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8/03
- 帖子
- 2511
- 获得点赞
- 293
- 声望
- 83
- 年龄
- 56
(四十)通痹定痛马钱子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性味苦寒有大毒,入肝脾经,功用活血通络止疼,其效力非一般药可追及。张锡纯先生对其赞赏有加,谓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外科全生集》称之“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此药用之得宜,疗效非凡。然其大毒,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能使人发生强直性惊厥。我在临床中使用马钱子积累了一些经验,受网友之约重点谈谈马钱子的用量和制法。
古方有九分散(出《急救应验良方》),其组成是:乳香、没药、麻黄、马钱子各一两,共为细末,每服七分至九分,日服一至二次。治跌打损伤,坠车落马所致伤筋动骨,红肿疼痛。按古制十六两为公制一斤500克算,看看马钱子每日用量是多少。1两≈31克,1两=10钱,1钱=10分,反算过来,1分≈0.31克,那么9分≈2.8克。方中药物总量是四两,制成粉末,去除损耗,按120克算,马钱子在方中的比例是四分之一,一次吃九分2.8克,马钱子就是0.7克,日二服,约1.5克,这个就是最大量了。王清任《医林改错》有龙马自来丹,其组成是:马钱子八两,地龙八条,每次吃三四分,地龙炙干后,分量忽略不计的话,马钱子的用量就是1克多了。《中药大辞典》规定马钱子一日用量在2分左右,就是0.6克,这个应该是安全剂量了。近代名医颜德馨先生用龙马定痛丹治痹症经验,改龙马自来丹的方是:马钱子30克、地鳖虫3克、地龙3克、全蝎3克、朱砂0.3克,蜜丸四十粒,每日服一粒,算起来一粒中马钱子的量是3/4克,约0.75克,服一周后若效力小,可每日加服一粒,这样马钱子一日极量也是1.5克。按以往的经验看,因每个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为安全起见,我一般每日给的量在0.6克,也就是2分。宜在临卧时用浓糖水服,可逐渐加量,直到有轻微的反应为度。有次我治本院的一位护士姑娘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她个子较小,除煎服汤药之外,给予龙马定痛丹小量服,算起来马钱子只有约0.3克,在吃药之前就给她说了可能有反应。药后二小时,感觉头晕心慌,脖子肌肉发紧,牙巴骨僵硬,这个反应我并没给她说,不是心理效应,确实是药毒反应。我的验方痹痛丸中用有马钱子,剂量都是经过精确计算了的。
再说说马钱子的制法。土炒、油炸是传统的方法,当然不能越轨。但是制的过度了,药效会大打折扣。我用马钱子不去毛,只是用油炸,冷油下药,小火逐渐加热,在油中炸有响暴之声开裂时就下火,捞一粒掰开看内心紫红色就好,若炸黑了就不堪用,也不用土炒,只是再入细土中吸去油渍,这样凉了就容易弄成细末。
(四十一)胸中气塞是胸痹
痹,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气闭”,是塞而不通畅的意思。所以对“胸痹”的理解首先应该是“胸中气塞”为主要症状表现。胸中为清旷之地,心肺同居,从解剖上看,更为复杂。胸中若痞塞不通,就可影响心肺功能,肺气不通调就可“短气“,心脉闭塞可使“心痛”、“胸背痛”、“心痛彻背”。这个“胸中气塞”就是胸中不空旷而觉得有物堵塞,气不顺畅,甚至呼吸困难,总想深吸一口气来缓解胸中苦闷的感觉,“心痛”是胸痹的更进一步,所以从标题“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可以窥得仲景的用意。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都有“胸中气塞”之意。故窃以为“胸中气塞”是胸痹的主症。这个从症状上来看,应是心肺的功能障碍。因以栝楼薤白类方化裁治冠心病有奇验,故现在有认为“胸痹”就是胸疼、心疼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狭义的囊括为心脏血管病变,似乎成了定论,这样就缩小了“胸痹”病的范围。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何任先生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认为“与胸痹之阳虚邪闭短气证不同”,与“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相鉴别虚实。窃以为这个虚实仲景本意应是从疾病的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若无阴乘阳位,虽有阳气之虚,也无“胸痹、心疼”。祛邪为首要,故栝蒌类方旨在散阴霾之邪,复胸中之旷野。“平人”就是平素无病之人,“短气不足以息”,自然就是呼吸不够用,所谓“实也”应是邪气甚则实之实,是啥邪?胸中空旷无容异物,有痰浊水饮就可为邪。“胸中气塞”可以是个症状,若加以“喘息咳唾,胸背痛”、“心痛彻背”就可以是转化成为病因了。解除“胸中气塞”,复胸中虚空之性,是为治“胸痹”证的切要点。
