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医门凿眼

老师您辛苦了,谢谢啦!
 
(六十三) 司药如同司命说

上一篇谈了煎药的问题,还有司药这个事情更重要,不吐不快。治病的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结果小则无效,给医生的的名声造成损失,贻误了患者的病情,大则会造成生命危险,酿成医疗事故。所以现在要求药房司药者必须是药剂学专业人员。司药职责之重如司命。

记得在八十年代,我父亲治一岁余小孩发热证,热病日久伤津本来是用了花粉十克,药房给抓红花十克,当时的药材质量还是很好的,十克红花相当于成人七八十克以上用量,足以让岁余小孩变证致危。好在父亲每处方后都有交代病家把药拿给他检查的习惯,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此事父亲不依不饶,惊动了卫生局,给了药剂一个大的教训。这个司药者还是中医学院的科班生,就马虎至此,若为不懂药者还不知要搞错多少事情。我在九十年代一次用茵陈三十克,药房错给芫花,好在我也有检查药的习惯,若不细心,其结果可知。我所在医院药房拿错药曾毒死了人,一个腹泻看急诊的三岁小女孩,医生处方规格二十毫升的碳酸氢钠纠酸,药房人员马虎给了同等规格的氯化钾,输液不久,心脏出了问题,抢救也来不及,孩子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时还无医闹,药剂停职一年,医生受牵连反省二月,这个处理结果已经是很轻的了。在书上看了一个故事,可作为警钟。相传在清朝某年盛夏,有患外感者麻黄汤证,医者诊脉辩证,处麻黄汤三剂。药店店员据俗语“春不用桂枝,夏不用麻黄”,擅自更改处方,将麻黄三钱减半,增加席草(编凉席用的灯草一类)一钱半代之。患者服药三剂无效,医生据脉证理如前,续用麻黄汤三剂,并增加麻黄为六钱,店员又擅改麻黄为三钱,增加席草三钱凑数。患者服药后当然无效了。据脉证无变,医生以为病重药轻,仍用麻黄汤,增加麻黄为一两。孰料店员换了一位太听医生话的主儿,照方抓药,病人服药后一命呜呼。县令查实缘由,判令药店以家产赔偿赎罪。

事无巨细,凡事亲躬,必慎微而杜渐。现在药房工作人员专业者还不完全是,我观察了很多,外行比比皆是,若把处方交给他们,我是绝对不放心的,所以我从不把处方交给病人到外边药房抓药。原来在医院工作,药房是我的第二个岗位,除非抽不开身,多数时候都是我亲自抓药的,并不是我不放心别人,司药就是司命,来不得半点马虎。作为医生,若不熟悉药材、饮片,你就是书本读的再好,你也是个不合格的医生。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说到“药中误,秤不均,贱药多兮贵药轻,君臣佐使交相失,偾事由来最恼人”,药物剂量不准,药价低的多给点,药价高的少给点,君臣佐使的原则就丧失了,干这样的坏事是最使人恼恨的。经济社会把人的道德水准降低了。加上工作不负责任,抓药不按规矩来,药不按序排列,放置一堆,这样抓好后如何查对?还有的认为中药不就是些草草几几的东西,毒不死人,量大量小些无妨大碍,秤药时漫不经心,甚至还有信手抓药,“心识分铢,不假秤量”的高人,还有药不够秤,任意减裁,以斗底碎药渣充数等等。凡此种种,不可尽数,枉费了医生的良苦用心,还势必影响方子的疗效。

中医处方之妙在于分量的比例,此中关系甚大,药物分量的多寡,决定了疗效的差异。一味药用的多少,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如大黄少用一二克可健胃、五六克可泻火,用至十克以上就可泻下,龙胆草也如是,少用苦味健胃,多用苦寒泻火,黄连用至十克以上长于泻火解毒,减为五六克燥湿,再减为二三克,也是苦味健胃妙品。生石膏用于清泻气热,因其质重,三十克还是小量,若只给十几克就是杯水车薪,用石膏我必用成块者,以防用到熟石膏,龙骨也必用成块者,以防假以充真等。枳实少用十克以内,可顺气开结化痰,若用二十几克以上就是破气峻药,厚朴也如是,用五六克开胸顺气,多至十五克以上就是宽肠破气的了。柴胡少用三二克,可升提清阳,用十克左右可疏肝解郁,再多至三十克以上就是解表退热之药,升麻少用也为升提清气妙药,多用几十克就是败毒之品,秤量不准,可变主药为次,辅药为君,药之不效,其过在谁?故作为一名临床司命的医生,我认为必须有自己的药房,且每药把关,每方细酌量,本来看病准确处方就是很难的事了,再加上药品差异,药量失准,你的疗效不差才怪哩。不出医疗事故就是轻的了。

一张处方,虽然是医生辩证施治的心血结晶,但毕竟还是纸上谈兵,付诸实际还需司药者实施。处方开药反复推敲,用心良苦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严格按处方司药是药剂人员对医生的尊重,更是对患者生命的负责。有条件者,医生、司药同时担当是最好不过的了。

附录司药制度以供参考;

1、处方必须查对姓名、性别、年龄、日期、配伍禁忌、剂量用法。发现错误,不得配方,特殊剂量、配伍、用法必须 要 医生再次签名或说明。药剂人员更不得擅自更改药味,剂量。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药、名相符。
3、每剂药分量误差不得超过5%。
4、需要打碎、另包者,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调配。
5、配方按药序整齐排列,结束必须再按处方查对一遍。
6、发药要查对姓名、性别、年龄、剂数并且签名登记。
7、处方药物有特殊用法者,必须对患者或家属交代说明。
 
(六十三) 司药如同司命说

上一篇谈了煎药的问题,还有司药这个事情更重要,不吐不快。治病的过程是一

感谢范先生,给了这么多好内容, 谢谢!!!
 
