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漫谈八纲辨证

麻黄汤证

《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病人以“恶寒+脉浮”起病,无论起病时恶寒严重还是不严重,也不管脉紧还是不紧。然后,“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其实也不用管此时是不是脉紧,也不必要有喘,则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证的症状组合是:有恶寒,哪怕是恶风。有脉浮,哪怕浮而不紧。无汗,有微汗也不行。至于说有没有发热,有没有头痛,有没有全身多处疼痛,有没有喘都无所谓。
 
小柴胡汤证和麻黄汤证

《伤寒论》:“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脉既然还是浮的,说外已解是错误的,皮毛或肌肉还有邪气。脉细是阴脉,病人阳气虚弱了,确切说是阴阳俱虚弱了。单纯的太阳病脉必不细,因为太阳病本来是阳气增强的,阴气也不弱,今脉浮而细,是阴阳俱虚弱了。太阳病持续十日,已经导致阴阳俱虚弱,而邪气未除,故脉浮而细,外未解也。嗜卧,也是阴阳俱虚弱的症状。阴阳俱虚弱称为气虚。就是说,这种情况是表邪未解而气已虚,表里俱寒证。表寒是指皮毛肌肉有寒邪,里寒是指气虚。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浮细、嗜卧,而且胸满、胁痛,这是小柴胡汤证。胁痛是少阳病的定位症状。胸满是指上腹部饱满,也就是寒湿困脾胃。病人表寒未解,里寒已生,而且产生了湿邪困脾。其实病人既然有阴虚则必有里热,只是里热被寒气掩盖了而没有里热症状而已。这是小柴胡汤证。柴胡和黄芩除表里之热邪,黄芩兼除湿邪。由于黄芩和柴胡太寒,故用半夏和生姜平衡其寒热,且除湿邪。避免柴胡和黄芩之寒凉害已病之脾胃。人参补气,因为病人气虚。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意思是说,伤寒十日以去,没有恶寒发热,没有出汗,也不嗜卧,也不胸满,也不胁痛,只有脉浮。这仍然是麻黄汤证。为什么呢,脉浮提示表邪未解,无寒无热提示邪气已经很弱了,但是还没有被消灭。只要病人没有出汗,没有恶热,没有口渴等热证的表现,就还属于麻黄汤证。

所以,这条原文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小柴胡汤证,麻黄汤证的底线是什么。小柴胡汤证是邪气未解,阴阳俱虚,寒湿困脾之证。其实只要邪气未解,阴阳俱虚就属于小柴胡汤证,它兼治湿困脾胃。麻黄汤证的底线是表有邪气,没有表里热证,没有阴虚就是麻黄汤证。如果有出汗,或者有恶热,或者有口渴,就不能用麻黄汤。
 
最后编辑:
如何判断邪气入于府和藏

《伤寒论》:“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首先说一说寸口脉、趺阳脉和少阴脉的生理病理意义的不同。寸口脉察全身,趺阳脉察府,少阴脉察藏。府病意味着阴虚阳亢,藏病意味着阴阳俱虚弱,临床上表现为阳虚。所以府病为热病,藏病为寒病。热病为阴虚,寒病为阳虚。三个脉的强弱对比,寸口脉最强,少阴脉最弱,趺阳脉居中。所以,在病人阴虚时,独诊趺阳脉可以察府病严重程度,而独诊少阴脉可以察藏病的有无。藏病是阳虚,阳虚则脉弱。少阴脉最微弱,在没有阳虚的情况下可以切得少阴脉,而有阳虚的情况下少阴脉不能切得。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气,这个气字乃指的是邪气。脉浮表明有邪气,在寸口脉和趺阳脉都是如此。寸口脉浮,只能提示病人有邪气,不能察知邪气有没有入于府,可能还在皮毛或肌肉呢。如果趺阳脉浮,则提示邪气入于府。紧为寒,这个寒字乃指的是阳虚。脉紧表明病人有阳虚,在寸口脉和趺阳脉都是如此。寸口脉浮提示病人有表寒证,譬如太阳伤寒证。趺阳脉浮提示病人有里寒证,譬如脾胃虚寒证。所以,“浮为腹满,紧为绞痛”。趺阳脉浮,提示邪气入于府。邪气既入于府,则寒邪必转化为热邪,出现里热证,譬如阳明经热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阳明热病,其症状乃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但是,如果邪气同时还已经入于藏,则“热病”有而“热症”无,此时的症状不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因为已经出现了里寒证,里寒抵消了里热),而是腹满。为什么腹满呢,因为阳虚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同时,寒性收引,导致胃肠道痉挛性疼痛,称为绞痛。

