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素灵词汇日知录 系列

素灵词汇日知录 【164】

阳加于阴谓之汗。

郭霭春:加,有“胜之”之意。
吴崑:谓寸之阳脉,加一倍于尺中之阴,如是则阳实者汗自出。
张志聪: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而脉亦阳脉之加于阴部也。
渔按:此经言人体发汗之机理兼脉理。
 
素灵词汇日知录 【165】

阴虚阳搏谓之崩。

杨上善:崩,下血也。
马 莳:尺脉既虚,阴血已损,寸脉搏击,虚火愈炽,谓之曰崩。盖火廹而血妄行也。
张介宾:阴虚者,沉取不足,阳搏者,浮取有余。阳实阴虚,故为内崩失血之证。
《素问注释汇粹》:大失血以后,常见芤脉,与张说相符。
 
临床参考资料

临床参考资料


罗元恺教授论治崩漏特色

张玉珍 罗颂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

罗元恺教授是已故全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教育家。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60年,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勤于著述,建树良多。也是现代岭南妇科名医。在他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既有中医学的普遍性学术精华,又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的显著性学术特色,在岭南妇科中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现仅从他论治崩漏病中总结学习他的特色经验。
1阴虚气虚是致病之本
崩漏是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净之谓,是妇科常见的危、急、疑、难病症。关于崩漏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别论》中云:“阴虚阳搏谓之崩”。罗教授认为所谓阴虚阳搏,应理解为肾阴虚损,阴不维阳,……虚是本,亢是标,指出阴阳二气失于平衡之机理。阴损可致阳亢,阳亢又可耗阴。因下血过多,热随血去,气随血泄,可致血虚和气虚。并提出了“肾阴虚、脾气虚往往是致病之本”的创新观点。这与历代医家各自着重认为“气虚统摄无权”、“血热迫血妄行”、“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或“阳不摄阴”为崩漏的主要病因病机迥然不同,比《素问》提出的“阴虚阳搏”更具体全面。彭胜权教授主编《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一书中韩氏对岭南人群体质构成的特点认为“以阴虚质、湿热质为主,气虚质常见,挟痰湿之象明显。这些特色的形成,除了与先天因素有关外,与后天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对我们深刻理解罗教授的学术观点颇有裨益,因为辨体质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或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医可不识人之形体以为治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指出:“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岭南人多阴虚、气虚的体质特点容易导致阴虚阳亢、冲任不固和脾气虚不能统血的崩漏。而崩漏长期失血伤阴耗气,又加重病情反复,形成因果相干的恶性循环。罗教授继承传统理论,尤其重视他所在的岭南地区的“临床情况分析”,认为“肾阴虚、脾气虚往往是致病之本,血热、血瘀亦可为诱发本病的一种因素”。我们认为罗教授的这一学术观点体现了岭南医派妇科学术特色之一,与岭南地区人群的体质特点基本一致。
2滋阴固气是塞流之法
对崩漏的治疗,历代医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如明代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指出:“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这就是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一直为后世所用。但如何理解应用?则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山西傅青主独创固本止崩汤为后世推崇。药仅6味,却融益气、补火、救阴、化瘀诸法于一方之中,可称益气温阳止崩的范例。而罗教授善取诸家之长,又着力于从临床中体会“往往须用养阴益气之品,余常以自拟滋阴固气汤为基础加减化裁,方中以菟丝子、山茱萸滋补肝肾,参、芪、术、草健脾补气,阿胶、鹿角霜固涩止血,何首乌、白芍养血和肝,续断固肾,全方兼顾了肾、肝、脾三脏,既滋肾又补气,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如出现血崩如注,甚或厥脱,急宜中西结合抗休克,如输血和人参注射液,继用参附汤加黑姜炭以救逆止血。同时艾灸隐白(双)、大敦(双)、三阴交(双)”。罗教授又说:“血崩当以塞流为主,但塞流仍需与澄源相结合。不能单纯以收涩止血药而止血,尤其是炭类药物,不宜大量服用,否则虽或暂时得以止血,但患者本身凝血机制得不到巩固,便又会大量地或持续地出血不止。阴虚阳搏谓之崩,故崩往往需用养阴益气之品以治其本”,罗教授的止崩法曾被某外科医生喻为“止血钳”。罗教授的滋阴固气汤与傅青主的固本止崩汤形成了古今南北两地止崩法同中有异的各自风格。我们认为也反映了罗教授岭南妇科的学术特色。
