面就行,这样一般没有外感风寒的情况下一两分钟,整个后背从督脉开始,就会很热,接着后背到脖子出汗,如果有风寒表证,用此法,就能发汗解表,此法就是通过调动督脉的阳气来冲击足太阳膀胱经,以至其发汗。对于阳气不足而不汗之人也可以用此法来助阳解表。桂枝汤之后喝粥,目的之一其实也是在助阳,而后世对经方也有发挥,陶华对于阳虚不能作汗的情况,就发明了再造散,这其实也是对经方的一种灵活运用。以上这些助阳解表的方法,其实是想告诉各位,临证要“法备,方活”这样才会如鱼得水,而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之会,总管一身阳气,人身阳气始发于此,之后你需要再联系下外感风寒表证的用药,大基调也是辛温,想解表发汗就需要振奋阳气,上文我也说了,针灸经络和用药是有内在联系的,那么之后你可以再回过头来想想针灸点穴应该怎么处理?无非也是振奋阳气,让发汗呗,如果真的理解了,那治疗所谓的外感风寒表证的时候,方法就很多了,如果不想吃药,从经络疗法的角度讲,有好几种导引术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刚才说了一种,再说一种吧,用干净的卫生纸,搓成小细条,桶鼻孔,之后会痒痒的,打喷嚏,一直打到打不出来为之,左右两边都要,这个时候如果有风寒表证的话,头的前额,后脑勺,以及脖子及背部都会发汗,也能较快的治疗外感表征
此法和上头说的那个方法,自古就有,我个人常用,很好用,且第二种方法还能治疗肺气不宣发的便秘,还能用来辅助治疗水肿(肺通调水道),有些小便不利的情况,可能会用到麻黄汤,这种小便不利基本上都是上头的问题,也就是肺的问题,肺气闭塞严重,就如提壶揭盖,上头堵着了,下面是怎么样也下不来的。类似的情况还有,比如古书上曾载有麻黄汤能治疗孕妇难产的医案,其实不是麻黄汤能治疗滞产,根源其实还是上头闭塞严重,和刚才说的治疗小便不利的情况是一样的,这也算是中医的异病同治了,这里顺带提一点,从刚才说的也能看出,伤寒论不能机械的去学习,现在学伤寒论的,很多就是机械的对号入座,见到大便不下就觉得是阳明,见到小便不利就去用五苓散,猪苓汤等,其实也是没有抓住根本,上头说的麻黄汤治疗小便不利的情况,你去怎么利小便也是好不了的。因此,辩证的时候,要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着看,既要在细节上多推敲,又要不失大局观。
这里顺带再提一下,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前者是觉得这本书就只能治疗伤寒,不能治杂病,其实,伤寒论是广义的伤寒,用好了,很多病都可以治疗的,伤寒论有一种说法是和内经无关,我特别不赞同,就说这第一条吧,如果针灸点穴治疗的话,完全也能胜任,大椎,风池,风门,大杼,申脉,临证时根据情况搭配,效果很好,而伤寒论中也不乏用针刺治疗的条文,有人就偏激的说这是后人加上的,但是我们搞临床的,不要在这些文字上去争论,就看实际运用中有没有用,而实际运用中,恰恰证明了,伤寒论中那些涉及针刺治疗的条文,在临床中也都是站得住脚的,且效果很好,这就够了,再说后续的方剂,伤寒论的方子也是用药物组成的,那就有性味归经,而四气五味,归经等都是内经里的东西,而且临床中刚说的那几个点,目内眦,巅顶,循脑后下项背,在太阳表证中也会有体现,这是膀胱经的走向,虽然不能全部用内经印证伤寒论,但是如果完全抛开,那也是不行的。无谓的争论,使得自己也会心浮气躁,是学不好中医的。
第四,从第一条还能悟出中医治病和西医的根本不同,中医治病,建议不要考虑西医的病名,最多只是参考,而且往往一参考,就容易背迷惑,那中医治病看什么?——看症状。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遇到一个病人,你不要去管他西医诊断什么病,你要透过一些迷雾去需找核心的症状,曾治疗一患者,是个麻黄汤证,发烧三天,按理说一般得传经了,但是一看,还是无汗,恶寒,脉浮紧,其他的都挺好,口鼻也不热,大便也下(不是阳明),口也不苦的(不是少阳),虽然三天了,但是还是个表实证啊,那就麻黄汤原方呗,配合针灸风门、大杼,一剂汗出就完事儿了.。西医往往会怎么治?先查血象,一高,好嘞,打抗生素吧,而抗生素这东西,其实是寒凉的,或者自己不懂吃退烧药,结果会更烧,而这种间接性的退烧往往会大汗,反复,时间长了还可能会抽筋,这是为何?从中医角度讲,可能是有亡阳的趋势,同时津液也有损伤,这时轻则甘草干姜汤,重则桂枝加附子,四逆汤等,抽筋用芍药甘草汤或者芍药甘草附子汤,属于误治了。
这里再顺便提一点啊!外感的表证,大汗的话,病肯定好不了,误下的话也好不了,都属于误治。西医和中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如果用西医来指导中医用药的话,疗效,是肯定上不去的,没有疗效,就得不到病人认可,自己也没有信息去学了,最终中不中,西不西的,是很可悲的。
