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漫谈八纲辨证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098
获得点赞
325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最最重要的辨证,其它的任何辨证都不如八纲辨证重要。在准确掌握八纲辨证的基础上,才应该力图掌握其它的辨证。八纲辨证包括两个为一组,共四组。每组为相反的一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与寒热直接相关。阳虚则寒,阳亢则热。阴虚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阳亢,阴盛则阳虚。所以其实寒热辨证就是判断阳虚还是阳亢的问题。另外需要明白的道理是,阳虚既可以生外寒,也可以生内寒,阴虚也是既能产生内热,也可以产生外热。

什么是表,什么是里?表是指皮毛和肌肉。里是指府和藏。譬如体温升高是表阳亢进,但是不能把表阳亢进认作是表热证。寒邪侵犯皮毛和肌肉,会促使府和藏阳气亢进,带皮毛和肌肉阳气亢进,这却是表寒证,而不是表热证。表热证乃是府和藏有阴虚,阴虚又没有严重到引起里热证的程度,却足以抹去表寒,于是就会表现为表热。

寒证必是阳虚,热证必是阴虚。

【寒证】
寒证区分为表寒证(又称为外寒)和里寒证(又称为内寒)。

① 表寒证

a) 表寒证乃是外在的阴邪侵犯皮毛或肌肉,阴邪抑制人体体表(体表包括皮毛和肌肉)的阳气,导致表阳虚,引起表寒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表寒证的特征性症状是程度不同的“恶寒(怕冷)+脉浮”。单独的恶寒不能诊断为表寒,因为里寒也有恶寒。有恶寒则肯定是有阳虚,这个应该不需要多解释,常识性问题。病人有恶寒,则需要鉴别是表寒还是里寒。表寒必有脉浮,里寒必不脉浮。然后,继续恶寒下去就会出现发热。如果是里寒,则其后不会出现发热。所以,表寒证的症状组合其实有三个:恶寒+脉浮+发热。由于先恶寒、脉浮,然后才出现发热,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不必把发热作为诊断表寒证的必要依据。只要有恶寒和脉浮即可以确诊为表寒证。

表寒证是外在阴邪侵犯人体引起的,阴邪包括寒邪、湿邪和风邪。虽然《黄帝内经》说风为阳邪,其实风邪既是阳邪也是阴邪。风寒湿邪都可以引起表寒证,并且都可以引起随后的发热症状。

诊断有表寒证,那么才知道应该使用辛温走表药。辛温药可以区分为辛温走表药和辛温走里药。麻黄、生姜、桂枝都是辛温走表,其中麻黄最走表(最走表即是走皮毛和粘膜)。干姜、肉桂和附子都是辛温走里药。所以治疗表寒证不要选干姜、肉桂和附子。麻黄发汗力为什么最强,因为它辛温纯走表。生姜比桂枝更走表。麻黄是发散皮毛的寒邪,桂枝是发散肌肉的风邪。生姜介于麻黄与桂枝之间,发散皮毛之邪不及麻黄,发散肌肉之邪不及桂枝。生姜可以与麻黄或桂枝合用以增强效果。

表寒证本身是不出汗的,即是体温升高也不意味着要出汗,出汗意味着表寒证终结。所以,有出汗不否定表寒证,无出汗则支持表寒证。如果病人发热四十度还丝毫啊出汗,提示有表寒证。如果病人发热而有出汗,既不支持有表寒,也不否定有表寒。

所以,如果病人先“恶寒+脉浮紧“,然后“发热+无汗”,这是表寒证最坚实的诊断依据。临床上多数病例没有这么泾渭分明,处于模糊地带,表示处于寒证与热证之间。那么,用辛温药不要用麻黄,还需要配合以酸甘化阴药。桂枝汤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寒证,有一分脉浮就有一分表寒。以此来诊断表寒证。

b) 《黄帝内经》说“阳虚生外寒”。但是这不能认为阳虚就不能生内寒。里阳虚生内寒,表阳虚生外寒。而里寒则必外寒,表寒不必内寒。反倒是严重的表寒容易导致内热,譬如大青龙汤证就是如此。因为表气总是从内发出来的,里阳虚则表阳必虚。
 
什么是寒证?寒证必是病人阳气虚弱。阳气虚弱于里则表里俱寒。阳气虚弱于表而里不虚,则导致表阳亢进,这是表寒证,不是表热证。所以表寒证既有恶寒,又有发热。如果病人发热而恶热,这是热证。因为热证是指阴虚,而不是指阳亢。阳虚必恶寒,阴虚才恶热。不能因为病人发热就认为是热证,因为发热是阳亢,而不是阴虚。

