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读点《伤寒论》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吃一点就饱了,多吃一点有点心烦,头晕。小便不利,脉迟,为寒相。此欲做谷疸。谷疸,个人理解就是萎黄。虚寒性黄疸。本为虚寒湿积萎黄证,再误用攻下伤阳,腹胀,胃胀。因为脉迟为寒湿凝滞不化。当用温药和之。可考虑苓桂术甘方,柴苓散方、茵陈术附汤、理苓汤之类等。25-2-11
百度搜了一下谷疸是黄疸病中的一种,分为“湿热发黄”和“寒湿发黄”两类。胃中有热,胃热消渴善饥;脾有寒,脾寒失健运功能,食入胀满而湿生,脾湿胃热相互郁结而形成谷疸。脉迟为寒,195词条应为脾寒,脾的运化功能低下,食入化湿,湿气上冲则微烦头眩,运化低下,津液输布不足,阴虚,小便量小,此时应该温脾,健脾,恢复运化功能,采用下法,及时胃、肠道的水湿及食物残渣,硬下之后,脾的 功能还是没有恢复,腹满症状还是会有,治本还是需要温脾健脾,四君子、香砂六君子之类的吧?
 
196条: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阳明多实热或燥热,也多汗。如果阳明病反而无汗,如虫行皮中而痒,此为久虚。反无汗,估计是津亏气弱。
桂枝加葛根方,生津出风。如便秘,桂枝加瓜蒌。25-2-15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多燥热,有汗正常的。反而无汗,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头痛。阳明无汗,或寒无热不汗,或津伤汗出泛源。津伤当渴。无渴症,排除津㐊。可考虑中寒。无汗,小便通利,表无热相。呕而咳,类似小柴胡。但无热证,所以非小柴胡证。寒也会呕而咳。手足厥逆,头痛。有点吴茱萸方证。是吴茱萸的虚寒证,或是寒饮证?
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什么情况下,呕而咳,手足冷,头痛?吴茱萸证?25-2-17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多燥热,有汗正常的。反而无汗,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头痛。阳明无汗,或寒无热不汗,或津伤汗出泛源。津伤当渴。无渴症,排除津㐊。可考虑中寒。无汗,小便通利,表无热相。呕而咳,类似小柴胡。但无热证,所以非小柴胡证。寒也会呕而咳。手足厥逆,头痛。有点吴茱萸方证。是吴茱萸的虚寒证,或是寒饮证?
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什么情况下,呕而咳,手足冷,头痛?吴茱萸证?25-2-17
阳明病,多内热,热迫汗出,此时无汗,反而小便利,是热迫津液下利,有点脾约的意思,下焦失津液,可能造成便秘,矢气不通,反往上行,可造成呕吐或咳嗽的症状,同时浊气上冲引起头痛,可参考调胃承气之类的承气方剂,若矢气不上冲,说明还可以通过肠道,不会有头痛等现象,这是我的理解。
 
第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头晕眼花,不怕冷(无风寒表症)故能食而咳,咽痛。阳明经证特点。若不咳者,咽不痛。阳明有热,气逆而咳,若不咳,则热末上逆。阳明当渴。问题是,阳明经证,如何又有个头晕眼花?是不是火热耗气伤津了?当考虑白虎加人参方了。成无忌:但头眩而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25-2-18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发黄,当为阳黄。太阴发黄,当为阴黄。无汗,小便不利,多色黄,量多。心中懊恼,热挠心神。身必发黄。应是先见小便发黄。或大便粘臭味大,量多。考虑大柴胡,梔子柏皮之类。三黄泻心方。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方。若眼黄,眼屎,还考虑菌陈方。25-2-20
 
伤寒论第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或渴用白虎。或实用承气。今天误用火攻,额头微汗,而小便不利,必发黄。此黄为阳黄,黄色鲜亮。若渴,小便利仍用白虎。若渴,小便不利,考虑茵陈汤方。2025-2-21
 
后退
顶部