3辨证论治是澄源之须
澄源,现代解释为正本清源,是在大出血控制后的止血方法。罗教授悦:“澄源,即根据辨证原则,从病理上控制其继续出血”。对崩漏辨证他认为以阴虚血热、血瘀、脾肾虚损三种证型为多,各证型的治法方药如下。
3.1阴虚血热证治宜于凉血清热之中,行养阴之法,但不能过用苦寒,以免化燥伤阴、耗损真气,可用一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3.2血瘀证治宜化瘀止血,可用桃仁益母汤(经验万):益母草30-40g,蒲黄(生炒各半)9g,山楂、郁金、桃仁、丹参、茜草根各15g,血余炭10g,海螵蛸20g,三七末(冲服)3g。
3.3脾肾虚损证治宜健脾固肾,可用举元煎加鹿角霜、艾叶、阿胶、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补骨脂、枸杞子等出入其间。
罗教授认为:祛瘀止血法对于有瘀阻以致瘀结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的崩漏患者,在一定阶段虽可适当采用,但不是本病的根本治法,更不能长期采用。本病在辨证上虽或有瘀,往往是虚中有实,瘀去以后,亦须补虚,或者寓攻(去瘀)于补,以求虚实兼顾,因此,祛瘀以止血,只属于塞流或澄源的范畴,决非复旧固本的原则。
4辛温助动是止血之忌
崩漏以出血为主症,止血是治崩之首务,贯穿在塞流、澄源之中。罗教授善用益气养阴法以止崩,对用人参尤有独到之处。认为人参之功,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阳,非加入人参不能收效。人参当以野生人参或东北红参为佳,如非危急重证,重用党参亦可取效。其实,汉代方药中之人参,乃山西上党地区生产之人参,即今之党参。补气之药,虽以参、芪为主,亦有素体阴虚者,参芪亦嫌其升发阳气而不适应者,可用西洋参、太子参、山药、炙甘草等益气健脾之品以缓图,较为稳妥。
崩漏为血证,在出血期间选用理血药,罗教授推崇张景岳、张山雷的观点。《女科辑要笺正·血崩》中指出“当归一药,富有脂液,气味俱厚,向来视为补血要剂,固亦未可厚非。在阳气不足之体,血行不及,得此温和流动之品,助其遄行,未尝非活血益血之良药,唯其气最雄,走而不守,苟其阴不涵阳,而为失血,则辛温助动,实为大禁”。《景岳全书》说:当归“气辛而动,故欲静者当避之”。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罗教授对此亦颇有体会。他经治的不少崩漏患者,有些因前医叠用芎归之类动血太过,有些因自认为失血须服当归煎汤使出血增加或日久不止。每遇此类患者,罗教授用滋阴固气之剂,使血海安宁,下血渐止。罗教授认为辛温助动是止血之忌,也体现了岭南医派妇科重视药物气味的用药特色。因为罗教授认为出血时不用当归是当归“气味俱厚”,“气辛而动”,“芎之散动尤甚于归”,而选黄精、制何首乌、桑寄生、乌豆衣、花生衣、枸杞子、大枣等滋润养血之品。若止血已超过1个月而仍未见有月经未潮者,则川芎、当归仍可运用。
5 补脾固肾是复旧之旨
在妇科理论方面,罗教授注重肾脾气血和冲任。崩漏是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严重紊乱。罗教授对崩漏止血后重视复旧治本。他认为,复旧,即从根本上调整月经周期以恢复其按期排卵的生理常态。崩漏虽有各种因素,其病机总关系到脾肾,脾主统血,肾主闭藏,脾肾功能失常,则脾不统血而肾失封藏,以致下血不止。治则针对其因热、因瘀之因素外,必须以补脾固肾为根本治法。先宜健脾补气,继用固肾益精,崩漏病机以冲任不固为本,冲任之本在肾,经水出诸肾,肾阴肾阳协调充盛,则月经周期可以建立而能排卵,病愈后不会反复发作。罗教授常用自拟补肾调经汤:熟地黄、菟丝子、桑寄生、黄精各25g,党参20-25g,制何首乌30g,金樱子20g,续断、白术、枸杞子、鹿角霜各15g,炙甘草10g,排卵期加入温补肾阳之品如淫羊藿、补骨脂、仙茅、巴戟天之类以促其排卵;或根据患者体质偏阴虚、阳虚的情况选用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入人参而达调理阴阳,补脾固肾复旧之功。
罗教授认为对于崩漏,古人提出塞流、澄源、复旧分阶段的几种治法,是符合本病治疗规律的,但在临床应用时,几种方法又往往互相联系。如塞流与澄源结合,澄源与复旧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应。罗教授诊治崩漏的理法方药,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精华,又结合岭南地区因地因人制宜的客观临床实际,充分显示了岭南医派妇科的显著特色,二者融为一体而形成了罗元恺教授的学术风格。
 