发热不否定寒证,恶热必否定寒证。
 
当今很多很多中医教授都把“温病”与“发热性疾病”混为一谈。这在清朝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伤寒也是发热性疾病,伤寒当然不是温病。

温病是热病,热病必有热证,热证必不是寒证,不是寒证必不恶寒,也没有脉紧。反过来,温病必有恶热,恶热必有烦躁。所以烦躁乃是热病的必有症状。热病必阴虚,阴虚必出汗。所以出汗也是热病的特征性症状。阴虚则各种腺体分泌不足,所以热病必口渴、咽喉干燥,甚至大便干燥。所以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支持热病的诊断,而否定寒证的诊断。
 
人体从表到里可以四分,顺序是:皮毛(包括皮肤毛发,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粘膜),肌肉(泛指一切肉体结构),府和藏。府和藏合起来被称为精髓,它是肌肉的精华部分。人体有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从表到里形成一道一道防线。免疫力越弱,邪气才能侵入得越深。表寒证乃是免疫力最强的情况下遭受邪气侵犯而发生的疾病,邪气被局限于皮毛和肌肉,并且主要在皮毛。如果主要在肌肉,则从表寒证转变为表热证。

什么是表寒证呢,就是邪气太强,免疫系统暂时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到充分调动起来就足以清除邪气。换句话说,表寒证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潜力足够大,因此允许人体发热而充分调动免疫系统的火力。不过表寒证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表寒实证和表寒虚证。表寒虚证是比表寒实证的免疫系统潜力稍弱一些,但是仍然足以对抗邪气,只是对抗一阵需要稍事修整而已。
 
表热证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潜力比表寒虚证更弱,邪气侵犯到肌肉,使肌肉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但是免疫系统仍然足以保护肌肉中的精华部分。
 
② 里寒证
里寒证与表寒证有质的不同,并不是量的差异。表寒证是阳病,里寒证是阴病。阳病是实证,阴病是虚证。阳病是病人的阳气不虚,阴病是人体的阳气虚弱。里寒证是邪气侵入到藏,比侵入到府更深(邪气侵入到府发生里热证)。

里寒证是表里俱寒,即表里俱阳虚。表阳虚则虽有邪气而不能发热,不能发热则肉体寒,《伤寒论》称之为“身大寒”。里阳虚则心寒,心寒则既恶寒,又脉弦细芤迟。而表寒证的脉不弦细芤迟。

对比一下:表寒证是“恶寒+阳脉”。里寒证是“恶寒+阴脉”。表寒证是阳脉,里寒证是阴脉。表寒证有能力发热,里寒证没有能力发热。表寒证是阳病,里寒证是阴病。如果需要使用寒凉药的话,表寒证可以耐受寒凉药,而里寒证不能耐受寒凉药。所以,当病人表现为里寒证时,即使需要使用寒凉药,也必须等到里寒证消除之后才能谨慎使用。
 
最后编辑:
弦脉属于阴脉,阴脉属于里寒证的脉象之一。

《伤寒论》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原文告诉我们,弦大脉是寒证(当然是里寒)。弦大脉都是寒证,那么弦细脉当然更是寒证。所以弦脉是属于阳虚造成的一种脉象,属于阴脉。

所以在临床上用药一定要注意,弦脉必须谨慎使用寒凉药,也不能轻易使用苦味药和辛温药。因为之所以出现里寒证,必定是因为病人阴虚。苦寒伤气,辛温伤阴。弦脉用酸甘药补气滋阴。
 
最后编辑:
《伤寒论》:“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这段原文说的是典型的表寒实证,脉浮紧(浮紧脉是弦大而有力的意思),病人发热、恶寒、无汗,不需要寒战就可以清除邪气,于是汗出而解。如果病人的脉浮而不是很紧,即用力按感觉有一点空虚,空虚即脉体大而乏力的意思。这实际上就是介于浮紧脉与弦大脉之间的状态,提示病人的的营气比典型的表寒实证稍弱,则需要全身寒战,才能产生足够高的体热以清除邪气。不过,由于病人毕竟能够产生浮脉,依靠寒战还是可以清除邪气的,只不过需要寒战而已。表寒实证,脉浮紧、发热,那么一方面心脏每搏输出量必定增加,使脉有力。另一个方面心率必有所加快,使每分钟输出量也增加,使脉弦大。再加上皮下组织血管收缩,使脉浮。如果是这样,那么不需要寒战就可以汗出而解。

