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本草的天塌了。

哪里有这本书啊?不是早已亡佚?清代焦循那本?找不到啊。您在哪找刀的?这个网站没有搜到。
吴普本草这本书,论坛就有,看看这三个帖子:
 
最后编辑:
真正的吴谱本草早已失传。现在能见到的是后人根据前人的一些文献资料的转引碎片整理而成。
其中到底有多少传抄错误不得而知。还是要相信凝聚了千百年来众多医家临床经验的后世本草。
 
千百年来众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淘汰效差的,保留效好的,这是中医发展之大道。本草的天不会塌!
 
有人信就信吧,一个病,一个胸痛,持续五年不缓解,五年以后找到这味自认为准确的药,喝下去马上就止痛了,这种医案,张仲景在世也不一定敢写。
覆碗既愈,效如浮鼓,这些都是古中医书上常见的词汇。历代医家能摆的上台面的,无论是当世还是后辈,均是备受推崇而青史留名,呕心沥血的经验也是经过验证,而不是嘴炮吹到史书上的。终身不登岐门的医家也大有人在,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在某些地区或者领域做出了一定的瞩目成绩。五年不得解的胸痛,机缘巧合下痊愈,这种故事在医案中并不少见。偶得一方,或梦中奇遇,机缘际会便豁然开朗,经年久痼也得以痊愈。能够便寻良方,以身试药的精神值得赞许!
 
古籍的描述有些误差可以理解。因为古今字义就有差别。另外那一本书没有错误呢?有错不怕改正就是了。不管对错草药也被应用了数千年。这几千年的用药经验可以印证或修正《神农本草经》。能够使本草天塌的是现代科技对本草的侵蚀。种植药材药效低些也就罢了。化肥、农药、抗生素、激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使药效降低,其有效成分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产量高了,外观好了,等级提升了,售价增了,就是疗效没了!这让临床用药的医生情何以堪?因为药的原因名医变成了庸医,白衣天使成了骗子。科技的潜力是无限的。饮片提纯成药粉,药渣继续出售。传统的辨药方法无从下手。大医院的名医、主任、教授和研究员们治疗水平直线下降。农村的村医都比他们治病有效。很显然村医们用的药是自己采的或自己种的。不仅新鲜还能用传统工艺炮制。纯纯的中药,绝对可靠!天没塌,药的质量塌陷了。科学技术在还没有能力真正解决中药问题的时候,就只剩下利用之牟利了。科技你们还爱他吗?
真正对中医中药影响最大的问题,是上面这位老师所指出的问题。种植药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激素,这不仅使药效降低(注意,药效不是没有而是降低),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没准,这次幸运地治好这个病,过几年药之后药材的毒素会引出其他什么的问题。到底是野生干净的药材好还是人工种植的药材好?这个应是不证自明。
 
真正对中医中药影响最大的问题,是上面这位老师所指出的问题。种植药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激素,这不仅使药效降低(注意,药效不是没有而是降低),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没准,这次幸运地治好这个病,过几年药之后药材的毒素会引出其他什么的问题。到底是野生干净的药材好还是人工种植的药材好?这个应是不证自明。
化肥,农药,抗生素,激素,这些在中药种植上的广泛应用由来已久。比如让根茎增大增重以扩大经济效益的根系膨大素之类,虽然对于药材应用层面来看存在药效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得到有效的验证办法。

中医看病开方,剂量还是遵循原剂量或个人的使用经验。治病救人以结果论,药只是媒介,只要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就已经完成它的使命。至于药材,只要是大自然的东西造就的,没有人工合成的成份残存在体内积聚,对人体的健康并没有持续性或累积的危害。如果非要谈及人工干预的药材对人体的影响,那不妨考虑现代食品工业的基础对人健康的影响。药本无毒,一阴一阳之偏胜,以正人之偏。

提到干净的药材,很容易误导患者在煎药前清洗药材的愚蠢操作。野生和人工种植,哪种好?这不能单纯地考虑某一方面,就大谈野生药材的优势,或者人工种植药材的不利因素。能够有效控制药材的非法流通,避免不法份子的弄虚作假坑害百姓,就能使得中医药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良性发展。

药材的人工种植并非现代人首创,不求历朝历代这样花费大量时间考古工作的说法,但就说清朝徐大椿在源流论中就已经提及人工种植的种种。虽说没有激素,抗生素等现代化工的参与,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医家对自身医术的精进,药材的鉴别和药效的把控自然是如数家珍,治病救人当是信心满满。所谓医者,易也。万变不离其宗。何惧矣!
 