临床参考资料


谈谈“阴虚阳搏谓之崩”的证治体会--《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中国知网提供 http://www.cnki.net


<正> 《诸病源候论》中说:“妇女月水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崩中之病,临床多见。在暴崩阶段,经水来潮如倾如注,如不及时救治,则可因血去过多而导致阴亡阳脱,危及生命。现就我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谈谈对血崩证治中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作者单位】:余姚县中医医院
【DOI】:cnki:ISSN:1005-5509.0.1985-02-020
【正文快照】:
《诸病源候论》中说:“妇女月水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崩中之病,临床多见。在暴崩阶段,经水来潮如倾如注,如不及时救治,则可因血去过多而导致阴亡阳脱,危及生命。 现就我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谈谈对血崩证治中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阴虚阳搏”为崩之主
 
临床参考资料


首席医学网 >> 杂志 >> 2003年杂志 >> 十月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中医

王国治老中医对崩漏证的认识和诊治经验

www.shouxi.net安国亭 2004-7-24 15:54:00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10月 第3卷 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10-0921-02


已故老中医王国治从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为当地著名的妇科专家,擅长诊治妇科疾病,笔者曾师从王老多年,获益颇多,现将其在临床中治疗崩漏证的诊治经验和对本病的认识介绍如下。


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所表现的共有症状,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王老认为崩与漏二者都是子宫出血,但其病势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其发病机制则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如崩久不愈,气血大衰,或病势日轻,则可转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从轻重程度上看,也可以说崩比漏更严重一些,故在临床上,由于出血量时多时少,两者不易截然分开,常常是崩漏并称。正如《济生方》云:“崩漏之疾本乎一症,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现代医学上如外伤性子宫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及恶性肿瘤等所出现的**出血都属“崩漏”范畴。不过近代论崩漏者,大多以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


崩漏的成因,王老认为多由外感和内伤,使体内阴阳平衡失常,引起脏腑气血失调而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正如《诸病源候论》说:“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二脉,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内,经络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制经血。”《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又云:“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说明了崩漏是由于阴虚阳亢而成。《医宗金鉴》云:“若其色紫血成块腹胀痛者属热瘀,若日久不止及去血过多而块痛者,多系损伤冲任二脉所致。更有忧思伤脾,脾虚不能摄血者,有中气下陷不能固血者,有暴怒伤肝,肝不藏血,而血妄行者。”如患者因脾虚损不能摄血归源或因肝经有火,血得热则下行,因肝经有风血得风而妄行,或因大怒伤肝,气冲血室,突然暴下,或因经期不净,房事不节,以致淋漓不断或因肾脏气化不固,而冲任滑脱,或因饮食劳倦,湿热下迫而致崩漏不止,这说明崩漏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密切。崩漏一症病因病机,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肾脏亏损(冲任失调)以及瘀血阻滞(恶血不去,新血难安,血不归经)等而致,在临床上以肾虚、脾虚、血热、血瘀为多见,临症时必须详审其因而细辨之。


崩漏尚须与月经过多、胎漏、异位妊娠、产后病、赤带、?瘕、外伤等所致**失血症相鉴别。月经过多是伴随月经周期来潮,出血量过多或行经期过分延长,而崩漏不一定在月经期间,怀孕以后**不时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酸、腹痛、小腹胀坠现象者,称为胎漏。若异位妊娠(宫外孕)、**出血,首先有短期停经史,有早孕反应,下腹一侧隐痛,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不规则**出血或伴有突然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血压下降,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等。若产后或流产后**出血,有腹痛感,应考虑是否是胎盘残留或瘀血不净,若更年期已断经数年,偶然子宫出血或者赤白带下或杂见五色腥臭难闻、腰痛、腹痛下坠或小便涩痛,大便困难,当考虑是否?瘕(癌变),其次按性质来看,其血色红不凝固。崩漏所出之血为鲜红色,因为多量胶质能凝固,患者多有贫血表现,可作鉴别。


