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漫谈八纲辨证

《伤寒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条文冠以“阳明病”,把证型定位为热实证。热实证发生黄疸,这是阳黄。阳黄才能使用茵陈蒿汤,阴黄则不能使用。什么是实证,就是病人正气不虚。如果病人正气虚弱了,则不能耐受一派苦寒的茵陈蒿汤。因为苦味破气,寒药损阳。

黄疸病是人体的胆管或毛细胆管堵塞,而胆管或毛细胆管乃是皮毛,只不过它与皮肤和呼吸道的皮毛很不同。后者位于表,前者位于里。所以治疗黄疸不像治疗伤寒麻黄汤证,不用辛味,只用苦味。麻黄汤证是表寒证,黄疸病是里湿证。什么是湿?湿包括湿气和湿邪。湿气是湿邪产生的气,湿气使人体产生湿证。苦味的作用可以破气,破气的效果可以捣毁湿邪,就像辛苦味可以捣毁皮毛中的寒邪。苦味作用于里,捣毁胆管或毛细胆管的皮毛连同它的湿邪,使胆汁可以引流而出。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阳明病是里热实证,发热汗出是其本症。病人里有火邪,火邪散发热气,热气产生热证。如果病人患阳明病而能够正常出汗,那么热气就会“越”出来,叫做“热越”。热越则不能产生湿邪。如果热不能越出来,就会“热瘀在里”,这种“瘀”就会形成湿邪。什么是湿邪?湿邪就是垃圾。垃圾堵塞胆管或毛细胆管就会形成黄疸。

茵陈蒿汤一派苦寒,可以捣毁体内的湿邪,前提是人体的正气不虚。如果病人的正气虚弱了,则把湿邪连同人体一并捣毁,当然不行。
 
什么是阳明病

《伤寒论》:“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脾约】伤寒,邪气从太阳传阳明,又从阳明传少阳。邪气从太阳传阳明,太阳和阳明都有邪气叫做太阳阳明,太阳阳明称为脾约。什么是脾约?约是制约、限制,脾约即脾胃系统的功能受到限制。单纯的太阳病,脾胃系统的功能是健全的,病人能吃能喝能消化,全身体力不衰。能吃能喝能消化,胃正常。体力不衰,脾正常。而太阳阳明则是脾胃系统的功能已经受到了限制。

【大便难】大便难好理解。正常人每天解一次大便,而少阳阳明则多天解一次大便。少阳阳明的症状特点是大便难。为什么大便难?乃是因为“胃中燥、烦、实”。这句话的用词顺序颠倒一下才不容易误解。应该是烦、实、胃中燥。因为“烦“是心的问题而不是胃的问题,胃不会烦躁不安。“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不衰。不光是胃家是实证,全身都是实证。“胃中燥”,这是专门指胃家干燥。由于胃中干燥,因此大便难。

大便难不要单纯地理解为胃中干燥一个原因造成的。胃中既干燥又失去蠕动动力,两个原因导致大便难。胃家失去蠕动动力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肠道本身的收缩力量减弱(这是阳气虚弱),另一个原因即使收缩也是不协调的运动(这是邪火扰乱了生命活动),不能产生推动作用。再加上大便干燥,于是就会大便难。由此可见,大便难已经是胃中有寒,既是胃肠道动力减弱,而且消化力也减弱了。所以少阳阳明乃是已经开始处于由阳病转阴病的过程中,所以称为少阳。少阳者,缺少阳气是也。

【胃家实】所谓正阳阳明,是指阳明病本身。阳明病本身就是“胃家实”。什么是胃家实?就是胃家邪气盛,而全身正气不衰。要注意,是全身正气不衰,而胃家本身其实正气已经衰弱了。很好理解,既然胃家邪气盛了,怎么可能正气不衰呢。

什么是阳明病?阳明病就是胃家邪气盛,而全身正气不衰。由于胃位于里,其邪气是热邪(又称为火邪),因此阳明病就是里热实证。

阳明病区分为三型:太阳阳明型、正阳阳明型、少阳阳明型。三者由轻到重。太阳阳明只不过是胃家的功能受到制约而已。正阳阳明是胃家邪气盛而病人全身正气不衰。少阳阳明乃是胃家邪气盛,而全身阳气开始转衰,只不过还没有达到判断邪传三阴的标准而已。
 