第五,学伤寒论,要学的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代表,药有代表,症状也有代表,可以看做是一种符号,桂枝代表什么,芍药代表什么,石膏代表什么等,症状也有代表,口苦目眩代表什么,大便不下代表什么,小便利与不利代表什么,项强口渴代表什么,时而发热,时不发热代表什么,等等这些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虽然这些代表也好,符号也好,也都有其特殊情况,有些时候并不能见到这些符号就觉得一定是什么问题,在临证的时候不能机械的运用,但是首先要把这些基础的搞清楚,记清楚。“知常达变”这是有层次和因果关系的。而实际对待具体病人诊断用药,其实难在识证。这就需要在细微处多下功夫,在人体生理运行的规律上下功夫搞清楚,单纯的机械去记忆运用,是不行的。
第六,在这里,顺便普及下阴阳五行的相关理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空间虽大,也就天,地,天地之间,疾病虽多,也就表,里,半表半里,药性虽多,也就或阴,或阳,或阴阳并重,阴阳的领悟,一定要多思考,多感悟,对学中医很有帮助,阴阳能代表很多,可以代表血,气,代表药物的四气五味,而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都是阴阳,阴阳谁也离不开谁,且相互制衡,互根互生,有形的,属于阴;无形的,属于阳;你握拳,使劲握,你能看到的手,是阴,而握拳的这个力量,是阳。阴阳互根互生,没有手,就没有握拳的功能,而功能不足的话,肌肉也会萎缩,也就是阴也会消耗,再如剧烈运动后,一方面要调整呼气,可以理解为吸氧,一方面要喝水,补水,也是阴阳都要兼顾,从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其实往后学伤寒论的相关条文的时候就能相结合着看,大汗后,其实是阴阳俱损的,具体往后再说。如果说药材的话,比如说麻黄,麻黄根,一个发汗,一个止汗,本身也是一对阴阳,生活中也处处都是阴阳,你要跳的高,先要蹲得深,欲升阳而先降,拿着斧头劈东西,想要劈的力度大,要先举得高,欲降而先升。你在家进屋想要开门,首先,这个门得是关着的,你在为人处事中,想要得到,你得先付出,将先取之,必先予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应到治病上头,升阳气的时候,反佐些潜降的药,升阳效果更好,降浊阴的时候,反佐些升药,则降的更顺畅。
内经有句话:“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大家仔细体会体会,对临床会很有帮助,具体看《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首先,这个啊,指的是有形的物质:比如说,人、动物等。结合上头的条文看,就是说,我们人或者动物啊,都存在着气血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生化,就好像一个机器的运转,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进有出,这些都正常的话,人健康,如果出问题了,人这个精密的机器,也就会出问题,如果出入废了,升降息了,那人这个机器也就报废了,再有说的就是人体内部各个零件之间也有升降出入的,之所有这些零件有升降出入,才会让人体这个大机器正常运转,从而,从这个角度,就能解决问题,让机器运转正常,比如说胃这个零件,是降的,脾是升的,肝是升的,胆是降的等等,胆胃不降,肝脾不升,几乎囊括了所有胃部不适,具体你看看半夏泻心汤啊等几个方剂,如果从升降的角度看的话,很多方剂都可以看到升降的影子,比如说旋覆花汤吧,大家看看,金匮里的方子。条文说的是治疗肝着的,但是你看他用的方子的配伍,三分之二是降肺气的,剩下的是升肝气的,肺气降了,肝气才能更好的升,这些源于哪里,还是内经,但是这个方子是谁写出来传世的,张仲景(一说是商代的伊尹)。有些人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内经没关系个人尊重这个看法,但是并不赞同,个人觉得,内经不深入学,伤寒杂病论的威力也发挥不出来几成,怎么说呢,就好像你要去找你朋友,他在外地,好了,接下来一步步的来,阴阳是大方向,确定方向了,之后看怎么走,八纲就是道路,好了找到路了,走了,之后该找他是那个小区的,几单元几户了,这个就是所谓的方证了,这个时候对于方证的理解运用,其实更多的是靠脏腑经络学说来定位的。比如说啊,你说阳明病很常见的鼻子干啊,脸红,目赤啊,太阳病头项强啊,少阳口苦啊,目眩啊,往后就不说了,哪个不都和脏腑经络都有密切联系啊,阳明经走向哪儿?和谁表里,太阳经走哪儿?口苦为什么?苦是哪儿来的?之后那个“哪儿”又对应什么?目眩为什么能列到少阳提纲?有人会说这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得来的,确实有这一面的原因,但是理论依据在哪里?其实还在内经,都有相关论述,具体再多看看内经,看看病机十九条等等。