(六十四) 疥疮也让人抓狂

疥疮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皮肤病是老百姓也知道的,似乎没有说的必要,可是我遇过很多长久治不好的,这说明是医生诊断不清或是用药不恰当。现在卫生条件好了,城市里的居民少见此病,可以说年轻一代的就是专业皮肤科的医生,见过的可能也不多,还有不识病是个不争的事实,往往把疥疮当成荨麻疹或是别的皮肤病来治疗了。

记得读高中时住校,那时的条件还很不好,一二十人住一间大寝室,睡的是大通铺,只要有一个人得了疥疮,传染一屋是很正常的。上课你抓屁股我挠手,晚上光着身子满身抠,出了太阳抢地盘晒被子是一道风景。夫人说小时候在农村,一家人长疥疮是很常见的,女孩子爱清洁,得了还好些,男孩子满地爬,指甲又脏,抓到感染,满身长脓疱,十指合不拢,走路叉到腿,屁股不敢坐,那个叫惨!九几年,我遇到一个外地做小工的小青年,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满身抓的都是血痂子,痒不可耐,医生说啥的都有,治疗几个月效果几乎一点也没有。找到我,我分析前因后果,治疗过程,又看他一手的黑指甲,最后断定是疥疮,很容易都治好了。原来在农村,患疥疮的到了别个人家,有不让坐板凳的风俗,可见老百姓都知道这个东西传染性是很强的。

疥疮是由人疥螨(疥虫)引起的皮肤病。古人对疥疮命名较多,也认识到是虫子引起的,因小如芥子,故名疥疮。此疮多生在手指缝,手腕屈侧,肘部屈侧,腋窝,股内侧,女子乳房下,小腹,臀部,男子阴囊等处,这些地方有个特点,都是皮肤角质层较薄的地方。没有经验的医生常会和荨麻疹、特别是丘疹性荨麻疹相混淆,想想看,病诊断错了,治疗哪会起效呢。疥疮的皮疹常会有针尖大小的丘疹和小水泡混合出现,与荨麻疹就是俗话说的风水疙瘩忽然去来、皮疹常融合成片;丘疹性荨麻疹多遍发全身,为散在的丘疹、水泡、风团样皮损,瘙痒剧烈是不一样的。也要和慢性湿疹长久不愈,有痒疹并伴有皮肤干燥,粗糙,肥厚,脱屑相鉴别。疥疮还有一个区别其他皮肤病的特点,最有意义,就是可以看到疥虫钻入皮肤角质层而形成的浅褐色的线状隧道,大约二三毫米长,盲端即可见淡红色的或与皮肤颜色相近的丘疹或水泡,当然,也不是每个丘疹、水泡旁边都可见到隧道,仔细寻找还是可见的。俗话说,手闲疙痨痒,这个疥疮痒的也有特点,就是不干活,手闲时它痒的厉害,还有睡觉被子捂热了它也痒的更厉害,只要把它鉴别清楚了,治疗是很容易的。一物降一物,治疥疮最生效的就是硫磺,但是怎么用硫磺治疥疮还有些窍门。书上说用10%左右的硫磺软膏涂擦三天为一个疗程,在三天之内不洗澡,不换衣服,第四天洗澡换衣,第五天再重复一个疗程,这样有点不保险。我治疥疮常嘱七日之内不换衣,硫磺中再加一点薄荷脑,共研细末,薄荷脑有轻微的表皮麻醉作用,可以止痒,不一定要10%的软膏,多用点硫磺效果更好,用凡士林调膏用力涂擦患处,一日最少二次,期间可以冲热水澡,但不要用肥皂洗去药膏,以免中断药力。对于有挠抓感染的,加用花椒、百部、苦参、黄柏、地肤子、土茯苓熬的药水擦洗,再涂擦药膏更好。

西方国家把疥疮列在性行为感染症之中。近些年,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大,疥疮似有卷土重来之势。前几年,传销成风,我曾经治过大几十例,都是住集体寝室,睡地铺,窝里传。散在发生的也见过不少,都是用硫磺加薄荷脑调膏治好的。患者最好在治疗时穿旧内衣裤,穿到治疗结束,便扔掉不要了,被子、衣服用沸水烫洗暴晒,杀虫以断根。

(六十五)小处方的大学问

医生的处方就是医生的脸面,常听老百姓说医生的处方都是天书,让你看不懂的。这个要有分析的看。一般来说,西医的处方多有专业的拉丁文字,不是内行肯定看不懂的,中医的处方则不然,都是汉字应该让人看懂,除非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有的医生处方就是让人看不懂,字写的不好还不说,简直就是鬼画符,人走出去光光堂堂的,咋这个字就扎人眼呢。中医是有人文艺术的学问,向来讲究处方的工整、规范,传统的处方老师都是有要求的,一张处方先不说你的用药内容是不是完全对证切题,单看文字就知你这个医生是不是下了功夫,即使不写楷字也要写让人看得懂的行书或草书,写的好了,一张处方就是一幅书法作品,。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凭这个患者就已好了一分。