“胸痹,心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尤在泾曰“二方皆下气散结之剂,而有甘淡苦辛之异,亦在酌其强弱而用之”。茯苓杏仁甘草汤化饮宣肺,饮去则气顺,若有积气,橘枳姜汤理气散结,气行则痹通。茯苓杏仁甘草汤即为治胸痹的方。当然,这些从文字上的推断只是在臆测仲景的本意,证之临床,凡“胸中气塞”者,从胸痹论治即可。
付姓男,三十八岁,于半年前淋雨感冒后遗留下一个胸闷的毛病。老是觉得气不够用,常作深呼吸状以解胸闷之苦,下气力劳作出汗后,这个胸闷会缓解一时。拍胸片,做CT并无实质病变,欲行支气管镜检查而拒绝。作支气管炎治疗而无效,诊于多个中医视为气虚,行补气之剂,胸复更闷,另加心下饱胀。无法便经常做扩胸动作,捶打胸部以缓解。诊双手脉缓滑有力,无一丝气虚之象,喉中似有痰而咳之不出,若饮热汤熏蒸,用力咳嗽,出一口痰则胸中即刻顺畅一会儿,看舌无异,胃纳二便如常,依症状表现断为胸痹。拟宣肃肺气,化饮利气为治。出方:杏仁15克(打破)、茯苓30克(打碎)、甘草10克、瓜蒌皮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紫菀10克,生姜半两为引。吃五剂病瘥一半,再五剂病若失。举此例以说明,勿论痰、咳、喘、心胸疼痛等病症,见“胸中气塞,短气“即可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主治,见证加味可也。
(四十二)今古坏病害非浅
在临床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不管是大小缓急的病症,凡是初诊立法处方、治疗方式切题者,多易治愈,而经过多医、多法治疗后又迁延不愈者即使处理正确,用方合度也不易在短时间内愈病。这个引起了我的思考。
仲景先师说“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又说“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提出来坏病的概念。所谓“犯”字,我的理解就是犯法、犯禁,违反治疗法度,“逆”字就是逆正确的方法而治了。故云“知犯何逆”再“随证治之”、“以法治之”,这样就比原发证治疗难度大了。《医宗金鉴—伤寒论注》专门把坏病再列为一篇,可为用心。说“坏病者,谓不当汗,而汗,不当吐而吐,不当下而下,即当汗、吐、下而过甚,或当汗、吐、下而失时,皆为施治失宜,所以成坏病也。凡三阴三阳,若汗、若吐、若下,若温针、火熏、火熨、火灸、火劫等法,致诸坏病者,有汗后亡阳,眩冒振惕,魄汗不收;有下后虚中,结胸痞硬,下利不止;有吐后烦乱腹满,有温针失血惊狂,甚至阳毒斑狂,阴躁欲死,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之类是也。其论散见诸篇,今合为一集,以便后学。其中或有挂漏,是在能三反者”。
“桂枝本为解肌,若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说的就是治疗原则而不可犯,若“发汗,遂漏不止”就是本应解肌而用了发汗法或汗之过度致使腠理大开,“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于屈伸”,津液阳气两伤而四肢有拘挛之感,与桂枝加附子汤温经固表,是为救逆之法。“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津液更伤,胃中干燥,与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也为救逆之法。柯琴说“汗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而从化变病则异,服桂枝、麻黄汤大汗出后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这个阳应指邪气言),急当救阴,故用人参白虎;服桂枝、麻黄汤遂漏不止而不烦渴,是阳亡于外(这个阳应指正气言),急当救阳,故用桂枝加附子汤”,从邪正两方面来解说,甚是。仲景于太阳篇开章就论救逆法,可见坏病之常见又为害如此。“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举凡“反下之”、“外证未除而数下之”、“桂枝证,医反下之”、“火劫发汗”、“反与桂枝汤”、“汗家重发汗”、“加温针”、“以火熏之”、“反灸之”,等等,皆为逆治。
“病发于阳(发热恶寒),而反下之,热入因做结胸;病发阴(无热恶寒),而反下之,因作痞也”。黄元御深谙其旨,于《伤寒悬解》中专论坏病,把施汗吐下温针诸法仍然不解者视为坏病,不入阳明之府就入三阴之脏,“缘汗下补泻诸法错误而然,盖阳盛而亡其阴则入府,阴盛亡其阳而入脏”,强调结胸与痞证皆为坏病。仲景时代就有汗下温针治之失宜,慨叹治病之难。今日治法又何其众,治坏之病又何其多,于中医诸治病之法外又有现代医学治病之杂法,医术又良莠不齐,于此可不三思焉!