“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这句话是解释为什么胃肠道要痉挛。肠鸣而转,即胃肠道运动加强,但是胃肠道的运动不是很协调的蠕动,而是乱动。为什么胃肠道运动不协调呢,是因为府病阴虚而产生邪火,邪火的特点就是多动而乱动。乱动是因为邪火,多动是因为寒。有人可能会说,火导致乱动可以理解,为什么寒反而导致多动呢,寒是阳虚,阳虚是没有力气呀。这是因为,阳虚重则不动,阳虚轻则多动,多动是一种代偿机制使然。譬如心脏乏力会出现心率加快,而心脏乏力乃是心脏阳虚。心脏乏力称为心力衰竭。轻度心衰会心率加快,而重度心衰则不仅乏力,而且心率不能加快。胃肠道也是如此。“转即气动,隔气乃下”。胃肠道运动加快是代偿机制,目的是促使“隔气下”,即胃肠道向下排便。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原文意思是说,在趺阳脉紧而浮的情况下,如果少阴脉切不得,则提示病人阳气虚弱,邪气入于藏。那么必然会出现“阴肿大而虚”。阴囊壁水肿,但是没有阴囊鞘膜积液。阳虚会出现全身水肿,但是轻度的水肿在其它部位很难觉察出来,而轻微的全身水肿在阴囊可以觉察出来。其实全身水肿会导致沉脉,但是轻度的水肿很难分辨到底是不是沉脉。少阴脉切不得,结合“阴囊肿大而虚”,腹满和肠鸣的症状,再加上趺阳脉浮而紧,即可以确诊邪气入于府和藏。
 
《伤寒论》:“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论气。里气是表气之本,而阴气是阳气之本,阳气是生命之用。人体的消化功能乃是人体最最基本的阳气之用。里虚则阳虚,阳虚则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而趺阳脉反映里气之虚实。趺阳脉弱则里虚,消化吸收功能降低。

里虚,则趺阳脉伏而涩。涩脉比伏脉更加里虚。涩脉是虽脉微弱,其脉是尚可以切得。伏脉则是脉微弱乃至不能切得。所以趺阳脉涩则“食不得入”,伏则“吐逆,水谷不化”。趺阳脉涩则食不得入,意思是说吃东西即吐,不吃东西不吐,也就是吃进去的东西尚可以慢慢消化吸收。这是轻度脾胃虚寒。趺阳脉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意思是说即使不吃东西也呕吐,也就是是说胃肠道不能容纳任何食物,完全失去了消化吸收功能。这是重度脾胃虚寒。

寸口脉侯全身,趺阳脉侯府藏,而少阴脉专门侯藏。趺阳脉既涩或伏,则少阴脉必伏。

当人体阳气虚弱时,本身全身之脉就是弱的,再加上阳虚必有水肿。所以趺阳脉必涩,少阴脉必伏。
 
《伤寒论》:“肤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脾胃系统,阳虚则不能消化吸收,阴虚则腹泻。不能消化吸收,轻则食不得入,重则吐逆。阴阳俱虚弱则既吐逆又腹泻。阴虚意味着生邪火,邪火推动胃肠道产生腹泻。

趺阳脉大而紧。紧则为寒,大则为热。寒为表阳虚而里热盛,热则为阴虚。所以趺阳脉大而紧,提示病人邪入于府而没有入于藏。于是病人单纯腹泻,而消化吸收功能还是可以的。原文说难治,可能是当时还没有找到好的治疗方法吧。

趺阳脉大而紧与趺阳脉涩而伏是相反的。涩而伏乃是邪气入于府和藏,大而紧是邪入于府而没有入于藏。所以涩而伏者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能,大而紧者表现为腹泻。
 
《伤寒论》:“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

趺阳脉滑,这是胃气实。也就是邪气入于胃府,而正气不弱。趺阳脉紧,这是脾气强,意思是说邪气还没有侵入脾藏。

邪气入于府而没有入于藏,趺阳脉可以大而紧,也可以滑而紧。大脉是洪大脉,滑脉是洪小脉,洪脉是脉波波动幅度大。邪气入于府,先是脉洪大,后是脉滑,寸口脉和趺阳脉都是如此。而邪气既入于府,寸口脉必不紧,趺阳脉仍然紧,紧是很有力的意思。