阳明病的主要症状

《伤寒论》:“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所谓“外证”,外是在外的表现,也就是临床症状。证应该是“症”。问:阳明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回答说:“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有三大主要症状:身热心热出汗

太阳、阳明和少阳病都有身热。身热是身体发热(不是心热),即体温升高。

心热是指恶热,自觉心中发热。这是阳明病的特征性症状。只要病人自觉心中发热,就足以判断有阳明病。阳明病与太阳病相反,太阳病是身热而心寒,阳明病是身心俱热。所以原文说“反恶热“,这个反字突出阳明病有恶热,与之前的太阳病阶段相反。少阳是是一阵心寒,过一段时间然后一阵心热,所谓寒热往来是指这个意思。

出汗也是阳明病的本症。太阳病原则上是不出汗的,因为有恶寒。只是疾病往往处于模糊地带,导致太阳病也可以有出汗。譬如桂枝汤证就是有出汗,但是这种出汗绝对不是时时出汗,而是发热到一定程度出少量汗,然后热退而恶风,此时不出汗。而阳明病乃是一边发热一边出汗,出汗热不退,原则上是持续出汗的(当然现实中可以处于模糊地带,不能因为模糊地带而不能认识清晰概念)。“汗自出”,这个“自”字突出了出汗的持续性。不同于太阳中风的表述,它是“发热、汗出、恶风”,三者是错开的。

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是身热、心热和出汗。而心热又会导致烦躁不安。所以实际上阳明病有四个主要症状:发热、出汗、恶热和烦躁不安
 
阳明病的病理机制是里热实证。

阳明病的诊断标准之一乃是病人是实证,实证乃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气不衰,当然不会直接死于阳明病。于是有些人就下结论说阳明无死证。这样说其实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是很容易误导别人。病人不会直接死于阳明病,但是阳明病会邪气内传,而不是就此不传。阳明病邪气内传则传少阳,然后还会传三阴,传三阴当然很有死证。

阳明病是里有热邪,热邪必损伤人体的阴气。阴虚又加重里热,里热又加重阴虚。于是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人死亡。

所以阳明病有死证,只不过不会直接死于阳明病而已。
 
太阳、阳明、少阳,邪气由浅入深,病人的正气则由盛而衰。所以,太阳是三阳,阳明是二阳,少阳是一阳。不过,一阳毕竟还是阳病,而不是阴病。少阳的阳气进一步减弱就邪传三阴,由阳病转为阴病。阳病是脉不弱,阴病乃是脉弱。脉不弱可以耐受苦寒,脉弱则不能耐受苦寒。所以,在临床上需要使用苦寒药泻火,要考虑病人能不能耐受苦寒药的问题。如何判断呢,主要根据脉力来判断。

三阴病正气虚弱而脉弱,而不能耐受苦寒药。为什么正气会虚弱呢,是因为病人的阴气会越来越虚弱。严重的阴虚导致阴阳俱虚弱,这是三阴病。所以三阴病不仅不能耐受苦寒,还不能耐受辛苦,因为辛苦伤阴。所以三阴病的治疗原则是酸甘化阴。甘与苦相反,酸与辛相反。一般不用大寒大热药,用药宜平,稍偏温凉。除非在病人阳气大衰的病危当口可以短暂使用辛热药回阳救逆,而且必须合用人参之甘温,或山萸肉之酸味。
 
《伤寒论》:“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的特点是发热无汗,一旦出汗则提示邪气已解,于是汗出热退,病痊愈。如果病伤寒而发热,出汗而热不退尽,一边发热一边出汗,持续出汗,病人呕吐而不能食。这是邪气传阳明的表现。

伤寒发热无汗,病情严重时可以有“呕逆”,但是这种呕逆不能明显减弱人体的消化力。呕吐后还可以吃饭的。所以伤寒的呕吐是偶然的恶心呕吐。如果病人频繁呕吐,这意味着“不能食”,病人的脾胃系统出了问题,是邪传阳明的症状。