现在最常见的治病之法就是输液法,输液法本身有它的适应症的,奈何今日输液法横行天下,除了输液即死者不敢输外,任何疾病不外此法。积热内发者固宜,外感表热、里寒诸疾都以液体为载体来用药,加上治病又害命的抗生素、激素滥用,实在害人不浅。小儿病外感而有寒热,饮食失宜而有吐泻,一入医生之手不问青红皂白就输液加抗生素、激素为治,体质强壮者尚可抵挡一时,脾弱者多有痰、喘、不食、腹痛、腹满、腹泻、甚至疲软欲寐之变,坏之在太阴者多,寒湿内侵,在手太阴则痰饮咳喘,在足太阴则腹痛下利。举一案以说明此类儿病的辨治规律,他可触类而旁及。郑姓小儿四岁,10年2月接诊。在三岁之前由祖父母带,甚少生病,体健而硕,后上幼儿园由父母带。年轻的父母不知如何将息小儿,随性惯养,垃圾食品、寒凉酸甜不忌,乱吃乱喝,夜晚儿又多受凉,一旦发烧就去输液消炎,每半月一月即病一次,输液五七天不等,久之孩子有不食腹泻消瘦之疾,又以炎症为治,孩子的发育受到了影响。其母舅父略治医,嘱找中医调治。证见儿黄皮瘦小,舌白而腻,喉中痰鸣,下利黄稀水样便日四五行,知饥不食。此脾脏有湿,参苓白术散为治,党参、茯苓、甘草、白术、半夏、炒薏米、炒链子、炒扁豆、车前子、砂仁、焦三仙,下利止即去薏仁、扁豆、莲子、车前子,这样断续服药月余,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一旦饮食不当即又反复发作治疗颇难,后于前方参入理中法,温运脾阳,遇发热入藿香、葛根,仿七味白术散法,力避寒凉,饮食大增,脸色红润,再无腹泻之苦。已有一年多没有输液了。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性味苦寒有大毒,入肝脾经,功用活血通络止疼,其效力非一般药可追及。张锡纯先生对其赞赏有加,谓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外科全生集》称之“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此药用之得宜,疗效非凡。然其大毒,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能使人发生强直性惊厥。我在临床中使用马钱子积累了一些经验,受网友之约重点谈谈马钱子的用量和制法。
古方有九分散(出《急救应验良方》),其组成是:乳香、没药、麻黄、马钱子各一两,共为细末,每服七分至九分,日服一至二次。治跌打损伤,坠车落马所致伤筋动骨,红肿疼痛。按古制十六两为公制一斤500克算,看看马钱子每日用量是多少。1两≈31克,1两=10钱,1钱=10分,反算过来,1分≈0.31克,那么9分≈2.8克。方中药物总量是四两,制成粉末,去除损耗,按120克算,马钱子在方中的比例是四分之一,一次吃九分2.8克,马钱子就是0.7克,日二服,约1.5克,这个就是最大量了。王清任《医林改错》有龙马自来丹,其组成是:马钱子八两,地龙八条,每次吃三四分,地龙炙干后,分量忽略不计的话,马钱子的用量就是1克多了。《中药大辞典》规定马钱子一日用量在2分左右,就是0.6克,这个应该是安全剂量了。近代名医颜德馨先生用龙马定痛丹治痹症经验,改龙马自来丹的方是:马钱子30克、地鳖虫3克、地龙3克、全蝎3克、朱砂0.3克,蜜丸四十粒,每日服一粒,算起来一粒中马钱子的量是3/4克,约0.75克,服一周后若效力小,可每日加服一粒,这样马钱子一日极量也是1.5克。按以往的经验看,因每个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为安全起见,我一般每日给的量在0.6克,也就是2分。宜在临卧时用浓糖水服,可逐渐加量,直到有轻微的反应为度。有次我治本院的一位护士姑娘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她个子较小,除煎服汤药之外,给予龙马定痛丹小量服,算起来马钱子只有约0.3克,在吃药之前就给她说了可能有反应。药后二小时,感觉头晕心慌,脖子肌肉发紧,牙巴骨僵硬,这个反应我并没给她说,不是心理效应,确实是药毒反应。我的验方痹痛丸中用有马钱子,剂量都是经过精确计算了的。
再说说马钱子的制法。土炒、油炸是传统的方法,当然不能越轨。但是制的过度了,药效会大打折扣。我用马钱子不去毛,只是用油炸,冷油下药,小火逐渐加热,在油中炸有响暴之声开裂时就下火,捞一粒掰开看内心紫红色就好,若炸黑了就不堪用,也不用土炒,只是再入细土中吸去油渍,这样凉了就容易弄成细末。
(四十一)胸中气塞是胸痹