辨证治疗,王老认为崩漏是失血之病,在临床上除须分辨发病的缓急,病的新久,血量的多少,血色的紫淡,血质的稀稠外,还应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苔脉象的变化,辨别寒、热、虚、实,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一般应遵循初用止血以塞其流,崩症大出血时如不迅速止血,就会造成脱症。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本源,这是求因治疗崩漏的重要环节,最后采用固本调理善后复旧之法,治疗崩漏的三个阶段,在临床上应随证应用,若暴之际急当止血防脱,否则就会造成虚脱而危及生命,在大出血时,将要气随血脱,可急用独参汤、生脉饮或参附汤等回阳救逆,待病情稍缓,淋漓不断之漏症,宜谨守病机,根据辨证以治其本,若血热宜清热凉血,气虚宜补气摄血,劳伤的宜补气固冲任,气郁宜调肝解郁,血瘀则活血化瘀。王老认为,止血勿滞血,崩漏之血为错经妄行,也即离经之血,要以止血塞其流,必致离经之血蓄于胞中为瘀血,即便暂时得止,也必留后患,因瘀血停留体内,新血不得归经也成为离经之血,这样旧疾加新患,止血之药,固涩之品也为权宜之计,必致崩中导致漏下,漏下导致崩中或兼生他病。临床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治疗中,应该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灵活掌握,则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


善后处理,王老认为,重在调和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皆依赖于脾胃,因为人体恢复健康,则靠气血充足,气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水谷的化生依赖脾胃的健运。如果脾胃受病邪侵袭,失去正常健运功能,反而会阻碍气机,滞腻脾胃,影响其消化吸收,因此,调理善后之法,主要在使脾胃中焦健运,生化之源恢复,则虽不补血则血自充。


作者单位:466100河南省西华县公疗医院
 
临床参考资料


《河北中医》2007年11期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刘瑞芬教授从瘀热论治崩漏经验
范玉芹;胡怀强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妇产医院妇产科 山东济南250014(范玉芹);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胡怀强)
【关键词】:崩漏;中医药疗法;刘瑞芬;名医经验
【分类号】:R249;R271.1
【DOI】:CNKI:SUN:HBZY.0.2007-11-004
【正文快照】:
刘瑞芬教授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论治妇科出血性疾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对崩漏的论治亦颇有心
得。我们有幸侍诊于侧,现将刘师从瘀热论治崩漏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崩漏是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之一。早在《素问·阴阳别论》就有“阴虚阳搏谓之崩”的记载,漏证之名则首见于《金匮要略》第22篇:“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诸病源候论》中二者并提,谓“非时而下,淋沥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临床参考资料


大定风珠治崩漏

崩漏指经血非其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古人用“淋漓不断名为漏,忽然大下谓之崩”之句描述并示滥别。

崩漏病机复杂,如肝肾亏损,阴虚阳亢所致者,除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淋漓难净外,多兼头目眩晕,烦躁失眠,潮热自汗,心悸不宁,便秘溲赤,舌红干少苔,脉细数之症。属现代医学功能性子宫出血之类,与卵巢功能衰减有关。《内经》谓“阴虚阳搏谓之崩”,由于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呈“热沸风荡”之势,激动经血妄行,治宜滋阴潜阳熄风,用大定风珠加减以封固之。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下焦》)由生白芍、干生地、阿胶、麻仁、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龟板、生牡蛎、生鳖甲、生鸡子黄组成,乃酸甘咸法,系吴氏治“热邪久羁,吸烁真阴,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少苔”等危候之方。曹赤电谓鲁封翁以之“治血崩得效(《温病条辨》按),对此等症笔者曾运用,疗效可靠。

该方因功能填阴塞隙,潜阳镇定,上下交合,所谓“俾阴阳有眷属一家之义”。然药味柔腻,有“腥浊浓腻”(王士雄评)碍胃之嫌,笔者用时,常将鸡子黄煮熟,切成小块,阿胶炒珠,三甲煅制,或加砂仁、橘红1~3g以矫之,即不碍胃。
 
素灵词汇日知录 【166】

灵兰秘典论第八

高士宗:灵兰,藏书之室,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灵兰之室,为秘密之典章。盖心为君主,主明则下安,不明则危,是君道之所系者大。帝闻岐伯之言,而悟为君之道,故尊奉其言,斋戒择吉,以藏灵兰之室,故曰灵兰秘典。

吴 崑: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秘典:秘藏典籍也。
张志聪:上章论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阴阳相间而传。然所本于六藏六府。故帝复问藏府之相使贵贱。
于天星:本篇是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的重要部份。正因为如此,《内经》的作者们十分珍视,名之曰“灵兰秘典”。
 
素灵词汇日知录 【167】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相使、贵贱何如?

