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鸠摩智学经方系列》(直击经方实践 持续更新之中)

四诊:
四诊:
颈部症状大减,原方续进四剂;
 
五诊:
五诊:
素有感冒后咳喘之宿疾,项强减,近日咳喘,痰量多。
和小青龙汤:
葛根50桂枝30白芍30炙甘草18
生姜30 大枣18 麻黄15杏仁18
干姜18 细辛9五味子9
四剂;
按:上方用的掣肘,用小青龙汤单刀直入更佳。
 
11# 许家栋
看到先生的这个回帖,真的好感动,中医中能多有先生这样的人,中医何愁不发展。
 
回金霸兄:
看的出学兄也是性情中人,呵呵,我们中医要想破茧而出还是有很多障碍的;
中医文明正如其它古文明一样,正在逐渐被越来越急功近利,浅薄浮躁的现代人所放弃与遗忘
在我们这些中医家园的守望者的心里留下一个又一个的痛楚
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无业可就.要干中医中医院不要,想干西医又是非法。学院派的中医看不了病.一些所谓的权威们竟然说中医是保健养生而不是治病的。连主编的教授都承认,中医的课本是一回事,临床是一回事。国家级名中医竟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去开中药处方。我们现在学习的还是原本那个可以“处百病,决死生”纯正的古中医吗?!既定的法规又不利于最能传承中医的方式——师承方式的发展,虽然这是几千年来最能传承中医的方法还有中药也赶着来添乱,以次充好和掺假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四面楚歌啊!
中医的何去何从是个大题目,关系到国计民生,而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先踏踏实实的把传统的真正的纯粹的中医先继承下来吧!不要让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医灭亡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让后世子孙唾骂。
 
许先生是哪里人,用这么大剂量的麻黄与桂枝
 
还是有师傅好啊
 
回柴桂方应兄与gqdxk兄:
我是山东日照人,本是中医世家,又得遇恩师刘志杰先生于网上,才是我经方生命的真正开始,恩师是杏林的得道大德,得经方派之真传,有感于中医的没落,乃破不传之藩篱,在网络上讲课授徒,诲人不倦!(恩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ngyi999),两位学兄若要了解真正的经方派的学术特点,还可以看一下恩师的最新力作(《<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已经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学兄如果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757)。
 
水肿<三>(慢性肾炎)《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6
水肿<三>(慢性肾炎)《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6
李r,女,43岁。080529
双侧下肢肿两个月,乏力,偶头眩,阵热,纳便可。
脉弦,舌淡红苔薄黄。
尿蛋白(+),潜血(+)
六经辨证:阴证兼表 +饮
处方:真武汤+五苓散
(因为猪苓暂缺,我用了知母代用,又加了炙甘草增强其甘以治水之用)
生白术18制附子15茯苓30白芍18
生姜30 知母15炙甘草9泽泻30
桂枝15
四剂;
 
二诊:
二诊:
肿势大消,原方续进;四剂;
患者对这个病的重视程度不够,得效停用。
远期疗效不知如何。
 
这个病人不该用甘草,因为这两个方剂中都没有用甘草
 
我的临证处方,99%的用的是经方,99%的经方不加减。至于这个方子的问题,其实我在首诊的方子前面已经注明了——因为猪苓暂缺,我用了知母代用,又加了炙甘草增强其甘以治水之用!
其实这其中还是有几个道理在里面的:
一是知母勉强代用猪苓是不得已的办法,虽然它们都是利水药,但是从《本经》中我们知道,猪苓是甘平的,知母是苦寒的,性味有异,而经方派的精髓所在正是用草石性味来疗疾的——《后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所以我加了为甘草为的就是来取其甘味;
二是在经方中有个三焦理论(不同于后世的三焦理论),就是水居下焦,要靠中焦的土来制化的,土为甘味,这就是经方中有个术语——甘能治水的由来,所以三阴的水饮证,取用这个法则的很多;
三,由于现代的药理研究证明甘草有水钠潴留的药理,所以受学院派理论影响的很多临床医生对于一些水肿病就对于甘草避之不及,把中医的辨证精髓抛到了脑后,竟然照着药理研究开起方子来,去中医已远矣!试看仲圣金匮的水气病篇治风水的防己黄芪汤.越婢汤;治皮水的防己茯苓汤;里水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哪个方子里没有甘草?!我们不把这些中医的本源的正统的理论体系传承下来的话,中医,你离真正的废医存药已经不远了!
最后,还是要感谢柴兄的细心的!
 