痹,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气闭”,是塞而不通畅的意思。所以对“胸痹”的理解首先应该是“胸中气塞”为主要症状表现。胸中为清旷之地,心肺同居,从解剖上看,更为复杂。胸中若痞塞不通,就可影响心肺功能,肺气不通调就可“短气“,心脉闭塞可使“心痛”、“胸背痛”、“心痛彻背”。这个“胸中气塞”就是胸中不空旷而觉得有物堵塞,气不顺畅,甚至呼吸困难,总想深吸一口气来缓解胸中苦闷的感觉,“心痛”是胸痹的更进一步,所以从标题“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可以窥得仲景的用意。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都有“胸中气塞”之意。故窃以为“胸中气塞”是胸痹的主症。这个从症状上来看,应是心肺的功能障碍。因以栝楼薤白类方化裁治冠心病有奇验,故现在有认为“胸痹”就是胸疼、心疼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狭义的囊括为心脏血管病变,似乎成了定论,这样就缩小了“胸痹”病的范围。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何任先生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认为“与胸痹之阳虚邪闭短气证不同”,与“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相鉴别虚实。窃以为这个虚实仲景本意应是从疾病的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若无阴乘阳位,虽有阳气之虚,也无“胸痹、心疼”。祛邪为首要,故栝蒌类方旨在散阴霾之邪,复胸中之旷野。“平人”就是平素无病之人,“短气不足以息”,自然就是呼吸不够用,所谓“实也”应是邪气甚则实之实,是啥邪?胸中空旷无容异物,有痰浊水饮就可为邪。“胸中气塞”可以是个症状,若加以“喘息咳唾,胸背痛”、“心痛彻背”就可以是转化成为病因了。解除“胸中气塞”,复胸中虚空之性,是为治“胸痹”证的切要点。
“胸痹,心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尤在泾曰“二方皆下气散结之剂,而有甘淡苦辛之异,亦在酌其强弱而用之”。茯苓杏仁甘草汤化饮宣肺,饮去则气顺,若有积气,橘枳姜汤理气散结,气行则痹通。茯苓杏仁甘草汤即为治胸痹的方。当然,这些从文字上的推断只是在臆测仲景的本意,证之临床,凡“胸中气塞”者,从胸痹论治即可。
付姓男,三十八岁,于半年前淋雨感冒后遗留下一个胸闷的毛病。老是觉得气不够用,常作深呼吸状以解胸闷之苦,下气力劳作出汗后,这个胸闷会缓解一时。拍胸片,做CT并无实质病变,欲行支气管镜检查而拒绝。作支气管炎治疗而无效,诊于多个中医视为气虚,行补气之剂,胸复更闷,另加心下饱胀。无法便经常做扩胸动作,捶打胸部以缓解。诊双手脉缓滑有力,无一丝气虚之象,喉中似有痰而咳之不出,若饮热汤熏蒸,用力咳嗽,出一口痰则胸中即刻顺畅一会儿,看舌无异,胃纳二便如常,依症状表现断为胸痹。拟宣肃肺气,化饮利气为治。出方:杏仁15克(打破)、茯苓30克(打碎)、甘草10克、瓜蒌皮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紫菀10克,生姜半两为引。吃五剂病瘥一半,再五剂病若失。举此例以说明,勿论痰、咳、喘、心胸疼痛等病症,见“胸中气塞,短气“即可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主治,见证加味可也。
(四十二)今古坏病害非浅
在临床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不管是大小缓急的病症,凡是初诊立法处方、治疗方式切题者,多易治愈,而经过多医、多法治疗后又迁延不愈者即使处理正确,用方合度也不易在短时间内愈病。这个引起了我的思考。
