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阳闭于里,外生阴寒,所以怕冷,而且这种怕冷不是外部温度降低了的那种要添衣服的冷,反而是稍有走动微风则会觉得很冷的那种,人不动,而觉冷,有甚者会发抖打颤。“而身体热,外部环境的温度没有变化,这里就有个差值,这么说吧,一边是2,一边也是2,相减为0,如果一边的2不变,而另一边变成了4,则相减为2了,这就是自己感觉恶寒了,就是冷,是因为自身温度高了,周围的温度虽然没有变化”
…………~………
我觉得这样解释恶寒,解释得不通。
我的解释是,恶寒是病人怕冷,怕冷是人体需要加热。出现恶寒感觉,拿体温计量一下却体温比正常升高了,表示体温还需要继续升高。恶寒是这个意思。
如果按照君之理解,那么有些病人身体发热,同时又觉得怕热呢,这样的情况很多,怎么解释呢?
老师,请教您15条中太阳病也是下法误治,气也上冲,为何这里用桂枝汤,而不去芍药呢?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促,一作纵。)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首先,此条要结合前头讲的第15条一起看:
15.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脉促胸满也是一种不甘心,上冲的态势。具体怎么理解呢,举个简单例子吧,阳可以理解为守卫,或者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溺水,会拼命得挥舞手臂,抓东西,很急促,但是本身还在水里面,并没有上来。白芍就如水草。不去掉会缠着腿,妨碍救援。这里的脉促,是一种脉势上的急促(溺水者拼命想往上出来的势头)。且脉位也不深。和阳盛的脉促不一样。阳既能代表寒热,也能代表趋势,势头。代表的是事物的一个面,且会有另一个面与之对应。
这里去白芍的原因:一是白芍味酸、收。二是其寒凉,这些都有碍于救援,阻碍其他药的走势,因此去掉。这里的脉急促,是一种上冲的势头,但是胸满了,胸阳是表邪下走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个时候直接用桂枝汤原方就不行了,因为里头有白芍,病有轻重,更有缓急。因此这里要去掉白芍后再来用
接着一条又说了如果有恶寒加附子。这个很好理解。可以和20参看。病邪陷到少阴了。
精彩。引一个宋孝志关于此方的小故事:
1977年宋老把这一清朝末年的医案,一边品茶一边口述,我把他记录了下来鉴赏。宋老说:“一日吴秉贵与老同学周志仁闲坐聊天,周半开玩笑地说:‘老吴,你今天说两湖总督请你去看病,又说二广总督又要接你去看病,你到底会看病吗?’吴大夫笑着说:‘当然会看一点,不然他会抬轿来接我?’周一边伸过手,一边笑着说:‘那你也给我看看。’吴老说:‘行,要早上看。那你明天在家等我,我来看。’第二天天亮,周尚未起床,吴老就上门来诊脉,诊完笑着说:‘从脉上看,你现在还没有病,要到明年清明后你当病,我给你开个处方留着。’周忙说:‘那你忙什么,病了我去找你看。’吴老说:‘不行啊,明年清明节两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要看病,那时他把我接走啦,我给你留方,保存着。’吴老提起笔,写了处方,并写了可能发生的反应,顺手将家书封好递给周,周不在意的将信随便扔在书架上的书中。
翌年清明刚过,周不舒服,以为伤寒,找著名伤寒家刘希盛(舅老爷),见周鼻鸣干呕,恶寒发热,稍感胸闷,予桂枝汤二剂。服药后病情加重,马上去找治温病擅长的名医周公萍。周见其服桂枝汤,四肢厥冷,以为汗出亡阳,给四逆汤二剂。服后寒去热盛,以为病并非伤寒,去到擅治温病的刘家云大夫。刘见其服四逆辈,寒去热盛,几日未大便,处以大承气汤一付。服完汤药,增胸胁苦满,寒热错综。找到擅长柴胡汤的李泽民大夫,李见其先服附子汤温阳,又服大承气汤涤荡热法,必当寒热互结中焦,给以四逆散协调阴阳,服四逆散还不见效。先后吃了几个人药都不见好,这时想起老朋友吴秉贵曾给他留着一个方,还有一篇文章,不知写了些什么,赶忙在书架上找出信一看。吴老说:‘周应病伤湿,当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服一帖后当小便利,胸闷顿减,再服一帖病愈。’又翻开下一页,上面写着周病后投医治病的过程,果如吴所料,服二剂病已全愈,周始信服吴老高明。他将先后给他看过病的老中医请在一起,酒酣之际,谈起治病经过,读了吴老去春所书处方脉案,真不出所料,大家更是欢笑高兴”。