邪气既入于府而未入于藏,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好的,不会食不得入,更不会吐逆。但是会不会腹泻则不一定,要看趺阳脉是洪大呢还是滑。脉洪大提示病人津液没有丢失,会腹泻。这是大家所说的“阳明热证”,属于白虎汤证。脉滑则提示津液丢失,不仅不会腹泻,还会便秘呢,这是大家所说的阳明府实证,属于承气汤证。

 
《伤寒论》:“脉有三部,阴阳相乘”。

脉有三部,这个“三部”应该指的是寸口脉、趺阳脉和少阴脉三个诊脉部位。后人越来越忽略趺阳脉和少阴脉,因此自然而然地就会把“三部”理解为寸口脉的三部。

阴阳相乘。重点需要准确理解“乘”字是什么意思。乘字,可以理解为“乘人之危”的乘,也可以理解为“乘法”的乘。其实二者的意思是相通的。阴阳相乘,意思是说譬如阴阳之间此消彼长,而这种此消彼长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规则,而是乘法规则。并不是说阳气增强一分阴气就会减弱一分,阳气增强二分阴气就减弱二分,而是有放大效应。这种放大效应会导致量变质变规律。阴阳相生也是这样的。

阴阳相乘的关系会灵敏地反映于寸口脉、趺阳脉和少阴脉。所以察脉往往比考察病人的症状更可靠。
 
《伤寒论》:“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春季人体的阳气增强,而这种增强是在冬季阳气最弱的基础上增强的,所以春季之脉既不浮也不沉,既不十分有力也不十分乏力,既不很粗大也不很细微。这种脉象称为弦。弦脉形成机制是心脏收缩力量不弱,而动脉壁弹性差。冬季心脏收缩力量比较弱,春季则有所增强。冬季动脉壁弹性比较差,春季还没有改善。于是春季呈现为弦脉。

秋季人体的阳气减弱,这种减弱是在夏季表里阳气俱强盛的基础上减弱的。为了对抗这种阳气虚弱,体表组织血管收缩,于是呈现为浮脉。

冬季人体的阳气最弱,表里皆阳虚,里阳虚则血液循环减慢,则体液积聚于体表组织而导致沉脉。

夏季人体的阳气最强,表里俱阳盛,里阳虚则心脏收缩力量增强,脉搏起伏幅度增加,称为洪脉。又因为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液往往不足而为浮脉。脉浮而起伏幅度大称为洪大脉。夏季的洪大脉与阳明热病的洪大机制是相同的,都是心脏收缩力量增强,而循环血容量不足。
 
《伤寒论》:“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畜,支饮急弦”。

风则浮虚。风邪侵犯人体,会呈现为浮脉和虚脉。风为半阴半阳之邪。风为阴邪则损伤人体的表阳,表阳弱则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而呈现为浮脉。风又为阳邪则损伤人体的阴气,阴虚则出汗,出汗为虚证。且阴虚阳阳亦不足,故脉力不强,不像寒邪侵犯人体那样脉紧有力。所以说“风则浮虚”。

寒则牢坚。寒邪侵犯人体,会呈现为紧脉。紧脉的特点是脉体坚实。故曰“寒则牢坚”。寒则牢坚是指寒邪侵犯人体之表,如果寒邪直中于藏,则脉细弱,不可能为紧脉。

沉潜水畜。沉脉之所以以是沉脉,是因为大量的水份畜积于表。这是人体阳虚的表现。

支饮急弦。对比沉潜水畜,脉沉是溢饮,而脉弦是支饮。什么是支饮,什么是溢饮?支饮就是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肺循环瘀血。而溢饮是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体循环瘀血。左心功能不全会导致动脉系统的细动脉收缩以维持血压,而细动脉收缩会显著增加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加表现为脉“急”。何谓脉急?就是“脉来”急促,即脉起时速度快。用脉冲多普勒探测动脉血流,会呈现为“高阻力型”,切脉被称为脉急。脉弦也是外周阻力增加引起的脉象。
 
应该舍脉取症还是舍症取脉

《伤寒论》:“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这段原文告诉我们,应该舍症取脉,而不要舍脉取症。为什么呢,因为脉比症更加灵敏。