太阳伤寒也好,太阳中风也罢,病人的脾胃系统都是没有出问题的,因为邪气在表而不在里,脾胃系统在里。

汗出濈濈然,形容持续出汗。之所以持续出汗,乃是因为持续发热。之所以持续发热,乃是因为病人阴虚。

病人阴虚导致邪气内传,邪气内传必化热,化热必损伤人体的阴气,阴气损伤加重内热。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阴气越来越虚弱,热邪越来越严重。所以阳明病不像太阳病,太阳病是可以自然痊愈的,而阳明病已经形成恶性循环机制。当然这并不是说阳明病一定不能自然痊愈,而是说它比太阳病自然痊愈的可能性要小。

阳明病乃是一边发热一边出汗。为什么发热呢,因为有邪气。既有邪气而需要发热,邪气还没有除,却为什么又要出汗呢,因为病人阴虚。就好比饭没有煮熟,而灶台里的木材不够,因为添加木材的速度跟不上。那么时间可以解决问题。持续发热,最终还是可以解除邪气的,关键是要保护病人的阴气。如何保护病人的阴气呢,譬如苦寒泻火以治本,辛寒清热以治标。如果病人没有条件用药治疗,最起码需要加强休息,吃容易消化而有营养的食物。好在阳明病病人的脾胃系统消化吸收功能还是基本上可以的。切忌折腾。

阳明病虽然说“呕不能食”,其实是与太阳病对比而言的,一种夸张手法而已。阳明病的脾胃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还是基本上可以的。只要不折腾,确有自然痊愈的可能。
 
《伤寒论》:“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在时间上说绝对了,不过道理是正确的。沿用《黄帝内经》的时间划分,第一日在太阳,第二日传阳明,而导致脉变大又需要一点时间,于是就说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邪在太阳乃是脉浮紧。浮,是为了加强发热和增加内脏循环血容量而收缩体表血管。紧,意味着心脏收缩力强而血容量充足,并且血管用力紧缩。当邪传阳明,则为了控制发热而出汗,导致血容量有所不足。加上此时血管收缩力量不如太阳病时期那样强,而血管壁的弹性是好的。于是就会变成洪大脉。什么是洪脉,洪脉乃是动脉起伏幅度比较大,于是脉体粗大,所以又称为洪大脉。洪大脉是阳明病前期的特征性脉象,中期转为浮滑脉,后期转为沉实脉。阳明病前期邪气在肌肉和胃府,没有累及于藏,为纯热病。中期则邪气累及于藏,则表有热里有寒。后期则藏虚更明显。藏虚即是里阳虚,里阳虚即是里寒,里寒则体表组织有不同程度水肿(从西医角度来看是心功能不全已经有所出现),于是就会呈现为沉脉。而病人的心脏收缩力其实还没有明显衰弱,故脉沉而有力,脉体也不细微,叫做脉沉实。脉沉实,提示病人的体液是足的,全身阳气还是可以的,于是可以耐受峻下法,属于承气汤证。假如病人脉沉细,则错失了承气汤证阶段。
 
《伤寒论》:“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这一条应该结合另一条来综合考虑。“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阳明病发热而汗出,这是正常情况。假如发热而不能出汗,如果小便还少,就会产生黄疸。

邪在皮毛而病伤寒,脉应该是浮而紧。如果脉浮而不紧(不紧称为缓),这是因为病人的里气不足,而太阴脾乃是里气之根。所以伤寒脉浮而不紧乃是邪气侵犯于太阴脾。既然都侵犯到脾藏了,而脾藏乃是胃府之里,邪气必更加侵犯了阳明胃,属于阳明病。但是,侵犯有多与少的问题,侵犯多则为三阴证,侵犯少还是阳明病。略有侵犯太阴脾,叫做“系在太阴”。阳明病表有热里有寒的意思,即脉浮滑,属于白虎汤证。滑脉是属于缓脉。伤寒病由浮紧变成浮滑,故曰脉浮而缓。当然脉洪大也属于脉浮而缓,也是白虎汤证。只不过脉洪大者手足必温因为它是表里俱热。而脉浮滑者才有手足温还是不温的问题,因为它已经是表有热里有寒。邪气已经侵犯到太阴脾藏,那么出汗不出汗就是两说的。如果仍然可以出汗,这没有问题。如果不能出汗,还要看小便多还是少。如果小便多还是没有问题,如果小便少则会出现黄疸。