化肥,农药,抗生素,激素,这些在中药种植上的广泛应用由来已久。比如让根茎增大增重以扩大经济效益的根系膨大素之类,虽然对于药材应用层面来看存在药效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得到有效的验证办法。

中医看病开方,剂量还是遵循原剂量或个人的使用经验。治病救人以结果论,药只是媒介,只要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就已经完成它的使命。至于药材,只要是大自然的东西造就的,没有人工合成的成份残存在体内积聚,对人体的健康并没有持续性或累积的危害。如果非要谈及人工干预的药材对人体的影响,那不妨考虑现代食品工业的基础对人健康的影响。药本无毒,一阴一阳之偏胜,以正人之偏。

提到干净的药材,很容易误导患者在煎药前清洗药材的愚蠢操作。野生和人工种植,哪种好?这不能单纯地考虑某一方面,就大谈野生药材的优势,或者人工种植药材的不利因素。能够有效控制药材的非法流通,避免不法份子的弄虚作假坑害百姓,就能使得中医药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良性发展。

药材的人工种植并非现代人首创,不求历朝历代这样花费大量时间考古工作的说法,但就说清朝徐大椿在源流论中就已经提及人工种植的种种。虽说没有激素,抗生素等现代化工的参与,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医家对自身医术的精进,药材的鉴别和药效的把控自然是如数家珍,治病救人当是信心满满。所谓医者,易也。万变不离其宗。何惧矣!

人工种植药材的确在古代就有,但是古代的种植药材和野生药材差别不大,因为古代种植药材,没有化肥、农药、激素这些东西的加持。而现代种植药材几乎是普遍使用化学毒物,这和古代种植药材没法比。用化肥农药激素种植的药材难道没有农药激素等毒物的残留吗?农药激素这些东西对人身的危害早已被世人悉知,喝了农药会死人,吃了激素会虚胖,这还用得着证明吗?最可怕的是,如果没有严格监管,药农会超质超量使用农药激素。至于药效,不说别的,就用真正的野山参和种植人参相比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是一般人的言论可能你认为没有说服力,那我就说一个名人吧。伤寒大家郝万山就亲自试过种植人参的效果。他说,有一年,他有一个种植人参的学生去北京,送他一袋人参。开始,他怕上火怕升高血压,少量试吃,结果没有反应。于是整根整根地吃还是没有反应。后来他把那一袋人参吃完了也没有啥反应。从价格上来说,现在的种植人参就是白菜价,而野山参却贵过黄金。这应该不仅是野山参的稀缺吧?没有点真功效谁会花大钱买它呢?
 
最后编辑:
紫参,绝对是味神药,我已经在我毌亲身上得以验证,服后身轻精神,用她原话讲,人精神了,脚步轻松了。最关键的是,二碗服后,脚不痒了。因静脉曲张导致小腿一半以下有发黑,而且奇痒无比。
 
葶苈子这味药以我的理解,不会比紫参差。但可惜也是错药。博主也已找到。但既使有钱也买不到,他手上只有二两。
现在的亭历子我以前用过,大到50克,根本没什么反应,而且连服一个多月,按古籍记亭历愈涨,没有病吃了反而会伤身。亭历是味破积聚能力很强的药,治大病的好药。
 
最后编辑:
今我最佩服的是博主异于常人的理解能力,仅从有限的描述中确定药,这需要读多少古籍,多少个日夜思考比对。像紫参其实描写算很详细了㇏,,紫胡芍药等根本就没有描写生长状态花果信息,仅凭一众别名,(当然我的确定不请楚他翻了多少古籍),而且十分肯定。
这段时间我也在研究本草,但我自叹不如也。
 
紫参,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
天回医简中记载。治血气暴发者,土瓜2,菌桂,牡蒙(紫参别名)各1。屑末,以美酒送服。
血气暴发者,以我的理解应该是气血上逆,脑出血之类的。
 