仲景先师说“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又说“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提出来坏病的概念。所谓“犯”字,我的理解就是犯法、犯禁,违反治疗法度,“逆”字就是逆正确的方法而治了。故云“知犯何逆”再“随证治之”、“以法治之”,这样就比原发证治疗难度大了。《医宗金鉴—伤寒论注》专门把坏病再列为一篇,可为用心。说“坏病者,谓不当汗,而汗,不当吐而吐,不当下而下,即当汗、吐、下而过甚,或当汗、吐、下而失时,皆为施治失宜,所以成坏病也。凡三阴三阳,若汗、若吐、若下,若温针、火熏、火熨、火灸、火劫等法,致诸坏病者,有汗后亡阳,眩冒振惕,魄汗不收;有下后虚中,结胸痞硬,下利不止;有吐后烦乱腹满,有温针失血惊狂,甚至阳毒斑狂,阴躁欲死,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之类是也。其论散见诸篇,今合为一集,以便后学。其中或有挂漏,是在能三反者”。
“桂枝本为解肌,若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说的就是治疗原则而不可犯,若“发汗,遂漏不止”就是本应解肌而用了发汗法或汗之过度致使腠理大开,“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于屈伸”,津液阳气两伤而四肢有拘挛之感,与桂枝加附子汤温经固表,是为救逆之法。“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津液更伤,胃中干燥,与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也为救逆之法。柯琴说“汗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而从化变病则异,服桂枝、麻黄汤大汗出后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这个阳应指邪气言),急当救阴,故用人参白虎;服桂枝、麻黄汤遂漏不止而不烦渴,是阳亡于外(这个阳应指正气言),急当救阳,故用桂枝加附子汤”,从邪正两方面来解说,甚是。仲景于太阳篇开章就论救逆法,可见坏病之常见又为害如此。“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举凡“反下之”、“外证未除而数下之”、“桂枝证,医反下之”、“火劫发汗”、“反与桂枝汤”、“汗家重发汗”、“加温针”、“以火熏之”、“反灸之”,等等,皆为逆治。
“病发于阳(发热恶寒),而反下之,热入因做结胸;病发阴(无热恶寒),而反下之,因作痞也”。黄元御深谙其旨,于《伤寒悬解》中专论坏病,把施汗吐下温针诸法仍然不解者视为坏病,不入阳明之府就入三阴之脏,“缘汗下补泻诸法错误而然,盖阳盛而亡其阴则入府,阴盛亡其阳而入脏”,强调结胸与痞证皆为坏病。仲景时代就有汗下温针治之失宜,慨叹治病之难。今日治法又何其众,治坏之病又何其多,于中医诸治病之法外又有现代医学治病之杂法,医术又良莠不齐,于此可不三思焉!
现在最常见的治病之法就是输液法,输液法本身有它的适应症的,奈何今日输液法横行天下,除了输液即死者不敢输外,任何疾病不外此法。积热内发者固宜,外感表热、里寒诸疾都以液体为载体来用药,加上治病又害命的抗生素、激素滥用,实在害人不浅。小儿病外感而有寒热,饮食失宜而有吐泻,一入医生之手不问青红皂白就输液加抗生素、激素为治,体质强壮者尚可抵挡一时,脾弱者多有痰、喘、不食、腹痛、腹满、腹泻、甚至疲软欲寐之变,坏之在太阴者多,寒湿内侵,在手太阴则痰饮咳喘,在足太阴则腹痛下利。举一案以说明此类儿病的辨治规律,他可触类而旁及。郑姓小儿四岁,10年2月接诊。在三岁之前由祖父母带,甚少生病,体健而硕,后上幼儿园由父母带。年轻的父母不知如何将息小儿,随性惯养,垃圾食品、寒凉酸甜不忌,乱吃乱喝,夜晚儿又多受凉,一旦发烧就去输液消炎,每半月一月即病一次,输液五七天不等,久之孩子有不食腹泻消瘦之疾,又以炎症为治,孩子的发育受到了影响。其母舅父略治医,嘱找中医调治。证见儿黄皮瘦小,舌白而腻,喉中痰鸣,下利黄稀水样便日四五行,知饥不食。此脾脏有湿,参苓白术散为治,党参、茯苓、甘草、白术、半夏、炒薏米、炒链子、炒扁豆、车前子、砂仁、焦三仙,下利止即去薏仁、扁豆、莲子、车前子,这样断续服药月余,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一旦饮食不当即又反复发作治疗颇难,后于前方参入理中法,温运脾阳,遇发热入藿香、葛根,仿七味白术散法,力避寒凉,饮食大增,脸色红润,再无腹泻之苦。已有一年多没有输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