脉病人不病,叫做“行尸”。意思是说,病人实际上已经死了,只是还没有断气而已。不知道哪一天会突然断气而亡的。人病脉不病,叫做“内虚”。意思是说病人的疾病实际上已经好了,只是体质还没有恢复而已。身体的困苦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康复。

为什么脉病人不病呢,是因为“无王气”。何谓王气,是指身体主宰之气。就像一个国家,国王已经没有了,内乱是早晚的事。

为什么人病脉不病呢,是因为“无谷神”。何谓谷神,是指脾胃系统。人体的藏府已经协调了,只是康复得比较慢,脾胃系统暂时还弱而已,完全康复是迟早的事。
 
《伤寒论》:“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

所谓乘,乘虚而入的意思,也就是邪气乘虚而入。徒弟问老师:根据什么判断邪气是乘虚而入于府,或入于藏呢?老师回答说:根据病人的脉象是阳脉还是阴脉,阳脉是什么脉,阴脉是什么脉。如果脉象是浮而数,这是邪气入于府。如果脉象是迟而涩,这是邪气入于藏。浮脉和数脉都属于阳脉,阳脉提示病人阳气亢,邪气不在藏。迟脉和涩脉都属于阴脉,阴脉提示病人阳气虚弱,邪气在藏。

邪气在皮毛或肌肉而没有入于府,其脉浮而不数。入于府则浮而数。邪气入于藏则迟而涩。浮数是阳亢,迟涩是阳虚。邪气在府则阳亢,在藏则阳虚。
 
张锡纯医案分析

一人年四十七。咳嗽短气。大汗如洗而昼夜不止。心中怔忡。病势危急。遣人询方。俾先用山萸肉(去净核)二两煎服以止其汗。翌日迎愚诊视,其脉微弱欲无,呼吸略似迫促。自言大汗虽止而仍有出汗之时,怔忡见轻仍觉短气。知其确系大气下陷,遂投以升陷汤。为其有汗,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各五钱,三剂而愈。

【分析】
病人“咳嗽短气”,“大汗如洗”,“心中怔忡”。“呼吸迫促”,“脉象微弱欲无”。

由于首日非面诊,乃远程传话而诊,未确知其证,唯大汗如洗是确定无疑的,故治以大剂量山萸肉,一剂而出汗被控制。山萸肉酸涩,收敛之性强,止汗之功著。

次日面诊。知其脉象微弱欲无,呼吸迫促,仍有出汗之时,仍有呼吸迫促,心中怔忡。确诊为“大气下陷”,遂治以升陷汤加龙骨、牡蛎。三剂而痊愈。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效果之好可知。

诊断大气下陷,必有两个临床依据:
①气短不足以息。一般称为短气。
②脉象沉迟微弱。这是阴脉。

这两个诊断依据缺一不可。

“气短不足以息”,简称短气。这是病人的自我感觉,称为“症状”。别人观之,则谓之“呼吸迫促”,也就是呼吸加快,西医把它叫做呼吸困难。这是“体征”。然而,有呼吸困难这个体征,未必皆是气短造成的。呼吸困难有心源性的,有肺源性的。短气是心源性的呼吸困难。医生只知道病人有呼吸困难,并不知道病人到底是短气呢,还是肺源性的呼吸困难。所以还需要根据脉象来鉴别,必须有沉迟微弱的脉象才能确定是短气,是心源性呼吸困难。所以上述两个诊断依据缺一不可。

根据《伤寒论》,阴脉包括沉涩弱弦微(其实还有其它的阴脉,譬如结脉、芤脉、细脉、迟脉)。弱脉是指脉力不足。微脉是指脉力弱而且脉体细微,它是比弱脉更弱的脉象。大气下陷者必脉微弱,而不仅仅是脉力不足。脉之所以弱或微弱,乃是因为心脏收缩乏力,西医把它叫做心功能不全。大气下陷乃是重度心功能不全,即休息时也有短气和呼吸困难的情况。心功能不全则必全身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既有水肿,则脉必沉。心功能衰竭严重,则脉迟。所以大气下陷之脉象特点是沉迟微弱,以微弱为显著特点。总结一下,大气下陷是“短气+严重阴脉”。张锡纯把重度心功能衰竭称为大气下陷。

张锡纯治疗重度心功能衰竭使用“升陷汤”。升陷汤的组成: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黄芪为主药,谓之升提大气。又用柴胡、升麻和桔梗协助黄芪升提之力。之所以使用知母,是因为黄芪有温热之性,恐怕病人还有内热。