大概从明代中期开始,医生的处方每味药至少要写三个字,讲究的是四个字,其中除了药名之外还有产地、制法、规格、质量要求等。可是现在包括一部分中年中医在内开的处方,这些要求要写上的字都消失了,年轻的中医更是如此,药名不规范,制法不写明,若是见到规范的处方,恐怕也是莫名其妙,怕是要把这个好传统丢失了。

药材自古有用道地之说,所以处方中对产地要写明的有很多。如潞党参,是指潞州,古之上党,今之长治。广陈皮,指的是广东,化橘红,指的是化州。怀山药指的是怀庆地区。云苓片,指的是云南。雅黄连指的是四川洪雅。宣木瓜指的是宣州,今之安徽宣城一带。襄半夏指的是襄阳的半夏。杭白芍、杭白菊指的是杭州地区的白芍、菊花,川牛膝与怀牛膝产地不同,药效也有异。建泽泻就是福建的泽泻等等,虽然现在道地药材不多了,我想这个要求道地药材的写法应该不要丢掉。

制法规格要求更重要,关系到药效和用药安全。常用的甘草还有炙甘草,当然就是炒过的甘草,能和中补虚、调和药性,和生甘草药效有别,甘草梢为甘草的尾部或细梢,清火通淋解毒的功用更强,焦白术和生白术的功用更有别,健脾开胃和中需要炒焦,利水逐湿、消痰治眩、通润大肠就需要生的。桂枝用尖,故处方一般写桂枝尖,桑枝也是如此。熟地黄、生地黄、干地黄功用区别很大,若只写地黄,司药便不知要给何地黄。知母要写肥知母,枯皮便不中用,栀子生用走气分清热泻火,炒黑就是入血清血热的了。瓜蒌子生用可致中毒,炒香就是化痰通便的良药,去油用炙乳没就不会刺激胃,炒过的莱菔子就不会导致呕吐。橘核不炒用生者苦味难于入口,牛蒡子不用炒者吃了就易腹泻,石膏、牡蛎、龙骨、赭石等金石药物若不注明碎,入煎剂就无用,煅用生用功效有别,不注明怎么可以呢。桃仁、杏仁、麻仁、苏子等较大的子实药若不注明为泥,入煎剂是煎不出药效的。枇杷叶用生和蜜炙药效不一样,枳实用小者为好,故处方要写小枳实。用苏木、鸡血藤等较硬的木质类药,不注明丝或片,体积大了就煎不出来。这些如果都养成个习惯写法,药铺或司药自然会合乎要求调配的。

对于质量要求也可在处方中写明。广陈皮就是要陈久者,若用新采集者,就达不到药用要求。净麻黄就要不含杂质,和麻黄绒、炙麻黄都有别。香白芷要保存良好,不走味者,灵磁石要能够吸铁者,明天麻要用饮片透明者,花大白(或花槟榔)要饮片有花纹者,锦纹黄要大黄如锦纹者,淡苁蓉要盐分少者,漂海藻要漂去腥味者,嫩角针要皂角刺新嫩、尖角者,霜桑叶必用霜打过者。淡竹叶和竹叶有别,要用去皮杏仁就写光杏仁等等。

这些不起眼的笔头一画的小作为,还有很多很多,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只是在脑袋里面多根弦就成,年轻的中医师要多看多读老一代医生的处方、医案、医话,好传统是不该丢弃的。
 
(六十六) “药引子”的大功效

药引子这个词儿,连老百姓也知道。经常有病人看过病,抓过药之后就问,医生,还放啥药引子吧,放啥呢?习惯就是姜枣了。生姜三片,枣子两三个,是很多医生的习惯手脚,就是很多古方也如是,要说想在药方中起个调味作用,这一点也还可以,若作为治疗作用的药来使用就太少了。生姜本来就是我们每天要吃的食物,起个调味,开胃的作用,红枣虽然不是每天在吃,可也是想吃都可以在市场买到的食品。若多用或独任就是药了。用姜枣来治病,用的最好最多的还是医圣张仲景。看看医圣咋样用姜枣,就不是药引子那么简单了。

生姜内含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口腔、胃黏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看来先不讲生姜能不能治病,单就这一点来说,用生姜在汤药中就可使药物吸收消化加强,为治病做了个先锋官。大枣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大枣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环磷酸乌苷等,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和大米白面一样,枣子就是个纯粹的补品。姜枣合用的作用已经很明白了,在经方中姜、枣还有单用者。

