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经过多、崩漏下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是妇科临床常见之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可有多种原因引起,而月经期受寒、肝气郁结或过度劳累常是其主要原因。然而更多的崩漏下血急性发作者常是某种疾病引起的。清.张璐《张氏医通.诸血门》曰:“血溢血泻,诸蓄妄证,其始也,宜以行血破瘀之剂折其脱气,而后区别治之”。当崩漏急性发作时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塞流,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找导致崩漏下血的根本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原发疾病,只有治愈原发疾病才是治崩之根本。塞流不宜过多过早使用凉血止血之品,以免止血留瘀而不利于血归常道以及新血的再生,也为崩漏的再次发生而埋下伏笔。出血过多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时输血补血,血止后要对机体进行必要的辨证调理,澄原、复旧以免崩漏的再次发生。
素体脾肾阳虚、气血亏虚,或由于生活、工作原因过度劳累,使机体气血受损而不能及时给予休息补充,或由于某些损伤性慢性疾病、手术、外伤损伤气血,致机体气虚不能摄血,或脾肾阳虚气化无力,冲任不固血溢脉外而为漏。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血颜色多较淡,常见面色晄白,易心慌气短,平时出汗较多,饮食常欠佳,睡眠多不良,大便常多日不解或易溏泄,白带常较多而清稀,多舌淡、苔薄,脉濡弱。治疗当温阳益气、健脾养血兼以益肾、疏肝、理气以止血。
月经期不知避寒,贪凉饮冷、涉水淋雨、冷水洗衣等,使机体受寒,寒凝湿阻气滞,气血瘀滞难行,血阻伤络,下焦冲任受损,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出阴户而为崩。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色瘀紫或伴有凝血块儿,患者常伴有腹痛、下坠的感觉,易腰痛,舌多淡紫、苔常薄白,脉紧或涩,多有受寒的病史。治疗当温阳祛寒、活血止血,兼以健脾益肾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素体性格抑郁内向,或受某种生活、工作、环境中情绪的影响,肝气郁结气滞,机体气机不利气血循行不畅,冲任不固,气不统血,血溢脉外而为漏。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血颜色多正常但常伴有血块,患者常有口苦、胸闷、胁胀、乳房胀痛、不思饮食的感觉,常见舌质瘀紫,苔薄,脉弦涩。 治疗当疏肝理气、解郁开窍,兼以活血止血。
临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下血因下焦湿热瘀滞血热所致者较少见,故一般不用清热凉血之品,但仍需仔细辨证,避免漏诊、误诊。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血颜色鲜红量多,常见患者口苦、咽红,大便干硬,小便涩痛,舌红苔黄而厚腻,脉滑实。治疗当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血。
嘱患者忌辛辣,调情志,慎风寒,忌冷饮,慎房事,避免过度劳累。
妇女崩漏下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仙鹤草 地榆 茜草 艾叶 当归 三七 党参 海螵蛸 阿胶 益智仁 甘草。
方用仙鹤草、地榆、茜草、艾叶、当归、三七、阿胶、海螵蛸等温阳活血止血以塞流,益智仁、党参温阳益气健脾以摄血,甘草调和诸药。患者素体气血亏虚者可加山药、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养血;肝郁者加柴胡、枳壳、香附等疏肝理气;受寒兼有腹痛者加干姜、乌药、小茴等温中祛寒止痛,出血较多,面色晄白,心慌气短易出汗,有阳脱之象者加山萸肉、附子、干姜等补益肝肾、涩津止汗以回阳救逆,必要时可输血。辨证属湿热者可适当加用清热凉血之品,但忌过用苦寒,一般情况下不要把药物炒碳使用。久治不愈者常有瘀血的存在,要注意活血药的应用。
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是妇科临床常见之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可有多种原因引起,而月经期受寒、肝气郁结或过度劳累常是其主要原因。然而更多的崩漏下血急性发作者常是某种疾病引起的。清.张璐《张氏医通.诸血门》曰:“血溢血泻,诸蓄妄证,其始也,宜以行血破瘀之剂折其脱气,而后区别治之”。当崩漏急性发作时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塞流,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找导致崩漏下血的根本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原发疾病,只有治愈原发疾病才是治崩之根本。塞流不宜过多过早使用凉血止血之品,以免止血留瘀而不利于血归常道以及新血的再生,也为崩漏的再次发生而埋下伏笔。出血过多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时输血补血,血止后要对机体进行必要的辨证调理,澄原、复旧以免崩漏的再次发生。
素体脾肾阳虚、气血亏虚,或由于生活、工作原因过度劳累,使机体气血受损而不能及时给予休息补充,或由于某些损伤性慢性疾病、手术、外伤损伤气血,致机体气虚不能摄血,或脾肾阳虚气化无力,冲任不固血溢脉外而为漏。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血颜色多较淡,常见面色晄白,易心慌气短,平时出汗较多,饮食常欠佳,睡眠多不良,大便常多日不解或易溏泄,白带常较多而清稀,多舌淡、苔薄,脉濡弱。治疗当温阳益气、健脾养血兼以益肾、疏肝、理气以止血。
月经期不知避寒,贪凉饮冷、涉水淋雨、冷水洗衣等,使机体受寒,寒凝湿阻气滞,气血瘀滞难行,血阻伤络,下焦冲任受损,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出阴户而为崩。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色瘀紫或伴有凝血块儿,患者常伴有腹痛、下坠的感觉,易腰痛,舌多淡紫、苔常薄白,脉紧或涩,多有受寒的病史。治疗当温阳祛寒、活血止血,兼以健脾益肾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素体性格抑郁内向,或受某种生活、工作、环境中情绪的影响,肝气郁结气滞,机体气机不利气血循行不畅,冲任不固,气不统血,血溢脉外而为漏。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血颜色多正常但常伴有血块,患者常有口苦、胸闷、胁胀、乳房胀痛、不思饮食的感觉,常见舌质瘀紫,苔薄,脉弦涩。 治疗当疏肝理气、解郁开窍,兼以活血止血。
临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下血因下焦湿热瘀滞血热所致者较少见,故一般不用清热凉血之品,但仍需仔细辨证,避免漏诊、误诊。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经血颜色鲜红量多,常见患者口苦、咽红,大便干硬,小便涩痛,舌红苔黄而厚腻,脉滑实。治疗当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血。
嘱患者忌辛辣,调情志,慎风寒,忌冷饮,慎房事,避免过度劳累。
妇女崩漏下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仙鹤草 地榆 茜草 艾叶 当归 三七 党参 海螵蛸 阿胶 益智仁 甘草。
方用仙鹤草、地榆、茜草、艾叶、当归、三七、阿胶、海螵蛸等温阳活血止血以塞流,益智仁、党参温阳益气健脾以摄血,甘草调和诸药。患者素体气血亏虚者可加山药、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养血;肝郁者加柴胡、枳壳、香附等疏肝理气;受寒兼有腹痛者加干姜、乌药、小茴等温中祛寒止痛,出血较多,面色晄白,心慌气短易出汗,有阳脱之象者加山萸肉、附子、干姜等补益肝肾、涩津止汗以回阳救逆,必要时可输血。辨证属湿热者可适当加用清热凉血之品,但忌过用苦寒,一般情况下不要把药物炒碳使用。久治不愈者常有瘀血的存在,要注意活血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