就是说,病伤寒,发热汗出,或者发热而不出汗,但是小便还是多的,这不会产生黄疸。然后出现“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原文强调“手足自温”,意思是说虽然邪气已经“系在太阴”,但是还没有邪传三阴。如果手足不温,则不是阳明病,而是开始了太阴病。
 
《伤寒论》:“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病有四大症状:发热、恶热、汗出、烦躁不安。所以汗出是阳明应该有的症状,而且是一边发热一边出汗,持续发热而持续出汗。既然是持续出汗,那么一般情况下必定是濈然微汗出也。如果持续出大汗,这不是阳明病的本症。

在邪传阳明之前,病人发热无汗而恶寒。现在是发热而持续出小汗,并且不恶寒,甚至有恶热。如果有明显恶热则必烦躁不安,如果没有明显恶热则可以安静。这是“伤寒转系阳明”。什么叫转系阳明?就邪气开始侵入阳明。其实阳明不光是胃府有热邪,从肌肉产生热邪开始就可以看做人体阳明病的开始。如果胃府有明显的热邪,这是里热,里热必恶热而烦躁不安。如果胃中还没有明显的热邪,病人持续发热而持续出小汗,没有明显的恶热,但是不恶寒。这叫做表热证。

阳明病可以是表热,也可以是表热+里热,也可以是表有热里有小寒,也可以是表有热里有中寒。必需表有热。如果表无热而转表里俱寒,这是邪传三阴。
 
《伤寒论》:“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这句话把阳明病区分为两个类型:阳明中风和阳明中寒。

这里需要区别“中”与“伤”这两个字的意思,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伤是伤于表,中是中于里。伤寒是邪气侵犯皮毛,皮毛肯定是表,故而称为“伤”寒。中风是邪气侵犯于肌肉,肌肉不算表,故而叫做“中”风。阳明病,邪气既然侵犯到阳明,无论是风邪还是寒邪,都叫做“中”。

在临床上,根据“能食”还是“不能食”鉴别是阳明中风还是阳明病中寒。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把阳明中风认为必定是从太阳中风而来,阳明中寒认为是太阳伤寒而来。两者并不一定对应,因为疾病是有变数的。

为什么中风能食,中寒不能食?因为寒邪损伤人体的阳气比较厉害,里阳虚则不能食。
 
最后编辑:
《伤寒论》:“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所谓固,瘕是指无形的肿物,譬如胃肠道失去动力,加上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和分泌物积聚于肠管。这是“胃中冷”造成的,导致消化不良。

阳明病胃中本来是不冷的,可以消化吸收食物。这叫做阳明中风。如果邪气传入于太阴脾,则胃中变冷,水谷不别,于是就会欲作固瘕。这是阳明中寒。阳明中风是热型阳明病,阳明中寒是寒型阳明病。热型阳明病可以转化为寒型,所以阳明中风和阳明中寒并不是一开始就两分的。

阳明中寒是寒型阳明病,必里寒。里寒则小便不利,不能食,手足濈然汗出。热型阳明是全身濈然汗出,寒型阳明病则仅仅是手足濈然汗出。再加上小便不利,则很容易产生里湿。产生里湿后,本来阳明病大便是硬的,现在变成稀便。本来病人没有腹胀感,现在有了。
 
《伤寒论》:“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的治疗,热型阳明病比较好治疗,因为单纯是热证。辛寒清热,苦寒泻火就是了。寒型阳明病则是寒热交杂。治其热邪,病人的正气受不了。扶其正气,可能激发热邪。破又不是,补又不是。所谓“攻其热”,即用苦寒药泻其火。那么病人的里寒加重,本来还没有呕吐,现在出现呕吐。