姜枣合用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桂枝类方。桂枝汤用生姜三两,有四五十克之多,就有现今公制一两了,枣子是以个论的,这个今古不变。我自己曾经吃过桂枝汤,按原方剂量下药,煎煮出来的味道很甘甜香美,喝下肚去犹如喝了大补汤,胃中那个暖暖的舒服感觉是不好形容的。用黄芪五物汤治痹症(原方用生姜六两),我专门试验过用不用生姜的疗效差别,发现不用或少用效果就差,用足量疗效明显加强,这与习惯用的三五片是不可比拟的。经方用生姜很有规律,凡病势较缓,邪正交争不剧烈,或需要小发汗者多用小量,即一二两,也就是十五至三十克左右,如桂麻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等。用以调和营卫,和中补虚多用中量,如桂枝汤、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等用三至四两,就是五十克左右。取散寒饮或用于止呕吐者,量就很大了,五六两还是小量,生姜半夏汤用姜汁一升,想想一升也就是二百毫升姜汁要多少生姜来绞汁,这就是独任其用了。和生姜一样,大枣用量也有小中大之分,桂麻各半、桂二麻一、桂二越一都是用的五个左右,中量多用十几枚,大青龙、桂枝、十枣、葶苈大枣等,不但可和中补虚,更能够监制峻药之性,至于当归四逆汤用大枣二十五枚之多,不敢确切仲景用意,也没这方面的经验,推测可能是监制三两细辛之毒吧,但是小青龙也用细辛三两,不用大枣者是因为寒饮证不宜用枣之甘腻,我们都有个经验,咳喘痰多的患者,不宜多吃糖,可能仲景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故不用大枣。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之类的峻烈方审病势需要顿服者,才用大枣护中气。橘皮竹茹汤用大枣三十枚之多,因哕逆中气已虚,同时用人参可证。这就为我们治虚证呕吐提供了用药方法。小量用姜枣也有,如治风水的防己黄芪汤,但是从方后所注明的服法来看,是为煮散,“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一枚,水盏半,煎取八分(这个煎取八分应该是煎去十分之二),去渣温服”,又说“良久再服”,就是个频服法了,这样算起来,一日用姜枣的量也是不少的。

生姜的药性在经方的运用中可以看出,用生姜者有“呕者”、“吐多”、“气短胸满”等,《药徵》总结“生姜体启开而扬散,排达、疏通为之用”。民间用生姜葱白红糖煎水发汗治感寒发烧就是运用了生姜的发汗功能,因为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汗腺张开而出汗散热。这样在以发散解表为目的的方子中,生姜均可用至二三十克之多,量少三五片既不为功。生姜为呕家圣药,小半夏之治“诸呕吐,谷不得下”,橘皮竹茹之治“哕逆”,吴茱萸之治“呕而胸满”、“食谷欲呕”等,都是代表。以呕加生姜者,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栀子生姜豉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理中丸等方,干姜则无,说明生姜专为治呕。因其温散,虚热证呕吐用姜就要伍清热之药,如竹茹、黄连、黄芩等。临床中发现,重症呕吐用生姜,和它药同时煎服不如用姜汁兑服,兑的量多少,可以病者口感能忍受为度。这一点,仲景也有运用,在生姜半夏汤的用法中有体现。说“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若仲景不用生半夏,我想是不会再把生姜汁一升入半夏汤中再煮的,煮过后生姜中的一些成分会挥发,现在用生半夏的机会不多,故可把姜汁另外兑入,这样止呕吐的效果更好。生姜治水之功不可没。真武汤倍术附去生姜加人参,就变治水之剂为附子汤的温补之方了。水停中脘引起的痞满,生姜泻心汤可疗,越婢汤发越水气等均取生姜散水功效。

大枣药用要取肥大者。归纳其用,和《本经》中“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所说相近,俱属补益之功。枣为古代道家辟谷食气所常用,“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可见一斑。其安中气,健脾胃、养脾阴、安心神有功。和用生姜有方名一样,大枣还有苓桂枣甘汤、甘麦大枣汤。十枣汤之治悬饮,黄元御说大枣在于“保其脾精”,因大戟、芫花、甘遂均为峻烈下夺津液者,加入补少气少津的大枣,可使水邪去而中气津液不伤。一味甘遂可下水,我在用甘遂时,病者多反应药后胃中灼辣难受,药力行后又心中掉气,仿十枣汤意,用枣汤下药,这些副作用均可避免。大枣其用也明矣。

生姜、大枣就是个药对,常相须为用,若要取其药性就得量大,要依病情需要而定分量,改变任何情况下都用几片、几枚的习惯。用生姜者均为寒证或虚热证,阳盛实热、肺热燥咳、热毒疮疡俱为所禁忌,然吴鞠通所创新加黄龙汤治应下失下,以至于正虚不能运药,其服有加姜汁之法,代替可耗散气阴之枳朴以宣通胃气,此也为善用生姜者。大枣因其味甘腻,故小柴胡加减法有“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之训,中满之证必要慎用。
 
樊师好:请问您的“外擦治痛方和治冻疮方”需要多少酒来侵泡?冻疮方里的654--2是加在药酒瓶里呢还是临用时再加?希望樊师回复为盼1
 
樊师:外擦治痛方里的川草乌您是用生品还是制过的?期待您的回复!
 
先生您好,读了您的《医门凿眼》非常钦佩。我是一个刚喜欢中医的菜鸟。在读《内经》,现在遇到一些问题,想请教您,冒昧打扰了。对于感冒,前两天有同事感冒,外感风寒,无汗,干烧,骨痛,我建议她服石麻杏甘方,一副见效即好。我很开心,但同时也在思考其中道理,她的症状说明寒气入体,内热被逼,封闭外表,所以这个方子对症,散热,通表,宣肺。如果还是在秋天,还是受风寒,但打喷嚏,流鼻涕,有汗而烧呢,这说明什么呢?风寒在外,而未入里?还是表里皆寒?也许这个房子还能管用?那是不是要加一些如干姜之类的助阳之药呢。再者这个经方可能适合秋冬,但春夏是否多用如老师所说荆芥、薄荷加减如银翘,板蓝根之类较好,春季加一些柴胡,夏季加一些茯苓呢?诚心请教,还望老师不吝赐教。
 
一个下午都在认真学习老师的贴,感谢您!
 