十二藏:张介宾:分言之,阳为府,阴为藏;合言之,皆可言藏。
相使:郭霭春:“相”副词,互相的意思。“使”役也,见《荀子。解蔽》杨注。“相使”即互相役使(联系)。
贵贱:郭霭春:“贵”,谓主(主要)。“贱”谓从(次要)。
陈无咎:“贵贱何如”句,篡文也。
 
素灵词汇日知录【168】

君主之官

郭霭春:《灵枢。师传》“五藏六府,心为之主。”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活动及藏府功能之彼此协调和气血通畅,全赖心的功能,故以君主之官譬其重要。官,作“职守”解。
 
素灵词汇日知录【169】

神明出焉。

《素问注释汇粹》:指精神意识聪明智慧。张介宾注:心为一生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机,藏府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王冰:任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清静栖灵,故曰神明出焉。
 
素灵词汇日知录【170】

傅景华:中医学将一切生命活动的发生过程统称作“肾”;将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过程称作“心”;将一切生命转换的过程统称作“肺”;将一切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统称作“肝”;将一切生命演化过程统称作“脾”。可见中医学的“五脏”与西医学的神经、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生殖、泌尿等系统根本不同,而又完全交叉。前者横观生命过程,后者纵观实体结构。作为人类认识的双翼,二者卓然自立,可以和谐互补、结合运用。
 
素灵词汇日知录【171】

刘炳凡:由于时代的局限,《内经》不知道大脑才是主导全身生理机能和产生精神活动的实质性器官,而把思维情志功能分属于五脏。。但它认为人体内有司控情志和思维活动的物质系统,这是正确的。临床实践证明,五脏与七情之间确实有一定的相应关系,是今天仍需要研究的课题。英、德、俄、日等国,15世纪以前同样也认为心脏是主理论思维活动的,如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等都曾认为精神能力位于心脏,而脑不过是人体的一个冷却装置。《内经》中有关于“脑”的记载,但并没认识到脑与思维的联系。第一次提出脑具有思维作用的是李时珍,称“脑为元神之府”。其后,李梃论述了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将心主神明和主血脉的功能看作为二个器官的作用。清代王清任则直接提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之说。可见中医对精神活动的产生部位是有一段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的。
 
回复 253# 却波渔翁 的帖子

如电脑

西医讲的是硬件配置

中医讲的是软件应用

一个是体,一个是用
 
给渔翁一个建议

粗略看了,老先生整理的东西,非常的好

只是,现在的人 帖子超过三、四段的文章,都不爱读

如果,化整为零,单独的拿出来探讨学习,不是更啊好哦
 
素灵词汇日知录【172】

殷商时期,人们在解剖心脏时,还注意到心内有七个孔窍。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曾讲:“吾闻圣人心有七窍”。《难经》讲“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由于那时解剖心脏的标本都是斩戮后的尸体,全身血液流尽,心脏内看不见血液(水)的痕迹的原因。因此,殷商时期的人们认为心脏是一个空腔器官,《难经》只载心內“盛精汁三合”,不知心脏与血液的关系,以知“心有七窍”,这七窍似指具有思维能力的“心眼”,“吾闻圣人心有七窍"是说圣人(有学问的人)用七个心眼进行思考,所以“圣人”足智多谋。“诸
血皆归于心”。当是秦汉之交或两汉时期的认识了。

---严健民《远古中国医学史》
 
素灵词汇日知录【173】网络资料

素灵词汇日知录【173】网络资料


当前位置: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医药学 > 药学 > 正文试论“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诊治中的主导作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05-22 09:48:00 ]作者:谭璐璐编辑:studa20【摘要】 “脑主神明”理论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论藏象学说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传统文化,在脑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就近年来学术上谁主神明的争鸣,详细阐述了“脑主神明”的涵义、对其理论学说的认识,以及该理论在脑病诊治中的主导作用,以助于推进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关键词】 脑主神明 脑病诊治 综述


Discussion on Guide Function of “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in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Abstract:The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corrects the insufficient of "Heart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m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e more perfect and more develope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This essay concludes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this fiel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 understand of its basis and its dom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and sets a guideline to the medical use in clinic.