所以原文说的是表寒实证,为什么有的病人不需要寒战,有的病人需要寒战,可以汗出而解。脉象显示略有阴气不足,则需要寒战。脉象显示阴气很足,则不需要寒战。

阴气好比是木材,发热好比是火焰,寒战好比是鼓风。木材充足则不需要鼓风,木材不是那样充足则需要鼓风。假如木材更不足,则必须出汗而修整,不是可以鼓风的。然后再发热。这就不是表寒实证,而是表寒虚证了。表寒实证是麻黄汤证。表寒虚证是桂枝汤证。

“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意思是说脉浮数而紧。这是病人“本不虚”。本不虚是什么意思?是指营气不虚。营气是卫气之本,好比木材更火焰之本。如果病人营气充足,就会脉浮数而紧。脉浮数而紧就不需要寒战。这是典型的表寒实证。脉数表示心率增加,心率增加使每分钟输出量增加,每分钟输出量增加使脉浮紧而有力。
 
【热证】

象寒证区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一样,热证也区分为表热证和里热证。

③ 表热证

表寒证是邪在皮毛或邪在肌肉,表热证则邪在肌肉,不在皮毛。邪在皮毛是表寒实证,邪在肌肉是表寒虚证。表寒实证是寒邪,表寒虚证是风邪。不管是寒邪还是风邪都可以化热而侵犯肌肉,化热必首先呈现为表热证。然后才可能内陷入府。内陷入府则呈现为里热证。

表热证必有两组症状。一组是表证的症状:脉浮数而不紧。另一组是热证的症状:发热、出汗、口渴、乏力、不恶寒。表热证与表寒证对比,表寒证是没有乏力症状的,而表热证多少有一些乏力,容易疲劳。表寒证要么没有出汗,要么出汗与发热会交替,不会一边出汗一边持续发热。而表热证持续发热又持续出汗。表寒证没有口渴,表热证有口渴。表寒证必有恶寒,表热证没有恶寒。表热证比表寒证更脉数。表寒证最初还没有发热,表热证必从发热时期开始。

治疗方面,表寒证用辛温走表药,表热证用辛凉走表药,叶天士说的轻清之品。

表热证的病因是热邪,病理机制是阴虚,病位在肌肉,病性是热证。

病人营气虚,不能支持增强的卫气。于是一边发热又一边出汗。病人必体虚,故必乏力而容易疲劳。必有所呼吸加快,就像必脉数一个道理。而表寒证本身没有呼吸加快。《伤寒论》说“鼻息必鼾”即是这个意思。由于乏力和呼吸加快,造成说话都有点吃力,《伤寒论》把它叫做“语言难出”。
 
楼主已经把八纲的内容讲的很丰富了。但是也需要了解一下八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伤寒论》:“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前面说的“战而汗出解”的条文是指表寒实证,病人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而有力。这是“本不虚”,也就是营气很足,不需要寒战,犹如木材充足,不需要鼓风,自然而然地火势会越来越旺,达到足够的火势就会消除邪气,汗出而解,不需要寒战。如果脉浮紧而乏力,这是“本虚”,则需要寒战。

这条原文则是说表寒虚证,病人恶寒无汗,然后发热出汗,脉浮数而不紧。也不需要寒战即可以汗出而解。前条原文说的是表寒实证,脉浮紧而有力,“本不虚”,不需要寒战。这条原文说的是表寒虚证,脉浮数而不紧,这自然是“本虚”,也不需要寒战即可以汗出而解。两条原文难道前后矛盾吗?不是。前条的本虚是需要寒战,是指一战可汗出而解,这条的本虚是不能寒战,因为本更虚,犹如木材更不足,不能用鼓风机吹风,只能多几个恶寒无汗,然后发热出汗的循环,以时间换空间,也可以最后汗出而解。所以本条的用意是指出,表寒虚证虽不能耐受寒战,不能一战而解,却也是最终可以汗出而解的。

总结一下。表寒实证,脉浮紧有力者不需要寒战而可以一汗而解,脉浮紧而不甚有力者需要寒战,一战汗出而解。表寒虚证,脉浮数大而不紧,既不能寒战(不能耐受寒战),也不能指望一汗而解,而多次循环亦解。总之,表寒实证和表寒虚证都是自限性疾病,最终汗出而解。
 
《伤寒论》:“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这条原文是指出表寒实证也好,表寒虚证也罢,如果病人已经有津液不足,则不能出汗,却也是可以解除邪气的。虽然津液不足,只要病人的阴阳平衡了,不出汗也可以解除邪气。