找到原著了 先收藏 打印成书慢慢的研究 收获甚丰!!!!
 
看了你的烧烫伤的验方和我用的差不多 就是你多味紫草 这个单用油炸 用轻度烫伤效果也可以 你的经验是真实宝贵的 大致浏览下 打印出来好好慢慢研究你的医学思路 现代有多了位明医!!!甚幸甚幸!!!
 
(六十七) 服药之法有玄机

前几篇文章我说了处方、抓药、煎药要注意的小问题,觉得还言不尽意,还有个不是医生做的但是与疗效也很有关系的问题,就是服药。有人说了,服药还不简单,张嘴仰脖,咕咚一声就下去了,顶多是药太苦,咧咧嘴罢了,其实不然,这个服药的问题也还真有学问哩。

鸡鸣散是大家都知道治脚气的名方,要求煎成安置床头,次日五更,也就是下半夜三到五点鸡叫时,分作三五次冷服,冬月略温也可。为何如此服药,想必是因为脚气为壅疾,后半夜腹内空空,药液好消化吸收罢了,说“鸡鸣时服药,从阳注于阴也,服药需冷者,从阳以解邪也”,恐怕是臆说,拍脑门想的,为何冷服,想必是脚气冲心,心中烦热之故,不敢确定,有待高明。我多年验证服鸡鸣散之类的方药以治“脚气”,并没要求在鸡鸣时服药,只是要求空腹服,以便药力下走倒是真的。复原活血汤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要食前大温服,也就是空腹服,以取利为度,得利则痛减,若饱食再服,药力则不得发挥极致。这个就要求服药要讲究方法和时间。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说,“病人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曾经治一胃溃疡的病人,给药一周,药后反应效果不但不大,反而肚腹饱胀,再也吃不下多的饭,言辞之中,有埋怨之意。细审药方病情觉无差池,问何法服药,说你医生交代的方法觉得不好,我胃中已溃疡了,还要求饭前服药,那不是更刺激我的胃吧(他这个溃疡是因有头疼病经常爱吃头疼粉刺激的,所以怕空腹吃药了),所以就每次在饭后服一大碗,不刺激胃还帮助消化。我笑着给他说,我这个药就是要求你饭前空腹吃,等过一两个小时再吃饭的,也不可喝多,二三量就好,不信你再吃几剂看看。原来胃溃疡病人消化力弱不说,肚子太饱了也会加重病情的,空腹吃药不胀肚子,药中的敛疮成分也可充分接触胃粘膜,起到治疗作用,饭后吃药则不然,加重了胃的负担还起不到很好的疗效,就这么点小道理,改变服药方法疗效大增。经常有感冒发热的病人来吃中药,我就要求他服药以见效为度,不论一日三餐,可少量多次服用,必待微汗出为效。仲景先师桂枝汤服法可作为标准。说“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当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要是按惯例一日三服,就达不到汗出病解的效果。治自汗,桂枝汤服法也有讲究,宜“先其时发汗则愈”,这个服药的方法和时间都说到了,不按此法,药就难以生效。实践证明,麻桂汤方服后不“温覆”,汗是不易出来的,这也是服药方法问题。别以为你的辩证处方切题了疗效就好,吃药不得法枉费心机。病在上部,宜饭后小量频服,如头面咽喉诸疾,病在下部,宜饭前空腹服药,以利于药力下趋。还有要根据人的生理状态来决定服药时间,一般来说,治疗不急也不缓的疾病而又无特殊忌讳的,我都是要求患者在肚子不饱不饿时服药,这样会很舒服,想想看,肚子要是饿了该进食的时候,你医生要求他服药,还咋吃饭,肚子吃饭饱了,还咋能再加药汤进去呢?一句话就是要求服药离饭远一点。

一日三服的方法是老百姓最好掌握也是最明白的方法,因为一日三餐的缘故。三服法多是用于陈年痼疾,病势不急者。根据病情来决定服药方法是最合适的。比如呕吐严重的病证,也按常法服药,一次半碗,想想药下去了必然再吐,瞎伤胃气,必顺应所求,小口频服,待药力发挥,呕吐稍缓才可再多进药以达到治疗目的,如生姜半夏汤“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一升半就是三百毫升,分四次服一次也就不足一百毫升了,“小冷”就是要看病人所欲冷热而定,吐多了的病人多口干舌燥,想喝凉的,如再给太热的药汤,胃中必然会更难受。仲景治呕吐剧烈者服药多在七八合,不足一升可以为法。喝药的频率也多讲究,根据病情和药力大小而定,攻逐水饮的十枣汤要“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大小承气汤“得下,余勿服”、“若更衣者,勿服之”,葶苈大枣泻肺汤、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甘遂汤等的“顿服”,都是突击给药,是急去其邪而无使伤正的方法。现代医学有个美其名曰的“冲击疗法”,实则是晚了中医一两千年。病有缓急,服药也要审时度势。任何药物都有个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过程,为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仲景还发明了连续给药的方法。上桂枝汤例不论,又如桂枝人参汤“日再夜一服”,理中丸“日三四,夜二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半日许则尽”,黄连汤“昼三夜二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分五服”等,都是顺应病情以及时祛邪的频服法。