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先缓慢地辛甘温补气散寒,然后攻其热。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者条原文是论述寒型阳明病发热黄疸恶情况。这种情况是阴黄。寒型阳明病乃是里阳虚。里阳虚则不能出汗,小便不利,吃饭不能吃饱,腹胀,脉迟。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黄疸。使用峻下法通了大便,腹胀还是如故。为什么,因为腹胀不是有形的大便造成的。而是无形的寒气造成的。用苦寒峻下法还会加重里寒。这种情况应该辛甘温补,而不是苦寒破气。

阴黄有别于阳黄。阳黄乃是热型阳明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出汗,且小便不利造成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茵陈蒿汤。
 
《伤寒论》:“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这句话指出了黄疸的发生机制乃是阳明热证,因各种原因导致病人不能出汗,且小便减少,心烦不安。

阳明病应该出汗,需要出汗。阳明病不该小便减少,因为小便减少乃是里阳虚而产生里湿的表现。阳明病可以有心烦,但是如果心烦太严重则是不正常。如果出现这三种情况,也很容易产生黄疸。
 
张锡纯论麻黄汤加知母

【原文】
(麻黄汤)方中用麻黄之性热中空者,直走太阳之经,外达皮毛,借汗解以祛外感之寒。桂枝之辛温微甘者,偕同甘草以温肌肉、实腠理,助麻黄托寒外出。杏仁之苦降者,入胸中以降逆定喘。原方止此四味,而愚为加知母者,诚以服此汤后,间有汗出不解者。非因汗出未透,实因余热未清也。佐以知母于发表之中,兼寓清热之意,自无汗后不解之虞。此乃屡经试验,而确知其然,非敢于经方轻为加减也。

【分析】
麻黄汤,麻黄辛苦温,走皮毛而去皮毛之邪,伤寒病麻黄汤证乃是寒邪侵袭皮毛。所以麻黄乃是主药。桂枝辛甘温(实际上桂枝之性可谓热,而不是温),偕同甘草走肌肉,以温补肌肉,实腠理,助麻黄托寒邪外出。“杏仁之苦降者,入胸中以降逆定喘”。杏仁之药性重在其苦味,苦则降气。有句话叫做辛开苦降,辛味开通气之滞,苦味降气。所谓降气,乃是指消灭气。所以杏仁与麻黄合用,消灭皮毛之气,并把它发散出去,这叫做破气。桂枝补肌肉,实腠理。以促进皮毛生长。桂枝与麻黄和杏仁合用,一补一破,共奏祛邪扶正之效。

麻黄汤证一般是急性呼吸道急性感染,呼吸道粘膜被称为皮毛,故麻黄汤证乃是皮毛之病。然而呼吸道粘膜之病不似体外皮毛之病,它会导致喘。所以治疗麻黄汤证一般需要平喘。这里说的喘,未必是西医说的那种很明显的哮喘,而是呼吸加快即称为喘。为什么呼吸加快呢,因为呼吸道粘膜感染多少会堵塞气道,平喘的本质是疏通气道。麻黄合杏仁以破呼吸道粘膜之堵塞,这是平喘。

一般说来,麻黄汤乃是治疗伤寒初发之证的方子,原则上说越早越好,而且越早越没有表热,单纯的皮毛之寒不需要加知母,也不宜加知母,因为知母性寒,于皮毛之表寒证无益。但是在实际诊疗中病人往往有拖延,初诊是麻黄汤证,而孕育着肌肉之热邪,则以加知母为佳。对比一下,为什么不加生石膏?因为生石膏味辛走表,性寒而削弱麻黄发散皮毛寒邪之力。知母味苦走里,性寒而清除肌肉孕育之热邪。

所以麻黄汤加知母对发表的力量影响不大,而加生石膏则严重影响其发表之力。

麻黄和杏仁都有平喘之功,而喘有虚实之分。实喘者可用之,虚喘则不可用。因为它们的作用是破,虚证不任破力。

《伤寒论》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这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哮喘病发作,病人必不是麻黄汤证而不能使用麻黄,而是桂枝汤证,用杏仁与厚朴合用以平喘。这也是实喘。厚朴也是辛苦温,平喘作用类似于麻黄,也是辛苦温而走皮毛,破皮毛之堵塞。消化道粘膜也是皮毛,厚朴也常常用来治疗消化道粘膜堵塞造成的腹胀。