心功能衰竭病人确实常常因为肺部有感染而加重,导致严重心衰而表现为大气下陷。用知母可以苦寒滋阴清内热。而此时使用黄芪来升提大气其实是不甚合理的。凡是有阴虚内热,黄芪原则上是禁止使用的,此时升提大气可以用人参(用党参更合适)。譬如阳明热病的白虎汤证,病人脉力稍弱即用白虎加人参汤(一般用党参),而不能用黄芪代替党参。所谓大气下陷,实际上就是严重的气虚,党参补气比黄芪补气更优。临床上大凡阴脉皆可以用党参补气,则阴脉变成阳脉,则脉沉迟微弱即可以变得有力。

黄芪性温热,于内热证有碍,不宜用之。如果无内热证,则用柴胡和桔梗属于不合适。柴胡发散肌表之热,桔梗清除肺部之热。确有肺热者可用知母、柴胡和桔梗。所以,升陷汤就用党参,其它药随证加减。党参用量一般12~15克就足够了。

本病例出汗不止。出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阴虚出汗,另一个是气虚出汗。譬如太阳中风、太阳温病和阳明热病的出汗都是阴虚出汗。而气虚出汗其实也是阴虚造成的,只是病人阴阳俱虚弱也可以出汗(阴阳俱虚弱称为气虚)。阴虚会出汗,阳虚而阴不虚则不出汗,阴阳俱虚弱也会出汗。气虚出汗者必定阴虚甚于阳虚。本病例出汗不止乃是严重的气虚造成的,临床上一般称为气脱。用山萸肉的作用是固护阴气以收敛止汗,被称为固脱。脱已固,才可以使用升陷汤。临床上用黄芪治疗出汗,必须确定是气虚引起的,确定不是阴虚出汗才可以。所以,本病例只能首先固脱,然后再升提大气。升提大气用党参更优,因为黄芪性温热而不利于滋补阴气。

本病例“心中怔忡”。心功能不全者必有阳虚,也必有阴虚。阴阳俱虚弱者叫做气虚。心功能不全是气虚证。而气虚证的阴阳俱虚弱者,必有孰重孰轻的问题。阳虚甚则没有心中怔忡,也没有出汗,阴虚甚者才会大汗不止和心中怔忡。心中怔忡乃是内热的表现,出汗不止也是。龙骨牡蛎既可以治疗出汗,也可以治疗心悸,道理就在这里。因为它们是平肝潜阳药,可以保护阴气。

本病例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内热呢,当然是因为阴虚突然加重。为什么阴虚突然加重呢,当然是有邪气
入侵。所以使用知母、柴胡和桔梗都是合适的。

所以,本病例的治疗,最合适的方法是先用大剂量山萸肉固脱,再使用升陷汤,以党参代黄芪效果会更好。
 
【张锡纯医案分析】

一人年四十八。素有喘病,薄受外感即发,每岁反复两三次,医者投以小青龙加石膏汤辄效。一日反复甚剧,大喘昼夜不止。医者投以从前方两剂分毫无效。延愚诊视。其脉数至六至,兼有沉濡之象。疑其阴虚不能纳气,故气上逆而作喘也。因其脉兼沉濡不敢用降气之品。遂用熟地黄、生山药、枸杞、玄参,大滋真阴之品大剂煎汤,送服人参小块二钱。连服三剂,喘虽见轻,仍不能止。复诊视时,见令人为其椎背。言背常发紧,椎之则稍轻、呼吸亦稍舒畅。此时其脉已不数,仍然沉濡。因细询此次反复之由,言曾努力搬运重物,当时即觉气分不舒,迟两三日遂发喘。乃恍悟此证因阴虚不能纳气,故难于吸。因用力太过,大气下陷故难于呼。其呼吸皆须努力故呼吸倍形迫促。但用纳气法治之,止治其病因之半,是以其喘亦止愈其半也。遂改用升陷汤,方中升麻、柴胡、桔梗皆不敢用,以桂枝尖三钱代之。又将知母加倍,再加玄参四钱。连服数剂全愈。

【分析】

“一人年四十八。素有喘病,薄受外感即发,每岁反复两三次,医者投以小青龙加石膏汤辄效。一日反复甚剧,大喘昼夜不止。医者投以从前方两剂分毫无效”。“素有喘病……投以小青龙汤加石膏汤辄效”。这是肺源性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每年急性发作两三次。此为寒喘,故用小青龙汤。急性发作,故加生石膏。这一次发作与以往不同,在于病人曾经过度用力,导致心功能衰竭,也就是出现了大气下陷。所以还使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则无效。小青龙汤乃是治疗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痰喘寒证。,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必有内热,故加石膏。