服药的时间还依据疾病的性质而定。如治疟疾就要在发作之前服药,这是都知道的,仲景在这方面也是专家。大黄附子汤“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大概就是四五十分钟,防己黄芪汤“良久再服”,就不是一日三餐了,大建中汤“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等。现在为什么一般认为中医只能看慢性病、且治愈疾病较慢,除去其他因素外,我看服药可能也是个大问题。后世医家也很重视服药方法,急服、缓服、食后服、空心服、临卧服等都是对仲景服药法的发展。服药方法的问题是个不可不重视的问题。






补充内容 (2012-7-8 13:18):
凤翅医话——服药之法有玄机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89492
 
(六十八)面瘫不愈寻经方

面神经麻痹这个导致歪嘴斜眼的毛病是司空见惯的,很常见。传统称之为面风,也中风之一种,是为外风。传统认为本病之发乃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趁机侵袭,致使面部三阳经气阻滞不通,经脉失养,一侧面部肌肉弛缓,受对侧牵拉而成。诚如《金匮》所言“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这个邪气即指的是病患一侧,正气即指的是正常一侧,正邪也相对而言。现在我们知道面部歪斜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在仲景时代好像分的还不是太清楚,说“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络脉空虚,贼邪不泻”,这个就应该是指的周围神经的病变所导致的了。那么它的表现除了口眼歪斜之外还有啥呢?“邪在于络”因而“肌肤不仁”就是病者的自我感觉。这和“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的脑血管病变是有区别的,所以单纯的面神经麻痹应该是络脉的病变。在《金匮》中这个问题的治法仲景没有明白写出。

后世对此病之治多以祛风化痰、化瘀通络为法,外有六经形证者,桂枝、麻黄、葛根、麻附细辛、小续命诸汤都可选用。牵正散是个效方,可以加入应证汤方中。因病变部位有见于少阳经脉,故小柴胡也为常用方。我所在的医院旁边菜市场里有个湖北通城的酿酒老板,一日喝高了醉卧当风,醒来喝水发现嘴不听使唤了,包不住水,右边的半边脸被左边半边脸拉歪了,右眼也闭不住,这下可慌了,找医生又是扎针吃药,又是糊鳝鱼血,搞了半个多月,就是不见疗效。听别人说市场旁边有个老中医看病很好,就找到父亲,恰好我也在父亲的诊所里。诊脉浮数,舌歪苔薄黄,口苦,右半边头疼。柴胡汤证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疏方:柴胡15克、黄芩12克、甘草6克、制南星6克、制白附子6克、白僵虫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6克,生姜拇指大一块拍碎,枣子六个为引,七剂。并不夹杂针刺,病愈。去年九月份遇一李姓熟人,见口眼歪斜,问已发病三天,病侧面部麻木,耳后及眉骨压疼,别无所苦,舌淡苔薄白,即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防风12克、白僵虫10克、制南星10克、制白附子10克、白芷10克,还是姜枣为引,同时患侧贴千里香膏药一张,三剂病愈。像这样的情况遇到的不少,药效都还可以。

病有常也有变,曾遇到一例五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口歪眼斜已有半年,多方多法治疗无效,有药贩朋友介绍来诊。舌脉无异,只是面部感觉麻木迟钝,嚼肌无力,问及所吃汤药中多有蝎子、蜈蚣、僵蚕之类,这下可是遇到个麻烦,前人所走的路若再重复即劳而无功,必另寻别径。在杂志上看有用补阳还五法治愈久患面瘫者,应该不是杜撰。仲景有言“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若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血痹虚劳篇说“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但臂不遂和但脸不遂有共同之处,面部麻木也身体不仁之一部分,此患无黄芪、桂枝之药禁,试以黄芪五物汤化裁加味:黄芪30克、桂枝20克、赤芍20克、制白附子6克、制南星6克、全蝎6克、地龙6克、川穹6克、当归6克,生姜20克、枣子六个,七剂,嘱有无效果即来复诊。十日后患者复来,面带笑容,说这一次可能该好了。药后患侧面部发热,麻木感已退不少,只是嘴歪的还是老样子,眼睛也还闭的不是太紧。诊脉无热,苔无燥象,原方只是黄芪加为50克,余药不变。这次七剂药后,面部有出汗的现象,络脉的闭阻应该逐渐通活了,神经有复原的表现。守此方续进,药至三十余剂,时一月半有余,麻木消失,鼓嘴闭眼基本正常,外观不细瞧基本看不出来了。

借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之验,益气和营,通行络痹,也为愈久患面瘫之一法。揣测仲景治法无外乎此。


补充内容 (2012-7-8 13:18):
凤翅医话——面瘫不愈寻经方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90635
 