由此可知,人体解除邪气并不是依靠出汗。古人所谓的“发汗解表”其实是一个误解,被表象迷惑了而已。不是发汗才解除邪气,而是已经解除了邪气,不需要继续发热,于是出汗退热。张仲景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所以才有这个条文。
 
表寒实证脉浮紧,表寒虚证脉浮数,表热证脉浮而更加数。脉紧是心脏收缩力量强,脉数是心脏收缩力量不强。脉力越不强则越数。所以太阳伤寒的特点是脉浮紧,太阳温病的特点是脉浮数,太阳中风的脉象特点是介于两者之间。
 
《伤寒论》:“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病人“身凉和”,可以理解为轻微恶寒,轻微恶寒也是恶寒。病人“脉浮而数”,脉浮而数也是脉浮。本人前面说过,“恶寒+脉浮”可以诊断为表寒证。在这里虽然也是“恶寒+脉浮”,却已经是解除了表寒证,而不是处于表寒证。为什么呢,因为此脉浮不是真正的脉浮,而是已经出汗比较多,导致病人脉浮数而细微,实际上此时邪气已经解除了。

“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确切的说法是,此为邪气已解也,痊愈于夜半。所谓夜半,是指后半夜,人体的阳气开始增强,阳生阴长,虚弱的体质开始恢复。

“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邪气已除,为什么还脉浮呢,是因为“濈然汗出”过,津液丢失比较多,津液不足,那么皮下组织血管必收缩。表有邪气,为了保存体热而收缩皮下组织血管而脉浮。表无邪气。津液不足则皮下组织血管也收缩,脉亦浮。此脉浮非彼脉浮,一个是有邪气,一个是无邪气而有津液不足。

“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病人体质虚弱而脉数,能不能恢复还要看病人能不能吃。如果病人不能吃,提示不能恢复。

“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这句话是解释为什么病人脉微细,是因为已经出过很多汗。

所以,本条原文是告诉大家,表寒证如果出过太多汗,会导致“身凉和”,“脉浮数而微”,这是邪气已除,津液不足,阴阳平衡是好的,后半夜会痊愈。当然需要看病人能不能吃,如果不能吃就需要寻找原因,另行解决问题。

所以在临床上,如果发汗过头,病人身凉和,脉浮数而微,且能吃,则不必干涉,让病人好好休息就是。
 
《伤寒论》:“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寸口脉”就是指寸部之脉象。单独诊寸部之脉象,即可以察邪气在表在里,在府在藏。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

人体从表到里分为四:皮毛、肌肉、府、藏。皮毛和肌肉合起来为表,府和藏合起来为里。脉浮,表明邪气在皮毛和肌肉。脉沉,表明邪气在府和藏。进一步区分府和藏。脉沉而数,表明邪气在府。脉沉而迟,表明邪气在藏。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浮脉为表证的本脉。邪气在皮毛和肌肉,而没有内陷入于府藏,提示病人的阴气不弱。阴气不弱则可以耐受发热,为了发热就需要收缩皮下组织血管以保存体热。皮下组织血液循环减少则比较薄,则轻取即得,谓之脉浮。那么脉沉提示邪气已经内陷入于府藏。邪气内陷入于府则为里热证,里热证需要加强散热,散热则需要扩张皮下组织血管,故而脉沉。内陷入于藏则为里寒证,里寒证心脏收缩乏力,则血液流动减慢,造成血液淤积,循环血容量增加,皮下组织水肿,则脉沉。

“数为在府,迟为在藏”。脉既沉,又需要鉴别邪气在府还是在藏。脉沉而数为在府,脉沉而迟为在藏。为什么呢,因为在府乃是阴虽虚弱而阴阳仍然可以互生,于是阳气亢进,谓之阴虚阳亢。阴虚之阳亢乃是代偿性反应。阳气亢进则心率增加而脉数。在藏乃是阴虚甚而导致阴阳不能互生,不能出现代偿性反应,有油枯灯灭之兆,心率不能增加,故脉迟,

人体的阴阳本来是可以互生的,所谓阳生阴长是也。不过阳生阴长必须有足够的阳气才行。如果阳气太弱,则阴阳俱衰弱下来,最后熄火。邪气内陷入于藏就是这种情况。血液循环需要动力,动力乃是人体的阳气发出的。阳气太弱则不仅心脏收缩乏力,而且还不能增加心率。心脏不仅每搏输出量减少,而且每分钟输出量也减少。那么循环越来越衰竭,越来越不能生发阳气,出现恶性循环,导致病人熄火。
 