葶苈子这味药以我的理解,不会比紫参差。但可惜也是错药。博主也已找到。但既使有钱也买不到,他手上只有二两。
现在的亭历子我以前用过,大到50克,根本没什么反应,而且连服一个多月,按古籍记亭历愈涨,没有病吃了反而会伤身。亭历是味破积聚能力很强的药,治大病的好药。
葶苈子的原植物不止一种:北方产的称为北葶苈子,也叫苦葶苈,产地可选择河北的,仲景用的也是这个。南方则用另一植物种子,称南葶苈子,甜葶苈。苦葶苈子泻水作用很强,适合水肿或者肺积水病人。大枣一起煎煮水,普通人也可以喝,但如果直接吃种子,药力太峻猛,容易口干。
 
葶苈子的原植物不止一种:北方产的称为北葶苈子,也叫苦葶苈,产地可选择河北的,仲景用的也是这个。南方则用另一植物种子,称南葶苈子,甜葶苈。苦葶苈子泻水作用很强,适合水肿或者肺积水病人。大枣一起煎煮水,普通人也可以喝,但如果直接吃种子,药力太峻猛,容易口干。
亭历只有一种,以我的理解力目前还没找到,但有一点必须确定,古籍记载亭历死于夏!北亭历独行菜好像夏天一样可以活,所以绝对是错的。
 
亭历只有一种,以我的理解力目前还没找到,但有一点必须确定,古籍记载亭历死于夏!北亭历独行菜好像夏天一样可以活,所以绝对是错的。
但是现代的确实有利水作用,只是本草经提到的功效(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与此不太一样,可见二者不是一个东西。
 
今我最佩服的是博主异于常人的理解能力,仅从有限的描述中确定药,这需要读多少古籍,多少个日夜思考比对。像紫参其实描写算很详细了㇏,,紫胡芍药等根本就没有描写生长状态花果信息,仅凭一众别名,(当然我的确定不请楚他翻了多少古籍),而且十分肯定。
这段时间我也在研究本草,但我自叹不如也。
博主只凭署名陶弘景的书一句话就做出了这诸多结论,其实也算读书少的外行人的一个歪打正着也许。因为内行人会知道,很多书署名陶弘景而已,可能是后人牵强附会所做的一些书,比如《辅行诀》(虽然我还是信《辅行诀》的)。而且那句话里是“市人不知”而已,并非“中医不知”,仅凭这句话就说紫参后人不知不足为据,而且中国在不是大一统的年代里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因为割据导致药品不流通有所替代也是可以理解,而且战乱割据时代人口剧减,生活水平很低,很多标准与和平年代不同。短暂几百年人不知也不代表和平年代不会再找回来,如同现在一样。

中医中药从不讲究用贵药奇药,真正纯粹的中医都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对药性的真正理解观察采用田间地头最常见的草药治任何病,才是真正的中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能流传到现在的书大多是宋以后出版的,除非出土文物。大家现在瞧不起宋代,其实张仲景名声就是宋代炒起来的。

不过博主实践精神可嘉。


中医考古学训诂学的确需要大量专业人士的专业系统工作。
 
最后编辑:
人工种植药材的确在古代就有,但是古代的种植药材和野生药材差别不大,因为古代种植药材,没有化肥、农药、激素这些东西的加持。而现代种植药材几乎是普遍使用化学毒物,这和古代种植药材没法比。用化肥农药激素种植的药材难道没有农药激素等毒物的残留吗?农药激素这些东西对人身的危害早已被世人悉知,喝了农药会死人,吃了激素会虚胖,这还用得着证明吗?最可怕的是,如果没有严格监管,药农会超质超量使用农药激素。至于药效,不说别的,就用真正的野山参和种植人参相比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是一般人的言论可能你认为没有说服力,那我就说一个名人吧。伤寒大家郝万山就亲自试过种植人参的效果。他说,有一年,他有一个种植人参的学生去北京,送他一袋人参。开始,他怕上火怕升高血压,少量试吃,结果没有反应。于是整根整根地吃还是没有反应。后来他把那一袋人参吃完了也没有啥反应。从价格上来说,现在的种植人参就是白菜价,而野山参却贵过黄金。这应该不仅是野山参的稀缺吧?没有点真功效谁会花大钱买它呢?
本人并不否认某些野生药材的药效要比人工培育的强,甚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影响人工培育的药材普遍应用在方剂中也起到预期的疗效。从博主引证的本草案例分析,野生的草药功效确实如古书所载,也在博主身上得以验证。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