(六十九)结脉多因邪气干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经文如此,历来被奉为金科玉律。诚然,心之阴阳两虚,脉道不利是为良方,故又有复脉汤之美名。脉来缓,时一直复来者是为结,止有定数是为代。代脉因脏气虚衰,致使严重心律不齐,多是危证,故代脉不常见,而结脉可见于多种病症而导致的心脏早搏,不寻求病机,套用炙甘草汤是东施效颦。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阴盛则结”。陈修园说“结似偶停无定数,代因不返即更端;共传代主元阳竭,还识结成郁气干”,这个郁气所赅者广,食积、气、血、湿、痰、火六郁之邪皆可致气郁而使脉来见结,仲景所说“阴盛”是为常,与促脉因“阳盛”对待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气血逆乱,宫城动荡,心主不安,节律紊乱,多为他脏有疾所致,去除所结之因,即可拨乱返正,还心律之齐。举一例可见一斑。

某女,五十五岁,素有咳嗽吐痰之宿疾,诊断就是慢性支气管炎了。遇天气变化,遭非时之寒,即可感冒而痼疾发。随着年纪的增大,咳痰喘息有加外,还多了个心脏跳动不安的问题,常欲按胸而护心。心电显示频发性室性早搏,还怀疑冠心病可能,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打针输液消炎是常有的事,偶然登门求诊。脉来缓滑,十至内总有三五次歇止,是为结脉,其实是心脏节律不齐,多跳了三五次,而脉搏波未显现然,是做了无用功了。舌淡苔腻,喉中痰鸣,咽痒气冲不已,肺中痰饮作怪。取麻杏二三汤为底方,用麻黄10克、杏仁15克、茯苓3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加葶苈子15克、桑白皮10克以泻肺脏之满,桂枝30克合甘草为桂枝甘草汤以通心脏之阳,茯苓多用也为宁心止悸。一日一剂,药尽五付,咳嗽咽痒吐痰症状消失大半,脉来三十几至偶可见一止,原方不变,再进五剂,改原来日一剂三服为二日一剂,日二服。这个病人首诊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这几年来,偶犯感冒,咳嗽复发时即可见到结脉,只是没有原来严重而已,轻微至感觉不到心中悸动,服几剂药即可解决问题。


(七十) 代脉不返命陨焉

上一回说了结脉,当然只是举例说明。和促脉一样,辨别只在缓、数之间,“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促脉在临证中也会经常见到。辩脉之道在于胃、神、根,结、促之脉指下无失神的表现,即不为死脉,如人暗中行走,多遇绊脚石,打了几个趔趄。至于代脉若在ICU病房呆的时间久了,可能会经常摸到,我可能没有这个机会了,是心律严重失常的表现,可见于心脏本身病变和全身严重疾病的晚期,甚至和十怪脉中某种同时出现,指下无胃气,是为死脉。不过现在医学手段完善,救人一时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最终还是要从此而去,古训结生代死不是胡诌的,是经验的积累。人终不可以胜天。

先说个父亲讲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同家门一个还是父亲爷字辈的七十多岁的老者,患心脏病多年,至于是何等病症,父亲没有讲及,说的只是脉象。吃了几剂药后,老头子很高兴,说我孙子有本事,药吃了几幅都好转了,要求再服药,抓药后父亲要他回去后让他儿子来说点别的事情。老头高高兴兴回去了。等他儿子来后,父亲严肃地给他说要他准备后事,因为得到了“绝脉”,父亲说的“绝脉”,乡人是很信服的,问及何时,父亲讲只是给你说有个心理准备,好转只是暂时的,不知那一会儿。后不过二月余,果验。我问是何脉,父亲说你学医看病多年后会知道的。常铭记于心。

二00六年元月四日,铁十一局高层住宅有杜姓大姐请我去给她老爹看病。电梯上了十几层才进家门,一老者身体瘦弱,卧病在床。与之言语,耳背之极,大声喊叫方可听见。见半靠在床头,喘息不宁,述心中动荡不定,看面色晦暗,双足肿胀,问肚子闷胀,不欲饮食,严重的心衰无疑了。大姐说老父心脏病多年,这才从医院回来十几日又不行了,有无办法救治?诊脉弦硬弹指,重按即不见,更无缓和之象,脉来三动而中止,很有规律,代脉!弹指无胃,按之无根也绝脉也。我说大姐呀,要是给你老父亲治个咋样了,你会有怨言吧,大姐说,樊医生,他也八十三岁过了,我有心理准备,没得怨言,你只管下药,能治个啥样就是啥样。老者名杜有年,我心中窃思,杜有年呀杜有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七十三来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恐怕你老人家不会过得了今年喽,心中也甚悲切!勉为出方:红参15克、乌附片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桂枝30克、茯苓30克、猪苓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五剂,此参附龙牡汤与桂苓术甘汤合方加猪苓而成。元月九日再诊,喘、肿倒是消了不少,只是说口渴,脉无变化,为防止伤阴,减附子、桂枝、茯苓之量,去猪苓,变红参为高丽参,再加麦冬、无味子各20克,这样把生脉饮也甩进去了。再续五剂,喘促基本消失,两只脚也也基本按不到窝了,可以下床行走。再诊脉,很是绝望,脉象无变。脉病人不病,是为行尸也。大姐说是不是再吃药,用好药我舍得花钱,我说暂时停药观察吧!越二月,喘肿再发,来请托辞不治,杜大姐只好把老人再送去空军医院住院。因无人照顾,托我找护工,我一堂叔刚好无事,便去照料老人。在医院十余日,病情无改善,回家遂殒。


