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李东垣为顺德地区的安抚使张耘夫治疗消渴病,当时张耘夫四十多岁,表现出典型的消渴症状,如舌面红裂,频繁饮水,小便次数多。李东垣认为消渴病的本质是燥热之气过盛,《内经》中提到对于热邪旺盛的病症,应当以甘味和苦味药治疗,以甘味药物泻热,热邪会损伤人体正气,正气受损则体内津液缺乏,因此需要使用甘寒药物来调理气阴,恢复津液。
为此,李东垣治以人参、石膏各二钱半,生甘草和炙甘草各一钱,作为君药,以其甘寒之性来泄热补气。
启元子云:滋水之源,以镇阳光,故以苦寒之黄连三分,酒黄柏、知母、山栀各二钱,泻热补水,作为臣药。
以甘辛寒和血润燥之当归、麦冬、白芍、兰香各五分,连翘、杏仁、白芷各一钱,全蝎一个,作为佐药。
反佐升麻二钱,柴胡三分,藿香二分。
桔梗三钱为舟楫,使药物上行。
方名生津甘露饮子,为粉剂,将药粉用汤浸蒸饼和成剂,捏成饼状,晾至半干,再研磨成米粒大小。饭后每次取二钱药粉,放在手掌中,以舌舐药粉,并借助唾液慢慢咽下,也可以用少量白开水送服。这种治疗方式较为缓和,适合慢性疾病的调理。
经过约十天的治疗,患者最终痊愈。后来,李东垣用此方治疗其他消渴病患者,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卫生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