“延愚诊视。其脉数至六至,兼有沉濡之象。疑其阴虚不能纳气,故气上逆而作喘也。因其脉兼沉濡不敢用降气之品。遂用熟地黄、生山药、枸杞、玄参,大滋真阴之品大剂煎汤,送服人参小块二钱。连服三剂,喘虽见轻,仍不能止。复诊视时,见令人为其椎背。言背常发紧,椎之则稍轻、呼吸亦稍舒畅。此时其脉已不数,仍然沉濡。因细询此次反复之由,言曾努力搬运重物,当时即觉气分不舒,迟两三日遂发喘。乃恍悟此证因阴虚不能纳气,故难于吸。因用力太过,大气下陷故难于呼。其呼吸皆须努力故呼吸倍形迫促。但用纳气法治之,止治其病因之半,是以其喘亦止愈其半也。遂改用升陷汤,方中升麻、柴胡、桔梗皆不敢用,以桂枝尖三钱代之。又将知母加倍,再加玄参四钱。连服数剂全愈”。病人脉一息六至,这是热甚加气虚。热甚乃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气虚乃是心功能衰竭。两者都可以致喘(呼吸困难)。而热甚是实喘,实喘脉不沉濡。病人脉沉濡,提示有虚喘。所谓虚喘就是心源性呼吸困难(实喘是肺源性呼吸困难)。“疑其阴虚不能纳气,故气上逆而作喘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怀疑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而导致的喘,即实喘。本来实喘是应该用“降气之品”的,而考虑到病人还有虚喘,所以不敢用降气之品。何谓降气之品?就是苦寒清热的药物。但是考虑到病人确有内热证,于是还是有必要使用甘寒滋阴药。于是“遂用熟地黄、生山药、枸杞、玄参,大滋真阴之品大剂煎汤,送服人参小块二钱。连服三剂,喘虽见轻,仍不能止”。用滋阴药清热也可以泻火的,只是效果不那么好。再加上病人还有虚喘。所以连服三剂只能取得半效。然后仔细想想,原来病人不止是实喘,还有虚喘呢。于是就升陷汤,去柴胡、升麻和桔梗,代之以桂枝。知母加量,外加玄参。连服数剂痊愈。

小青龙加石膏汤是治疗实喘的,升陷汤是治疗虚喘的。实喘是肺源性呼吸困难,虚喘是心源性呼吸困难。

“见令人为其椎背。言背常发紧,椎之则稍轻、呼吸亦稍舒畅。此时其脉已不数,仍然沉濡”。使用大剂滋阴之品+人参后,病人内热受到控制,故脉率控制下来。但是病人的虚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为什么呢,使用6克党参显然不够,而且还是在使用大剂滋阴之品的基础上的。病人阴虚改善了,而阳虚突出起来了。故而“令人为其椎背。言背常发紧”。这是表寒证。消除了内热,表寒证凸现出来。于是用升陷汤治其虚喘,用桂枝治其表寒,数剂后其证痊愈。由于寒证凸现,去柴胡升麻和桔梗固然是应该的,知母不加倍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张锡纯医案分析】

一人年二十。动则作喘,时或咳嗽。医治数年病转增剧,皆以为劳疾不可治。其脉非微细,而指下若不觉其动。知其大气下陷,不能鼓脉外出以成起伏之势也。投以升陷汤加人参天冬各三钱,连服数剂而愈。

【分析】
动则作喘,时或咳嗽。这是虚喘,即心源性呼吸困难。如果是肺源性呼吸困难,则喘时必咳嗽,而不是有时咳嗽。其脉非微细,而指下若不觉其动。脉体不细,但是非常非常乏力,这是严重的芤脉。脉症合参,知其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无疑,名曰大气下陷。此证用升陷汤加人参。加天门冬其实并不合适。天门冬甘苦寒。病人为气虚,以阳虚为主。故用升陷汤加人参加强补气。加天门冬则寒性太强,不利于恢复阳气。病人不是肺源性热喘,有知母、柴胡和桔梗对抗黄芪之热足矣,加天门冬是什么道理呢。
 