补充内容 (2012-7-8 13:17):
凤翅医话——结脉多因邪气干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91239
凤翅医话——代脉不返命殒焉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91327
 
(七十一)牙疼死了麻翻它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和网友闲聊说及牙疼的问题,这个牙疼治法多呀,看啥问题出啥治法,看西医消炎,看牙医拔牙,看中医辩一辩,风火、风寒、实热、虚热,还分上牙、下牙,吃药、扎针都是方法,很多。想到一个笑话,王刚原来不是演了个拔牙的小品吧,那是笑话牙医的,嗯,牙疼找我来啦,你是全拔呀还是留着点儿解闷儿呀!废话,不找您找谁呀!钉上钉子,拴住牙,放一炮妙药,轰的一下,牙掉啦!也是别出心裁啊!民间确实有把牙拴在门柄上,咣当一下扯掉牙的事。还有跑江湖的不知用的啥药,抹在牙根上,一会牙都掉了的奇术,没见过,不知是不是真的。不过现在牙医除了拔牙之外,人家还是美容、修补师哩,你牙碰掉了,豁了,有龋洞了,给你修补下,都不卡菜丝子了,也美了,牙根发炎了疼,给你钻个小洞减个压,也是妙术。原来在医院时,和我对坐的先生牙口不咋好,只要是吃了好东西了,就拿个尖嘴的镊子满嘴乱掏,一次上尖牙发炎了,半边脸都肿的像悟能似的,谁让他不去找牙医补一下哩。说回来了,牙医最终还是拔牙为主,治牙为辅,牙疼了还是要看医生。

记得有一年母亲半夜三更发了牙疼,疼地不得了哦,放一盆凉水,不时的含到嘴里,含热了就吐,一盆水到天亮快用完了,父亲实在看不过去了,知道母亲的体质,药柜里抓了几味药,一把大黄,一把甘草,一大撮芒硝,是的,调胃承气汤。喝下肚去跑了几次厕所,不疼了!夫人大牙有个洞,一不小心吃多了辣椒,再加上龋洞里塞了肉丝子没掏出来,有几次半夜疼急了,人家自己爬起来,打吊针,可是自己给自己打针哦,也是疼急了没办法忍了,佩服佩服,有勇气。甲硝锉,再加一瓶林可霉素,搞定。平时遇到牙疼的,这一组配方有很好的效果,往往是一两针就解决了,我胆小,从不用青霉素,这两样药都抗厌氧菌,林可霉素能深入骨质,效果没说的。再配几样吃的药片,复方新诺明,甲硝锉,螺旋霉素(本来用红霉素更好的,刺激胃太厉害了)、大黄苏打片,一般不会失手。

经验再丰富也还会遇到麻烦事。有一年,晚上十点了,我准备下班,急匆匆进来一位哥哥儿,捂住左腮帮子,哼哼唧唧的想哭,牙疼!咋回事哩,本来上边第二磨牙有洞洞,经常好疼,还补过两次,不行啊,还是好疼,没办法,只得再找牙医拔了了事。事与愿违,也不知是技术不好还是这颗牙烂的快断了,牙冠倒是消灭了,牙根子还在肉里,麻烦了,医生说要再打麻药给剜出来,本来就疼地不得了,再打一针,说个天也不干了。打了几天消炎针,这会儿又疼的快哭爹喊妈了,也不知碰到了那根儿神经,扯的耳朵里,半边脑袋也疼。再打针吧,吊瓶挂上了半小时,无效!我不是有牙痛酊吧,可是人家是上边的牙疼,药水用注射器打进去,受地球引力,流出来的很快,用棉球蘸药水咬住也不行,想扎针吧,他又怕,咋办哩!辩一辩寒热,吃药?快疼死了,能快速治住才好,打麻药我没这本事。想到麻药,又想起了吃麻辣烫后那个感觉,满嘴里都木了。试试吧。制草乌、川穹、白芷、荜拨、花椒、丁香、细辛各一大撮,再用生石膏一大把制一制燥热药性,内服药不是有个川穹、细辛、白芷与石膏的配伍嘛,取意相同。上火急煎取半斤,凉了让他含到嘴里,热了吐出来再含。嗨!还真对得起咱这药,十几分钟就不疼了,一个劲儿的喊嘴麻,我笑到说,麻翻了都不疼了,不麻还不行哩。剩下的药给他带回去,没见再来。不过剩下的那个牙根还是要找牙医去用家伙取出来的。有了这次的经历,治牙疼又多了个法宝,要交待病人千万可别把药咽下去了,怕中毒是小事情,俗话说,吃了花椒闭了气,花椒细辛水呛到嗓子窟眼儿里可不是好事,刺激引起气管痉挛就麻烦了。这个用法对于牙釉质损伤导致的牙本质过敏疼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多用些时间,可以除根。




补充内容 (2012-7-8 13:16):
凤翅医话——牙疼死了麻翻它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91385
 
樊师好经验!!!
 
看了您的文章,我感动了,朴实的文字背后藏着你那么大爱的一颗心。中医的实在在您身上我看到了,谢谢您
 
学习一段时间了,又回来看老师的贴,有老师此贴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了中医知识,打印出来再细心研读,非常感谢老师!
 
值得细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