Key words: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Summarize

在突破中医藏象内景的古老命题“心主神明”之后,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推出了“脑主神明”的中医理论,近来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其理论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论藏象学说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传统文化。“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的诊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对“脑主神明”理论学说的认识

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之后,“心主神明”一直占据藏象学说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脑与神明相关的理论认识一直在发展,却并未进入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体系中。直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看法。至此,“脑主神明”理论学说逐渐兴盛。

回顾这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在商周时期,从《说文解字》中论说“思”字的字形开始,中医传统文化中便有对“脑” 认识的相关记载[1]。《说文》中曰:“脑,颅中脂也”,提及了脑位于颅骨内,有髓会聚而成,具有与神明相关的功能活动,这当属中国传统文化对脑的最初认识。在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认为脑与神明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则精神将夺也” 。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心》中亦明确指出了人心有二:一是藏于胸中,推动血行的“血肉之心”;二是无具体形态可言的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神明之心”。他已经否认了胸中的心有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认为这个心只有推动血行的作用。故名曰“血肉之心”。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东医宝鉴·外形篇·头》则指出 “头为天谷以藏神”…… 均把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 言语等功能归于脑。接受过现代医学思想的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癫狂方》中提到:“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

随着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心与脑的功能也在逐渐明了:脑所主之神是广义的神,它对机体的外在生命活动和内在精神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是广义神的一部分,是在心主血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多的组织,它对血液的需求也非常多,所以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心主血,上输于脑密切相关。心神功能的发挥,隶属于脑主神明的功能[2]。有医家认为 “脑神”即“精神意识”,是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内外环境信息进行翻译、整理以及储存的综合过程[3]。

2 “脑主神明”的涵义

“神明”一词,含义广泛,追溯到《辞海》称:“神明,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大辞典》云:“神明,一指神或精神;二指日月星辰。”《辞源》也有“谓神也“或”人之精神”之载。中医学中“神明”更寓其特定的含义,远在《内经》中既可概括为:(1)指自然界的规律;(2)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人体显现的生命力;(3)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4]。“神明”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其中也包括了情志活动[5]。《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生理功能概括为:(1)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2)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归功与脑。因此,不难得出,脑主神明基本含义有二:一是脑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由脑所主;二是认为脑为一身之主宰[6]。

3 “脑主神明”与 脑病的治疗

3.1 中医“脑病”范畴及病因病机 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明确列出“脑系病类”,如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不寐、中风、脑瘤、脑萎、痴呆、偏头痛、脑鸣等34种,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脑主神明”论,突破和变革“心主神明”说的里程碑[7]。就中医脑病的致病因素而言,不外乎: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中毒、外伤、痰饮淤血、先天因素等[8]。雍履平[9]认为中医脑病总是围绕精、气、神的失调,或由精、气、神的虚损所致的邪毒形成的脑病而选方用药,已成为治疗脑病的既定思路和成功经验。

3.2 脑居高位,易中外邪,治脑病宜开窍祛邪为主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向·五脏生成篇》又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为髓汇之处,居于高位,故受邪则首当其冲[10]。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风邪循经上扰则头痛;风邪犯肺则出现鼻塞,咽痒,咳嗽等症状。《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当有所犯大寒,内主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医学心悟》曰:“中暑者,感之重也,其证大汗出,昏闷不醒,或心烦,喘喝,妄言,昏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逆冲上”,“诸禁鼓慓,如丧神守”、“诸病腑肿,痛酸惊骇”及“诸转反戾”[8]。然六淫,或疫疠之邪,既可单独侵袭脑海,又可联合入侵[9]。故治疗亦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在开窍祛邪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风热者,加以疏风清热;风寒者,加以疏风散寒。兼有痰浊血淤者,辅以祛痰、活血化淤、生血养血等。临床在选用药物时,也应根据脑的生理功能选择。头位最高,其气象天,同为活血药,川芎药力可上达巅顶而桃仁偏散下焦淤血,故对同类药物选择的,充分考虑到脑的特性。脑内气机重升降,头位最高,宜升清阳以养之,故升麻、柴胡、葛根之属宜用,升已而降,浊阴在下,故牛膝、赭石亦应随证伍用[6]。