所以麻黄和杏仁平喘的机制是破皮毛之瘀而开通其堵塞,是辛苦之味合起来作用的结果。

麻黄和杏仁通气道,厚朴通肠道和气道,都被称为“降”气。实证才可以降气,虚则则不能降气。降者,破气也。

“大青龙汤,治伤寒无汗烦躁。是胸中先有内热,无所发泄,遂郁而作烦躁,故于解表药中,加石膏以清内热。然麻黄与石膏并用,间有不汗之时。若用此方,将知母加重数钱,其寒润之性,能入胸中化合而为汁,随麻、桂以达于外,而烦躁自除矣”。这段原文告诉我们,麻黄加知母汤代替大青龙汤治疗大青龙汤证更好,只需要加大知母的用量,照样可以清心除烦,而且对麻黄汤发散皮毛之寒影响不大。
 
最后编辑:
《伤寒论》:“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条文冠以“阳明病”,是指有确诊阳明病的诊断依据。阳明病的病理机制是“胃家实”,胃家实的症状组合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病人有这样一组症状,诊断为阳明病,然后就是原文说的“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脉紧则愈”。

根据能食还是不能食,把阳明病区分为阳明中风和阳明中寒。我把阳明中风称为热型阳明病,阳明中寒叫做寒型阳明病。热型阳明病乃是阳明热病而正气不虚弱者,寒型阳明病乃是阳明热病而正气已经虚弱者。所以热型阳明病能食,寒型不能食。

病人乃是热型阳明病,能食,而且欲食。本来热型阳明病是病人没有里虚,没有里虚则小便应该是利的,当然大便也应该是调的。但是病人小便“反”不利,当然大便还是调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小便不利呢?乃是因为“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简单直白地说,就是病人内热消耗了津液,而且病人持续出汗,“水与汗共并”,即水通过汗丢失了。病人有脱水,当然就会小便不利啦。

这种情况,病人能够自然痊愈吗?原文告诉我们,只要脉紧就可以自然痊愈。

“水不胜谷气”,意思是说病人水少,而脾胃系统功能不降低(因为能食,欲食)。只要脾胃系统功能不降低,哪怕津液不足也是可以自然痊愈的。

“脉紧则愈”。脉紧表示病人的里气足,既然里气足当然就是可以自然痊愈的啦。言外之意是,如果脉不紧,能不能自然痊愈就不好说了。

简单说,原文告诉我们,热型阳明病,如果出现小便少,则要看脉有力还是乏力,可以预测病人能不能自然痊愈。如果不出现小便少,自然不需要强求脉紧来预测病人能不能自然痊愈。

太阳病,原则上说是可以自然痊愈的。而阳明病能不能自然痊愈就不好一概而论。譬如本条文告诉我们,如果阳明病能吃能消化,大便自调,而小便不利,则需要看脉紧还是不紧来判断能不能自然痊愈。脉紧则濈然汗出而解。言外之意是脉不紧则不能痊愈。
 
最后编辑:
《伤寒论》:“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意思是说阳明病的本症是多汗。如果阳明病而无汗,这就需要找原因。譬如,久病而虚,即津液亏虚,就是说出现脱水,也可以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病人的身体好像有小虫在皮肤中爬行的感觉。

所以,阳明病虽然“法多汗”,但是不要因为病人无汗就否定阳明病的诊断。阳明病的病理机制是“胃家实”,也就是脾胃系统有热邪,而且正气不虚弱。如果病人有发热而恶热,就足以诊断阳明病,甚至只要有恶热就可以诊断。

阳明病的症状组合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三症俱全当然肯定可以诊断为阳明病。其中的恶热乃是诊断阳明病的可以单独依靠的依据。只要有恶热,可以没有身热,可以没有出汗,即可以诊断阳明病。