腰痛<五>(骨质增生)《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7
腰痛(骨质增生)《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7
李SH,女,44岁。081009
腰痛数月,有劳损挫伤史。面浮,无汗,大便一两日一行。
脉沉,舌淡红嫩苔薄白腻。
六经辨证:少阴病+饮。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
麻黄10制附子20 细辛15生白术30
茯苓20 白芍20 生姜20
四剂;
 
二诊:
上证皆愈。脉沉弦,舌淡红嫩苔薄白腻。
原方续进。
 
血痢《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8
血痢《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8
张B,男,22岁。081015
泄泻日数十行,致使下利纯血,已一日夜,面色苍白。在他处静滴治疗无效,慕名来求中药治疗。
血色暗红,脐腹疼痛,小便色白。
脉细,舌淡白龟裂苔薄尚润。
六经辨证:太阴+阳明之厥阴病
处方:四逆汤+黄土汤
炮附子20干姜20 炮姜20炙甘草20
赤石脂150 炒白术20黄芩15 阿胶15(烊)
生地15
病情危急,先急煎一剂服下,药后未泄;
 
翌日来诊,血.利皆愈,大便稍稀,一行。原方续进。
上方虽有变通,然未失经方本意也。黄土已是难寻,故以赤石脂代之,并且双用了干姜炮姜的四逆汤温固止血之力会有所增强的。
 
许家栋你好,很羡慕你的经方思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能得到你的指点
 
37# 许家栋

看先生的医案比看先生的伤寒讲解轻松很多。

和先生治疗腰腿痛的对比,感觉先生确实技高一筹。不单是疗效之显著,更重要的是简便廉验彰显有佳!

向先生学习!!
 
如果想建立起纯正的经方思路,建议岐黄兄请一本恩师的经方力著《<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书讯见本论坛《好书推荐》栏https://www.tcmbe.com/threads/6002
我和师兄在那个书讯下贴出了一部分书的内容,也有一部分我的读书笔记,欢迎指正。
 
建初兄想必也请了恩师的著作,赞叹随喜一下!
关于学兄讲到读伤寒论讲解不如读医案轻松的问题,我想是有这几个因素存在的:
1、伤寒论讲解是一部完整的用纯正的经方三阴三阳观来解读伤寒论原文的著作,需要全书通读理解才行,而医案相对于这个理论体系来说要短小和容易读懂一些;
2、我们以前在院校接触到的伤寒论讲解都掺杂了一些医经派的理论体系,使得经方的体系变得难以掌握使用,其实经方派和医经派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早就泾渭分明,分道扬镳了(《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还有一些甚至是后世的一些个人的一些误解,遂使迷失愈远,这有些像书法中“楷法入隶”的大忌了。所以在读到真正本源的一些理论,就会有所知障在阻碍,我在跟师初学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迷茫的,明知道经方精湛,难入其门,所以后来痛下决心,尽弃以前所学,用一张白纸的心脑来接受经方的醍醐灌顶,终能略有感触,这也与我那一系列《鸠摩智学经方》的意境相侔。
3、恩师的著作很耐读的,多读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的,再次与建初兄共勉之。
 
痞《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9
痞《鸠摩智学经方系列》39
李HY,女,48岁。080816
心下痞塞,嗝气频频而不畅,嘈杂,偶泛酸,头痛,大便一两日一行,质可。纳可。
脉弦,舌淡红苔水滑。
六经辨证:太阴阳明属厥阴
处方: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
旋复花24 代赭石18 白人参8 炙甘草8
生姜12 大枣12 半夏18 黄芩12
黄连18 干姜18
四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