《伤寒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热”,参考“太阳中风”。太阳中风,是风邪侵犯于表(包括皮毛和肌肉)。太阳中热,是热邪侵犯体表(包括皮毛和肌肉)。风邪既侵犯皮毛,也内陷入肌肉,以皮毛为主。热邪既侵犯肌肉,也内陷于府,以肌肉为主。

太阳中风,临床特征是:恶寒、无汗——发热、汗出而恶风——恶寒、无汗——发热、汗出而恶风。如此交替循环,直到邪除则汗出而解。属于自限性疾病。

太阳中热,临床特征是:恶寒、无汗——发热、汗出而恶寒——发热、汗出而恶寒、口渴。不是自限性疾病。

为什么太阳中风必可以自然痊愈,而太阳中热则不然呢?是因为太阳中热者更加阴虚,乃至于阳气亦虚。所以太阳中风属于阳病,太阳中热属于阴病。阳病可以自然痊愈,阴病则不然。从两者的脉象的不同可以知道。太阳中风的脉象是脉浮缓,而太阳中热的脉象是脉弦细芤迟。

太阳中风证有恶寒,这种恶寒为轻度,被称为恶风,避风则没有怕冷感觉。太阳中热证有恶寒,这种恶寒属于中度,避风亦感觉怕冷。太阳伤寒证常常会出现重度恶寒,重度恶寒叫做寒战。太阳中热证的恶寒乃是病人里阳虚而产生内寒,内寒既有怕冷感觉,又表现为脉弦细芤迟。

为什么太阳中热证被称为暍病呢,因为暍病是暑邪引起的疾病,暑邪比热邪更有杀气,它不同于一般的热邪。一般的热邪引起的是风温病,起病时没有这么明显的阳气虚弱。所以从概念上来说,我们不能把暍病定义为太阳中热,只能看做是一种严重类型的太阳中热病。
 
频发早博都是气虚

《伤寒论》:“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原文中说的“阳盛”、“阴盛”,是病人自身的阴阳对比关系而言的,不是与正常人对比而言的。

促脉与结脉,在西医都被诊断为早博。正常人也会偶尔出现早博,而促脉和结脉都属于病理性早博,也就是频发性早博。中医把早博区分为促脉与结脉,这种区分的依据是“脉来数”呢,还是“脉来缓”。脉来缓是结脉,脉来数是促脉。这里需要搞清楚“脉来”是什么意思。脉搏一起一伏,“脉起”被称为“脉来”,“脉伏”被称为“脉去”。每一个脉搏周期都有一个“脉来”和一个“脉去”。脉搏曲线是一条波浪线,上升段是脉来,下降段是脉去。上升和下降都有速度快慢的问题。鉴别促脉与结脉是考量上升段的速度。上升得快,其早博叫做促脉。上升得慢,其早博叫做结脉。上升得快是因为“阳盛”,上升得慢是因为“阴盛”。阳盛不是比正常人阳气更强,而是指阴虚阳亢。阴盛也不是比正常人阴气更足,而是阴阳俱衰弱。促脉与结脉对比,促脉是阳脉,结脉是阴脉。但是病促脉和结脉的人与正常人对比,他们都属于阴脉,也就是阴阳俱虚弱。只不过促脉的阴虚不如结脉的阴虚那样严重,于是促脉是阴虚阳亢,结脉是阴阳俱衰。促脉的阳亢也是邪火旺,而不是阳气强,病人的阳气还是弱的。就是说,促脉和结脉都是阴阳俱虚弱,被称为气虚。结脉更虚,促脉没那么虚而已。

所以,促脉和结脉都属于气虚证的脉象。也就是说,凡是频发早博都属于气虚,采用补气疗法就会有效果。
 
《伤寒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阳盛”是指病人阴虚阳亢,不是说病人的阳气强盛。“阴盛”也是指病人的阴阳俱虚弱,而不是说病人的阴气充足。在人体内,阴气和阳气都区分为正气和邪气。阳盛是邪火盛,阴盛是指正气弱。邪火盛是阴虚阳亢,正气弱是阴阳俱虚弱。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病人本来就是阴虚阳亢,而桂枝汤的桂枝和生姜皆辛温而损伤阴气,必火上浇油。阴虚阳亢证不能使用辛温药,这是原则。如何治疗阴虚阳亢证呢,苦寒泻火和辛寒清气以治标,甘寒滋阴以治本。譬如治疗阳明经病之白虎汤,治疗阳明府病之承气汤。万万不可使用麻桂姜辛之类的辛温伤阴药。

“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承气汤乃是苦寒邪火之剂,本来是治疗“阳虚”的,却用来治疗“阴盛”。那么病人的阴阳都更加衰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