【张锡纯医案分析】

一人年二十四。胸中满闷,昼夜咳嗽,其咳嗽时胁下疼甚。诊其脉象和平,重按微弦无力。因其胁疼又兼胸满,疑其气分不舒,少投以理气之药。为其脉稍弱,又以黄芪佐之。而咳嗽与满闷益甚,又兼言语声颤动。乃细问病因,知其素勤稼穑,因感冒懒食,犹枵腹力作,以致如此。据此病因,且又服理气之药不受,其为大气下陷无疑。遂投以升陷汤四剂其病脱然。

【分析】
病人胸闷、咳嗽,咳嗽时胁下疼痛。脉象平和而稍嫌乏力。怀疑为肝气郁结,遂用理气之药治之。因为病人稍有脉弱,故佐以黄芪补气。但是服药后不仅无效,而且病情加重。“咳嗽与满闷益甚,又兼言语声颤动”。用理气药病情加重,提示为气虚导致的咳嗽和胸闷。为什么呢,因为理气药为辛味药,辛味发散而耗气。所以切记,气虚证用甘温药补气,不要盲目使用辛味药理气。用理气药加重病情,再加上感觉脉有点弱,故而确知病人的咳嗽、胸闷是气虚造成的,而不是气郁结造成的。再加上病人咳嗽时胁下疼痛,这是人体肌肉乏力,不能耐受频繁用力咳嗽,故而肌肉受伤疼痛。这也可以气虚来解释。用理气药后出现“言语声颤动”,这是气虚到说话都困难的地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气虚呢,是因为劳累,而且近期感冒而食欲不振。所以确认为大气下陷,也就是气虚证。用四剂升陷汤,其病脱然。

由此可知,升陷汤的适应症就是气虚,并不需要达到所谓大气下陷而喘的程度。由此可以反推,升陷汤的治疗效果就是补气而已。既然是补气,升陷汤用党参更合适,其它药都可以随证加减,并非必须的。用一味党参即可以升陷。

大凡气虚皆可以出现短气,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轻者不任劳力,动则喘。重者静止也喘。都是虚喘,其鉴别于肺源性喘气,依据主要在脉象。肺源性喘者脉不弱,心源性喘者脉必弱。

胸闷,是心源性喘气的本症。大凡心功能不全都有胸闷症状。喘得厉害时常出现咳嗽,此种咳嗽出自于心脏,而不是肺脏。所以临床上不要见到咳嗽就断定是肺部疾病,心功能不全也可以咳嗽呢。

心源性咳喘与肺源性喘喘简单鉴别:肺源性咳喘必然是咳得厉害时出现喘气,而心源性喘喘必然是喘得厉害时出现咳嗽。
 
【张锡纯医案分析】
一人年四十许。失音半载,渐觉咽喉发紧且常溃烂。畏风恶寒,冬日所着衣服至孟夏犹未换。饮食减少,浸成虚劳。多方治疗病转增剧。诊其脉,两寸微弱,毫无轩起之象。知其胸中大气下陷也。投以升陷汤,加玄参四钱,两剂咽喉即分析不发紧。遂减去升麻,又连服十余剂,诸病皆愈。

【分析】
咽喉发紧且溃烂,此为表热证。咽喉疾病,故失声。畏风恶寒,结合脉微弱,知为里寒证。里寒为阳虚,表热为阴虚,阴阳俱虚弱为气虚,气虚曰大气下陷,故投以升陷汤。加玄参者,其阴虚热盛也。升陷汤加玄参,黄芪补气,知母泻火,柴胡泄热,玄参滋阴,外加桔梗清肺,共奏阴阳双补之效。阴阳双补者,补气也。病为气虚,故而有效。

病人无喘,亦无短气,故知升陷汤并非治喘,亦非治短气,而是补气之方。只要气虚,有喘无喘皆为对证。就是说,升陷汤并非专门治疗心源性呼吸困难,可见大气也并非专门“贯心脉以行呼吸”之气。大气乃宗气,宗气乃营气之本,营气乃卫气之本。宗气之本乃是元气。大气既虚,必元气虚弱使然。补元气最佳之品乃是人参(包括党参),故而升陷汤以党参代黄芪为更优。
 
【张锡纯医案分析】
西丰县张××年十八九。患病数年不愈,来院延医。其证夜不能寐,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常觉短气。其脉关前微弱不起。知系胸中大气下陷,故现种种诸证。投以升陷汤。为其不寐,加熟枣仁、龙眼肉各四钱。数剂全愈。