3.3 治疗脑病宜从脑论治,结合五脏,分清虚实 脑主神明的实质之一就是脑为一身之主宰[6]。《颅囟经》 曰:“太乙真云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灵枢·平人绝谷篇》曰:“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说明神明的正常、情感思维的障碍与五脏气血的盛衰有关[11]。周永红等[12]亦认为“脑主神明”的脏腑关系,主要体现在脑主精神、神志;除此之外,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脑主宰脏腑形体官窍组织的生理活动,故“脑神”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建立在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治疗脑病时,应注意结合五脏,分清虚实,辨证论治。黄跃东等[5]认为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活动是在脑的协调指挥下进行的。故治疗抑郁症除了运用醒脑开窍、启运神机这个基本大法之外,尚需进行脏腑辨证,在探明致病属性的基础上,判定抑郁症具体发病所兼脏腑,分别配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益肾等方法,调和五脏,以助“脑神”机运。王长垠等[13]认为血管性痴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之虚为主,标实则为淤血痰浊。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依赖肾精的化生。遂以神明口服液补肾充血,化痰豁痰开窍,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总有效率75%。查丽[14]治疗老年脑病,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脏虚损,多病并存,虚以脾肾虚损为主,实以湿热、痰淤为主。临床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祛邪时兼以兼顾胃气,慎用苦寒攻下之品。急证者可用综合治疗措施,针药结合,汤丸并进;对病情缓慢者应予丸剂、口服液,缓缓求之。
 
3.4 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与中药,一为外治,一为内治,各有千秋。《内经》中治脑的方药未曾述及,而治脑的穴位却已有记载[6]。《素问· 宝命全形论》曰:“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又有特别强调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根据“脑主神明”理论,“治神”是《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申东原[2]认为“治神”是补虚泻实的重要前提,并且详细阐述了:“治神”要求医者、患者情绪稳定;“治神”要求患者“入静”;“治神”要求得气。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路,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痛必宜审之,灸其神不得乱,灸过多则伤神。”亦说明了脑与神明相关及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运用到针灸的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李永春因《灵枢经·海论》中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遂用百会和风府二穴来调理脑。针灸与中药的作用机制及起效方式不同,应当说针灸在治疗脑病方面有明显疗效[6]。 苏尔亮等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脏腑经络直接或间接与头部有广泛联系,应用头针疗法治疗脑病有明显的疗效[15]。

4 小结

“脑主神明”作为新兴的理论,在脑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指导针灸“治神”已取得良好疗效;中医药通过从脑论治、结合五脏辩证、补虚泻实,亦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思路与经验。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调脑仍需从五脏论治,而五脏有疾以脑调之者却鲜见,传统的治疗思路难以打破,脑主宰一身的理论也难以在临床应用中立足。其次,传统药物归经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但脑作为奇恒之腑没有相应的引经药,摸索脑的引经药就成为今后医学工作中的重点:一方面可以使脑病的治疗增加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脑为一身之主宰,入脑的药物可通过调脑而治疗相应全身各部的疾病[6]。此外,要继承并宏扬一个新的观点,则应在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当中,以功能系统为主轴,从围绕上述临床有效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藏象、四诊八纲、气血、治则、经络等的理论探讨,则中医传统文化才可望有新的突破[16]。

本文承蒙刘泰教授的指导,谨致谢谢意!

【参考文献】
[1]张俊龙.中医脑理论演进轨迹[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3.

[2]申东原.从脑主神明角度论针灸治神[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41.

[3]朱向东,田文景,李兰珍.“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再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6):15.

[4]刘庆华,史丽萍.试论“神明”的体用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5):5.

[5]黄跃东,李珀.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3):39.

[6]李永春.脑病学说临床应用的反思[J].山西中医,2006,22(1):4.

[7]陈士奎.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4.

[8]周平龙.中医脑病病因概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2):1.

[9]雍履平.试述中医脑病范畴及其理论基础与实践[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2):104.

[10]黄一梅.中医脑病治疗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2):21.

[11]张德祥.论述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2):3.

[12]周永红.确立“脑主神明”是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兼论脏象学说的利与弊[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35.

[13]王长垠,濮孟久,程燕玲.神明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9(4):228.

[14]查 丽.老年脑病辩治六法[J].湖北中医学院,1998,20(3):32.

[15]苏尔亮,陶雪芬.浅谈中医脑病与头针疗法[J].四川中医,2001,19(9):6.

[16]李 恩.中医学发展的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2004,10(6):19.
 