什么是恶热?恶热是心热,心热是里热,里热来源于阳明。有心热就可以诊断阳明病。但是没有心热却不能排除阳明病的诊断,为什么呢,因为阳明病是脾胃系统有热邪,而心并不一定有热邪。寒型阳明病可以没有心热,可以不恶热,甚至可以恶寒。这是因为阳明病里气衰弱的缘故。
 
《伤寒论》:“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懊憹,莫名其妙的心烦,也就是烦躁不安。烦躁不安与恶热有直接的关系。恶热必烦躁不安。恶热是病人的自我感觉,烦躁不安是旁人观察病人而得到的判断。其实这就是阳明病的特征性症状。严重的恶热当然旁人观察到他烦躁不安,轻微的烦躁则病人没有感觉自己怕热(其实必有怕热),而旁人可以看到他确实有烦躁不安。

病人确有阳明病,故而有烦躁不安(即恶热)。但是病人无汗,测量体温也不发热。阳明病的三大症状:身热、出汗、恶热。病人仅有其一。但是病人有小便不利(也就是尿少),这是里气虚弱(也就是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俱虚弱)的表现。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黄疸。

《伤寒论》:“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是里热病,禁止火疗法的。而医生错误地给予火疗法。这就可以导致病人里气大虚。本来是全身出汗的,现在仅仅是额头出汗。本来是小便利的,现在小便不利。阳明病,既不能出汗,又小便不利,很容易产生黄疸。

上面两条原文其实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论述同一个病证,那就是阳明病如果出现里气虚弱,容易产生黄疸。阳明病如果里气虚弱,就会出现小便不利和无汗,从而容易产生黄疸。
 
最后编辑:
《伤寒论》“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首先需要分析紧脉与滑脉的区别和临床意义的不同。紧脉是脉很有力,而且脉体起伏幅度比较小。滑脉则是脉力还可以,而脉体起伏幅度比较大。所以紧脉必不滑,滑脉必不紧。太阳伤寒病初起,脉浮紧。阳明病也可以脉浮紧。因为浮脉是因为皮下组织水分减少,紧脉是因为心脏收缩力量和动脉收缩力量都很强,而且外周阻力增加。太阳伤寒和阳明病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

阳明病还可以出现洪大脉或浮滑脉,这两种情况都是脉体起伏幅度比较大。脉体起伏幅度大,是因为外周阻力减弱,也就是细动脉开放。也就是说,阳明病,既可以细动脉开放,也可以细动脉不开放。细动脉开放是滑脉或洪大脉,不开放是紧脉。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细动脉开放,什么情况下需要细动脉不开放呢?取决于全身阳气强弱。全身阳气足则细动脉全部都开放,则脉洪大。全身阳气有所减弱则需要许多细动脉不开放,则脉浮滑。全身阳气进一步减弱,则更多细动脉都不开放,并且脉力减弱,脉体缩小,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故呈现为“但浮”脉,既不洪大也不滑。

所以,阳明病脉洪大,这是病人的全身阳气最强。脉浮滑,这是病人的全身阳气不如洪大脉强。脉但浮,这是病人的全身阳气大减弱。病人的脉象从洪大变成浮滑,从浮滑变成但浮,从但浮变成沉实,阳气是从强到弱的。所以,脉洪大时病人持续发热并持续出小汗。脉浮滑时病人发热不能持续,而脉但浮时病人不发热。

原文告诉我们,在从浮滑脉变成但浮脉可以有一个过度期,出现浮紧脉。从浮滑脉变成浮紧脉,乃是脉力有所增强,而且更多细动脉收缩。然后变成但浮脉。与浮滑脉比较,浮紧脉时病人的阳气明显不足,故而一天发只能发一次短时间的热,叫做潮热。然后病人的阳气进一步减弱,呈现为但浮脉,连发热都发不起来,白天也不能出汗,只是晚上睡觉时在入眠后出汗,叫做盗汗。再然后,变成沉实脉,脾胃系统开始衰竭,大便干结。这就开始要结束阳明病,欲进入三阴期的样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