还有啊,有一种说法,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为什么,脾胃是什么,脏与腑,相表里啊,联系很紧密的,根源都在内经,再看吧,白虎加人参吧,为什么加人参?伤寒论中的条文是怎么说的?(这里不列举了,可以自行查阅),这个方剂本身就暗含着阴阳互根互生的至理啊!为什么整部伤寒论特别强调保护津液?而很多相关条文都是在说津液伤后的各种治疗方法,其实说白了,还在内经“天地阴阳合而后雨,人身亦阴阳合而后汗”,出汗,会同时耗损阴阳的。只有火或者只有水不可能会产生水蒸气的,后世的黄元御的学说也好,彭子益的学说也罢,其实说白了都是在说升降出入罢了,解释的反而复杂了,还被推为开一派先河云云,其实内经早就有了。张仲景对这个的运用也相当的精湛的。其实吧,我个人的感觉是伤寒论结合着内经一起看,是其乐无穷的,会对临床有很大的帮助。张仲景肯定精通内经,你像现在很多所谓的不好治的病,其实内经懂些皮毛就能解决掉。
个人始终认为:内经是中医的祖,虽然现在有些朋友非得搞派别,弄出来医方派,医经派,岐黄派,神农伊尹派等,但是我想说,中医其实没有派别,只要是治病救人的好方法,就应该收纳,派别之间的相互攻击,既不利人也不利己。而我们平时在临床实践学习中,遇到觉得不对或者不懂的地方,请不要急着去否定!可以先放一边,学中医,需要有包容心,包容度及德行的修养,其实决定着医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及境界。
接着说说五行这东西,也不要想的那么玄乎,其实换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模型,研究东西的模型,只是古人把中医套进去用了五行学说可不是起始于中医的啊,在此之前就有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古人很巧妙的把中医融入进这个模型里面,来体现脏腑的关系,指导临床,使得中医变的更加的整体,系统了,而中医和西方现代医学的一些前沿,也联系紧密:混沌论,系统论,整理论,模糊轮等,在几千年前的中医,早就有了,且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了解下。
而内经有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就是说五脏六腑之间有相生相克,既能相互配合着让机体正常运转,又能相互制约着,不使某一方面太过或者不及,这里顺带提一点,所谓的癌症的转移啊,西医对付癌症就是“切、化、放”,觉得局部清理掉了就会好,这是很幼稚的,所谓的肿瘤啊,它就是个像而已,根本就不是质,只是结果,不是原因,虽然清理掉了,但是原因还在啊,这也就给以后所谓的转移埋下了伏笔,而转移的话,有些人先转移到这里,有些人先转移到那里,为什么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疾病这玩意儿,也会“欺负人”啊,转捡软的捏,那里薄弱,从哪里突破,就好像你吹气球吧,破了,你把破的地方重新补好之后,在吹,还是会有其他地方破,为什么破在这里,而不先破在其他地方呢,其实也就是这里本来就薄弱啊,亢则害,承乃制,过亢就会有害,就需要去制约,制则生化,如果不制呢?就会影响生化,而生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机体的正常运转啊,不正常了会怎么样呢?百病丛生啊!
以上第一条,太阳病开篇,略谈几点体会,有时间继续往下逐条谈说。一家之言,不正之处,多批评指正!深入讨论非常欢迎,但请勿脱离实际的派系攻击。这样确实没什么意思的。
呵呵,看不懂了吧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孙络浮络解释解释。
水平不到,空如宝山哈。个人认为把《伤寒论》仅仅用经络注解,相当地狭隘,而且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看了胡希恕,黄煌,郝万山等的伤寒论,你的这云里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