席间,大家让吴老讲讲当时是如何预料周必在清明之后病伤湿。吴老说:“周好饮酒,有里湿表湿,清明时节梅雨纷纷,露吃陵前,里外夹攻,病湿则必不可免。”
谈笑间,刘希盛责问说:“老周,你为什么服完桂枝汤不再来诊,你若来,我也一定会给你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刘又对吴老说:“你写对了没有?”吴老说:“我已注明,服刘氏桂枝汤不效,再去找刘复诊,一定会看出你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周打开信,果然下面括号里是写得清清楚楚,可惜未早翻开一阅,逗得大家哄堂而笑,酬酒别谈他事。
受教了,谢谢。。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首先,我觉得,后世的温病学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就去盲目的跟风否定,不可取!
也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完善补充,我还是觉得能“伤、温”统一比较好,同时此条这里又牵涉到真假寒热的问题了,个人觉得要舌、脉、望,问、触,相结合判断,不能只看舌,或者只看脉这样子
结合条文说几点:
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首先,还是提到了太阳病,但是后面的症状不符——发热而渴,不恶寒。因此这种病的症状应是脉浮,头痛,渴,不恶寒这种叫做温病,字面意思是如此,但是为什么?这个啊,古往今来,各种注解五花八门,说说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对,供参考吧,先回过头来看看前五条,不知道能否看出来太阳伤寒,是怎么发展转变的?大体说,是由表入里,一点点变的,最开始是外界的原因而致病,而再看本条,其实,温病恰恰相反,是从内往外走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由于本身内有伏热,外又感风寒,导致了这个症状,它既有太阳表证的症状,又有阳明经证的症状,而其根源还在于津液匮乏,里热,此应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散或者麻杏石甘汤加生津之品治之。效果个人临床中观察,要比桑菊,银翘等效果好。如果这个时候这样治疗了,条文中后面的那些情况就不会出现了,之所以出现后面的情况,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误治导致的,甚则会危及生命
二,往后看,“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是第一误,误汗了,刚才说了,这种温病的根源在于津液匮乏,里热,要表里双解,现在单纯误用辛温,就会导致体内更加的炽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出现了少阴的象,已经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就要清热生津,通泻火郁了,经络疗法也是一样,取穴的话主要在大肠经,三焦经,心经以及心包经,可取大肠经合谷,三焦经外关,语言难处点刺中冲,一般而言都能治好,这是第一逆,接下来,更厉害,又继续误治了,用了下法,本来津液就不足了,先前误汗,现在又误下,就会导致“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这都是由于津液大伤而导致的,下面因无液而不利,上面因无液,无以滋养而导致直视,治疗的话就要大补其阴,补肾阴壮水,肾经的太溪,复溜基本上是必用的,同时可以配上三阴交以及后背膀胱经的肾腧及膀胱腧,接着条文又说“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种情况已经相当凶险,火邪已经烧到心那儿去了,之所以有剧则如惊痫,时瘈疭,是因为心主神明啊,现在这种情况,急救的话马上十二井点刺导泻之,同时取心经神门,心包经内关,也可参照后世温病学的治法,尚有一线生机。此条后面的三变全是误治,这就要求医生在最开始就有正确判断,心细谨慎,才不至于误治而致多般变化,谨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