而当前社会的中成药或草本提取的有效成份,只有人工培育的药材才能满足时下的医疗保健。如果一味地追求纯天然野生药材,这无异于中医药的自掘坟墓,葬送了本草随天时地利自然进化的可能。有些本草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产地?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人工培育的规模化,对此应持开放且谨慎的态度。而对于除草,杀虫,增收等农药化肥的应用控制,避免农药残留,药效不稳定等缺陷,需要从长计议。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并不觉得目前能够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个人并不持乐观态度。

郝万山先生亲历的人参药效故事,个人觉得很好理解。前文已叙,此再衍其文。简而言之,杀鸡焉用牛刀?!常见病,基本上不用什么名贵药材,市面上售卖的药材就可以放心使用,野生不野生无所谓。但有些疑难杂症,确是非其方不得治,非其药不可瘥。博主的紫参汤胸痹案便是明证。

从郝万山先生的故事中,也侧面印证了本人此前的言论。医者要不断精进自己的医术,包括对药材的甄别和疗效的把控。本人对郝万山先生非常敬重,借此,也向所有为中医药事业奉献的同仁致敬!
 
郝万山先生这个故事比较片面,他当时没有气虚问题所以没啥感觉,如临床遇到气虚问题,种植人参效果是明显的,气脱的时候种植人参也是能救命的
 
有条件当然采用野生药材更好;但多数人不具备这样条件.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病症,即使是疑难病,如能楔合病机开出的方子,用种植药也会有明显效果的.
我们每天的主食米面菜哪样没有农药,激素?
 
本人并不否认某些野生药材的药效要比人工培育的强,甚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影响人工培育的药材普遍应用在方剂中也起到预期的疗效。从博主引证的本草案例分析,野生的草药功效确实如古书所载,也在博主身上得以验证。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

而当前社会的中成药或草本提取的有效成份,只有人工培育的药材才能满足时下的医疗保健。如果一味地追求纯天然野生药材,这无异于中医药的自掘坟墓,葬送了本草随天时地利自然进化的可能。有些本草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产地?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人工培育的规模化,对此应持开放且谨慎的态度。而对于除草,杀虫,增收等农药化肥的应用控制,避免农药残留,药效不稳定等缺陷,需要从长计议。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并不觉得目前能够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个人并不持乐观态度。

郝万山先生亲历的人参药效故事,个人觉得很好理解。前文已叙,此再衍其文。简而言之,杀鸡焉用牛刀?!常见病,基本上不用什么名贵药材,市面上售卖的药材就可以放心使用,野生不野生无所谓。但有些疑难杂症,确是非其方不得治,非其药不可瘥。博主的紫参汤胸痹案便是明证。

从郝万山先生的故事中,也侧面印证了本人此前的言论。医者要不断精进自己的医术,包括对药材的甄别和疗效的把控。本人对郝万山先生非常敬重,借此,也向所有为中医药事业奉献的同仁致敬!
我认同你的观点。药材种植同样具有原来的药效,只要不嫁接,毕竟物种并没有改变。
 
今天研究柴胡,不经意间获得一个重大收获。
柴胡其叶名芸蒿,芸蒿叶似邪蒿,辛香可食,所以必须先知道邪蒿这个东西。又一名地熏,关于地熏我觉得柴胡具有极强的香味,(烟熏,熏当是形容气味),至少你在路过它旁边时能闻到它的香味,,。芸,应该是古代的一种香料。当然它又名山菜,可以食用。结合这几点我想应该可以大幅缩小极范围。
当然我并没有实际去找,只是在网上看,而且没有学植物学,对植物可以说是一片茫然。
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等等。这让我想到紫参,两者功能差不多。而且紫参这味药也是十分香窜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