【分析】
夜不能寐者,里热证也,阴虚使然。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常觉短气者,气虚证也。其脉关前微弱者,脉与症合,确知为大气下陷,且阴血不足比较明显也。升陷汤补气,加酸枣仁和龙眼肉敛阴补血。药证相符,故数剂而痊愈。
 
【张锡纯论麻黄汤变通法之分析】

张锡纯原文:
麻黄汤原用解其外寒,服后遍体汗出,恶寒既愈。有其病从此遂愈者,间有从此仍不愈,后浸发热而转为阳明证者,其故何也?愚初为人诊病时亦未解其故。后乃知服麻黄汤汗出后,其营卫内陷之热,若还表随汗消散则其病即愈。若其热不复还表而内陷益深,其热必将日增,此即太阳转阳明之病也。悟得此理后,再用麻黄汤时必加知母数钱,以解其内陷之热,主治伤寒无汗,服后未有不愈者矣(医方篇中有麻黄加知母汤可参观)。大青龙汤治伤寒无汗烦躁,是胸中先有内热,无所发泄,遂郁而作烦躁,故于解表药中加石膏以清内热。然麻黄与石膏并用,间有不汗之时。若用麻黄加知母汤,将知母重加数钱,其寒润之性入肺中化合而为汗,随麻黄以达于外,而烦躁自除矣。
上所论者,麻黄汤原宜加知母矣。而间有不宜加者,此又不得不斟酌也。间有其人阳分虚者,又当于麻黄汤中加补气之药以助之出汗。

【分析】
张锡纯认为,麻黄汤治疗伤寒无汗脉浮紧,用药发汗后多数可以痊愈,而有少数会转为阳明热证,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的病人寒邪已经些许化热入里。麻黄汤只能发散表邪,不能消除里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常规上麻黄汤加知母。知母苦寒清里热。麻黄汤证本来就是邪盛而正不虚,本身使用苦寒的知母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即使没有些许内热也可以使用知母的。

麻黄加知母汤还可以替代大青龙汤治疗无汗烦躁的表寒里热证。为什么要这样替代呢,因为大青龙汤用生石膏会抑制麻黄汤发汗之力,导致许多病例治疗无效。用麻黄加知母汤则避免了这个问题。石膏会抑制麻黄发汗。知母苦寒泻火而清里热。白虎汤以辛寒的生石膏和苦寒的知母合用以清里热。大青龙汤用辛味走表的生石膏都可以清里热,其实改用苦寒走里的知母更加可以清里热的。

上面说的是用麻黄汤加知母,以避免使用麻黄汤时促使寒邪化热入里,和避免使用大青龙汤治疗表寒里热证的有时候不能发汗。另外,使用麻黄汤时,如果病人有阳分虚,还需要加补气药。譬如当脉虽紧而不任重按时,则需要加补气药,否则麻黄汤不足以出汗。
 
最后编辑:
接上文:
“一人年近四旬,身体素羸弱,于季冬得伤寒证。医者投以麻黄汤,汗无分毫。求为延医。其脉似紧而不任重按,遂于麻黄汤中加生黄芪、天花粉各五钱,一剂得汗而愈”。

【分析】
麻黄汤发汗必赖人体自身的阳气。麻黄汤证使用麻黄汤,之所以有时候不能发汗,乃是因为病人的阳气不足。如何预判病人的阳气足还是不足呢,可以根据脉象来判断,说确切一些就是根据脉力来判断。虽然脉紧表示脉有力,但是“有力”又可以区分出“不够有力”和“足够有力”。其足够有力者用麻黄汤可以发汗,不够有力者用麻黄汤不足以发汗,需要加用补气药以助药力。
 
大体说来,使用麻黄汤治疗伤寒无汗脉浮紧,有宜加知母者,有不宜加知母者,有宜加补气药者。知母毕竟苦寒,有抑制阳气的副作用,抑制阳气必加重气虚。所以,宜加知母者必不宜加补气药,宜加补气药者必不宜加知母。

① 恶寒重,无汗,脉浮紧而十分有力者,麻黄汤宜加知母。
②恶寒不重,无汗,脉浮紧而不甚有力者,麻黄汤不宜加知母。
③恶寒,无汗,脉浮而乏力者,麻黄汤宜加补气药。
④表寒里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而烦躁不安,大青龙汤证改用麻黄加知母汤(即麻黄汤加知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