网络资料

网络资料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之辨


-----

心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祖国医学早就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等记载。究竟心脑孰主神明?目前主要存有“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心脑共主神明说”,现分述如下。

一“心主神明”说

自《黄帝内经》阐述“心主神明”以来,该理论为历代多数医家所遵从,贯彻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现于理、法、方、药诸方面,“心主神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当代医家多继承和遵循该理论。“心主神明”的形成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先秦以前古代哲学思想家都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反应。心居隔上,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若心失其主宰和调节作用,则会出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病变而危及生命。中医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古人将神志归属于五脏,但与心关系最为密切。《灵枢·本神》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以五志唯心年使也。”表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在血液。《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本神》:“心藏神,脉舍神”。《杂病源流犀烛》:“血盛则神明湛一,血衰则神气昏蒙。”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精神活动的产生是五脏所化生的精气血津液物质基础,其中血液最基本、最重要,心主血脉,为血液运动的动力和枢纽,因此心在脏腑功能活动和精神活动中自当处于主导地位。

《内经》以后某些医家虽然对脑与神志的关系提出过不同看法,如“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仅是根据解剖学来解释脏腑器官的功能。中医藏象学说,其每脏每腑均有其独特含义。并非独指解剖学中某个实质性脏器,某脏某腑往往概括了西医解剖学中多个脏器的部分功能,故切忌单独用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作为判断标准。心神说较好地解释了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个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心理和生理的统一,认为中医学没有简单地把心理活动归属于脑髓机能,这正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的体现。

二 “脑主神明”说

从中医古籍来看,历代对脑的认识都是散在的。《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海。”《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西汉《春秋元命苞》中有“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的记载;医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一》说:“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者……百神所聚。”都论述了脑与神明有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清·程杏轩《医述》提出:“脑藏伤,则神志失守”,则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了脑主元神的观点。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认为脑与神明有关,但中医学在建筑其理论体系时,却未能纳入这一认识,虽然后世中理论对脑的认识多有阐发,但绝大多数医家仍遵《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之说,重心而轻脑,把脑的功能分类归于心及其它脏腑,使中医脑理论未有实质性突破,并形成中医学重心轻脑的学术取向,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稳定结构范式的特点,其在吸收新知识时,采用强制性同化和保护性淘汰的手段来保护自身体系。故《内经》以后的中医界,普扁存在医经注释现象。脑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找不到它生存、生长的适宜位置,当是《内经》乃至后代医学忽视脑的根本原因。

三 心脑共主神明说

从汉字产生之时起,心脑就被赋予了与神志相关的特定涵义。许慎《说文解字》论“思”字时说:“思”者,“从心从囟”。“囟”为脑盖,代表头脑;“心”“囟”同声,古书多以“心”称“脑”。“思”字上囟下心,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曰:“思者心神通于脑”,说明“思”与心脑相关,心脑具有与神明相关的功能,心气上于脑则产生思维意意识活动。《尔雅·释沽》说:元神,“元始也”,是谓先天之神,先天主出不主用,元神一经产生,即开始人体生命活动而发展变化,由于脑中元神至真至灵,在后天条件作用下,遂化生识神,开始人之思维意识活动而为“后天之神”,并照诸百节,使人体各部组织化生后天之神以为用,并发挥各自的正常功能活动。脑“藏精气而不泻”,为人身至灵之处、元神之府,是人体生命之所在;心“主血脉”,“心者,精之所舍”,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近代中西医结合大家张锡纯指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即神明也;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细绎经文,盖言神明虽藏于脑,而用时实发露于心,故不曰藏而曰出,出者即由此发露之谓也。于是知《脉要精微论》所言者神明之体,《灵兰秘典》所言者神明之用也。”明确提出心脑共主神明,认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神明有“元神”与“识神”之别,二者各具特性,“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神明又有体用之分,“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神志活动的产生,是由脑而达于心,由心而发露于外,“盖脑中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明,则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仍由心归脑”。张氏认为心脑共主神明,各有侧重,脑重在记忆、想像;心重在研究、思虑,只有心脑功能协调一致才能保持神志活动正常。“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神明往来于心脑之路也,脑为统帅,心气上入于脑,心脑神明贯通,出神明使脑主宰人体生命活动,才能产生思维意识并支配其相应行为。脑之神明伤,可累及于心;心之神明伤,可累及于脑,这些认识与西医“脑心综合征”、“心脑综合征”等理论不谋而合。故心脑在生命活动中重要性难分仲伯。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在理论上“心主神明”仍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多数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脑在精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心脑与人体的感觉、知觉、运动、情绪、意志等功能密切相关。诸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都自觉不自觉地用“脑主神明”的理论,指导脑病诊疗,如醒脑开窍、宁神益脑、清脑熄风、益髓补脑等治法的确立都是对“脑主神明”的丰富和发展。即使在确立脑是心理器官的科学论断之后,作为心主血脉之心脏及其它脏器对心理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人体是一有机整体,心理活动是整个机能活动的综合产物。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征的中医学认为心脑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在人体的精神活动调节和发病中具同等重要的地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